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盒园 景观案例
海跃庭院设计——当前流行“四大庭院”赏析精品文档18页

海跃庭院设计——当前流行“四大庭院”赏析——海跃庭院设计学习资料跟居室一样,庭院的打造也有不同风格的分类,欧式的工整、东方的雅致都在亭台楼阁间显现。
从整体的庭院规划到植物花草的选择,将人工意趣融合在自然园景之间。
我们精选了有代表性的四大庭院,将你不可不知的庭院流行风展现给你。
一、苏州园林赏心乐事苏州庭园苏州园林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骨架,以花草植物为肌肤,于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风光。
宋代之后,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了写意山水园,以诗词歌赋命题,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这些积累千年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作为世界园艺三大造园体系之一的中国自然山水园林设计,其中又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分支,最闪耀的瑰宝无疑是苏州私家园林。
它无疑是东方园艺的代表作品,更是其经典之作。
区别与欧洲规则方整的造园技法、中国的自然山水园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思想。
在造园技法上是模拟自然而高于自然,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整体布局苏州园林的设计立意是在有限的庭院空间中营造一方生机盎然、花木葱茏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往往用高墙与喧闹的市井隔开,使园主可以在这种生机蓬勃的天地中怡然自乐。
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在造园设计中,通常顺其自然,空间布局上采用自然式不规则形式,建筑形式、色彩也取自由式。
造园要素包括山水、花木、建筑、题景、楹联、匾额等。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西方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
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
它们强调幽深曲折,而非“开门见山”的表现手法。
例如,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山墙、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柳暗花明,方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
豫园的景象结构及景象拼贴分析

豫园的景象结构及景象拼贴分析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外滩,是上海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它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徐达升,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豫园以其独特的景观结构和景观拼贴而闻名。
豫园的景观结构是按照古代园林设计原则构建的,主要包括水池、亭台楼阁、假山、廊、室、轩等。
它们通过连廊、回廊、假山、池塘等景观元素相互连接,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空间格局。
整个园林布局秀丽而壮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
豫园的景象拼贴是指园林中以不同的景观元素组合成不同的景象。
在豫园中,景象拼贴是通过景观元素的安排和景观几何形状的组合来实现的。
豫园中的假山山石是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石头拼接而成的,形成了各种形状各异的山岳景象。
园中还有各种仿古建筑、假山、廊、亭台楼阁等,通过它们的组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拼贴。
在豫园中,景象拼贴的特点是注重自然和人造景观的融合。
园中的假山、水池等自然景观与亭台楼阁、廊、室等人造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幅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画面。
豫园还注重形象的对比和变化,通过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建筑和景观元素的巧妙组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景观拼贴。
豫园的景象拼贴也注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特点。
园中的建筑和景观元素大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园中的花草树木等植被也非常丰富,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中注重自然景观的传统。
豫园以其独特的景观结构和景观拼贴而成为一座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
它的景观结构秀丽而壮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而景象拼贴则注重自然和人造景观的融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特点。
作为上海著名的景点之一,豫园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传承发展 海纳创新——济南园博会“莞香园”设计

术. 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常绿乔术. 是在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方命 名的树术。莞香是东莞的一大名产. 早在4 0多年前的明代 . 0 广东就以香
廖歌威 邱 国平 许冲勇
L O u— h g QI G o i A I Qi c en U a —png ×U Ch ng o g a —y n
摘
要 :作为 中国 园林的 流派之 一 , 岭南园林 有奠 独特 的开放 性 、 窑性 和多 元性。 瞌着岭 南 园林文化 的发 展及思 想意 识 兼
Abs o : As n o C n s ga d n b n h . L gn Ga d n i haaceie lo rt o e f hie e r e r c es i an a n re s c r t d b i o n s c m p iiy r z y l pe ne s o o bl an s t l i d
钢材 、 玻璃} 的运用也 逐渐 广泛 , 现 出 承发 展之势 和开拓 创 新之意。 显 传 关 键 词 : 景园林 .园 博会 .济南 .莞香 园 风 文章编 号: 10 — 6 42 1}7 0 9 — 3 00 66 (0 0 — 04 0 0 中图分 类号 : u 9 6 T 8 文献标 志码 :A 收稿 日期:2 1 一 5 0 0O 0 —4,修 回 日 :2 1 6 1 期 00 0 — 8
的 更新 , 代科 学技术 逐渐 渗透 到其 构园 的 自 要素 山、 、 中, 喷雾 、 现 然 水 若 如 喷泉 、 音、 光等 方面的 应用 。在 目林植 物方 面 声 灯 也遥 步引 用一些 同一纬 度 上的外 来品种 , 本土 品种进行 巧妙 搭配 , 与 构筑 新颖 的植物 景观 空间 。在 园林建 筑上 , 现代材 料( 如
拙政园分析

