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精)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精)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精)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尹海蛟

空调的硬件电路只是起到支持作用。因为作为自动化控制的大部分功能,只能采取软件程序来实现,而且软件程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既经济又灵活方便,而且易于模块化和标准化。同时,软件程序所占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来说比硬件电路的开销要小得多。同时,与硬件不同,软件有不致磨损、复制容易、易于更新或改造等特点,但由于它所要处理的问题往往远较硬件复杂,因而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及维护往往要花费巨大的经历及时间。但相比之下,这些代价所取得的功能远优于仅依靠硬件电路所实现的功能。

1.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思想

在硬件电路设计好以后,软件设计则是最重要的一个设计部分,由于空调自动控制的大部分智能化功能都是软件来完成,这样就使得硬件电路设计的简化和成本低可以得到实现。然而,8051单片机采用的是与其物理地址联系非常紧密地汇编语言来进行编程的。我们知道汇编语言相对于高级语言而言,它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它的指令代码也非常简单,但前提是编程人员要对8051单片机内部硬件电路非常熟悉。这对编程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在进行软件编程时,我们仍然要采用结构化模块方式编程,从而可以把一些非常大的程序逐步分解为几个小程序,这对于编程人员非常重要的。对于本课题而言,由于它最终要设计成样机形式。因此,我们就得对整机进行监控,这个监控程序中应包括各种芯片的初始化程序、自诊断程序及许多中断子程序等事实上,在对空调器上电后,它应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自动转入监控程序的执行。我们在编制时把监控程序作为本机的主程序来进行工作。任何故障都会从监控程序的执行中得到响应,而且任何故障给予的响应方式和代码不同,因此这很方便的可以查找到该故障部位。显然,这只对硬件电路的故障有效。对于软件程序的执行故障,我们目前只能通过软件程序的调试安装及仿真来判别它是否正常运行。因为单片机毕竟不是微机或上位机。它所能容纳的程序能力也是有限的。当然,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技术进行优化,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直至软件程序的出错运行。各种子程序模块都挂接在该主程序上。编制它时,我们尽可能充分利用8051单片机的软件资源及内部寄存器资源,这样可以提高其运行速度。

硬件和软件式空调温度控制的核心设计方面,本课题把研究重点特别投向软件设计,毕竟自动控制功能大部分都要靠软件程序来完成。在本课题设计过程中,软件调试要花大量时间来调试运行,而硬件电路我们只需简单调试。因此可见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有很大区别,而且在总体调试中还要对其进行调整。这都是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了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初步了解到该研究项目主要的研究工作内容和其采用的优点。倘若要具体进行各个细节

方面的工作,我们能够发现这种总体设计思路对具体电路的设计合理程序模块设计的重要指导意义,不管设计研究任何仪器仪表,这种总体设计思路总是必需的,而且是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该空调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特点。

2.主程序的设计及流程图

本课题的主要思想就是检测温度,控制制冷压缩机对室温进行恒定控制。并且将温度显示在七段码显示器上,还可通过键盘控制设定温度的增加和减少。主程序通常包括可编程硬件、输入、输出端口和参数的初始化,自诊断管理模块以及实时中断管理和处理模块等。我们采用“自顶向下”结构化设计,它属于该设计中的第一层次,除了初始化和自诊断外,主程序一般总是把其余部分联接起来,构成一个无限循环图,空调温度的自动控制的所有功能都在这一循环圈中周而复始地、或有选择地执行,除非掉电或按复位键,它不会跳出这一循环圈。对于主程序,由于本设计设有键盘和显示子程序,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本主程序从整个系统的上电复位开始运行,然后对各种可编程器件及单片机堆栈和参数进行初始化。接着对各软、硬件模块进行自诊断,并同时判断有无中断,等待是哪儿硬件或软件出错。一旦发生这种出错情况,则判明后进行相应的服务模块,然后进一步自诊断,以达到运行正常,否则就跳出,进行出错处理;若无中断请求,我们开始进行实时处理状态,调用A/D转换子程序,同时我们采用BCD码运算,这样进行十六位二进制数转换为BCD的子程序。这样,进行各种功能处理模块,数据融合技术子程序或多线段逼近温补子程序,处理完毕,我们判断是子程序,恢复二进制数码,同时,判断误差程度,若满足,输出启动D/A 子程序。整个测量过程是否结束,若结束,则返回,若误差过大,则重新调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计算处理。若没有完成,则回到初始化阶段循环再做。这就是整个空调温度控制的主程序的设计思想。

图 4.1 软件设计流程图

主程序如下:

