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税务师职业资格税法二(个人所得税)模拟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税务师职业资格税法二(个人所得税)模拟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综合分析题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正确的是( )。
A.为业主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分别在不超过其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据实扣除B.生产经营费用、个人家庭费用难以分清的,60%视为生产经营费用准予扣除C.公益性捐赠,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12%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D.个体工商户代其从业人员或者他人负担的税款,不得税前扣除正确答案:D解析:选项A:个体工商户业主本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以当地(地级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为计算基数,分别在不超过该计算基数5%标准内的部分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选项B: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分别核算生产经营费用、个人家庭费用;难以分清的费用,40%视为生产经营费用准予扣除。
选项C:个体工商户的公益性捐赠,除另有规定外,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
选项D:个体工商户代其从业人员或者他人负担的税款,不得税前扣除。
知识模块:个人所得税2.下列关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缴纳的摊位费不得在税前扣除B.个体工商户将其所得经市政府部门向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C.个体工商户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D.个体工商户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的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以直接在税前扣除正确答案:A解析: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缴纳的协会会费、摊位费等,按实际发生数额扣除。
知识模块:个人所得税3.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纳税人(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支出的扣除方式的是( )。
A.不摊B.均摊C.约定分摊D.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正确答案:A解析: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个体工商户是指由个人以个人名义从事商业、服务、工业生产等经营活动,独立承担经营责任并享有经营所得的组织形式。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是针对个体工商户纳税人的税收政策规定,旨在确保个体工商户按法律规定及时、准确地纳税。
本文将从个体工商户的纳税对象、纳税义务、纳税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个体工商户的纳税对象个体工商户纳税对象是指自然人作为独立纳税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并享有经营所得的组织形式。
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和个体工商户联合经营的配偶。
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应当依法进行税务登记,获得“个体工商户执照”。
其纳税义务由经营者自行承担,应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定,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纳税义务个体工商户的纳税义务包括申报纳税、计算纳税、缴纳纳税等。
具体如下:1. 申报纳税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应按规定期限向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税。
申报纳税的内容包括纳税人身份信息、经营收入、经营成本、所得费用等。
2. 计算纳税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相关规定合理计算纳税所得额,并按照适用税率进行计税计算。
3. 缴纳纳税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应按照申报纳税结果缴纳个人所得税,确保及时足额缴纳纳税款。
三、个体工商户的纳税方式个体工商户的纳税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有两种,分别是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
1. 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是根据个体工商户经营业绩及相关指标,由税务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核定个体工商户纳税所得额,并按照规定税率进行缴税。
该方式的优点是计税简便、操作灵活,适用于经营业绩波动较大、无法精确统计收入和成本的个体工商户。
2. 查账征收查账征收是根据个体工商户纳税人的会计账簿、凭证等财务资料,由税务机关核查计算纳税所得额,并按照规定税率进行缴税。
该方式的优点是计税准确、避免了未申报或低申报的情况,适用于经营业绩稳定、有完整的会计账簿和凭证的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税。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见表(略)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见表(略)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有以下两种办法:第一种:查账征税。
凡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的规定确定。
但下列项目的扣除依照以下规定执行:1.投资者的扣除标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参照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标准确定。
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2.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支出按标准在税前扣除,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参照企业所得税计税工资标准确定。
3.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起,并且难以划分的,全部视为投资者个人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者及其家庭生活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类型、规模等具体情况,核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的数额或比例。
5.企业实际发生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2%、14%、1.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6.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2%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的纳税年度结转。
7.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以下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
8.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
9.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并且企业性质全部是独资的,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时,应纳税款的计算按以下方法进行:汇总其投资兴办的所有企业的经营所得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此确定适用税率,计算出全年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再根据每个企业的经营所得占所有企业经营所得的比例,分别计算出每个企业的应纳税额和应补缴税额。
2022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
厂/
K
.
.
