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神经鞘瘤超声表现分析

合集下载

高频超声对14例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体会

高频超声对14例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体会
现 甲状 腺 肿 物 而 误 诊 为 淋 巴结 转 移 。
F ) 测 肿 块 周 边及 内部 的血 流 情 况 , 色 多 普 勒 血 流 信 号 根 I检 彩 据 Ade 方 法 分 级 : 为 肿 块 内 未 发 现 血 流 信 号 ; lr 0级 I级 为 少
量 血 流 , 见 1 2 点状 或 细 棒 状 血 流 ; 可 ~ 处 Ⅱ级 为 中 量 血 流 , 可
见3 ~4个 点 状 血 管 或 1条 主 要 血 管 , 长 度 可 接 近 或 超 过 肿 其 块半径 ; Ⅲ级 为 血 流 丰 富 , 见 4条 以上 点 状 血 管 或 血 管 相 互 可
连通 , 织成网状。 交
2 结 果
21 本组 1 . 4例 神 经 鞘 瘤 发 生 部 位 颈 部 3 ( 迷 走 神 经 2 例 颈 例 、 丛 神 经 1 )上 臂 2例 ( 源 于 正 中神 经 )前 臂 4例 ( 臂 例 、 来 、 来 源 于桡 神 经 3例 、 神 经 1 ) 小腿 5 ( 源 于胫 神 经 2 、 尺 例 、 例 来 例 腓神 经 3 ) 例 。
关键词 : 高频 超 声 ; 浅表 神 经 鞘 瘤 ; 断 诊
中图 分 类 号 : 7 0 24 R 3 . 1 R 3 . 6 ; 7 0 4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8 4 (0 0 0—5 60 l 7 —3 8 2 1 )508 -2
浅 表神 经 鞘 瘤 是 周 围 神 经 最 常 见 的 良性 肿 瘤 , 发生 于各 可
3 讨 论
箭头 所 示 高 回声 包 膜 , 两端 偏 下 方 可 见 与 之相 连 的神 经 干 。
图 2
肿 物 为 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低 回声 区

