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实验报告-深圳大学-自动化

合集下载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总结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总结

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总结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数字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探索了DSP的原理和应用,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实验一:数字滤波器设计与性能测试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数字滤波器,并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其滤波效果。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滤波器进行设计和实现,我们了解到数字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实验二: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本实验旨在通过数字信号调制与解调的过程,了解数字信号的传输原理与方法。

通过模拟调制与解调过程,我们成功实现了数字信号的传输与还原,验证了调制与解调的可行性。

实验三:数字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傅里叶变换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析方法,可以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揭示信号的频谱特性。

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掌握了频谱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实验四:数字信号的陷波滤波与去噪处理陷波滤波是一种常用的去除特定频率噪声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数字信号的陷波滤波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去噪处理中的有效性。

实验五:DSP在音频处理中的应用音频处理是DSP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本实验中我们探索了DSP在音频处理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音频信号的降噪、均衡和混响处理,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

实验六:DSP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图像处理是另一个重要的DSP应用领域,本实验中我们了解了DSP在图像处理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实现了图像的滤波、边缘检测和图像增强等处理,并观察到了不同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通过以上一系列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DSP的原理与应用,并对不同领域下的信号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解,也为日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基础。

通过实验的结果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DSP作为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DSP实验报告2

DSP实验报告2

DSP实验报告2
DSP实验报告2
_XXXX学院__电子XXXX_专业_X_班学号_XXXX__ 姓名___XXX___协作者___XXX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________数据存储实验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TMS320C54的程序空间的分配;
2、掌握TMS320C54的数据空间的分配;
3、熟悉操作TMS320C54数据空间的指令。

二、实验方案
1、连接好DSP开发系统,运行CCS软件;
2、在CCS的Memory窗口中查找C5402各个区段的数据存储器地址,在可以改变的数据地址随意
改变其中内容;
3、在CCS中装载实验示范程序,单步执行程序,观察程序中写入和读出的数据存储地址的变化;
4、联系其他寻址方式的使用。

5、样例程序实验操作说明启动CCS 2.0,并加载“exp02.out”;
输入要查看的内存单元地址,本实验要查看0x1000H~0x100FH 单元的数值变化,输入地址0x1000H;查看0x1000H~0x100FH单元的初始值,单击“Run”运行程序,也可以“单步”运行程序;单击“Halt”暂停程序运行;查看0x1000H~0x100FH单元内数值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在CCS中可以观察DA TA存储器空间地址0X1000~0X100F值的变化。

四、结论
本实验程序将对0x1000开始的8个地址空间,填写入0xAAAA 的数值,然后读出,并存储到0X1008开始的8个地址空间。

在CCS
中可以观察DA TA存储器空间地址0X1000~0X100F 值的变化。

DSP实验报告

DSP实验报告

DSP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内容和要求1. 实验⽬的(1) 学习掌握CCS3.3编译器的使⽤;(2) 通过实验学习掌握TMS320F28335的GPIO ,浮点计算; (3) 学习并掌握A/D 模块的使⽤⽅法;(4) 学习并掌握中断⽅式和查询⽅式的串⼝通信; (5) 学习并掌握28335DSP 的定时器相关的设置与运⽤; (6) 学习信号时域分析的⽅法,了解相关波形参数的计算⽅法; (7) 了解数字滤波的⼀些基本⽅法; (8) 学习数码管的驱动及运⽤。

(9) 学习MATLAB 串⼝以及画图的运⽤。

2. 实验设计内容与要求:(1) 对给定的周期波形信号采⽤TI 公司的TMS320F28335DSP ,利⽤试验箱上的相关资源计算出波形的周期T ,波形的有效值rms V ,平均值avg V 。

其中,有效值和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数字量的离散公式)如下:rms V =1()NavgiV u i N=∑式中N 为⼀个周期采样点数,()u i 为采样序列中的第i 个采样点。

