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岩心录井草图示范

合集下载

岩心编录

岩心编录

1)ZK19-1号孔孔深0~97.43m为二叠系上统翠屏山组(P2cp)地层,地层厚度97.43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粉砂岩。

孔深97.43~749.36m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P1t)地层,控制地层厚度651.93m,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粗粉砂岩,灰黑色细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

共揭露煤层煤线11层,其中可采煤层6层,均经过测井验证,具体见矿位置如下:孔深228.11~229.13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50°,真厚0.66m;孔深528.76~529.48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5°,真厚0.65m;孔深587.45~588.45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30°,真厚0.87m;孔深608.45~609.50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7.5°,真厚0.93m;孔深633.00~633.71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27.5°,真厚0.63m;孔深673.45~674.35m为一层可采煤层,倾角30°,真厚0.78m。

孔深749.36~763.09m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地层,控制地层厚度13.06m,岩性主要为细晶石灰岩,局部夹少量硅质、泥质灰岩条带。

ZK19-1号孔,终孔孔深为763.09m,终孔层位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地层,达到预期地质目的。

2)ZK15-1号孔孔深0~590.81m为三叠系下统溪口组(T1x)地层,地层厚度590.81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钙质砂岩,局部夹硅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底部夹黑白条带相间的硅质岩。

孔深590.81~982.75m为二叠系上统翠屏山组(P2cp)地层,地层厚度391.94m,该段地层主要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细粉砂岩。

孔深982.75~1121.40m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P1t)地层,控制地层厚度138.65m,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粗粉砂岩,灰黑色细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

岩屑录井演示课件

岩屑录井演示课件
注意: (1)该公式:认为井径规则; (2)未考虑岩屑在钻井液上返过程中的下沉; 理论计算的迟到时间与实测迟到时间往往不符(小于)。
4
2.实测法
现场常用方法, 较准确
其方法是: 选用与岩屑大小、比重相近似的物质作指示剂,如
染色的岩屑、红砖块、瓷块、白云母等,在接单根时, 把它们从井口投入到钻杆内,记下开泵时间。
段泥岩中的砂岩,大段泥岩中的灰岩、白云岩等),在钻时 上表现出特高或特低值,记录钻遇时间和返出时间,二者之 差即为真实的岩屑迟到时间,用这个时间校正正在使用的迟 到时间,可以保证取准岩屑资料。
8
第三节 岩屑录井
? 一、岩屑迟到时间的测定 ? 二、岩屑取样及整理 ? 三、岩屑描述 ? 四、岩屑录井草图的编绘 ? 五、岩屑录井的影响因素 ? 六、岩屑录井资料的应用
19
坍塌物 描述
井名 深度 日期及时间
20
2.描述前的准备
(1)器材准备:包括稀盐酸、放大镜、双目实体显微镜、试 管、荧光灯、有机溶液氯仿或四氯化碳)、镊子、小刀及描 述记录等。
16
East Angara-1 井使用KCl/硅酸盐钻井液 所返出岩屑图片
岩屑有较强硬度、 成形性好,消除了过 去起泥球和糊振动筛 的现象,表明该钻井 液具有很强的抑制性。
17
岩屑遇淡水后发生水化分散的情况
18
假岩屑:指真岩屑上返过程中混进去的掉块及不能按迟到时 间及时反到地面而滞后的岩屑,也叫老岩屑(钻具磨掉有金 属屑)。 假岩屑的特点:
指示剂从井口随钻井液经钻柱内到井底,又从井底 随钻井液沿环形空间返到井口振动筛处,记下发现第一 片指示剂的时间,两者之间时间差即为循环周时间。
指示剂从井口随钻井液到达井底的时间叫下行时间, 从井底上返至振动筛处的时间叫上行时间,所求的迟到 时间就是指示剂的上行时间。即:

