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X技术_01

DirectX技术_01
DirectX技术_01

#include

#include

struct CUSTOMVERTEX

{

FLOAT x, y, z, rhw;

DWORD colour;

};

#define D3DFVF_CUSTOMVERTEX (D3DFVF_XYZRHW|D3DFVF_DIFFUSE)

#define SafeRelease(pObject) if(pObject != NULL) {pObject->Release(); pObject=NULL;} BOOL InitWindow(HINSTANCE hInstance, int nCmdShow,TCHAR *pszClassName );

HRESULT InitD3D(HWND hWnd);

HRESULT InitVertexBuffer();

void Render();

void CleanUp();

LRESULT CALLBACK WinProc(HWND hWnd, UINT msg,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LPDIRECT3D9 g_pD3D = NULL;

LPDIRECT3DDEVICE9 g_pD3DDevice = NULL;

LPDIRECT3DVERTEXBUFFER9 g_pVertexBuffer = NULL;

int iStyle;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Windows分配的实例句柄,理解为程序运行时windows所给与的ID标示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在win32应用程序中已经遗弃了,始终为NULL

LPSTR lpCmdLine, 程序执行时所带的命令行参数

int nCmdShow) 窗口的显示方式(最大化or最小化)//Windows窗口应用程序的入口函数

{

MSG msg; typedef struct tagMSG

{

HWND hwnd; 接受消息的窗口句柄

UINT message; 消息类型

WPARAM wParam; 附加的参数,根据不同类型消息有不同的含义

LPARAM lParam; 附加的参数

DWORD time; 消息放入消息队列中的时间

POINT pt; 消息放入消息队列时的鼠标位置

}MSG, * PMSG ;

TCHAR *pszClassName = TEXT("DrawPrimtive");

if (!InitWindow(hInstance,nCmdShow,pszClassName))

{

CleanUp();

return FALSE;

}

while (TRUE) //进入消息循环

{ 消息循环时需要完成读取消息和处理消息两个步骤,消息的读取windows 提供了两个API 函数,PeekMessage 和GetMessage ,两个函数都是从队列中取一条消息。

对于GetMessage :如果从消息队列获取的消息不是WM_QUIT 时返回非0;但当消息队列为空无法获取消息时,函数不返回,而是线程挂在这里,是阻塞式函数。而对PeekMessag 而言如果消息队列中没有消息,立刻返回0;否则返回非0;是非阻塞式函数,这样当消息队列中没有消息的时候不会暂停消息循环的处理,所以我们这里单线程框架用PeekMessage 来获取消息,这样不会因为消息队列为空而停止游戏帧函数调用运行。PeekMessage 函数原型如下: BOOL PeekMessag (

); if (PeekMessage(&msg,NULL,0,0,PM_REMOVE)) { if (msg.message == WM_QUIT) break ;

TranslateMessage(&msg); 把按键消息转换为字符消息

DispatchMessage(&msg); 把消息发送到对应的窗口消息处理函数进行处理

} else

{

Render(); } }

CleanUp();

return msg.wParam ;

}

LPMSG

IpMsg

接收消息信息的MSG 结构指针 HWND hWnd 其消息被检查的窗口的句柄

UINT w MSGfilterMin

指定被检查的消息范围里的第一个消息 UINT w MsgFilterMax 指定被检查的消息范围里的最后一个消息 UINT w RemoveMsg

确定消息的处理方式

BOOL InitWindow(HINSTANCE hInstance,int nCmdShow,TCHAR *pszClassName) //窗口初始化 {

WNDCLASS

wc; ATOM RegisterClassEx(CONST WNDCLASSEX *lpwcx); HWND

hWnd; Typedef struct _WNDCLASSEX{

wc.style = CS_HREDRAW | CS_VREDRAW ; wc.lpfnWndProc =WinProc; wc.cbClsExtra = 0; wc.cbWndExtra = 0;

wc.hInstance = hInstance; wc.hIcon = NULL; wc.hCursor = NULL;

wc.hbrBackground =(HBRUSH)GetStockObject(WHITE_BRUSH);

wc.lpszMenuName = NULL;

wc.lpszClassName = pszClassName;

}WNDCLASSEX; RegisterClass(&wc); //注册窗口类

UINT cbSize; Wndclassex 结构体的大小 UINT style;

窗口的风格

WNDPROC lpfnWndProc; 当消息处理时,所调用的回调函数 int

cbClsExtra;

int

cbWndExtra;

窗口类中设定的额外存储空间,存放自定义属性,不需要可设为0

HANDLE hInstance; 这是主函数中第一个参数,系统分配的实例句柄 HICON

hIcon ; 大图标(ALT+T ab 切换窗口时显示的大图标) HCURSOR

hCursor ; 滑鼠光标 HBRUSH

hbrBackground; 窗口背景色的指定 LPCTSTR

lpszMenuName; 菜单的制订 LPCTSTR lpszClassName; 窗口类的名称

HICON

hIconSm;

小图标(窗口左上角的图案)

hWnd = CreateWindow(pszClassName, 创建的窗口从属的窗口类名称(在之前窗口类定义中设定)TEXT("DrawPrimtive"), 窗口标题栏文字

WS_OVERLAPPEDWINDOW,0,0, 窗口的风格以及指定窗口的起始坐标

500, 500, 窗口的宽,高

NULL, 窗口的父窗口

NULL, 窗口的下拉式菜单

hInstance, 标示此窗口属于哪一个程序实例

NULL); 附加参数,在一些高级应用中用到

if (!hWnd) return FALSE;

if (SUCCEEDED(InitD3D(hWnd)))

{

显示窗口

ShowWindow(hWnd,nCmdShow);

更新窗口

UpdateWindow(hWnd);

if(SUCCEEDED(InitVertexBuffer()))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FALSE;

}

}

HRESULT InitD3D(HWND hWnd) //D3D初始化

{

D3D是基于COM架构的,我们可以通过接口标示(IID)来查询相应的接口,但有更简单的方法,D3D提供一个API函数Direct3Dcreate9来帮助我们直接获得IDirect3D9的接口g_pD3D = Direct3DCreate9(D3D_SDK_VERSION); //创建D3D对象

if(g_pD3D == NULL)

{

return E_FAIL;

}

D3DDISPLAYMODE d3ddm;

if(FAILED(g_pD3D->GetAdapterDisplayMode(D3DADAPTER_DEFAULT, &d3ddm))) //获取当前显示模式

{

return E_FAIL;

}

创建 D3D 设备需要的参数很多,为了方便起见,在创建对象之前,我们还必须填充一个结构体D3DPRESENT_PARAMETERS ,就像我们拿着图纸去找木匠做一张桌子,图纸上写明了桌子的长宽高以及材料等等属性,在做桌子时我们只需要把图纸给木匠,在我们创建设备对象这个桌子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提交一张图纸,也就是我们这里的要填充的结构体,这个结构体相当的复杂,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_D3DPRESENT_PARAMETERS_ { UINT BackBufferWidth, BackBufferHeight; D3DFORMAT BackBufferFormat; UINT BackBufferCount;

D3DMULTISAMPLE_TYPE MultiSampleType; DWORD MultiSampleQuality; D3DSWAPEFFECT SwapEffect; HWND hDeviceWindow; BOOL Windowed;

BOOL EnableAutoDepthStencil; D3DFORMAT AutoDepthStencilFormat; DWORD Flags;

UINT FullScreen_RefreshRateInHz; UINT PresentationInterval; } D3DPRESENT_PARAMETERS;

D3DPRESENT_PARAMETERS d3dpp; //设置Present 参数 ZeroMemory(&d3dpp, sizeof (d3dpp));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设置三个成员Windowed 、SwapEffect 和BackBufferFormat 。 SwapEffect 有三种选择:

D3DSWAPEFFECT_DISCARD:后台缓存复制到前台缓存中,并清空后台缓存;

