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图文

合集下载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

月相图下半月规律: 由圆到缺,阴面在右边,亮面在左边
娥眉月 下弦月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亏)凸月
满月
(盈)凸月
月相示意图
活动手册
根据所学的知识, 请你用铅笔试着 画一画月相变化 规律图
(白色即月球发亮部分)
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一至三十
分享交流时刻
白色指月球发亮的部分 (我们夜晚所见的月亮)
研讨
1.在不同的夜晚,月相会相同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1.4 观察月相
观察图片,说说你 们发现了什么?
聚焦
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
探索
学习这组图片中,月相的变化及名称是什么?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盈)凸月
满月
月相图上半月规律: 由缺到圆,阴面在左边,亮面在右边
说说这组图片中,月相又是怎样变化的?
满月
(亏)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再见
2.观察所学的月相表,说说月相 有什么变化规律?
巩固 你会说下列各月相的名称吗?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拓展
根据你的观察及所学知识,制作月相图片卡。
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 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月相观察记录表

月相观察记录表

月相观察记录表
以下是已经改写好的文章:
10月份月相观察记录
班级:(填写班级)姓名:(填写姓名)
请在下图相应日期的圆圈中画出观察到的月相的形状,并简单记录下观察到此月相的时间及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星期一:
4号:十五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东南方向。

11号:廿二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东南方向。

18号:廿九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西南方向。

25号:初七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东方。

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
1号:新月,未观测到月相。

星期五:
2号:初一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西南方向。

星期六:
3号:初二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东南方向。

星期日:
6号:十二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西南方向。

13号:十七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西南方向。

20号:廿四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西南方向。

27号:初九日月相,观测时间未记录,月亮在东南方向。

删除了明显格式错误的段落,并对每一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月相观察记录表

月相观察记录表

亲爱的同学们,抬头仰望,我们可以在白天看到太阳,在夜晚看见星星和月亮,你可曾仔细观察过月亮?你可曾看到月亮发生的变化?就让我们记录下每天月亮的形状---月相吧,我相信,只要你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一定有所发现。

1.请同学们每晚8点记录月相于表格中,由于表格中的圆形是白色,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也是白色的,所以为了便于区分,请同学们将多余部分涂黑以便记录和观察,如下图
2.如果因为天气原因无法观察到月亮,就不用在当天画月相,我们尊重观察事实,只需标注“无”即可。

3月1日二月初八3月2日
二月初九
3月3日
二月初十
3月4日
二月初十一
3月5日
二月初十二
3月10日
二月初十七
3月9日
二月初十六
3月8日
二月初十五
3月7日
二月初十四
3月6日二月初十三
3月11日二月十八
3月12日
二月十九
3月13日
二月廿
3月14日
二月廿一
3月15日
二月廿二
3月20日
二月廿七
3月19日
二月廿六
3月18日
二月廿五
3月17日
二月廿四
3月16日二月廿三
3月21日二月廿八3月22日
二月廿九
3月23日
二月三十
3月24日
三月初一
3月25日
三月初二
3月26日三月初三3月27日
三月初四
3月28日
三月初五
3月29日
三月初六
3月30日
三月初七。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记录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记录

二年级科学观察月相记录1. 哇,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超级酷的科学观察任务啦!我们要像小小天文学家一样,观察月亮的变化哦。

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记录月亮的神奇变身秀吧!2. 第一天晚上,我兴奋地跑到院子里,仰头一看,咦?月亮怎么不见了?我嘟着嘴想:「月亮宝宝是不是在跟我捉迷藏啊?」原来这是新月呢,月亮躲在阴影里,我们看不到它啦。

我在本子上画了一个小圆圈,用黑色笔把它全都涂黑,这就是今天的月亮样子。

3. 几天后,我又跑出去看。

哇!月亮变成了一弯细细的小眉毛,好像在对我眨眼睛呢。

我赶紧在本子上画了一个圆,然后在右边画了一道细细的弯弯,这就是娇羞的娥眉月啦。

4. 又过了几天,月亮变得更大了!它现在像一把小小的弯刀,亮晶晶的挂在天上。

我兴奋地喊:"妈妈,快看!月亮变成了一个香蕉!"妈妈笑着说:"这叫上弦月哦,像不像半个小饼干?"我点点头,赶紧把这个"小饼干"画在了本子上。

5. 时间一天天过去,月亮越变越大,有一天晚上,我惊喜地发现月亮变成了半圆形!它就像天上的一个大大的笑脸,对着我咧嘴笑呢。

我在本子上认真地画下这个"笑脸月亮",心里美滋滋的。

6. 又过了几天,月亮变得更圆了!它现在像一个鼓鼓的气球,只差一点点就圆满了。

我兴奋地在本子上画下这个"气球月亮",心想:再过几天,是不是就能看到圆圆的月亮了呢?7. 终于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了圆圆的满月!它像一个大大的银盘,挂在天空中,把整个夜晚都照亮了。

