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俄罗斯月球探测(2)

合集下载

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第一站。

千百年来,人们用美丽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环绕地球一圈,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22小时,揭开了人类探索月球、开发月球的历程。

这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1年的结果。

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国多次发射遥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或登月,对月球进行拍照,对月面的地藐及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后共有6艘飞船,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带回来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同时,前苏联也在1970年至1973年有两个无人驾驶月球车在月面进行了探测。

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6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失去了相互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实施登月计划,确实耗资大,效益低、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式来拟定登月计划。

所以,登月计划沉寂了近18年。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加上近10年来对月球探测的新发现,尤其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引起了各国极大的兴趣,促使探月热再度兴起。

有冰就可以融化成水,水电解后分解成氧,可供航天员呼吸;水分解成另一种氢气,可成为火箭的燃料。

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可供月球开发能源和地球核能原材料。

月岩中还有钛铁矿、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巨大地开发应用前景。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弱磁场、弱重力、高洁净的环境,是研究空间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探月史:红色“阿波罗”,苏联登月计划为何折戟沉沙

探月史:红色“阿波罗”,苏联登月计划为何折戟沉沙

探月史:红色“阿波罗”,苏联登月计划为何折戟沉沙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逐渐公开了当年的秘密档案,揭开了苏联载人探月的神秘面纱。

原来,最早提出载人月球探测的并不是美国总统肯尼迪。

而是苏联一批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设计师。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几家设计局就向苏联领导层递交了短期、中期和长期航天计划。

1964年8月3日,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共同通过了《关于研究月球及外层空间工作》的655-268号决议。

苏联的载人绕月计划从1964年启动,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在1967年将一名苏联航天员送入绕月飞行的大椭圆轨道,航天员驾驶飞船经过7天往返路程,在绕过月球后直接返回地球。

绕月飞船与后来经常使用的联盟号飞船相差无几。

苏联在研制绕月飞船时,已经成功完成了“东方号”、“上升号”飞船的载人飞行任务,而且诸如飞船编队飞行技术、航天员太空行走技术、飞船返回技术等难关均告攻克。

但是,事实远非如此容易,苏联先后发射了“联盟1号”、“探测器”5号、“探测器”6号等十余艘无人飞船,反复试验采用跳跃式再人大气层的方案,均告失败。

直到1969年8月,“探测器号-7”才取得了圆满成功。

探测器”7号和8号的成功,标志着苏联拥有了载人绕月飞行的能力。

可惜时间不饶人,美国“阿波罗8号”抢先苏联在1968年12月率先完成了载人绕月飞行,得到了这个项目的金牌。

于是,本来就是为争夺政治金牌而开展的这场竞赛已经没有继续的必要了,苏联最终决定停止载人绕月计划,苏联就搁置了载人登月项目,转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上了。

1976年8月22日,苏联最后一台自动取样器“月球”24号成功返回,为长达18年的美苏探月竞赛画上了休止符。

正当苏联人搁置载人登月,大力开建国际空间站的时候,国内却发生了政治巨变——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月球探测计划被地搁置起来。

登月计划天折缘于不争气的火箭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与载人绕月计划几乎同时开展。

1964年夏天,苏联确定用4年时间让航天员踏上月球。

俄罗斯登月计划

俄罗斯登月计划

俄罗斯登月计划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是太空探索的重要参与者,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就展开了一系列宇航计划,包括成功向月球发送探测器、登陆月球并返回地球等。

然而,尽管苏联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但在登月计划上却一直处于落后地位。

直到最近,俄罗斯宣布了他们的登月计划,这标志着俄罗斯有望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登月的国家。

俄罗斯的登月计划旨在通过多次任务,逐步实现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的目标。

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为俄罗斯在太空探索领域重新夺回领先地位,同时也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机遇。

俄罗斯登月计划的实施将分为多个阶段。

首先,俄罗斯将派遣探测器前往月球,对月球表面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探测,为后续的任务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其次,俄罗斯将进行载人飞行任务,首先实现在月球轨道上的载人飞行,然后逐步实现在月球表面的着陆和探测。

最终,俄罗斯将实现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为人类未来在月球上的探索和利用提供重要支持。

俄罗斯登月计划的实施将涉及多个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俄罗斯将需要研发新型的火箭发动机和太空飞行器,以满足长途飞行和月球着陆的需求。

同时,俄罗斯还将需要研发适应月球表面环境的生活保障设备和科研设施,确保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存和工作条件。

此外,俄罗斯还将需要研发适应月球表面环境的交通工具和采集设备,以支持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移动和资源采集。

俄罗斯登月计划的实施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

首先,长途飞行和月球着陆将对宇航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出严峻考验,俄罗斯需要充分考虑宇航员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其次,月球表面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将给设备和设施的研发和应用带来巨大挑战,俄罗斯需要充分评估和准备相关技术和设备。

