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卫生安全风险源分析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搪瓷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1.本清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企业可以从清单中挑选本单位适用的生产工序;(2)清单中未列工序,生产单位应结合产品实际,识别风险点。
2.如检查发现问题,风险管控列需要填写。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安全性分析

Iustry科技文苑行业50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10月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日渐提升。
自从多起因食品接触产品安全性差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角度也有所拓展——从以往只关注食品本身的安全问题,逐渐延伸到关注食品接触材料与制品的安全问题[1]。
我国最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中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了定义: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下简称“食品”)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工具和设备,以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油墨、粘合剂、润滑油等[2]。
同时,我国还发布实施了GB 4806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用以指导和规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生产与使用。
作为食品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者,在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不仅会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更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的迁移而引入非食品成分,进而影响食品安全,甚至危害人体健康[3]。
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希望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4,5]。
2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企业会根据不同食品种类的特性来选择包装材料,即食品接触材料,而不同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会产生不同的食品安全影响,故如何选择适宜的食品接触材料用于食品包装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6]。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常见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从材质上可分为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陶瓷等,本研究将对上述不同材质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进行详细分析。
2.1 纸类纸及纸板制品凭借方便、快捷、易于生产,以及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安全性分析□ 林子吉 陈柏润 泸州市市场检验检测中心□ 何霜 四川国检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与食品安全有着密切的关联。
搪瓷制品生产安全规范

搪瓷制品生产安全规范搪瓷制品是一种具有硬度高、抗腐蚀性强、表面光滑美观等特点的优质产品,广泛应用于厨房、浴室、医疗设备等领域。
然而,搪瓷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规范措施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原材料选取、生产环境、操作流程和质检控制等方面,详细阐述搪瓷制品生产的安全规范。
一、原材料选取在搪瓷制品生产中,正确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非常重要。
首先,应当选择具备国家相关认证的厂家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其次,对于搪瓷料的选取,应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选择适宜的配方比例和成分。
同时,应进行严格的原材料检测,确保无有害物质的存在。
二、生产环境搪瓷制品的生产需要保持一定的生产环境。
首先,生产车间应保持干燥、洁净,避免灰尘和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其次,车间内应安装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此外,车间内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三、操作流程搪瓷制品生产过程中,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影响重大。
首先,员工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持证上岗,了解搪瓷制品生产相关知识和技能。
