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散文赏析
散文和记叙文

散文和记叙文散文与记叙文散文和记叙文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文体,它们在表达方式、写作风格和目的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别介绍散文和记叙文,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散文,是一种以抒情、叙事、议论为主的散文体裁。
它以自由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没有固定的格律和韵律要求。
散文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它可以是一篇短文,也可以是一部长篇作品。
散文的内容多样化,可以涉及人生哲理、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各个方面。
散文的写作风格丰富多样。
有的散文写得平实、质朴,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有的散文写得激情澎湃,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荡和冲动;有的散文写得细腻、含蓄,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和思考。
无论是哪种风格,散文都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实、描写事件为主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讲述故事、描绘场景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记叙文通常以时间顺序递进的方式展开,通过事件的起承转合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记叙文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体验和思考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记叙文的写作风格通常较为客观、直接,力求真实地再现事实和情感。
它注重细节的描写,以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生动形象。
记叙文可以是真实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要求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散文和记叙文在表达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散文以抒情、议论为主,追求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交流,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而记叙文以叙述事实为主,追求事件的真实再现和读者的情感共鸣,注重客观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
在写作过程中,散文和记叙文都需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的安排。
散文要求语言流畅、优美,用词准确、有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记叙文要求情节紧凑、生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散文和记叙文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阅读02 记叙文——散文阅读(解析版)

阅读02 记叙文——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开镰周克武①夏天刚走,秋色就悄悄点染了山村万物。
②高梁红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摇荡着粉黄的花朵,远远地就闻到了她的清香。
③最按捺不住激动的是满垄沉甸甸的稻穗,在和风拂动下,身姿摇曳,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
忽然,又齐刷刷地勾下头,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样。
④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
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
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澄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落日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
⑤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
月光里,我又看见父亲蹲在老屋的墙根磨刀。
他轻轻给镰刀溅上水,弯弯的刀叶开始在磨刀石上有节奏地滑动,随着父亲的双臂一屈一伸,锈迹渐渐褪去。
月色下,锃亮的刀口银光闪烁。
⑥“老倌子,喝口水。
”母亲递上一杯凉茶。
⑦“等一等”,父亲摆摆头,“明天开镰啦,还有好几把呢!”⑧听得出,“开镰”二字是从父亲的心底迸出来的,他喜凝眉梢,满脸惬意。
⑨父亲一年到头晴耕雨作,指望的就是新谷满仓。
还是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父亲抬眼望望窗外,喃喃自语:好啊,瑞雪兆丰年。
紧接着焚香秉烛,祭拜天地神灵,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早春的日子,濛濛细雨像筛糠似的下。
父亲头戴斗篷,身披蓑衣,胸前挂只盛满了种子的小萝筐,伸手从筐里抓一把刚刚生出娇黄嫩芽的种谷,在秧田的上空抛出一条条弧线,播下一年的丰收梦。
六月天,烈日当空,田里的禾苗被炙烤得无力地垂下了颀长的叶片。
他跳上水车,拼命蹬动车轱辘,流水和着他的汗水,哗哗地灌满了新月形的梯田。
日子一天天过去,田垄里青了又黄,父亲倚门远眺,满垄的稻香仿佛披到了他的鼻尖上。
⑩终于开镰了。
⑪黄澄澄的田畴上,“嚓嚓嚓嚓”的割禾声由近而远,仿佛在频频传递泥土的回报。
父亲弯腰挑起刚打下的第一担新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
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上传: 李蓉更新时间:2012-5-20 20:32:04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要求写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这样做展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什么事情,如何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一个场面或一个景、物。
抒发某种思想感情。
我把它叫作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
总之,记叙文注重记事,散文注重抒情。
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
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第一,要交代明白。
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
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
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
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
那么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写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一、时间跨度大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
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
叙事散文 赏析

