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录井
地质录井

钻前准备
1、收集区域和邻井资料,掌握地质设计内容,预告构造、 地层、取资料要求、地质因素有关的故障等,做到人人心中
有数。 2、钻前基本数据(补心高度、钻井罐容积、表套数据等) 的收集。 3、物质准备(设备、工具、器材、药品和记录表等)。 4、钻具管理(丈量、入井钻具结构、记录、日常管理等)
1、概念:钻头钻进单位进尺所需的纯钻进时间。小于1分钟按1分钟计算。 单位:min/m,保留整数。 连续测量、每米一点或特殊情况按需要加密。
二、碎屑岩岩心描述
由碎屑颗粒+胶结物组成的岩石。 1、定名原则:颜色+含油级别+岩性(三级定名) (1)按岩性成份含量定名 含量≥50%, 定岩石的基本名,以“××岩”表示; 25%≤含量<50%, 以“××质”表示,写在基本名称之前; 10%≤含量<25%, 以“含×× 表示,写在最前面; 含量<10%, 不参加定名,应描述; 含量均<50%, 则采用复合定名原则,即把25%≤含量<50%的成 份联合起来 定岩石的基本名称。 (2)按颗粒大小分类
6、岩心出筒及油气水观察
(1)取心钻头出转盘面立即盖住井口; (2)丈量底空(从取心钻头面到取心筒底部无岩心的空间长度); (3)用专用工具依次取出岩心,先下后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入岩心盒内。 (4)取心钻头一出井口,立即观察记录从钻头内流出来的钻井液油 气显 示情况和特征。 (5)边出筒边观察岩心表面油气外渗情况;含油岩心,擦净表面, 及时 描述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含油岩心,采用无色玻璃纸包装封蜡;其他岩 心用水清洗。 (6)含气试验。将储集岩岩心浸入清水中,观察记录岩心柱面冒气泡大 小、产状(串珠状、断续状)、声响程度、持续时间、冒气 位置个数及与缝 洞关系,有无H2S味,冒油花油膜面积等,并用红蓝铅笔圈出其部位,用 针管抽吸法或排水法收集气样。 (7)记录岩心破碎、磨损情况。
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地质录井是油田勘探中一项重要的地质调查技术,通过记录井内地层的岩性、岩性组合、含油气性质等信息,可以为油田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下面将对地质录井在油
田勘探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地质录井可以用于判断地层的性质和预测油气藏类型。
地质录井通过记录井壁岩心、
岩石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获得地层的岩性和岩性组合信息。
根据地层岩石的
性质,可以判断该地层是否具有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从而预测油气藏的存在和类型。
地质录井可以用于评价油气藏的产能和储量。
地质录井通过记录井内岩层的孔隙度、
渗透率等物理性质以及岩石样品的含油气性质,可以评价油气藏的产能和储量。
通过分析
地质录井数据,可以确定油气藏的有效厚度、含油气区域的分布范围和储量大小,为油田
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地质录井可以用于确定油气藏的受过程约束和开展油藏评价。
地质录井通过记录井内
岩石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获得地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地层应力状态、地层压
裂性等信息。
通过分析地质录井数据,可以确定油气藏的受过程约束,如勘探过程中的地
层压裂性、井壁稳定性等。
地质录井还可以用于开展油藏评价,如确定油气藏的剩余储量、计算泥浆侵入层厚度等。
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获得井内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化
学成分等信息,可以判断地层的性质、预测油气藏类型、评价油气藏的产能和储量、判断
油气藏的储集条件和流体状态,以及确定油气藏的受过程约束和进行油藏评价。
地质录井
是油田勘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地质录井工作经验总结

地质录井工作经验总结地质录井是地质勘探和石油开采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井孔内岩石和地层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我从事地质录井工作的多年里,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如下:一、工作内容地质录井是通过在井孔内部进行工作,获取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数据,并通过测量仪器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测量井孔的物理参数:包括井孔直径、井深、井眼轨迹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释非常重要。
2. 测量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通过测量仪器对地层岩石的密度、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判断岩石的类型、储层特征以及含油气的潜力。