其次,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同时,操作过程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如控制砂浆配比、搪瓷层厚度等,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四、质检控制质检是搪瓷制品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应设置完善的质检体系,包括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等,并对质检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质检技术和标准。
其次,应进行成品抽检,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
针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追踪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总之,搪瓷制品生产的安全规范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正确选择原材料,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规范操作流程和质检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风险,并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食品相关产品标签安全风险信息收集

识的项目上不合格,合格率仅为60%。
同样2018年上海市质监局对焖烧杯(壶)的监督抽查中,也发现有2批次产品的在标签标识项目上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
而在2015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 )因中国产陶瓷茶杯存在微波炉加热安全隐患而要求经销商启动召回程序。
对于此次事件,山东临沂检验检疫局提出高度重视出口日用陶瓷的标签和说明,对镶有金边或带有彩釉的瓷器,标明不适用微波炉的标记。
为了加强对于市场流通领域中食品接触产品的了解,更多的收集相关产品信息,特别是从市场上收集到上海生产的食品接触产品信息,需要建立更为先进快捷,同时可以实现社会共治的食品相关产品信息采集模式。
通过本研究,建立起食品相关产品信息收集体系,既有助于发现食品相关产品标签问题,明确标签要素,建立食品相关产品风险量化体系;同时有助于在日常监督抽查工作中提高食品相关产品抽样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对监督抽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食品相关产品标签安全信息收集体系的简介食品相关产品标签安全信息收集体系是一个以信息采样、信息收集、信息审核、信息导出为一体的监督抽查辅助系统。
其不仅仅是一个线上收集、统计的系统,更是一个线上线下结合联动的一个监管辅助体系。
其主要是由一、绪论(一)建立食品相关产品标签安全信息收集体系的意义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1]。
由于其特殊的使用属性,因此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与食品安全同等重要,若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将会引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根据原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的2017年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2],据通报,2017年食品相关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2507批次的塑料类食品相关产品、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食品机械,其中有86批次产品不合格。
在2017年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纸杯产品的监督抽查中,160批次中有6批次纸杯不合格,该6批次纸杯均为流通领域抽取的样品。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和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食品包装容器材料和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1.食品包装容器材料《卫生法》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定义是: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塑料、橡胶、自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外在构成部分,具有不行食用、庇护食品、对食品产生一定的影响等特点。
包装材料对食品产生的影响包括:①影响食品的感官特征,如在陶瓷缸内酿造白酒,在橡木罐内酿造葡萄酒,其风味最佳;罐头食品超过保质期后会有不良的金属味、异味等;②影响食品理化性能,如防水、防潮、防氧化、透氧、防震、透气、抗辐射、隔热保温等,是食品保持最佳的理化性能;③影响食品卫生状态,避开一切浮现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浸出量而对食品的内在质量造成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2.塑料包装材料可能存在哪些平安隐患塑料是以合成树脂的单体为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助剂后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分量轻、化学稳定性好、运送便利、装点效果好、易于加工等优点,但在卫生平安方面也存在无数隐患。
(1)塑料中有毒物质游离出来并迁移到食品内部塑料中的游离单体及降解产物中有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中的残留物质、异丙苯甲苯、等挥发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单体苯乙烯可抑制生育,影响肝、肾的功能。