阴囊纵隔神经鞘瘤超声表现一例

阴囊纵隔神经鞘瘤超声表现一例

强扫描呈不均匀增强 。考虑肿瘤性病变。术后病 理诊断 : 阴 囊纵隔神经鞘瘤 。 讨论 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 鞘膜细胞 ( 旺细胞 ) 雪 的 良性肿瘤 , 阴囊及外 阴部少见 。肉眼观 , 神经鞘 瘤有完 整 的包膜 , 大小不 一 , 质实 , 圆形或结节状 , 呈 常压迫 邻近组织 , 但不发生浸润 , 与其生发神经粘连在一起 。临床表现 随其 大 小与部位而异 , 小肿瘤可无症 状 , 大者 因受累神 经受压 而 较
或多发 , 大小不等 。超声表现 : 脂肪瘤 内回声强弱不 一 , 以稍 高 回声 多见 , 界尚清。C F : 边 D I大多数脂肪瘤 无明显血流信 号 , 有少 数脂 肪瘤 内见少许 点状血 流信号 。( ) 仅 3 皮脂腺囊
肿是 由于皮脂腺孔堵塞 , 皮脂腺分 泌物不能排 出而逐渐膨 大 形成 的。多位 于皮下或 突出于皮肤 表面 , 圆形 , 呈 可连带 皮 肤活动。超声表现 : 皮脂腺囊肿呈低 回声肿块 , 边界清 , 包 有 膜, 内回声不均匀 , 可见散在细小点状强 回声 , 后方 回声 稍增 强。C F : D I肿块 内无 血流 信号 。超 声检 查可 探及 肿 物 的大
1 Nu t 1 ma a K,Ok H,Mo i t M , t 1 a rmoo e a .Di e e t Dig o i f i f rni l a a n ss o
( 收稿 日期 :0 11-6 2 1 —20 )
( 文编辑 : 静 ) 本 曹
罗渝昆. 超声造影在胆 囊息 肉样病 变诊 断中的应 用[/ D] 中华 医学超声杂志: JC . 电子版 ,0 29 1 :_ 2 1 ,( )24
S r , 0 7, 1 5 :7 -8 . ug 2 0 l ( ) 6 1 1 6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问清病史, 简单查体是我们超声诊断前 的重要辅助手段,清晰明了 的病情发展情况及必要的查 体甚至可以在影像诊断前比 较准确的判断肿物的性质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肿物何时发现,是否生长迅速 外伤史 是否疼痛,有无牵涉痛 加重缓解情况 检查治疗情况 肿物的软硬程度,边界情况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特点: 1、瘤体多呈梭形,长轴与皮肤平行,
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只有少数延伸入 肌层,且其病理分类为血管脂肪瘤。 2、多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半数以上 可见明显包膜。 3、脂肪瘤的回声与其病理类型关系较 大,单纯的脂肪瘤表现为低或等回声, 而血管脂肪瘤和纤维脂肪瘤则以高回 声为主 4、基本瘤体内无彩色血流。
断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囊实物超声诊断思路
扫查时应注意手法及力度
某些肿物如皮下脂肪瘤有时探头加压 过重,肿物将很难与周边组织分清
肿物边界有时范围很大,要广泛扫查, 有时需更换为低频探头整体扫查。
有时需患者固定肿物配合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超声图像大体诊断观:
浅表肿物的超声诊 断思路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浅表软组织肿物是皮肤、皮下和肌 肉层各种良恶性肿物的统称。其种 类繁多,较常见的良性肿物有脂肪 瘤、血管瘤、各种囊肿、淋巴管瘤、 皮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 瘤等;恶性肿物有脂肪肉瘤、黑色 素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由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 一,共同特征为软组织内出现大小不定的肿块。 各种肿物预后有较大差别。
肌组织肿瘤(muscle tumors): 包括平滑 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思路
血管源性(vascular tumors):血管瘤、 血管肉瘤等

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探究

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探究

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探究段 芬(运城市第一医院彩超室,山西 运城 044000)[摘要]目的:探讨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运城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72例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这72例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分析。

然后,观察这些患者超声图像的特征。

结果:对这72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肿块主要位于皮肤、皮下与阴囊壁,肿块的形状以椭圆形、类圆形为主,肿块的包膜完整、明亮,肿块的体积为11 mm×8 mm×3 mm~113 mm×90 mm×62 mm。

其中,多发肿块的患者有2例(共有6处肿块),肿块边界不清晰的患者有5例,肿块形态不规则的患者有6例,加压探头后肿块形状改变不明显的患者有9例,肿块后方回声没有明显变化的患者有6例,肿块周边可见血流信号的患者有10例,有1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腱鞘囊肿合并内出血、感染,有1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为神经鞘瘤伴囊性变。

结论: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准确掌握其超声图像的特征,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8-0149-02表皮样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囊肿。

表皮样囊肿多发于皮肤或皮下组织。

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较为复杂,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对该病进行诊断时易发生漏诊及误诊的情况[1]。

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运城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72例浅表器官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72例患者中,有男43例,女29例;其年龄为18~62岁,平均年龄为(40.0±6.3)岁;其病程为0.3~24年,平均病程为(12.2±2.4)年;其中,囊肿位于臀部的患者有26例,囊肿位于面颊部的患者有16例,囊肿位于骶尾部的患者有10例,囊肿位于手指的患者有4例,囊肿位于肩部的患者有4例,囊肿位于小腿的患者有4例,囊肿位于腘窝的患者有2例,囊肿位于胸壁的患者有6例,囊肿位于腰部的患者有2例,囊肿位于阴囊壁的患者有2例;皮肤表面完好、肿块呈半球形隆起、触碰时没有压痛感及波动感、肿块部位皮肤颜色变化不明显的患者有64例,肿块部位皮肤颜色变化明显的患者有8例。

