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备实验 (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班级姓名合作者日期
一、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用品:
烧杯、集气瓶、玻璃片、镊子、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锥形瓶、小试管、酒精灯、试管夹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水、蜡烛、小木条、火柴
三、过程与方法:
四、问题与交流
1、在实验室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与同学交流。
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请试一试。
五、反思与评价。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原卷版)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 .煅烧石灰石B .点燃木炭C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 .碳酸分解2.实验室制取CO 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C .①④③②⑤D .②③④①⑤3.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CO 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B .收集C .验满D .检验4.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 2制取氧气 ②用KMnO 4固体制取氧气③用KClO 3与MnO 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5.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可选用盐酸和大理石 D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6.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 .H 2、CO 、CO 2B .N 2、O 2、CO 2C .H 2、CH 4、COD .H 2、CH 4、CO 27.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C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基础篇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8.鉴别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单的方法A.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用燃着的木条和带火星木条检验D.用带火星的木条和澄清的石灰水检验9.下图是某同学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创新装置。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

方法探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运用及改进案例分析文|项鑫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实验教学是备受关注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具象化,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需要具备的思维有所了解。
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明确此实验的具体过程并对实验的运用进行研究,同时思考实验开展的具体改进措施,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有显著价值。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一)实验原理与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方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试管、烧杯、塑料膜、橡皮筋、温度计、蜡烛、二氧化碳发生装置、pH试纸等。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1.准备实验材料与设备:(1)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2)用塑料膜包裹试管口,用橡皮筋固定,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口附近。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试管,记录温度变化。
(4)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的水中,观察pH试纸的变化。
(5)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现场。
2.实验操作:(1)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此时会看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产生剧烈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2)用塑料膜包裹试管口,用橡皮筋固定,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口附近。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气体泄漏,同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试管,记录温度变化。
加热过程中,注意调整蜡烛的位置和火焰大小,保持试管内的液体均匀受热。
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记录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数据。
(4)将二氧化碳通入烧杯的水中,观察pH试纸的变化,并记录下pH。
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2

气体(O2和CO2)的性质、用途 和实验室制法
你知道吗?
动植物呼吸
医疗急救 灭火
金属切割
人工降雨
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氧气、二氧化碳的性 质、实验室制法和用途; 2、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归纳 、总结得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MnO2
2KClO3
2KCl + 3O2
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1.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2. 2H2O2
MnO2
2H2O + O2
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
比空气重
比空气轻
“难” 或“不易” 溶 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特殊的气体收集装置
比空气轻
比空气重
无毒!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
相信你能思考
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 法时,应考虑哪些情况?
1.制得气体较纯 2.反应条件容易满足 3.反应速率适中 4.操作比较简便 5.方便收集 6.产物无毒无害
相信你能组装
实验室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怎 样?需要哪些仪器?你能完成装置的组 装吗?
发生装置
固体加热型
2KMnO4
K2MnO4 + MnO2 +O2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供给呼吸
H2CO3
(不稳定)
+H2O
CO2
+Ca(OH)2
CaCO3↓
+H2O
[讨论归纳] 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决定 用途 保鲜食品或人工降雨 灭火 制汽水、雪碧等碳酸饮料 保存粮食等 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际操作;(3)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教学难点: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及验证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讲解、总结。
教学准备:仪器:锥形瓶、试管、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胶头滴管、注射器、具支试管、集气瓶、导管、试管、药匙、镊子、火柴、蜡烛等。
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左边能取暖,右边能助燃。
打一物质(用化学式表示)2.实验前准备:请同学介绍蓝色试剂托盘中的试剂与仪器并检查盛水的烧杯、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废液杯、试管等用品。
注意:提醒同学们闻气体的操作及液体的取用。
3.目标展示,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2)做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会描述现象并对其进行解释。
二、实验活动讲解1.二氧化碳的制取所用的药品,依据的原理,采用的装置的讲解。
2.实验的具体步骤的讲解(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2)药品的取装与添加:(3)反应的发生、气体的收集方法、验满的方法:(4)要求收集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注意验满:(5)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与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6)把小烧杯中的阶梯蜡烛点燃,将收集满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缓慢倾倒入小烧杯中,观察蜡烛的熄灭顺序:(7)反应的终止。
三、进入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知识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案及教材习题解答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对氧气制取的加深认识,也是初三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原有的经验,由老师引导,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体验,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理论升华。
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基本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能更好培养学生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进一步深化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为学生在中考中解决相关综合性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二)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一)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二)长颈漏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三)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重难点分析(一)制取二氧化碳1.突破建议:教学中应该结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其异同处:为什么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有很大差异,却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几乎一样;为什么两者收集方法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为什么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相似,操作方法却不同。
这些问题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呈现给学生,加深对实验室制取气体各个要素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突破样例:【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今天我们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提问】(1)对比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呢?(2)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收集装置呢?【生】思考讨论,回答。
根据提供仪器,也可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画出简易图)【设计意图】从已学的知识导入新课。
通过对比分析,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活动设计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实验活动设计
胡 巢 生
( 宿 迁市钟吾 国际学校 ,江苏宿 迁 2 2 3 8 0 0 ) 摘要: 比较分析 3个版本教科 书中 “ 二氧化碳 的实验室制取 和性 质”实验内容特实验 主题 、 优化实验方案 、 开展研 究性学习和创 新实验设计 等活动, 使 实验 活动富有实效性、 典 型性 、 启发性 , 让实验探究名副其实。
萱 始 璺
,N1 7血 笙
1 ’J 曲
课 改前 沿
培养学生实验 的思路方 法、 学科 能力 、 学科核心素 养的高水平层次上 。 为使得每 个任务、 问题都能落
到实处 , 教 师还应从 小处着手, 通过分 解任务, 设
3 . 2 设计 实验作业单, 优化实验方案
实 验作业单分 为课前 、 课 中和课 后三个 环 节
设 计方 法和理念 的理解 、 选择与开发利用 。
2 3 个 版本 教 科书 中 “ 基础 实验 ”内容 差异
分 析
提升点等多方面 、 多角度地综 合考虑 , 能从大处 、
远处 着手, 突破 节与节 、 节与单元 、 单元与单元 间
设 计的任务、 问题、 探究活 动都应 定位在 为了避 免 与正 文重 复, 人教 版教 科 书将制 取 的界 限,
学组织方 式。 1 融合创新。 让实验探究名副其实
关 注反应物 的选择 、 气体发生装置、 收集装 置、 检
验 和验满 的依 据 等, 总结实验 室制取气体 的一般
可以看出, 3 个 版本教 科 书 “ 基础 实验” 主要
融 合创 新强调 从整 体 出发 , 深入研 究 和分析 思路和方 法。
创新 系统各层 次 间的互动关 系 , 创 造性 地融 合各 创新要 素, 使各 创新 要素互补 、 匹配, 使创 新系统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实验说课稿