D3DSWAPEFFECT_FLIP:后台缓存复制到前台缓存中,保留后台缓存的内容,用于多于一个后台缓存的情况;

成员

说明

BackBufferWidth ,BackBufferHeight 后台缓存宽度,后台缓存高度 BackBufferFormat 后台缓存的像素格式

BackBufferCount 后台缓存的数目,为0也表示一个后台缓存

MultiSampleType 多重采样类型(与下面参数可以提高渲染效果,但消耗更多资源) MultiSampleQuality 多重采样的质量 SwapEffect 缓存的交换方式

hDeviceWindow 进行绘制的应用程序窗口句柄,为0表示当前窗口 Windowed

窗口/全屏模式,为true 表示窗口,false 表示全屏 EnableAutoDepthStencil 深度缓存和模板缓存的打开标示 AutoDepthStencilFormat 深度缓存和模板缓存的像素格式 Flags

附加标示,为0表示无标记

FullScreen_RefreshRateInHz 全屏模式的刷新频率,窗口模式设为0 PresentationInterval

提交的频率,为0表示立即提交

D3DSWAPEFFECT_COPY:后台缓存复制到前台缓存中,保留后台缓存的内容,用于只有一个后台缓存的情况; d3dpp.Windowed = TRUE;

d3dpp.SwapEffect = D3DSWAPEFFECT_DISCARD; d3dpp.BackBufferFormat = d3ddm.Format; D3DCAPS9 caps;

g_pD3D ->GetDeviceCaps( HRESULT IDirect3D9::GetDeviceCaps( D3DADAPTER_DEFAULT, D3DDEVTYPE_HAL,

&caps);

D3DCAPS9类型,这是一个保存着设备众多性能的结构体,我们要获取的信息在他的一个DevCaps 成员中,这是一个DWORD 类型的成员,其中每一位都代表一种性能,我们要查询的顶点运算在右起17位,通过和一个D3DDEVCAPS_HWTRANSFORMANDLIGHT 进行与运算,可以判断该位的值,进而知道设备是否支持变换和光照硬件顶点计算) int vp = 0;

if ( caps.DevCaps & D3DDEVCAPS_HWTRANSFORMANDLIGHT ) { // 是,支持硬件顶点处理

vp = D3DCREATE_HARDWARE_VERTEXPROCESSING; } else { // 不,只能用软件顶点处理

vp = D3DCREATE_SOFTWARE_VERTEXPROCESSING; }

UINT Adapter, 设备的序号,D3DADAPTER_DEFAULT 为主显卡 D3DDEVTYPE DeviceType, 查询的设备类型,这里当然一般是查询HAL 设备 D3DCAPS9 *pCaps D3DCAPS9类型

if (FAILED(g_pD3D->CreateDevice( D3DADAPTER_DEFAULT, 设备的序号,D3DADAPTER_DEFAULT 为主显卡 D3DDEVTYPE_HAL, 设备类型

hWnd, 窗口句柄值,指定D3D 设备对象所联系的win32窗口

vp, 行为标示.常用有分别表示“顶点运算”是由软件模拟还是硬件运算 &d3dpp, 填充的结构体的地址

&g_pD3DDevice))) D3D 设备对象的指针.用它来得到创建好的D3D 设备对象

{ return E_FAIL; }

渲染状态控制着D3D 设备进行光栅化行为的方式,通过对渲染状态的设置,我们可以指定对于着色模式、光照计算、深度缓存乃至雾化效果等等的方式。渲染状态非常之多,不过我们不需要全部设置,所有的渲染状态都有默认值,如果无需 更改,就不需要显式的指定。

HRESULT SetRenderState(D3DRENDERSTATETYPE State, DWORD Value);

g_pD3DDevice->SetRenderState( D3DRS_CULLMODE, D3DCULL_NONE ); //设置渲染状态 g_pD3DDevice->SetRenderState( D3DRS_LIGHTING, FALSE ); return S_OK; }

HRESULT InitVertexBuffer() //顶点缓冲初始化 {

VOID* pVertices;

CUSTOMVERTEX cvVertices[] = { //创建顶点数组 { -100.0+250, 50.0+250, 0.0,1.0, D3DCOLOR_XRGB(255, 0, 0) },{ -50.0+250,-50.0+250, 0.0,1.0, D3DCOLOR_XRGB(0, 255, 0) },

{ 0.0+250, 50.0+250, 0.0,1.0, D3DCOLOR_XRGB(0, 0, 255) },{ 50.0+250,-50.0+250, 0.0,1.0, D3DCOLOR_XRGB(255,0,255) },

参数 说明

State 某个枚举值,表示当前要设置的渲染状态类型 Value

此渲染状态的设定值

{ 100.0+250, 50.0+250, 0.0,1.0, D3DCOLOR_XRGB(255,255,0) },{ 150.0+250,-50.0+250, 0.0,1.0, D3DCOLOR_XRGB(0,255,255) } };

在我们用数组准备好了顶点数据之后,我们必须创建一个顶点缓冲以便将数据载入,我们通过CreateVertexBuffer 方法实现,该方法原型如下:

HRESULT CreateVertexBuffer( UINT Length, DWORD Usage, DWORD FVF, D3DPOOL Pool,

IDirect3DVertexBuffer9** ppVertexBuffer, HANDLE* pSharedHandle );

Usage 的一些标示含义如下: 标记

说明

D3DUSAGE_DONOTCLIP 不需要剪切顶点缓冲区的数据

D3DUSAGE_DYNAMIC

动态缓存,通常把顶点缓冲区创建于AGP 中。 D3DUSAGE_SOFTWAREPROCESSING 软件计算顶点缓冲中顶点数据 D3DUSAGE_WRITEONLY “只写”模式,不能读取。

Pool 表示为顶点缓冲区选择存放的位置,有三个选择: 标记

说明

D3DPOOL_DEFAULT 由D3D 来选择最佳存放的位置。

D3DPOOL_MANAGED 无论顶点缓冲在哪(内存/显存),都由D3D 来管理,不用担心丢失 D3DPOOL_SYSTEMMEM 放于系统内存中

成员 说明

Length 顶点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通过顶点数*顶点结构体大小可以获得。 Usage 顶点缓冲区的使用标示 FVF 灵活顶点格式,参见3.5.2 Pool

顶点缓冲存放区域

ppVertexBuffer 我们所创建好的顶点缓冲对象指针地址 pSharedHandle

保留参数,设为0

//创建顶点缓冲区

if (FAILED(g_pD3DDevice->CreateVertexBuffer(6 * sizeof (CUSTOMVERTEX), 0, D3DFVF_CUSTOMVERTEX, D3DPOOL_DEFAULT,

&g_pVertexBuffer,

NULL)))

{

return E_FAIL;

}

我们使用 Lock 方法来锁定顶点缓冲,从而防止D3D 在我们锁定修改的过程中对顶点缓冲做其他操作,除了此功能,Lock 方法还可以获得顶点缓冲区的物理地址。

HRESULT Lock( UINT OffsetToLock, UINT SizeToLock, void **ppbData, DWORD Flags );

Flags 有以下标示: 标记

说明

D3DLOCK_DISCARD 表示顶点缓冲的数据将全部更新,这样D3D 将分配一个全新的区域,而原有数据无需保留,并可以同时读取 D3DLOCK_NOOVERWRITE 非覆盖式,这样当锁定写入数据式,原有数据仍能被读取进行渲染

D3DLOCK_NOSYSLOCK 允许系统在锁定时,进行其他操作,通常因为锁定时间过长,避免系统无法及时响应其他信息。 D3DLOCK_READONLY

“只读”,不能更改

参数

说明

OffsetToLock 锁定缓冲区的锁定位置偏移量,该参数可以让我们修改顶点缓冲的某段区域,为0表示锁定整个区域 SizeToLock 锁定的字节长度,为0表示整个缓冲区长度。 ppbData Lock 返回时,把锁定的地址写入该参数。 Flags

