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第六章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the Syllabus of Automobile Body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编号:050047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时数:64(讲课:58,实验:6) 学分数:3.5执笔者:吕世威 编写日期:2005年4月审核:薛矫智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仪表、汽车空调系统、前照灯自动检测系统、电动车窗、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系统、电动座椅和电动后视镜等汽车新技术,加强对现代汽车的认识,从而使他们能拥有更加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单元 概述(2学时) 介绍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内容与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的学习内容。
第二单元 汽车电子仪表与综合信息显示系统(6学时) 介绍汽车电子显示装置的几种类型,汽车电子仪表的组成以及控制方法,简要介绍汽车的综合信息显示系统。
掌握汽车仪表的显示方法,汽车上电子仪表的种类和显示控制方法。
第三单元 电控安全系统(12学时) 介绍电控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防盗报警系统,汽车雷达防碰撞系统,计算机控制的前照灯照明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原理和简单的故障诊断检测。
了解掌握各种电控安全系统的结构原理,控制方法和基本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
第四单元 电控舒适、娱乐系统(22学时) 介绍中央门锁控制系统,电动车窗与电动天窗,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控除霜系统,自动空调系统,汽车音响系统。
掌握各种电控舒适、娱乐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了解一种车型的各种电控舒适、娱乐系统的基本电路及各零部件在车上的位置和基本的检测维修方法。
第五单元 通信与智能化控制系统(16学时) 介绍汽车电子导航系统,蜂窝电话,汽车网络系统,汽车黑匣子,故障自诊断系统,智能汽车与自动化高速公路。
了解汽车通信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现状以及一些基本的控制理论并了解其发展的趋势。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课程标准-2015

机械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2015年执行)课程名称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学分 2.5学分总学时 48二O一五年六月《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汽车车身电控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检修》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车身电器的电子控制系统检测维修为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对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零部件检测与修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先修后续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基础电器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综合故障检修》等。
二、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制定正确维修计划。
(2)培养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对故障现象的分析,最终能够确定故障原因(部位)。
(3)学会使用检测设备、仪器、仪表;能够独立完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一般检测。
(4)能够完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典型故障的排除工作。
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能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范围;(2)能够掌握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基本诊断思路和检测流程,能对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并制定相适应的工作计划;(3)能够对车辆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诊断与维修;(4)能够借助于专用的检测仪器对车辆网络系统进行检测,并能够在接受车辆时根据客户说明和故障症状告知可能出现失常的情况;(5)掌握汽车空调维修和常见故障的检修、诊断和排除方法。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遵规守纪、爱岗敬业;(2)形成安全生产节能意识;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论 第六章 纯电动汽车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汽车与能源 第二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第三章 新能源汽车类型 第四章 电动汽车储能装置 第五章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第六章 纯电动汽车 第七章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第八章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第九章 其他新能源汽车
第六章 纯电动汽车
主要内容
• 1.纯电动汽车概述 • 2.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 3.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 4. 纯电动汽车的实例
按驱动电动机分类
• 直流电动机驱动 • 交流电动机驱动 • 永磁无刷电动机驱动 • 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
二、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M电动机;T传动装置;D差速器;G减速器;RM相互相反电动机 图6-3 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传动系统
三.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纯电动汽车结构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即车载电源模块、电力驱 动主模块和辅助控制模块。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原理