岩心录井技术讲解

岩心录井技术讲解

岩心录井主要内容1、取心前的准备工作2、取心原则3、取心层位的确定4、取心方式5、取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6、岩心出筒、丈量和整理7、岩心描述8、岩心采样和岩心保管9、岩心录井草图的编绘所谓岩心录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利用取心工具,将地下岩石取上来(这种岩石就叫岩心),进行整理、描述、分析,获取地层的各项地质资料、恢复原始地层剖面的过程。

岩心录井资料是最直观地反映地下岩层特征的第一性资料。

通过对岩心的分析、研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获得岩性、岩相特征,进而分析沉积环境。

2)获得古生物特征,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

3)确定储集层的储油物性及有效厚度。

4)确定储集层的“四性”(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关系。

5)取得生油层特征及生油指标。

6)了解地层倾角、接触关系、裂缝、溶洞和断层发育情况。

7)检查开发效果,获取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资料。

一、取心前的准备工作取心前的准备工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取心前应收集好邻井、邻区的地层、构造、含油气情况及地层压力资料,若在已投入开发的油田内取心,则应收集邻井采油、注水、压力资料。

在综合分析各项资料后,根据地质设计的要求,作好取心井目的层地质预告图。

2)丈量取心工具和专用接头,确保钻具、井深准确无误。

分段取心时,对取心钻具与普通钻具的替换,或连续取心时倒换使用的岩心筒长度,都应分别做好记录。

要准确计算到底方入,并记录清楚,为判断真假岩心提供依据。

3)取心工作中要明确分工,确保岩心录井工作质量。

一般分工是:地质录井队长负责具体组织和安排,对关键环节进行把关;地质大班负责岩心描述和绘图;岩心采集员负责岩心出筒、丈量、整理,采样和保管等工作;小班地质工负责钻具管理、记录钻时,计算并丈量到底方入、割心方众,收集有关地质、工程资料与数据。

岩心出做时,各岗位人员要通力配合,专职采集人员做好出筒、丈量、整理和采样工作。

4)卡准取心层位。

在钻达预定取心层位前,应根据邻井实钻资料及时对比本井实钻剖面,抓住岩性标准层或标志层、电性标准层或标志层,卡准取心层位。

井筒地层编录说明

井筒地层编录说明

井筒地质编录说明
一、基岩界面以上新地层部分编一壁柱状剖面图。

二、见基岩后,自基岩界面以下,按下列步骤进行编录:
1、将园井内接正方形,视为方井编录四壁展开图(如图)
如上图在井口四周选定N45°E,N45°W,S45°W, S45°E四个固定点;
2、从四个固定点垂下四条皮尺,在每条皮尺上找出同一岩层的分层界面,读出分界面的深度,记录在记录本或表格上,对岩层进行岩性描述,绘制草图、采集标本;
3、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
4、按顺序逐层编录,直到井底。

每次编录的终点用油漆标记,作为下次编录的起点。

断层编录与岩层相似;
5、编录时必须依据测量资料,在丈量层面深度时,应从井口或者最近的一个测点开始量起;
6、井筒编录后,每旬绘制一次1:200的井筒实测地质素描图,在煤层出现时在描述栏的相对位置附加1:10的小柱状图,放大煤层结构,在下旬第一天报矿存档。

岩屑录井草图格式

岩屑录井草图格式

岩屑录井草图
1 草图格式见图1。

××井岩屑录井草图
1∶500
图1 岩屑录井草图格式
2 图幅采用宽度为35cm的透明坐标纸绘制,左右边宽各2cm,图宽31cm。

3 图名用规格25mm×35mm扁隶书空心字体书写,其它字体用8mm×6mm仿宋体书写。

4 各类曲线的刻度、单位要标示清楚;测井曲线均采用测井现场提供的资料绘制,视电阻率曲线绘制
双侧向曲线或双感应曲线或列感应曲线。

5 井深:每10m用阿拉伯数字标一次两位数井深,每100m用阿拉伯数字标一次全井深。

6 备注栏填写内容:钻井中的井漏、井涌、井喷、气浸、水浸、放空、槽面油气显示(用符号在相应
深度表示)、蹩跳钻、卡钻泡油、钻井液处理情况,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7 颜色图例见Q/SH 0076—2007附录A,其它图例见SY/T 5615—2004。

