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的应用_刘华敏
生物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而 fossils fuel 的消耗也日益凸显其不可持续性。
因此,生物质能源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生物质是指来源于生物体的各种有机物质,如植物的茎、叶、果实,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污等。
如何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成为了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生物预处理技术是生物质能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有效地提高生物质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介绍生物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生物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
一、生物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预处理技术是指在生物质转化过程中,在转化前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手段,对生物质进行处理,以提高转化效率和产率的技术。
其中,生物预处理技术主要涉及到以下三种方式:1. 物理预处理技术物理预处理技术是指采用机械、热、电、辐射等外力对生物质进行预处理的技术。
例如,利用高温高压方法,可以使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化合物裂解为单糖类物质,有利于后续微生物发酵转化。
在物理预处理中,利用机械打碎等的方式,可以增加生物质的比表面积,使生物质更易被微生物降解转化。
2. 化学预处理技术化学预处理技术是指通过酸、碱、氧化剂等化学手段改变生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增加生物质的可降解性。
例如,采用硫酸和氧化钠等强酸碱处理生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解生物质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提高生物质的可降解性。
3. 生物预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是指使用特定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生物质进行处理,以提高生物质的可降解性。
例如,将混合微生物种类添加到生物质中进行发酵,可以分解生物质中的糖类化合物,提高生物质的可降解性。
在生物预处理中,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生,可以增加生物质中的有机酸、糖类化合物等可降解物质的含量,促进生物质的转化。
二、生物预处理技术的应用生物质能源生产中,生物预处理技术是提高生物质转化效率和产率的关键环节。
下面将从生物质的种类、生物预处理技术的选择、预处理后产品分析等方面,介绍生物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质转化的技术和应用

生物质转化的技术和应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能源的不可持续性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问题。
其中,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低碳、环保的能源,备受研究和发展。
生物质能源是指通过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质转化为能源的过程。
其中,生物质转化技术是将生物质转化为有用产品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目前主要的生物质转化技术和应用。
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是指利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或气体燃料的技术。
该技术是目前最成熟的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方式。
1. 液化技术生物质的液化技术主要包括快速热解和流化床热解两种。
其中,快速热解是在高温和高压水蒸气氛围下,使生物质快速裂解成液态产品,包括木质素油、小分子芳香烃和碳酸氢钾等。
而流化床热解则是将生物质在氧化气氛下在流化床内进行高温裂解,获得液态燃料(如生物油)和气态产物(如合成气)。
2. 气化技术生物质的气化技术主要包括直接气化和间接气化两种。
其中,直接气化是将生物质在氧化气氛下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气化,产生合成气和焦油等;而间接气化则是在无氧条件下将生物质气化为焦炭和合成气。
二、生物质生物化学转化技术生物质生物化学转化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利用生物质转化成有用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酶解和发酵两种。
1. 酶解技术生物质酶解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酶解作用将生物质转化为单糖、双糖等简单糖类,再通过后续的发酵过程获得生物质乙醇、生物质生物甲烷等有用产物。
其中,酶解技术主要有酸性酶解和碱性酶解两种。
2. 发酵技术生物质发酵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简单糖类或其他有机物质转化为产气、产液或产固体等生物质能源产品。
其中,生物质发酵技术主要包括乙醇发酵、生物质生物甲烷发酵等。
三、生物质催化转化技术生物质催化转化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生物质转化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催化剂协同生物质分解,以获得高效率的生物质能源转化过程。
目前主要研究生物质催化转化技术的催化剂有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酸性材料、纳米材料等。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分析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分析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质能的利用,并且在近几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机理对于提高生物质转化效率、降低排放量以及开发新型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反应机理的角度进行探究。
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基本过程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是指在高温或者高压条件下,生物质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得到燃料气体、液体或者固体燃料。
该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干馏、气化和燃烧。
在干馏阶段,生物质中的水分、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等有机物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其具有的化学物质。
其中,水分和木质素的分解温度在200℃左右,而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300℃以上。
在气化阶段,生物质中的有机物与空气或者氧气进行化学反应,由此产生固体残渣、液体和气体。
气化反应的化学式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C6H10O5 + 3O2 → 6CO2 + 5H2O (1)C5H10O4 + 2O2 → 5CO + 4H2O (2)C6H10O5 → 3CO + 3H2 + 4CO2 + CH4 (3)在燃烧阶段,生物质中产生的气体进行燃烧反应,从而得到能量和反应产物,其中主要有CO2、H2O等。
二、实现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反应机理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的机理是十分复杂的,其反应机理涉及到多种化学过程,且不同种类生物质根据其成分和性质的不同,其化学反应机理也会有所区别。