标示

if (FAILED(g_pVertexBuffer->Lock(0, sizeof (cvVertices), &pVertices, 0 ))) //锁定顶点缓冲区 {

return E_FAIL;

}

memcpy(pVertices, cvVertices, sizeof (cvVertices));

锁定顶点缓冲之后,我们将数据复制入顶点缓冲中,这一步我们通过一个内存复制的API 函数来实现:

void* memcpy( void * _Dst, const void * _Src, Sizeof(_Src));

g_pVertexBuffer->Unlock(); //对顶点缓冲区进行解锁操作 return S_OK; }

void Render() {

if (g_pD3DDevice == NULL) {

return ;

}

每次渲染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应该把上一帧的图像数据清除掉(谁不需要在白纸上画画呢),Clear 方法可以指定使用某种颜色来把后备缓冲(或者其中某些区域)粉刷一遍。除了清除后备缓冲之外,Clear 还可以实现对深度缓冲区和模板(stencil )缓冲区的清除设定。

g_pD3DDevice->Clear(0, NULL, D3DCLEAR_TARGET, D3DCOLOR_XRGB(255,255,255), 1.0f, 0);

参数 说明

_Dst 内存复制的目标地址 _Src 内存复制的数据源地址 _Size

复制的字节数

HRESULT Clear(

DWORD Count,

const D3DRECT *pRects, DWORD Flags,

D3DCOLOR Color, float Z,

DWORD Stencil);

设备通过BeginScene 来打开场景,D3D 读取顶点数据和渲染状态,准备绘制,所有的渲染操作必须在打开场景之后进行,渲染完成后通过EndScene 来关闭场景,并通知D3D 把场景渲染到后备缓冲中,BeginScene 和EndScene 这一对函数必须成对出现。

if (SUCCEEDED(g_pD3DDevice->BeginScene()))

{

在渲染之前,我们必须指定数据流来源于何处顶点缓冲区,这样在随后渲染 时,D3D 会通过这些数据流读取顶点数据。 HRESULT SetStreamSource( UINT StreamNumber,

IDirect3DVertexBuffer9 *pStreamData, UINT OffsetInBytes, UINT Stride ); g_pD3DDevice->SetStreamSource(0, g_pVertexBuffer,0, sizeof (CUSTOMVERTEX));

g_pD3DDevice->SetFVF(D3DFVF_CUSTOMVERTEX); //设置灵活顶点格式

参数 说明

Count 清空的矩形区域的数目

pRects 要清空的矩形的数组,和第一个参数一起决定了要清除的矩形区域组合。

Flags

三种标记的组合:D3DCLEAR_TARGET ,D3DCLEAR_ZBUFFER ,D3DCLEAR_STENCIL ,分别标示后备缓冲区,深度缓冲区,模板缓冲区。只有当这些缓冲区存在时才能清空 Color 用该颜色来填充后备缓冲区的区域。 Z 用该值来设置深度缓冲,0~1之间 Stencil 用该值设置模板缓冲的模板值

参数

说明

StreamNumber 设置顶点缓冲区所连接的数据流,这里是数据流的编号,为0表示单数据流中唯一的那个 pStreamData 连接到数据流的顶点缓冲区 OffsetInBytes 设置读取数据的偏移位置 Stride

数据流中每个顶点的大小

switch(iStyle)

{

case 0:

g_pD3DDevice->DrawPrimitive(D3DPT_POINTLIST, 0, 6); break;

case 1:

g_pD3DDevice->DrawPrimitive(D3DPT_LINELIST, 0, 3); break;

case 2:

g_pD3DDevice->DrawPrimitive(D3DPT_LINESTRIP, 0, 5); break;

case 3:

g_pD3DDevice->DrawPrimitive(D3DPT_TRIANGLELIST, 0, 2); break;

case 4:

g_pD3DDevice->DrawPrimitive(D3DPT_TRIANGLESTRIP, 0, 4); break;

case 5:

g_pD3DDevice->DrawPrimitive(D3DPT_TRIANGLEFAN, 0, 4); break;

default:

g_pD3DDevice->DrawPrimitive(D3DPT_POINTLIST, 0, 6); break;

}

g_pD3DDevice->EndScene();

g_pD3DDevice->Present(NULL, NULL, NULL, NULL);

}

}

在把所有的图像渲染到后备缓冲之后,我们通过 Present 来把后备缓冲的图像呈现在屏幕上,该方法原型如下: HRESULT Present( );

void CleanUp() {

SafeRelease(g_pVertexBuffer); SafeRelease(g_pD3DDevice); SafeRelease(g_pD3D); }

基于事件驱动的 windows 程序对消息的处理是为每一个窗口建立一个对应的消息处理函数来实现的,在前面我们对窗口类别介绍时我们注意到.lpfnWndProc 成员就是传递一个该窗口类别指定的消息处理函数指针,该函数是由我们自己定义的函数,指定后,当消息循环获取消息之后,会通过DispatchMessage 把消息发送给这里指定的消息处理函数处理。函数根据消息的类型做相应的处理,该函数是一个回调函数,消息处理时系统会调用。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有多个窗口过程函数,一个多窗口的应用程序,可以为每一个 窗口配置一个自己的窗口过程函数,本框架只创建一个窗口,所以只定义了一个窗口过程函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窗口处理函数,只针对两种消息进行处理,其他的消息会通过最后对DefWindowProc 函数调用由Windows 默认处理:

LRESULT WINAPI WinProc(HWND hWnd, UINT msg,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switch (msg) {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0); return 0;

CONST RECT *pSourceRect, 源矩形区域,指定要呈现的后备缓冲区的部分。为NULL 表示整个后备缓冲。

CONST RECT *pDestRect,

目标矩形区域,指定后备缓冲的图像要呈现所在的目标区域。为NULL 表示当前整个显示区域。 HWND

hDestWindowOverride, D3D 要渲染的目标窗口的窗口句柄。为NULL 表示当前窗口。 CONST RGNDATA *pDirtyRegion

“脏矩形”指针。用来指定要刷新的区域,为NULL 表示整个区域。

break;

case WM_KEYUP:

switch (wParam)

{

case VK_ESCAPE:

DestroyWindow(hWnd);

return 0;

case 0x30:

case 0x31:

case 0x32:

case 0x33:

case 0x34:

case 0x35:

case 0x36:

iStyle = wParam - 0x30;

return 0;

break;

}

break;

}s

return DefWindowProc(hWnd, msg, wParam, lParam); }

泰克示波器的使用方法-1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虽然分成好几类,各类又有许多种型号,但是一般的示波器除频带宽度、输入灵敏度等不完全相同外,在使用方法的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本章以SR-8型双踪示波器为例介绍。 (一)面板装置 SR-8型双踪示波器的面板图如图5-12所示。其面板装置按其位置和功能通常可划分为3大部分:显示、垂直(Y轴)、水平(X轴)。现分别介绍这3个部分控制装置的作用。 1.显示部分主要控制件为: (1)电源开关。 (2)电源指示灯。 (3)辉度调整光点亮度。 (4)聚焦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 (5)辅助聚焦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 (6)标尺亮度调节坐标片上刻度线亮度。 (7)寻迹当按键向下按时,使偏离荧光屏的光点回到显示区域,而寻到光点位置。 (8)标准信号输出 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加到Y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 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 2.Y轴插件部分 (1)显示方式选择开关用以转换两个Y轴前置放大器Y A与YB 工作状态的控制件,具有五种不同作用的显示方式:

“交替”: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交替”时,电子开关受扫描信号控制转换,每次扫描都轮流接通Y A或YB 信号。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越高,扫描信号频率也越高。电 子开关转换速率也越快,不会有闪烁现象。这种工作状态适用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高的信号。 “断续”: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断续”时,电子开关不受扫描信号控制,产生频率固定为200kHz方波信号,使电子开关快速交替接通Y A和YB。由于开关动作频率高于被测信号频率,因此屏幕上显示的两个通道信号波形是断续的。当被测信号频率较高时,断续现象十分明显,甚至无法观测;当被测信号频率较低时,断续现象被掩盖。因此,这种工作状态适合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低的信号。 “Y A”、“YB ”: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 A ”或者“YB ”时,表示示波器处于单通道工作,此时示波器的工作方式相当于单踪示波器,即只能单独显示“Y A”或“YB ”通道的信号波形。 “Y A + YB”: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 A + YB ”时,电子开关不工作,Y A与YB 两路信号均通过放大器和门电路,示波器将显示出两路信号叠加的波形。 (2)“DC-⊥-AC” Y轴输入选择开关,用以选择被测信号接至输入端的耦合方式。置于“DC”是直接耦合,能输入含有直流分量的交流信号;置于“AC”位置,实现交流耦合,只能输入交流分量;置于“⊥”位置时,Y轴输入端接地,这时显示的时基线一般用来作为测试直流电压零电平的参考基准线。 (3)“微调V/div” 灵敏度选择开关及微调装置。灵敏度选择开关系套轴结构,黑色旋钮是Y轴灵敏度粗调装置,自10mv/div~20v/div分11档。红色旋钮为细调装置,顺时针方向增加到满度时为校准位置,可按粗调旋钮所指示的数值,读取被测信号的幅度。当此旋钮反时针转到满度时,其变化范围应大于2.5倍,连续调节“微调”电位器,可实现各档级之间的灵敏度覆盖,在作定量测量时,此旋钮应置于顺时针满度的“校准”位置。 (4)“平衡” 当Y轴放大器输入电路出现不平衡时,显示的光点或波形就会随“V/div”开关的“微调”旋转而出现Y轴方向的位移,调节“平衡”电位器能将这种位移减至最小。 (5)“↑↓ ” Y轴位移电位器,用以调节波形的垂直位置。 (6)“极性、拉Y A” Y A通道的极性转换按拉式开关。拉出时Y A 通道信号倒相显示,即显示方式(Y A+ YB )时,显示图像为YB - Y A。 (7)“内触发、拉YB ” 触发源选择开关。在按的位置上(常态)扫描触发信号分别

示波器_使用方法_步骤

示波器 摘要:以数据采集卡为硬件基础,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完成虚拟数字示波器的设计。能够具有运行停止功能,图形显示设置功能,显示模式设置功能并具有数据存储和查看存储数据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 该仪器能实现数字示波器的的基本功能,解决了传统测试仪器的成本高、开发周期长、数据人工记录等问题。 1.实验目的 1.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虚拟示波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示波器数据采集的原理,掌握数据采集卡的连接、测试和编程。 3.掌握较复杂的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用LabVIEW实现虚拟示波器。 2. 实验要求 1.数据采集 用ELVIS实验平台,用DAQmx编程,通过数据采集卡对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参数的设置。 2.示波器界面设计 (1)设置运行及停止按钮:按运行时,示波器工作;按停止时,示波器停止工作。 (2)设置图形显示区:可显示两路信号,并可进行图形的上下平移、图形的纵向放大与缩小、图形的横向扩展与压缩。 (3)设置示波器的显示模式:分为单通道模式(只显示一个通道的图形),多通道模式(可同时显示两个通道),运算模式(两通道相加、两通道相减等)。

万联芯城https://www.360docs.net/doc/1d4151889.html,作为国内优秀的电子元器件采购网,一直秉承着以良心做好良芯的服务理念,万联芯城为全国终端生产研发企业提供原装现货电子元器件产品,拥有3000平方米现代化管理仓库,所售电子元器件有IC集成电路,二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多种类别主动及被动类元器件,可申请样片,长久合作可申请账期,万联芯城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配套服务,提交物料清单表,当天即可获得各种元件的优势报价,整单付款当天发货,物料供应全国,欢迎广大客户咨询合作,点击进入万联芯城

示波器的初级使用方法教程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教程 ST-16示波器的使用 示波器是有着极其广泛用途的测量仪器之一〃借助示波器能形象地观察波形的瞬变过程,还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周期和相位,检查放大器的失真情况等〃示波器的型号很多,它的基本使用方法是差不多的〃下面以通用ST一16型示波器为例,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面板上旋钮或开关的功能 图1是ST一16型示波器的面板图。 示波器是以数字座标为基础来显示波形的〃通常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幅度〃因而在图1中,面板下半部以中线为界,左面的旋钮全用于Y轴,右面的旋钮全用于X 轴。面板上半部分为显示屏。显示屏的右边有三个旋钮是调屏幕用的〃所有的旋钮,开关功能见表1。其中8、10,14,16号旋钮不需经常调,做成内藏式。

显示屏读数方法 在显示屏上,水平方向X轴有10格刻度,垂直方向Y轴有8格刻度〃这里的一格刻度读做一标度,用div表示〃根据被测波形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所占有的标度数,乘以垂直输入灵敏度开关所在档位的V/div数(或水平方向t/div),得出的积便是测量结果。Y轴使用10:1衰减探头的话还需再乘10。 例如图2中测电压峰—峰值时,V/div档用0〃1V/div,输入端用了10 : l 衰减探头,则Vp-p=0〃1V/div×3〃6div×10=3〃6V,t/div档为2ms/div,则波形的周期:T=2ms/div×4div=8ms。 使用前的准备 示波器用于旋钮与开关比较多,初次使用往往会感到无从着手。初学者可按表2方式进行调节。表2位置对示波器久藏复用或会使用者也适用。

使用前的校准 示波器的测试精度与电源电压有关,当电网电压偏离时,会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对垂直和水平系统进行校准。校准方法步骤如下: 1〃接通电源,指示灯有红光显示,稍等片刻,逆时针调节辉度旋钮,并适当调准聚焦,屏幕上就显示出不同步的校准信号方波。 2〃将触发电平调离“自动”位置,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使方波波形同步为止。并适当调节水平移位(11)和垂直移位(5)。 3〃分别调节垂直输入部分增益校准旋钮(10)和水平扫描部分的扫描校准旋钮(14),使屏幕显示的标准方波的垂直幅度为5div,水平宽度为10div,如图3所示,ST一16示波器便可正常工作了。 示波器演示和测量举例 一,用ST一16示波器演示半波整流工作原理: 首先将垂直输入灵敏度选择开关(以下简写V/div)拨到每格0〃5V档,扫描时间转换开关(s/div)拨至每格5ms档,输入耦合开关拨至AC档,将输入探头的两端与电源变压器次级相接,见图4,这时屏幕显示如图5(a)所示的交流电压波形。 如果将探头移到二极管的负端处,这时屏幕上显示图5(b)所示的半波脉冲电压波形〃接上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器C进行滤波,调节一下触发电平旋钮(15),在示波器屏幕上可看到较为平稳的直流电压波形,见图5(c)。电容C的容量越大,脉冲成分越小,电压越平稳。

建筑模型制作报告

建筑模型制作报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建筑模型制作报告学院:合肥学院 专业:建筑学 年级: 12级(1)班 学号: 姓名:骆家伟 指导教师:张程王恺 一、模型制作的时间:13—14学年8、9两周 二、模型制作的目的 本次实践是建筑学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其主要任务是使我们理解模型制作在作品设计中的重要性,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工具、方法和过程,锻炼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完善我们的设计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建筑模型制作》是我们从图纸到实体之间的桥梁,它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和实践性强等显着特点。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能培养我们读懂图纸、了解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我国城乡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地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模型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有关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模型制作的内容 1.查找资料老师布置下任务后,我们就对制作建筑模型有了初步的印象。我们查阅书籍并在网上心细查找,最后决定制作现代简约的装饰风

