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发展趋势
欧美国家如何发展LNG产业链?

欧美国家如何发展LNG产业链?2015.11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作为清洁、环保、便于运输和使用非常广泛的新兴能源––LNG(液化天然气)越来越备受世界各国人民所推崇。
而在LNG 能源工业的发展进程中走在前列的欧美国家,早已在该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LNG产业链产生的历史渊源相比我国,欧美国家开发和利用LNG 的历史早了近一个世纪,日本进口LNG 也比我国早45年。
而LNG 产生的时间更是有百年之久。
1914 年,美国的戈弗雷·卡波特获得美国第一个天然气液化处理和海运技术相关的专利。
这一专利的获得,标志着人类开始真正意义上生产和使用LNG。
随着LNG 技术的发展,1917 年,世界首个液化天然气生产工厂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建立。
根据LNG使用的要求,1939 年,世界首个具有商业用途的LNG 调峰站在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建立。
英国人率先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使用了LNG。
1942 年,伦敦一辆载重量三吨重的大货车和一批单层公交汽车通过改装,能够使用液化甲烷作为驱动能源。
1954 年,法国煤气公司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了使用船舶或管道从阿尔及利亚运输天然气到法国的可行性。
同年,美国大陆石油公司(Continental Oil) 与unio Stockyard and Transit 公司合资成立了 Constock Liquid Methane 公司,旨在研究和探索发展适合远洋运输液化气需要的船舶。
1955 年,荷兰与英国合资成立的壳牌公司也开始进行船舶运输LNG 项目的研究。
在经过大量研究试验工作后,终于在1959 年,由散货船改装的世界首艘LNG 运输船“甲烷先锋”号,从美国的路易斯安娜州查尔斯湖运送5000 立方米LNG,横渡大西洋成功抵达英国的坎威岛。
1964 年9 月,世界第一家LNG生产厂在阿尔及利亚建成并投产,随后向英国出口了第一批12000 吨LNG,标志着国际LNG 贸易往来的正式开始。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与运输技术现状分析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与运输技术现状分析摘要:近年来,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中国民众的生存条件也逐渐改善,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
因此,尽管现阶段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储运工程技术已较为成熟,但从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的角度考量,中国液化天然气储运工程的安全问题还应受到高度关注。
由于天然气的易燃易爆性,在储运过程中经常发生危险事故。
为此,本文对液化天然气的储存与运输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储存;运输引言:众所周知,液化天然气无论储藏或者运输均十分麻烦,这也就对中国国内的许多液化天然气生产企业提出了巨大的考验,目前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储运方式主要有储气库、金属罐以及储气罐等,常见的储存技术也包括了槽车运送、船舶输送、管道运输、罐箱输送等。
因此,公司要针对自身液化天然气储运情况需要选用适当的储存方法,最终实现最优的储运效率。
一、液化天然气的储存技术(一)储气库一般包括采用地上储气库和地下储气库两种形态。
地下储气库在降低成本和环保等方面均具有绝对优势。
不过,因为液化天然气对贮存环境的规定和标准都比较严苛,包括在贮存期间的最高温度为-161.5℃等,且储罐通常由围岩建造,处在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下,围岩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解,并由此造成了液化天然气的大量泄露,这就给中国液化气储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储气罐在材料制作方面,因为地下储气罐与地上储气罐内部的构造、保温基本上相同,在世界上较为普遍的储气罐内部材料大多为不锈钢、铝合金板材等,而用作防水及保温层厚度的内部材料则大多为聚氨酯泡沫、珍珠岩等,气罐外表面则一般使用水泥。
就储存性质而言,地下储气罐显示了稳定性好、防震性能好、占地少、耐久性好的特征。
(三)金属储罐金属罐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液化天然气储存方式,根据生产的不同,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混凝土金属储气罐和薄膜金属储气罐。
混凝土金属罐更适用于液化天然气储量大的情况,薄膜金属罐则适用于储量小的液化天然气。
国内外lng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LNG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什么是LNG?LNG 全称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是天然气在超低温环境下通过液化处理而成,即将气态天然气冷却至零下162度左右,使其凝结成为液态,从而减小体积和增加储存能力。
国内LNG的现状LNG在中国的应用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环保政策的推动,其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LNG行业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获取、储存、运输和应用四个方面。
天然气获取中国的天然气供应相对较少,进口天然气是中国目前主要的天然气来源。
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之一。