8 要求内容齐全、图面清晰、布局合理、整洁明了,不得按测井曲线修改录井剖面。

钻井地质录井基础知识

钻井地质录井基础知识

0.5m 。
井深
(m)
换钻头
钻时曲线
记录钻时的方法:
记录钻时的装置早期有深度面板法、固定标尺法、
米尺划线法三种。由于其操作原始,消耗人力,准确度
低,现已基本淘汰。
目前由气测仪器或综合录井仪记录。
它是通过钻台上的传感器将电流信号传输到计算机
中,由计算机软件综合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按设计好的
间距得出有关钻时的各项数据,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
井深=钻具总长+方入-地距(补心高) (钻具总长=钻头长度+接头长度+钻铤长度+钻杆长度)
井深=钻具总长+方钻杆长度-方余-地距 (钻具总长=钻头长度+接头长度+钻铤长度+钻杆长度)
到底方入=方钻杆有效长度-单根长(正常钻进中) 或=井深-钻具总长(下钻或换钻具时)
整米方入=整米井深-钻具总长 或=打完单根时的整米方入-新接单根长
t = t0 + t1
t1 = t-t0
从井底至井口时间(迟到时间) 循环周期 实物沿钻杆下行到井底的时间
迟到时间的计算方法--实物测定法
▲ 实物沿钻杆下行到井底的时间t0:
to
V1 V2 Q
d12
4Q
L1
d
2 2
4Q
L2
钻铤--上接钻杆、 下接钻头,提供钻
压以破碎岩石。
V1、V2--钻杆和钻铤的内容积(查表而得) ,m3 d1、d2--钻杆和钻铤的内径,m L1、L2--钻杆和钻铤的长度,m Q--泥浆排量,m3/min
d--钻杆外径, m
H--井深,m
※ 计算时未考虑岩屑在泥浆中的下沉(ρ岩屑>ρ泥浆),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迟到时间不一致(比实际小),仅供参考

实验二 岩屑录井草图的编绘

实验二 岩屑录井草图的编绘

实验二岩屑录井草图的编绘
一、目的
在钻井过程中,为了随时掌握和分析井下地质情况,便于与邻井进行对比,指导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应及时编制岩屑录井草图,将岩屑描述的主要内容用规定的符号在图上表示出来。

岩屑录井草图的内容主要包括录井剖面、钻时曲线及槽面显示等。

二、提供之资料
1)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华构造潭26-7-3井岩屑描述记录表。

2)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华构造潭26-7-3井钻时记录表。

三、要求
1)根据潭26-7-3井钻时记录和岩屑描述记录,编绘1200m-1300m深度段岩屑录井草图。

2)作图比例尺为1:500。

3)填写图名、图例、责任表。

四、准备工作
1)准备25×30 cm2方格纸一张、直尺、铅笔。

2)复习第一章钻时录井、岩屑录井及钻井液录井相关内容。

五、思考题
1)如何确定钻具井深与测井深度系统差值?
2)如何根据钻时来判断岩性?
3)泥浆录井的实质是什么?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华构造潭26-7-3井岩屑描述记录表(井段)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华构造潭26-7-3井钻时记录表(井段)。

1:500岩屑录井草图规范

1:500岩屑录井草图规范

《1:500岩屑录井草图》绘制规范为规范《1:500岩屑录井草图》的绘制,统一格式,便于资料的保存、使用,并能简明、有效的反应地层、油气显示等情况,特制定此规范。

一、图头名称:××井岩屑录井草图字体:2×3cm扁隶书实心字,距顶部5cm。

“××井”和“岩屑录井草图”分行居中,上下间隔1cm。

二、比例尺距图头字1cm居中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字规格1×1cm,前后数字间隔2cm,中间为比例尺符号。

