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学名言与解释
论语节选:13条经典仁德哲学,做人做事的警示名言

论语节选:13条经典仁德哲学,做人做事的警示名言《论语》里仁篇,主要讲解了仁德的道理。
1、“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求索解译:仁德的人安于仁德的法则,智慧的人为利而行仁德。
求索分析:仁德的人顺应自然而不违背仁德,但是有智慧的人,常常为了利人利己,而行仁德,创造仁德的价值。
2、“观过,斯知仁矣。
”求索解译:观察一个人犯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仁德了。
求索分析:一个人是否有仁德,不能闻其言,而要观其行,而观察过错是了解人的本性最好的方法,毕竟披着羊皮的狼比比皆是。
3、“朝闻道,夕死可矣。
”求索解译:早上知道了大道,晚上即使死了也无遗憾。
求索分析:道是天地的本原,故能闻得大道,死了也甘心。
比喻对美好东西的向往和追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求索解译:君子心里装的是道德,小人心里装的是利益;君子心里想的是法制,小人心里想的是恩惠。
求索分析:君子和小人不在于身份地位,平常人中也有君子,位居高位者也有小人。
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主要在于内心。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做人做事都内心坦荡,依照道德和法制行事,而小人内心多忧愁和顾虑,行事从利益和恩惠的角度出发。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求索解译:君子重视道义,小人重视利益。
求索分析:君子做事情,从道义出发,不做违背道义的事。
而小人不做不利己的事情,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在他们心里利益高于一切。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求索解译:君子说话非常谨慎,就像说话有困难一样,但是君子做事非常敏捷快速。
求索分析:孔子重言。
因为君子重承诺,言出必行,所以君子说话少而且谨慎。
但是君子行事却敏捷快速,从不拖拖拉拉。
不轻许诺言,用行动代替说话,是君子的行径,也是做人的一项准则。
7、“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索解译:如果只考虑利益才做事,就会招受很多怨恨。
求索分析:人生在世,虽然都是为了利益而奋斗,但是赚取利益要取之有道,要遵循道德和法制,这样才能长久。
经典哲学名言解释

哲学名言解释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的内容根源于客观事物。
人贵有自知之明;无巧不成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心隔肚皮——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鬼容易画人难——意识要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识对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推动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
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闭着眼睛捉麻雀;高不成,低不就——不从从实际出发,主客观相分离。
生死由命,宝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烧钱化纸一堆灰,披麻戴孝假慈悲——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思想是错误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树下面好乘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瑞雪兆丰年;人看自小,马看蹄爪;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睛带雨伞,饱带军粮;磨刀不误砍柴工;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上梁不正下梁歪;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水有源,树有根——事物存在时间上的联系。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话就有因,是草就有根;无风不起浪,无鱼水不深;无利不起三分早;无事不登三宝殿;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根据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名言名句及哲学观点

谚语、典故、语录精析1.“心外无物”。
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意识之外无物。
这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等,同属主观唯心主义。
2.“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
也就是说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3.“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不以人的意志为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即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4.“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便无他物,亦无间隙。
天之象,地之形,皆其范围也”。
(王夫之)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在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另一个精神世界。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就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又如:“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精神)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以上都坚持了唯物主义。
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
(心这个器官的职能是思考,思考便能得到真理真相,不思考便得不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人的记忆皆在脑”三者的共同点是主观唯心主义。
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可以作两种解释。
一是,迷信色彩极其浓厚的“天”,是神的象征,主宰世间的一切。
二是,对宇宙及其运行规律的最高抽象,规律是不可违反的。
因而,“成事在天”可以唯物地解释,也可以唯心地解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合理之处。
“谋事在人”,强调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事在天”,强调规律和条件的重要性。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又如,我们常听到的一些神话故事、宗教传闻、科学幻想,也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过有的是歪曲的反映,有的是虚幻的或者是夸大了的反映。
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明了物质在先、意识在后,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9.“掩耳盗铃”。
老子名言100句解释哲学人生

