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四篇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4篇)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4篇)高中文言文特别句式1文言文的句式,跟的句式,有的一样,有的很不一样。
即使是一样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推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认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构造(习惯句式)。
除了“疑问句、否认句”之外,其他叫特别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推断句(10种类型)推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此帝王之资也。
(也)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推断的类型)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即)10.巨是凡人。
(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推断)练习:一、推断句(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几时有》)(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5)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沈括《活板》)(6)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7)蔺相如者,赵人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9)“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列传》)(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1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1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14)我,子瑜友也。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共四大类)

高考语文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4)前面不用“者”停顿,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翻译时,这种判断句中的“者也”不用译,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5)“者”“也”都不用。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7)用“是”做判断动词。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8)用“乃、即、则、皆、必、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a.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c.臣本布衣。
(《出师表》)2.被动句(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的形式。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1.判断旬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②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④南冥者,天池也。
⑤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⑥吾君,龙也。
⑦道士,乃人也。
⑧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
2.被动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格式为“动词+于……”。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用“见……于……”格式表示被动。
)③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④今日见辱于长者。
⑤为夫婿所薄。
⑥女佳不幸.为顽童所辱。
3.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而今安在哉(应为“在安”。
)②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句式。
“兄嫂”是动词“依”的宾语,前置。
范围副词“惟”(或“唯”)加在前置宾语的前面。
“是”加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③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应为“尤何”。
)④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宾语,置于动词“若”之前)⑤水击三千里。
(“击”的宾语“水”前置。
)⑥之二虫又何知(“知”的宾语“何”前置。
)⑦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天阀”的宾语“之”前置。
)⑧洞庭君安在哉(“在”的宾语“安”前置。
)⑨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介词“以”的宾语“奚”前置。
)⑩是何可否之谓乎(“谓”的宾语“何可否”前置。
)(2)定语后置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少年”的定语“好事”后置。
)②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乡人”的定语“有客于泾阳”后置。
)③时有宦人密视君者(“宦人”的定语“密视君”后置。
)(3)介词结构后置①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即“于星火急”。
)②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汴州佐董丞相”。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应为“于江渚之上渔樵”。
)④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状语后置句。
应为“以其能名之”,意思是“用它的才能命名它(溪),所以叫它‘染溪…。
]⑤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的状语“于南冥”后置。
)<br< p="">⑥问者燕香于鼎(“燕香”的状语“于鼎”后置。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句式结构和语言特点。
在高中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并运用各种文言文句式,以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
1. 并列句式并列句式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一种句式,用于表达两个或多个并列的意思。
常见的并列句式有:“不但...而且...”、“虽然...但是...”、“既...又...”等。
这些句式常用于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之中,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
例句:不但国家富强,而且民众安康。
虽然他年纪小,但是见识广博。
既是朋友,又是同事。
2. 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文言文中用来修饰句子的句子,包括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等。
常见的状语从句有:“当...时”、“一...就”、“因为...所以...”等。
例句:当天气晴朗时,我常常去散步。
一听到好消息就笑了起来。
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3. 倒装句式倒装句式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句式,是将主语和谓语的顺序颠倒的句子。
常见的倒装句式有:“若非...”、“不仅...而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
例句:若非你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不仅事实如此,而且还有更多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 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文言文中用来表达平行关系的一种结构,通过使用相同的词或短语来连接多个并列的成分。
常见的并列结构有:“人有得意时,必有劳心期”、“日月无光,星辰无辉”等。
例句:人有得意时,必有劳心期。
日月无光,星辰无辉。
5. 设问句式设问句式是文言文中用来表达疑问的一种句式,通常用于启发读者思考或引起注意。
常见的设问句式有:“何以...”、“焉...”等。
例句:何以道德才能高尚?焉能更兼爱?焉能无辞?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句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阅读和分析古代文言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

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一、倒装句1. 部分倒装例:行到水穿处,坐看云起时。
解析:动作行到的时候,主语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第二个动作坐看。
2. 整体倒装例:皎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解析:把状语提前,按照谓语动词加上主语和宾语的顺序交换的方式构成倒装。
二、省略句1. 主语省略例:弦弦掩抑声声思。
解析:句子中的主语被省略,仅保留动词独立完成。
三、比喻句1. 平行比喻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通过两个平行的事物进行比喻,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2. 阶梯比喻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通过阐述一事物具有的特征和属性,以便形容另一事物。
四、排比句1. 省略拟声词的排比例:铿锵玫瑰,叮当咖啡,嘶嘶声中, 冬风飒飒。
解析:通过省略拟声词,仅保留句子结构相同的字对应的字音,构成排比结构。
五、比拟句1. “如”字比拟例:乱云飞渡仍从容,云散风停雪未融。
解析:通过“如”字和后面的比喻词相连,用以形容所要表达的事物。
2. “若”字比拟例:云霞若出未出群,山松若放非放云。
解析:通过形容词性的“若”字和后面的比喻词相连,用以形容所要表达的事物。
六、反问句1. 答案反问句例: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解析:通过反问表达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七、设问句1. 疑问反问句例: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解析: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出所要表达的观点和问题。
以上是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的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断句学生版