三、绘图单位、绘图人及时间绘图单位:××监理公司绘图人:×××时间:开始绘图时年、月、日。

规格:字体大小:0.5×0.5cm,字体工整,用正楷或仿宋体书写,与上部间隔1cm,绘图单位和时间分两边,与下部图头表对齐,绘图人居中。

四、图头表(见下表)图头表位置距上部内容0.5cm,高度4cm,宽度24cm,内容按要求距离划分,其中的文字用正楷或仿宋体书写,在要求空间内合理摆放,要求字迹工整,禁止涂改,干净大方,单位、比例尺标注准确、合理。

五、内容说明1、层位:填写该段地层所属的组的名称。

2、钻时曲线:按每米一点的钻时绘制曲线,标注比例尺,当钻时出现大幅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比例尺,重新标注。

起下钻或接单根时标注起下钻或接单根符号,在相应井深标在钻时曲线右侧,距边线1cm。

3、含油岩屑占定名岩屑含量:含油岩屑占该包总量的百分比,保留整数,绘制矩形曲线,标注比例尺。

4、井深:每25米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一个深度,完钻井深应标明。

5、颜色:填写颜色符号,小于1米地层的可不填写,但特殊岩性必须填写。

6、岩性剖面:按粒度剖面绘制岩性柱子,岩性剖面中要解释含油气产状,小于10米的地层,每层画一个符号,大于10米的地层可适当加密。

7、取心井段:在取心井段的上部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取心回次,在中部以分数形式标注心长/进尺,单位:米,下部标注取心收获率,保留两位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0岩心录井草图》绘制规范为规范《1:200岩心录井草图》的绘制,统一格式,便于资料的保存、使用,并能简明、有效的反应地层、油气显示等情况,特制定此规范。

一、图头名称:××井岩心录井草图字体:2×3cm扁隶书实心字,距顶部5cm。

“××井”和“岩心录井草图”分行居中,上下间隔1cm。

二、比例尺距图头字1cm居中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字规格1×1cm,前后数字间隔2cm,中间为比例尺符号。

三、绘图单位、绘图人及时间绘图单位:××录井公司××队绘图人:×××时间:开始绘图时年、月、日。

规格:字体大小:0.5×0.5cm,字体工整,用正楷或仿宋体书写,与上部间隔1cm,绘图单位和时间分两边,与下部图头表对齐,绘图人居中。

四、图头表(见下表)图头表位置距上部内容0.5cm,高度4cm,宽度24cm,内容按要求距离划分,其中的文字用正楷或仿宋体书写,在要求空间内合理摆放,要求字迹工整,禁止涂改,干净大方,单位、比例尺标注准确、合理。

五、内容说明1、层位:填写该段地层所属的组的名称。

2、钻时曲线:按每米一点的钻时绘制曲线,标注比例尺,当钻时出现大幅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比例尺,重新标注。

起下钻或接单根时标注起下钻或接单根符号,在相应井深标在钻时曲线右侧,距边线1cm。

3、井深:每10米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一个深度,完钻井深应标明。

4、取心井段:在取心井段的上部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取心回次,在中部以分数形式标注心长/进尺,单位:米,下部标注取心收获率,保留两位小数。

5、破碎带位置:破碎岩心处标注破碎带符号。

“△”表示轻度破碎,“△△”表示中度破碎,“△△△”表示高度破碎。

6、岩心位置:取心井段标注岩心位置线,单筒(奇数)次用单线段表示,双筒(偶数)次用间距1mm双直线段图实心表示,收获率为零的下筒岩心位置线,用间距1mm的双直线段(空心)表示,岩心位置线靠右侧标注。

7、样品位置:在对应岩心位置左侧,用垂直于岩心位置线的直线段表示归位后的样品位置,逢五逢十用5mm长线段表示,其余均用3mm线段表示。

8、磨光面位置:用“~”表示岩心磨光面。

9、颜色:填写颜色符号,小于1米地层的可不填写,但特殊岩性必须填写。

10、岩性剖面:按粒度剖面绘制岩性柱子,岩性剖面中要解释含油气产状,小于10米的地层,每层画一个符号,大于10米的地层可适当加密。

11、层理、构造及含有物:将岩石中含有的层理、构造及含有物用符号标注在相应位置。

12、气测曲线:按每米一点的气测百分含量绘制全烃和C1曲线,全烃曲线用实线绘制,C1曲线用虚线绘制,标注比例尺,当气测值出现大幅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比例尺,重新标注。

