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资料目录(2016.10)
2016年新版煤矿安全规程通风部分详解

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第一节通风第一百三十五条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4规定。
表4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矿井中所有气体的浓度均按体积百分比计算。
第一百三十六条井巷中的风流速度应当符合表5要求。
表5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者修理中的井筒,风速不得超过8m/s;梯子间四周经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可以按表5规定执行。
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可低于表5的规定值,但不得低于0.5m/s。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其最大风速可高于表5的规定值,但不得超过5m/s。
第一百三十七条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干球温度,下同)必须在2℃以上。
第一百三十八条矿井需要的风量应当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一)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
(二)按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
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的风流中的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速、温度及每人供风量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使用煤矿用防爆型柴油动力装置机车运输的矿井,行驶车辆巷道的供风量还应当按同时运行的最多车辆数增加巷道配风量,配风量不小于4m3/min·kW。
按实际需要计算风量时,应当避免备用风量过大或者过小。
煤矿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条件制定风量计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订1次。
第一百三十九条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第一百四十条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至少进行1次全面测风。
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当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
25----矿井通风资料 目录

13、自救器管理台帐;
测风记录
矿井名称:兴源煤矿
序号
地点
断面(m2)
风量(m3/min)
风速(m/s)
1
主井
6.4
2
副井
7.5
3
+1510主石门6.8Leabharlann 411121运输顺槽
5.06
5
11121回风顺槽
5.06
6
11122运输巷
5.06
7
总回风巷
5.2
风表型号:
观测人:
观测时间:年月日
瓦斯日报表
(附后)
二十五、矿井通风资料:
1、测风记录;
2、瓦斯日报表;
3、主要(局部)通风机运行记录;
4、瓦斯超限处理记录;
5、排放瓦斯记录;
6、瓦检员交接班记录;
7、通风设施(风门、密闭、风筒、风机、栅栏、风墙)管理台帐;
8、防爆门检查记录台帐;
9、通风例会记录;
10、传感器管理台帐;
11、光学瓦斯检查仪管理台帐;
煤矿地面设施资料目录(2016.10)

煤矿地面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资料目录一、基本条件生产矿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办公场所:办公用房必须是永久建筑。
2、职工食堂:建筑面积及就餐桌凳等设施设备满足就餐人数需要。
3、职工澡堂:面积按每天最多一班出勤人数计算,不低于2m2/人。
4、职工宿舍:一人一床,面积不低于5m2/人。
5、工业广场:设计符合规定要求,布局合理,工作区应与生活区分区设置。
6、设备材料库:设计应与矿井规模相适应,设计合理。
7、煤炭储存:煤仓及储煤场设计合理,储煤能力应能够满足规定要求。
8、环保节能:节能环保设施齐全且正常使用,外排物应达标排放。
二、基本要求㈠基础管理1、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人员齐全。
2、建立健全各岗位及关键作业场所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悬挂在明显位置并汇编成册。
3、建设资料管理⑴工程开、竣工资料应齐全、原始、有效;⑵有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建设、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⑶项目竣工应由质量监督单位出具工程质量认证资料。
4、供用电管理⑴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原则。
⑵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90%,其中大型固定设备完好率为100%。
5、设备管理⑴设备管理档案齐全,有便于操作者阅读的操作规程。
⑵设备有检查、运行、维护、故障记录。
5、消防管理⑴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编制消防应急预案。
⑵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器材等;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紧急逃生路线标识醒目;消防栓设计合理,配件齐全。