3. 记录地质现象和异常情况:在录井过程中,还需要记录下地质现象和异常情况,如岩层变化、断层、溶蚀等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地质解释和预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工作流程地质录井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准备、操作和数据解释三个阶段。
1. 准备阶段:在进行地质录井之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研究井孔的地质背景和钻探日志,了解井孔的地层情况,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
2. 操作阶段:在进行地质录井时,需要根据测量仪器的要求,将测量设备和探头下入井孔,并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根据仪器的指示进行操作,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和相关的地质现象。
3. 数据解释阶段:在完成地质录井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录井曲线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得到地层的物理属性。
然后,根据地质背景和其他地质数据,对地层进行解释和划分。
最后,需要将解释结果整理成报告,向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工作技巧在地质录井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技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1. 熟悉测量仪器: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能够根据地质条件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参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地质录井工作经验总结

地质录井工作经验总结一、工作背景地质录井是地球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通过测量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岩心的岩性来了解地层的构成和性质。
我在过去的工作中,担任地质录井工程师一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二、工作职责作为地质录井工程师,我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录井方案:根据井口地质情况和勘探目标,制定合理的录井方案,确定使用的测井工具和测井参数。
2. 井下操作:负责将测井工具下入井口并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对测井仪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分析地质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4. 编写报告:根据测井数据和地质分析结果,撰写测井报告,向客户提供详尽的地质信息和建议。
三、技术要求1. 熟悉测井仪器:了解各种测井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测井仪器。
2. 地质学知识: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判断岩性和地层性质。
3. 数据处理能力:具备数据处理和解读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释测井数据。
4. 报告撰写能力: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简洁地撰写测井报告。
四、工作经验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录井工作经验,总结如下:1. 熟练掌握各种测井工具的操作方法,包括测井仪、测井电缆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井工具。
2. 熟悉常见的测井曲线,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地层特征,如储层、非储层、水层等。
3. 在数据处理和解释方面,我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包括岩性判别、层位校正等,提高测井数据的准确性。
4. 在报告撰写方面,我注重结构的清晰和信息的完整,能够向客户提供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
五、工作心得在地质录井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地质录井工作的基础,要保持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态度。
2. 学习和积累是提升自己的关键,要不断学习新的测井技术和地质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团队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完善勘探工作。
六、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勘探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地质数据和分析结果。
