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规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光滑极限塞规磨损极限尺寸计算

光滑极限塞规磨损极限尺寸计算

精度检测技术(续)复习:1、包容原则、孔轴合格条件2、普通测量仪器可把每个零件的尺寸、形状分别测量出来,但效率低,不方便。

大批生产零件可用专用量具检验。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及量规设计光滑工件尺寸通常采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或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

对于一个具体的零件,是选用计量器具还是选用量规,要根据零件图样上遵守的公差原则来确定。

当零件图样上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遵守独立原则时,该零件加工后的尺寸和形位误差采用通用计量器具来测量。

(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定的各个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都有是独立的,应该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当零件图样上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遵守相关原则时,应采用光滑极限量规或位置量规来检验。

(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设计要求称为相关要求。

它分为包容要求,最大和最小实体要求)在此重点介绍光滑极限量规(包容原则)即介绍GB1957-81《光滑极限量规》标准。

(包容原则:是被测实际要素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的一种要求)一、光滑极限量规的功用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

1、检验孔、轴时,不能测出孔、轴尺寸的具体数字,但能判断孔、轴尺寸是否合格。

2、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3、量规是用来判断孔、轴尺寸是否在规定的两极限尺寸范围内,因此量规都成对使用。

其中一为“通规”,另一为“止规”。

通规——用以判断dm、Dm有否从公差带内超出最在实体尺寸。

止规——用以判断da、Da有否从公差带内超出最小实体尺寸。

检验时,通规能过,止规不能过,说明合格。

二、塞规和卡规光滑极限量规是塞规和卡规的统称。

塞规:检验孔用的极限量规。

通规按Dmin设计防止Dm<Dmin止规按Dmax设计防止Da>Dmax卡规:检验轴用量规通规按dmax设计防止dm>dmax止规按dmin设计防止da<dmin三、量规的分类1、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

它的通规和止端分别用“T”和“Z”表示。

塞规和卡规公差表

塞规和卡规公差表

IT7
通端
T 止端
Z 工件 +2.2-1.2-1.2 +2.7-1.4 -1.4 +3.3-1.8 -1.8 +3.8-2 -2 14 18 22 27 33 39 46 54 63 72 81 89
IT8
通端
T 止端
Z 工件 +2.8-1.6 -1.6 +3.6-2 -2 25 30 36 43 52 62 74 87 100 115 130 140
IT12
通端
T 止端
Z 工件 -11+4 -13.5+5 -16+6 -18.5+7 -22+8 -27+10 -32+12 -37+14 -43+16 -49+18 -55+20 -61+22 4 5 6 7 8 10 12 14 16 18 20 22 140 180 220 270 330 390 460 540 630 720 810 890
IT14
通端
T 止端
Z 工件 +24.5-9 -9 400 480 580 700 840
IT15
通端
T 止端
Z +37-14 +43-16 +50-20 +62-24 +74-28 -14 -16 -20 -24 -28 -34 -40 -46 -52 -60 -66 -74
至3 3~6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1300 +122.5-45 -45 1400 +135-50 -50

螺纹量规计算公式

螺纹量规计算公式

数值
公差 上偏差 下偏差
6 5.35 4.917 0
6 5.35 4.917 0
0.15
0.112
0.014 0.009 0.008 0.015 0.1 0.002 0.006 0.016 0.016 0.012 0.012
计算值
6.015 -0.018
0 5.3605
0 -0.009
中径磨损d2s d2s=D2+EI+ZPL-WGO 小径d1≤D1+EI
-0.009 5.368
0 -0.008
小径≤D1+es-TR/2 Z止端螺纹环规尺寸 大径d≥d+es+TPL 中径d2=d2+es-Td2+TR/2-TR/2 中径上偏差=+TR 中径下偏差=0 小径d1=d2+es-Td2-TR/2-2F1-TR 小径上偏差=+2TR 小径下偏差=0 ZT校止-通螺纹塞规 大径d=d+es+TPL 大径上偏差=0 大径下偏差=-2TPL 中径d2=d2+es-Td2+TR/2-m+TCP/2 中径上偏差=0 中径下偏差=-TCP 小径≤D1+es-Td2-TR/2-m ZZ校止-止螺纹塞规 大径d=d+es-Td2+TPL 大径上偏差=0 大径下偏差=-2TPL 中径d2=d2+es-Td2+TCP/2 中径上偏差=0 中径下偏差=-TCP 小径d1≤D1+es-Td2 ZS校止-损螺纹塞规 大径d=d+es-Td2-TR/2+WNG+TPL 大径上偏差=0 大径下偏差=-2TPL 中径d2=d2+es-Td2-TR/2+WNG+TCP/2 中径上偏差=0 中径下偏差=-TCP 小径d1≤D1+es-Td2