• 辅助模块 • 2、动力转向单元。转向装置是为实现汽车的转弯
而设置的,它由方向盘、转向器、转向机构和转向轮 等组成。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控制力,通过转向器和转 向机构使转向轮偏转一定的角度,实现汽车的转向。 为提高驾驶员的操控性,现代汽车都采用了动力转向 ,较理想的是采用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EPS。电子控 制动力转向系主要有电控液力转向系和电控电动转向 系两类,对于纯电动汽车较适于选用电控电动转向系 。
北汽 EV200纯电动汽车
• 北汽 EV200电动汽车 的长、宽、高分别为 40 25mm、1720mm、1503mm,轴距达到 2500mm,整车质量为 1290kg。
电动汽车是高科技综合性产品,除电池、电动 机外,车体本身也包含很多高新技术,有些节能措 施比提高电池储能能力还易于实现。汽车车身特别 是汽车底部更加流线型化,可使汽车的空气阻力减 少50%。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案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电工电子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及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汽车电工电子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电源、电路、电器设备、控制单元等。
汽车电工电子的应用领域:发动机控制、车身控制、灯光系统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汽车电工电子的组成部分及应用领域。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的电路图,以检验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应用领域的理解。
第二章:汽车电源系统2.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
2.2 教学内容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整流器、调节器等。
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发电机、蓄电池、充电系统、电压调节器等。
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发电机故障、蓄电池故障、充电系统故障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汽车电源系统基本原理和组成的理解。
实验室实操:评估学生诊断和维修汽车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
第三章:汽车电路系统3.1 教学目标掌握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
3.2 教学内容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阅读、电路分析方法等。
汽车电路系统的组成:电线、插头、保险丝、继电器、控制单元等。
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短路故障、断路故障、电器设备故障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汽车电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电路系统常见故障。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ppt

精选
承载式车身
适用:承载式车身是目前轿车的主流,在 大中型客车上也得到广泛应用。
将车架和车身二合为一,重量轻,可利用 空间大,重心低。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精选
本课程目的
阐述汽车车身修复中钣金修复和涂装修复 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 介绍常用工具和设备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车身 钣金修复和涂装修复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在汽车运用中能够正确运用车身修复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打好基础。
精选
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精选
焊接方法
手工电弧焊、 CO2气体保护电弧焊、埋弧 焊、TIG焊、MIG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 护 )、MAG(熔化极氧化性混合气体保护 电弧焊 )焊、电阻焊、扩散焊、超声波焊、 摩擦焊、爆炸焊、冷压焊、旋弧焊、高频 焊、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激光焊、电 渣焊、气焊、钎焊
精选
第一节 氧—乙炔焊
一般来说,采用大梁车架的汽车车身为 “非承载式车身”
适用:大梁式车架(非承载式车身)主要 用于要求有大载重量的货车、中大型客车, 以及对车架刚度要求很高的车辆,如越野 车等
精选
大梁车架的原理很简单:将粗壮的钢梁焊 接或铆合起来成为一个钢架,然后在这个 钢架上安装引擎、悬架、车身等部件,这 个钢架就是名附其实的“车架”。
刚度(尤其是抗扭刚度)不足也是承载式 车身的一大缺陷
精选
精选
综合
大梁式和承载式车架是占绝大多数的主流 车架形式,但它们都分别有着显著的缺点, 即笨重和刚度不足。于是近年出现了融合 这两者优点和车架设计方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
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
1.2 教学内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定义。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定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历程和定义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熟悉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点火系统、供油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电喷发动机、缸内直喷发动机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法:分析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实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熟悉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3.2 教学内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等。
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无级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法:分析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实例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汽车车身电子与控制技术第6章

5.安全气囊的安放装置