地质录井工作主要内容

地质录井工作主要内容一、概述地质录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通过测量井中不同深度处地层的物理性质、流体性质、电性质等数据,并记录在录井图上,以评估储层性质、判断油气运移规律、确定井段位置等工作。
地质录井工作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优化井位、调整钻井方案、确定产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录井工作步骤2.1 井口工作准备井口工作准备是地质录井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1.检查录井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2.对井中的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和校准;3.准备好录井液和必要的录井材料;4.确定录井的测量参数和规程。
2.2 测井数据采集测井数据采集是地质录井工作的核心环节,包括:1.测井装置的下入与固定:将测井仪器和传感器降入井中,并通过相应的固定装置固定在指定深度;2.数据的连续记录:在下入测井装置的同时,记录相应的地质参数和仪器指示的测量值;3.测井仪器的升井与保养:在完成测量后,将测井仪器和传感器缓慢升井,并进行清洗和保养;4.数据的传输和验证:将采集到的测井数据传输到录井中心,并进行数据的有效性验证。
2.3 数据处理和解释数据处理和解释是地质录井工作的关键步骤,包括:1.数据质量控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清理、去噪声、校正等;2.数据分析和解释: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包括地层分析、储层评价、油气运移规律分析等;3.绘制录井图: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绘制相应的录井图,反映地层和储层的特征和分布。
2.4 录井数据应用录井数据应用是地质录井工作的最终目的,包括:1.储层评价:通过对录井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评价储层的性质和品质,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2.井段划分:根据录井数据,确定油气层段的上下界限,为后续的完井和产量预测提供基础;3.优化井位:根据录井信息,优化井位选择,提高勘探成功率;4.调整钻井方案:根据录井数据,调整下一个钻井井段的钻井方案,减少安全事故和钻井风险;5.产量预测:通过录井数据,预测储层的产能,为后续的开发决策和调整提供依据。
钻井中地质录井的方法

钻井中地质录井的方法
钻井中收集地下地质资料的过程叫钻井地质录井工作。
钻井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钻进录井、岩屑录井、岩芯录井、荧光录井和气测录井。
1、钻时录井:通过计时器把实钻一个规定单位进尺的时间反映并记录下来的过程。
一般用“分每米”(min/m)表示。
2、岩屑录井:地下岩石被钻头破碎后,随循环的钻井液带到地面的岩石碎块叫岩屑。
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将岩屑连续收集起来,进行观察、分析,并综合运用各种录井资料进行岩屑归位,以恢复地下原始剖面的过程,就是岩屑录井。
3、岩芯录井:在石油钻井过程中,为了更清楚、更直观地反映地下岩层的特征,利用取芯工具,将井下一定深度地层的岩石以柱状形式取上来,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而取得各项资料的过程叫岩芯录井。
4、荧光录井:石油中的油质、沥青质等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发出一种特殊光亮,这就是荧光。
根据荧光显示的亮度及颜色的差别,测定出石油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对油气层进行定性和定量解释,这就是荧光录井。
5、气测录井:在钻井过程中用气测仪通过直接判断油气层的过程叫气测录井。
气测录井除直接判断油气层外,还可预告井喷。
气测值突然增高,就说明钻井液中气侵严重。
钻井液密度下降,井内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就有可能发生井喷。
地质录井七大任务
地质录井七大任务
地质录井七大任务是录井队需要做的工作和录井队做的决定,施工中这七大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让钻井队等其它施工方做,施工中须汇报请示勘探处、开发处决策的,录井队不得随意按照其它部门的决策执行。
1、严格执行钻井地质设计,对钻井地质设计有疑问需向勘探处、开发处请示沟通,而不是向非主管地质录井部门沟通。
对钻井地质设计与钻井工程设计等其它设计有不一致的,需向勘探处、开发处请示沟通,不得随意按照钻井工程设计等其它设计执行。
2、发现油、气、水显示层。
对影响油、气、水显示层发现的行为、工况等,录井队要及时纠正,解决不了的录井队需及时向监督汇报。
3、取全取准各项资料。
对影响取全取准各项资料的行为、工况等(如岩屑掉块多、传感器故障等),录井队要及时纠正,解决不了的录井队需及时向监督汇报。
4、确定取芯层位和取芯深度。
5、中完结束井深的确定。
6、水平井、侧钻井的井身轨迹的控制。
7、工程异常预报。
简述常规地质录井方法及其地质意义
