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 《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考试 新

合集下载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六)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六)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六)26. (2020年丰台一模)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雍【1】也可使南面。

”(《论语·雍也》)②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2】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论语·雍也》)③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注释:【1】雍:冉雍,字仲弓。

【2】居:居心,存心。

(1)孔子评价子桑伯子时所说的“简”,其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结合语境加以解说。

(4分)(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仲弓是怎样的人。

(3分)试题解读:①译文:孔子说:“冉雍可以让他去做官。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

”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②重点词汇:南面——古时尊者的位置是坐北朝南,天子、诸侯时皆面南而坐。

此以“南面''代指卿大夫之位。

无乃……乎——恐怕……吧然——正确③解析:注意第一问问的是孔子评价的内涵,“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可以”,表示肯定;一种是“还可以”,表示不是十分赞同。

第二问是通过描述概括仲弓的形象,每一句都要分析到。

④答案:(1)示例一:简,简要。

(1分)可:可以,好。

这里表达一种肯定语气。

孔子肯定了子桑伯子居心与治政都简要的处事方式,对子桑伯子处理政务简要而不繁琐的治政能力深为赞赏。

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期末考试答案(吴根友版)

中国古典哲学经典名著选读课期末考试答案(吴根友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与“殇子”含义相近的一项是()。

(1.0分)1.0分•A、失去母亲的小孩••B、失去父亲的小孩••C、刚出生就夭折的小孩••D、悲伤的小孩•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尚书.洪范》中提到的“五福”指的是()。

(1.0分)1.0分•A、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B、福、禄、寿、喜、慈••C、貌、言、视、听、思••D、财、官、寿、禄、才•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知行合一”这一概念是由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的?()(1.0分)1.0分•A、王夫之••B、朱熹••C、顾炎武••D、王阳明•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乾卦“用九”的爻辞为()。

(1.0分)0.0分•A、飞龙在天,利见大人••B、潜龙勿用••C、见龙在田,利见大人••D、见群龙无首,吉•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5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哲学家是()。

(1.0分)1.0分•A、卢梭••B、康德••C、马克思••D、费尔巴哈•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庄周梦蝶”故事中的“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中的“蘧蘧然”形容的是以下哪种状态?()(1.0分)1.0分•A、高兴的样子••B、惊疑的样子••C、失落的样子••D、心有不甘的样子•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7关于《周易》,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0分)1.0分•A、为孔子所作••B、又名“十翼”••C、分为经部和传部••D、是一部记载古代自然现象变化的科学著作•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表达了()的崇高气节及其对中华文化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

(1.0分)1.0分•A、顾炎武••B、章太炎••C、王夫之••D、朱熹•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关尹属于以下哪个学派?()(1.0分)1.0分•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0“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一句,出自()。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四)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四)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四)16.(2020年丰台期末)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任选一组,回答问题。

A组:①子曰:“,鲜矣仁。

”(《论语·学而》)②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B组: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②子曰:“君子,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③子曰:“君子,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横线处是耳熟能详的成语,请根据原文将其填写完整,并说明该组句子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解析:这道题大家背下来就可以,是最基础的内容。

答案:A组:⑴①巧言令色②志士仁人⑵关于“仁”学思想。

“仁”是一种高尚道德,为人正直、表里如一;“仁”是坚守正义的品格,为了实现正义的目的,甚至可以牺牲生命。

B组:⑴①文质彬彬②和而不同③成人之美⑵关于“君子”理想。

君子应具有中庸的品行,要内外兼修,文与质统一、表与里统一;君子坚守行事原则,与人和谐相处,却不盲目附和;君子能律己达人,成就美好事业。

17.(2020年石景山期末)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①孔子为何说“吾不与也”? 上述文字阐明的孔子主张的“勇”是什么?(3分)②勇者何以不惧,有人用孔子答司马牛的“内省不疚”为答案,你同意吗?请说明。

(2分)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试题解读:①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