格。该风格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室内的装饰品也不是很多,且制作比较简单,我们初次做模型比较容易接受。 2.完成模型的制作根据所绘制的建筑草图,利用建筑模型所使用的工具(三合板、KT板、双面胶、AB胶、丁字尺、三角板、剪刀等等)正确地表现所选建筑的三维空间,并能做到与平、立、剖面图一致。此外,模型制作尽可能准确细致、简洁美观! 3.成果报告写成果报告,总结这次模型制作的心得体会与成果。其中包括做得好的地方继续发展与做的不足需要日后改进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自我。 四:收获与体会 在未开工之前,组员间讨论,分工合作(绘图、收集材料、动手制作);准备用建筑方案。首先,从班里我们已备齐了所有的工具,包括模型刀,丁字尺,三角板,剪刀,模型胶,铅笔,橡皮,双面胶,砂纸,界尺,颜料。选择材料时要考虑的因素①模型的制作速度。②预期达到的修改和实验的程度。③在模型尺寸范围内,材料保持形状和跨度的能力。④模型所反映的组件的厚度。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决定使用木板来做为模型的基本材料,不选用其他的补充材料。接下来就是看似不重要却很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装饰风格,对此老师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我们仔细研究了所有的方案,发现家具是不好做的,因为它小、多,而且还要做的精致,这个部分不仅考验人的耐心也考研人得细心程度。这种装饰风格刚好适合我们的特点,我们自己比较容易专注于细部,在细部打造方面可能会比较有优势,我们认为只有掌握好比例与材料纹理,是比较容易打造出好作品的,若装饰太烦

制作建筑模型的材料

制作建筑模型的材料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把“大家伙”变成工艺品职业定义 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指的是能根据建筑设计图和比例要求、选用合适的模型制作材料,运用模型设计制作技能,设计制作出能体现建筑师设计思想的各种直观建筑模型的专业模型制作人员。 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读懂建筑图,理解建筑师设计思想及设计意图;(2)模型材料的选用及加工;(3)计算模型缩放比例;(4)制定模型制 作工艺流程;(5)制作模型。 职业概况 我国目前建筑模型设计制作业从业人员有120万多人,其中从事实物建筑模型(非计算机模拟模型)的专业制作人员占20%以上,按此计:建筑模型制作员从业人数可达24万。从业人员主要分布情况大致如下:70%的建筑模型制作员就业于模型制作公司;15%左右就职于各类展台布置装潢公司;10%开设独立的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工作室;5%分布在各大设计院、设计公司、设计师事务所。 目前的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从业人员素质情况如下: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靠师傅带和自己琢磨成才。有些模型制作人员无法读懂建筑设计图,使制作出来的建筑模型与要求相差太远。建筑模型设计制作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对人员的文化水平、年龄、性别等条件相对限制不是很多,没有各类污染,是花费少投入多的都市产业,对促进就业、发展社会经济作用很大。规范本职业的意义在于:提高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对衡量建筑模型库制作从业人者从业资格和能力提供依据;促进就业;加强建筑模型制作员这一新职业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目前本职业在劳动分工中主要有以下岗位:建筑模型设计公司模型制作工、展台布置装潢公司模型制作工、房产公司模型制作工等。 目前国内院校与本职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没有。但在国内院校的建筑系有相关劳技课程,课时不多。 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在国外的职业状况和我国相近,从业人员比我国少很多,制作水平更专业化。

示波器使用方法步骤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人”如其名,就是显示波形的机器,它还被誉为“电子工程师的眼睛”。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为了把被测信号的实际波形显示在屏幕上,以供工程师查找定位问题或评估系统性能等等。它的发展同样经历了模拟和数字两个时代 数字示波器,更准确的名称是数字存储示波器,即DSO(Digital Storage Oscilloscope)。这个“存储”不是指它可以把波形存储到U盘等介质上,而是针对于模拟示波器的即时显示特性而言的。模拟示波器靠的是阴极射线管(CRT,即俗称的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束,而这束电子在根据被测信号所形成的磁场下发生偏转,从而在荧屏上反映出被测信号的波形,这个过程是即时地,中间没有任何的存储过程的。而数字示波器的原理却是这样的:首先示波器利用前端ADC对被测信号进行快速的采样,这个采样速度通常都可以达到每秒几百M到几G次,是相当快的;而示波器的后端显示部件是液晶屏,液晶屏的刷新速率一般只有几十到一百多Hz;如此,前端采样的数据就不可能实时的反应到屏幕上,于是就诞生了存储这个环节:示波器把前端采样来的数据暂时保存在内部的存储器中,而显示刷新的时候再来这个存储器中读取数据,用这级存储环节解决前端采样和后端显示之间的速度差异。

很多人在第一次见到示波器的时候,可能会被他面板上众多的按钮唬住,再加上示波器一般身价都比较高,所以对使用它就产生了一种畏惧情绪。这是不必要的,因为示波器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要使用它的核心功能——显示波形,并不复杂,只要三四个步骤就能搞定了,而现在示波器的复杂都是因为附加了很多辅助功能造成的,这些辅助功能自然都有它们的价值,熟练灵活的应用它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初学者,我们先不管这些,我们只把它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功能应用起来即可。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示波器的示波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的波形;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直流、正弦交流信号电压; 4.观察利萨如图,学会测量正弦信号频率的方法。 【实验仪器】 YB4320/20A/40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池、万用电表。 图1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能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并可测量其电压、频率等的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还能对一些能转化成电信号的非电量进行观测,因而它还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通用的电子显示器。 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 示波器的型号很多,但其基本结构类似。示波器主要是由示波管、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锯齿波发生器、整步电路、和电源等几步分组成。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示波器原理框图 (1)示波管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板、显示屏组成。 电子枪:由灯丝H、阴极K、控制栅极G、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组成。灯丝通电发热,使阴极受热后发射大量电子并经栅极孔出射。这束发散的电子经圆筒状的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所产生的电场加速后会聚于荧光屏上一点,称为聚焦。A1与K之间的电压通常为几百伏特,可用电位器W2调节,A1与K 之间的电压除有加速电子的作用外,主要是达到聚焦电子的目的,所以A1称为聚焦阳极。W2即为示波器面板上的聚焦旋钮。A2与K之间的电压为1千多伏以上,可通过电位器W3调节,A2与K之间的电压除了有聚焦电子的作用外,主要是达到加速电子的作用,因其对电子的加速作用比A1大得多,故称A2为加速阳极。在有的示波器面板上设有W3,并称其为辅助聚焦旋钮。 在栅极G与阳极K之间加了一负电压即U K﹥U G,调节电位器W1可改变它们之间的电势差。如果G、K间的负电压的绝对值越小,通过G的电子就越多,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光点就越亮,调节W1可调节光点的亮度。W1在示波器面板上为“辉度”旋钮。 偏转板:水平(X轴)偏转板由D1、D2组成,垂直(Y轴)偏转板由D3、、D4组成。偏转板加上电压后可改变电子束的运动方向,从而可改变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的亮点的位置。电子束偏转的距离与偏转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显示屏:显示屏是在示波器底部玻璃内涂上一层荧光物质,高速电子打在上面就会发荧光,单位时间打在上面的电子越多,电子的速度越大光点的辉度就越大。荧光屏上的发光能持续一段时间称为余辉时间。按余辉的长短,示波器分为长、中、短余辉三种。 (2)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 示波管偏转板的灵敏度较低(约为0.1~1mm/V)当输入信号电压不大时,荧光屏上的光点偏移很小而无法观测。因而要对信号电压放大后再加到偏转板上,为此在示波器中设置了X轴与Y轴放大器。当输入信号电压很大时,放大器无法正常工作,使输入信号发生畸变,甚至使仪器损坏,因此在放大器前级设置有衰减器。X轴与Y轴衰减器和放大器配合使用,以满足对各种信号观测的要求。