MAIN:MOV SP,#30H

MOV TEP0L,#08H ;设定温度低位MOV TEP0H,#01H ;设定温度高位LCALL REST

LP: LCALL START

MOV R1,#5CH

MOV R0,#2CH

MOV R2,#03H

LP1: LCALL GET_TEP

LCALL IN_TEP

DJNZ R2,LP1

LCALL FILTER ;数字滤波

MOV TEP1L,R7 ;室内温度低位

MOV TEP1H,R6 ;室内温度高位

LCALL PID ;PID运算

LCALL OV_DO

LCALL TEP_A

JMP LP

3.温度测量的子程序

温度测量通过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内温度,将室内温度值转化为数字量接入MSC-51单片机中,并将对应的数字量储存在TEP1L、TEP1H中。在通过与控制温度比较对压缩机运转进行控制。

图4.2 温度测量流程图

温度测量子程序:

GET_TEMP: LCALL INT ;调用初使化子程序

MOV A,#0CCH

LCALL WRITE ;送入跳过ROM命令

MOV A, #44H

LCALL WRITE ;送入温度转换命令

LCALL INT ;温度转换完全,再次初使化

MOV A,#0CCH

LCALL WRITE ;送入跳过ROM命令

MOV A,#0BEH

LCALL WRITE ;送入读温度暂存器命令

LCALL READ

MOV R7,A ;读出温度值低字节存入R7

LCALL READ

MOV R6,A ;读出谩度值高字节存入R6

SETB EA

RET

4.显示子程序

室内温度值和控制温度值都要通过七段码显示器显示出来,显示子程序必不可少,将要显示的室内温度和控制温度所对应的BCD码存入MSC-51中SEGDATA储存单元中,通过控制信号显示在相应的显示器上。

显示子程序:

DISPLAY:MOV R0,#TEP0L ;显示内容首地址MOV R1,#01H ;显示数码管的起始位

MOV R2,#04H ;显示内容位数

MOV DPTR,#TAB_NU

DIS1: MOV A,@R0 ;调用显示内容MOVC A,@A+DPTR

MOV SEGDATA,A

SETB SEGD

NOP

CLR SEGD

INC R0

MOV SEGDATA,R1 ;调用显示位数

SETB SEGB

NOP

CLR SEGB

MOV A,R1

RL A

MOV R1,A

LCALL DELAY3MS ;防止软件干扰 DJNZ R2,DIS1

RET

5.D/A 转换子程序

单片机通过DAC0832得到相应的启动电压,使压缩机能够根据单片机判断出的信号进行运动,从而达到启动空调、降低室温的作用

D/A 转换的子程序如下:

D/A_run :MOV DPTR,#FF7FH

MOV A,CONTR

MOV @DPTR,A

RET

6.PID 运算子程序

加入PID 运算可以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度和调节的质量,本课题采用PID 运算正是为了提高运算结果,使之更精确,减少外界的干扰。

PID 计算公式:

()()()()[]()()()()[]212111-+--+?+--+-=K E K E K E K K E K K E K E K K P K P D P =()D I P P P P K P -++-1

一、PID 算法子程序

PID 算法子程序详细见附录PID 子程序

下图为PID 算法的流程图

图4.3 PID 算法流程图

二、PID算法中的求补过程

PID算法中存在着许多的数学算法子程序,举例说明求补过程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子程序。

求补程序的设计流程如图4.4

图4.4 求补子程序流程图

7.数字滤波子程序设计思想及其流程图

一、数字滤波设计思想及流程图

数字滤波是一种克服随机误差的软件算法。因为随机误差是又窜入仪表的随机干扰所引起的,这种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同一量时,其大小和符号作无规则的变化而无法预测,但在多次测量中它是符合统计规律的。这样,我们根据

统计规律可消除误差,同时数字滤波还可以对信号进行必要的平滑处理,以保证仪表及系统的正常运行。

数字滤波有以下特点:(1)数字滤波无需硬件,只是一个计算过程,因此可靠性高,不存在阻抗匹配问题;(2)数字滤波实用软件算法实现的,因此可以使多个输入通过共用一个软件“滤波器”,从而降低仪表硬件成本;(3)只要适当改变软件滤波器的滤波程序或运算参数,就能方便地改变滤波特性。

