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 的复贴机电控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一类基于PLC和Profibus-DP总线的张力自适应控制系统

一类基于PLC和Profibus-DP总线的张力自适应控制系统赵德安;赵不贿;刘星桥;全力;刘迪吉【期刊名称】《信息与控制》【年(卷),期】2002(31)2【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聚酯薄膜分切机放卷机张力自适应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西门子 S5 - 115 U PL C,交流传动采用 6 SE70 2 4矢量控制变频器 ,多种检测信号通过 ET- 2 0 0分布式 I/ O组件由 Profibus- DP传送至PL C.文中介绍了放卷机张力控制的调节原理 ,由于带薄膜的放卷辊直径变化范围很大 ,放卷辊的转动惯量变化范围很大 ,为此系统中采用了自适应控制原理 ,由 PL C、变频器及光电编码器构成转速环 ,并在放卷机转速环的前向通道中 ,设置 1个与放卷辊直径的平方成比例的系数 ,以抵消其转动惯量的变化 ,使转速环在放卷辊直径变化时始终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实际使用也得到了优良的张力控制效果 .【总页数】5页(P122-126)【关键词】张力控制;聚酯薄膜;分切机;放卷机;PLC;Profibus-DP总线;自适应控制系统【作者】赵德安;赵不贿;刘星桥;全力;刘迪吉【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大学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3.4;TP273.2【相关文献】1.基于S7-300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多电机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 [J], 时振伟2.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PLC通风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J], 潘小波;张奇;夏兴国3.基于S7-300 PLC及PROFIBUS-DP总线的电厂除灰控制系统设计 [J], 刘颖;赵孝文;王强4.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PLC控制系统实时性能研究 [J], 谢飞;张华5.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PLC通风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J], 潘小波;张奇;夏兴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LC的复合剥离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

Ke o d : a n t ga d p eig p o u t n tn in c nr l y tm; r g a y w r s lmiai n e l r d c i ; e s o t se p o r mma l lgcc nr l r P C ) n n o o os be o i o t l ( L oe
W U Ha- n, ONG n -u CAO i iu XI j Ho gy n, Hu
( . n nGod nS ie lr r t gC L D, a g h 1 10C n ; 1 Hu a le hn o i i O. T Ch n s a 0 0 h a Co P n n 4 i
Ab t a t s r c :Th t b lt e s o fl m i a i g p o u t n s s e i n ft e k y t c n q e o e s r h r d c u lt . e s a iiy t n i n o a n tn r d c i y t m s o e o h e e h i u s t n u e t e p o u tq a iy A o t n i n c n r l y t m e e o e y u i g S7 3 0 PLC o I e so o to s e d v l p d b sn — 0 s fS EM E S Co i t d e . h e l r d c i n r s l s o a N ssu i d T e r a o u to e u t h wst t p h
年 发展 了一种剥 离工 艺 , 从复 合产 品 中 , 薄膜 材料剥 将 离 出来 , 并进行 回收 利用 。这 种生 产工艺 节 约 了资 源 , 降低 了生 产成本 , 又益 于环保 , 已成 为 目前 包装材 料 的
张力控制系统的研制资料

基于PLC的张力控制系统的研制——任胜乐,卢华,王永章,富宏亚摘要:纤维卷绕张力是在这影响直接卷绕产品的质量复合材料的模制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张力控制是在纤维缠绕技术的关键技术。
本文介绍了一种闭环张力控制系统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功能模块作为控制核心,将交流电(AC)伺服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和半径,下面的设备来完成实时半径赔偿。
张力控制系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型建立。
涡旋的半径的补偿技术是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很好地胜任具有控制精度高,反应速度快。
关键字:张力控制,PLC,数控绕线机;交流数字伺服电机复合材料纤维的组件绕组具有某些优点如低体重,高强度和高耐腐蚀性,并且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业。