简述常规地质录井方法及其地质意义地质录井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它对寻找油气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质录井,可以查明地层的岩性、厚度、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渗透率、电阻率等,判断出地层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可钻性、孔隙度)、地层压力、岩石特性(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某些地质现象(如:漏失、裂缝、溶洞、火山、侵入岩体、煤层等)根据这些资料就可以进行各种油藏动态分析,确定适宜的钻井方案,制定最佳的完井措施,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采收油气资源的目的。
录井方法分为水文地质录井、电法录井和地层倾角测量3类。
(1)钻柱录井1)钻柱录井:在钻柱内注入一定量的钻井液后,借助于高压,在泥浆中携带的岩屑,经钻头切削,冲击、挤压并磨擦井壁,使之破碎成岩粉,与岩粉混合后形成固相岩屑,排至泥浆罐或地面。
固相岩屑颗粒的尺寸、形状,取决于钻柱的结构形式、直径和钻井液性能等因素。
这些岩屑混合液通过钻头,再经扩大器或岩心管内壁,流入接受罐。
然后将岩屑用泵打入地面或者用空气送至集中储存场所。
2)测斜仪录井测斜仪主要由仪器基座、测斜轮组、读数显微镜和附件组成。
测斜时,根据测斜仪的指针所指刻度,求得坐标方位角α,从而求得井斜。
通过读数显微镜,观察旋转指针和度盘上的刻度,可以计算出视线长度L。
利用这两个参数,即可推求出每小时的实际斜度(总斜度)及任意两点间的偏差值δ,用以分析测斜情况,判断井斜。
一般情况下,观察者应站在测斜仪旁边约3米处。
读数显微镜应尽可能靠近井口,以免被井流吹动。
3)打捞钻具及起下钻录井根据不同的目的,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记录这类录井。
例如:测量钻井液固相岩屑量、测量泥饼厚度、记录动压及静压、检验井下工具等,都需要记录固相岩屑量。
1)仪器及记录方法:仪器及记录方法有直读式、指示表式、电子计算机辅助记录式和声波记录式等几种。
2)直读式记录法:把井口上安装的直读仪上的测量参数(如泥浆性能、泥浆密度等)直接读出,再用卡尺、千分尺或百分表将它们换算成毫米数,记录在记录表上。
地质录井工艺及工序控制
06
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集成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集成化技术
通过集成多种录井技术和设备,形成高效、便捷的地质录井系统, 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化技术
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地质录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远程控制技术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地质录井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管理 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操作流程不规范
现场操作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操作 流程和标准,导致操作不规范、 效率低下。
设备管理不严格
设备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如设备 保养不及时、设备使用记录不完 善等,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寿命。
安全意识不强
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存 在安全隐患和风险,需要加强安 全培训和管理。
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方向探讨
加强行业交流和合作,提升整体水平
行业交流平台
技术标准规范
制定统一的地质录井技术标准规范,提高行业的技 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建立地质录井行业的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企 业和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 的发展。
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地质录井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 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行业的 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非金属矿产录井
在非金属矿产勘探中,地质录井可以帮助识别矿层或矿体 的岩性、厚度、品位等特征,为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提 供依据。
地热资源录井
在地热资源勘探中,地质录井主要用于了解热储层的岩性 、厚度、温度、渗透性等特征,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提供基础资料。
05
地质录井工艺存在问题及挑战
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瓶颈
地质录井技术介绍