最后,俄罗斯还需要克服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困难,确保登月计划的顺利实施。

总的来说,俄罗斯登月计划的实施将为人类探索宇宙开辟新的篇章,同时也将为俄罗斯在太空探索领域重新树立领先地位。

俄罗斯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但相信在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下,俄罗斯登月计划必将取得成功,为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资料月球探测及其意义

资料月球探测及其意义

月球探测及其意义“星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珠宝、钻石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想登上月球和星星,然而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侯才发现,月球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有山有土,是凹凸不平的。

”我们从这段文字引出一个话题:人类探月登月的意义。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明朝官员万户把自己绑在椅子上,梦想用47枚捆扎在一起的火箭将自己送上天空,无不表露出人类对宇宙星空的向望与憧憬。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星空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前苏联向月球发射了32枚探测器,美国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对月球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1969年7月,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想,航天员阿姆斯特朗是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他与另一宇航员奥尔德林在月面插上美国国旗,放置科学仪器,搜集2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即便是今天,人类仍在不懈的探求着月球星空的奥秘。

经众多科学家研究表明:月球内部能量早已在31亿年前被耗尽了,现在的月球只是一个古老、僵死的星体,月震和表面热流极低,无水、无氧、昼夜温差大,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极不适宜人类的居住。

那么人类耗费巨资探月登月有意义吗?有意义,而且意义重大!首先,人类居住的地球的能源总归有一天会枯竭,寻求新能源,是人类面临的一重大科研课题。

月球作为地球最忠实的卫星,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能源仓库,它上面的玄武岩里钛铁矿的体积占25%,钛大概有100万亿吨以上,将来人类能直接用这种玄武岩生产水、液氧燃料等资源。

月球上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象地球上稀缺的铀、稀土等,特别是月球土壤中特有的氦―3作为核聚变的原材料,将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将成为人类未来取之不竭的能源宝库,月球表面土壤中蕴藏着几百万吨的氦―3,1吨的氦―3所产生的电量足以供全人类使用1年……月球潜在的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是主要航天国家组织探月登月的最主要的动力。

揭秘各国探月计划

揭秘各国探月计划

揭秘各国探月计划揭秘各国探月计划印度喊出“超中赶美”1.美“月球勘测轨道器”:定居月球急先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国宇航局探月卫星“月球勘测轨道器”,将于2022 年10 月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月球勘测轨道器”肩负为人类在月球定居环境进行“摸底”的重大使命,其具体任务有5 个方面:(1)探摸月球环境,为人类最终定居月球做准备;(2)展开探寻地球、太阳系乃至宇宙起源的科学试验;(3)对飞往火星乃至更远太空的技术、系统、飞行控制和探索技术进行试验;(4)在月球上进行有益人类生活的资源开辟;(5)激起公众特别是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据美国宇航局介绍,“月球勘测轨道器”耗资6 亿美元,其设计寿命为4 年。

在“月球勘测轨道器”完成使命之后,美国宇航局还会进行月球无人勘测行动。

在此基础之上,美国打算在月球北极或者南极附近建立一个靠太阳能维持运作的月球基地。

这个基地将由数批宇航员登月来完成建造任务。

每次由4 名宇航员登月,每次登月建基地的时间为一周。

一旦基地建成,那末将包括能源补给区、交通工具区和生活区。

美国宇航局已经确定了“九步建起月球基地”的方案:第一步:由Ares 5 重型运载火箭携月球登陆车和“分离舱”发射升空;第二步:数天后,宇航员搭乘新型登月车“东方快车”发射升空;第三步:“东方快车”与月球登陆车和“分离舱”在地球轨道上对接,然后一起飞往月球;第四步:点火飞往月球;第五步:登上月球后,宇航员离开“东方快车”,搭乘月球登陆车在月球表面着陆并行进;第六步:对月球表面展开为期7 天的勘测,然后乘登陆车发射升空回到月球轨道;第七步:与“东方快车”对接,然后飞回地球;第八步:宇航员重返地球大气层;第九步:回到地球,完成为月球基地“找地皮”的任务。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末月球基地“找地皮”任务将于2022 年前完成。

到2024 年,宇航员就能够在月球上连续生活30 天,最终则增至180 天。

===============================================================2.俄罗斯“环月”项目:要与中国探月做火伴俄联邦航天局打算于2022 年实施“环月”项目。

人类太空探索历程

人类太空探索历程

人类太空探索历程太空探测器(宇宙飞船)的发展历程;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9年1月2日,月球1号在苏联升空1959年12月6日,美国也成功有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表面硬着陆的航天器。

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火星1号探测器飞越火星,以尝试失败告终。

1965年11月28日,美国水手4号行星际探测器飞越火星。

1969年3月27日,美国水手7号探测器发回126张照片。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71年前苏联火星2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

