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 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无答案)
天门语文中考试卷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踉跄(liàng qiàng)谈笑风生(shēng)脚踏实地(dì)B. 沉鱼落雁(yuàn)恣意妄为(wàng)谦虚谨慎(jǐn)C. 碧波荡漾(dàng)奋发有为(fèn)遥相呼应(xīng)D. 蹑手蹑脚(niè)气壮山河(hè)诲人不倦(h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大型的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C.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按时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引起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经常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
B. 这位作家的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
C. 为了确保考试公平,监考老师反复强调考生不得作弊。
D. 这场足球比赛的胜利,离不开教练的精心指导和球员们的辛勤努力。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小明高兴地说。
B.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
C. “你看过这部电影吗?”我问。
D. 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古典文学。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眉毛。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C. 他的声音如洪钟,响彻云霄。
D.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
6.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不简明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B. 这位老师的课讲得非常好,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C. 雨后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中考语文考试卷天门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热衷(chóng)领略(lǜe)B. 贴切(tiē)欣喜若狂(xīn)沧海一粟(sù)C. 拘泥(nì)娴熟(xián)惟妙惟肖(xiào)D. 惊愕(è)振聋发聩(zhèn)挥毫泼墨(hu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
B.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C. 为了这次比赛,我们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D. 她不仅学习好,而且热心帮助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古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B. 他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写着:“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
”C. 小明说:“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
”D. 阅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并回答问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请解释“春眠不觉晓”中的“晓”字的意思。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二、古诗文阅读(20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舍瑟何间?”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 阅读与鉴赏专项训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阅读与鉴赏专项训练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3.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4. 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阴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
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2.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三、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 名著阅读专项训练

某某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名著阅读专项训练"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X白羽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主要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4、X姥姥初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贾宝玉:封建叛逆者。
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练习: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
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X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
天门中考_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漫不经心风和日丽B. 鸦雀无声一望无际碧波荡漾C. 雕梁画栋油光可鉴青出于蓝D. 欣欣向荣遥不可及比比皆是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B.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少开车,多步行。
C. 她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仍然不太理想。
D.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共同研究解决。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的骄傲。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C. 他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D. 这个方案虽然很好,但实施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B. 他的行为大言不惭,令人反感。
C. 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看完了。
B. 他问:“这本书多少钱?”C. 他喜欢游泳,也喜欢打篮球。
D.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阅读材料】那片树叶文/林清玄我小的时候,住在台湾的乡间。
我的家门前有一片竹林,每天清晨,我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竹林里去散步。
一天,我发现一片叶子掉在了地上,那是一片黄叶,枯萎而干瘪。
我捡起那片叶子,看着它,心中不禁有些凄凉。
“为什么这片叶子会掉下来呢?”我问自己。
我继续在竹林里散步,突然,我发现一片绿叶。
那片绿叶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这片叶子能保持绿色,而那片叶子却枯萎了呢?”我的爷爷听到了我的问题,走过来,对我说:“孩子,那片黄叶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给大地提供养分。
而那片绿叶,还在树上,是因为它还有更多的使命要完成。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 现代文阅读知识整合专项训练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现代文阅读知识整合专项训练现代文文体划分: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是为了交代人物性格形成和故事发生的时代大背景。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b.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B. 记叙:主要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和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过程。
C.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D.议论: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
E.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用来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
(3)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记叙文中)叙述是为了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前因后果描写是为了生动表现人物或交代背景和衬托人物心情抒情是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议论能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4.线索:线索,就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6.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略)7.修辞方法及作用常见的几种修辞:(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无答案)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无答案)机信号的参数有传播时间、信号场强、入射角度等。
⑥从手机发出的信号到达基站,需要一定的时问,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那么,如果通过多个基站进行这种测量,就可以计算出手机的位置。
这种技术对时间同步的要求很高,后来,人们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手机位置。
⑦手机距离基站越远,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越低。
这样,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场强数据,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就可以估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问的距离。
同时,由三个以上的测量值就可以估算手机的位置。
这就是根据信号场强来定位的原理。
由于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非常复杂,所以.这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有局限性。
⑧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一系列电磁波,电磁渡到达基站有一定的入射角度,测量入射角度.就会得到一条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方向线,手机的位置就可以由这条方向线得到。
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