许多研究表明,不适当的或不稳定的紧张导致的强度损失20%-30%的纤维缠绕组件。
一个理想的张力控制系统应提供稳定,在卷绕过程中张力可调。
与卷绕机的发展,张力控制器有,到目前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机械张力控制器,电气张力控制器和电脑张力控制器。
与发展电子技术和的外观微处理器较高的性价比,电脑张力控制器投入使用。
微处理器成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从而减少了的电路的数目电子控制系统,这大大简化了系统,提高了它的可靠性,并使得有可能先进的控制方法的应用。
因此,这种类型的控制器被广泛使用。
张力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和规范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改善。
然而,中国的纤维缠绕产业起步晚,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落后。
机械张紧器,具有精度低,响应速度慢,占国产应用张紧器的主要部分,并不能满足张力的要求。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张力控制系统。
1设置了该系统计划1.1建设系统卷绕张力控制系统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退绕,处理器和卷绕器,它也可以包括测量和控制部件,辅助输送装置和一个载荷传感器。
开卷的络筒机和类型可能是其中的两个驱动器类型,表面驱动器或中心的车程。
面的驱动装置,一个涡旋件或皮带被设置卷绕材料的表面上,驱动力通过摩擦产生的。
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

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引言在卷材加工过程中,收卷张力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过高或过低的张力都会对卷材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实现收卷张力的精确控制一直是卷材加工行业探索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伺服技术以及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发展,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逐渐成为行业中的主流。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伺服电机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关键是要实现卷材上的张力的精确控制。
此时需要借助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对电机执行器位置进行闭环控制并对控制过程进行监控的电机。
它具有反馈控制回路,可以实现闭环控制,并且对电机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进行监测和纠偏。
伺服电机可广泛应用于印刷、卷材、灌装、机床等领域,因为它具有响应快、定位精度高、承重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PLCPLC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它能完成对多个硬件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信号处理。
PLC控制器的编程比传统的可编程控制器更加灵活和智能,可以满足大部分工业控制的需求。
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卷材上的张力大小。
通过设置放在线或放离线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不断调整张力传感器的反馈量,从而实现对收卷卷材张力的精确控制。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1.通过传感器获得卷材上的张力大小。
2.PLC根据制定的控制策略计算出需要给予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
3.PLC将控制信号传输给伺服电机。
4.伺服电机对卷材的张力进行精确控制,监控其位置、速度、加速度,并实时向PLC反馈相关控制参数。
5.若收卷卷材的张力不符合要求,则PLC会基于前一阶段的反馈信息重新计算并重新发送控制信号给伺服电机,进入下一个循环。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优点•可以精确控制收卷卷材的张力大小,提高产品质量。
•对卷材的控制准确度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提高。
•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收卷张力控制系统的应用基于伺服及PLC的收卷张力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中,如卷材机、涂布机、制袋机、胶印机等。
基于PLC手机贴膜机控制系统设计规划方案

基于 PLC的贴膜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第一章引言1.1 贴膜机开展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的迅猛开展,庞大的市场及数码产品催生了其个性化美容效劳市场。