叙事散文赏析瞬间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不会流眼泪的。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拮据。
因为两边的老人离得远,妈妈辞掉了工作,打理起我的饮食起居。
一家人只靠父亲在工厂简陋的车间里干活来维持生计,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即便如此,每每我回想起那时,竟很少意识到贫穷的阴翳曾笼罩过我的童年。
现在想来,大概是父母协力悉心呵护的成果。
同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我从小就被母亲逼着背唐诗宋词。
好在我也争气,包揽了以我家为中心方圆几里的各项活动的奖项。
当时小区旁的大超市常组织许多专门面向小孩子的比赛。
一次诗词大赛中,我打败了许多实力雄厚的对手,勇夺第一名的桂冠。
一下台,我就看到了父母欢欣雀跃的笑容,那笑容在白炽灯的照射下格外地耀眼。
他们答应要奖给我一个礼物,逛来逛去,我的目光终于锁定在了一个金黄色头发、红格子衬裙的洋娃娃身上。
他们看着标价,有些踌躇。
父亲的手指不断地叠交,指关节发出咔吧咔吧的响声,他和母亲对视一眼,什么都没说,转身,付款,留给我一个高而大的背影。
那背影被白炽灯光勾勒出一个坚硬的轮廓。
母亲牵着我的手,我感到她的掌心一片潮湿。
父亲从未在我面前低过头,即便是面对奶奶的斥责。
小时候回奶奶家过年,姑姑姑父总是从偌大的后备箱里搬出许多大大小小的袋子盒子,一个一个地摆在门口的水泥地上。
邻居的老太总会一脸羡慕地站在奶奶身旁,指指这边的红袋子,又指指那边的绿盒子,挨个问奶奶里边装了什么。
奶奶得意地笑,攒起了满脸的褶子,拿出一副指点江山的气派讲解着。
那个场景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以至于每当看到《黄金酒》广告里老头得意自豪的模样,都会会心一笑。
相比而言,父亲的年货就寒酸许多,不过就是母亲细心挑选的几箱牛奶和熟食。
奶奶拎着熟食往冰箱里放,嫌爸爸的买的不合她的心意。
她念叨着这些她都会做,何必总弄些加工过的吃,不利于身体健康。
她说这话的时候,姑姑带来的已经空了的熟食盒子在一旁,被阳光照得闪闪发光。
那次争执源于父亲的一次失误。
奶奶做的辣椒酱堪称一绝,浓厚的辣椒酱裹着硕大的牛肉粒,在空气中散发出一种厚重朴实的香气,是父亲的最爱。
教育最新K12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 第三部分 品析鉴赏类

第三部分品析鉴赏类在现代文阅读中,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创造思维。
通俗一点说就是赏析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
记叙文(包括散文)应从哪些角度鉴赏呢?①从表达方式角度: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细腻生动),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②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③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④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⑤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请记住以下关键词:技巧、内容、结构、情感本部分许多类型题大体都围绕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解答。
即:先看运用的写作技巧(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人物描写方法等等);再分析写了什么内容;第三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最后看表达的情感(包括人物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感情基调等等)。
中考试题中对文章的鉴赏,都选定某个角度,大家仅就提问的内容回答即可,一般没有太大难度。
下面仅就初中阶段经常接触和考查的几个方面来学习。
1.品析段落的作用★赏析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以及作者情感或艺术效果等方面来考虑。
老舍散文《我的母亲》赏析