中三
拙政园中部第三组庭园的空间结构,由南向北依次为:块状空间1、 2 (实)——面状空间3 (虚)——块状空间4(实)——面状空间5 (虚)—— 块状空间6 (实) 面状空间在平面形式上成L型,块状空间1、 2也形成了 L型的块状组,南部虚实空间相互咬合,使得该组庭园的虚实空间序列在具有一定 的节奏感的同时又富有变化 两个点状空间——香洲、见山楼——重要的控制性节点
•该庭园的空间结构从南至北依次为:块状空间1 (实)——面状空间2 (虚)——块状空间 3(实)——面状空间4(虚)——块状空间5(实)——面状空间6(虚)——块状空间7(实) •三个点状空间——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和倚玉轩——重要的控制性节点 •塑造观赏性景观——空间构成要素——以远香堂为巾心的庭园序列空间
纵一
西园
西部园林曲折迂回的水系形成了两纵、两 横的水轴线,纵向的水轴线为南部住宅建筑 轴线的延伸和错位,进而形成了“三纵两 横”五条轴线。
纵二
纵三
纵向的第一条轴线南起西园主体建筑卅六 鸳鸯馆,北至浮翠阁,中间点缀有笠亭,该轴线 上的景观特色以山景为主 纵向的第二条轴线位于园区西侧,塔影亭、 溪涧和留听阁形成了该轴线上的主要景观 纵向的第三条轴线南端为宜两亭,中间经过 长长的溪涧、水廊,北止于倒影楼,该条轴线 上的景观特色以水景为主,将如倒影楼、与 谁同坐轩、水廊、留听阁、塔影楼等临水 而筑的建筑联系在了一起,同时对游人视线 具有引导作用。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H3为绣绮轩 所在的
山体,东西长约32米
,南北约21米,与主 峰HI隔水相望。
Hl、 H2、 H3形成 了巾园的主要地形
地势。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西园地形地势由H4、
H5、 H6三座山体形
扬州何园(新版)

一、何园的平面解析之区域分析
西园 东园
一、何园的平面解析之东园
东园
东园是大花园的组成部分,主要由贴壁假山、船厅、牡丹厅组成,景观以厅堂花木为主, 疏密有度,重在营造家园的感觉。牡丹厅外姹紫嫣红,春光无限;桴海轩中,触景生情, 浮想联翩;接风近月亭,亭立山间,玲珑别致;登楼贴璧山,峭壁飞岩,凤舞天成,使 东园满园生辉。
廊
的,造天 上
精步型窗 品移阔被
的
。景大称 天
移,为 ,气“
窗
是宇天
园轩下
二、何园的细节解析之天下第一窗
在东南两侧楼廊的上下廊壁间,都有一排什 锦花窗。品味花窗和花窗赏景,也是何园的 又一特色。花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扮演着极 其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如果把成功的园林比 作一首好诗,花窗就是它的锦词佳句。
何园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始建于清同治元年 (1862年),历时达13年,占地14000余平方米, 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 双槐园故物,今仍有一株。园主人湖北道台何芒舰把 这座园林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光 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 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何园建造前后历时21年。 何园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 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园林泰斗罗哲文誉为“晚清第 一园”。
西园所凿的池沼采取自然式处理,池岸砌成“斗折蛇行,犬牙交错”的样子,给人以自然 活泼的感觉。水应该有终始,有终如则“活”。何园的却将水池池水隐去了去向,其中片石 山房的池中水系渗透效果最为不凡,纵深到亭、廊、厅下,让人感觉恍若居于水上,与石山 互相依托,互相陪衬,相得益彰。
四盒园分析ppt