示波器图文教程_非常详细讲解

看到论坛有很多新手在问示波器怎么用,苦苦寻找示波器的教程.....以前用的大多是那种很大台笨重的模拟示波十M的价格都要好几千,小弟我也买不起,所以至今是只见过猪走路,没吃过猪肉。现在都是数字时代了,现0M的不到两千MB可买得一台了,小巧、彩色、而且可说像傻瓜式的,操作非常方便面,只需测量时按下上面了。 其实示波器在实际维修运用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测量晶阵、时钟频率、检修PWM电路及一些关键信号的捕捉,今天闲来没事就简单给大家演示一下示波器实际维修的运用及所测到的波形。 主演:安泰信ADS1102C 配角:我是刚来的 首先先请主演先登场吧 第一:检修不触发故障主板时,可以用示波器测32.768和25M(NF的板)晶振是否起振,非常直观,非常准确,万用表测晶振的两脚的压差不是也可以判断其好坏吗?没错,但是我要告诉你你只对了一半,有压差只能初步判也经常碰到有压差但不起振的故障,在没示波器下最好的方法就是代换一个。但如果我们有示波器,测其晶振两且下面标有对应的频率数值没有偏移,那么晶振肯定是好的。如图为实测32.768的波形

第二:在检修能上电不亮机故障时,首先就是测量主板各大供电是否正常,而如今的主板的供电方式大多彩用了来检测PWM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工作,也是比万用表更准确更直观,正常工作时的波形为脉冲方波。如:如图为方波,表明CPU电路正常工作

表明内存供电电路正常

桥供电正常

第三:对于主板不亮故障,如以上测完主板供电都正常情况下,就要检测主板各时钟是否正常了。这时示波器的常准确的测出该点的时钟频率的数值,正常为一个正弦波。万用表测也行,一般33M为1.6V左右,66M为0.6左右,只是个大概判断,当然没示波器来的准确。 如图为实测的33M频率波形(测量点可用打值卡上测,或在PCI槽B16测到)

模型制作与建筑设计

模型制作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在图纸上完成的二度空间作品,建筑模型则是三度空间的艺术再现。因此,他对理解建筑方案非常直接,在构思的每一个阶段中,他都对开拓设计思维,提高设计认识,变换设计手法起着积极的作用。 建筑模型艺术,应善于充分发挥现化包装材料及装饰材料的优势,合理运用各种材料的特性,从而促进模型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立体形态的建筑模型,他和建筑实体是一种准确的缩比关系,诸如体量组合,方向性,量感,轮廓形态,空间序列等等在模型上也同样得到体现。因此当建筑师在构思中进行体形处理时,可以首先在模型上推敲个形式要素的对比关系,如:反复,渐变,微差,对位等联系关系,节奏和韵律,静和动的力感平衡关系,等差等比逻辑关系。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模型的制作方法,首先介绍一下基本工具:界刀,切圆器,45度切割刀,U胶,切割板,剪刀,尺子,乳胶,双面胶。接着介绍一下基本材料:各色卡纸,KT板,航模木板,塑料棒,透明胶片,磨砂胶片,人,草屑,色纸,树,粘土,丙烯颜料。 最后,我们就讲讲模型制作的方法。 一计划 在着手制作模型时,首先必须考虑的恐怕是模新的“利用方法”或者说“表现方法”问题,按照“利用方法”便可确定方针,比例等。城市规划,住宅区规划等大范围的模型,比例一般为1/3000--1/5000,楼房等建筑物则常为1/200--1/50,通常是采用与设计图相同的比例者居多。另外,若是住宅模型,这与其他建筑物的情况稍有不同,如果建筑物不是很大,则采用1/50,竟可能让人看得清楚。一般情况下,制作顺序是先确定比例,比例确定后,先做出建筑用的场地模型,模型的制作者也必须清楚地形高差,景观印象等,通过大脑进行计划立意处理,然后再多作几次研究分析,就可以着手制作模型了。 二底座与建筑场地 比例决定之后,随后,就可着手做模型了,我一般习惯先做模型底座与基地。如果建筑场地是平坦的,则制作模型也简单易行。若场地高低不平,且表现要求上也有周围邻近的建筑物,则依测量方法的不同,模型的制作方法也有相应的区别。尤其是针对复杂地形和城市规划等大场地时,常常是先将地形模型事先做成,一边看着模型一边进行方案设计的情况较多,因而必须在地形模型的制作上多下些功夫,但也不需把地形做的过细。 等高线做法(多层粘帖法) 场地场地高差较大,用等高线制作模型时,要事先按比例做成与等高线符合的板材,沿等高线之曲线切割,粘帖成梯田形式的地形。在这种情况下,所选用的材料以软木板和苯乙烯纸为方便,尤其方便的是苯乙烯吹塑纸板,做法可用电池火热切割器切割成流畅的曲线。 草地 如果面积不大,可以选用色纸,面积稍大可以选用草皮或草屑,用草皮,直接沾在基地表面即可,如果用草屑,就要事先在基地表面涂一层白乳胶,然后再把草屑均匀洒在有草的地方, 等乳胶干了即可。如果是表现整个大规模区域的较大型模型,则需要根据地形切割一块表现大片植被的材料,然后着色,干后涂一层薄薄的粘帖剂,在洒上形成地面的材料和彩色粉末,之后,再栽上一些用灌木丛做得小树堆,然后,可利用细锯末创造出一种像草丛的机理。 水面 如果水面不大,则可用简单着色法处理。若面积较大,则多用玻璃板或丙烯之类的透明板,在其下面可帖色纸,也可直接着色,表示出水面的感觉。若希望水面有动感,则可利用一些反光纹材料做表面,下面同样着色,看起来给人一种水流动的感觉。 三用卡纸做模型

示波器使用方法步骤

一、示波器概念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这是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一样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验各种不一样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 二、示波器使用方法步骤 1、检查示波器主机及其配件无缺漏和无损坏后,可进行操作。 2、使用所在国家认可的本产品专用电源线进行上电操作。 3、功能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示波器是否正常工作。 (1)按下电源按键开机启动,点击【Default Setup】,此时所有的配置参数将恢复默认状态。 (2)恢复默认状态后,可接入信号,使用普通无源探头与面板上的“探头补偿端”进行连接。 使用ZP1050型号的探头(由于公司探头会不断地更新升级,最终以实际标配的实物为准),示波器自动识别衰减档位X10档,比率为10:1(无X1档),接入示波器中(将探头母头BNC端对准示波器通道CH1BNC插头,按下向右旋转即可,同时将探头的探钩接到示波器探头补偿端接口,鳄鱼夹接地)。

注:若探头接入的不是CH1 而是CH2、CH3 或CH4,则按下面板上的【1】软键,软键变灰则关闭通道1,按下【2】、【3】或【4】软键则打开相应通道则软键变亮。 (3)接入探头补偿端信号后,点击【Auto Setup】一键捕获波形,此时屏幕上可能会出现三种波形其中一种,探头补偿端方波幅值约为3.0V,频率为1KHz。

示波器使用方法步骤

一、正确接地 在设置测量或处理电路时,正确地接地是一个重要步骤。示波器正确接地可以防止用户受到电击,用户正确接地可以防止电路受到损坏。 示波器接地意味着把示波器连接到电器中性的参考点上,如接地。把示波器三头电源线查到连接接地装置的插座上,实现示波器接地。 示波器接地对人身安全是必需的。如果高压接触没有接地的示波器机箱,不管是机箱的哪个部分,包括视乎已经绝缘的旋钮,都会发送电击。而在示波器正确接地时,电流会通过接地路径传送到接地装置上,而不是通过用户身体传送到接地装置上。接地对使用示波器准确测量也是必需的。示波器需要于测试的任何电路共享相同的接地。 某些示波器不要求单独连接接地装置。这些示波器已经对机箱控制功能进行绝缘,可以让用户远离任何可能的电击危险。 如果您正在处理集成电路(ICs),您还需要让自己接地。集成电路有微小的传导路径,用户身体中积聚的静电可能会损坏这些路径。在地毯上走动或脱下外套、然后触摸集成电路引线,就可能会毁掉一块昂贵的集成电路。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带上接地腕带。接地腕带可以把人身体中的静电安全地传送到接地装置上。 二、设定控制功能 插入示波器后,查看前面板。前面板通常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分别标记为垂直区域,水平区域和触发区域。根据型号和类型,示波器可能还有其他区域。