单体具有麻醉性,可使人体四肢血管收缩并产生痛苦感,甚至还会致癌、致畸。
(2)塑料包装表面污染物,造成包装表面微尘杂质污染食品因为塑料简单带电,这会造成包装表面被微生物及微尘杂质污染,进而会污染被包装的食品。
(3)油墨、印染及加工助剂对食品的污染塑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聚合物本身不会与染料结合。
要使油墨迅速印制在复合膜、塑料袋上,就需要在油墨中添加、、、等混合溶剂。
一些包装厂商为了自身利益,用法便宜的甲苯,生产操作工艺不严格也不规范,使包装袋中残留大量有毒的苯类物质。
另外在制作塑料包装材料时需要加入多种添加剂,如稳定剂、增塑剂等,这些添加剂中的一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性,与食品接触时会向食品中迁移。
浅述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潜在危害

食品科技浅述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潜在危害刘 爽(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吉林长春 130012)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自带食物和外卖、打包等现象越来越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
因此,本文将简单介绍食品接触材料可能造成的健康安全卫生问题,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潜在危害;现状食品接触材料指的是在食品生产制造、加工、储存、购买和食用过程中,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直接接触的材料有外包装、洗涤剂、容器等,间接接触的材料有食品生产、运输和储存设备,生产经营的工具等。
这些食品包装材料往往功能各异,有些是为了保障食品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如润滑油、粘合剂等,有些是隔绝空气、光线、微生物等防止食物变质。
而这些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杂质、副产物和降解产物等可能直接迁移至食品中或与食品成分发生反应,引起食品品质下降或对食品造成污染,从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1 食品接触材料的现状1.1 食品接触材料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全球立法机构、工业界和非政府组织发布的食品接触化学物质清单的分析表明,近12 00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和物品的制造[1]。
例如,欧盟一共列出了不同类型的食品接触化学物质共8 030种[2]。
在美国,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有10 787种,其中约一半为食品接触化学物质[3],许多附加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且一般认为是安全的,但它们没有得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安全性检测,因此,在食品接触材料中实际使用的化学物质的信息难以获得。
1.2 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目前发现的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如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食品包装内里双酚A及粘合剂中残留的甲醛及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致癌、遗传毒性的风险,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食品包装容器与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控制

分 。随着 人 们对 食 品质 量 和食 品 卫生 安 全需求 的不
断 提高 ,对于 食 品 包 装 就 提 出 了新 的更 高 的要 求 ,
包 装 材料 中 ,塑 料 制品 及 复合包 装 材 料 占有 举 足轻 重 的 地位 ,这种 包装 材 料 重 量 轻 ,运 输 销 售 方 便 ,
塑 料是 以合 成 树脂 的单 体 为原 料 ,加 入 适 量 的 稳定 剂 、增 塑剂 、抗 氧 化 剂 、着 色剂 、杀 虫 剂 和 防 腐 剂 等 助剂 制成 的一 种 高分 子 材料 。在众 多 的 食 品
进 销 售 ,延 长货 架 期 和 提 高 商 品 价 值 的 重 要 作用 ,
Ke r s p c a ig ma e i fo a e y p e e t y wo d a k g n t r l a o d sft rv n
中央 电视 台最 近报 道 的甘 肃 省定 西 县食 品 厂薯
涂料 。 目前 我 国允许 使 用 的食 品 容器 、包 装 材 料 比
较多 ,主要 有 以下7种 :1 塑料 制 品 ; ( )橡 胶 制 () 2 品一 天然 橡胶 、合 成 橡 胶 ; ( ) 陶瓷 器 具 、搪 瓷 3
容 器 ;( )铝 制 品 、不锈 钢 食具 容 器 、铁 质 食具 容 4 器 ;( )玻璃 食具 容 器 ;( )食 品包 装 用 纸 等 系列 5 6
产 品 ;()复合 包 装袋 一 复合 薄 膜 、复合 薄膜 袋 等 7
系 列产 品 。
就达 3 6批 。是 2 0 04年 的 3倍 多 ,其 中 金 属 厨 具 、
餐具 等 主要 是 因为镍 、铬 、镉 、铅 迁移 量超 标 ,陶 瓷 制品 主要 是 因 为 铅 、镉 迁 移量 超 标 ,植 物 制 品 、
搪瓷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计划

搪瓷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计划一、引言搪瓷项目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程项目,为了确保项目的安全进行和顺利完成,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制定有效的控制计划。