6-1《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6-1《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一、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2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二、参考文献袁行霈著《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原统编教材)人民文学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湖南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李道英选编〈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三百篇〉(本科生背诵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三、阅读书目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年版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北京大学2002年7月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张梦新主编,《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1987年版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人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夏康达,王晓平著,《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乐黛云,陈珏选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王实甫著《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著《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孔尚任著《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洪昇著《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施耐庵著《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曹雪芹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吴敬梓著《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阅读书目神话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

尔雅开课

尔雅开课

教务处2016年16号校属各教学单位:为进一步丰富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加大推进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学校决定于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继续面向我校普通本科学生开设“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

为保证选课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程简介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是尔雅通识教育重点打造的国内一流通识课程。

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业解惑,精加工成“百家讲坛”形式的讲课视频,学生通过在线选课、学习、考核,获得通识课程学分。

本学期我校将引入其中23门课程(见附件1),这23门课程涉及成长基础、通用能力、创业创新和综合素养等几类课程(课程简介详见附件2)。

二、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选课注意事项2015-2016学年第二期引入和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面向在校本科学生开放,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需按照尔雅通识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及考核办法进行学习并参与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学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公共(通识)选修课程学分。

具体规定如下:(一)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的选课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操作,选课方法及选课时间与现有全校性选修课相同。

学生须在选课结束后登陆系统查看选课结果。

(二)选中课程的学生名单将被导入尔雅通识在线平台,列为该课程的班级成员进行网络在线学习。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过学生在线自学的模式进行,学校不提供免费机时,要求自备有电脑或自备有其它能够进行网络视频观看设备的学生选修。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学习及考核办法(一)学生在线登陆学习方式及学习时间:登录教务处主页/,点击导航栏“尔雅通识课”进入尔雅网络课堂(或直接输入/),用户名是学生学号;初始密码是123456。

学生登录后请及时修改密码并填写个人资料,设置常用电子邮箱(找回密码时用),方便及时通知学生相关学习和考核事宜。

(二)学生在学校选课统一截止时间后3-4个工作日即可登录尔雅网络课堂,根据课程的要求及时进行学习和参加考核。

《论语》热中读《论语》

《论语》热中读《论语》

《论语》热中读《论语》编者的话:生活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视、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论语》读本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除了教师的准确理解和讲解,各种信息渠道也是学生了解《论语》的来源。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教师应有独立的而且持之有据的见解,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论语》等国学经典。

从这一角度上说,王月琴的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语文教师以参考。

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遭遇最有戏剧性的历史人物,首推孔子。

要说这近百年来有哪一本书经历了从“半部《论语》治天下”到“奴隶主复辟的白日梦”如此悬殊的评价,那就是孔子及后学们所写的《论语》。

近二百年,孔子与《论语》的命运随着国运的兴衰而上下起伏,构成了近世中国最引人深思、让人回味的文化现象。

如今,中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传统文化复兴热潮。

从学术界兴办中国文化书院到金融界热炒的儒商文化;从于丹《心得》在百家讲坛的名利双收,到民间各种文昌庙、魁星阁的香火旺盛,可以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整个中国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了近百年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兴趣。

本文试从《论语》入手,梳理百年来的《论语》阅读接受史,研究不同思潮学派对《论语》的阅读与理解,并以此为借鉴,思考全球化时代中,现代人应该如何以正确适宜的姿态来阅读《论语》。

一、近二百年来《论语》的遭遇孔子由“素王”降为先秦诸子之一家。

自清代中期始,学术界经历了一个自省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即是诸子学的兴起。

从高邮王引之、王念孙父子的《读书杂志》等著作开始,到德清俞樾的《诸子评议》,再到孙饴让的《墨子闲诂》、章太炎的《国学概论》等著作,可以明显看出一条诸子学逐渐明晰到成为显学的线路。

诸子学的崛起显然打击了儒家《论语》一枝独秀的局面。

同时,随着近世民主思想的兴起,尤其是在认识到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的“人类群星闪耀”之后,逐渐明白:所谓儒家,亦只不过是共同奠定了华夏文明思想的一支而已。

