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修订稿
海因法则与墨菲定律

安全管理意识要“与时俱进”再议安全管理中的墨菲定律与海因法则王守云传统的安全管理基本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个别管理项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譬如:青岛闪客鞋业的小汽油库就颠覆了以前的跑冒撒漏和预防静电为前提的安全管理模式,但这个“颠覆”也并不是“一劳永逸”,有可能出现未知的“安全隐患,”譬如“雷电电击”。
合布用汽油胶改为水性胶极大的降低成本和静电引起的火灾安全隐患,但水性胶需要辊筒的温度相应要提高,有可能出现另一个“危险源”。
客户“反恐”验厂需要把安全门封闭,而“社会责任验厂”就必须开启安全门。
而我们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于适应这种情况。
员工更是“无所适从。
”这就需要员工安全意识“与时俱进”的快速转变和提高。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这个可能性有多小,如果重复去做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
行为决定了结果。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
这个法则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在安全生产中,“墨菲定律”和“海因法则”告诫我们,有些小的隐患和违章在一次或数十次过程中也许不能导致事故,但这恰恰是造成员工思想“麻痹”主要诱因。
这种麻痹诱因总维持下去终究是会发生事故的。
侥幸和麻痹是很多血淋淋的事故根源。
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得以发挥的先决条件。
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职能。
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来防止事故发生。
这说明安全管理控制职能的实质内核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
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则

墨菲定理百科名片墨菲定律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作出的著名论断,亦称、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目录展开原理简介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什么?最简单的表达形式是越怕出事,越会出事。
(Anything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该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以上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
)“”告诉我们,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
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墨菲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
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这个定律在远古的东方《晴明逸话》中就有详细记载:所有生物包括人都被各种东西束缚,束缚的存在就是自然法则之一。
人要面对“时间”这样的“枷锁”,身体是装着灵魂的容器。
也同样束缚着灵魂。
人无法摆脱束缚的枷锁,而且很多束缚的枷锁,是所有生物都有,而不是人独有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枷锁是人独有,这个枷锁的能量很强。
语言就是人独有的最可怕最强的枷锁,人们一说出,就无法收回自己刚才说的,说出的不能当做没有发生。
如果担心坏事可能发生在内心自言自语这样坏的事情就一定发生。
因此古代人认为女士带云海石手链,男士带红竹石饰品,在结印册上添加“筌蹄胡禄、梦窗疏石、吉备丹波”结押。
在安全工作领域著名的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

正在仄安处事范围出名的海恩规则与朱菲定律之阳早格格创做一、朱菲定律主要真量表述是:“事务如果有变坏的大概,没有管那种大概性有多小,它总会爆收.”正在仄安管制圆里的表述“只消存留爆收事变的本果,事变便一定会爆收”,而且“没有管其大概性如许小,但是总会爆收,并制成最大大概的益坏”. 朱菲定律正在仄安管制圆里的开示:1、没有克没有及沉视小概率伤害事变 .由于小概率事变正在一次死产大概活动中爆收的大概性很小,麻痹了人们的仄安意识,加大了事变爆收的大概性,其截止是事变大概一再爆收.“认为小概率事变没有会爆收”是引导荣幸情绪战漫不经心义维的根根源基本果.对付所有事变隐患皆没有克没有及有丝毫大意,没有克没有及抱有荣幸情绪,大概对付事变苗头战隐患遮遮掩掩,而要念十足办法,采与十足步伐加以与消,把事变消亡正在抽芽状态.2、只消客瞅上存留伤害,那么伤害早早会形成为没有服安的现真状态.所以,防止战统制的前提是要辨识人们活动范围里固有的大概潜正在的伤害,并告诫人们防止什么,并怎么样去统制. 央供人们没有但是要沉视已有的伤害,还要主动天去辨别新的伤害,变事后管制为事先与事后管制相分离,变主动管制为主动管制,牢牢掌握仄安管制的主动权.二、海恩规则的定义:海恩规则指出: 每所有宽沉事变的里前,必定有29次沉微事变战300起已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变隐患.海恩规则报告咱们,事变案件的爆收瞅似奇然,本去是百般果素聚集到一定程度的必定截止.所有沉要事变皆是有端倪可查的,其爆收皆是通过抽芽、死长到爆收那样一个历程.如果屡屡事变的隐患大概苗头皆能受到沉视,那么每一次事变皆不妨防止. 规则强调二面:一是事变的爆收是量的聚集的截止;二是再佳的技能,再完好的规定,正在本量支配层里,也无法与代人自己的素量战责任心. 规则指示人们:事变里前有征兆,征兆里前有苗头.纵然有一些小事变爆收,大概是防止没有了大概者时常爆收,也应引起脚够的沉视,要即时排除.“海恩规则”本量上报告了咱们那样一个讲理,正在仄安死产中,哪怕提前防控战处置了999起事变隐患,但是只消有所有被忽略,便有大概诱收宽沉事变.对付于死产现场存留的仄安隐患所有时间皆没有克没有及大意,仄安那根弦所有时间皆没有克没有及紧.海恩规则给企业管制者提供了一种死产仄安管制的要收,即创制并统制征兆.简直怎么干:1、事先评估危害——岗位分解评估,提前创制战评估岗位大概存留的仄安危害,培植职工提前感知事变先兆的敏感性,主动与消仄安隐患战提前根据危害防范步伐规躲仄安危害;2、事中查看监督——开展查看战监督,一圆里通过查看即时创制战处置事变隐患,另一圆里通过现场监督即时创制战遏止违章指引、违章做业止为;3、事后归纳深思——本单位爆收事变后,要分解归纳事变本果,闻一知十查找类似事变隐患,制定相映防范步伐;其余单位爆收事变也要宽肃吸与教导,闻一知十查找类似事变隐患,完备相映管制制度战规程步伐.。
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