我激动地跳起来:"耶!月亮圆啦!"我赶紧画下这个完美的圆,还在旁边画了几颗小星星,因为满月的夜晚真的太美了!8. 接下来的日子里,月亮又开始慢慢变小了。

它从圆圆的"面包"变成了"苹果",然后又变成了"梨子"。

我每天晚上都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形状都画在本子上。

《月相变化》记录单

《月相变化》记录单

月相模拟实验观察记录表
步骤:观察、画弧、涂阴影、完成思考题
月相模拟实验观察记录表
步骤:观察、画弧、涂阴影、完成思考题
组名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月

农历
初一 初四 初七、初八 十一
十五、十六 十九
二十二、二
十三
二十六
月相变化规律 上半月
(农历初一到十五)
下半月
(农历十六到三十)
亮面大小的变化 亮面的方向
组名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月

农历
初一 初四 初七、初八 十一
十五、十六 十九
二十二、二
十三
二十六
月相变化规律 上半月
(农历初一到十五)
下半月
(农历十六到三十)
亮面大小的变化 亮面的方向。

月相变化演示图及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变化演示图及月相变化的原因

月相变化演示图及月相变化的原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天月亮在空中的位置以及它的形状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月相变化”。

月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它的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将月亮的这种“阴晴圆缺”的变化称为“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主要包括:月亮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和形状的变化。

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其更替周期是29.53天,大约是一个月(称为一个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每月都如此循环。

为什么月亮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与月球本身的性质以及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面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其实是月球被日光照亮的部分。

以下是不同月相出现的时间、呈现形状以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1、新月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峨眉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三四,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东边偏了一些,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娥眉月,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时和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上弦月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在地球上可看到月球的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4、凸月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可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即为凸月,大半晚可见。

5、满月约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在地球可看见全部月球亮面,称为满月或望。

6、下弦月约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在地球上可看见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下半晚可见。

3.2《月相变化》

3.2《月相变化》
科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
一 .月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 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一个月月相月相
十五 初一
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明亮部分逐渐变 大直到满月, 亮面在右侧;
十五
下半月,人们看到月亮明亮 部分逐渐变小,直至朔月, 亮面在左侧。
课堂 检测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A )。
A、月相 A、一天 A、三十 B、月貌 B、一个月 C、月亮 C、一年 C、初八
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农历( B )。 3、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B )。
B、十五或十六
4、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缺变圆,再变缺
初一
初三
初七
初四
初八
十二 十三
十五
十七
二十二
二十七
初一
十六
(望)
十八
二十三
(朔)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 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 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 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 位于东半天空。
课堂 检测
农历初三
农历十五
农历初八
农历二十七
农历二十二
课堂 检测
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 一半被涂黑的皮球 举着皮球绕场地走一圈 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终背对着黑板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 地球上的观察者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图文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图文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图文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姓名:学号:班级:月相农历目视月出时间实际月出时间清晨太阳升起后的一个多小时正午前后与太阳出没比较与太阳位置比较月出位置夜晚目视呈现时段彻夜不见不可见蛾眉月初二三日落后跟在太阳后,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西方太阳落山后的一两个小时上半夜西天西边亮一半日落至凌晨两时左右西边亮满月十五六日落黄昏日落黄昏此起彼落地球居中东方彻夜可见全亮残月 (凸月) 十八九夜晚九时前后夜晚九时前后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东方升起后至日出前可见午夜之后至日出前可见凌晨三四点至日出前可见东边大半亮东边亮一半东边亮西边亮目视效果图新月初一几乎同升同落接近重合实际观测图时间(年月日)上弦月初七八日落后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南偏西近正南凸月十一二日落后午后两时左右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东南下弦月二二三午夜之后午夜之后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东方蛾眉月二六七凌晨三四点凌晨三四点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东方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月球亮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月相变化由缺到圆;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关于月相变化对学生的粗浅解释如果不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单纯计算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那只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这是由于在月亮绕地球转动过程中,途径28组恒星星座,作为月亮运行位置的记录,每组恒星各有名目,通称28宿(宫)。