地质录井技术介绍关键信息项:1、地质录井技术的定义与分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质录井技术的应用领域领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质录井技术的工作流程流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质录井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采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地质录井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地质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趋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地质录井技术的定义地质录井技术是在地质勘探和钻井过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获取、记录和分析地质信息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它旨在为地质研究、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准确、详细的地下地质资料。
111 地质录井技术的分类地质录井技术主要包括岩屑录井、岩心录井、气测录井、钻井液录井、荧光录井等多种类型。
112 岩屑录井通过对钻井过程中返出井口的岩屑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以了解地层的岩性、矿物组成、沉积特征等地质信息。
113 岩心录井对钻井取出的岩心进行详细的观察、测量、描述和分析,获取地层的地质结构、孔隙度、渗透率等重要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一、岩屑录井
纲
二、岩心录井、井壁取芯 三、荧光录井 四、气测录井 五、钻井参数录井 六、泥浆参数录井
一、岩屑录井
• 岩屑主要包括: 岩性
颜色:岩石颗粒、基质胶结物、含有物的颜色及其分布变化状况等; 矿物成份:单矿物成份及其含量;
结构:粒度、圆度、分选性;
胶结:胶结物成份,胶结程度、类型; 晶粒:指碳酸盐岩的晶粒大小、透明度、形状以及晶间、晶内孔隙; 化石:名称、形状、充填物; 化学性质:指与盐酸反应情况及各种染色反应情况; 荧光:颜色、直照、滴照、产状、泡样对比。
从885米开始,油层结束,QFT值 大幅度降低,从后来的测试结果 看,该层为一很好的油层。
三、荧光录井
QFT值与油层显示对应表二)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深度 (m) 1035 1040 1045 1050 1055 1060 1065 1070 1075 QFT值 577 743 1075 1730 2045 2740 2295 876 621 地层及显示情况 浅灰色中 -粗砂岩,次 圆-次棱角状,分选差, 泥质胶结。部分钙质。 80%金黄色直照荧光, 岩样中见明显的油迹。
三、荧光录井
泡样级别对比
级别
1 2 3 4 5 6 7
百分含量(%)
0.000310 0.000630 0.001250 0.002560 0.005000 0.010000 0.020000
含油浓度(g/ml)
0.000000661 0.00000122 0.5 0.0000391
二、岩心录井、井壁取芯
岩性 颜色:岩石颗粒、基质胶结物、次生矿物、含有物的颜色及其分布变化状况等; 矿物成份:单矿物成份或岩块及其含量; 结构:粒度、圆度、分选性; 构造:层理、层面特征、接触关系、生物扰动等; 胶结:胶结物成份,胶结程度、类型; 晶粒:指碳酸盐岩的晶粒大小、透明度、形状以及晶间、晶内孔隙; 缝洞情况:类型、分布和数量统计; 化石及含有物:名称、形状、充填物;
四、气测录井
• • • 监测起下钻、换钻头、接单根时的后效气体。
后效气
井深、气测全量值、气测组份值、油花气泡的延续时间和变化; 根据迟到时间和油气上窜速度,推算显示井段深度。 油、气上窜速度计算
迟到时间法计算式:V=H-(h/t)(t1-t2) / t0 容积法计算式:V=H-(Q/Vc)(t1-t2) / t0 式中 V----油气上窜速度,m/h; h--循环钻井液钻头所在井深,m; t0----井内钻井液静止时间,h; H----油、气层深度,m; t----钻头所在井深的迟到时间,min; Q----钻井液泵量,l/min;
气体比 C1/C2 C1/C3 C1/C4 油层 2—10 2—14 2--21 天然气层 10—35 14—82 21--200 非生产性的 <2和>35 <2和>82 <2和>200
生产能力的划分:若Cl/C2<Cl/C3<C1/C4,曲线为正斜率,表示具有生产能 力;若C1/C4<Cl/C3<C1/C2或是Cl/C4<C1/C3为负斜率,则表示不具生产能力, 或为水层;低渗透层斜率往往不反映产层性质,而斜率很陡时,多为致密层
油气类别 非可采干气 可采天然气 可采湿气 可采轻质油 可采石油 非可采稠油或残余油 Wh <0.5
0.5-17.5 17.5-40 >40
Bh >100 Wh<Bh<100
Wh>Bh Wh>>Bh
Ch
<0.5 >0.5
四、气测录井
烃湿度比法(烃比值法)
四、气测录井
烃湿度比法(烃比值法)
A).当Bh高于100时,这一层段含有纯干气;
二、岩心录井、井壁取芯
滴水试验
三、荧光录井
荧光直照
含油岩屑、岩心、壁心在紫外光下呈浅黄、黄、亮黄、金黄、黄褐、棕、棕 褐等色。油质好,发光颜色强、亮;油质差,发光颜色较暗; 矿物荧光:石英、蛋白石呈白一灰色;方解石、贝壳呈黄到亮黄色;石膏 呈亮天蓝、乳白色; 成品油及有机溶剂污染荧光:柴油呈亮紫一乳紫蓝色;机油呈蓝一天蓝、 乳紫蓝色;黄油呈亮乳紫蓝色;丝扣油呈白带蓝一暗乳蓝色;白油、煤油呈乳 白带蓝色;磺化沥青呈黄、浅黄色;525呈乳白一浅乳白色;铅油呈红色。
三、荧光录井
QFT值与油层显示对应表 (一)