(2) 通过算法计算出波形的有效值和平均值,利⽤串⼝通信把测得的数据发送到串⼝助⼿查看,或者在MATLAB 上编写上位机程序,把发送的数据在MATLAB 上画出来。

(3) 把测得的数据实时显⽰在数码管上。

⼆、硬件电路图1为试验系统的硬件图,硬件电路主要包括TMS320F28335DSP 实验箱,SEED-XDS510仿真器,数码管,SCI,信号发⽣器,电脑,串⼝线等。

图1 硬件电路图三、实验原理本试验主要是通过程序去测量⼀个周期波形的有效值、平均值、峰值等相关参数。

计算离散数据的有效值可⽤公式rms V =平均值可⽤公式1()N avgiV u i N=∑。

所以⾸先需要测出波形的周期,然后确定每个周期需要采样的点数N ,最后去计算平均值和有效值。

v mv 1图2 理想输⼊采样波形如图2所⽰为⼀个正弦输⼊波形,m V 为输⼊波形的峰值,1V 是介于0~ m V 的⼀个值。

DSP实验报告(综合)

DSP实验报告(综合)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D SP课内系统实验课程名称DSP系统设计||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线性相位FIR 数字滤波器特性。

了解各种窗函数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

2. 掌握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IIR数字滤波器特性。

了解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3.掌握自适应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掌握LMS自适应算法及其实现。

了解自适应数字滤波器的程序设计方法。

4.掌握直方图统计的原理和程序设计;了解各种图像的直方图统计的意义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

5.了解边缘检测的算法和用途,学习利用Sobel算子进行边缘检测的程序设计方法。

6.了解锐化的算法和用途,学习利用拉普拉斯锐化运算的程序设计方法。

7.了解取反的算法和用途,学习设计程序实现图像的取反运算。

8.掌握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的原理和程序设计;观察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的效果。

二、所用仪器、设备计算机,dsp实验系统实验箱,ccs操作环境三、实验原理(简化)FIR: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基础理论,模拟滤波器原理(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椭圆滤波器、贝塞尔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系数的确定方法。

IIR: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基础理论。

模拟滤波器原理(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椭圆滤波器、贝塞尔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系数的确定方法。

、自适应滤波:自适应滤波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系数可调的数字滤波器和用来调节或修正滤波器系数的自适应算法。

e(n)=z(n)-y(n)=s(n)+d(n)-y(n)直方图:灰度直方图描述了一幅图像的灰度级内容。

灰度直方图是灰度值的函数,描述的是图像中具有该灰度值的像素的个数,其横坐标表示像素的灰度级别,纵坐标是该灰度出现的频率(像素个数与图像像素总数之比)。

图像边缘化:所谓边缘(或边沿)是指其周围像素灰度有阶跃变化。

经典的边缘提取方法是考察图像的每个像素在某个邻域内灰度的变化,利用边缘临近一阶或二阶方向导数变化规律,用简单的方法检测边缘。

dsp实验报告

dsp实验报告

dsp实验报告实验一:CCS入门实验实验目的:1. 熟悉CCS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工程的生成方法;熟悉SEED-DEC643实验环境; 掌握CCS集成开发环境的调试方法。

2.学习用标准C 语言编写程序;了解TI CCS开发平台下的C 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步骤; 熟悉使用软件仿真方式调试程序。

3. 学习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了解汇编语言与 C 语言程序的区别和在设置上的不同;了解TMS320C6000 汇编语言程序结果和一些简单的汇编语句用法学习在CCS 环境中调试汇编代码。

4. 在了解纯C 语言程序工程和汇编语言程序工程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在C 工程中加入汇编编程的混合编程方法; 了解混合编程的注意事项;理解混合编程的必要性和在什么情况下要采用混合编程5. 熟悉CCS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工程的生成方法; 熟悉SEED-DEC643实验环境;掌握CCS集成开发环境的调试方法。