下面将从有机物的裂解、中间产物的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四个角度逐一探究。
1、有机物的裂解在生物质的热解过程中,有机物质发生碳-碳键的断裂和氧与氢的解离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碳氢氧化合物。
这些有机物进一步分解或热解,会形成一些简单的化合物,比如甲烷(CH4)、氢气(H2)、一氧化碳(CO)等。
生物质能源的热化学转化技术研究

生物质能源的热化学转化技术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愈加严重,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可再生且环保的替代能源。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替代能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质能源是指将生物质作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处理和转化工艺,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热能、电能或燃料等能源形式。
生物质能源的热化学转化技术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概述热化学转化是将生物质高温热解、气化或液化为可燃气体或液体燃料的过程。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主要包括热解、气化和液化三种方式。
1. 热解热解是指将生物质在高温下(400-700℃)无氧分解,生成固体炭以及易挥发的气体和液体燃料的过程。
一般用于热解生物质的反应器有旋转管炉、回转流化床等。
热解的产物中,固体炭可用于热能发电、制备活性炭等,而气体和液体燃料可用于工业、交通和家庭用途。
2. 气化气化是指将生物质在高温下(700-1000℃)在氧气或水蒸气的作用下分解成气态产物,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组成。
气化产物可以用于工业气体、合成液体燃料等。
气化的反应器有固定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等。
3. 液化液化是指将生物质在高温下(250-500℃)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液化产生的液体燃料可用于发电、车用燃料等。
液化的反应器主要有旋转管炉、流化床反应器等。
二、热化学转化技术的优点1. 生物质可持续利用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具有可持续利用的优势。
生物质资源广泛且可再生,通过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了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2. 减少环境污染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吸收和转化,从而减少了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3. 能源安全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分散的能源,可在本地区或生产城市实现供应,减少了对于中央供热和电力系统的依赖,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安全性。
化学渗透预处理对蓝莓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化学渗透预处理对蓝莓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张群;刘伟;李绮丽;丁胜华【摘要】为了解化学渗透预处理对热风干燥下蓝莓的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水为对照,将蓝莓鲜果在(45±0.5)℃2.5 g/100mL的K2CO3+0.6 g/100mL的橄榄油和5.0 g/100mL的K2CO3+0.6 g/100mL的橄榄油中进行渗透预处理,比较分析不同预处理结合热风干燥后蓝莓果干的水分含量、复水性、硬度、微观结构、色差、活性成分花色苷、总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的渗透预处理后热风干燥到同样的含水量,脱水速率不同,5.0% K2CO3渗透预处理组最高,其次为2.5%K2CO3渗透预处理组,对照组最慢,脱水时间分别为10、14和20h.K2CO3溶液化学渗透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热风干燥蓝莓果干样品的物理品质(褐变程度、色差、复水性、组织微观结构)差异显著(P<0.05),K2CO3溶液化学渗透预处理提高蓝莓果干热风干燥的脱水速率,缩短热风干燥时间,维持蓝莓果干的物质品质.2.5%的K2CO3溶液和5.0%的K2CO3溶液化学渗透预处理后热风干燥的蓝莓果干样品物理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干燥时间和营养品质(总酚、花色苷、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溶性总糖)的保留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5.0% K2CO3渗透预处理结合热风干燥,可提高脱水速度,缩短干燥时间,维持物理和营养品质比较适宜.【期刊名称】《湖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8页(P89-96)【关键词】化学渗透预处理;蓝莓;热风干燥;品质;超微结构【作者】张群;刘伟;李绮丽;丁胜华【作者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蓝莓原产和主产于美国,我国自1983年引种蓝莓以来,已在辽宁、山东、黑龙江、北京、江苏、浙江、四川和重庆等地大面积种植,资源十分丰富[1]。
超/亚临界水解技术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Ab ta t S p rrt a/ u c i c ]w trtc n l g o y r te ma rame to i ma s i a n w e h oo y i e e ty as sr c : u e ci e l s b rt a ae h oo y fr h d oh r lt t n fb o s s e tc n lg n r c n e r. i i e e F rt ,h d oy i c a i , p o u t d sr u i n h d oy i p i z t n a d i ei s f c l l s h d oy i n e te i l s y y rl ss me h n s m rd c i i t , y r lss o t tb o miai n k n t o el o e y rlss o c u u d r h
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的应用_刘华敏

http: / / w w w . progchem. ac. cn Progress in Chemistry,2014,26( 1) : 203 ~ 213
Review
化学进展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Main methods of biomass pretreatment 3 Pretreatment and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Applications of Pretreatment in Biomass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Technol Mingguo2 Liu Yulan1 (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1,China; 2.