在显示段峰值处,标出全烃峰值数据。

13、备注:如有地层需要特殊说明的在相应位置填写,书写时以不影响整体剖面的美观大方为宜。

六、图尾在剖面绘制完成后,绘制图尾表,要求同图头表。

按同样间距、字体要求写明绘图单位、绘图人、绘图完成时间。

先写比例尺,再写图名,间距、字体要求同图头七、图例图上所涉及到的图例都要绘制在图的最下方。

图例两字用扁隶书实心2×2.5cm的字体书写,位置居中,上下间距各2.5cm。

1、岩石符号按粒度柱状绘在左侧,名称在右侧,每格高度1cm。

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中粗砂岩砂砾岩、砾岩其它2、其它符号外框大小长2.5cm、宽1cm,排列要求,列距2.5cm、行距2cm,符号名称在符号框下用正楷或仿宋字横写。

3、颜色代码:用连续的1×1cm框,上部写颜色,下部写代码,要有深浅符号,居中。

七、其它1、岩心草图的绘制从刘家沟底50米开始,连续绘图至完钻,中间不允许间断,试采井岩心草图从刘家沟组底部开始绘制。

2、取心段收获率不足的,岩心要归位描述,其余段用岩屑描述补充。

3、整个草图的绘制要保持整洁,明了,不允许有涂改。

4、草图编绘时要保持前后一致,字体、大小均要一致。

5、草图的绘制要跟上钻头。

6、1:200草图透明和不透明各一份,在完钻电测前上交。

7、常用图例标准(见附表)。

8、此规范由天然气勘探开发部录井队负责解释。

附表:常用图例标准1松散堆积物序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 1.19 粘土1.1 表土和积土层 1.20 植物堆积层1.2 红土 1.21 腐殖土层1.3 漂砾 1.22 化学沉积1.4 卵石 1.23 填筑土1.5 砾石 1.24 泥炭土1.6 角砾石 1.25 贝壳层1.7 砂砾石 2 砾岩1.8 泥砾石2.1 巨砾岩1.9 粉砂砾石2.2 粗砾岩1.10 粘土质砾石2.3 中砾岩1.11 砂姜2.4 细砾岩1.12 粗砂 2.5 小砾岩1.13 中砂 2.6 泥砾岩1.14 细砂 2.7 角砾岩1.15 粉砂 2.8 灰质砾岩1.16 泥质粉砂 2.9 灰质角砾岩1.17 砂质粘土2.1铁质砾岩1.18 粉砂质粘土2.11硅质砾岩序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2.1 2 凝灰质砾岩3.14含砾粉砂岩2.1 3 凝灰质角砾岩3.15含砾泥质粗砂岩2.1 4 凝灰质砂砾岩3.16含砾泥质中砂岩2.1 5 砂砾岩3.17含砾泥质细砂岩2.1 6 泥质小砾岩3.18含砾泥质粉砂岩3 砂岩、粉砂岩3.19海绿石粗砂岩3.1 砾状砂岩3.2海绿石中砂岩3.2 鲕状砂岩3.21海绿石细砂岩3.3 粗砂岩3.22海绿石粉砂岩3.4 中砂岩3.23石英砂岩3.5 细砂岩3.24长石砂岩3.6 粉砂岩3.25长石石英砂岩3.7 中-细砂岩3.26玄武质粗砂岩3.8 粉-细砂岩3.27玄武质中砂岩3.9 含砾粉-细砂岩3.28玄武质细砂岩3.1 0 含砾中-细砂岩3.29玄武质粉砂岩3.1 1 含砾粗砂岩3.3高岭土质粗砂岩3.1 2 含砾中砂岩3.31高岭土质中砂岩3.1 3 含砾细砂岩3.32高岭土质细砂岩序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33 高岭土质粉砂岩52 沥青质中砂岩34 石膏质粗砂岩53 沥青质细砂岩35 石膏质中砂岩54 沥青质粉砂岩36 