⽼舍散⽂《我的母亲》赏析⽼舍散⽂《我的母亲》赏析 《我的母亲》是⽼舍回忆他的母亲所写的⼀篇记叙⽂。
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舍散⽂《我的母亲》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我的母亲》赏析: ⼀、主题思想 母爱是伟⼤的! 母亲是带领孩⼦认识世界的第⼀⼈。
母亲的⼀⾔⼀⾏对孩⼦的⼈格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
⽼舍的母亲有她独特的性格——软中带硬。
并且,这种性格在⽼舍⾝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舍本⼈的⽣与死都与这种软中带硬的性格密不可分。
如⽼舍在⽂中所说,母亲给他的是“⽣命的教育”。
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位在苦难中保持着传统美德的伟⼤母亲形象,更让读者理解了中华民族品格的传承与延续。
⼆、写作⼿法 ⽂章通过记叙母亲⼀⽣的⾝世、经历、性格及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限敬爱和⽆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了⼀位有着典型东⽅⼥性性格特征的平凡⽽伟岸的母亲形象。
⾸先,这篇⽂章多处运⽤了刻画⼈物的写法,使母亲的形象活灵活现。
本⽂采⽤⼝语与书⾯语相结合的形式,既流畅朴素⽣动,⼜凝练含蓄隽永,抒发了对母亲的敬仰感念追怀和永世不忘的深情。
叙述语⾔流畅、朴素、亲切,极富表现⼒。
三、语⾔特⾊ 本⽂系⼀篇回忆性记⼈散⽂。
主要表达⽅式:叙述,抒情,描写,议论。
1、叙述和描写语⾔流畅、朴素、亲切,极富表现⼒。
这也是⽼舍⽂学语⾔的基本特点。
如“兄不到⼗岁……⼀直到半夜”这⼀段记述就把⽗亲死后,母亲为了养活⼀家⼈,含⾟茹苦,⽇夜劳作的经历与精神写得很充分了。
⽽所⽤语⾔则是唠家常式的朴素、流畅、亲切的语⾔。
2、议论语⾔凝练、深情、隽永,蕴有哲理意味。
在⽂章中,⽼舍经常在叙述到⼀定的时候,便适时地插进议论⽂字,这对于深休全⽂题旨,抒发浓郁的感情,都发挥了如点睛般的作⽤。
例如“⼈,即使活到⼋九⼗岁……⼼⾥是安定的”,这段话是作者在抗战时期被迫躲到四川成才见不到滞留在北平的母亲,⽆⽐思念⼜担⼼年迈的⽼母遭遇不测所表达的'忧惧、思念交织的复杂感情的⼀段话,是⼈处在特定的环境中时才会有的感觉和想法,作者以其凝练的⽂字表达出来,其隽永意味是颇具启发性的,⾜以引发很多⼈的共鸣。
什么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

什么是记叙⽂,说明⽂,议论⽂,和散⽂?聊聊五⼤⽂体的区别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我⼏次想回答,怕回答不好,都放弃了,最后还是想说⼏句。
要说什么记叙⽂、议论⽂、说明⽂和散⽂?其实⼀般认为⽂章有五⼤⽂体:记叙⽂、议论⽂、说明⽂、应⽤⽂、⽂学⽂体。
散⽂应该归在⽂学⽂体⾥⾯。
它们都有什么区别呢?⼀、记叙⽂以情感⼈记叙⽂以写⼈记事为主,包括写景。
它的主要表达⽅式是叙述和描写,兼⽤议论和抒情。
它主要靠细致的描写和曲折的情节去感染⼈。
记叙⽂在叙事时,⼀般要具备时间、地点、⼈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议论⽂以理服⼈议论⽂是以议论为主,⽤道理来说服⼈的⼀种⽂体。
它的主要表达⽅式是议论。
它必须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论据,就是作者⽤来说明观点的材料。
它包括⼀些事例、名⾔等。
论证,就是作者运⽤材料论证观点的⽅法。
它包括例证法、引⽤法、对⽐法、类⽐法、分析法等。
三、说明⽂以知明⼈说明⽂主要是去说明⼀种事物,让⼈了解、掌握⼀些知识。
说明⽂所运⽤的表达⽅式是说明。
它包括下定义、分类别、举例⼦、作⽐较、列数据、画图表等。
它的⽤语要求准确、简明、通俗、严谨。
四、应⽤⽂以⽤于⼈应⽤⽂,⼀般都有固定的格式,⼈们使⽤起来⽐较⽅便。
应⽤⽂的种类⽐较多,如书信、⽇记、计划、总结、通知、调查报告、申请书、会议记录等。
应⽤⽂所⽤表达⽅式主要是叙述。
它的语⾔要求是:平实、准确、简洁。
五、⽂学⽂体以形⽰⼈⽂学⽂体主要是塑造⼈物形象,通过展⽰⼈物形象去感染读者。
它包括⼩说、诗歌、散⽂、寓⾔、童话、神话等。
⽂学⽂体,可以想象、虚构。
五⼤⽂体的区别,就聊这些,不知说清楚没有?请朋友们指教!。
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议论文教学设计上的不同之处