前面讨论到数字滤波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设计智能型压力变送器是采用了较为常用的算术平均滤波法。它就是连续取n 个采样值进行算术平均,其数学表达式为:

u =N 1∑=N

i ui 1

显然,算术平均滤波对信号的平滑程度完全取决于N 。N 较大时,平滑度高,但灵敏度低;当N 较小时,平滑度低,但灵敏度高。

二、数字滤波子程序

FILTER : MOV A, 2CH

MOV R3, 5CH

CJNE A, 2DH ,CMP1

CJNE R3, 5DH ,CMP1

AJMP CMP2

CMP1: JNC CMP2

XCH A ,2DH

XCH A ,2CH

XCH R3 ,5DH

XCH R3,5CH

CMP2: MOV A ,2DH

MOV R3 ,5DH

CJNE A ,2EH ,CMP3

CJNE R3 ,5EH ,CMP3

MOV 2AH ,A

MOV 5AH ,R3

RET

CMP3: JC CMP4

MOV 2AH ,A

MOV 5AH ,R3

RET

CMP4: MOV A ,2EH

MOV R3,5EH

CJNE A, 2CH ,CMP5

CJNE R3, 5CH ,CMP5

MOV 2AH ,A

MOV 5AH ,R3

RET

CMP5: JC CMP6

XCH A, 2CH

XCH R3,5CH

CMP6: MOV 2AH, A

MOV 5AH,R3

RET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

空调自动化控制原理说明 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大厦内的各种机电设施,包括中央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监控管理。其中,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0%以上,是楼宇自动化系统节能的重点[1]。由于中央空调系统十分庞大,反应速度较慢、滞后现象较为严重,现阶段中央空调监控系统几乎都采用传统的控制技术,对于工况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控制惯性较大,节能效果不理想。传统控制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难以解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空调系统温湿度影响及控制品质不够理想。而智能控制特别适用于对那些具有复杂性、不完全性、模糊性、不确定性、不存在已知算法和变动性大的系统的控制。“绿色建筑”主要强调的是:环保、节能、资源和材料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洁净度的要求,因此,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控制系统涉及面广,而要实现的任务比较复杂,需要有冷、热源的支持。空调机组内有大功率的风机,但它的能耗很大。在满足用户对空气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只有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才能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以下将从控制策略角度对与监控系统相关的问题作简要讨论。 2 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2] [3]:

(1) 新风部分 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采集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即新风),这部分新风必须满足室内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最小新鲜空气量,因此空调系统的新风取入量决定于空调系统的服务用途和卫生要求。新风的导入口一般设在周围不受污染影响的地方。这些新风的导入口和空调系统的新风管道以及新风的滤尘装置(新风空气过滤器)、新风预热器(又称为空调系统的一次加热器)共同组成了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 (2) 空气的净化部分 空调系统根据其用途不同,对空气的净化处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在空调净化系统中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的简单净化系统,也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的一般净化系统,另外还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三级过滤装置的高净化系统。 (3) 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 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和降温、去湿,将有关的处理过程组合在一起,称为空调系统的热、湿处理部分。在对空气进行热、湿处理过程中,采用表面式空气换热器(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热水或水蒸气的称为表面式空气加热器,简称为空气的汽水加热器)。设置在系统的新风入口,一次回风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一次加热器;设置在降温去湿之后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二次加热器;设置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 系统实现模块 1.1 服务端模块 服务端主要包括三个模块: 1.网络模块,建立TCP服务器,负责监听端口,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并接受和发送数据。 2.应用模块,负责处理从网络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予以分析处理,进行转发或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返回相关信息。 3.数据层,数据层用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应用模块必须通过数据层来进行数据库的操作。 日志记录 图4.1 系统模块图 1.2 客户端模块 用户端包块以下模块: 1.用户界面模块,此模块包括客户端的操作界面,由NetBeans编写的GUI,进行了较多的美化,采用偏向Vista的风格。 2.网络模块,此模块包括两个小模块,TCP模块用于和服务器端通讯,而UDP 模块则负责和客户端进行P2P通讯。 3.聊天模块,此模块负责在用户聊天时候,对聊天的数据进行封装,对聊天的图片也进行压缩,以适用网络传输。在接受到聊天数据之后,又会对聊天数据进行分解操作,最后生成聊天内容。 4.群组模块,此模块包括群组聊天、群组的创建、管理、更新等功能。 5.文件传输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客户端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 6.视频聊天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客户端之间的视频聊天功能。 7.系统设置记录模块,此模块用于实现保存聊天记录,登录日志,以及保存系统设置信息的功能。 系统记录模块 图4.2 客户端模块图 2 数据库设计 2.1用户表设计 用户表是系统中的基础表,主要用来记录用户注册时的各种信息,此表还有一个从表userlogin表用来记录用户登录和状态信息。[12] Userinfo表

UserLogin表 用户关系表是用来保存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的数据表,查询好友列表的时候要从此表中查询与自己ID想关联的好友ID,type字段可以设置两者的关系,其中1为好友关系,0为黑名单。 其他表,如组群表,族群信息表就不在此一一列出。 3 系统模块的详细设计 此章节将叙述系统部分模块的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 3.1 网络模块的设计实现 本系统采用TCP和UDP混合的网络通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登录验证时采用TCP连接,登录之后,客户端与服务器采用UDP方式保持通讯,客户端和客户端之间采用UDP连接,如果无法直接连接,通过服务器申请UDP穿透NAT,如果失败,则消息通过服务器中转传递。