石膏质细砂岩55 凝灰质粗砂岩37 石膏质粉砂岩56 凝灰质中砂岩38 硅质粗砂岩57 凝灰质细砂岩39 硅质中砂岩58 凝灰质粉砂岩40 硅质细砂岩59 铁质粗灰岩41 硅质粉砂岩60 铁质中砂岩42 硅质石英砂岩61 铁质细砂岩43 白云质粗砂岩62 铁质粉砂岩44 白云质中砂岩63 泥质粗砂岩45 白云质细砂岩64 泥质中砂岩46 白云质粉砂岩65 泥质细砂岩47 灰质粗砂岩66 泥质粉砂岩48 灰质中砂岩67 含磷粗砂岩49 灰质细砂岩68 含磷中砂岩50 灰质粉砂岩69 含磷细砂岩51 沥青质粗砂岩70 含磷粉砂岩序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71 含角砾粗砂岩11 碳质页岩72 含角砾中砂岩12 白云质泥岩73 含角砾细砂岩13 石膏质泥岩74 含角砾粉砂岩14 含膏泥岩75 碳质粗砂岩15 含膏、含盐泥岩76 碳质中砂岩16 盐质泥岩77 碳质细砂岩17 芒硝泥岩78 碳质粉砂岩18 沥青质泥岩4 页岩、泥岩19 沥青质页岩1 页岩20 硅质泥岩2 油页岩21 硅质页岩3 泥岩22 灰质页岩4 砂质页岩23 泥膏岩5 粉砂质泥岩24 凝灰质泥岩6 砂质泥岩25 铝土质泥岩7 含砂泥岩26 铝土质页岩8 含砂砾岩27 玄武质泥岩9 灰质泥岩28 沉凝灰岩10 碳质泥岩29 白云岩化沉凝灰岩序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5 白云岩、石灰岩19 角砾状灰岩1 石灰岩20 竹叶状灰岩2 含白云灰岩21 团块状灰岩3 含泥灰岩22 针孔状灰岩4 含白垩灰岩23 豹皮灰岩5 白云质灰岩24 鲕状灰岩6 沥青质灰岩25 假鲕状灰岩7 硅质灰岩26 葡萄状灰岩8 石膏质灰岩27 瘤状灰岩9 泥灰岩28 结晶灰岩10 泥质灰岩29 碎屑灰岩11 泥质条带灰岩30 生物灰岩12 碳质灰岩31 介壳灰岩13 砂质灰岩32 介形虫灰岩14 页状灰岩33 含螺灰岩15 薄层状灰岩34 藻灰岩16 燧石条带灰岩35 白云岩17 燧石结核灰岩36 含灰白云岩18 溶洞灰岩37 含泥白云岩序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38灰质白云岩 2 磷块岩39硅质白云岩 3 铝土岩4石膏质白云岩 4 锰矿层41凝灰质白云岩 5 黄铁矿层42泥质白云岩 6 铁矿层43泥质条带白云岩7 菱铁矿层44砂质白云岩8 赤铁矿层45竹叶状白云岩9 煤层46角砾状白云岩10 硼砂47针孔状白云岩11 重晶石48鲕状白云岩12 石膏层49假鲕状白云岩13 盐岩5葡萄状白云岩14 钾盐51燧石条带白云岩15 含镁盐岩52燧石结核白云岩16 含膏盐岩53藻云岩17 膏盐层5 4 硅、钙、硼石(绿豆石)18 钙芒硝岩6 其它岩石19 杂卤石1 硅质岩20 燧石层序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21 白垩土7 石英脉22 膨润土、坩子土8 石膏脉23 断层泥9 白云岩脉24 断层角砾岩10 沥青脉25 介形虫层11 沥青包裹体26 砂质介形虫层12 磷灰石27 泥质介形虫层13 石膏28 含灰14 菱铁矿29 含灰砾15 盐30 含泥砾8 化石31 含介形虫 1 放射虫32 含铁 2 有孔虫7 矿物 3 蜓1 黄铁矿 4 海绵骨针2 方解石 5 海棉3 白云石 6 古杯动物4 铁锰结核7 层孔虫5 自生石英8 单体四射珊瑚6 方解石脉9 