螺纹环塞规单一中径测量计算公式

螺纹环塞规单一中径测量计算公式

螺纹环塞规单一中径测量计算公式
螺纹环塞规是一种用于测量螺纹孔径的工具,通常用于检验螺
纹的尺寸和质量。

测量螺纹环塞规的中径通常需要使用计算公式来
得出准确的结果。

螺纹环塞规的中径测量计算公式如下:中径 = (最大刻度 + 最小刻度) / 2 公差。

在这个公式中,最大刻度是螺纹环塞规上能刚好放入螺纹孔的
最大刻度,最小刻度是螺纹环塞规上能刚好放入螺纹孔的最小刻度,公差则是螺纹孔径的公差值。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螺纹环塞
规的中径,从而确定螺纹孔径的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螺纹环塞规的测量计算公式是基于螺纹的标准
尺寸和公差来进行计算的,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
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
需要根据具体的螺纹类型和要求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以满足不
同工件的实际需求。

总的来说,螺纹环塞规的中径测量计算公式是一个基本的计算
方法,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塞规跨棒距MRe的计算

塞规跨棒距MRe的计算

INT46Z×1.5m×30P×6H塞规跨棒距M Re的计算
1.由GB/T3478.1-1995表12中查得:
T+λ=0.108mm λ=0.045mm 故T=0.063mm
由GB/T3478.2-1995表5中查得:
m=1.5时:作用齿槽宽最小值E Vmin=2.356mm
Z=46、6H时,实际齿槽宽最大值E max=2.464mm
由GB/T3478.1-2008表3中查得:
作用齿槽宽最大值E Vmax=E max-λ=2.464-0.045=2.419mm 实际齿槽宽最小值E min=E Vmin+λ=2.356+0.045=2.401mm 2.由本标准表14查得D=69mm,S=2.356mm时
H=0.005
Z=0.004
Y=0.0025
W=0.004
3.按本标准表10、表11和表12公式计算
综合通端塞规齿厚上极限尺寸
T s=E Vmin+Z+H/2=2.356+0.004+0.0025=2.3625mm
综合通端塞规齿厚下极限尺寸
T i=E Vmin+Z-H/2=2.356+0.004-0.0025=2.3575mm
综合通端塞规齿厚磨损极限尺寸
T u=E Vmin-Y=2.356-0.0025=2.3535mm
非全齿止端塞规齿厚上极限尺寸
Z FS=E max+H/2=2.464+0.0025=2.4665mm 非全齿止端塞规齿厚下极限尺寸
Z Fi=E max-H/2=2.464-0.0025=2.4615mm 非全齿止端塞规齿厚磨损极限尺寸
Z Fu=E max-W=2.464-0.004=2.460mm
4.量棒直径的计算。

光滑塞规的公差等级表和计算公式

光滑塞规的公差等级表和计算公式

量规设计实例:
量规设计实例:
例1:设计检验Ф30+0.033/-0.00的孔用量规
一、根据被检工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由表中可
查出相应量规的T值和Z值,公差等级为8级,与其相对应量规的Z值为0.005mm,T值为0.0034mm
二、根据量规公差带图,计算出量规的最大、最小以
及磨损尺寸(磨损尺寸略)
1.通规的计算
Tmax=MMS+Z+T/2
=D+EI+Z+T/2
=30+0+0.005+0.0034/2
=30.0067
Tmin=MMS+Z-T/2
=30.0033
由上式可知:孔用量规通规的公式为
2.止规的计算
Zmax=LMS
=D+ES
=30+0.033
=30.033
Zmin=LMS-T
=30.0296
由上式可知:孔用量规止规的公式为
例2:设计检验Ф30-0.020/-0.041的轴用量规
轴用通(止)规尺寸的计算与孔用通(止)规尺寸的计算方法类似,即:
轴用量规通规的公式为
轴用量规止规的公式为。

光滑极限量规教程(塞规-检具)

光滑极限量规教程(塞规-检具)

第6章光滑极限量规6.1概述检验光滑工件尺寸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也可使用极限量规。

通用测量器具可以有具体的指示值,能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尺寸,而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判断工件合格与否。

因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工件在生产中的互换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

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之分,无论塞规和卡规都有通规和止规,且它们成对使用。

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如图6.1所示。

卡规是轴用量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如图6.2所示。

图6.1塞规检验孔图6.2环规检验轴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用代号“T”和“Z”表示。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量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3)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是校对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制造公差和在使用中是否达到磨损极限。

6.2量规设计6.2.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遵守包容要求时,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从检验角度出发,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它是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重要依据,阐述如下: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即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螺纹塞规计算公式