⑶按规定进行消防检查和消防演练。
㈡办公场所1、矿井办公用房必须是永久建筑。
2、办公场所设置符合要求:(1)有矿井各部门的办公室;(2)办公室挂牌;(3)有职工学习(培训、会议)室、职工活动室等。
3、办公场所设施设备配备符合要求:(1)必须进行必要的装修;(2)办公桌椅、电脑及办公用具齐备;(3)职工学习(培训、会议)室配备公共电视机、影碟机、煤矿安全方面书籍、影像资料等。
4、矿井监控室设置管理符合要求:(1)配备的设备、供电线路、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等保护装置齐全;(2)运行日志填写规范,安全监控日报表经矿主要负责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审阅。
矿井通风整理资料

矿井通风整理资料矿井通风整理资料注:这是我记的,可能不全,仅供参考,请不要外传,尊重版权1.煤矿瓦斯等级:低瓦斯矿井:qg ≤10m3/t且Qg≤40m3/min;高瓦斯浓度:qg>10m3/t且Qg>40m3/min2.矿内空气中氡的来源:从矿岩壁和裂隙中析出氡气;从采落的矿岩析出氡气;从地下水中析出氡气;从采空区中析出氡气;地面空气中的氡气随入风流进入井下。
3.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g/m3或g/kg)。
4.相对湿度:在同温同压下,空气的绝对湿度值与饱和绝对湿度值的百分比。
5.通风压力(也称通风阻力):两断面的单位面积静压差、动压差、位压差,即两断面的总比能差。
6.静压:由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分子动能的一部分转化的能够对外做功的机械能称为静压能,单位体积空气的静压能就是绝对静压。
7.全压:风流某点(或断面)的全压是静压和动压之和。
8.摩擦阻力:又称沿程阻力,是风流沿井巷流动时,受到风流内部的切应力和风流与井巷壁面间的摩擦阻力而带来的风压损失。
9.等积孔:是假象的一个薄壁孔,流经薄壁孔的风量为矿井的风量,而其产生的压力降落正好为矿井通风阻力,那么这个孔的面积就是矿井的等积孔A。
10.自然风压:主要是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大小等于压在最低井底两列同高度空气柱重力之差。
11.节点:3条或3条以上风道的交汇点称为节点。
12.分支:两节点之间的联络巷道称为分支。
13.网孔: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支形成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4.通风网络:由多条分支及网孔形成的通风回路称为通风网络。
15.串联风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支彼此首尾相连,中间没有分叉的线路称为串联风路16.并联风网: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支自空气能力相同的节点分开到能量相同的节点汇总,形成一个或几个网孔的总回路称为并联风网。
17.通风方式:中央、对角、混合式。
18.煤层瓦斯含量:单位体积或质量的煤,在自然状态下所含有的瓦斯量(标准状态下的瓦斯体积),单位有m3/m3(cm3/cm3),cm3/g,m3/t19.煤层瓦斯含量影响因素:煤化程度;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和围岩的透气性;煤层露头;煤层倾角;地质构造;地层的地质史;水文地质条件。
通风部分标准化名目硬件目录版本

通风科
十一 、 基础 管理
20 21 22 23
通风仪器、仪表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束管监测系统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瓦斯抽采泵、抽采管路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矿井通风、防煤尘、防瓦斯、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科
项目
序号 24 通风系统图 分层通风系统图
技术档案内业目录
负责单位
十一 、 基础 管理
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技术档案内业目录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采区通风设计 通风系统审查记录 防爆门检查记录 矿井反风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反风情况总结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通风、排 放瓦斯和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煤矿企业风量计算方法 矿井配风计划
隔爆设施台账及检查记录 防尘设备、设施台账
通风区
项目
序号 1 2 爆破管理制度
技术档案内业目录
负责单位
爆破管理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制 (1)爆炸物品领退记录 各 项 记 录 (2)雷管导通测试记录 (3)爆炸物品发放记录 (4)外来人员登记记录 (5)出、入库登记记表 保卫科
十 、 井下 爆破
3
项目
序号 1
35 36 37
瓦斯抽采泵站及管网布置图 抽采区 瓦斯抽采钻场钻孔布置图 瓦斯抽采泵站供电系统图
协调其他科室提供 通风科负责 通风区负责 抽采区负责
15.瓦斯检查日报、手册、交接班记录 18 月 每月月底
通风区、 抽采区
没有封皮
23 瓦斯泵站值班、检测记录 瓦斯抽采系统人工检测对比记录 24
负责单位
一 、 通风 系统
10 11 12 13
通风科 矿井通风情况报表 无计划停电停风应急预案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行的应急预案 性能测定及试运转情况报告 性能测定报告(含曲线) 主 要 通 风 机 资 料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年检报告 防爆门设计 检查记录(月) 运行记录(班)