复体四射珊瑚号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10 横板珊瑚29 海星11 苔藓动物30 笔石12 腕足动物31 鱼类化石13 腹足类32 脊椎动物14 掘足类33 藻类15 双壳类(瓣鳃类)34 蓝藻16 直壳鹦鹉螺(角石)类35 绿藻17 菊石类36 红藻18 竹节虫37 硅藻19 软舌螺38 轮藻20 三叶虫39 柱状叠层石21 叶肢介40 锥状叠层石22 介形类41 层状叠层石23 昆虫42 古植物化石24 海林檎43 植物枝干化石25 海蕾44 植物碎片26 海百合45 碳屑27 海百合茎46 孢子花粉28 海胆47 牙形(刺)石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48 遗迹化石10 冲刷面49 化石碎片11 干裂50 完好生物化石12 角砾状构造51 生物碎屑13 气孔状构造52 生长生态14 均匀状构造53 自由生长生态15 虫孔构造54 原地堆积生态16 虫迹55 浮游沉降生态17 透镜体56 搬运生态18 鸟眼构造9 层理、构造19 波痕1 水平层理20 泥质团块2 波状层理21 灰质团块3 斜层理22 硅质结核4 交错层理23 泥质条带5 季节性层理24 砂质条带6 叠层石25 介形虫条带7 搅混构造26 灰质条带8 柔皱构造27 裂缝9 缝合线岩浆岩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1侵入岩 2 喷发岩1 基性喷发岩 1 基性喷发岩2 基性侵入岩 2 中性喷发岩3 中性侵入岩 3 酸性喷发岩4 酸性侵入岩 4 玄武岩5 橄榄岩 5 安山玄武岩6 辉石岩 6 安山岩7 辉长岩7 安山玢岩8 苏长岩8 粗面岩9 斜长岩9 流纹岩10 辉绿岩10 流纹斑岩11 闪长岩11 英安岩12 正长岩12 英安斑岩13 闪长玢岩13 凝灰岩14 角闪岩14 集块岩15 花岗岩15 火山角砾岩16 煌斑岩变质岩17 云煌岩 1 变质岩18 伟晶岩 2 变质砂岩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3 变质砾岩22 石英岩4 碎裂岩录井含油气产状5 构造角砾岩 1 饱含油6 糜棱岩 2 含油7 板岩 3 油浸8 硅质板岩 4 油斑9 绿泥石板岩 5 油迹10 碳质板岩 6 荧光11 蛇纹岩电测解释与中途测试结果12 大理岩 1 油层13 千枚岩 2 差油层14 绢云千枚岩 3 含水油层15 绿泥千枚岩 4 油水同层16 片岩 5 含油水层17 石英片岩 6 可能油气层18 黑云片岩7 油气同层19 绿泥片岩8 气层20 片麻岩9 气水同层21 花岗片麻岩10 含气水层名称符号序号名称符号号11 水层10 井涌水12 致密层11 喷气13 干层12 喷油14 产层段13 喷水15 低水油层14 喷油气16 中水油层15 喷气水17 高水油层16 喷油水18 水淹层17 喷油气水19 气侵层18 井漏钻井及其它油气显示19 放空1 槽面油花20 起下钻2 槽面气泡21 换钻头3 泥浆气侵22 蹩钻4 泥浆水侵23 跳钻5 二氧化碳气侵24 沥青6 硫化氢气侵25 井壁取心7 泥浆带出油流26 钻井取心8 井涌气27 未见顶9 井涌油28 未见底名称符号号颜色1 白色2 红色3 紫色4 褐色5 黄色6 绿色7 蓝色8 灰色9 黑色10 棕色11 杂色说明:两种颜色的以中圆点相连,如灰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