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手工贴膜生意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但传统手工贴膜速度慢,效率低,美观度差,缺乏个性化等缺点。
而自动贴膜技术在我国并不常见,我国自动贴膜技术还处于开展阶段,有广阔得前景。
1.2 贴膜机开展前景贴膜机是一款最新的美容工具,贴膜机设计精巧方便携带,皮箱外装,美观大方,比费时费力的传统人工贴膜具有革命性进步,巩固耐用、稳定性高。
贴膜机的问世是美容行业革命性的产品,不仅操作简便,效率高,而且体积更小,方便携带。
以前贴膜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手工粘贴, 但贴膜质量不稳定、效率很低、尤其劳动力本钱很高, 降低了企业效益。
智能贴膜必将颠覆个性化效劳市场,一经推出,供不应求。
该机设计精巧方便携带,随着我国市场的迅猛开展,贴膜机庞大的市场及数码产品催生了其个性化美容效劳市场,开展前景广阔。
1.3 课题概述当今社会,移动通讯迅速开展,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必须的通讯工具之一。
的生产和销售越来越大,生产厂家为了节约生产本钱,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贴膜机可以提高贴膜的效率、稳定性和平稳性而取代人工贴膜,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本钱。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贴膜机机械结构如图2-1 所示。
该机主要由机架﹑基板组件,吸料贴裝组件,剥料板组件,治具架组件,调整支架组件,收料盘组件,给料盘组件,主动轮组件。
1.机架主要由主支架、送料滑台支架和电控安裝箱三大局部組成。
2.基板组件主要用来支撑,安裝其它主要组件。
3.吸料贴裝组件主要用来保护膜剥离,贴合到产品外表。
4.治具架组件主要用来产品定位,以及角度调整。
5.调整支架组件主要用来调整保护膜与图2-1贴膜机机械结构产品贴合时的位置。
6.收料盘组件主要用来保护膜剥离后定位底纸回收,辅助料台送料。
7.给料盘组件主要用来料带定位,张紧料带。
基于PLC的手机贴膜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手机贴膜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专业(系)电气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方向班级工业控制103班学生姓名朱鹏指导老师姜海燕2013届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基于PLC的手机贴膜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二、指导老师:姜海燕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课题概述当今社会,移动通讯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必须的通讯工具之一。
手机的生产和销售越来越大,生产厂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手机自动贴膜机可以提高手机贴膜的效率、稳定性和平稳性而取代人工贴膜,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2、设计内容与要求采用气动传动,实现快速准确的移动动作,工作过程采用plc控制,实现工作过程的自动循环作业。
(1)、采用伺服电机控制整个设备是运行,理解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2)、理解设备的运行结构,采用plc控制整套系统的自动循环作业。
同学们可以在实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如:组态监控软件等。
四、参考资料:《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与工程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五、设计说明书内容1、封面2、目录3、内容摘要(200~400字左右,中英文)4、引言5、正文(设计方案与选择,设计方案原理、计算、分析、论证,设计结果的说明及特点)6、结束语7、附录(参考文献、图纸、材料清单等)六、毕业设计进程安排第1周:方案设计讨论,第2~3周:元件选择、电气原理图等,第4~7周:编制程序、修改方案、设计说明书初稿,第8~9周:编写正式设计书2周第10周:答辩、完善。
七、毕业设计答辩与论文要求1、毕业设计答辩要求答辩前三天,每个学生应按时将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专题报告等必要资料交指导教师审阅,由指导教师写出审阅意见。
学生答辩时对自述部分应写出书面提纲,内容包括课题的任务、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或参考文献、设计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成果结论和评价。
工程应用1 基于PLC的恒张力控制系统

工程应用1 基于PLC的恒张力控制系统一、项目目的1.了解电线自动化生产线张力控制系统;2.掌握电线自动化生产线恒张力控制系统工作原理;3.掌握S7-300PLC编程软件平台、STEP7的程序结构和编程方法;4.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二、硬件系统设计1. 硬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由编程计算机(上位机)、S7-300PLC控制器(下位机)和电线生产线(被控对象)等组成,编程计算机(RS232通讯口)和S7-300PLC控制器(DP通讯接口)之间通讯采用PPI通讯方式。
2. 恒张力控制原理恒线速度恒张力调节系统以牵引机的速度为全线的基准速度,实现前后张力分段。