储存LNG 易于存储和运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储罐以及储备能源等领域。
运输LNG的运输主要分为海运和陆运两种方式。
海运时,LNG一般被储存在巨型液化天然气船上,运输到不同的港口或国家。
陆运时,则需要通过输气管道或储罐车进行运输。
应用LNG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工业、民用和汽车等方面。
其中,工业领域是LNG 的主要消费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力和化工等领域。
国内LNG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LNG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市场潜力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的推动,LNG在我国的市场需求将会日益增加。
加之一些相关政策的扶持,未来LNG市场潜力巨大。
进口量增加目前,中国主要依赖一些进口LNG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市场潜力的不断扩大,未来中国也将加大进口LNG的力度。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LNG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国内企业在LNG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如LNG储罐的研发等。
国外LNG的现状和发展趋势LNG在国外的使用时间较长,其产业的发展也更为成熟。
目前,LNG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据数据显示,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NG生产国之一,在此之后分别是澳大利亚和卡塔尔。
未来,国外LNG市场的发展趋势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慢慢进入饱和期虽然国外LNG市场产值巨大,但LNG行业正在向饱和期发展。
此外,在一些国家政策限制下,LNG产业发展有所受阻。
液化天然气(LNG)

一、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能源。
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液化天然气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
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
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而且放出热量大,所以液化天然气好。
它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在-160度下液化而成。
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用专用船或油罐车运输,使用时重新气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液化天然气产量和贸易量迅速增加,2005年LNG国际贸易量达1888.1亿立方米,最大出口国是印度尼西亚,出口314.6亿立方米;最大进口国是日本763.2亿立方米。
二、国内外概况及发展趋势1941 年在美国克利夫兰建成了世界第一套工业规模的LNG 装置,液化能力为8500 m3 /d 。
从60 年代开始,LNG 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基本负荷型液化能力在 2. 5 ×104 m3 /d 。
据资料[3]介绍,目前各国投产的LNG 装置已达160 多套,LNG 出口总量已超过46.1 8 ×106 t/a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常压沸点是-16 1 ℃,临界温度为-84 ℃,临界压力为 4.1MPa 。
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它是天然气经过净化(脱水、脱烃、脱酸性气体)后[4],采用节流、膨胀和外加冷源制冷的工艺使甲烷变成液体而形成的[5]。
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液化装置规模大、工艺复杂、设备多、投资高,基本都采用阶式制冷和混合冷剂制冷工艺,目前两种类型的装置都在运行,新投产设计的主要是混合冷剂制冷工艺,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液化能耗。
制冷工艺从阶式制冷改进到混合冷剂制冷循环,目前有报道又有 C Ⅱ-2 新工艺[6],该工艺既具有纯组分循环的优点,如简单、无相分离和易于控制,又有混合冷剂制冷循环的优点,如天然气和制冷剂制冷温位配合较好、功效高、设备少等优点。
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

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知识专题:探索天然气储存之美标题: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一、引言在当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社会背景下,液化天然气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
而液化天然气储罐作为其储存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二、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的概述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顾名思义,是指储存液化天然气的容器,其容积为100立方。
按照国家标准,这种储罐的标准尺寸一般为直径为5m,高度为20m。
这一尺寸既能够满足储存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三、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的优势1. 经济性:标准尺寸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使其更具经济性。
