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计算方法程序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1梁筋在钢筋的计算过程中,梁筋的计算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计算上部通长筋、支座钢筋、中部钢筋(腰筋、扭筋)、底筋、箍筋、拉筋、吊筋,当遇到有悬挑的时候还需要锚固长度还与非悬挑不一致,因此,需要详细了解03G-101,在此以上图为例进行说明。
1.1上部通长筋1)上部通长筋=通跨净长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中间楼层)2φ25=(7.2*4-0.45*2+38*0.025*1.2*2+2*38*0.025)*2说明:搭接长度以12米为定尺长度,即12m一搭接。
该工程为一级抗震,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锚固长度按表1-1取38d,表1-1搭接长度按照下表1-2以1.2*锚固长度取值表1-22)上部通长筋=梁总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基础层,该部分钢筋锚固到梁底)2φ25=(7.2*4-0.03*2+38*0.025*1.2*2+2*(0.7-0.03*2))*2保护层按照下表1-3取值:(在本工程中取30)表1-33)当然,有时候遇到悬挑钢筋的时候,如下图,还需要计算弯折部分的钢筋,详见国标。
1.2支座钢筋○1轴支座筋6Ф25 4/2其中2Ф25是通长的,所以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2Ф25=(1/4*(7.2-0.45-0.325) +38*0.025)*2○3轴支座筋8Ф25 4/4所以上2Ф25=(1/3*(7.2-0.325-0.325)*2+0.65)*2(相邻两跨净跨取大值)下4Ф25=(1/4*(7.2-0.325-0.325)*2+0.65)*4○4轴支座筋2Ф25/ 2Ф22所以下2Ф22=(1/4*(7.2-0.325-0.325) +0.325)*26Ф25 4/2上2Ф25=(2/3*(7.2-0.325-0.325) +0.65)*2下2Ф25=(2/4*(7.2-0.325-0.325) +0.325+1.2*38*0.025)*2 ○5轴支座钢筋同○3轴支座钢筋上2Ф25=1/3*(7.2-0.45-0.325)*2下2Ф25=1/4*(7.2-0.45-0.325)*2○6轴支座钢筋同○1轴支座钢筋8Ф25 4/4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下4Ф25=(1/4*(7.2-0.45-0.325) +38*0.025)*48Ф10(2)指的是吊筋处的箍筋1.3架立钢筋○1~○34Ф12=(1/3*(7.2-0.45-0.325) +2*0.15)*4○3~○44Ф12=(1/3*(7.2-0.325-0.325) +2*0.15)*4○4~○54Ф12=(1/3*(7.2-0.325-0.325) +2*0.15)*4○5~○64Ф12=(1/3*(7.2-0.45-0.325) +2*0.15)*41.4腰筋腰筋=跨净长+搭接长度+2*15*d(当为抗扭筋时,+2*锚固长度)所以在本题目中,配G6Ф12=(7.2*4-0.45*2+2*15*0.012+1.2*34*0.012)*61.5底筋1)、当为通常筋=净跨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2)、当为本题中时,分别进行计算○1、每跨的5Ф25为通常的,所以5Ф25=(7.2*4-0.45*2+2*38*0.025*1.2+2*38*0.025)*5 ○2、○1~○33Ф25=(7.2-0.325-0.45+38*0.025+1.2*38*0.025)*3○3~○4(即不伸入支座的钢筋=净跨-2*0.1*ln1)8Ф25 3(-3)/5=3*(7.2-0.325*2-0.1*(7.2-0.325*2)*2)○4~○6其中的2Ф25=(7.2*2-0.325-0.45+1.2*38*0.025*2+38*0.025)*2 ○4~○5其中的1Ф25=7.2-0.325*2+1.2*38*0.025*21.6箍筋箍筋单长=(长+宽)*2-8*保护层+20*d(二肢箍)箍筋数量=加密区/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吊筋处增加数量箍筋单长φ10=(0.3+0.7)*2-8*0.03+20*0.01箍筋数量=(1.2+2*0.7*7)/0.1+(7.2*4+0.15*2-1.2-2*0.7*7-0.35)/0.2+8(○1~○3跨中次梁宽为250,则8φ10相当于间距为50)(1.2是图中注明的加密区范围,未注明按照规范进行计算)注:二肢箍是箍筋中最简单的类型,当出现多肢箍时,需要小心计算,多肢箍在柱箍筋中举例。