颈部舌下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分析

颈部舌下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分析

6《上海医学影像》2013年第22卷第1期Sh an gh ai Me dical Imag in g,2013,Vo l.22,No.1颈部舌下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分析张迅 常才 曾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摘要】目的 探讨舌下神经鞘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舌下神经鞘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结果 颈部舌下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与其他神经来源的颈部神经鞘瘤一样,表现为肿瘤包膜完整,内部呈低回声且分布均匀,边界清晰,部分可在肿瘤长轴端看见梭形高回声,肿瘤内血流不明显或仅有稀疏血流。

3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别位于肿瘤内外侧,肿瘤紧贴颌下腺,位于颌下腺的外侧或下方,在二腹肌上方。

结论 了解舌下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可提高超声对舌下神经鞘瘤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字】舌下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7X (2013)01-0006-03Th e ultraso nic d iagn osis of hypo glossal neurilemmomaZHANG Xun ,CHANG Cai,ZENG Wei(Dep artment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Dep artment ofOncology,Shanghai MedicalColleg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CH ANG Cai E-mail:changcai@【Abstract 】O bjcetive T o inves tigate 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hypoglos sal neurilemmoma (HGN).Methods Three cases with HGN confirmed pathologically were s elected.The diagnos tic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GN and surrounding tissue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HGN were the same as other cervical neurilemmoma.T hree cases presented in B-mode ultrasonography was solid,well defined,hypoechoic and homogeneous,with fusiform hyperecho in the long axis sometimes.The tumor blood flow was not obvious or only sparse.T hree HGN s were located superior to the carotid bifurcation,betwee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lateral or inferior to the submandibular gland,and superior to the biventer mandibulae.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ma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H GN by combination of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performance of HG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GN and surrounding tissues.【key words 】Hypoglossal neurilemmoma;Color Doppler ultrasound;Manifes tation论著通信作者:常才 @舌下神经鞘瘤(hypoglossal neuri lemmoma ,HGN )极罕见,最早由Mart el 等[1]描述。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超声诊断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超声诊断

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超声诊断【bt c】P roeT nl esngahcf t e f e pe l ev et tm r A s at r up s o a z oorp i e u so pr hr r s a o .Me osWer r pcvl rv w dte a y ar i an eh hu s t d t set e i e h eo i yee hs n g a h c f au e f8 a e a h l gc l r v n p rp e a e e s e t u r .Re u t lsx y o e b n g e ui mo s w r o i o o t p i e t r s o 5 c s s p t o o ia l p o e e h r ln r h ah t mo y i v s s l Al it― n e in n r l s e ma e e s l―tr . S l rc mpe c o e ii t oi n y t o o e t wi la a s l ro n n s fte s o d pe tflbo d ay oi o o lxe h g n ct wi s l a d c si c mp n ns t ce rc p uewee fu d a d mo to m h we lniu lo d v h d c h hn w,T e e we e s v n b n g e r fb o s o r o h m r l p e o h r r e e e i n n u o r ma .F u ft e we e mu t l .Al we e s l i i l r oi d, wel d f e M utp e n u o b o s We e lk l― e n d i l l e r f r ma r i e i ip a lsrn t e lo o e r t gwi fw bo d f w Th r r 7 main n ev h ah tmo . Al wee sl ay T e r oi rc mpe c o e ii ― i h l e ewee 1 l e tn res e t u r g s l r oi r . h ywe es l o o lx e h g nct t d y wi oi n y t n o g n u o o e t Co lso s Pe p ea e e s e t u r a o h r tr t s o l a o o rp y t s l a d c si ih mo e o s c mp n ns h d c ncu i n r h rln r h ah t mo sh ss me c a ae i i n u t s n g a h i v sc rwh c a e t e frt l e c o c fi g n ig o i o e p e a e e s e t u r i h c n b h s― i h ie o i―n ma i g d a n ssf r p r h r ln r h a h t mo s i v【e od】ere o a er b m P r hr e eset t o U r oorpy K yw rs N u l m N u f r a ep e l r a m r ha ngah im o o i i a nv h h u s s外周神经鞘类肿瘤包括良性神经鞘瘤、良性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纤维鞘膜瘤。