本文将就搪瓷项目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计划进行详细的讨论,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搪瓷项目风险评估2.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第一步,通过对搪瓷项目的全面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和问题。
可能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材料供应不稳定、工期延误、施工质量不合格等。
2.2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细化和评估的过程。
针对每个风险点,通过概率和影响的评估,确定其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
同时,还需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成本。
2.3 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综合考虑风险概率、影响程度和成本等因素,对风险进行等级评定。
常见的评价方法有概率-影响矩阵法、风险优先排序法等。
通过评估,得出每个风险的风险等级,确定优先应对的风险。
三、搪瓷项目风险控制计划3.1 风险避免对于风险等级较高、影响程度较大且难以控制的风险,应尽可能避免其发生。
采取合适的措施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减少风险的影响。
例如,确保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设立备用供应渠道。
3.2 风险减轻对于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可以采取措施减轻其发生频率或程度。
例如,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施工达到标准要求,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3.3 风险转移对于部分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进行转移,将风险分散到其他方面或其他主体,以降低自身的承担风险的能力。
例如,购买工程施工险、质量责任险等,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得到相应的赔偿和支持。
3.4 风险应对对于已发生或预计发生的风险事件,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响应措施,以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应急预案需要明确责任人、应对流程和具体措施,以确保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
四、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与监控4.1 实施措施根据风险控制计划的内容和具体情况,将计划中的控制措施逐一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卫生安全风险源分析
摘要:搪瓷制品被广泛地用作饮食器具和厨房用具,但可能含有铅、镉、锑等重
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研究结合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生产工艺,及欧盟、美国、法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指令、标准,重点分析了来源于原料、生产工艺、合规性评价等方面存在的卫生安全风险,简要分析了纳米材料应用带来
的潜在风险。
本研究可为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卫生安全标准制修订及质量安全风
险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合规;纳米材料;风险
引言
搪瓷是涂烧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
搪瓷制品具有清洁环保、硬
度高、耐高温、易于洗涤洁净等特点,被广泛地用作饮食器具和厨房用具。
搪瓷制
品的釉和装饰彩绘可能含有铅、镉、锑等重金属元素,接触食物或饮料,特别是酸
性食物时,会造成铅、镉等重金属元素析出,溶入食物,被人体摄入,这些元素一旦被
人体吸收,不易排出体外。
长期食用含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食物,对人体免疫系
统会造成影响,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食品接触用搪瓷制品重金属迁移量均加以限制,设立了相应的标准、指令或法规。
搪瓷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806.3-2016,与
之前搪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相比,新标准参照了欧盟84/500/EEC指令,根据产品不
同形状与用途设置了不同的重金属迁移限量,测试方法中样品前处理上也做了差异
化的规定。
1 产品简介
搪瓷,又称珐琅,是一种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或多层无机玻璃质材料,然后在
高温下烧制而成的金属与无机材料牢固结合的复合材料。
搪瓷制品的瓷釉层可保
护金属免于氧化和腐蚀,而金属的韧性增强了瓷釉层的弹性和机械强度,因此搪
瓷产品具有易清洗,耐高温,表面光滑洁净,不易滋生细菌,隔热效果比金属制
品好,比陶瓷和玻璃制品经久耐用等特点,日常生活中广泛地用作餐饮器具和洗
涤用具。
2 食品相关搪瓷产品存在的风险
搪瓷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瓷釉是以某些金属氧化物或盐类作为原料
和着色剂的。