1971年5月28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并发回照片。

1972年5月30日,美国水手9号探测器沿着火星轨道飞行,发回7329张照片。

1973年7月25日,前苏联火星5号探测器沿着火星轨道飞行了数天。

1974年2月24日,前苏联火星6号和火星7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测结果没有公布。

1975年,美国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于8月20日和9月9日在火星着陆,发回了5万多张照片和大量的数据。

197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9月5日和8月20日发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1989 前苏联福波斯1号和福波斯2号探测器于7月7日和7月20日在前往火星的途中失踪。

1993 美国火星观察者在预定即将到达火星轨道之前失踪。

1996 俄罗斯“火星—96"航天器发射失败。

1996 火星环球勘探者发射升空,1997年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

1998 美国发射火星气候探测器。

1999年9月23日,探测器与地面失去联系。

1999 美国发射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

2003年6-2 欧洲宇航局发射“火星快车”探测器2003年6-8 美国太空总署发射“火星探测漫步者-A”探测器。

同年6-25 发射了“火星探测漫步者-B”探测器。

航天飞机发展历程: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两天的飞行主要验证其安全发射和降落的能力,这开创了人类航天的一个新时代。

世界各国深空探测情况

世界各国深空探测情况

当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迈出深空探测第一步,抵达38万公里外的月球时,美国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4万个地月距离,已经到达太阳系的边缘。

而另一边厢,日本的“隼鸟”号探测器失而复得,在小行星上成功采样并返回地球,完成了美国也未做到过的壮举。

在比月球更遥远的深空探测领域,中国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中国探测器数量远远落后于欧美及日本。

美国探测器的最远飞行距离大约是中国的4万倍。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测数据对比数据说明:从上图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国深空探测器的最远飞行距离大约是中国的4万倍。

无论从探测器数量和探测过的天体数,中国都远远落后于美国、欧洲、前苏联以及日本,且未进行任何采样返回。

日本成功从小行星带回样本,美国亦不曾做到。

综合实力:★★美国四颗正在试图飞越太阳系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2号,先驱者10号、11号。

我们知道“嫦娥”2号这颗探测器本身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月球卫星行列,但以“嫦娥”1号、2号为代表的中国深空探测第一步,是否也迈在了航天列强前列呢?非也——在深空探测的决心与实践上,中国目前严重落后于美国、苏联(俄罗斯)、欧洲、日本。

前苏联:火星探索屡败屡试苏联第一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和苏联都认识到了太空竞赛注定要蔓延到航天的方方面面:人造地球卫星需要竞赛,探月需要竞赛,载人航天需要竞赛,火星金星需要竞赛,寻找外星人也需要竞赛……除了探测月球,第一个将火箭瞄向更远天体、更深宇宙的,就是自恃火箭技术拥有巨大优势的苏联。

1960年10月1日,苏联为了抢夺“率先探测火星”的纪录,试图向火星发射一颗探测器——“战神”1号,但是发射失败,随后的“战神”2号也发射失败。

接下来,准备飞往火星的“人造卫星”22号也失败,“火星”1号失败,“人造卫星”24号失败……2010年4月天文学家发现了苏联时代“月球车”1号留在月球的反光镜。

从此以后,苏联的深空探测开始和“失败”二字紧密相联,怎么也甩不掉。

1959年苏联登月发生的诡异事件,拍到月球背面有四个阴影,之后瞬间失联

1959年苏联登月发生的诡异事件,拍到月球背面有四个阴影,之后瞬间失联

1959年苏联登月发生的诡异事件,拍到月球背面有四个阴影,之后瞬间失联月球是在宇宙中特殊存在的天体,从古时候到近代一直都是人们喜爱的对象,毕竟人类对于月亮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而在上世纪比较轰动的就是美国宇航局在1969年实现了人类长达千年的登月梦想,因为在这次他们将宇航员直接送到了外太空上,并且在那时能够看到月球上凹凸不平的星球结构。

而这看似是人类一次巨大的突破之后,却让科学家感到月球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还是有很多未知的区域,尤其是在月球背面这一离奇的宇宙区域,一直都是登月宇航员非常忌讳的地带,因为美国阿波罗号的宇航员在这月球背面曾经多次目睹了离奇现象的产生。

而这些还是要从1959年,苏联探测器登月那时候开始说起,因为这是最早在月球背面上发现了离奇事件的年份,让很多科学家都是永生难忘。

在1959年,当时苏联的科技在地球上来说也是走在世界上的尖端行列,在这其中苏联就发射了一颗月球探测器,并且在这月球上发现了其表面诡异的一幕。

在那个时候,来自苏联的科学家就已经计算出月球自转周期,就是近乎跟地球的自转周期重合,这就是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地球上的人类,每次遥望月空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月球的正面,这就让我们人类对于月球背面都有很强的好奇心。