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议论文教学设计上的不同之处
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议论文是四种不同类型的文体,其教学设计上也会有不同之处。
1. 记叙文
记叙文是一种叙述故事或经历的文体,其教学设计通常会强调情感表达和情节描述的技巧。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感性的表达来描述事情发生的情景和人物的情感,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2. 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用文字解释和说明事物、事件、现象的文体,其教学设计通常会注重逻辑思维和论述能力的培养。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使文章的说明和解释更加有说服力。
3. 散文
散文是一种充满诗意、散发个人感受和思考的文体,其教学
设计通常会注重情感表达、文学修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对生活、自然、人物等多种感受的饱满表达,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感受,并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4. 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种通过论证、辩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体。
其教学设计通常会注重独立思考和论辩能力的培养。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理智、客观、严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具有针对性地分析、辩论,使文章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总之,不同的文体需要注重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培养,如情感表达、逻辑思维、文学修养和论辩能力等,教学设计中需要根据文体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呈现 1、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中“瞬息”与“永恒”两个词的理解。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2012年南通市 (《中考指南》第52页的第1、4题)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 要赏析。(4分) 夜里,躺在床上,听着稻花香里的蛙鸣、满 山满坡昆虫的合唱,我的身体常常呈现一种羽毛 的状态。 《与植物一同生长》(2013年南通市) (《中考指南》第50页的第3题)
答题角度
词语角度 修辞角度 其它角度
答题样式推荐:
方法+具体内容+效果
赏析词语
运用了__ 词(解词), ____地写出 了____ (内容) , 表现了作者的____情 感(性格、品质等) 。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或判断 词性; ②分析表达作用,注意结合语境或主题来 回答;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文中有多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极富 表现力。请从A、B两处选择一句品评赏析。 A、风过去了,它们还保留着风的形状,手挽 着手,肩并着肩,掂着脚跟,伸长花絮。 B、这时,远远近近的田坎上、菜园边、山坡 下,到处都是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的野菊 花,那么的黄澄澄、明灿灿,成了泼洒的阳光、 高亢的乐章、耀眼的花卷。 《草木亦妖娆》(三月阶段测试)
也可以从字词的角度切入。 本句用了“满是”、“张开”、 “红红的”、“小嘴”等词语, 准确描述了母亲手上裂痕的多和 开裂的样子,表现了妈妈的艰辛 付出。
作业:《中考指南》 1、第63——64页《致大雁》第3题; 第65页《古藤》第2题; 第72——73页《父亲那只寂寞的手》 第3题; 2、选做题: 第58——60页《成长,有时只是瞬 间的事》第4题;
4、研读下面句子,赏析它的语言特点 和表达效果。 我远远地拢着手护着它,就像呵护着 一只稍不留神就搧翅飞走的蝴蝶,就像呵 护着一只汪着惊恐的鹿眼,就像呵护着一 缕风轻轻一拂就会飘散的弱弱云柚。 《有一些花朵是为你开的》 (寒假作业反馈)
赏析类主要考查的题型有两类: (1)考查学生对词语语境义的理 解; 所谓语境义是指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来理解。
其它角度:
①特殊句式:长短句、整散句、变式句、反 问句、排比句、双重否定句等。 ②语言风格:朴实自然类、生动优美类、意 蕴深刻类 ③描写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 理描写。 ④描写角度:正面、侧面、视觉、听觉、触 觉、嗅觉等。 ⑤表现手法:象征、讽刺、对比、烘托、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等。
温馨提示 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 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 有时 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
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 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 (琦君<<妈妈的手>>)一句视角 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 句进行评析。
既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切入,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妈妈手 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红红的小 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 开裂的程度,表达了妈妈艰辛付 出;
(2)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要抓住关键词和修辞手法、联 系具体内容进行鉴赏,同时要点 出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预习展示《中考总复习》 (1)P61《别动世界上最美 的那朵花》第2题; (2)P63《蓝》第7题; (3)P70《香椿》第7、9题;
赏析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
找准方法→结合语境→表达效果
注意: (1)词语角度:
使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动词、 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等。
(1)修辞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 温馨提示:答题要规范化 A、比喻:把____比作____ 生动形象地写 出____; B、拟人:将____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____; C、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 ____; D、对比:将____与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强调了____。
赏析句子
运用了____(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 的方法,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修辞的作 用)____(内容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 ____情感(性格、品质等)。 ①判断句子所用修辞或表现手法等; ②分析其写出人或物的什么特点,注意结合 语境或主题来回答; ③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性格、品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