注意示波器上的输入连接器,在此处连接探头。大多数示波器只有两个输入通道,每个通道都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波形。多个通道适用于比较波形。MSO还具有多个数字输入。 三、校准仪器 除正确设置示波器外,推荐定期自行校准一起,以准确地进行测量。如果上次自我校准以后环境温度变化幅度超过5℃(9℉),那么就需要进行校准,或者每周校准一次。在示波器菜单中,有时这可以作为“SignalPathCompensation”(信号路径补偿)启动。如需更详细说明,请参阅示波器手册。 四、连接探头 现在您可以将探头连接到示波器了。如果示波器匹配得当,则探头可以提供示波器的所有处理能力和性能,以确保被测信号的完整性。 测量信号需要两个连接:探针连接和接地。探头通常具有夹子连接设备,可将探头接地至被测电路。在实践中,接地夹可以连接到电路中的已知接地,例如维修产品的金属外壳,从而使探针尖端接触电路中的测试点。 五、补偿探头 无缘衰减电压探头必须对示波器进行补偿。在使用无缘探头前,必须先补偿探头,以使其电气特点于特定示波器均衡。 应该养成每次设置示波器都补偿探头的习惯。探头调节会降低测量精度。大多数示波器在前面板的一个端子上提供一个方波参考信号,

音频测试示波器使用方法

★目的: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使相关人员能正确操作示波器。 ★示波器的概述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束的电偏转来观察电压波形的一种常用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下图1为我厂常用的20MHz的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骤:示波器的连接 1)连接电源线 用220V AC线把示波器连上220V市电。(如上图2) 2)连接信号线 图 1 图 2 图 3 探头接在 CH1通道上

将探头插入到示波器左边的CH1接口并顺时针扭动半圈(如上图3)。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1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1上(如下图4)。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2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2上。(如下图5) 3) 信号耦合开关的选择(AC GND DC ) 信号耦合开关一般紧挨着输入通道,CH1通道和CH2通道各有1个。当只用来观察被测信号中的交流成分时,将开关拔至AC 档(本厂一般选择此档);当信号的直流成份和交流成分都要观察或信号的频率较低时,将开关拔至DC 档;当开关拔至GND 档时,输入端处于接地状态,用以确定输入端为零时光迹所在位置。(如下图6) 第二步骤:开机与光迹调节 上述步骤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开机预热和调节光迹。(如下图7和图8) 1) 开机(POWER ) 按电源键开机,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会亮。电源按键旁一般标有英文单词power 。 2) 亮度调节(INTENSITY ) 如果光迹的亮度正常,就不需要调节。当亮度不正常时,我们就左右调节亮度旋纽,顺时针旋转为增亮,逆时针为调暗。亮度调节旋纽旁一般会标有“INTE ”的字样。亮度的英文单词为 intensity 。注意亮度不宜太高,以免影响示波器的使用寿命。 图 5 电源开关 电源指示灯 亮度调节 聚焦调节 图 7 光迹平行度调节 光 迹 图 8 正弦波信号光迹 模式开关选择 CH1通道 图 6 图 4 模式开关选择 CH2通道 探头接在 CH2通道上 信号耦合 选择开关

示波器使用简易说明

实验1.2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主要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函数信号发生器EE1641C 2、DS1062E-EDU数字示波器 3、高级电路实验箱 三、实验原理 初步了解示波器面板和用户界面 1. 前面板:DS1000E-EDU系列数字示波器向用户提供简单而功能明晰的前面板, 以进行基本的操作。面板上包括旋钮和功能按键。旋钮的功能与其它示波器类似。显示屏右侧的一列 5 个灰色按键为菜单操作键(自上而下定义为1 号至 5 号)。通过它们,您可以设置当前菜单的不同选项;其它按键为功能键,通过它们,您可以进入不同的功能菜单或直接获得特定的功能应用。

电压参数的自动测量 DS1000E-EDU, DS1000D-EDU 系列数字示波器可自动测量的电压参数包括峰峰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方根值、顶端值、低端值。下图表述了各个电压参数的物理意义。 电压参数示意图 峰峰值(Vpp):波形最高点至最低点的电压值。 ?最大值(Vmax):波形最高点至GND(地)的电压值。

最小值(Vmin):波形最低点至GND(地)的电压值。 幅值(Vamp):波形顶端至底端的电压值。? 顶端值(Vtop):波形平顶至GND(地)的电压值。 底端值(Vbase):波形平底至GND(地)的电压值。 过冲(Overshoot):波形最大值与顶端值之差与幅值的比值。 预冲(Preshoot):波形最小值与底端值之差与幅值的比值。 平均值(Average):单位时间内信号的平均幅值。 均方根值(Vrms):即有效值。依据交流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换算产生的能量,对应于产生等值能量的直流电压,即均方根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P-P。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例一:测量简单信号 观测电路中的一个未知信号,迅速显示和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峰峰值。 1. 欲迅速显示该信号,请按如下步骤操作: (1) 将探头菜单衰减系数设定为1X,并将探头上的开关设定为1X。 (2) 将通道1的探头连接到电路被测点。 (3) 按下AUTO(自动设置)按键。 示波器将自动设置使波形显示达到最佳状态。在此基础上,您可以进一步调节垂直、水平档位,直至波形的显示符合您的要求。 2. 进行自动测量 示波器可对大多数显示信号进行自动测量。欲测量信号频率和峰峰值,请按如下步骤操作:

示波器使用教程

示波器使用教程

前言 本篇文章力求从众多的品牌型号中归纳出示波器使用的一般规律,目的是让读者阅读这篇文章后,能掌握大部分数字示波器使用的方法。 本文章所涉及的范围不包括大型台式示波器。 本文分为两部分:基础篇和进阶篇。 学习基础篇之后,会对示波器的使用有基础了解,能够对大部分常用信号进行调试、显示,并做一些快速自动测量。 学习进阶篇之后,会对示波器的使用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可以对信号进行分析,对信号进行合适的调试、保存、分析等。

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基础篇 (4) 第一章初识示波器 (4) 1、台式示波器 (4) 2、便携示波器 (4) 3、手持示波器 (5) 4、平板示波器 (5) 第二章探头介绍 (6) 第三章测试一个信号 (9) 第四章探头补偿校准 (11) 第五章垂直系统调节 (14) 1、通道的打开与关闭 (15) 2、垂直刻度(Vertical Scale) (16) 3、垂直位置(Vertical Position) (17) 第六章水平系统调节 (19) 1、水平刻度(Horizontal Scale) (20) 2、水平位置(Horizontal Position) (21) 第七章自动测量 (23) 1、便携示波器 (23) 2、手持示波器 (23) 3、平板示波器 (24) 进阶篇 (27) 第八章再谈垂直系统 (27) 1、输入耦合方式 (29) 2、探头 (30) 3、带宽限制 (31) 4、反相 (32) 5、输入阻抗 (33) 第九章再谈水平系统 (34) 1、采样模式 (34) 2、滚屏(Roll)模式 (36) 3、ZOOM模式 (37) 4、XY模式 (37) 5、存储深度 (40) 第十章光标测量 (43) 1、便携示波器 (43) 2、手持示波器 (44) 3、平板示波器 (46) 第十一章波形存储与调用 (47) 1、便携示波器 (47) 2、手持示波器 (48)

信号示波器使用方法(一)