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2. 箍筋的弯勾长度:平钩(°)6.25d ;直钩(90 °)3.5d ;斜钩(°)4.9d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30 °:0.268H0;45 °:0.41H0;60 °:0.585H04. 箍筋长度:封闭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或=构件截面外边长-8倍保护层厚+27.8d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 (构件长- 保护层)/ 间距+1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法基础(一)条形基础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
沿短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钢筋量计算方法

钢筋量计算方法一、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建筑土木类人员特别是预算人员要记住的数据来源: 姚健yoyodadada的日志好东西当然不容错过,呵呵,收藏了。
初学预算要记住的数据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建筑程序歌要想建设效果好,选择队伍要招标。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建筑钢筋计算方法

2)、绑扎连接情况
框架柱箍筋的计算 (1)、非复合箍筋
(2)、复合箍筋
2、箍筋的算法
(1)、长度算法
b1和h1指的是箍筋的外皮?中心线?还是内皮呢?
b1和h1标注的是箍筋外皮长度,但是预算时并不是按此图计算的
预算时按此图计算
2×2箍筋按外皮的预算长度=(b1+h1)×2+1.9d×2+max(10d,75)×2,其中b1=b-2c+2d,h1=h-2c+2d, 将b1、h1代入上式,得:
3)、框架柱非外围箍筋2(2×2)的长度算法
纵筋b截面边相邻间距j=(b-2C+D)/(n-1)
非外围箍筋2(2×2)外皮预算长度 =((b-2C+D)/(n-1)×x+D+2d)×2+(h-2C+2d)×2+1.9d×2+max(10d,75)×2 N为钢筋直径
4)、框架柱非外围箍筋3(2×2)的长度算法
5)、框架柱非外围箍筋4(单肢箍)的长度算法
a、单肢箍只勾住纵筋
b、单肢箍同时勾住纵筋和箍筋
箍筋根数算法
1)、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
1. 基础插筋长度=h-C+a+底层Hn/3
2. 底层(或首层)纵筋长度=H底+ Ht-Hn/3+上层max(Hn/6,hc,500) 3. 中间层纵筋长度=H中-中间层max(Hn中/6,hc,500)+上层max(Hn顶/6,hc,500)
4. 顶层直锚、弯锚的判断条件: Hb-C>=laE,直锚 Hb-C<laE,弯锚中柱直锚Leabharlann 中柱弯锚边角柱内 侧
边角柱外 侧
顶层全部纵筋长度=H顶-顶层max(Hn顶/6,hc,500)- Hb+LaE
各种结构的钢筋计算方法

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 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 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 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 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 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 GGJ V8.1 中,处理同上。 四、 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 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 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 11.9d?