2.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3.课堂时间分配可能不合理。
应对措施:
1.加强实验前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理解操作步骤;
2.课堂上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巩固理论知识;
3.灵活调整课堂节奏,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
1.通过学生实验报告和知识问答,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1.启发式教学: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核心,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这符合实验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2.提出问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独特的性质?”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二氧化碳制备方法:介绍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通过图示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反应过程。
2.让学生展示实验成果,相互评价,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知识掌握、合作交流等方面给予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巩固实验操作和观察技巧。
2.知识点复习:布置关于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的复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导航
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
学习殿堂
一、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列有关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证明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小试牛刀
【例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CO 2
矿泉水
CO 2
CO 2
紫色
塑料瓶CO 2紫色石蕊试液
石灰水
A D
B C
D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来灭火与下列二氧化碳的
()哪些性质是无关的( )A .不支持燃烧B .不可燃
C .密度比空气大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 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除去空气中的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则锥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 2和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 2,则锥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试剂为()
人呼吸呼气
吸气瓶Ⅰ瓶ⅡA Ca(OH)2溶液NaOH 溶液
ⅠⅡ
【例4】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 2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
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紫澄大理石
稀盐酸
色石蕊溶清石灰水
⑴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气体应选择液
A B C D E F
⑵收集少量CO 2气体应选择__(填装置序号)。
D 连接,则D 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 连接,则F 中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由此说明了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⑸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存在大量的CO 2,由于它不能供给__,所以在进入菜窖前,必须先_____。
学习殿堂
三.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实验
实验过程
稀盐酸
学习殿堂
2.实验过程⑴装置:
灰
⑵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石灰石⑵收集方向排空气
⑶步骤:
①检查反应装置的气密性
装入块状大理石,塞紧塞子,出气导管刚好伸入锥形瓶内③把反应装置固定好
实验过程
学习殿堂
2.实验过程⑷检验:
】小试牛刀
【例5】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案: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③分解高锰酸该装置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该装置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水性能把气体中的水蒸气收除去溶液能水性能把气体中的水蒸气吸收而除去;NaOH 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稀HCl CaCO 3
⑴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 2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填字母)。
浓H 2SO 4NaOH 溶液
A B C D E F
⑵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CO 2,__(填能或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是⑷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等。
大展身手
【例1】某课外活动小组研究的性质,进行了下列的实验:实验一:制取CO 2气体:
A B C D E
】某课外活动小组研究CO 2的性质,进行了下列的实验:
实验二:探究CO 2气体的性质,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
干燥管
铜网
稀盐酸
已经发生了反应。
软塑料瓶软塑料瓶
软料软料
NaO
CO 2
CO
2
H
溶液
A B
A B
⑶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
中关闭通入约500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 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