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Lignocellulosic Chemistr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s and the grow ing concerns about climate change, biomass is draw 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a renew able energy source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renew al and abundance. Biomass can be converted into energy using bio-chemical and thermo-chemical processes,but the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technology finds its dominance because of high efficient conversion to gas,liquid and solid products under thermal conditions. Biomass pretreatment can alter the physical featur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 structure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The pretreatment step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products obtained from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biomass. In this review ,w 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pretreatment methods in the biomass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including torrefaction and gasification, pretreatment and biomass pyrolysis, pretreatment and biomass liquefaction. Torrefaction improves the hydrophobicity and grind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materials. Water or acid w ashing pretreatment can remove metal ions from biomass and the change in products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biomass pyrolysis is more obvious. Biomass pretreatment and liquefaction can increase the bio-oil yield and decrease the opt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biomass liquefaction experiments. Key words pretreatment; gasification; pyrolysis; liquefaction
生物质资源的化学转化与能源利用

生物质资源的化学转化与能源利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物质资源的化学转化与能源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生物质资源是指来自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有机物质,包括木材、农作物秸秆、食品废弃物等。
通过化学转化,可以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各种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质资源的化学转化技术1. 生物质的预处理生物质资源通常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化学转化。
预处理的目的是破坏生物质的结构,提高其可溶性和反应性。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磨碎、粉碎)、化学方法(如酸碱处理)和生物方法(如微生物发酵)。
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质的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2. 生物质的降解生物质的降解是将其转化为低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常用的降解方法包括酶解、酸解、热解和微生物发酵。
酶解是利用酶将生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的糖类,酸解是利用酸将生物质分解为可溶性的有机酸,热解是利用高温将生物质分解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微生物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为有机酸、醇和气体。
3. 生物质的转化生物质的转化是将其降解产物进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的过程。
常用的转化方法包括气相催化、液相催化和生物转化。
气相催化是利用催化剂将气体产物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化学品,液相催化是利用催化剂将液体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将降解产物转化为有机酸、醇和生物燃料。
二、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利用1. 生物质燃烧生物质燃烧是将生物质直接燃烧产生热能的过程。
生物质燃烧可以用于供暖、发电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燃烧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2. 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是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常见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包括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
生物柴油是将生物质油脂经过酯化反应转化为柴油燃料,生物乙醇是将生物质糖类经过发酵和蒸馏转化为乙醇燃料。
生物质液体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最近几十年内,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和 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 为世界研 究 的 热 点[1]。 新 型 可 再 生 能 源 主 要 包 括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其中,生 物质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型能源,约占世界总能源 的 10% 左右[2]。生物质可以通过生物化学和热化 学技术将其转化成为有用的燃料和化学品,其中热 化学方法相对于生物化学法转化生物质更有效,转 化率更高[3]。木质纤维素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木质素组成。其中纤维素含量在 38% ~ 50% 之间,半纤维素含量在 23% ~ 32% 之间,木质素含 量在 10% ~ 25% 之间[4]。其结构主要是碳水聚合 物与木质素靠氢键和共价键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纤 维素微纤维是通过 β-1,4 葡聚糖链和氢键连接的半 结晶阵列的大分子结构。半纤维素的特征是线性聚 合物,他们通过与其他糖侧链取代,防止结晶结构的 形成。木质素由三种基本结构单元通过醚键和 C— C 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存在于生物质 的细胞壁结构中。目前纤维素酶解制乙醇是一个典 型的生物转化生物质的方法,其主要过程是通过酶 降解木质纤维素转化成单糖再发酵生产乙醇。生物 质中的半纤维素-木质素复杂结构和结晶纤维素结 构是阻止木质纤维素水解的主要障碍[5]。所以,为 了获得高的糖转化率,很多研究都集中在通过对木 质纤维素进行预处理以提高酶与纤维素的接触,提 高酶解效 率[6]。 预 处 理 技 术 已 发 展 成 为 酶 解 纤 维 发酵乙醇的必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预处理 破坏半纤维素-木质素复杂结构,降低纤维素的结晶 性,增加其多孔性以提高酶解效率。热化学转化生 物质的方法主要包括气化、热裂解和液化[7]。早期 人们认为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前并不是 必要步骤,然而,近几年来,研究发现热化学转化之 前对生物质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可以提高和改善转化
·204·