这种反思可溯源到清中期,肇兴于清末,在学科发展上的标志性事件则可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文版的出现为代表,胡适第一次正式将《论语》与《老子》、《庄子》等诸子放到一起进行专论,但在当时对这种观点的认可尚不在多数;直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出版,学界的争议之声才稍歇,转而对其报以赞扬,由此正式开始了研究中国学术的“子学时代”。

朱熹解《论语》“无为而治”

朱熹解《论语》“无为而治”

朱熹解《论语》“无为而治”作者:乐爱国来源:《中州学刊》2019年第03期摘;要:自《论语》讲“无为而治”,历代儒家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诠释。

汉唐儒家以“任官得其人”言“无为而治”,又讲“德者无为”。

与此不同,朱熹以“恭己”“德盛而民化”言“无为而治”,同时又与《论语》“为政以德”结合起来,讲“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并将孔子讲“无为”与老子讲“无为”区别开来,从而对《论语》讲“无为”做了系统的论述。

清儒更多地汲取朱熹的解读,同时又结合汉唐儒家的“任官得其人”。

因此,今人对于孔子“无为而治”的解读,不能只是以汉唐儒家的解读为圭臬,而应当对前人的各种解读做出综合的考察,尤其要研究朱熹的解读。

关键词:朱熹;《论语》;儒家;无为而治;为政以德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3-0100-07道家讲“无为”,《道德经》说“圣人处无为之事”“为无为则无不治”。

然而,孔子也讲“无为”。

据《论语·卫灵公》载,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对此,历代不少儒家学者将其中“无为而治”诠释为“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现代学者也大都据此言舜“无为而治”。

杨伯峻《论语译注》注“无为而治”說:“舜何以能如此?一般儒者都以为他能‘所任得其人,故优游而自逸也’……赵岐《孟子注》也说:‘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①钱穆《论语新解》注“无为而治”说:“任官得人,己不亲劳于事。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也引述历代儒家学者所谓“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③与此不同,朱熹对《论语》“无为而治”的解读,讲“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又讲“得人以任众职”,而与汉唐儒言“任官得其人”相区别;同时,朱熹又把对《论语》“为政以德”的解读,与“无为”联系在一起,讲“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并且与老子“无为”相区别。

朱熹对《论语》“无为而治”和“为政以德”的解读,对后世影响很大,并引起清儒的讨论,对于今天重新理解儒家的“无为”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期末考试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期末考试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期末考试一、单选题(题数:70,共70.0 分)1颜回去世之后孔子用了六个字褒奖颜回,是()。

(1.0分)1.0 分A、勤学好思孝敬B、箪食瓢饮无改C、不迁怒,不贰过D、慎思之,笃行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子曰:(),学则不固。

(1.0分)1.0 分A、君子见善则迁B、君子不重则不威C、君子克己复礼D、君子无友不如己者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3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事亲之道?()(1.0分)1.0 分A、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C、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勤政思想。

()(1.0分)1.0 分A、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B、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

C、子路问政。

曰:无倦。

D、以上都对答案解析:5佛教戒三毒,三毒指的是()。

(1.0分)1.0 分A、食、色、性B、贪、痴、狂C、贪、嗔、痴D、贪、欲、妄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这段话出自()。

(1.0分)1.0 分A、《论语》B、《大学》C、《中庸》D、《孟子》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7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句话怎么理解?()(1.0分)1.0 分A、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想得到官位俸禄,这太简单了B、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得到官位俸禄,这情况不太会发生C、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想到官位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8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 分A、官学独大B、私学式微C、家学没落D、网教盛行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仁B、孝C、礼D、恕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0孔子心目中的至德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 1.0 分

 A、

从政  B、 育人  C、 教书  D、 学习 我的答案:D 2

下列哪位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1.0 分

 A、

孟子  B、 荀子  C、 朱熹  D、 孔子 我的答案:D 3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抑”的意思是()。 1.0 分