2. 储存效率:适中的尺寸既能够满足储存需求,又能够充分利用储存空间,提高储存效率。
四、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的应用领域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的标准尺寸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工业领域,这种尺寸的储罐能够满足一般工业生产的储存需求。
其次是民用领域,比如燃气小区、工业园区等都可以使用这种规格的储罐。
再次是商业领域,像加油站、物流园区等也可以选择这种储罐。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对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标准尺寸设计既经济实用,又能够满足储存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尺寸的储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六、个人观点与理解我个人认为,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经济性和实用性,是一种符合实际需求的尺寸设计。
在未来,随着液化天然气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种尺寸的储罐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七、文章结束语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对100立方圆柱液化天然气储罐标准尺寸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也希望本文能够为促进环保、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今年前9个月,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达60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9%。
进口来源方面。
1-9月,澳大利亚保持了我国LNG 进口第一大来源的地位,进口量287.36亿立方米,占比达47%,比例较去年同期不降反升约4.2pct。
卡塔尔和马来西亚分列我国LNG进口来源的第二、三位,其中卡塔尔进口占比下降,马来西亚则稳中有升。
今年前9个月,我国管道天然气累计进口量达386.17亿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
进口来源方面,土库曼斯坦仍是我国最重要的管道气进口来源,1-9月份其进口量达258.57亿立方米,占比约67%,份额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1-9月对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累计进口量达54.4亿立方米,占比达14.1%;缅甸进口气占比则有所恢复,1-9月进口量35.33亿立方米,占比9%,较去年同期份额提高3pct,而乌兹别克斯坦来源的管道气占比则相应减少。
一、管道气增量我国天然气的进口有管道进口和沿海LNG进口两种途径,我国现有已建成的天然气进口管道主要包括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目前还处于建设期,预计在今年年末投产;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目前尚未最终确定。
中亚天然气管道目前具有A、B、C三条线,合计运输能力550亿方,D线目前在建设中,投产时间由预定的2022年推迟至2024年,运输能力300亿方;中缅天然气管道运输能力52亿方。
若中俄东线管道如期投产,我国管道进口的总运输能力将增至982亿方。
2020年也将成为近6年来首次迎来管道气运输规模增长的年份。
2018年我国管道气进口量为508亿方,按照我国当时在运管道气的总设计进口产能602亿方测算,产能利用率84%左右。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管道气进口量386亿立方米,测算进口管道利用率也达到了85.5%。
考虑到中俄东线管道投运后的4-5年内可能难有新建管道投产,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未来我国管道气增量依然有限。
液化天然气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液化天然气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摘要:液化天然气是当前世界能源发展中的新型能源,也是最有潜力的能源之一。
从我国液化天然气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天然气的储量丰富、技术成熟、沿海的发展优势等为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液化天然气资源有限、投资大、周期长以及项目建设难度大,也使其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
鉴于此,本文对液化天然气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挑战;机遇一、LNG特点及优势1、液化天然气定义液化天然气(LNG)是指天然气原料经过预处理,脱除其中的杂质后,再经过低温冷冻工艺在-162℃下所形成的低温液体混合物。
其主要成份是甲烷,很少有其他杂质,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液体密度约430kg/m3,约为0℃气体密度(0.717kg/m3),爆炸极限为5%~15%(体积%),燃点约650℃。
2、LNG作为汽车燃料的优势(1)能量密度大,汽车续行里程长。
同样容积的LNG车用储罐装载的天然气是CNG储气瓶的2.5倍。
目前国外大型LNG货车一次加气可连续行驶1000~1500km,非常适合长途运输车辆的使用。
国内500升钢瓶加气一次在市区可连续行驶约400km,在高速公路加气一次可连续行驶约700km以上。
(2)运输方便。
由于是液态,LNG便于经济可靠地远距离运输(约600KM范围内),建设LNG汽车加气站不受天然气管网的制约。