即时通讯课程设计

《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即时通讯软件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 年8月23 日

一、系统需求分析2 ?项目名称2 ?开发背景2 1、文档说明 3 2、实现功能3 3、功能说明3 二、系统的UML基本模型4 1、用例图4 三、数据库设计4 (1)E-R图4 (2)数据库逻辑结构5 1存储用户信息表Users详细信息 5 2存储QQ消息表Messages详细信息5 3存储QQ消息类型表MessageType详细信息5 4存储好友表Friends详细信息5 5存储好友策略表FriendshipPolicy 详细信息6 6存储血型表bloodType 详细信息6 7存储星座类型表star 详细信息6 8存储密码表SavePwd 详细信息6 三、系统运行结果(截图)6 1、登录界面:6 2、申请QQ界面6 3、忘记密码窗体7 4、主窗体:7 5、修改个人信息8 6、查找好友界面:9 7、聊天界面:9 8、设置字体10 9、有新消息提示12 10、退出 12 四、课程设计总结13 一、系统需求分析 ?项目名称 “MyQQ”聊天系统 ?开发背景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需要简捷快速的方式进行沟通。用手机交流存在费用高,

操作麻烦的问题。因此开发一个基于C/S 架构的QQ,可解决在局域网范围内与好友进行便利交流,无需任何费用。 1、文档说明 改文档描述了MyQQ的功能、数据库、以及ER图、等、让用户可以大体的了解该软件安的功能。 2、实现功能 01 注册QQ号 02 登录到主界面 03 登录后可以显示好友列表、QQ头像、未查看的消息 04 可以通过性别、年龄、QQ号查询好友,并添加好友 05 编辑个人的信息、修改密码、设置添加好友的模式 06 可以与好友进行实时聊天 07 头像列表、可以从100个头像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 08、可以设置聊天字体,颜色。 3、功能说明 1、登录 显示登录界面。用户输入用户名称和口令后,提交页面。系统验证用户的登录: 若用户名称或口令不正确,系统显示登录失败消息,用户可再次登录;若用户名 称和口令正确,登录成功,系统显示一个登录后的页面,可供用户进行聊天。若 忘记密码,可找回密码。 2、注册、忘记密码 用户必须先申请QQ 号,才能登录MYQQ 系统。用户注册信息的妮称不能相同。 注册信息除包含基本资料外,还包含星座和血型,忘记密码可以找回。 3、登录后主窗体 显示好友信息,扫描未读聊天信息,同时来消息的好友头像闪烁。可添加和删除 好友,并将头像设置为小图标。 4、查找添加好友 查找好友的方法可有精确查找和模糊查找。也可通过年龄和性别进行查找。可将 查到的网友添加为好友。 个人信息管理 可以修改个人信息资料,如头像等。也可进行安全设置。如更改密码。更改完成 显示更改成功 6、聊天 可与好友进行聊天。信息即时更新。 7、头像列表 用列表的方式显示系统提供的头像。供用户选择。 8、系统消息

空调自控系统方案设计(江森自控)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 HVAC暖通空调自控系统 技术方案设计书

一. 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用户对项目要求,并结合沈阳建筑智能化建筑现状,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是屹今为止整个沈阳所有建筑物厂区当中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里面分布着大量的暖通空调机电设备。 ?如何将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集中监测和控制,提高设备的无故障时间,给投资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如何能够使这些暖通空调机电设备经济的运行,既能够节能,又能满足工作要求,并在运行中尽快的将效益体现出来; ?如何提高综合物业管理综合水平,将现代化的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管理上提高效率。 这是目前业主关心的也是我们设计所侧重的。 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下列子系统: 冷站系统 空调机组系统 本暖通空调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之设计是依据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暖通空调自控系统项目的设计要求配置的,主体的设计思想是结合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为准。 1.1冷站系统 (1)控制设备内容 根据项目标书要求,暖通自控系统将会对以下冷站系统设备进行监控:监控设备监控内容 冷却水塔(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却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却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 冷水机组(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 冷冻水泵(2台)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 自动状态、水流开关状态; 冷冻水供回水管路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回水流量; 分集水器分水器压力、集水器压力、压差旁通 阀调节; 膨胀水箱高、低液位检测; 有关系统的详细点位情况可参照所附的系统监控点表。 (2)控制说明 本自控系统针对冷站主要监控功能如下: 监控内容控制方法 冷负荷需求计算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测量值,自动计算建筑空 调实际所需冷负荷量。 机组台数控制根据建筑所需冷负荷自动调整冷水机组运行台数,达到最佳节 能目的。 独立空调区域负荷计算根据Q=C*M*(T1-T2) T1=分回水管温度,T2=分供水总管温度, M=分回水管回水流量 当负荷大于一台机组的15%,则第二台机组运行。 机组联锁控制启动:冷却塔蝶阀开启,冷却水蝶阀开启,开冷却水泵,冷冻 水蝶阀开启,开冷冻水泵,开冷水机组。停止:停冷水机组, 关冷冻泵,关冷冻水蝶阀,关冷却水泵,关冷却水蝶阀,关冷 却塔风机、蝶阀。 冷却水温度控制根据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台数,并且自