老子名言100句解释哲学人生1.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含义,但其中必定有很多深奥的内涵,并不是人们能够一窥既定模式后就弄懂了。
2. 《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
”解释:人们应该在无关激烈的行动中缜密思考,不要看起来像是放任自流的样子,其实每个行动都是有目的的。
3. 《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解释:宇宙是一个充满着各种潜能和可能性的庞大机器,我们每个人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应当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4. 《道德经》:“万物皆有宗。
”解释:每件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本质上的共性,勿忘物我同源,唯有敬重这种本质,才能彼此笃信以及协助相辅。
5. 《道德经》:“吾日三省吾身。
”解释:每个人一旦做出任何事情,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而不管当天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都只有自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6. 《道德经》:“慎终追远。
”解释: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慎重考虑,不要只管收获当下的成功,而是做到终身受用。
7. 《道德经》:“止而后有。
”解释:在追求任何事情之前,要确定自己心中的定位,理清前因后果,活在当下也要把自己未来在其中的每一步都规划好,停下脚步一定会有收获。
8. 《道德经》:“大道泛入,处处乎哉!”解释:“大道”便是指“道”,无处不在,实质上便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知,这份认知以及自身思想的形成都是人们进行“修行”的重要过程。
9. 《道德经》:“其言,义之言者,而非施之言者。
” 解释:意思是不要只是施行表面上的义务,而是把用心去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意义,这样的施行才是有深远的意义。
10. 《道德经》:“至柔至和,虽勇不强。
”解释:语出温和,博取众人善意,不是强求,而是心怀一股细腻的柔软之恩,哪怕勇敢,也要适度,不可执迷。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经典名言全解析

一名言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咱们的感觉而存在,为咱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二、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算了。
---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动身去理解社会。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此刻: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大体领域③实践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体,而是进程的**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进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五、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括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六、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处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熟悉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顶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①辩证思维方式是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方式论前提。
②现代科学研究方式及其功效丰硕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式。
八、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经典哲学语录名言

经典哲学语录名言哲学是人类思考和探索生命本质和意义的学科。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数百位哲学家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语录和名言,这些语录不仅激励着人们的思考,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思维中的指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的哲学语录名言,让我们共同领略哲学的智慧和哲人们的思考。
1.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 卢克莱修斯这是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斯的一句名言。
它教导我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以及在短暂的人生中追求快乐的重要性。
它提醒人们要活在当下,不要拖延幸福。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一句名言,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才能不断增长知识并变得更聪明。
3. "我思故我在" - 笛卡尔这是17世纪哲学家笛卡尔的一句名言。
它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存在和思考的力量。
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和质疑自己的存在,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并找到生活的意义。
4. "人生就像骑自行车,必须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 - 爱因斯坦这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人生的比喻。
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不断进步和学习,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
只有积极进取,我们才能充实自己的生活。
5. "生命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学会跳舞在雨中" - 塞内加这是20世纪的德国作家塞内加的名言。
它鼓励我们在人生的困境中勇敢面对,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必然的,我们应该坚韧地面对它们,而不是逃避。
6. "生活是一连串选择,我们必须勇敢地做出它们" - 伊丽莎白·吉尔伯特这是美国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名言。
它提醒我们生活中充满了选择,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并做出决策。
每个选择都塑造了我们的人生,我们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7. "和平不是没有战争,而是在战争中保持理智" - 亚里士多德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
高中政治哲理唐宋经典名言的哲理赏析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唐宋经典名言的哲理赏析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该句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
该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和向前推移,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2、“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句出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意为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该句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其意为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首名句的寓意为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4、“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该句出自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其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山,还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不, 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该句寓示人们,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该句出自唐李白«行路难»,其意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不能灰心丧气。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快来看看吧!《老子》的经典名言及翻译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泰勒斯
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哲学家。
早年是商人,后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国,学到数学和天文知识,后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晚年转向哲学。
几乎涉足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
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2.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
哲学家与船夫的故事
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
同样,哲学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着哲学中,人说到底是“哲学的”存在。
所以,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本性。
3.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皮浪
古希腊怀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认为,感觉是我们感受外在世界的唯一通道,但是感觉又是不真实的,所以,感觉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错误。
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他们,应该保持不介入,无意见,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
提出: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就是中止,不肯定也不否定,首先应该沉默,然后就是没有任何烦恼。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
”
4.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5.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因为万物皆变,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
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叔本华
拥有的想放弃,没有的想拥有,也许这就是生活。
但生活也同时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可能失而复得,如健康,金钱,地位,朋友等,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会再有,如青春,生命。
6.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所以,你要对自己严格,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要对别人宽容,因为别人和你一样,尽管有时候这种差别微乎其微。
【QQ:2460103120】第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