以前许多展览花园,,这些花园相 互之间往往存在视线的干扰。将花 园与周围环境有所分离,使花园能 更单纯、完整而独立。而花园本身 也应该有一个边界,并被围合起来。 设计师用1.6m高的夯土墙将花园 围起来,利用石、木、砖等材料建 造了4个盒子,它们分别具有春、 夏、秋、冬不同的气氛,形成四季 的轮回。这些盒子和围墙一起,把 花园分隔成一个主庭院,以及位于 盒子后面和旁边约10个小庭院, 这是中国园林的典型空间结构。夯 土墙、石、木、砖等材料也是当地 典型的构筑材料。设计师将花园命 名为“四盒园”,既表达了花园的 空间结构,也因与“四合院”谐音, 暗示了中国传统的居住建筑形式。
夏
葡萄藤爬满了花架的
夏盒
“夏盒” 如果你看见
了一个用木头做成的 花架屋那便是四盒园 中的“夏盒”了。在 这里,葡萄藤爬满了 花架,为你搭成了一 个纳凉的好地方,穿 过绿荫的长廊,如同 走进一个西北的农家 院。由于木头的搭接 方式不同,花架具有 强烈的光影效果和戏 剧性的视线通透体验。 要想感受空间美的你 一定要到夏盒中游一 游。
四 盒 园
四盒园
园子由来 设计灵感 四季之盒 园子意境
园 子 由 来
四 合 院
设 计 灵 感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风景 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负责人,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园林》学刊副主编, 北京市学科审核委员会委员。
在方案设计期间,王向荣曾 为筹备 2010 年在苏州举办 的IFLA 世界大会而频繁去苏 州,闲暇时会经常去住所附 近的网师园。这个苏州最好 的园林游人不多,面积也不 大,建筑都位于边缘,并与墙和假山一起,将花园分隔成中心庭院和位于建筑之后、旁边的 十来个小庭院,布局紧凑得体,虚实收放恰到好处,空间简明又变化莫测。其实园林就是空 间的艺术,中国园林更体现出这种空间的简明、流动与不确定性,此次设计我仍想尝试这种 不定性的、互相渗透的和流动的空间塑造。扬州个园同样也给了他启发。虽然个园的艺术成 就并不高,但其象征含义却非常独特,从入口至出口,体会“春笋”、“夏云”、“秋屋” 和“冬雪”,个园成为一个四季景观的循环。其实,每一个中国园林都有象征的意义,都是 象征的艺术,正是这些含义让园林充满了诗意。王向荣从中得到灵感,设计了四盒园,在园 中设计了象征四季的春盒、夏盒、秋盒、冬盒。从图3中可以看到,代表四季的四个盒子由 一条主路联系起来,主次分明,联系紧密。
四盒园