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超声诊断要点

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超声诊断要点

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超声诊断要点作者: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轩维锋来源:我爱超声论坛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是指起源于神经鞘膜细胞一种良性周围神经瘤样增生性病变。

神经纤维瘤可表现为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图1、2-A),没有家族史,也可表现是神经纤维瘤病,亦称VonRecklinghuausen’s病。

神经纤维瘤病分两型,较常见的是Ⅰ型,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称为外周围型神经纤维瘤病,Ⅱ型较少见,又称为双侧听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1]。

图1神经鞘瘤以及神经纤维瘤示意图图A 神经鞘瘤图B 神经纤维瘤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年龄分布广泛,新生儿到老年均可发病,月1/3病例发生在13岁以前。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牛奶咖啡斑、腋窝和腹股沟区的雀斑样褐色斑、多发弥散分布的皮下神经纤维瘤、虹膜的Lisch结节等均为其特征性表现。

皮肤和皮下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呈结节状或息肉状,境界清晰,但无包膜,常不能找到其发源的神经(图2)。

神经纤维瘤病病理组织学上分多发结节型、丛状型和弥漫型[2]。

多发结节型可以发生在大的神经干,也可以发生于小的皮神经,肿瘤多为实性,出血和囊性变少见(图2-B);丛状型好发于躯干部及上肢,常累及较大神经干的大范围并蔓延至其分支,形成大量沿神经走行的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梭形膨大结节;弥漫型以头颈部多见,表现为神经组织在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内沿结缔组织间隙弥漫型生长并包绕正常结构,同时病变内部常见大量扩张的血管。

图2-神经纤维瘤外观A孤立性神经纤维瘤,瘤体融入神经干;B神经内多发神经纤维瘤瘤体;C ♂,13岁,小腿弥漫性神经纤维瘤病外观;D ♀,50岁,神经纤维瘤病全身皮肤改变神经纤维瘤病声像图表现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声像图表现分两种类型[3]。

①皮肤结节型,表现皮下椭圆形均匀性低回声结节,境界清晰,其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图3);②神经干融入型,表现为外形规则低回声,两端显示低回声神经干,且神经干融入甚至穿行于低回声之间。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发表时间:2015-03-09T14:10:45.1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底29期供稿作者:左丹[导读] 神经鞘瘤良性肿瘤,来源于神经细胞的变性,学者普遍认为神经鞘瘤是因为神经外胚层的雪旺细胞增生,所以也雪旺瘤。

左丹(中航工业363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意义。

方法我们调查分析了临床病例中颈部神经鞘瘤5例和颈动脉体瘤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

结果神经鞘瘤均为单发的实质性低回声囊肿物,囊肿呈类圆形,有包膜,边界清晰,内部有线状血流信号,动脉血流频谱属于高阻型;颈动脉体瘤病例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出现单或双发性肿块,瘤体内血流丰富,颈外动脉被瘤体挤压向前内移位、颈内动脉向后外移位,动脉血流频谱属于低阻型。

结论颈动脉体瘤与神经鞘瘤均有明确的影像学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神经鞘瘤和颈动脉体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实用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207-011 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颈部神经鞘瘤病人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在17-55岁,右侧1例,左侧4例。

患者颈部通常有无痛性肿块,多位于颈上1/3处、边界较为清楚,触诊时可感受到颈动脉搏动。

颈动脉体瘤病人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8-54岁,右侧3例,左侧3例,早期为上颈部无痛性肿块,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

肿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中等硬度,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黏连,肿瘤大时易发生囊性变,压迫肿物,患者可出现反射性咳嗽。