通风档案袋文档列表

通风档案袋文档列表
(1)煤矿通风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通风管理安全工作责任制,并严格执行
(3)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通风隐患排查
(4)由矿长主持召开至少一次“一通三防”工作例会(5)有通风工作计划和总结
(6)必须健全矿、区领导值班记录
(7)测风记录
(8)通风仪器、仪表必须完好,并按照规定进行校正和检定
(9)矿井必须按要求进行通风能力核定
(10)矿井每月进行一次需要风量计算
(11)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
(12)季巷道检查记录及维修报表
(13)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有演习报告
(14)外部漏风每季度至少要测定一次,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
(15)通风机性能测定
(16)主要通风机房必须安装水柱计,并按规定记录(机电部门)
(17)局部通风机吊挂或垫高,离地面高度大于0.3m
(18)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和备用局部通风机要安装开停传感器并与监测系统联网,并指定人员负责管理,按《规程》规定进行主备风机的自动切换装置试验、甲烷风电闭锁试验,并有记录可查; (机电部门)。
通风资料

矿井通风一、矿井通风的目的向矿井连接不间断的输送新鲜空气,保障人员正常呼吸所用氧气,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和浮尘,改善井下气候条件满足井下规定的风速、温度的要求,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二、矿井通风方式指矿井进风井和出风井的布置方式。
根据进风井与回风在井田内相互位置关系,有下列几种方式。
1.中央式通风中央式通风是指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也位与井田中央或井田上部边界走向中部的通风方式。
根据出风井沿煤层倾斜位置不同,又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通风。
(1)、中央并列式通风是指进风井和出风井均并列集中布置在井田中央,两井筒位于同一工业广场内的通风方式。
中央并联式的优点。
初期开拓工程小,投资少,投产快,地面建设集中,便于管理,2个井筒集中布置,便于开掘,井筒延伸工作方便,井筒安全煤柱少,易于实际矿井反风。
中央并联式的缺点。
矿井通风线路是折返式的,因此风路较长,阻力较大,而且风压不稳定,通风机效率低,电能消耗大,进,出风井距离太近存在漏风,特别是井底漏风较大,容易造成风流短路,安全出口少。
(2)、中央分列式通风是指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大致位于井田上部边界的中间(沿煤层走向的中间)的通风方式。
出风井的井底高于进风井的井底。
为了满足一井提示煤炭,一井上下人员和提升物料的需要,以及便于水平延伸,一般要在井田中央开掘2个进风井筒。
中央分列式比中央并列式的安全性要好,矿井通风阻力较小,内部漏风少,利于对瓦斯、自然发火管理。
多一个风井场地,占地和压煤较多。
2.对角式通风对角式通风是指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进井分别位于井田上部边界沿走向两翼上通风方式。
根据出风井沿走向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通风是指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位于井田两翼边界的通风方式。
(2)分区对角式通风是指进风位于井田中央,在每个采区的上部边界各自开掘一个风井回风的通风方式。
对角式通风的优缺点与中央并列式的优缺点相反,比中央分列式的安全性要好,安全出口多,风机负荷比较稳定,缺点投资太大建设周期长,管理较分散。
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资料目录

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资料目录一、文件盒标签按照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的十一个大项分项标签,大项名称如下:(一)通风系统;(二)局部通风;(三)通风设施;(四)瓦斯防治;(五)突出防治;(六)瓦斯抽采;(七)安全监控;(八)防灭火;(九)防治粉尘;(十)井下爆破;(十一)管理制度。
二、文件盒标签字体文件盒标签的字体统一为宋体、初号、加粗,(或黑体、初号、加粗),文字竖排。
文字前为大项序号,采用相同字体、一号、加粗,如“(一)”,文字下为卷宗号,字体与序号字体相同;所有字体均为黑色。
示例:(一)通风系统(卷1)二、卷宗目录《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资料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目录。
根据矿井具体情况,大项下目录内容可以增加。
目录下可以标明项目内容,如:(风量配置),以便于查找。
目录下各条内容后括号内的注记为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为存档时需要注意的;存档资料“目目录内不应出现注记文字。
目录页的文字采用宋体、小二字体,录”二字为宋体、二号、加粗。
卷宗编号根据矿井同一大项的资料盒多少进行编号,本《目录》中编号仅为示例。