四盒园面积虽小,但作为国际园艺博览会上的花园,四盒园能具 有浓重的中国园林的空间情趣和盒子和围墙一起,把花园分隔成一个主庭院以及位于盒子后 面和旁边约10个小庭院,形成于中国历史园林非常相似的结构, 设计者将花园命名为“四盒园” --来自四合院的谐音,按时了中 国创痛的居住建筑形式。设计者希望在狭小的地块上,用乡土的 材料和简单的设计语言,创造一个空间变化莫测的花园。这个园 林有季节的轮回,它吸引人去体验和感知,无论人们在其中漫步 还是沉思,都能感受到花园浓浓的诗意和中国园林的空间情趣。
最后的盒子是由青砖砌筑的冬盒。由于砖砌筑的方式不同,盒子四个面的
通透程度也不同。冬盒的内外都是白色砂石铺地,如雪一般。在冬盒中,人 们坐在长椅上,可以看到中心庭院的景色,透过砖墙上的空洞,也可以看到 春盒外的竹从。人们可以从冬盒走出花园,也可以重新进入春盒,开始另一 个四季的循环。
模型展示
结
西安的世园会上,有世界上最好的风景园林师一起设计展览花园。 每个大师除了地块的范围、高度和造价外,并没有其他的限制条 件,这为设计师充分展示他对园林艺术的理解提供了机会。
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优秀的花园都是空间的艺术,要融合在地 域的景观之中。在具有这些特性的同时,中国的花园还表达了一 种哲学思想,一种追求自然、追求和谐,在方寸之间创造世外桃 源的理想。这些花园,吸引人去体验和感知,无论在其中还是静 思,都能感到花园浓浓的诗意和中国园林的空间情趣。
出了春盒,沿着走廊右转进入的便是夏盒,夏盒是用木头做的一个花架屋,
上面爬满葡萄。花架错落复杂,当阳光充裕之时,因为花架的搭架方式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木屋的中心是一个小院,门的开合之间会给友人带 来变化的视觉感受。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简介 平面图 风格特点 功能分区 局部景观总结摘要:园林艺术是一门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社会背景、人文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对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加之造园者个人实践经验、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趣的差异,不同条件的交叉组合形成了各不相同、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
而东西方文化思想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二者各自发展的同时又相互影响,更是让园林艺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独特风姿。
本文将分别取东西方不同时期的个人喜爱的优秀园林案例进行分析,浅谈个人一个学期以来在园林艺术鉴赏与设计上的理解和收获。
所取案例分别是:日本京都桂离宫、中国扬州个园、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关键词:园林艺术桂离宫个园海德公园Katsura Rikyū日本京都·桂离宫地址:Katsura Detached Palace; Katsura Misono NishikyÅ -ku图1-11.1简介桂山庄建于日本元和六年(公元1620 年)。
当时的主人是居住在京都八条的皇族智仁亲王。
正保二年(公元1645 年)由智仁亲王的儿子智忠亲王进行扩建。
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 年),桂山庄成为皇室的行宫,并改称桂离宫,归当时的宫内省管辖。
桂离宫占地6.94 公顷,有山、有湖、有岛。
山上松柏枫竹翠绿成荫,湖中水清见底,倒影如镜。
岛内楼亭堂舍错落有致。
桂离宫的主要建筑有书院、松琴亭、笑意轩、园林堂、月波楼和赏花亭等。
在“造景”方面,建筑师着眼于明朗和宽阔。
整个景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和山色融为一体。
湖中有大小5 岛,岛上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
岸边的小路曲曲折折地伸向四面八方,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松琴亭、园林堂和笑意轩都是日本“茶房”式建筑,是供在这里游玩的皇室品茶、观景和休息之处。
月波楼面向东南,正对心字池,是专供赏月的地方。
书院里收藏有上千册的古书和各种古董,都是皇室的珍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向荣,《四盒园—空间和诗意的花园》
设计灵感来源——诗意(四季)
个园
大学学习期间,我曾在扬州水彩实习两个星期,当时住在个园里。那 时个园还没有整修开放,我们每天都可以安静地感受这个花园。从艺 术上看,个园的成就并不高,但个园的象征含义却非常独特。从园林 的入口至出口,体会着“春笋”、“夏云”、“秋屋”和“冬雪”, 个园成为一个四季景观的循环。其实,每一个中国园林都有象征的意 义,都是象征的艺术,正是这些含义让园林充满了诗意。
三者叠加
空间的艺术+诗意的展现+文化底蕴及创新
春
进入主入口就是由白粉墙和石材建造的“春盒”,跨过一座小桥,来 到“春盒”的中央。坐在长椅上,透过墙上的门窗,可以看到主庭院的 景色,以及四周春意盎然的竹丛。
夏
木头做的一个花架屋,上面爬满葡萄,如同一个西北的农家院。由于 木头的搭接方式不同,花架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和戏剧性的视线通透 体验。
THANK YOU
网师园
……我认为网师园是中国最好的园林之一。网师园面积 不大,中心部分也就2 000m² 左右。在这里,建筑都位于 边缘,并与墙和假山一起,将花园分隔成中心庭院和位 于建筑之后和建筑旁边的十来个小庭院,布局紧凑得体, 虚实收放恰到好处,空间简明又变化莫测。其实园林就 是空间的艺术,中国园林更体现出这种空间的简明、流 动与不确定性。追求这种空间的魅力是我在设计小花园 时挥之不去的情结……在大师园中,我还想尝试这种不 定性的、互相渗透的和流动的空间塑造。
四盒院景观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构图借鉴 中国古典园林诗意借鉴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分析
看与被看
空间的对比
引导与暗示
藏与露
起伏
渗透与层次
蜿蜒曲折
总结
(1)狭小地块+乡土材料+简单设计语言 (2)四季轮回,吸引人去体验和感知 (3)围合边界——用1.6m高的夯土墙将花 园围起来 (4)利用石、木、砖等材料建造了四个盒 子,分别具有春、夏、秋、冬不同的气氛, =一个空间变化莫测的花园 形成四季轮回。
四盒园
项目概况
项目位置:陕西西安(西安世园会) 面积:10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0年
设计师: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中国风景园林协会副理事长。
他写的
他副主编
设计概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果图
空间 和 诗意 的花园
A spatial and poetic garden
总平面
设计灵感来源——空间
秋
由石头砌筑,其地面比中心庭院高1m,墙上有许多正方形的窗洞,形 成一个个画框。通过这些画框,人们可以看到花园内外不同方向的景色。 秋盒的顶面是金属网,上面爬满爬山虎。
冬
青砖砌筑的“冬盒”。由于砖砌筑的方式不同,盒子的四个面的通透程度也不同。 “冬盒”的里外是白色沙石地面,如同冬雪。在冬盒中,人们坐在长椅上,可以看到 中心庭院的景色,透过砖墙上的空洞,也可以看到“春盒”外的竹丛,这就像个园一 样,寓意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冬盒”人们可以走出花园,也可以重新进 入春盒,开始另一个四季的循环。
——王向荣,《四盒园—空间和诗意的花园》
设计灵感来源——四合院
我们将花园命名为四盒园——来自四合院的谐音。花园的南部 是两个出入口,木制的门可以开启和关闭。
——王向荣,《四盒园—空间和诗意的花园》
四盒园的大概形状也有点类似四合院的布局,但是不同的是四盒园内的几 个小园区都是不规则的形状,似乎是在强力摆脱传统四合院方方正正布局 模式的束缚,各自展示着自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