。
,
美术 老 师用 树 木人格 画
。
进行 测 量 乐 乐 的 树 木人格 图 画 比 老师 震惊 了 这 是
一
幅怎样的 画 ?
一
棵 被 利 刺 层 层 包裹 着 的 树 树干 上
, ,
炎 ■ _多
二
:
_
Lj
z
少
:
v
」
二
、
:
,
能 更 加 准 确 地 发 学会 了感 恩 有
聊了
一 一
。
。
次 当 我 用 沙 盘 游 戏 给 他做 完 咨 询 后 我 们
, ,
树 木 人格 画 温 暖 儿 童 受 伤 的 心 灵
:
些他最 近 遇 到 的 不 高兴 的 事
,
。
倾 听 之后 我与
我 们 的 工 作 方 法特 别 体 现 以 下 策 略
长满 了 尖酿她綱
翻 縣m
,
d
是 整 棵 树 的 叶 子 都 被 尖刺 包 裹 着
老师 们将 这 幅画
,
图
1
《
千 刺 杨 树 》
,
命 名 为 《 千 刺 杨 树》 见 图
(
1
) 。
透 过 这 棵树 我 们 看 到
,
美 术 老 师利用
,
自
己 的专 业 与 课 堂
利 用 树木 人
格 画 的 训 练 从 心 理 学 和 爱 的 视 角 去 关 注 每 个儿 童 这 个 孩 子 内 心 极 度 的 不 安 全 感 和 极 强 的 攻 击 性 全
个体工商户纳税计算方法

个体工商户纳税计算方法
一、确定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根据其经营状况选择不同的核
算方法:实际核算方法或简易计税方法。
实际核算方法要求个体工商户必
须按照国家会计准则进行财务账务核算,核算各项收入和支出,最终得出
净利润作为纳税所得额。
简易计税方法则是根据纳税人的营业收入或税务
机关依法确定的营业额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纳税所得额。
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应纳税所得额在15万元以下的,适用3%的税率计算。
2.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适用10%的税率计算。
3.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万元的部分,适用20%的税率计算。
三、计算纳税金额
个体工商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后,即可根据所得税税率计算纳税金额。
纳税金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适用的税率。
例如,个体工商户的
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适用的税率是10%,则纳税金额为20万元乘以10%等于2万元。
四、确定应缴税款
个体工商户根据计算出的纳税金额,可以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
应缴
税款等于纳税金额减去个体工商户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后的金额。
例如,
个体工商户计算得出的纳税金额为2万元,根据法律规定享受的税收优惠
政策为5000元,那么个体工商户的应缴税款为2万元减去5000元等于
1.5万元。
五、缴纳税款
六、申报纳税
总结起来,个体工商户纳税计算方法涉及确定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金额、确定应缴税款、缴纳税款和申报纳税等步骤。
纳税人需了解和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的纳税计算方法进行纳税,确保合法缴纳税款。
中国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中国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是指根据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等个人劳动所得,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款。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主要有综合计税方法和分类计税方法两种。
一、综合计税方法综合计税方法是指将个人在一定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合并计算,然后按照累进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
1.应纳税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适用的累进税率表是根据纳税人的年收入来决定的。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7个级别的收入段,以及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不同级别的收入段,所得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不同。
2.所得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1)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即税前收入减去各项减除费用后的金额。
(2)然后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表,按照相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3)最后扣除速算扣除数,得到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3.例子假设人的年收入为10万元,减除项为50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为:根据税率表,对于这个收入段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0元。
因此应纳税额为:最后,扣除速算扣除数得到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即9500-0=9500元。
二、分类计税方法分类计税方法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收入,采用不同的税率和计税方式来计算个人所得税。
在分类计税方法中,不同类型的收入可以享受不同的税率和扣除费用。
1.不同类型的收入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分为11个分类,其中包括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
2.计税方法不同类型的收入适用不同的计税方法,例如:(1)工资薪金所得按照综合计税方法计算个人所得税。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核定的比例计算个人所得税。
(3)稿酬所得按照20%的比例计算个人所得税。
(4)财产租赁所得按照20%的比例计算个人所得税。
(5)财产转让所得会根据不同类型的财产转让,采用不同的计税方法,如不动产税全额法、价款差价法等。
办税指南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017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体工商户体户一般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额人,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定期定额向税务机关交税。
那么,2017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个体户怎么交税?一、个体户的纳税义务个体工商户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个体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正确建立账簿,准确进行核算。
对账证健全、核算准确的个体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查账征收,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二、个体户纳税标准1、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