卷宗基本目录如下:(一)通风系统(卷1)目录(项目内容:完善系统)1.一翼(或采区)通风系统设计(注:按规定审批)2.改变(调整)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注:按规定审批)3.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注:按规定审批)4.倒换主要通风机安全技术措施5.矿井通风系统图6.矿井通风网络图7.矿井立体通风系统示意图8.通风系统月度审查记录及签名(注:由矿总工程师程师负责,可制审查记录表,图纸上应签名和审查时间)9.反风设施季度检查维修记录10.防爆门检查维修记录(注:每半年至少一次)11.反风演习计划和措施(注:按规定审批)12.反风演习报告(一)通风系统(卷2)目录(项目内容:风量配置)1.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记录、报告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记录、报告3.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4.矿井旬测风记录、矿井风量分析结论(注:包括测风原始记录和测风报表,报表有分析结论和矿总工程师程师签字;报表内容包括矿井内部漏风率、外部漏风率、有效风量率计算和矿井通风等积孔计算等)5.巷道维修计划和记录6.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监测记录(注:包括主要通风机房值班监测记录和风压观测记录、主要通风机倒换记录)7.矿井风量分配细则8.矿井月度配风计划(二)局部通风目录1.局部通风机安装请示报批单(注:报批单应有通风、机电部门和矿总工程师程师签字同意)2.局部通风机安装和撤除记录台帐(注:内容包括地点、型号、功率、风量、风压、安装时间、撤除时间、管理人等)3.局部通风机定期切换试验记录4.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试验记录5.局部通风机计划停风安全技术措施6.风筒合格证(三)通风设施目录1.通风设施施工设计报批单(注:应有通风部门和矿总工程师程师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资料目录
一、基本条件
生产矿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无瓦斯超限作业情形。
2、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矿井依照规定实施防治突出措施。
3、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并正常运行。
4、按照规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经论证并批复同意可以不建的除外),瓦斯抽采达标。
5、通风系统独立,完善,可靠。
6、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及反风设施;通风能力满足生产需要,无超通风能力生产现象。
7、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或测定瓦斯涌出量,并按相应瓦斯等级管理。
二、基本要求
㈠通风系统
1.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2、巷道贯通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
3、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4、通风系统隐患排查、反风设施检查记录及整改验收记录。
5、通风防爆门检查记录。
6、风演习方案、反风演习记录、反风演习总结资料。
7、通风机性能测定资料。
8、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资料。
9、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资料;矿井配风标准和配风计划,矿井测风制度、测风报表,矿井通风月报表。
10、矿井每月有效风量率计算资料。
11、回风巷失修率;巷道维修计划、验收记录。
12、外部漏风率计算资料。
13、矿井主要通风机停电、检修停止运转或改变转速或调整叶片角度时,必须编制措施。
14、主要通风机设备运转记录。
15、主要通风机检查、维修记录。
㈡局部通风
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记录或台帐。
2、掘进工作面主、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和“风电、瓦斯电”闭锁试验。
3、局部通风机设备齐全,检查记录。
4、局部通风机安装开停传感器,且与监控系统联网,记录资料。
5、局部通风机指定人员负责、挂牌管理,检查记录;局部通风机计划停风安全措施。
㈢通风设施
1、密闭施工质量标准;建立密闭施工、质检、验收台帐。
2、密闭设有统一规格的瓦斯检查牌板、施工说明牌板、栅栏和警示标志,有相关记录。
3、风门施工质量标准;建立风门施工、质检、验收台帐。
4、风桥施工质量标准;建立风桥施工、质检、验收台帐。
5、测风站施工记录。
6、通风设施检查维修记录。
㈣瓦斯防治
1、矿井有瓦斯工作防治领导小组和满足工作需要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
矿井总工程师应当是煤矿第一行政副职,应设通风副总工程师。
2、矿井每个采掘头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瓦检员交接班记录。
3、井下瓦斯超限处理措施。
4、测定煤层的瓦斯、二氧化碳参数资料;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资料。
5、矿井编制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安全措施计划。
6、采掘工作面瓦斯治理专项措施,瓦斯治理效果符合相关规定。
7、矿井瓦斯检查制度;矿井每月必须编制瓦斯检查地点设置计划。
8、井下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并有记录。
9、瓦斯排放及密闭启封,必须有矿技术负责人批准的专门措施,有记录。
10、瓦斯检查做到井下记录牌、瓦检手册、瓦斯台账三对口;通风瓦斯日报、瓦斯监测日报必须每日上报技术负责人、矿长审阅签字。
11、瓦斯检查仪器、仪表台帐,校正和检定记录。
㈤瓦斯抽采
1、建立负责瓦斯抽采的科、队,配备足够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
瓦斯抽采技术、管理人员和瓦斯抽采工培训记录。
2、矿井瓦斯抽采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抽掘采平衡”。