收线机为卷取张力调节系统,放线机为开卷机张力调节系统,前后张力方向相反。
开卷机由欧陆514C致力调速板控制,形成一个张力、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它按照牵引机速度进行调节,如图1所示。
开卷机张力给定,张力反馈信号和开卷机电流、张力双闭环调节系统构成了开卷机的调速系统,随着生产的进行,开卷机上的铜线盘半径不断减小,相应的电机转速必须逐渐增大才能保持电线上的张力恒定,但实现裸铜线的线圈半径检测很困难于是我们采用电缆张力负反馈,这样根据张力反馈信号的大小来调节开卷机的转速,在整个过程中开卷机随着牵引机的速度转动,从而使电缆张力保持恒定。
图1恒张力系统示意图3.定义I/O口地址分配表分析与恒张力控制相关的生产线设备(开卷机、牵引机),分配PLC输入、输出信号地址。
4.设计出硬件系统接线图三、PLC控制程序设计1. 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典型的PLC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图2模拟量闭环控制原理图在过程控制中,按照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进行控制的PID控制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自动控制器。
2. S7-300PLC实现闭环控制的方法S7-300PLC的FM355是智能化的4路通用闭环控制模块,可以用于化工和过程控制,模块带有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
基于PLC的贴标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贴标机控制系统设计发布时间:2022-10-30T08:11:42.51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2期6月作者:黄跃娟张娜薛莹[导读] 本文设计的是基于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源贴标机,利用装置上的电子传感器检测传送带上待贴黄跃娟张娜薛莹哈尔滨华德学院 150025摘要:本文设计的是基于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源贴标机,利用装置上的电子传感器检测传送带上待贴标物体位置信息和气缸工作状态,通过可编程控制器的运算从而控制气缸以及变频器,再由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运作,标签贴纸从卷轴里拉出,贴标轮竖直方向向下伸出并将贴纸贴在直流电源上,实现自动贴标功能。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贴标机;变频器1、引言随着现代可编程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工厂厂家生产线上快速生产需求,厂商对于实现自动化水平需要也越来越高,可编程控制器具有比较高可操作性与可靠性,这些特性让自动贴标机具有精度高、保证人工安全前提下提升生产速度、生产成本低、抗干扰性能强、发生故障问题率低、操作简单以及后续维修和保养便捷等特点2、贴标机主电路设计直流电源贴标机的传送带主电路是由一台变频器和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组成,变频器接入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通过调节变频器参数从而控制电机的运作,电机通过带动皮带来控制传送带的运动,传送带运动在整个贴标机开始运作时是保持一直匀速的状态。
贴标机驱动轮主电路也是由一台变频器和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组成,电机作为驱动轮,贴标机的驱动轮间断地拉动标签带运动。
在电路中设有空气开关,空气开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电气设备元件,在电路中如果出现短路、过载等情况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贴标机传送带控制电路设计直流电源贴标机的传送带控制电路是由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传送带运行,直流电源贴标机电气控制系统开始运行时,按下启动按钮SB1后,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送带一直保持匀速状态运作,按钮SB2作为整个贴标机控制系统的停止按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绪论 (2)1.1 复贴机的背景知识 (2)1.2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发展现状及结构 (2)1.3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及前景 (3)1.4 基于PLC 的复贴机电控张力控制系统 (3)2 复贴机的主要结构和组成 (4)2.1 复贴机的基本情况 (4)2.2 磁粉制动器 (4)2.3 放卷单元和送膜单元 (5)2.4 喷涂单元 (6)2.5 干燥单元 (6)2.6 层压单元 (6)3张力控制原理分析 (8)4 电控张力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9)4.1 张力控制方法的选择 (9)4.2 张力控制系统的驱动方式的选择 (9)4.3 收卷、放卷、送膜张力控制设计 (10)5 张力控制系统的硬件选择以及电路设计 (11)5.1 控制电路的电源设计 (13)5.2 系统输入输出点分配 (13)5.3 控制器PLC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设计 (14)5.4 D/A和A/D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15)5.5 控制器PLC模块 (17)5.6 变频器模块的选择 (17)6 控制器PLC的软件设计 (19)6.1 PLC程序各个模块的程序分析 (21)6.1.1 模块初始化程序分析 (21)6.1.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分析 (21)6.1.3 数据处理模块的程序设计分析 (21)6.1.4 输出模块程序分析 (21)6.1.5 积分分离PID的控制策略分析 (21)6.2 系统的梯形图程序 (22)结论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附录A (30)附录B (31)1 绪论1.1 复贴机的背景知识复贴机是一种新型的纺织机械。