数字示波器使用方法 前言 本文的结构逐条编排,目的是使内容成为开放性和可添加型的,欢迎有经验的同事增加新的内容。 对本文中用到按键符号作如下规定: TRIGGER MENU →Type(main) →Edge(pop-up) →Coupling(main)→DC(Side) 代表按面板上的TRIGGER MENU 键,再按显示屏下方的Type 键,重复按这个钮直到Edge 高亮显示,再按显示屏下方的Coupling,再按显示屏右侧的DC 键。 注:main代表显示屏下方的键,Side 代表显示屏右方的键,pop-up 代表一直按此键,直到项目高亮显示。 目录 一.安全问题 (2) 二.使用探头 (3) 三.触发方式 (6) 四.测试方法 (8) 五.小常识、小经验 (11)

一.安全问题 结论一示波器电源线要用三相插头良好接地(即接实验室的地线) 说明:为了避免电冲击对示波器造成损伤,输出及输入端进行电气连接前要保证示波器良好接地。 结论二探头地线只能接电路板上的地线,不可以搭接在电路板的正、负电源端 说明:交流供电系统或经整流后直流供电的系统的地一般都是接大地的。探头的地也是经示波器安全地线接大地的。如果探头的地搭在电路板上不是地的点上,就会造成此点和电源地短路,轻者使电路板工作不正常,重者会烧坏电路板或探头,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注意不能把探头的地接到电路板上的正、负电源端。 结论三不允许在探头还连接着被测试电路时插拔探头 说明:避免对示波器和探头造成损伤,尤其是有源探头。 结论四信号的幅度不要超过探头和示波器的安全幅度,以免造成损坏 说明:不同探头的幅度量程是不同的,要留心探头及示波器上的说明文字。

示波器基本使用方法

示波器基本使用方法 荧光屏 荧光屏是示波管的显示部分。屏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条刻度线,指示出信号波形的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水平方向指示时间,垂直方向指示电压。水平方向分为10格,垂直方向分为8格,每格又分为5份。垂直方向标有0%,10%,90%,100%等标志,水平方向标有10%,90%标志,供测直流电平、交流信号幅度、延迟时间等参数使用。根据被测信号在屏幕上占的格数乘以适当的比例常数(V/DIV,TIME/DIV)能得出电压值与时间值。 示波管和电源系统 1.电源(Power) 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2.辉度(Intensity) 旋转此旋钮能改变光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些,高频信号时大些。一般不应太亮,以保护荧光屏。 3.聚焦(Focus) 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最清晰状态。 4.标尺亮度(Illuminance) 此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适当调亮照明灯。 2.3 垂直偏转因数和水平偏转因数 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实际上因习惯用法和测量电压读数的方便,有时也把偏转因数当灵敏度。 踪示波器中每个通道各有一个垂直偏转因数选择波段开关。一般按1,2,5方式从5mV/DIV到5V/DIV分为10档。波段开关指示的值代表荧光屏上垂直方向一格的电压值。例如波段开关置于1V/DIV档时,如果屏幕上信号光点移动一格,则代表输入信号电压变化1V。

音频测试-示波器-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示波器-音频测试. 深圳市某某某实业有限公司 LTDE-CORE TECHNOLOGY(CHINA)CO., 示波器操作方法 音频设备版本R1类别文件编号C304-OSCILL- 页日次制定日期2/7 2011年11月制定部门品保部30 ★目的: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使相关人员能正确操作示波器。 ★示波器的概述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束的电偏转来观察电压波形的一种常用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下图1为我厂常用的20MHz的双踪示波器。

1 示波器的操作方 第一步骤:示波器的连

探头接在 CH1通道上 图 2 图 3 2 深圳市某某某实业有限公司 LTD)CO.,E-CORE TECHNOLOGY(CHINA 示波器操作方法 C304-OSCILL-文件编号本R1 别音频设备版类 页日制定日期次3/7 2011年11制定部门月品保部30 1)连接电源线 用220V AC线把示波器连上220V市电。(如上图2) 2)连接信号线 将探头插入到示波器左边的CH1接口并顺时针扭动半圈(如上图3)。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1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1上(如下图4)。当探头接在示波器的CH2通道上时,模式开关须打在CH2上。(如下图5) 3)信号耦合开关的选择(AC GND DC) 信号耦合开关一般紧挨着输入通道,CH1通道和CH2通道各有1个。当只用来观察被测信号中的交流成分时,将开关拔至AC档(本厂一般选择此档);当信号的

直流成份和交流成分都要观察或信号的频率较低时,将开关拔至DC档;当开关拔至GND档时,输入端处于接地状态,用以确定输入端为零时光迹所在位置。(如 下图6) 信号耦 选择开 模式开关探头接模式开关选CH通道CH通 5 6 4 第二步骤:开机与光迹调节上述步骤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开机预热和调节光迹。 (如下图7和图8)

(完整)示波器使用教程

示波器使用教程 示波器是一种图形显示设备,它描绘电信号的波形曲线。这一简单的波形能够说明信号的许多特性:信号的时间和电压值、振荡信号的频率、信号所代表电路中“变化部分”信号的特定部分相对于 其它部分的发生频率、是否存在故障部件使信号产生失真、信号的直流成份(DC)和交流成份(AC)、信号的噪声值和噪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比较多个波形信号等。 一、数字示波器与模拟示波器的异同及选择 示波器通常分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两种。初期主要为模拟示波器。中期数字示波器独领风骚。 廿世纪八十年代数字示波器异军突起,成果累累,大有全面取代模拟示波器之势,模拟示波器逐 渐从前台退到后台。 但是在发展初期模拟示波器的某些特点,却是数字示波器所不具备的: ○操作简单:全部操作都在面板上可以找到,波形反应及时,数字示波器往往要较长处理时间。 ○垂直分辨率高:连续而且无限级,数字示波器分辨率一般只有8位至10位。 ○数据更新快:每秒捕捉几十万个波形,数字示波器每秒捕捉几十个波形。 ○实时带宽和实时显示:连续波形与单次波形的带宽相同,数字示波器的带宽与取样率密切相关,取样率不高时需借助内插计算,容易出现混淆波形。 简而言之,模拟示波器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眼见为实的波形,在规定的带宽内可非常放心进行测试。人类五官中眼睛视觉神经十分灵敏,屏幕波形瞬间反映至大脑作出判断,细微变化都可感知。因此,刚开始模拟示波器深受使用者的欢迎。 如何选择示波器 自从示波器问世以来,它一直是最重要、最常用的电子测试工具之一;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示波器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其性能与价格也五花八门,市场参差不齐,本文从多方面阐述您如何选择 示波器。 了解您的信号? 您要知道您用示波器观察什么?既您要捕捉并观察的信号其典型性能是什么?您的信号是否有复 杂的特性?您的信号是重复信号还是单次信号?您要测量的信号过渡过程带宽,或者上升时间是多大?您打算用何种信号特性来触发短脉冲、脉冲宽度、窄脉冲等?您打算同时显示多少信号? 模拟还是数字?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6061305 课程名称:《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 课程类型:职业技术课 总学时:84 学分:6分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 执笔人:许倩 制定日期:2012年7月6日 二、课程性质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工业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工业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本掌握模型塑造的方法和过程,思考如何根据不同的设计思路去设计模型和制作模型。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多的让学生了解木质模型、金属模型、塑料模型和纸模型等四种模型的制作工艺;能够运用ABS 制作出合乎比例、形态优美的展示模型;掌握模型的涂饰工艺,为更深入的展示造型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想 1、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按照理论讲授 - 案例分析 - 模拟训练 - 项目实践 - 考核评价逐步递进的顺序组织课程教学,符合学生的头脑认知规律。尤其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在快乐学习的环境中收获职业工作经验和实际设计成果,拥有对未来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专业理念、专业技术创造能力和运用能力。 2、《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工作任务为设计对象,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抓手,结合教学实际,在对展示造型设计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掌握常用材料进行模型制作为主线,以合乎比例、形态优美的展示模型的制作能力为依据,按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模型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学习和实体模型制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模型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