实验原理:CCS 提供了配置、建立、调试、跟踪和分析程序的工具,它便于实时、嵌入式信号处理程序的编制和测试,它能够加速开发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CCS 提供了基本的代码生成工具,它们具有一系列的调试、分析能力序。

使用此命令后,要重新装载.out 文件后,再执行程序。

使用 CCS常遇见文件简介1. program.c: C 程序源文件;2. program.asm: 汇编程序源文件;3. filename.h: C 程序的头文件,包含DSP/BIOS API模块的头文件;4. filename.lib: 库文件;5. project.cmd: 连接命令文件;6. program.obj: 由源文件编译或汇编而得的目标文件;7. program.out: 经完整的编译、汇编以及连接后生成可执行文件; 8. program.map: 经完整的编译、汇编以及连接后生成空间分配文件; 9.project.wks: 存储环境设置信息的工作区文件。

P.S(CMD文件中常用的程序段名与含义1. .cinit 存放C程序中的变量初值和常量;2. .const 存放C程序中的字符常量、浮点常量和用const声明的常量;3. .text 存放C程序的代码;4. .bss 为C 程序中的全局和静态变量保留存储空间;5. .far 为C 程序中用far声明的全局和静态变量保留空间;6. .stack 为 C 程序系统堆栈保留存储空间,用于保存返回地址、函数间的参数传递、存储局部变量和保存中间结果;7. .sysmem 用于 C 程序中malloc、calloc 和 realloc 函数动态分配存储空间。

DSP实验报告最终版

DSP实验报告最终版
DSP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
一、实验说明:
为了保证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在钢铁企业的定期常规设备检修必不可少,在设备检修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通常需设置检修报警提示,如:检修警报、检修指示灯等。
本次实验设计钢铁企业的滚带传送装置的检修控制系统,需要检修时,首先停止传动皮带的工作,切换到检修警报,检修警报开始工作以保证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当检修工作完成后,停止警报装置,返回传动电机的正常工作状态。
南-绿
北-红
北-黄
北-绿
两个寄存器的地址均映射到2812DSP的扩展空间,CTRLR,DSP通过对该地址的写操作来修改二个寄存器各位的状态,当寄存器某位取‘1’时,相应提示灯被点亮,取‘0’则熄灭。当写入CTRLR的数据(8位有效值)的高两位为‘00’时,数据的低6位将写入EWR寄存器;高两位为‘01’时,数据的低6位将写入SNR寄存器。
图3 利用开关管对直流电动机进行PWM调速控制的原理图和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上图是利用开关管对直流电动机进行PWM调速控制的原理图和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图中,当开关管MOSFET的栅极输入高电平时,开关管导通,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两端有电压Us,t1秒后,栅极输入变为低电平,开关管截止,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为0。T2秒后,栅极输入重新变为高电平,开关管的动作重复前面的过程。这样,对应着输入的高低电平,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两端的电压波形如图中所示。电动机的电枢绕组两端的电压平均值Uo为:
图中PWM输入对应ICETEK-CTR-A板上P4外扩插座第26引脚的S22信号,DSP将在此引脚上给出PWM信号开控制直流电机转速;图中的DIR输入引脚ICETEK-CTR-A板上P4外扩插座第29引脚的S14信号,DSP将在此引脚上给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来控制直流电机的方向。从DSP输出的PWM信号和转向信号先经过2个与门和1个非门再与各个开关管的栅极相连。

DSP实验报告一

DSP实验报告一

DSP实验报告一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DSP是一种通过数字计算来处理连续时间信号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音频处理、图像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

本实验将重点介绍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和离散化过程,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

实验过程1. 信号的采样1.1 信号的定义在DSP领域,信号是指随着时间变化的某种物理量,可以是声音、图像等。

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个连续的信号,用于采样和处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正弦信号作为示例:x(t) = A \\sin(2\\pi f t)其中,A表示幅值,f表示频率,t表示时间。