2、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3、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三、2017年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注:1、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成本、损失)后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3、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对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个体户的定期定额纳税。
税务部门对个体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是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给你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
最新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最新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已经2014年12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度第4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2014年12月27日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等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并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个体工商户包括:(一)依法取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二)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活动的个人;(三)其他从事个体生产、经营的个人。
第四条个体工商户以业主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第五条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
本办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个体工商户会计处理办法与本办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本办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计算。
第二章计税基本规定第七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八条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为收入总额。
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前款所称其他收入包括个体工商户资产溢余收入、逾期一年以上的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准予扣除的项目 (1)成本、费用 有直接支出、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2)损失 (3)税金
3、特别规定
(1)个体工商户主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2 000元/年,即3 500元/月。 (2)由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实行按年 计算,分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法,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别计算按月预缴税额和年终汇算清 缴税额。计算公式为: ①本月应预缴税额=本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 算扣除数-上月累计已预缴税额 ②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数 ③汇算清缴税额=全年应纳税额-全年累计已预缴税额
举例1:某市一个体酒家2012年9月全月营业额为15 000元, 购进鸡、鸭、鱼、肉、菜、面粉、大米等共计7 000元, 全月共交纳电费、水费、房租等共600元,交纳其他税费 共280元,支付当月工资1 100元,1—8月累计应纳税所 得额为44 600元,1—8月已预缴个人所得税为1 000元。 计算该个体户9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一、相关知识点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①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服务 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②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及其他有 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
部分
部分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 超过27750元至51750元 20
部分
部分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 超过51750元至70750元 30
部分
部分
5
超过100000元部分
超过79750
35
750 3750 9750 14750
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9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5 000-7 000600-280-1 100=6 020(元)
9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44 600+6 020-3 500×9=19 120(元)
9月份应预缴所得税额=19 120×20%-750-1 000=162(元)
举例2:某个体运输户2012年有关经营数据资料如下: (本1)年营度业耗成用本燃=燃料料费费2+5轮0胎0费00+保元修,费耗+工用资轮及胎福费利1费1+0养00路元费,+行车车辆事保 修故费损失25-保00险0赔元偿,=支250付0司00机+11工0资00及+25福0利00费+242400000+013元0,00交+37纳5养00路-20费 1故 50((320损23000))=00失3营利00430元0业润=7,55利总,2050交0润额0交(00纳==0元元纳营营0营-)3业业,车4业收利0获船5税入润0保税-+0金营-营险41及业6业8公80成附外00司本0收元加=赔-1入营,16款-62业营支782税业0付000金外00管元及支0理附0,出元加费-营管,4业理全0费外0年用0收元运-财入,输务4行收费0 用车0入0事0 元,营业=1外62支70出0+2470 000000-2元7 ,00本0-4年80已0-预4 0缴00所=1得66税90104(4元0)0元。计算 该(个4)体应户纳2税0所12得年额应=利纳润个总人额-所允得许扣税除税项额目。
=166 900-3 500×12=163 400(元) (5)应纳所得税=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63 400×35%-14 750=42 440(元) (6)应补税款=全年应纳税额-全年已预缴税款
=42 440-14 400=28 0营所得,按年计征,以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不超过14250元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 超过14250元至27750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