3、瓦斯抽采工程必须编制设计,批准后按计划施工;竣工后必须进行验收;对钻孔应每孔验收其方位、倾角、长度并绘制钻孔竣工图。
4、瓦斯抽采检测装置齐全,定期校正,台账、记录齐全。
5、矿井瓦斯抽采系统瓦斯浓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测定制度、测定记录。
6、瓦斯抽采泵站运行记录;主、干、支管及抽放钻场每周测定记录。
7、定期对抽采系统进行检查,并有记录可查;抽采钻场及钻孔应按规定设置管理牌板,数据填写须及时、准确,并有记录和台账。
8、矿井必须制定瓦斯抽采达标评价评判细则;矿井瓦斯抽采三量平衡。
9、矿井瓦斯抽采月报表报矿长、总工程师审阅。
㈥安全监控
1、矿井安全监控管理机构;安全监测员、检修工等人员应持证上岗;建立安全监控人员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
2、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台帐;传感器、分站等安全监控设备备用量不少于应配备数量的20%;便携式瓦检仪台帐。
3、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调校记录;每10天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试验记录;安全监测仪器仪表检定记录。
4、安全监测系统中断或出现异常情况,必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5、地面中心站运行日志、瓦斯超限处理等记录,打印安全监控日报表。
㈦防灭火
1、矿井必须建立消防、防灭火系统;消防水源、水池及管路系统满足消防灭火要求,相关记录。
2、建立防火责任制和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
3、井下火电焊作业专项安全措施,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4、矿井应设地面消防水池,规格容量记录;应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
5、矿井地面和井下每个生产水平,必须建立消防材料库,并配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建立消防器材台帐,且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
6、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的巷道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建立台帐。
㈧粉尘防治
1、矿井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配足防尘专业技术人员。
2、制定综合防尘措施,建立完善综合防尘系统,设备仪器台账。
3、煤尘爆炸性鉴定资料;隔爆设置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质量应符合相关要求,且每周至少检查1次;隔爆水袋台帐。
4、喷雾装置、净化水幕台帐。
5、矿井应编制洗尘计划,定期冲刷巷道积尘,并有记录。
6、矿井应按相关规定测定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分散度等,建立记录台帐。
7、测尘仪器、仪表台帐,并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8、个体防尘措施。
㈨井下爆破
1、爆炸材料贮存、领退、电雷管编号、材料丢失及材料销毁等制度。
2、电雷管在发放前应进行导通试验,记录台帐。
3、爆炸材料运输管理制度。
4、爆破作业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制度,记录台帐。
5、采掘作业面爆破应按规定执行停送电制度及撤人、设岗警戒制度。
6、矿井放炮员名册及操作证复印件。
7、现场爆炸材料存放、引药制作管理规定。
8、特殊爆破作业管理规定或安全措施。
㈩管理制度
1、矿井通风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
2、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责任制。
3、编制年、季、月一通三防工作计划及总结;矿、科、队领导值班记录。
4、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整改记录;一通三防工作例会,相关记录。
5、建立通风管理制度、瓦斯管理制度、防灭火管理制度、防尘管理制度,瓦斯抽采与利用考核奖惩制度、抽采工程验收制度,一通三防资料及技术档案管理等制度。
6、通风科(队)有符合规定的完整的管理制度。
各工种有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程。
7、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瓦斯抽采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图、防尘系统图、防灭火系统图等;五板:局部通风机管理牌板、通风设施管理牌板、防尘设施管理牌板、通风仪表仪器管理牌板、安全监测管理牌板。
五记录:调度值班记录、通风科值班记录、通风设施检查记录、防灭火检查记录、测风记录。
台帐:瓦斯调度台账、密闭管理台账、瓦斯抽采台账等。
8、矿井通风安全仪器使用台帐及仪器仪表保管、维修和保养制度,并按照规定进行校正和检定。
9、瓦检员、通风监测工、瓦斯抽采工、瓦斯抽采泵司机等人员应按要求定期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及培训记录。
三、总体要求
1、上述各项目应有相关文件、检查记录或台帐。
2、每月及时更新相关资料。
3、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自评表,每月1-3日进行自评。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2016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