产品的收率和品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技术和新 工艺。因此,本文主要是对近几年预处理技术在热 化学转化生物质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2 生物质预处理的主要方法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在纤维素酶解发酵生产乙醇 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所以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在此 过程中的发展也最广泛。一般生物质预处理可以分 为三种不同的方法,包括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预处理主要是通过机械粉碎和加热手段对生 物质进行处理,生物质在此过程中被加热到较高的 温度[8]。虽然这个处理过程简单,但是较高的能耗 使物理法预处理很难进行商业化应用。生物预处理 是利用微生物降解生物质使其释放出可以供酶糖化 过程中接触的位点,关于生物质预处理的机理及其 可行性已经有了报道[9]。然而,生物预处理所需要 的时间比较长,且处理后的水解率相对较低。化学 法预处理是相对比较成功的一种方法,化学法主要 包括酸法( 盐酸和硫酸) 和碱法(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 钠) 。其中,酸法预处理相对碱法更能有效地转化 木质纤维素[10]。在酸预处理过程中,各种预处理参 数对总的发酵糖转化浓度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参数 包括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酸浓度[8]。
收稿: 2013 年 6 月,收修改稿: 2013 年 9 月,网络出版: 2013 年 12 月 25 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31070511) 和河南工业大学博士基金( No. 2013BS018) 资助
The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No. 31070511) and the Doctor Research Fund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No. 2013BS018)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liuhuamin5108@ 163. com
PROGRESS IN CHEMISTRY
化学进展
DOI: 10. 7536 / PC130602
预处理技术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的应用*
刘华敏1** 马明国2 刘玉兰1
( 1.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郑州 450001; 2.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 京 100083)
摘 要 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和气候的变化,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质 可以通过生物法和热化学法转化成有用的燃料,热化学转化技术因其可以将生物质高效地转化生成气体、液 体和固体燃料使其占有主导地位。对生物质进行预处理可以改变其物理化学特性,并且这些改变影响着后 期热化学转化生物质产品的品质和收率。本文综述了生物质预处理技术在热化学转化技术方面的应用进 展。对生物质进行烘焙预处理改变其可磨性,疏水性。生物质热裂解之前对原料进行脱灰分减少了生物质 中的灰分,改变了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的产品分布。预处理液化相对直接高压液化生物油收率大大提高,同时 最优化反应温度也大大降低。 关键词 预处理 气化 热裂解 液化 中图分类号: O642. 3; TK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81X( 2014) 01-0203-11
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是稀酸预处理、热水预 处理和碱预处理[11]。 经 过 预 处 理 生 物 质 的 三 大 成 分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稀酸预处理可以很好地解除 木质纤维素 对 酶 解 的 阻 碍,目 前 已 在 针 叶 材、阔 叶 材、草本类和农业废弃残渣中广泛应用。稀酸预处 理条件一般是在温度为 120 至 210 ℃ ,酸浓度小于 4% ,反应时间在几秒至一个小时不等[12,13]。稀酸 法可以高效地降解半纤维素,使酶解纤维素糖的转 化率有很大的提高。然而,稀酸预处理仍然是生物 质转化燃料中成本最高的步骤,这些成本主要包括 添加酸、特殊的耐酸反应器和酸中和步骤方面的费 用[14]。稀酸预处理增 加 酶 解 糖 化 纤 维 素 的 主 要 原 因是因为酸水解了生物质中的半纤维素,并破坏了 木质素的结构。半纤维素主要是木糖、甘露糖、阿拉 伯糖和半乳糖,在低的酸浓度下半纤维素主要降解 为单糖。虽然稀酸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将聚糖转化成 为单糖,但是在预处理过程中也会生成大量的副产 物如糠醛、甲 酸、乙 酸 和 糖 醛 酸[11]。 在 酸 预 处 理 过 程中,纤维素也受到了影响而降解。纤维素在酸预 处理过程中降解主要是酸催化和热加速链断裂机 理[15]。酸处理过程中 纤 维 素 断 裂 主 要 发 生 在 结 晶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s and the grow ing concerns about climate change, biomass is draw 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a renew able energy source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renew al and abundance. Biomass can be converted into energy using bio-chemical and thermo-chemical processes,but the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technology finds its dominance because of high efficient conversion to gas,liquid and solid products under thermal conditions. Biomass pretreatment can alter the physical featur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 structure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The pretreatment step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products obtained from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biomass. In this review ,w 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pretreatment methods in the biomass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including torrefaction and gasification, pretreatment and biomass pyrolysis, pretreatment and biomass liquefaction. Torrefaction improves the hydrophobicity and grind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materials. Water or acid w ashing pretreatment can remove metal ions from biomass and the change in products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biomass pyrolysis is more obvious. Biomass pretreatment and liquefaction can increase the bio-oil yield and decrease the opt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biomass liquefaction experiments. Key words pretreatment; gasification; pyrolysis; liquefaction
Applications of Pretreatment onversion Technology*
Liu Huamin1** Ma Mingguo2 Liu Yulan1 (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1,China; 2.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Lignocellulosic Chemistr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