螺纹塞规计算公式

M16*1.5 6G 止规标准
14.408
M10*1 7G 止规标准
8.943
1/2-20UNF 2B
止规标准 (1.27)
7/16-20UNF 2B
止规标准 (1.27)
NO6-32UNC
止规标准 (0.79)
11.328 11.331 9.728 9.731 2.642 2.644
11.608 11.605 10.033 10.03 2.896 2.893
11.731
12.055
12.033
11.565
11.543
14.045
14.023
13.842
13.82
中径标准
上偏差
下偏差
13.044
13.033
13.227
13.216
15.368
15.357
15.521
15.51
14.724
14.71
14.927
14.913
15.044
15.033
15.227
9.015
9.206
9.195
9.35
9.339
9.5
9.489
11.35 11.339
11.51 11.499
11.026 11.015
11.216 11.205
10.863 10.852
11.063 11.052
13.513 13.502
13.653 13.642
螺纹塞规大径、中径、小径检测标准
5.526
5.55
5.539
5.675
5.664
6.394
6.383
6.537
6.5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楼所说的不是完全正确,你说的是塞规的基本尺寸,做塞规时也要有公差的。

根据楼主所说,内孔是φ70(公差是+0.03/0)可知该孔为7级精度。

经查表得T=0.0036mm,Z=0.0046mm.再根据孔用量规计算公式:
通规上偏差Ts=EI+Z+T/2=0+0.0046+0.0018=0.0064mm
通规下偏差Ti=EI+Z-T/2=0+0.0046-0.0018=0.0028mm
则通规应为φ70(+0.0064/0.0028)
止规上偏差Zs=ES=0.03mm
止规下偏差Zi=ES-T=0.03-0.0036=0.0264mm
则止规应为φ70(+0.03/0.0264)或φ70.03(0/-0.0036)
[ 此贴被huangshanwwj在2007-01-18 16:33重新编辑]
GB/T 1957
塞规公差计算表(单位:UM)
塞规公差计算表(单位:um)
您的零件数据IT6 IT7 IT8 IT9 IT10
工件基本尺寸尺寸公差
IT6 T Z 塞规公差
IT7 T Z
塞规公差
IT8 T Z
塞规公差
IT9 T Z
塞规公差
IT10 T Z
塞规公差
D(mm)上偏差下偏差通端止端通端止端通端止端通端止端通端止端0至310 0 6 1 1 1.5 0.5 10 9 10 1.2 1.6 2.2 1 10 8.8 14 1.6 2 2.8 1.2 10 8.4 25 2 3 4 2 10 8 40 2.4 4 5.2 2.8 10
大于3至67 5 8 1.2 1.4 7 5.8 7 5.8 12 1.4 2 7.7 6.3 7 5.6 18 2 2.6 8.6 6.6 7 5 30 2.4 4 10.2 7.8 7 4.6 48 3 5 11.5 8.5 7
大于6至109 1.4 1.6 2.3 0.9 0 -1.4 15 1.8 2.4 3.3 1.5 0 -1.8 22 2.4 3.2 4.4 2 0 -2.4 36 2.8 5 6.4 3.6 0 -2.8 58 3.6 6 7.8 4.2 0 3大于10至1811 1.6 2 2.8 1.2 0 -1.6 18 2 2.8 3.8 1.8 0 -2 27 2.8 4 5.4 2.6 0 -2.8 43 3.4 6 7.7 4.3 0 -3.4 70 4 8 10 6 0 4大于18至3013 2 2.4 3.4 1.4 0 -2 21 2.4 3.4 4.6 2.2 0 -2.4 33 3.4 5 6.7 3.3 0 -3.4 52 4 7 9 5 0 -4 84 5 9 11.5 6.5 0 5大于30至50-5 -10 16 2.4 2.8 -6 -8.4 -5 -7.4 25 3 4 -4.5 -7.5 -5 -8 39 4 6 -2 -6 -5 -9 62 5 8 0.5 -4.5 -5 -10 100 6 11 4 -2 -5 1大于50至8019 2.8 3.4 4.8 2 0 -2.8 30 3.6 4.6 6.4 2.8 0 -3.6 46 4.6 7 9.3 4.7 0 -4.6 74 6 9 12 6 0 -6 120 7 13 16.5 9.5 0 7
说明:只需要在尺寸公差列输入上、下偏差,接着根据它的公差等级选择相应的(已自动计算完毕)塞规公差即可。

特别提示: 1、仅用于标准公差(只要上下偏差的差值为标准公差即可);
2、由于IT11、IT12不常用,所以未列出,需要的话可以自己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