月亮每天运行一宿,近28天正好实际绕行地球一周)那么,为什么一朔望月时间会是29天多呢?现在,以月的合朔日为起点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月亮的合朔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居于太阳和地球中间,背向地球,人们丝毫看不见月亮的时候。

这时假设地球停止绕日公转,那么,月亮绕地球一周后再回到相对地球的这一位置时,就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这一长度叫做“恒星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图文月相变化观察记录姓名:学号:班级:月相农历目视月出时间实际月出时间清晨太阳升起后的一个多小时正午前后与太阳出没比较与太阳位置比较月出位置夜晚目视呈现时段彻夜不见不可见蛾眉月初二三日落后跟在太阳后,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西方太阳落山后的一两个小时上半夜西天西边亮一半日落至凌晨两时左右西边亮满月十五六日落黄昏日落黄昏此起彼落地球居中东方彻夜可见全亮残月 (凸月) 十八九夜晚九时前后夜晚九时前后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东方升起后至日出前可见午夜之后至日出前可见凌晨三四点至日出前可见东边大半亮东边亮一半东边亮西边亮目视效果图新月初一几乎同升同落接近重合实际观测图时间(年月日)上弦月初七八日落后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南偏西近正南凸月十一二日落后午后两时左右迟升后落日在西月在东东南下弦月二二三午夜之后午夜之后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东方蛾眉月二六七凌晨三四点凌晨三四点早升先落日在东月在西东方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月球亮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月相变化由缺到圆;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关于月相变化对学生的粗浅解释如果不考虑地球围绕太阳的转动,单纯计算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那只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这是由于在月亮绕地球转动过程中,途径28组恒星星座,作为月亮运行位置的记录,每组恒星各有名目,通称28宿(宫)。

月亮每天运行一宿,近28天正好实际绕行地球一周)那么,为什么一朔望月时间会是29天多呢?现在,以月的合朔日为起点加以说明:我们知道,月亮的合朔是太阳、月亮、地球三者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居于太阳和地球中间,背向地球,人们丝毫看不见月亮的时候。

这时假设地球停止绕日公转,那么,月亮绕地球一周后再回到相对地球的这一位置时,就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这一长度叫做“恒星月”。

但是,在月亮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月亮行走27天多,又回到上月合朔时相对地球的那一位置时,月亮已不再居于太阳与地球的直线之间了,因地球的向前运动已使原来相对月亮、太阳的位置向前移动,脱离开太阳与地球的连线,形成了一段距离。

月亮只能继续向前运动,走过这段距离,再达到太阳与地球新的连线的时候,才能再形成新的合朔,这段距离需要1~2日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一、二隐日。

因而,月亮有28显日,其后,还有1~2日的隐日。

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半明半暗)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一个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月球亮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月相变化由缺到圆;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模拟实验方法:(有待推敲,因为这样的做法有“地球绕着月球跑”的嫌疑)1.将篮球的一半用黑布、一半用白布贴起来(可分别用黑色和白色塑料袋做材料); 2.将黑板所在一面墙壁作为阳光照射来的方向;3.将一张较大的白纸或KT板裁剪成圆形,圆周上均匀标注“1-8”八个数字,表示8个观察角度(其实代表八个日期值);4.将篮球当做月球(可放在大烧杯口上以保持稳定)摆放在圆形纸的中心,白色一面表示被太阳光照亮,要始终对着黑板所在面的墙壁;5.实验小组成员从一号到最后一号(每组不超过8人)依次对应坐在圆周边相应的数字前,从不同观察并在记录表中画出所见月相,然后按逆时针方向逐一换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再画出所见的月相。

6.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判断各观察位置上所见月相的大概时间。

7.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总结上、下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模拟记录表位置 1 2 3 4 5 6 7 8 月相农历时间友情提醒:不可见的部分用铅笔涂黑思考: 1.上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2.下半月的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月球公转周期与月相变化周期不同(本文摘自“东海易仙观道守一空间”。