手算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手算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手算钢筋算量的基本方法如下:
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钢筋的直径、长度及位置。
2. 检查设计图纸是否包含加强筋和收缩缝钢筋的要求,如果有,也需要进行计算。
3. 根据钢筋的直径计算出钢筋的截面积,并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按照长度和位置排列。
4. 计算出每根钢筋的长度并将它们相加,得出总长度。
5. 根据钢筋的数量和长度计算出钢筋总长度。
6. 计算出每根钢筋的重量,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出钢筋的总重量。
7.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钢筋的总数和长度,然后将它们填入设计图纸。
8. 最后进行检查,确保计算正确,并进行修改和校验。
需要注意的是,手算钢筋算量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计算,准
确无误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梁端部加密≥1.5hb≥0.2Ln)
柱高=基础底面至屋面梁顶面
柱高=基础底面至屋面梁顶面 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锚固长度 n为楼层数
备注
含楼梯梁及柱 含楼梯梁不含楼梯柱
乘系数0.8-0.9
8=8
8
2
底层非搭接连接区≥Hn/3
中间层上下非搭接连接区≥Hn/6≥柱长边宽度≥500mm
Hn为楼层面至顶层梁底高度
2、角柱及边柱
纵筋 柱外侧钢筋
1
[柱顶部锚固长度=外侧(≥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 层)]*kg/m
2
柱内侧钢筋 3、中间柱子纵
筋
[柱顶部锚固长度=内侧(梁高-保护层+12d)]*kg/m [柱顶部锚固长度=内外侧(梁高-保护层+12d)]*kg/m 梁高≥锚固长度,直锚=梁高-保护层
kg (通跨净长度+2*15d)+搭接长度15d*个)*根数*kg/m
kg (受扭筋通跨净长度+2*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个)*根数*kg/m
端部架立筋 中部架立筋
拉筋 箍筋 加密箍筋 附加吊筋
说明
kg [每跨梁净长/3+端支座(沿梁方向的柱宽度)锚固值]*kg/m
kg [每梁净长/4+端支座(沿梁方向的柱宽度)锚固值]*kg/m
3、框支梁 架立筋 上部筋 下部筋 箍筋 加密箍筋 中部筋 构造筋、抗扭 筋
m 梁净长度/3 kg (贯通筋净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30d*个)*根数*kg/m kg 同框架梁 kg [(梁宽+梁高-4*保护层)*2+24d]*[梁长/@+1]*kg/m kg [(梁宽+梁高-4*保护层)+24d]*[(≥1.5hb≥0.2Ln)/(2*@)+1]*kg/m m 锚固长度=直锚(≥0.4Lae)+水平横锚15d kg 同框架梁
柱钢筋
外侧 柱高-BHC基础+15d-梁高+1.5ale+搭接长度*个
1、基础 柱主筋(基础
插筋) 基础箍筋
内侧 柱高-2*BHC+15d+12d+搭接长度*个 kg [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12d(200mm)]*kg/m
弯锚=内侧(梁高-保护层+12d)
2、中间层
1、柱纵筋
柱高+(基础锚固15d+柱顶部锚固)+搭接长度*n-2*保护层
Hn为楼层面至顶层梁底高度 搭接长度为箍筋加密区
钢筋计算方法
序号
名称
单位
计算公式
楼梯配筋
TL1平台梁
同梁
TL2楼梯楼层梁
同梁
TZ楼梯柱
同柱
楼层平台
同现浇板
休息平台
同现浇板
楼梯斜板
同现浇板
框架楼梯
57-60kg/㎡
砖混楼梯
21kg/㎡
墙体加固筋
直角形钢筋
4.65*(H+H差/0.5+1)*kg/m*节点数
kg [最长梁净长/3(4)*2+中间支座宽(Hc为梁方向柱宽度)]*kg/m
架立筋当梁中间支座梁边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
当箍筋为多肢箍时两端架立筋用其他钢筋代替,写在括号内,
kg [(梁宽-2*保护层+2*11.9d+2d)+1]*梁长/@(箍筋/2)*kg/m
kg [(梁宽+梁高-4*保护层)*2+2*11.9d+8d]*[梁长/@+1]*kg/m
序号
名称
2、非框架梁
上部贯通筋
下部贯通筋
构造筋
受扭筋
拉筋
箍筋
m 直锚锚固长度为0.5*Hc+5d