目前,与其它纺织机械的使用情况相比,复贴机的研究和推广使用还差的很远。
但是,我认为,复贴机是一种新型的纺织机械,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本课题的张力控制系统主要是针对复贴机收卷单元的张力控制的,而通过对张力进行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我们期望的标准。
另外,复贴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复贴技术。
利用复贴技术,我们可以生产多种功能化纺织品,比如医用防护服面料、农用覆盖篷布等等。
而我国如今的复贴技术还不太成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1.2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发展现状及结构PLC是一种具有非常广泛用途的高性能装置。
在没有可编程控制器的年代里,许多系统控制者选用继电器来进行工业控制,并且继电器几乎占据了工业控制的所有领域。
虽然工业控制中继电器被大量应用,但是它却有很大的缺陷:体积很大,性能不稳定,维修麻烦,环境适应能力差。
随着工业的发展,外国一家大公司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断钻研,终于研究出一种能够替代继电器控制的新机械设备—可编程控制器。
接着,人们不断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改进,提高它的性能,到目前为止,PLC已经得到诸多使用者的认可,并且还在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到了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引进可编程控制器,当时随着专用设备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引进了很多国外可编程控制器。
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的市场还大部分被国外的一些着名的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占领着,如西门子、欧姆龙、三菱等等。
所以,对于我国自主研发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来说,前景是光明的,同时也会是很艰难的。
1.3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及前景近些年来,随着各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它们对调速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变频器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变频器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和变频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的幅值来控制交流电机的电力传动元件。
它有节能效果显着,维护简单,起停特性好,调速性能好等优点。
目前国产的变频器占全国变频器市场容量的很小一部分,而大约我国70%的市场被各种国外品牌所占领,其中40%是被日本品牌所占领,30%是被欧美品牌所占领。
这说明我国的变频器技术还有待很大提升空间。
变频器可以改变电机定子供电频率,而电机定子频率的变化可以使电动机的转速平滑改变。
电机的转速变化范围在电源频率在0~50Hz范围变化内是很广的。
这使在整个电动机调速过程中,都可以达到转差功率,拥有高效率、高精度的调速性能。
1.4 基于PLC 的复贴机电控张力控制系统基于PLC的复贴机电控张力控制系统主要有检测单元、数据转换单元(A/D、D/A数据转换)、控制单元(PLC)、驱动单元组成。
本系统选用台达的 PLC,通过接收 A/ D扩展单元的数据,进行处理,发出指令,经过 D/ A扩展单元的数据转换来控制变频器,然后有变频器对电动机的转速进行调节,最后达到控制张力的目的。
2 复贴机的主要结构和组成2.1 复贴机的基本情况复贴机主要有放卷单元、送模单元、喷涂单元、层压单元、干燥单元、收卷单元、纠偏单元构成。
放卷单元起到放送面料的作用;送模单元起到传送具有特殊作用的薄膜的作用;喷涂单元主要是向面料表面喷涂胶水,从而为面料和有特殊功能的薄膜的粘合做准备;层压单元主要是通过压力的作用使薄膜和加工物充分结合在一起;干燥单元则是对层压过的面料进行高温干燥,加快薄膜和面料的粘合;收卷单元则起到将黏贴有特殊功能薄膜的面料收卷起来;纠偏单元针对面料在传递的过程中出现跑偏问题而设计的,起到纠偏的作用。
图2.1是复贴机的结构框图。
图2.1 复贴机的结构框图2.2 磁粉制动器磁粉制动器是制动部件与运动部件借助于磁粉间的电磁吸力形成的磁粉链,同工作面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制动功能的制动器。
本课题主要是利用磁粉制动器的连续滑动、张力控制的用途来对放卷单元和收卷单元的张力进行控制。
尽管磁粉制动器是一个具有优越性能的自动控制元件,但是它也需要进行保养,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湿气和表面温度。