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一.主谓倒装例: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二.宾语前置(加点部分为宾语)1.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例:何.为其然也?《赤壁赋》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例: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3.宾语用代词“是”“之”复指,有时宾语前加副词“唯”例: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鸡鸣而食,唯命.是听。
《鄢陵之战》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4.介词宾语前置例: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扁鹊见蔡桓公》三.定语后置(加点部分为定语)例: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
《勾践灭吴》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四.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加点部分为状语)例:青,取之于蓝..。
《劝学》..,而青于蓝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判断句判断句本质上属于名词谓语句,或者谓语是解释主语原因的句子。
一.助词“者”“也”配合表示判断1.“……者,……也”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者,……”例:陈婴者,故东阳令史。
《史记•项羽本纪》3.“……,……也”例: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4.“……,……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5.“……,……”例:贾生,洛阳之少年。
《贾谊论》二.主谓之间,用副词“即”“乃”“则”“诚”“本”“非”等表示判断。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三.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例:池之中为愚岛。
《愚溪诗序》省略句一.主语省略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烛之武退秦师》二.谓语省略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史记•项羽本纪》三.宾语省略例:人皆有兄弟,我独无()。
人教版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特殊文言句式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判斷句)
2、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
”王問:“何以知之?”(賓語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傳寶也。
(判斷句)
4、我為趙將。
(“為”,是,判斷句)
5、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
(“於”,被,被動句)
6、設九賓於廷(“於廷”,介詞結構後置)
7、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見”,被,被動句)
8、求人可使報秦者。
9、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判斷句)
10、大王見臣(於)列觀。
(省略介詞“於”)
1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定語後置,留在漢的匈奴使)
12、為降虜於蠻夷。
(介詞結構後置,“於蠻夷”)
13、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以何見汝為”)
14、子卿尚複誰為乎?(賓語前置句,“子卿尚複為誰乎”)
15、何以複加。
(賓語前置句,“以何複加”)
16、信義安所見乎?[賓語前置,(您對漢朝的)信義表現在哪里呢?]
17、緞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斷句)
18、見犯乃死,重負國(“見”,被,被動句)
19、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定語後置,無罪而全家被殺的大臣有幾十家.)
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複誰為乎?(賓語前置句,“子卿尚複為誰乎”,
您還為誰(守節)呢?)
21、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賓語前置,“未有之”)
22、後數日驛至,果地震(於)隴西。
(省略介詞“於”)。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本文对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进行总结,包括:
1. 并列句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谓结构相对独立的句子组成,通过连接词(如“而”、“乃”、“或”等)来连接起来。
并列句常用于表达两种相对独立的事物或概念。
例如:
孟子曰:“民无食,我饮水”。
仲尼曰:“吾不怨天,不尤人”。
2. 省略句
省略句是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使句子更为简洁明了。
常见的省略句包括主语省略、宾语省略和状语副词省略等。
例如:
乞与之道,不才请示于俸禄幸而乱。
3. 并列结构句
并列结构句是在句子中使用对偶结构或对称句式,通过对比和呼应来达到修辞的目的。
例如:
形躯可恶,溺识可恶,不为人臣可恶,与其听汝之所好,不如说而已矣。
4. 倒装句
倒装句是将谓语动词或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以强调某种语气或表达特殊的语境或感情色彩。
例如:
功名富贵,一世安闲。
以上是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的总结。
通过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喻山水
(四) 状语后置:
1.仲尼亟称于水。
(于水称)
2.何取于水也?(于水取)
3.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于圣人之门游)4.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于道几)
5.天下莫柔弱于水。
(于水柔弱)
6. 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7.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8.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五) 宾语前置:
1.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不覆遍)
2.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取是,“之”作标志)
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莫能胜之)
4.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宾语前置)
5.何取于水也?
(六) 定语后置:
源泉混混。
(混混源泉)
秋水
4.定语后置句
闻道百
5.宾语前置句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又奚以自多介词宾语前置句
6.介词结构后置句
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前赤壁赋
4.定语后置句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此法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6.介词结构后置句
击空明兮溯(于)流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
7.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
游褒禅山记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介宾短语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