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1爆炸上限upperexplosionlimit(U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上限浓度(V%)值。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0.14直接致害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eorhealthconcentration(IDLH)指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损害健康,或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3一般规定3.0.1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1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2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二氧化碳、乙炔、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
相对密度(水=1)
0.82(-79℃)
沸点(℃)
-33.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6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03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4.7℃)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11.40
对人体危险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救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名称
含量
CAS编号
氨
7664-41-7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续表A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注:1.本表数值来源以《化学易燃品参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20660-2000、《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 90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移到条文说明中2. “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 293,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的。
附录B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表B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注:数值来源于《化验员实用手册》、《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 南》、《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18664-2002。
附录C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表表C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表注:*本表数值来源欧洲标准《可燃气体或氧气检测与测量仪器的选用、安装、使用和维护指南》EN50073:1999。
设计过程中,检(探)测器的选用,应根据检(探)测器产品的技术性能确定。
移到条文说明中**离子化能级高于所用紫外灯的能级的被测物;***离子化能级低于所用紫外灯的能级的被测物。
规范用词说明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爆炸原理三角形那些事

引燃温度决定防爆电气设备温度组别(2)
• 引燃温度差异很大。在生产现场有很多电气设备,如电机、泵、 灯具、仪表、控制箱、配电箱等等。有些功率很大,设备表面等 都会产生高温,其温度还会超出不少可燃气体或蒸汽的自燃温度, 这说明这些电气设备不能在有这类可燃气体或蒸汽环境下工作; 但小于另一些可燃气体或蒸汽的自燃温度,这说明这些电气设备 能在另一类可燃气体或蒸汽环境下工作。 • 为了方便管理,清晰标注。把可燃气体或蒸汽的自燃温度分成6 组,并标为T1~T6. • 防爆电气设备的温度等级也相应根据有关标准分为T1~T6组别。
乙醚、 三甲胺
亚硝酸乙 酯
焦炉煤气、环丙烷、丙烯 腈
二甲醚、硫化 四氟乙 氢、四氢肤喃、 烯、二 丙烯醛 乙醚 二硫化碳 硝酸乙酯
水煤气、氢气
• 各个温度组别的爆炸性气体数量是不一样的。在常见的 气体中,T1是55 个,T2是66个, T3是50个, T4是9 个, T5是1个, T6是2个。T5和T6一共3个,具体就 是上表所列的3个。
可燃性气体蒸汽的密度影响防爆区域的划分(1)
• 可燃性气体蒸汽的密度一般采用相对密度的方法,它的基准是空气。 可燃性气体蒸汽的密度除以空气的密度的比值就该气体的相对密度。 • 空气的密度大小与温度、海拔等因素有关,海拔越高密度越低,我 们一般采用的空气密度是指在0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密度为 1.29kg/m³ 。 • 相对密度大于1.2的可燃性气体蒸汽称为重于空气,相对密度小于 0.8的则称为轻与空气。在0.8和1.2之间应酌情考虑。 • 在附录D199种可燃性气体蒸汽只有分子式较简单的甲烷、乙烷、氨、 甲醇、甲胺、氰化氢、一氧化碳、乙烯、焦炉煤气和氢气的相对密 度小于1.大多数的可燃性气体蒸汽比空气重。 • 可燃性气体蒸汽在泄露时如相对密度小于1,它会向上散发,上方有 顶盖,会聚集在顶盖下方;相对密度大于1,它会向下沉,区域内的 地坪下沟坑都划为危险区域。相对密度的大小会影响防爆区域的划 分。
GB50493_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可燃气体combustiblegas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2.0.2有毒气体toxicgas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本规范中有毒气体的范围是《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所列的有毒蒸汽或有毒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2.0.3释放源sourceofrelease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2.0.4检(探)测器detector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2.0.5指示报警设备indicationapparatus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2.0.6检测范围sensiblerange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2.0.7报警设定值alarmsetpoint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2.0.8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通常,达到稳定指示值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恢复到稳定指示值10%的时间作为恢复时间。
2.0.9安装高度verticalheight指检(探)测器检测口到制定参照物的垂直距离。
2.0.10爆炸下限lowerexplosionlimit(L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特性