磁粉制动器的特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大范围的控制;2、能够实现连续滑动运转;3、能产生安定的扭力;4、没有鸣叫音;5、热容量很大,因为它使用了耐热性优越的磁粉及运用了理想的冷却方法,所以即使是超长时间的连续滑动运转,仍可以放心使用;6、能够达到平顺的连续及驱动状态,因为动、静摩擦系数几乎一样,所以完全连结时不会产生震荡,能够因应负载加减速度。
图2.2是一个单轴磁粉制动器。
图2.2 单轴磁粉制动器2.3 放卷单元和送膜单元放卷单元是将要加工的面料送给喷涂单元,而送膜单元是放送有特殊功能的薄膜的单元。
它们的工作过程是,主轴电机带动要加工的面料做放卷运动,磁粉制动器对放卷辊产生制动力,使面料拉紧而产生张力。
另外,面料张力会随着放卷辊的卷径的逐渐减小而逐渐增大,若不进行调节,面料可能会被拉断。
故设置了摆杆装置,通过检测摆杆的角度变化来测量张力的变化。
我们通过把测量到的摆杆角度值反馈给控制器,然后控制磁粉制动器的输入电压,从而使面料的张力维持在设定值附近,保证面料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同时,面料或薄膜由于在传送的过程中经历的环节比较多,容易跑偏,故在放卷部分装设了纠偏装置。
2.4 喷涂单元喷涂单元主要是向加工面料上喷涂胶水,为粘合特殊功能的薄膜做准备。
工作原理是:液体胶水从喷枪喷出后呈气体状态,直接粘在面料上。
对于喷胶的过程,要求很严格。
因为任何一处的喷涂不均匀将直接影响加工物的质量。
因此,喷头在这里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应该独立稳定、工作协调一致。
2.5 干燥单元由于大量的水分含在胶水里,而薄膜和面料是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所以需要利用干燥单元对经过喷胶处理的面料烘干处理。
如果让胶水自然冷却,黏贴时间不仅会增加,而且黏贴的紧密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通过干燥单元的处理,加快了熔胶里大量水分的蒸发,这样面料的黏贴效果不仅能够得到提高,而且加工面料里的水分蒸发的速度也会提高。
2.6 层压单元要达到加工面料和薄膜粘合牢固的目的,层压单元也是必不可少的。
层压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是,压辊对经过烘干处理的复合面料均匀加压,从而使复合面料的黏合效果更加密实,满足生产要求。
同时,压辊在汽缸的驱动下可以控制自身的加压与抬起,从而满足不同涂层工艺的需求。
2.7 收卷单元收卷单元主要作用是将复合面料收卷起来。
由于收卷的过程中收卷辊的半径逐渐增大,势必引起面料张力的变化,这直接影响到面料的质量,为此必须设置张力传感器随时检测面料的张力,将数据传送给控制器,然后有控制器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操作,来控制变频器,达到调节电机转速的目的,从而控制收卷时的收卷张力稳定在设定值范围内。
2.8 纠偏单元加工面料经过放卷、喷涂、干燥、层压、收卷单元,经历的机构很多,同时加上导布辊的磨损,这些导致面料受到的张力很不均匀,容易在传递的过程中跑偏。
纠偏单元是针对这个问题而设置的,通过对面料进行纠偏,达到面料张力均匀的目的。
本课题使用的纠偏方法是,在面料的两侧边缘放置一对超声波检测头。
一旦面料跑偏,超声波检测头的一端接收不到另一端发送的信号,同时光电检测头会将信号的变化信息快速传送给PLC,PLC 会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发出指令控制纠偏电机的转动来进行纠偏运动。
3 张力控制原理分析复贴机的张力控制主要是对放卷单元,送膜单元以及收卷单元的张力进行控制。
对张力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电机转速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张力的控制的。
张力控制系统的结构简图如图3.1所示。
图3.1 张力控制系统的结构简图由胡克定律可知卷绕辊与压辊两个传动点之间的加工物长度是L ,压辊前后两侧的线速度分别是v1、v0,那么加工面料的弹性模量是F L E S L =⨯∆ (3.1) 其中F 是加工物的张力,S 是加工物的截面积,()10L v v dt ∆=⎰-是弹性伸出量。
那么加工物的张力是:()10E S F v v dt L⨯=⎰- (3.2) 从式 3.2可知张力调节是一个积分环节,加工后的面料经拉伸之后,加工面料由于弹性而伸长,面料因此绷紧,从而产生了张力。
同时,张力的大小与两传动单元的线速度之差有紧密关系。
当两传动单元的线速度之差保持不变,那么复合面料的张力也保持不变;当两传动单元的线速度之差发生变化,那么复合面料的张力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所以,面料的张力控制进而被转化成对两个传动单元的线速度之差的控制。
4 电控张力系统控制方案设计4.1 张力控制方法的选择张力控制的方法可分为直接张力控制和间接张力控制两种。
对于间接张力控制,就是通过控制传动系统来调节张力的变化,从而间接实现对张力的控制。
而通常通过控制传动系统来间接控制张力。
传动系统的控制方式有最大力矩控制方式、功率控制方式等等。
这种间接张力控制仅仅能满足一般张力控制要求,适用于张力要求不高的场合。
显然,对于复贴机来说,张力控制要求很严格,张力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所以,间接张力控制这种方法不适合本课题的张力控制。
而对于直接张力控制,它主要是采用传感器来测量张力值,然后把测的数据传送给处理器,经处理器的有关运算,从控制器中输出相关的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根据命令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使张力维持在恒定值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