1.2 采样过程为了将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我们需要对信号进行采样。

采样是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连续信号进行测量。

我们可以通过模拟采样器来模拟采样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采样频率为100Hz,即每秒采样100次。

使用Python编程实现采样过程:import numpy as np# 信号参数设置A =1f =10# 采样频率设置fs =100# 采样点数设置N =100# 生成时间序列t = np.arange(N) / fs# 生成采样信号x = A * np.sin(2* np.pi * f * t)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调整A和f的值来模拟不同的信号。

生成的信号将存储在x变量中,可以用于后续处理。

2. 信号的量化2.1 量化过程量化是指将连续信号的幅值转换为离散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有限位数来表示信号的幅值。

常用的量化方式有线性量化和非线性量化。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线性量化方式。

具体的量化过程可以通过下列Python代码实现:import math# 量化位数设置bits =8# 量化步长计算step_size =2* A / (2** bits -1)# 信号的量化x_quantized = np.round(x / step_size) * step_size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调整bits的值来控制量化位数。

dsp实验报告

dsp实验报告

dsp实验报告DSP实验报告一、引言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是一种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它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通信、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理解DSP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DSP实验平台的使用方法;3. 进行一系列DSP实验,加深对DSP技术的理解。

三、实验器材和软件1. DSP开发板;2. 电脑;3. DSP开发软件。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一:信号采集与重构在此实验中,我们将通过DSP开发板采集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连接信号源和开发板,然后设置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接下来,我们将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重构,还原出原始模拟信号,并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实验二:滤波器设计与实现滤波器是DSP中常用的模块,用于去除或增强信号中的特定频率成分。

在此实验中,我们将学习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首先,我们将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然后使用DSP开发软件进行滤波器设计。

最后,我们将将设计好的滤波器加载到DSP开发板上,并进行实时滤波处理。

3. 实验三:频谱分析与频域处理频谱分析是DSP中常用的方法,用于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和能量分布。

在此实验中,我们将学习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我们将采集一个包含多个频率成分的信号,并使用FFT算法进行频谱分析。

然后,我们将对频谱进行处理,如频率选择、频率域滤波等,并观察处理后的效果。

4. 实验四:音频处理与效果实现音频处理是DSP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此实验中,我们将学习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并实现一些常见的音频效果。

例如,均衡器、混响、合唱等。

我们将使用DSP开发软件进行算法设计,并将设计好的算法加载到DSP开发板上进行实时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成功完成了信号采集与重构、滤波器设计与实现、频谱分析与频域处理以及音频处理与效果实现等一系列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DSP系统设计实验项目名称:DSP系统设计实验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指导教师:杜建铭报告人1:. 学号:。

班级:3 报告人2:. 学号:。

班级:3 报告人3:. 学号:。

班级:3实验时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教务处制实验一、CCS入门试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CCS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工程的生成方法;2. 熟悉SEED-DEC2812实验环境;3. 掌握CCS集成开发环境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TMS320系列SEED-DTK教学试验箱24套2. 台式PC机24台三、实验内容1.仿真器驱动的安装和配置2. DSP 源文件的建立;3. DSP程序工程文件的建立;4. 学习使用CCS集成开发工具的调试工具。

四、实验准备:1.将DSP仿真器与计算机连接好;2.将DSP仿真器的JTAG插头与SEED-DEC2812单元的J1相连接;3.启动计算机,当计算机启动后,打开SEED-DTK2812的电源。

SEED-DTK_MBoard单元的+5V,+3.3V,+15V,-15V的电源指示灯及SEED-DEC2812的电源指示灯D2是否均亮;若有不亮,请断开电源,检查电源。

五、实验步骤(一)创建源文件1.进入CCS环境。

2.打开CCS选择File →New →Source File命令3.编写源代码并保存4.保存源程序名为math.c,选择File →Save5.创建其他源程序(如.cmd)可重复上述步骤。