(1)安放装置的组成 安放装置由安全气囊护罩盖板和安全气囊支架组成。 (2)安放装置的材料 碎裂式护罩盖板的材料为轻度发泡的聚氨酯薄板,在 安全气囊展开后破碎,因此无法重复使用。 (3)安放装置的作用 护罩盖板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安全气囊的折叠状态,并 在需要时允许安全气囊冲出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员。
(3)安放装置的作用 护罩盖板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安全气囊的折叠状态,并在需要时允许 安全气囊冲出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员。
6.检验和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气囊应当具有自检装置,用于判断安全气 囊系统的性能状况,确保安全气囊系统能正常工 作。一旦安全气囊系统发生故障,影响其作用的 发挥,自检装置应能及时报警,以便及时采取相 应的措施。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气袋 2.气体发生器 3.传感器系统 4.控制装置 5.安全气囊的安放装置 6.检验和安全防护装置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6-1 空气安全气囊的组成
1.气袋
(1)气袋材料 气袋主要用尼龙66的编织物制造,但也有一小部分使用聚酯。 (2)气袋涂层 作为气袋的表面涂层,早期所使用的涂膜材料是氯丁二烯橡 胶。 (3)气袋的漏气特性 这是指气袋在充气后,其中的气体泄露到气袋外面的 特性。 (4)气袋排气机构 由于气体发生器所释放出的高压气体速度很快,排气机 构应保证气体运动方向不与气袋膨胀方向相同(一般与气袋膨胀方向垂直), 以保证气袋在打开时不对被保护人造成伤害。
2.气体发生器
图6-2 驾驶员侧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结构 1—气体燃烧舱 2—过滤器气体挡板 3—封闭器 4—扩散器
5—安装板总成 6—上密封垫 7—过滤器 8—下密封垫 9—混丝过滤器 10—推进剂 11—点火器总成
《新能源汽车技术》——06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概述
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原理
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实例及性能分析
17
第三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燃 燃料电池系统 料 电 车载储氢系统 池 车载蓄电系统 电 动 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 汽 整车布置 车 关 整车热管理 键 整车与动力系统的参数选择与优化设计 技 术 多能源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
24
4.3 奔驰B级F-CELL燃料电池车
梅赛德斯-奔驰首款量产燃料电池 车首批200辆小规模量产的B 级燃料电 池车,在2011年年初起逐渐交付欧洲和 美国的客户。B级燃料电池车的核心技 术是新一代燃料电池驱动系统,这种燃 料电池尺寸紧凑、动力强劲、使用安全, 且完全适用于日常使用。燃料电池能够 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电力,而产生的唯一 排放物质是水,实现了绝对的零排放零 污染。
车载蓄电 系统 3
车载蓄电系统包括铅酸蓄电 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 等蓄电池及超级电容、飞轮电 池等。
19
燃料电池系 统 4
驱动电动机是燃料电池电动 汽车的心脏,正向大功率、高 转速、高效率和小型化方向发 展。
车载储氢系 统 5
然料电池电动汽车在整车布 置上有以下关键问题: 燃料电池及电动机的相关
02 并联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并联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由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共同向电动 机提供电力。并联式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可分为大燃料电池型电动汽车 和小燃料电池型电动汽车,分类依据为燃料电池与蓄电池能量大小配 置不同。
5
1.1 燃料电直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直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燃料主要是纯氢,也可以用甲醇等作为燃 料。直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燃料排放无污染,被认为是最理想的 汽车,但存在氢的制取和存储困难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诊断步骤:如果车窗不能升降,首先检查安全开关是否工 作,该车窗的按键开关工作是否正常,再通电检查该车窗的 电机正反转是否运转稳定。
上一页 返 回
6
第二节 电动后视镜
一、
为了便于驾驶员调整后视镜的角度,许多轿车安装了电动后 视镜(又称自动后视镜),驾驶员坐在座椅上通过电动机就可以
第六章 电动车窗与电动后视镜
第一节 电动车窗 第二节 电动后视镜
1
第一节 电动车窗
一、 作用
为了方便驾驶员和乘客,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许多轿车采 用了电动车窗,又称自动车窗,利用电动机来驱动升降器(又 称换向器)
二、
电动车窗系统主要由车窗、车窗升降器、电动机、继电器、 开关等装置组成。奥迪轿车电动车窗的结构见图6-1
四、
1 所有车窗均不能升降 ①主要故障原因:熔断器断路;连接导线断路;有关继电器、
②诊断步骤:首先检查熔断器是否断路;若熔断器良好,则 应将点火开关接通,检查有关继电器和开关火线接线柱上的 电压是否正常
上一页 下一页
5
第一节 电动车窗
电压为零,应检查电源线路;电压正常,则应检查搭铁线是 否良好。
下一页
2
第一节 电动车窗
三、
1 基本工作原理 不同汽车所采用的电动车窗的控制电路不同,按电动机是否
电动机不搭铁的控制电路是指电动机不直接搭铁,电动机的 搭铁受开关控制,通过改变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来改变电动机 的转向,从而实现车窗的升降,控制电路如图6-4所示。
图6-6和6-7是以电动机不搭铁电动车窗系统为例,驾驶员 和乘客分别操作使右前车窗下降时的电流方向。
二、
电动后视镜由调整开关、电动机、传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
三、
1
下一页
7
第二节 电动后视镜
电动后视镜的背后装有两套电动机和驱动器,可操纵反射镜 上下及左右转动。 2 维修实例 下面以桑塔纳2000型轿车为例,详细介绍电动后视镜的基 本工作原理。 (1) 将组合开关旋钮旋向L(左)位置,开关M11的第3位接通, 左外侧后视镜被选中。 (2)
上一页 下一页
3
第一节 电动车窗
2 维修实例 桑塔纳2000型轿车采用的电动车窗装置由翘板按键开关、
传动机构、升降器及电动机组成,控制电路如图6-8所示。
(1)发动机熄火后的延时控制 (2) ①车窗玻璃上升 ②车窗玻璃下降
上一页 下一页
4
第一节 电动车窗
(3)前车窗电机的控制 ①车窗玻璃上升 ②车窗玻璃下降 ③点动自动控制
上一页 返 回
8
图6-1 奥迪轿车电动车窗(驾驶员侧)
返回
9
图6-4 电动机不搭铁的电动 车窗控制电路
返回
10
图6-6 主控开关控制右前车窗下降
返回
11
图6-7 独立操作开关控制 右前车窗下降
返回
12
图6-8 桑塔纳2000型轿车 电动车窗控制电路
返回
13
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