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
在安全工作领域,有个着名的“海恩法则”,它是由德国飞行员帕布斯·海恩对多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后得出的。
海恩认为,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一起特别重大事故背后有30起事故,每个事故背后,还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要消除一次严重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
事故就一
”????
及时发
现事故征兆,立即消除事故隐患。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

“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海恩法则(Hein's law)和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两个非常有名的定律,它们都描述了人们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悲剧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定律,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恩法则。
海恩法则是由活动学家和项目管理专家汤姆·海恩(Tom Hein)提出的,它是对项目管理中“三不原则”的总结。
海恩法则是:“活动会占用所有的时间;资源会自动扩张以填满所有空隙;工作会自动扩展以填满全部可用时间。
”这个定律强调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以及工作的延续性。
换句话说,如果给一个任务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时间限制,它就会在这个时间内完成。
但是,如果没有给定时间限制,任务会一直拖延下去,直到没有时间可用。
同样地,如果有一些资源可用,它们就会被使用,无论是否真的需要它们。
海恩法则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项目管理中,它提醒我们要设置合理的时间限制和资源分配,以避免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在个人生活中,海恩法则提醒我们要给每个任务设定一个截止日期,以激励自己按时完成任务,并避免拖延。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由爱德华·A·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它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定律。
墨菲定律的原始表述是:“如果件事有可能出错,那它就会出错。
”这个定律描述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它是对事物无法完美进行控制的承认,以及事物可能出现意外的提醒。
墨菲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人们常常使用墨菲定律来提醒自己考虑可能的问题和失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墨菲定律提醒我们不要对任何事情过度乐观,要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准备。
海恩法则和墨菲定律都描述了人们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它们提醒我们,无论是在项目管理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认识到事物无法完美控制的事实,并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准备。
海恩法则墨菲定律

海恩法则墨菲定律海恩法则墨菲定律海恩法则海恩法则又称1:29:300法则。
即,每330个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起,轻伤、微伤事故29起,无伤事故300起。
这一法则是美国安全工程师H·W·Heinrich统计分析了55万次事故提出的,得到安全界的普遍认可。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任何一起工伤死亡事故的背后都是日常违章的日积月累所致,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必定会湿鞋”。
从行为学和心理学分析,工伤死亡事故一定伴随着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不一定每次都造成工伤死亡事故,正是由于日常的小违章、常违章没有造成伤害,从而放松了警惕,麻痹了思想,最终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发生,到时必然是悔之晚矣。
墨菲定律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
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师,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 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
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有条不紊地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
于是墨菲作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并被那个受试者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违章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只要存在违章行为就存在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可能性,虽然不是每一次违章都必然造成工伤死亡事故,但只要存在这种可能性,它总会发生,但我们无法预知它何时何地在何人身上发生,与其无法预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违章,从自身行为消除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可能性。
海恩法则和墨菲定理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海恩法则的定义海恩法则: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
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件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海恩法则的精髓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海恩法则的应用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
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
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
“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
海恩法则和墨菲定理

海恩法则和墨菲定理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海恩法则的定义海恩法则: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虽然这一分析会随着飞行器的安全系数增加和飞行器的总量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它确实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
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件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海恩法则的精髓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海恩法则的应用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海恩法则”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中。
许多企业在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对事故本身进行总结,甚至会按照总结得出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却往往忽视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那些未被发现的征兆与苗头,就成为下一次火灾事故的隐患,长此以往,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呈现出“连锁反应”。
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接连发生,问题就出在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忽视上。
“海恩法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生产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了企业管理者生产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
在安全工作领域,有个着名的“海恩法则”,它是由德国飞行员帕布斯·海恩对多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后得出的。
海恩认为,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一起特别重大事故背后有30起事故,每个事故背后,还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要消除一次严重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任何重大事故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每次事故的隐患或苗头都能受到重视,那么每一次事故都可以避免。
“墨菲定律”,源自一个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他认为“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
墨菲定律的另一种描述是,“人们做某件事情,如果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迟早会有人按照这种错误的做法去做。
”这就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故隐患都不能有丝毫大意,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或对事故苗头和隐患遮遮掩掩,而要想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加以消除,把事故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实中,人们往往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忙于做处理事故、案件的“事后”工作,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反思,总结教训,最后得出“惨痛结论”。
亡羊补牢,加强防范,这无疑是必要的。
但安全工作最好的办法还是将着力点和重心前
移,在找事故的源头上下功夫,见微知着,明察秋毫,及时发现事故征兆,立即消除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