如果瓷釉配方选择不当,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会离析出各
种有害物质,致使食品、饮料遭到污染。
瓷釉配方中一般含有铅、镉、砷、氟、
锑等有害物质,人们在使用搪瓷制品的过程中,由于食物与制品表面相接触,这
些有害物质便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蓄积于肾、肝、脑、骨胳等组织中,引起
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另一方面,搪瓷产品的质量缺陷与使用过程中的空烧、骤冷、磕碰等会引起
产品裂面、崩瓷、脱瓷等问题。
这种风险一是釉面脱落露出金属基体后污染盛装
的食品,二是加热类搪瓷制品在升温时,因温差急剧变化,瓷面缺陷可能会导致
搪瓷碎片崩裂飞溅,灼伤使用者。
3 生产原料风险
3.1有害元素迁移风险
搪瓷制品存在的有害元素迁移风险主要是通过原料引入。
传统的搪瓷产品主
要使用的原料有基材、釉浆以及一些辅助原料。
基材一般以铁为主,釉浆的原料主
要有耐火原料、助熔原料、氧化剂原料、乳浊原料、密着原料和着色原料,辅助材
料主要有花纸、颜料。
在新型静电喷涂搪瓷产品生产中,为了干粉涂搪,需对瓷釉
粉绝缘处理,一般还会用到硅烷、硅氧烷等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原料。
耐火原料有石英、长石和粘土,石英和长石提高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硬度(耐磨性)和抗压强度,使瓷面光亮。
石英主要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钾、三
氧化二铁和氧化铝等成分。
长石的杂质可能含有铬、锰、钛、锂等金属元素。
助
熔原料主要有硼砂、纯碱、萤石、硅氟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氧化锌
和硅钛酸钠。
碳酸钡引入瓷釉中的成分是氧化钡。
氧化剂原料主要是硝酸钠、硝
酸钾。
乳浊原料为锑、氧化锑和二氧化钛。
密着原料为氧化镍、氧化钴和氧化钼。
着色原料主要是氧化钴(蓝色)、氧化铜(湖蓝色)二氧化锰(紫、褐色,锑、铁存在时
呈桃红色)、氧化铁(砖红色)、氧化铬(绿色)、重铬酸钾(绿至黄绿色)。
耐火原料中
的铝、铬,乳浊原料中的锑,密着原料中的镍、钴和钼,着色原料中的钴、锰、铬,辅
助原料中的铅、镉,硅氧烷由于使用中可能会加入铂作为催化剂而残留。
这些搪瓷
原料中存在的有害元素都有可能通过迁移进入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
原料中除了大家熟知的铅、镉外,铝、铬、锑、钴、镍、钼等金属元素也是重
要的风险源。
为此,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制定了法规来进行限制,法国的
DM/4B/COM/002法规,增加了对铝、钴、砷、六价铬Cr(VI)迁移量的限制。
意大利搪瓷制品参考不锈钢条例第195号法令(Decree6August2015,No.195)执行,对镍、铬、锰迁移量进行了限制。
芬兰增加了镍、铬、韨溶出限量。
国食品卫生法案对
锑有限量要求。
3.2纳米材料安全性风险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在搪瓷产品中也得到了应用。
以纳米无机氧化
物作为基础成膜物质,经低温烘烤、脱水反应后形成类似搪瓷结构的瓷膜涂料,兼
有无机涂料和有机涂料的优点。
无机涂料具有耐高温、硬度高、耐蚀优点,有机涂
料具有韧性好、色彩丰富、装饰性佳、对基材适用性强等优点。
该类瓷膜涂料逐
步被应用于厨具内胆、香肠机、汉堡机、烙饼机等厨卫家电。
此外,还有纳米复合
材料也在搪瓷产品上得以应用,据报道,纳米银复合材料因其具有抗菌作用而应用
于搪瓷产品。
但是,有纳米材料在食品相关产品领域应用的安全性问题逐渐被研究者报道。
有研究表明:炭黑、硅酸盐、二氧化钛和氧化铁纳米粒子对人体的暴露可能引起胃肠道的氧化反应和炎症性损伤,长期暴露容易引起肝肾中毒反应,以及多种癌症。
食物中不当引入纳米粒子可能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一系列的风险。
有研究者指出,
虽然陶土无毒已经明确,但是陶土纳米粒子的毒性以及陶土纳米粒子在各种条件下
从瓷膜向食品中迁移的风险却值得关注。
陶土纳米粒子因其大的比表面积具有高
的活性,这可在生产和使用中引起更多的毒性形式。
3.3元素放射性风险
涂料界,搪瓷有时被称为“陶瓷涂料”,无机陶瓷粉中用到的锆英砂、长石和石英
类黏土,这些无机可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建筑陶瓷的放射性已经有相应的检测方
法和标准。
搪瓷材料,特别是新型食品接触用搪瓷材料在放射性方面的风险值得关注。
3.4存储运输的二次污染
(1)包装方式不当被外界环境污染。
食品用搪瓷产品的包装方式应有效隔离外
界环境,避免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外界环境对产品污染与损伤。
针对搪瓷产品表
面脆的特点,包装方式应该有效避免机械冲击,如采用隔层或独立包装。
严禁使
用传统草绳、塑料打包带等简易包装材料。
(2)包装材料带来的二次污染。
食品用搪瓷产品的包装使用的材料必须无毒无害,一些劣质的非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乙醛含量与苯系物含量严重超标,质量不过关的纸盒也存在重金属、甲苯、霉变等危害。
4 结语
食品相关搪瓷产品的生产企业应建立、实施并遵守有效的安全控制体系,以确保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要求。
同时企业应在厂房设计、环境设计、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过程控制、人员管理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加强防患意识,切实将产品卫生安全性能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 谢雨婷, 陈放, 王韦蕊, 等. 搪瓷制品重金属离子常温低温迁移对比研究[J]. 广东化工, 2017, 44(12): 28-85.
[2] 孙建云, 刘俊娓, 贾海红, 等. 搪瓷食具中铅、镉、锑迁移量的调查及标准限值比较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3, 28(4):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