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特性1、工业毒物及对人体的毒害工业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这些毒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机体功或器质性病里变化叫毒物。
由这些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常以气体、蒸汽、雾、烟、粉尘的形式污染生产环境,对人体产生毒害,例如:苯蒸汽,汞蒸汽、喷漆时所形成的漆雾、煤和石油燃烧时升起并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状固体微粒、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等这些都属于工业毒物。
工业毒物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类:一)按毒物的化学结构可分为:有机类和无机类两种。
二)按毒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雾状四种类型三)按毒物的致毒作用可分为:刺激性、窒息性、麻醉性、致热源性、腐蚀性、致敏性六种类型。
工业毒物的毒性是指一般常使用致死计量作为衡量各类毒物毒性的指标。
致死剂量或浓度用下面符号表示:LD 100 或LC 100,表示绝对致死剂量,即能引起一组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和浓度。
LD 0 或LC 0,表示最大耐受量和浓度,即不能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MLD 或MLC,表示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能引起实验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和浓度。
LD 50 或LC 50,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实验组动物的50%死亡的剂量和浓度。
按着毒物LD 50的大小可将毒物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并可将毒物的毒性分成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和基本无毒六个等级。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途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经呼吸道进入,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进入的较少。
经呼吸道进入是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大多数职业中毒均由此而起。
如人体吸进了大量的氢化氰、一氧化碳或苯等工业毒物,在数分钟内就可以中毒昏倒。
这主要是由于呼吸道进入的毒物被肺泡吸收后,不经肝脏解毒就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造成的,所以它的危害性最大。
(完整版)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1总则1.0.1为预防人身伤害以及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1.0.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1爆炸上限upperexplosionlimit(UEL)指可燃气体爆炸上限浓度(V%)值。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2.0.14直接致害浓度immediatelydangeroustolifeorhealthconcentration(IDLH)指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损害健康,或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
3一般规定3.0.1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1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2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燃气常识

燃 气 常 识第一部分 燃气的分类与性质一、燃气的分类燃气是指所有的天然和人工的气体燃料,城市用燃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含有可燃气体、少量惰性气体和混杂气体。
可燃气体有:氢(H 2)、一氧化碳(CO )、甲烷(CH 4)、乙烯(C 2H 4)、乙烷(C 2H 6)、丙烷(C 3H 8)、丁烯(C 4H 8)、丁烷(C 4H 10)、戊烯(C 5H 10)、戊烷(C 5H 12)、苯(C 6H 6)等。
惰性气体有:氮(N 2)及其它不活泼气体。
混杂气体有:水蒸气(H 2O )、二氧化碳(CO 2)、氨气(NH 3)、氰化氢(HCN )和硫化氢(H 2S )等。
其中,CO 、H 2S 、HCN 都是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害,还有许多气体在高温下能对金属起腐蚀作用。
燃气按成因不同,主要分为: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
(一)天然气天然气一般可分为四种:1、气田气,也称纯天然气(简称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 4,体积分数为95%左右,还含有少量的CO 2、H 2S 、N 2和微量的氦、氖、氩等气体。
我国四川地区,陕北长庆干气田天然气属于这一类,四川天然气CH 4体积分数不少于90%,标态下发热量34800-36800KJ/m 3;长庆气田CH 4体积分数98%,标态下发热量为36590KJ/m 3。
2、石油伴生气伴生气是石油开采过程中提出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体积分数为80%左右,另外,还含有一些其它烷烃类占15%,所以热值较高。
大港地区的天然气属于这一类,CH4体积分数为80%,乙烷、丙烷和丁烷等体积分数约为15%,标准状态下发热量为41900KJ/m3。
3、凝析气田气含有石油轻质馏分的燃气。
4、矿井气(煤层气)从煤矿矿井中抽出的燃气。
5、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的甲烷气体,是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在俄罗斯、加拿大之后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煤层气储量,储量预计为36.81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煤,350亿吨标油,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其中适于开发的约占总量的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
表A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续表A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
注:
1. 本表数值来源以《化学易燃品参考资料》(北京消防研究所译自美国防火手册)为主,并与《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险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J20660-2000、《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可燃气体报警器》JJG693—90进行了对照,仅调整了个别栏目的数值;移到条文说明中
2.“蒸气密度”一栏是在原“蒸气比重”数值上乘以1.293,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的。
附录B 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
表B 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
注:数值来源于《化验员实用手册》、《石油化工工艺计算图表》、《高毒物品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实用指南》、《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18664-2002 。
附录C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表
表C 常用气体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表* 注:
* 本表数值来源 欧洲标准《可燃气体或氧气检测与测量仪器的选用、安装、使用和维护指南》EN50073:1999。
设计过程中,检(探)测器的选用,应根据检(探)测器产品的技术性能确定。
移到条文说明中
**离子化能级高于所用紫外灯的能级的被测物; ***离子化能级低于所用紫外灯的能级的被测物。
规范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