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的天线需要改进,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
⑨以上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手机定位技术。
如果定住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混合定位技术。
在混合定位技术中,手机也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人们服务。
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利用基站密集的优势,利用卫星技术和基站信号混合的方式定住,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
⑩虽然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技术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于人们。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3.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选文第⑥一⑧段介绍了哪几种手机定位技术?5.选文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至少”为什么不能去掉?母亲河的自述①我叫黄河,全长5464公里,生于10万年以前,我的源头在青海巴颜喀喇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
天门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荒芜(wú)沮丧(jǔ)B. 谨慎(jǐn)翘首(qiáo)沉默(mò)C. 谈笑风生(shēng)惊愕(è)谦虚(qiān)D. 振奋(zhèn)峰回路转(zhuǎn)混淆(xiá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这次比赛的公平公正,裁判组对参赛选手进行了严格的审查。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C. 他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他平时训练的刻苦。
D. 由于下雨,原计划进行的户外活动不得不推迟。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的成绩进步很快,我为你感到高兴。
”他说。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文字优美,深受读者喜爱。
C. “请问您需要帮助吗?”服务员微笑着问。
D.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4. 下列各句中,书写规范的一项是()A. 他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心中充满了喜悦。
B.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C. 他做事总是那么认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D. 这件事让我感到非常遗憾,如果当时我能再细心一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错误了。
5.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老师您好,我这次考试没考好,请您多多批评指教。
B. 你怎么这么慢?我等你等得好不耐烦了。
C. 请问您贵姓?我是您的忠实粉丝。
D. 您的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我受益匪浅。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文章节选自《人间草木》]绿杨阴里白沙堤曲水通花洲,沙堤接柳洲。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名句。
钱塘湖在杭州,是西湖的一部分。
钱塘湖的沙堤,是唐代所筑,宋代扩建,一直保存至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天门市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无答案)
2. 寓言
寓言是借某种自然物(动物、植物、无生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表现作者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理解、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的作品。
因此,它的题旨特别鲜明,而且意味深长,故事情节与题旨也浑然一体。
寓言的形体短小、精悍,但人物性格十分突出。
其故事情节常集中在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上,含意却很深远。
它的主要特点是:(1)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2)采用大量拟人化手法;(3)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意味。
二、童话和寓言的区别
由于在表现手法上极为相似,寓言和童话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分。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两者主要的不同之处作一辨析:
1. 内容详简不同。
童话一般都有人物形象、情节变化、场景转换的描述;而寓言在这方面则没有太多的要求,它往往是点到为止,不求完整。
2. 手法适用的强弱程度不同。
同是拟人手法和夸张手法的运用,童话讲究“人性”与“物性”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表达,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特点。
比如涉及到老虎的寓言,有的写它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有的则又把它写得愚蠢无比,受人摆布。
一切都是以表达寓意为转移的。
3. 结构方式不同。
寓言一般由故事和教训两部分组成。
叙述完故事后要点题,是寓言最外在的一个特点。
童话则基本是通过形象、通过情节来表情达意。
虽然有些寓言不特地点题,但是与童话相比,寓言的题旨以一目了然、鲜明突出见长的;而童话,则更注重“让形象说话”,常把作者的思想感情隐埋于对形象的刻画和对情节的描写之中。
三、阅读指导
对于寓言和童话来说,首先,要把握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答题时才不会与命题人的意
图相差得太远。
其次,读懂了阅读材料后,考生还须读懂题目的意思:它问的是什么?是从什么角度提问的?题目里蕴藏着哪些考点?只有读懂了题意,才能正确答题。
再次,要根据分值的设置,合理配拟答案。
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按要求完成作业。
(一)画眉和啄木鸟
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各种鸟儿在这绿色的国度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黄莺、杜鹃、百灵、画眉、啄木鸟……这儿简直是鸟的王国。
在一株大杨树上,画眉遇到了啄木鸟。
“啄木鸟大姐,我们来比赛唱歌吧,好吗?”画眉那富有音乐节奏的优美歌声的确悦耳、动听。
“对不起,我还要工作。
再说,我也唱不好。
”啄木鸟说。
“唱吧,友谊比赛嘛。
”画眉扬起漂亮的眉毛,洋洋自得。
啄木鸟唱了一曲,果然比天才歌手画眉差远了。
“我们再来比谁的衣服好看,行吗?”画眉更加得意。
啄木鸟的衣服不如她的美丽。
“我们再来比赛……”
这时,一直在打盹的白杨树睁开眼睛,粗声地说:“你们还是比比保护森林的贡献吧!”
画眉娇柔的声音戛然而止。
1、用"果然"造句。
(1分)
2、写出除了本文以外八种鸟的名字。
(2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地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50字)(2分)
4、下列正确地概括了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的是()。
(2分)
A、说明了谁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B、说明了画眉唱歌好听、样子好看;啄木鸟能保护森林。
C、说明了谁对人类的贡献大,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5、文中有两处省略号,这两处省略号的用法各是什么?(2分)
(1)
(2)
6、你认为画眉有优点吗?如果认为有就简单写下来。
(1分)
(二)
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
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
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
”“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
“一点也不错。
”所有的骑士都说。
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
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
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
”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
”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么?”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
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
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两个骗子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呢?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看。
2.“‘一点也不错。
’所有的骑士都说。
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你认为他们说谎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让一个孩子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目的是什么?
4.“‘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5.你认为骗子行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 “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大臣们这些行为并非生活中实有,但读后又令人信服,你相信他们会去这样做吗?为什么?
7.这篇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
“你们看那只新来的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的,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于是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向他们的爸爸妈妈跑去。
他们把更多的面包和糕饼向水里抛去,同时大家都说:“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
……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灵永远不会骄傲的。
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现在他去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的一只。
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
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
他竖起羽毛,伸出他细长的颈,从内心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
1.回忆课文,想想,面对别人的迫害和讥笑,丑小鸭的态度是怎样的?
2.变成白天鹅后,面对众人的羡慕和称赞时,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3.“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4.找出文中的侧面描写的句子。
5.丑小鸭的形象告诉我们面对得失的正确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