序号 1 2 3 4 5 6 7 深度 (m) 855 860 865 870 875 880 885 QFT值 387 1380 1565 1855 1285 977 513 地层及显示情况 浅灰色细砂岩,次圆状 分选中等,泥质胶结。 80 %金黄色直照荧光, 岩样中见明显的油迹。
B).当Wh指示气相且Bh高于Wtl时,说明含气,且气体浓度随两曲线 的相互接近而增加;
C).当Wh指示气相且Bh高于Wh时,说明含气/油或气/凝析油;
D).当Wh指示油相且Bh低于Wh时,说明含油,浓度随两曲线分离而增 加;
E).当Wh大于40,Bh远低于Wh时,说明含残油。
特性比(Ch)的解释(只用于当Wh和Bh指示气体时) A).如果Ch低于0.5,Wh和Bh指示气体,解释正确。 B).如果Ch高于0.5,Wh和Bh解释的气体特性与油有关
四、气测录井
烃湿度比法(烃比值法)
色谱组分值比值计算 烃湿度比Wh=∑重烃/全烃 × 100% 烃平衡比Bh=(C1+C2)/(C3+C4+C 5)× 100% 烃特征比Ch=(C4+C5)/C3 × 100% 一般解释标准以烃湿度比(Wh)作为解释参数点:Wh<0.5为纯干气; 0.5-17.5为湿气;17.5-40为油;>40为残油,密度随湿度比增加而增 加。
三、荧光录井
荧光显示级别 A B 荧光面积(%) >90 70-90 反应速度 快 中-快
C
D
30-70
<30
中-快
慢-中
三、荧光录井
目前应用情况:
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油层)的QFT值都会有差异,必须经过 几口井的QFT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确定该地区(该油层) 的QFT值检测特征。 根据上述得到的油气层QFT特征值,可以为以后的油气层准 确、及时判断提供有效手段 • 国内某油田的QFT值与油层对应关系见下表:
从1045米-1070米,QFT值呈明显的峰 状,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层是本井 的主力油层。
三、荧光录井
QFT的升级产品---QFT2TM特点简介:
• 采用二重发射波长荧光过滤器(独特 设计),增强了对不同荧光强度的鉴定。 • 及时分析得到样品的QFT值,进而计算 出样品的原油浓度(WT%Oil)和API重 度,比较准确地得出荧光性质和来源。 • 更高的灵敏度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来源于泥浆、丝扣油等造 成的影响 • QFT值的自动分析、采集、计算、储存和输出
荧光滴照法
取几颗岩屑样品,分散放在滤纸上,在岩屑上滴一滴氯仿溶液,观察岩样周 围有无荧光扩散和斑痕,并记录荧光的颜色和强度; 荧光扩散边斑痕的颜色:含烃多的油质为天蓝、微紫一天蓝色,胶质呈黄 色或黄褐色,沥青质呈黑一褐色; 矿物荧光无扩散现象,成品油荧光颜色较浅,呈乳紫一天蓝,一般只污染 岩屑表面,可破开岩屑、岩心、壁心观察新鲜面
级别
8 9 10 11 12 13 14 15
百分含量(%) 含油浓度(g/ml)
0.0400 0.0780 0.1560 0.3125 0.6250 1.2500 2.5000 5.0000 0.0000781 0.000156 0.000313 0.000625 0.00125 0.00250 0.0050 0.0100
1
Oil Zone Non Production Zone C1/C2 C1/C3 C1/C4 C1/C5
四、气测录井
三角形气体组分解释法(或称三角形气体组分图版法) 一般的解释原则 正三角形解释为气层; 倒三角形解释为油气层; 大三角形,表示气体来自干气层或低油气比油层; 小三角形,表示气体来自湿气层或高油气比油层; 联接内外三角形相应的顶点,交点在生产能力区内,即认为 有生产能力,否则无生产能力。 各类烃组份的初步校正 上述三种方法如用现场录井的气相色谱资料进行解释, 没有消除钻头直径、钻速及钻井液流量的影响,只能相对地 表示气显示指数的相对值。若要较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需 对各类烃组分进行校正。
物理性质:硬度、断口、光泽等;
化学性质:指与盐酸反应情况及各种染色反应情况; 含油气情况:包括含油气岩心的显示颜色、级别、产状、含油面积百分比、原 油性质、油气味、滴水试验、荧光、含油气试验(放入水中)。
二、岩心录井、井壁取芯
饱含油 > 95%
富含油 75-95% 油浸 油斑 油迹 荧光 40-75% 5-40% < 5% 肉眼见不到油迹
三、荧光录井
QFT2TM结果与气测结果对比实例:
• 通过与气测结果、岩性 分析对比,QFT2TM计算 的原油浓度值/ API重度 值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两 个较好的产层。
三、荧光录井
目前,QFT分析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十分普及,几乎在所有 探井和评价井的随钻过程中,都有计划地使用这一技术, 目的是取得和积累这一基础数据进行分析。 在国内,某些陆地油田(如:大庆、塔里木、土哈、长庆 等地区)对这一技术也应用较早,在重点地区的探井和评 价井的录井过程中都使用QFT进行大量地分析。据了解结 合电测、气测等其他手段,有些地区已经分析得出了QFT 值与不同含油层位、含油级别的对应关系模版,并在实践 中加以验证。 QFT分析技术可能决不仅仅是判断真假荧光、发现轻质油 的手段,而是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录井新技术。
四、气测录井
三角形气体组分解释法(或称三角形气体组分图版法) 三角形坐标系是由C2/∑C、C 3/∑C、C4/∑C (∑C为:Cl +C2 +C3+ C4之和)三个参数构成。把三个参数的零值作为一个正三角形的三个顶 点(A.B.C),然后,做夹角为60°的三组线,分别代表三个参数的不 同比值,即建立了三角形的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