基于BS方式的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S方式的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为流行的通讯方式,而各种各样的即时通讯软件也层出不穷;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通讯服务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即时通讯的运用将日益广泛,即时通讯软件业方兴未艾。本文首先描述了即时通讯业的发展和现状,然后初步探讨了即时通讯所涉及到的一些技术,最后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案,并且设计了一个名为web-msn的即时通讯系统。 web-msn是基于B/S的模式的即时通讯系统,通过IE等浏览器直接完成客户端的登录、数据传输,更加便捷了用户之间的通讯和交友;使用最新的Ajax 技术,使其非常快,无需等待页面的刷新,实现了即时通讯的功能。 在系统设计与建模过程中,使用了UML和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本系统基于.NET Framework 1.1,使用Visual Studio .NET 2003作为开发工具,将.NET中的一些新技术运用到了系统中;在开发过程中用到了时下流行的重构开发方法,优化了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Web-msn;即时通讯;B/S;Ajax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tant Message Based on B/S Abstract Instant message is currently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communicate on the Internet,by the way various instant message software have been continuously appearing; service provider offers more and mor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nowadays.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stant message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than before.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stant message. Then it discusses the technologies of the instant message such a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service mode and friend-making mode. It makes a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th respect to the current technology and also provides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improvement. At last it designs and develops an instant message system named web-msn. The web-msn system is an instant message system which bases on b/s mode. You can login and interact with it through IE. It makes communication and finding friends more conveniently. It is designed using Ajax, which doesn’t need to wait for refreshing page, so carry out communication instantly.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NET Framework 1.1 and uses Visual Studio .NET 2003 as the development tool. It accumulated some new technology in .NET into our system.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 used the popular re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ethod, which optimizes the system design. Key words:Web-msn; Instant Message; B/S; Ajax

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年论文 题目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崔振伟 指导教师张飚 年级2010级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系别光电工程系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年5月

论文提要 目前信息的准确、快速、安全的传递在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内部这间的信息交流都要变得非常重要。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建立一套软,硬件结合的通信系统,从而保证企业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安全地传递到目的地。 本系统为企业内部即时通讯系统,是鉴与员工之间所处地点不同,员工之间交流的重要性的情况下,针对公司不适合让员工连接外网的实际情况下设计构思出来的,该系统设计完成后可用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即时通讯工作,同时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加以适当扩充,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公司。

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崔振伟 摘要:伴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准确、快速、安全的传递在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内部这间的信息交流都要变得非常重要。建立一套软,硬件结合的通信系统,从而保证企业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安全地传递到目的地,能有效的解决员工之通讯交流障碍的问题,并防止员工跟外部联系。 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的这一需求,特开发了适应企业局部通信的局域网即时通讯系统。论文介绍了在Microsoft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08下开发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局域网即时通讯系统的整个过程,系统采用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框架开发前台的操作界面,采用多线程和网络技术来实现成员这间的互联。实现了局域网内用户信息的采集与显示,最小化托盘,文字聊天,语音聊天,窗口抖动,字体设置,保存聊天记录的功能。在开发过程中,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整个流程进行。经过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阶段,最终开发出了可以在单机上运行的试用版局域网即时通讯系统。本系统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加以适当的扩充完善就可正式的投入使用。 关键词:软件工程网络通信线程 一、即时通讯的意义与背景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PC机的普及与深入,互联网的到来,解决PC机之间即时通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一些通讯软件也应运而生,具有代表性的如下:QQ: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9年2月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由1999年的2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MSN:由微软开发的1999年7月开发的即时通讯工具,4大顶级个人即时通讯工具之一。 Google Talk:是由Google 开发的的即时通讯方式,简称Gtalk。并宣称该软件“可以让你与朋友随时随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自由的通话,发送即时讯息。并于2008年7月发布了iPhone版的Google Talk和2011年4月在Android版本的Google Talk上启动语音和视频聊天功能。 AIM:是美国在线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类似于MSN,等,在泛北美地区拥有最广泛用户数量(2009.07数据),超过排名第二和第三的Yahoo Messenger和MSN。支持iPhone,Android,iPad,MAC,Windows等平台。 国内的还有新浪UC,YY,百度hi,Lava快信等,国际上的Yahoo!Messenger等。这些软件有一个集中的特点是基于互联网并且需要服务器的支持。其工作方式如下:登陆即时通讯服务器,获取一个自动建立的以前的即时通讯对象列表,获取自已的在线状态,当好友列表的某个用户在任何时候登录上线并且想跟你进行联系时,即时系统会发一个消息提示你,然后你就可以与目标对象建立一个聊天对话通道进行各种消息如文字、语音、窗口等来