(二)创建工程文件1.打开CCS,点击Project-->New,创建一个新工程,其中工程名及路径可任意指定弹出对话框:2.在Project中填入工程名,Location中输入工程路径;其余按照默认选项,点击完成即可完成工程创建;3.点击Project选择add files to project,添加工程所需文件;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下拉菜单中分别选择.c点击打开,即可添加源程序math.c添加到工程中;5.同样的方法可以添加文件math.cmd、rts.lib到工程中;在下面窗口中可以看到math.c、math.cmd、rts.lib文件已经加到工程文件中6.添加头文件。

点击Project选择Build Options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Complier 选栏的Processor选项,在Include Search Path 中填入 .h 的路径,点击确定。

如果没有指定头文件路径,在编译时会显示“无法打开头文件”的错误信息。

7.右键点击Math.pjt在弹出的选项中选取Scan All File Dependencies ,源程序所包含的头文件被自动加到工程浏览窗中的Include 文件夹中。

(三)设置编译与连接选项1.点击Project选择Build Opitions;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编译参数,一般情况下,按默认值就可以;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连接的参数设置,设置输出文件名(可执行文件与空间分配文件),堆栈的大小以及初始化的方式。

(四)工程编译与调试1.点击Project →Build all,对工程进行编译,如正确则生成out文件;若是修改程序,可以使用Project →Build命令,进行编译连接,它只对修改部分做编译连接工作。

可节省编译与连接的时间。

编译通过,生成.out文件;2.点击File →load program,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载入debug文件夹下的.out可执行文件;3.装载完毕。

4.点击Debug →Go Main回到C程序的入口;5.打开File →Workspace →Save to Workspace保存调试环境,以便下次调试时不需要重新进行设置。

只要File →Workspace →Load Workspace即可恢复当前设置。

六、实验现象下面是对环境的调试配置软件仿真,选择 F2812 Device Smulator ,单击 Import 。

配置硬件仿真,选择 F2812 XDS510 Emulator ,单击 Import 。

点击 Close 关闭。

七、实验心得问题总结:将USB仿真器的USB插头插入PC机的USB插槽中。

只有当驱动程序已安装且计算机已成功识别,并且在设备管理器中会显示SEED-XDSusb2.0 Emulator。

才算成功安装,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实验不能进行下去。

出现各种错误提示。

心得体会:这是ccs的入门实验,只要在于熟悉ccs的配置与建立,只有熟悉并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两个步骤,才能继续调试跟分析接下来的各种实验。

因为每次做实验都必须先经过这两个步骤,所以需要格外细心。

实验二、交通灯二、实验目的1.掌握DSP扩展数字I/O口的方法;2.了解SEED-DEC2812的硬件系统。

二、实验仪器TMS320系列SEED-DTK 教学试验箱电脑SEED-DEC2812模板直接采用F2812片上的2通道SCI作为异步收发器UART三、实验内容1.DSP的初始化;2.TMS320C2812的扩展数字I/O口使用;3.交通灯实现程序。

四、程序流程图五、实验步骤1.打开CCS,进入CCS的操作环境;2.装入IO.pjt工程文件,添加2812.gel文件,开始进行调试;3.打开IO.c文件,到第25行,修改TESTCOMMAND的宏定义;TESTCOMMAND是交通灯操作控制选项。

可以为1、2、3、4、5这5个数。

1为自动运行;2为夜间模式;3为交通灯东西通;4为交通灯南北通;5为禁行。

4.装载程序IO.out;5.运行,观察。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直接在Watch Window里修改TestCommand的值,即将每一种运行方式所对应宏定义的值直接赋值给TestCommand,即可改变运行方式。

6.重新到第3)步开始尝试其他情况或者退出实验。

六、实验现象(1)到第25行,修改TESTCOMMAND的宏定义;SEED-DTK_MBoard单元的Traffic Lamp处将显示结果;(2)将运行方式改为夜间模式,将TestCommand赋值为0xAA16即可。