 A、

压制  B、 只不过是  C、 郁闷  D、 文言文连词 我的答案:B 4

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库”:() 1.0 分

 A、

先秦子学  B、 两汉经学  C、 隋唐佛学  D、 宋明理学 我的答案:A 5 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其中“亡”的意思是:() 1.0 分

 A、

死亡  B、 灭亡  C、 忘记  D、 消亡 我的答案:C 6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这句话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不包括()。 1.0 分

 A、

知命  B、 知理  C、 知言  D、 知仁 我的答案:D 7 孔子在《论语》里有云:“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中“一”指的是:() 1.0 分

 A、

信  B、 忠  C、 仁  D、 礼 我的答案:C 8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 1.0 分

 A、

教之  B、 富之  C、 养之  D、 治之 我的答案:B 9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句话出自:() 1.0 分

 A、

《道德经》  B、 《论语》  C、 《为学》  D、 《学记》 我的答案:D 10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指的是《诗经》中的:() 1.0 分

 A、

《氓》  B、 《木瓜》  C、 《关雎》  D、 《蒹葭》 我的答案:C 11

“紫气东来三万里,青牛西去五千言”指的是:() 1.0 分  A、 老子  B、 孔子  C、 庄子  D、 墨子 我的答案:A 12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句话中“阙”的意思是:() 1.0 分

 A、

保留  B、 去除  C、 提出  D、 解决 我的答案:B 13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用的修辞方法是:() 1.0 分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 D、 借代 我的答案:B 14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中“目”的意思是:() 1.0 分

 A、

目标  B、 目的  C、 表现  D、 目的地 我的答案:C 15

在《论语》中孔子把人的一生分为()个阶段。 1.0 分

 A、 4  B、 5  C、 6  D、 7 我的答案:C 16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中的() 1.0 分

 A、

《述而》篇  B、 《为政》篇  C、 《八佾》篇  D、 《学而》篇 我的答案:A 17

“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出自:() 1.0 分

 A、

《诗经》  B、 《尚书》  C、 《道德经》  D、 《易经》 我的答案:C 18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中病是指()。 1.0 分

 A、

生病  B、 缺点  C、 做不到  D、 弊端 我的答案:C 19

“论语”二字中“论”商务意思是:() 1.0 分

 A、

谈论  B、 讨论  C、 论述  D、 编撰 我的答案:D 20

“不迁怒,不贰过”中“贰”的意思是:() 1.0 分

 A、

2  B、 两个  C、 第二次,再次  D、 第二个 我的答案:C 21

孔子认为判断一个人时应做到:() 1.0 分

 A、

观其言信其行  B、 三思而后行  C、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D、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我的答案:A 22

“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这句话指的是:() 1.0 分

 A、

颜回  B、 颜路  C、 季路  D、 子游 我的答案:A 23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中“时”的意思是:() 1.0 分

 A、

等待时间  B、 任何时间  C、 合适时间  D、 随意的时间 我的答案:C 24

下列几句话中与“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相近的是:() 1.0 分

 A、

不上闲,使民不争  B、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 C、 上善若水  D、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的答案:D 25

在《论语》中孔子有“三知”,其中不包括:() 1.0 分

 A、

知命  B、 知礼  C、 知人  D、 知言 我的答案:C 26

老子认为从政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道之以政和()。 1.0 分

 A、

道之以德  B、 道之以礼  C、 道之以理  D、 道之以才 我的答案:A 27

老子治国的理想目标是:() 1.0 分

 A、

小国寡民  B、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C、 圣人在天下  D、 财货有余 我的答案:A 28

老子《道德经》中的“五色”指:() 1.0 分

 A、

黄、青、赤、白、黑  B、 黑、白、蓝、黄、青  C、 赤、橙、黄、绿、青  D、 黑、白、赤、蓝、绿 我的答案:A 29

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 1.0 分

 A、

分封制  B、 禅让制  C、 宗法制  D、 礼乐制 我的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