1.2检查方法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Acusson128XP/10),探头频率5-7MHz,二维超声观察肿块大小、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供血情况及颈动脉系的血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检测肿块内部及周围血流频谱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四肢 14 例( 来自桡神经 7 例、尺 神经 2 例、正中神经 2 例、胫神经 3 例) ,腋窝 1 例( 来自腋部臂 丛神经) ,胸 壁 1 例 ( 来 自 肋 神 经 ) 。超 声 诊 断 的 准 确 性 为 90% 。
图 1 神经鞘瘤声像图,见“鼠尾征”
水肿增粗、回声减低,加大了与周围组织回声的对比,从而易于 发现和观察与神经瘤相连的神经干及其相互关系。“鼠尾征” 是神经鞘瘤声像图特征性改变。本组病例中有 18 例有此特 征,占 90% 。此种声像特征的发生可能与肿块本身的结构特征 有关。“鼠尾”实际上是 与 肿 瘤 相 连 的 神 经 干 组 织。 文 献[1] 报 道如果能在肿瘤长轴两端发现有低回声的神经相连则多能明 确是来源于神经的肿瘤。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再根据肿瘤推 移神经束,有偏心性生长的表现则可诊断为神经鞘瘤。因此, 通过细致地探查可以基本明确肿块与神经干的关系,有助于临 床医生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手术方式。神经鞘瘤需与以下几种 病变相鉴别:
3. 恶性神经鞘瘤: 虽然本组 20 例均为良性肿瘤,但是不能 排除临床工作中遇到恶性肿块的可能性[2]。文献[3]报道,良性 神经鞘瘤的超声显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较高,而恶性神经鞘瘤 超声的诊断准确性则明显下降。恶性神经鞘瘤较少发生,但有 研究[3]认为: 恶性肿块一般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 均匀,肿块活动度差,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见肿块内血流信 号相对较丰富。
图 2 神经鞘瘤肿块有完整包膜,手术可完整剥除
讨论 神经鞘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髓鞘的良性肿瘤。发生于浅 表部位的肿块,对神经压力小,少见神经功能障碍,因此临床症 状较轻或不明显; 当长大到足以压迫神经时,可出现受累神经 所支配区的感觉异常和疼痛,并向该神经的末稍区放射。 随着高频超声技术的发展,较大的正常神经即可被清晰观 察,尤其是肢体浅表部位的神经束,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其分 布、走行及粗细程度,并可帮助诊断和排除其他类型的外周神 经疾病。神经鞘瘤位于神经鞘内,可压迫局部神经,使神经干
浅表神经鞘瘤超声表现分析
[中图法分类号]R730. 264
张新源 张文生
[文献标识码]B
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见于颈部、四 肢、躯干等浅表部位。本组回顾分析 20 例神经鞘瘤的超声图 像特征,旨在提高超声对神经鞘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08 年 5 月至 2011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20 例浅表神经鞘 瘤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其中男 14 例,女 6 例,年龄 28 ~ 62 岁,平均 40 岁。发生于颈部 4 例,四肢 14 例, 腋窝 1 例及胸壁 1 例。均为单发,可在体表扪及包块,肿块质 硬并有一定活动度,最大 54 mm×40 mm×32 mm,最小 16 mm× 14 mm×11 mm。挤压牵拉肿块后 16 例伴有远端神经放射性麻 木或酸胀感。 二、仪器与方法 使用 Aloka α 10 和 GE Vivid 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5 ~ 12 MHz线阵探头对病变部位进行多方位探查。首先观察肿
现在超声设备的发展,实时三维超声在产科的应用较二维 超声更有优势。无心畸形胎儿典型的病例,尤其是无头无心型 很容易发现,但不典型病例很难与双胎输血综合征的病例相鉴 别,这时判定是单绒毛膜单羊膜囊或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则十 分重要,二维超声有时对纤细的羊膜很难判定,尤其是当有纵 隔子宫或有其他子宫畸形的孕妇,而实时三维超声既可以清晰
本组 20 例肿块,超声检出率 100% ,超声诊断神经鞘瘤 18 例,均经手术完整剥除证实( 图 2) ,准确性为 90% 。发生于颈
作者单位: 224001 江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 年 2 月第 14 卷第 2 期 J Clin Ultrasound in Med,February 2012,Vol. 14,No. 2