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概述 本次测试是对车间净化空调系统再验证过程中,对下列项目予以测试。 1.送风量及换气次数; 2.气流流型; 3.已安装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 4.洁净度(悬浮粒子数); 5.沉降菌; 6.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7.自净时间。 二、项目测试顺序

三、测试区域及洁净等级 中药提取车间洁净室(区),洁净等级为100000级。 四、测试程序 1.室内风量及换气次数 1.1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洁净室的风量,计算出该室的换气次数,判定其是否符合100000级洁净室对

换气次数的要求。 1.2检测仪器 1.3测试状态 静态。 1.4合格标准 换气次数为10 ̄15次/h(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 注:换气次数计算 n=L 1 + L 2 +……+L n (1)V 式中n――换气次数(次/h) L n ――n号送风口的送风量 V――所测房间的容积 1.5测试步骤

1.5.1测试进行前完成下列内容的确认 进风口、回风口、排风口无异常堵、挡; 风阀开启在正常位置上; 风机运行正常。 1.5.2风量罩装配,确认供电电池电量充足; 1.5.3接通电源,测试者手持风量罩将整个风口罩牢,风量罩的四边与风口的四周贴住,待屏幕显示值相对稳定后读数,按键存储并书面记录。 1.5.4测量洁净室的长、宽、高,计算该房间的容积。 1.5.5按式(1)计算洁净室的换气次数。 注:测试记录、数据计算的格式详见附件1:洁净室综合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1.6不符合纠正措施 在确认总送风量足够基础上,调整该室的送/回/排风量,重新测并记录数据。根据重新测得的数据对结果的符合性作出判断。 2.静压差 2.1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洁净室与相邻房间/走廊/室外之间的静压差,对净化空调系统目前送、回、排风设置的合理性作出判定。

系统试运行与调试记录

送排风系统 系统联动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协调、正确,无异常现象; 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5%,系统运行正常。 防排烟系统 同上

编号:001 单位工程名称广西康复医疗中心大楼施工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分包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名称组合式空调机组型号规格 试运转时间自2014年6月12日8时30分至2014年6月13日16时0分 试运转过程及各参数记录: 1、系统正常,畅通无渗水现象。电源线连接正确,安全、紧固。 2、各机组中的风机叶轮旋转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行功率符合 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皮带张紧得当,且风机皮带轮与电机皮带轮置于同一平面上。 4、该型号机组的风机轴承的润滑状况良好,轴承外壳温升为60℃~68℃,滚动轴承温 升为65℃~75℃,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5、空调机组的试运转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6、运转时产生的噪声符合性能说明书的规定要求。 7、该型号各种机组的减震装置工作正常。 8、机组风量的测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为5%,符合要求。 试运转调试结论调试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工长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广西康复医疗中心大楼施工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分包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名称离心泵型号规格 试运转时间自2014年6月12日8时30分至2014年6月12日12时0分 试运转过程及各参数记录: 1、叶轮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振动与声响,紧固连接部位无松动,其电机运行功率符合 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轴承温升为65℃,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减震装置工作正常。 4、克体密封处无渗漏。 试运转调试结论调试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工长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基于TCP协议的简单即时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网络通信,由于其具有实时性、跨平台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使用。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处理多用户进行实时、安全的即时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即时通信的底层通信是通过SOCKET套接字接口实现的。当前的主流UNIX系统和微软的WINDOWS系统都在内核提供了对SOCKET字接口的支持。使用这个统一的接口,可以编写一个可移植的TCP/IP通信程序。使信息能够在INTERNET上可靠的传输。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局域网内的简单即时通信系统,系统采用C/S模式,底层通信通过SOCKET套接字接口实现,服务器负责客户端的登录验证,好友信息的保存和心跳报文的发送。客户端采用P2P方式实现消息传递,并能实现文件的传输。本文首先讨论了同步套接字,异步套接字,多线程并发执行任务等;然后阐述了客户端、服务器如何使用XML序列化的消息进行通信。 关键词:即时通信;文件传输;套接字;TCP协议 Abstract :Instant messag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real-time, cross-platform, cheap and efficient. To design a Multi-user IM (instant message) architecture is very i mportant in both theory and realism. Instant message based on TCP/IP protocol that is realized by socket interface. Almost all UNIX operation systems and Microsoft's win dows operation systems provide support of socket in the kernel. Using the uniform int erface, we can develop a portable program of TCP/IP, which help us transfer informati on in Internet safely and credibly. The system uses the client/server(C/S) mode. The server 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 e login message of client, the saving of friend message and Message heartbeat. The tra nsmission of the basic messages of the customer end will be designed on P2P architec ture. This thesis explains how the client and server communicate via serializing XML message. Key words: Instant Message; File Transfer; Socket; TCP protocol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1.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1.1.设计依据 为了保证系统的既能适应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具有极高的可靠性,系统设计遵从以下原则和标准: 1)相关图纸和文件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 《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特性现场测试标准》(EIA/TIATSB-67) 我司遵守以上提及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3)各专业对本专业的要求 甲方对该工程设计的要求。 1.2.控制系统概况 1.需求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提高大楼的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并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捷和实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我们将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对建筑物中的通风空调设备进行监控管理。楼宇自控系统将体现先进、可靠、实用、便捷。 本次工程我们采用SIEMENS最新版本的APOGEE(顶峰)系统。之所以采用SIEMENS品牌系统是在综合考虑到品牌的知名度,系统成熟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SIEMENS APOGEE楼宇自控系统(以下简称:BAS系统)一方面将保证提供舒适、洁净的空气环境,另一方面将监控和保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最大化的实现节能降耗。 为了将本项目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建成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智能建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快捷的卓越服务,建立先进和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具有最新技术、高运作效率、低维护成本、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的BAS 系统。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综合考虑投资效费比与长期使用及维护成本,实际使用效果等因素,将对系统的改造实施提供一套完整的整体解决方案。 2.设计方案和系统功能