在陆地上,通常用20~50m3(相当于12000~30000Nm3天然气)的汽车槽车运输LNG,类似于运输柴油那样将LNG运送到LNG汽车加气站,也可根据需要用火车、船舶运送槽罐车。
在海上,通常用大至12~13万m3的LNG轮船进行长途运输。
(3)对液化天然气供气过程中的负荷做好调节。
液化天然气的储存罐本身对于供气时不定期以及定期发生的一些负荷不平衡的现象,自身可以进行削峰填谷进行调节。
而且在日本以及其他的欧美国家,调峰设备已建成有 160 座以上,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与地下的存储设备以及我们在地幔上常用的高压存储设备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本身能够调节供气负荷的储存罐能够节省开支,同时也突破了一些地质条件引起的问题。
20万m^3LNG储罐设计和施工浅析

上海煤气 2019年第5期〈〈 120万m 3LNG 储罐设计和施工浅析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王 春 金 罕 施玉平摘要:针对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建设的2台20万m 3LNG 储罐扩建工程,从设计和施工方面对该大型储罐的特点、难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若干分析,从而为后续的储罐大型化工程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LNG 20万m 3储罐 设计 施工随着LNG 行业的快速发展,储罐大型化是大势所趋。
截至目前,国内只有1个20万m 3及以上储罐建成。
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会同相关设计单位开展储罐大型化选型和建设方案等相关专题研究工作后,从公司储罐一期扩建工程的实际出发,经过与16万m 3LNG 储罐的综合比选,决定建设2座20万m 3LNG 储罐。
公司LNG 一期扩建项目的储罐均采用落地承台结构,这在国内外应用较少,设计和施工上有不少独特之处。
本文对该大型储罐设计(包括基础和底板设计、扶壁柱和预应力设计、穹顶设计、内罐锚固带设计)和施工(包括基岩确认和底板裂缝、穹顶施工方案)的特点、难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1 设计1.1 储罐基础和底板设计对于基础直接坐落在基岩上的储罐,和桩基础一样,存在埋深变化较大的不均匀地层情况。
目前储罐基础研究计算常采用理论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
理论公式法建立在太沙基等人创立的经典土力学基础上,其中引入了许多简化假定。
这类方法具有简便、直观、计算参数少且易于取得等优点,因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数值模拟法,可以较全面地考虑土体的变形特性及其边界条件,理论上较为严密。
上海20万m 3LNG 储罐基础设计中,也采用了理论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数值模拟法采用ANSYS 软件中Mechanical APDL 模块建立了储罐整体三维模型。
为了清晰展示储罐内部结构,建立了储罐和基础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几乎包括了储罐的各个部件,其中储罐环形空间的珍珠岩保温层以压力载荷的形式进行模拟,储罐上面的操作平台、消防平台及吊顶以质量单元形式体现,桩腿与土壤之间的交互作用用弹簧单元进行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清洁能源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当今世界的清洁能源中,天然气已经跻身于第一位。
因为天然气属于一种无毒、无味、无色、无腐蚀性的能源,所以凭借着这些优势,天然气在世界各地都备受欢迎。
液化天然气罐的发展是天然气应用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研究天然气的应用和发展中,更应该注重对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发展研究。
1 液化天然气罐的容量
如果按照容量大小对液化天然气罐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四种形式,其一是小型液化天然气罐,其二是中型液化天然气罐,其三是大型液化天然气罐,其四是特大型液化天然气罐,具体分类标准见表1。
2 大型天然气罐要求
2.1 足够高的安全要求
因为大型液化天然气罐中储存的是低温天然气液体,且储量特别大,最高储量可达到27万m3,所以,一旦天然气罐发生意外,大量的冷藏液体就会挥发到大气环境中,形成的气团可自动引爆,十分危险。
所以在具体的建设中,应
严格按照EN14620和API 等规范中的要求,将大型天然气罐结构建设为双层,并将封拦理念加以合理应用,以此来保障其安全性。
2.2 超低温要求
因为液化天然气要在低温条件下才能保持液体状态,所以在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其耐低温需求,通过耐低温材料的合理应用来减小罐壁厚度,提升安全性能。
2.3 对材料的特殊要求
大型液化天然气罐内部的罐壁材料应具备足够的耐低温性能,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选择9Ni钢材质,外侧罐壁通常需要采用低温钢筋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建设,且应该将抗拉强度控制在20kPa 以上。
2.4 严格的保温要求
在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内外,最高温差应该控制在200℃左右,若要保障罐体的保冷性能,就应该将性能足够高的保冷材料填充到內罐与外罐之间。
同时,在罐底部位的保冷材料选择时,还需要注意保证其承压能力。
2.5 抗震性能要求
为保障大型液化天然气罐在特定地震荷载条件下不出现倒塌和开裂等问题,在具体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地质勘查,避免天然气罐处在地震带。
另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应该对天然气罐做好相应的抗震实验,以此来保障其抗震效果。