如下图所示(3)交通灯效果如下图所示:七、实验心得问题总结:DSP系统中一般只有少量的数字I/O资源,而一些控制中经常需要大量的数字量的输入与输出。

因而,在外部扩展I/O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里采用CPLD在其内部做锁存逻辑来实现。

心得体会: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本实验使用CPLD在其内部做锁存逻辑来实现DSP外部I/O的扩展,掌握了DSP扩展数字I/O口的方法。

在实验中修改TESTCOMMAND的宏定义来实验交通灯更多的功能。

同时也了解了SEED-DEC2812的硬件系统。

实验三、片上存储器实验——SRAM读写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SEED-DEC2812的实验环境;2.解SRAM存储空间的分配。

二、实验仪器TMS320系列SEED-DTK 教学试验箱电脑TMS320F2812片内的1个带采样保持电路的12BIT的A/D转换模块三、实验内容1.DSP的初始化;2.DARAM上写数据;3.检查并读取SRAM上的数据。

四、程序流程图五、实验步骤1.打开CCS,进入CCS的操作环境。

2.装入sram.pjt工程文件,添加2812.gel文件。

3.装载sram.out文件,进行调试。

4.在sram.c程序的第34行"Errcount = 0;"与第42行;" for(;;)"处设置断点。

5.运行程序,程序会停在断点处,观察SourData[i]的值。

6.继续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六、实验现象在sram.c程序的第34行"Errcount = 0;"与第42行;" for(;;)"处设置断点。

如下图所示:程序会停在断点处,观察SourData[i]的值:七、实验心得总结:TMSF20F2812片内包括5段SARAM,M0、M1、L0、L1和H0段。

L0、L1和H0段大小总和为16K×16位的SARAM,分为3块(4K+4K+8K),分别是L0(4K),L1(4K),H0(8K)。

每块可以单独使用,都可以映射到程序区和数据区。

心得: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DSP的空间分配及其使用方法。

进一步熟悉了SEED-DEC2812的实验环境;并加深了解SRAM存储空间的分配。

实验四、片上外设——AD采集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TMS320F2812片上外设AD;2.熟悉片上AD的使用;3.利用片上AD进行数据采集。

二、实验仪器TMS320系列SEED-DTK 教学试验箱电脑TMS320F2812片内的1个带采样保持电路的12BIT的A/D转换模块三、实验内容1.初始化系统;2.初始化片上AD,进行通道的选则(注:本实验SEED-DEC2812的AD接口使用了ADCINA6通道)3.AD数据采集①模拟量输入范围:0.0V~3.0V;②转换率:在25MHz的ADC时钟下为80ns;③转换结果=4095×(输入的模拟信号-ADCLO)÷3④中断控制方式灵活,可以在每次转换结束或每隔一次转换结束触发中断;四、程序流程图程序说明:①SAMPLERATE有3个选择1、2、3。

1表示采样率为8k,2表示采样率为44k,3表示采样率为96k。

②"adconvover=0",131行"adconvover=1"为断点设置处五、实验步骤1.打开CCS,进入CCS的操作环境。

.装入ad.pjt工程文件。

2.修改完宏定义并进行编译、链接生成AD.out文件,装载程序AD.out。

可以修改宏定义SAMPLERATE,选择不同采样率3.设置断点打开AD.c文件,到115行"adconvover=0",131行"adconvover=1"设置断点。

4.设置实验箱信号源。

通过液晶屏和键盘,设置信号源:当液晶屏上出现"通讯自检不成功,请复位系统"时,按下"Enter"键,进入"信号发生器设置"。

在"信号发生器设置"这一菜单下:"通道"设为"0";"信号类型"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信号频率"和"信号振幅"可在屏幕下方"有效输入"限定的范围内任意输入,建议振幅设为1000左右,频率"设为300左右;"电压偏移"设为1;"信号发生器开关"设为"开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