2、当支座宽≤锚固长度,且≤0.5Hc+5d为弯锚。
m 端支座锚固长度为(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计算方法 第2页
单位
计算公式
kg (贯通筋净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30d*个)*根数*kg/m kg (贯通筋净长度+直锚锚固长度12d+搭接长度30d*个)*根数*kg/m kg (构造筋净长度+锚固长度(2*15d)+搭接长度15d*个)*根数*kg/m kg (受扭筋净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30d*个)*根数*kg/m kg (梁宽-2*保护层+2*6.25(12.9)d)*[梁长/@(箍筋/2)+1]*kg/m kg [(梁宽+梁高-4*保护层)*2+24d]*[梁长/@+1]*kg/m
kg
[(梁宽+梁高-4*保护层)*2+31.8d]*[(≥1.5hb梁截面高度≥500)/(2*@) +1]*kg/m
kg (2*20d+2*斜长+次梁宽度+2*50mm)*kg/m
框架梁高度>800mm а=60,斜长=0.577Ho
框架梁高度≤800mm а=45,斜长=0.4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
1、当支座宽≥锚固长度,且≥0.5Hc+5d为直锚。
梁高<锚固长度,弯锚=外侧(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弯锚=内侧(梁高-保护层+12d)
箍筋
[(柱宽+柱宽-4*保护层)*2+31.8d]*柱全高/@*kg/m
加密钢筋
[(柱宽+柱宽-4*保护层)*2+31.8d]*加密部位长度/(2*@)*kg/m
底层非搭接连接区≥Hn/3箍筋加密区
中间层上下非搭接连接区≥Hn/6≥柱长边宽度≥500mm箍筋加密区
现浇双向板钢筋,短钢筋在下面。
3 梁钢筋 1、框架梁 上部贯通筋
下部贯通筋 构造筋 受扭筋
钢筋直径≥25mm搭接长度6m,钢筋直径<25mm搭接长度8m
kg
(贯通筋通跨净长度+2*锚固长度+搭接长度(1.2*ale)*个*根数 *kg/m
搭接25%*1.2 50%*1.4 100%*1.6
kg (每跨净长度+2*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个)*根数*kg/m
T形节点钢筋 一字形节点钢
筋十字形节点钢
筋
7.47*(H+H差/0.5+1)*kg/m*节点数 4.65*(H+H差/0.5+1)*kg/m*节点数 9.3*(H+H差/0.5+1)*kg/m*节点数
第3页
备注
1.1钢筋搭接、锚固系数 1.1钢筋搭接、锚固系数 1.1钢筋搭接、锚固系数 1个净长度需加一根+1根
2*11.9d为抗震锚固
净长需+1根,中心线不加 1.1搭接系数
每立方米8.5kg
底筋长度小于8m
如果双层双向*4
绑扎应在梁/3处 圆钢为(30+12.5)抗震
见图集、绑扎=锚固*修正系数
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搭接25%*1.2 50%*1.4 100%*1.6 第一排 第二排
钢筋计算方法 第1页
序号
名称
单位
计算公式
1 圈梁钢筋
主筋
构造筋
受扭筋
箍筋 箍筋长度简化 计算 拉筋 拉筋长度简化 计算 2 底板钢筋
1、横筋
纵筋
扣筋主筋
扣筋分布筋
马铁
角筋
2、底筋
3、m2折算法
横筋
纵筋
底板钢筋
kg 钢筋的重量以圆钢每米重为准,螺纹钢增加3%损耗2% kg 圈梁长*主筋根数*1.1*kg/m kg 圈梁长*主筋根数*1.1*kg/m kg 圈梁长*主筋根数*1.1*kg/m kg [(梁宽+梁高-4*保护层)*2+2*11.9d]*(梁净长/@+1)*kg/m m (梁宽+梁高)*2+2*11.9d(弯钩) kg (梁宽-2*保护层+2*11.9d)*梁长/@(箍筋/2)*kg/m m 梁宽-2*保护层+2*11.9d(弯钩) kg kg 筋长*(纵筋净长/@+1)*1.1*kg/m kg 筋长*(横筋净长/@+1)*1.1*kg/m kg 筋长*配置扣筋区段长/@*kg/m kg 配置分布筋长度*根数*kg/m kg 8.5kg/m3 kg 筋长*配置*角筋区段长/@*kg/m kg (横筋长-2*保护层+12.5d)*纵筋长/@*kg/m kg kg 1m2/钢筋间距*1.1*kg/m kg 1m2/钢筋间距*1.1*kg/m kg 底板面积*(横筋+纵筋)
中间支座、架立筋搭接长度150mm
,另一边省去不注 2Φ22+(2Φ12) 2*11.9d为抗震锚固
在梁端部加密1-2级抗震≥2hb 在梁端部加密3-4级抗震≥1.5hb
Ho=吊筋高度
1个锚固长度 备注
锚固长度=支座-保护层+15d 锚固长度 =直锚12d 当梁高≥450时需设置。 24d为抗震锚固 部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