3 大型液化天然气罐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3.1 大型液化天然气罐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随着液化天然气行业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了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设计、制造和应用,而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比如,在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文莱、阿尔及利亚等的液化天然气输出国,以及英国、日本、法国等的液化天然气输入国,都进行了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大量建设。
就当今的液化天然气用量来看,亚洲的液化天然气用量占世界首位,其用量可以达到全世界总用量的78%,而在亚洲,液化天然气用量最大的国家是日本,其液化天然气用量可以达到亚洲总用量的62%。
在世界各国的大型液化天然气罐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常会综合考虑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液化能力、冬季的燃气调峰储备、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总体容量等,以来实现对大型液化天然气罐具体工作压力的合理选择。
而天然气罐
的具体形式则会受到其投资费用、容量大小、建设条件以及安全因素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发展中,其工作压力和容量见表2。
由此可见,在当今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已经具备建设大型和超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能力。
且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在世界各国,已经有数百台大型液化天然气罐在基本的高峰负荷储存、终端储存、液化天然气运输、基本负荷储存等方面发挥着各种功能,且在实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也都具备十分显著的优势。
定期核查和分析标准物质,给予检测结果的溯源性保障。
同时,要对标准物质的形状是否符合正常标准进行观察。
此外,要加强统计学原理的融合,加强质量控制限和控制图的构建,科学化分析样品检测结果,确保评价的准确无误。
2.2 外部质量控制
在外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对实验室间比对和测量审核等进行分析,在质量控制的帮助下,将系统中的隐蔽误差挖掘出来,对误差成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2.2.1 能力验证计划
对于能力验证计划来说,可以有效评价实验室管理情况,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实验室技术能力评价方面,其评价结果非常重要,也是获取相关机构支持的重要渠道之一。
实验室中,应提高对业内知名的验证活动的参与积极性,确保与CNAS能力验证的相关要求相符,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争取在业内享受较高的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室参与能力验证计划时,应对自身工作量进行分析,确保验证频次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2 实验室间比对
要想将外部质量控制落实,实验室间比对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旨在给予标准物质赋值一定的保障。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将横向对比结果展示出来,对当前化学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予以充分了解,从而致力于检测质量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2.2.3 测量审核
在能力验证计划中,测量审核具有较高的特殊性,这在外部质量控制的作用明显,测量审核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在测量审核工作中,参与者应积极测试被测物品,并及时反馈结果,确保实验室了解情况,而实验室应对反馈内容进行
分析,了解与参考值之间的差距,为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通常来说,在两次能力验证计划之间,测量审核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如果实验室比对计划的适宜性不足,一对一能力验证活动得到了大量应用,可以为政府机构和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评价提供帮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检测工作中,质量控制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大大促进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化学实验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在实验方面,应对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正确认识质量控制,并对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检测材料、检测环境以及检测人员等,将化学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工作落实下去。
然后在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注重空白分析、重复检测、加标试验、控制样品分析、能力验证计划、实验室间比对、测量审核等,使化学实验工作准确无误地实施到位,进一步保证实验结果,使其更具可行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