(试验及调试)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 一、填写依据 1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按照设计系统和设备组别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设备安装可按型号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三、GB50243-2002规范摘要 主控项目 11.2.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风机、空调机组中的风机,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行功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80℃。 2 水泵叶轮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振动和声响,紧固连接部位无松动,其电机运行功率值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水泵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 3 冷却塔本体应稳固、无异常振动,其噪声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风机试运转按本条第1款的规定。 冷却塔风机与冷却水系统循环试运行不少于2h,运行应无异常情况。 4 制冷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的有关规定,正常运转不应少于8h。 5 电控防火、防排烟风阀(口)的手动、电动操作应灵活、可靠,信号输出正确。 检查数量:第1款按风机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台;第2、3、4款全数检查;第5款按系统中风阀的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用声级计测定、查阅试运转记录及有关文件。 11.2.3 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2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3 舒适空调的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恒温、恒湿房间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11.2.4 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的结果(风量及正压),必须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2个楼层。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调试记录。 11.2.5 净化空调系统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向流洁净室系统的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为0~20%,室内各风口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为15%。新风量与设计新风量的允许偏差为10%。 2 单向流洁净室系统的室内截面平均风速的允许偏差为0~20%,且截面风速不均匀度不应大于0.25。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的允许偏差为10% 3 相邻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和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不应小于5Pa,洁净室与室外的静压差不应小于10Pa。 4 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等级或在商定验收状态下的等级要求。 高于等于5级的单向流洁净室,在门开启的状态下,测定距离门0.6m室内侧工作高度处空气的含尘浓度,亦不应超过室内洁净度等级上限的规定。 检查数量:调试记录全数检查,测点抽查5%,且不得少于1点。 检查方法:检查、验证调试记录,按本规范附录B进行测试校核。 一般项目 11.3.1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运行时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响、壳体密封处不得渗漏、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轴封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应大于60mL/h,机械密封的不应大于5mL/h。 2 风机、空调机组、风冷热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不宜超过产品性能说明书的规定值。 3 风机盘管机组的三速、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机组运行状态一一对应。 检查数量:第1、2款抽查20%,且不得少于1台;第3款抽查10%,且不得少于5台。 检查方法:观察、旁站、查阅试运转记录。 11.3.2 通风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联动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协调、正确,无异常现象。 2 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3 湿式除尘器的供水与排水系统运行应正常。 11.3.3 空调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及调试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调工程水系统应冲洗干净、不含杂物,并排除管道系统中的空气;系统连续运行应达到正常、平稳;水泵的压力和水泵电机的电流不应出现大幅波动。系统平衡调整后,各空调机组的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20%。 2 各种自动计量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的工作应正常,满足建筑设备自动化(BA、FA等)系统对被测定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的要求。 3 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各冷却塔的进、出水量应达到均衡一致。 4 空调室内噪声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5 有压差要求的房间、厅堂与其他相邻房间之间的压差,舒适性空调正压为0~25Pa;工艺性的空调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6 有环境噪声要求的场所,制冷、空调机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GB9068的规定进行测定。洁净室内的噪声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或1间。 检查方法:观察、用仪表测量检查及查阅调试记录。 11.3.4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控制和监测设备,应能与系统的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正常沟通,系统的状态参数应能正确显示,设备联锁、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应能正确动作。 检查数量:按系统或监测系统总数抽查30%,且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旁站观察,查阅调试记录。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洁净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签名: 2012年01月04日 课 程 名 称: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题 目 名 称: 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洁净空调 控制系统设计 年级专业及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评 定 成 绩: 教 师 评 语:

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设计;进行测点的的选定;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了解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达到系统的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并扩大知识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系统方案设计、测点确定、设备选型和施工图设计问题,从而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本次设计。先经过老师辅导、答疑以后,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完成主要工作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再进行解疑、审图后,每位学生必须将全部设计图纸外加说明书和封面装订成册。 二、设计条件 在《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或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并完成控制系统施工图设计和方案说明。 三、设计容及图纸要求 用计算机按电气制图标准规定绘制A3图纸,完成下列容: 1.空调控制系统图(或其他控制系统图); 2.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图(或其他控制系统图)(或其他控制系统图); 3.测点一览表; 4. 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控制系统所用到的设备、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选型;

基于Web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滨江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基于Web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计算机系 专业软件工程(动画方向) 学生姓名薛辰燕 学号20092358096 指导教师杨轩 职称讲师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目录 1.引言 (1) 1.1软件开发背景 (1) 1.1.1web的简介 (2) 1.1.2即时通讯系统 (2) 1.1.3即时通讯工具的产品 (3) 1.2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4) 2.系统概述 (5) 2.1系统开发工具和语言 (5) 3.系统开发 (7) 3.1需求分析 (7) 3.2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7) 3.3数据库的设计 (9) 3.3.1数据库概念设计 (10) 3.3.2数据库逻辑设计 (12) 4.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基于Web的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薛辰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计算机系,南京 210044 摘要:Internet的出现,不但给人们创造了新的信息交流技术、新方法还带动了许多新兴媒体的出现,而且给人们提供了新的开放式的信息交流的平台,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生活,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即时通讯系统兴起并且发展成为人们使用最多,最为方便的交流工具。即时通讯系统工具简称IM是因特网出现后兴起的一种交流沟通的信息传递工具,它能够通过一些语言和符号使人们能够进行沟通交流。即时通讯系统是一种终端服务,它是基于因特网网络协议产生的点对点,面对面的一种软件。它可以提供即时的文字,文件,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的媒体数据方便人们进行交流沟通。 本文从实际的应用角度出发,运用相关计算机软件的知识,运用https://www.360docs.net/doc/9a5329184.html,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相结合设计一个简单的基于Web类似QQ的即时通讯系统。保证了系统的简单开发,但是具有强大的功能。本软件主要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搜索添加好友删除好友,双人聊天,群聊等基本功能。 关键字:IM , https://www.360docs.net/doc/9a5329184.html,,SQL Server 2005,Web 1.引言 1.1软件开发背景 网络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进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并且与人们的生活不可分离了。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通过网络来了解信息已经越来越频繁了。它打破了地域限制,真正使信息得以共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利用网络能够更快的获取最新的信息,能够快速与家人、朋友进行信息交流。即时通讯系统作为互联网的服务器之一,已经被广大网名认可,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即时通讯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发展成集交流、娱乐、资讯、搜索、办公和企业服务为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不再是简单的聊天工具了。随之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的工作当中,为大多数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提供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好多公司开始对其进行开发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谋取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华信软件学院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课程名称:专业设计 课程代码: 所在班级: 学号: 姓名: 课题名称:即时通讯系统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2013年3月-2013年6月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的消息传递方式从E-Mail到聊天室又到及时通讯软件。如今即时通讯软件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交流方式使其成为了人们最常使用的软件之一。系统使用Silverlight实现B/S与C/S结合的模式,体现了B/S结构方便用户访问的特性的同时也兼顾了C/S结构的强大功能。本文简述实现系统时使用的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的主要概念,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服务器协议的制定,客户端间通信协议的指定,客户端主要功能的实现以及部分网站的设计。最终目的是在已经成熟的即时通讯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即时通讯,微软银光,Windows通讯框架。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update, the Internet between the person and person's message from E-Mail to chat and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Now IM software technology has been very mature, powerful and rich communication make it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oftware. The system uses Silverlight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B/S and C/S mode,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S structure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access while also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owerful functions of C/S structure. The main concepts in this paper when the system is realized using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including server protocol development, specify the cli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esign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client and website. The ultimate aim is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insta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mature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Silverlight; Instant Messaging;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