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值得肯定,但有些细节还不太令人信服)月相的变化周期是29.5天,这就是一个阴历月,为什么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却是27.3天呢?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就分两步来分析。

先假设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不变,即地球不绕太阳公转,日、地、月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此时,月相为满月,当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再次回到图中位置时,月相变化也刚好完成一个周期,也就是说,在地球不做公转运动的情况下,月球公转周期等于月相的变化周期。

但是,地球毕竟是要绕太阳公转的,因此,当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时,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已发生了变化,如图2所示,可见,此时虽然月球已经绕地球转了一周,但此时的月相却还没达到满月,即月相变化还没有完成一个周期,还得再需要一段时间才行,由此可见,月相变化周期大于月球公转周期。

两者是不等的。

那么,两者之间相差几天呢?我们能否根据已知的地球公转周期为365天和已知的月相变化周期为29.5天来计算月球的公转周期呢?其实,利用匀速圆周运动模型很容易计算出来。

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地球=365天,月相的变化周期为T月相=29.5天。

求:月球的公转周期T月球。

解:如图3所示,月球从位置1到位置2所用时间即是我们所要求的月球的公转周期T月球,月球从位置1到位置3所用时间即是月相变化周期T月相,所以α=ω地球T月相=(2π/T地球)T月相,β=ω月球(T月相-T月球)=(2π/T月球)(T月相-T月球)=2π(T月相/T月球-1)。

显然,α=β。

由此即可解出月球的公转周期为:T月球=T地球T月相/(T地球+T月相)=365×29.5/(365+29.5)≈27.3天。

可见,虽然月圆月缺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引起的,但月球的公转周期却不等于月相的变化周期29.5天,而是27.3天。

知识补充: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亦称“匀速率圆周运动”。

计算公式:1、v(线速度)=ΔS/Δt=2πr/T=ωr=2πrf (S代表弧长,t 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f代表频率)2、ω(角速度)=Δθ/Δt=2π/T=2πn (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3、T(周期)=2πr/v=2π/ω4、n(转速)=1/T=v/2πr=ω/2π5、Fn(向心力)=mrω^2=mv^2/r=mr4π^2/T^2=mr4π^2f^26、an(向心加速度)=rω^2=v^2/r=r4π^2/T^2=r4π^2n^27、vmax=√gr (过最高点时的条件)8、fmin (过最高点时的对杆的压力)=mg-√gr (有杆支撑)9、fmax (过最低点时的对杆的拉力)=mg+√gr (有杆)已知公转周期推算月相周期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月球公转周期是27.3天,为何月相周期是29.5天?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解决三个周期的概念。

地球公转及周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

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太阳在黄道上连续经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年”。

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

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通常采用的是回归年365.2天近似认为365天。

月球公转及周期与地球的公转相比,月球绕地球公转可以直接被我们观测到,所划出的轨迹就是它的公转轨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道。

公转的周期为27.3天。

月相变化及周期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娥眉月→新月。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周期为29.5天。

假定某日满月开始地球月球位置为A、B(见图),经月球公转一个周期27.3天后分别运动到C、D位置(疑惑:地球到C点时,月球一定要在AB的水平线CD上的D点吗?),此时,地球经过27.3天公转的度数x为:x/27.3=360/365.2(x=26.9°) 而对于月相变化,月球必须继续运动到E位置才是一个月相周期。

此时,月球达到E点所需要的天数y为:y/26.9°=27.3/360°(y =2.04天) 所以月相周期为:27.3+2.04=29.34已知月相周期推算公转周期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地球要转的度数x为:x /29.5=360/365.2(x=29.11°);月球大约要绕(360°+29.11°)=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

所以一恒星月天数y大约为:y/360=29.5/389.11(y=27.3天) 新的疑问:已知公转周期推算月相周期时,月球要再追赶26.9°合2.04天赶上地球;而已知月相周期推算公转周期时,月球为了追上地球却要走29.11°。

这两三度的差是怎么形成的?(日地距离:1.5亿千米;地月距离38万千米,日地距离是地月距离的约395.7368倍)距离日/地/月=150380000/380000/1 太阳半径:696000千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 6378.140千米);月球半径:1738.2千米。

即半径比为:日/地/月=400.4/3.67/1 项目单位(千米)等比例缩小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