1. 神经纤维瘤: 声像图上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图像相 似,较难鉴别。但神经鞘瘤推移神经束,有偏心性生长表现; 而 神经纤维瘤包绕神经束,呈中心性生长,使受累神经呈椭圆形 膨大,临床上神经纤维瘤患者还可伴有皮肤色素沉着。
2. 浅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常为多发性,无包膜,超声 能显示淋巴结门结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呈树枝状分布。
·140·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 年 2 月第 14 卷第 2 期 J Clin Ultrasound in Med,February 2012,Vol. 14,No. 2
态、结构发育相对正常,另一胎儿为无心畸胎合并其他各种严 重畸形; ②无心畸胎无心脏显示及心脏搏动,少数有心脏残腔 或痕迹,可见微弱搏动; ③无心畸胎合并其他严重畸形,包括 无头或头部发育严重畸形,无上肢,胸腔发育极差,无躯干或上 部结构难辨,而表现为一个不定形软组织包块,其内脏畸形更 为严重,本组所观察到的图像及以往报道相符; ④缺氧使无心 畸胎出现广泛严重的皮下水肿; ⑤脐带多为单脐动脉,彩色多 普勒超声可测及入胎血流为动脉血,离胎血流为静脉血,此为 诊断无心畸形最特异性的超声表现。胎盘多为 1 个,羊水常增 多; ⑥正常一胎若发生充血性心衰,可表现为水肿、心脏扩大、 胸腹腔积液等。
块大小、形态、包膜及内部回声,确定肿块与周围神经及血管的 解剖关系,重点寻找肿块周围是否有神经存在。随后采用彩色 多普勒检查肿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信号。最后结合临床表现 与体征,大体判断肿块的来源与性质。
结果
本组 20 例均为单发,病灶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圆形或梭 形,边界清楚,有稍高回声包膜。17 例内部以实质性为主,呈均 匀的低回声,后方回声无改变或稍增强; 3 例为混合性回声,其 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无回声区,术后病理诊断为瘤内出血 或坏死液化灶。20 例神经鞘瘤 18 例在肿瘤长轴的一端或两端 边缘找到 与 之 相 连 的 神 经 干 细 尾 状 低 回 声( “鼠 尾 征”) ,见 图 1。所有肿块均表现为少血供型,仅可在肿块边缘有少量血流 信号显示。
免收稿件处理费的通知
为方便作者投稿,经本刊编委会讨论通过,本刊免收文章稿件处理费。
本刊编辑部
参考文献
[1] Pezzati M,Cianciulli D, Danesi G. Acardiac twins. Two case reports. J Perinat Med. 1997,25( 1) : 119-143.
[2] 孟华,姜玉新,杨萌. 产前超声诊断双胎之一无心畸形. 中华超声 影像学杂志,2003,12( 3) : 191-192. ( 收稿日期: 2010-10-12)
地显示双胎体之间有无隔膜,又能对胎盘表面羊膜附着点的形 态清晰显示。将胎盘内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可以分清脐动、静 脉的起始点,从而准确判定绒毛膜性质。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 超声的区别在于,既可以清晰地显示脐带的走行与汇合点又可 以显示胎盘表面脐带的起始端以及脐带进入胎儿的位置; 能够 避免因胎儿肢体运动而造成二维切面显示的不准确性,并能立 体、准确地显示脐带粗细的不同。所以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可以 直观、立体、动态地观察畸形胎儿的外观及内部结构,准确地判 定绒毛膜性质,利用三维重建能够更好地观察脐动脉的血流动 力学改变及异常的循环过程,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2] 曾炜,王弘士,朱世亮,等. 颈部颈丛和臂丛神经鞘瘤的彩色多普 勒超声定位诊断.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 11) : 819-822.
[3] 赵诚,江莉,高榆秀. 32 例外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高频超声检查 结果分析. 山东医药,2009,49( 7) : 93-94. ( 收稿日期: 2011-05-20)
综上所述,浅表神经鞘瘤在声像图上有一定特征,高频超 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了解肿块与神经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案 的制定。超声检查具有价廉、无创和准确性高的特点,是临床 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 余学东,安洪. 肢体周围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临床 超声医学杂志,2003,5( 3) : 144-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