而苏联宇航局的研究人员对外公布了月球自转周期之后,就有很多阴谋者的言论诞生,就开始在地球上大肆宣传月球被外星人控制的传言。

因为在月球上的自转周期就是跟地球高度吻合,然而这在当时只是造成了短暂性的轰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出现跟往常一样的正常现象,然而在苏联发射上去的探测器失联传回一张照片之后,再一次让月球背面开始成为科学家热议的话题,因为在这照片中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根据当年苏联月球探测器在发射到月球上不久之后,就开始在出现探测器的失联,这是科学家没有想到的一面,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次的探测器那么快就在外太空上沦陷,而在这时候,突然探测器往地球上的空间实验室传回一张照片,那就是在这照片中出现了月球背面,这是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苏联/俄罗斯月球探测(2)胡经国9、俄科学家提议在月球背面建造望远镜据报道(20181130),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1月30日电,俄罗斯普希诺射电天文观测台台长鲁斯塔姆·达格萨曼斯基对卫星通讯社表示,俄科学家提议在月球背面建造望远镜来研究宇宙起源的过程。

11月28日,俄航天国家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和俄科学院航天委员会,研究了月球研究和开发构想。

据消息称,该构想提议在月球上建立两座观象台。

达格萨曼斯基指出:“该望远镜的工作只安装在月球观象台内才能进行,因为地球大气层不会传播所需的波。

建议在月球的背面建造该观象台,以免受到地球干扰。

因为,我们在计划进行研究的波段内制造了很多噪音。

”他补充道,该望远镜将探索那些从地球观察到的短波段相同来源,以及银河系和宇宙的共同背景无线电辐射。

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对宇宙发展最早阶段的研究,对此信息极少。

达格萨曼斯基说,还有一台望远镜最好安置在从地球上能看到的地方,因为计划让它与地球上的望远镜配合工作。

专家称:“建议放置的方式,让它可以与地面厘米波段射电望远镜配合工作,并且将其用于导航目的。

”10、俄登月任务需首先发射四次“安加拉-A5B”号火箭据报道(20151130),卫星新闻莫斯科10月30日电,俄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裁弗拉基米尔·索恩采夫表示,为了实现俄宇航员登月计划,在初步阶段需要发射四次“安加拉-A5B”号重型运载火箭。

此前有消息称,俄罗斯将从2016年开始准备登月。

计划于2029年将俄宇航员送至月球。

俄联邦航天署在脸书页面上援引索恩采夫的话称:“我们计划在初步阶段进行四次发射任务。

在积累经验以后,转入超重型运载火箭的工作。

我们不会对此无视。

”索恩采夫还介绍了研制中将用于登月的载人飞船。

他指出,新的飞船将完全由俄产组件构成。

登月任务包括在联邦太空计划内,并且分为数个阶段。

其中,包括月球自动考察站与载人太空飞行。

计划于2021年,开始用复合材料建造并且用于登月的新太空飞船进行飞行。

而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将在2023年进行。

2025年,实现飞船至月球的自主飞行,并且调试搭载宇航员的技术。

2029年,执行直接的载人登月任务。

11、俄罗斯计划于2029年登月据报道(20151127),卫星新闻莫斯科10月27日电,俄罗斯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裁弗拉基米尔·索恩采夫表示,俄宇航员计划在2029年登陆月球。

索恩采夫在莫斯科参加航天技术会议上称:“2029年将进行载人飞月和登陆月球。

”索恩采夫表示,2021年计划启用新的宇宙飞船。

新飞船采用复合材料,用于登月计划。

2023年计划向国际空间站发送该飞船,并且与空间站实现对接。

2025年计划实现飞船至月球的自主飞行,优化载人技术。

12、俄罗斯史上首次登月任务或将推迟两年据报道(2018051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5月11日电,俄罗斯科学家建议,将该国历史上自动星际站首次登月任务从2019年推迟到2021年。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获得的俄罗斯科学院太空委员会的决议包含这样的建议。

文件称:“考虑到2020年飞船进入近月轨道时不利的弹道条件,建议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将飞船‘月球-25’发射日期推迟到2021年6月至10月。

”13、俄罗斯开始研究登月过程中的失重影响据报道(20181008),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部门领导叶连娜·托米洛夫斯卡娅,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表示,研究所已开始研究往返月球过程中失重对人体的影响。

此项研究将持续两年时间,会有大约20人参与。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此前表示,六七年以后,俄罗斯将能够使用“安加拉”号运载火箭向月球发射“联盟”号飞船。

托米洛夫斯卡娅称:“预计,此项研究将历时两年多。

这一次,受试者将参加实验21天。

若我们拿到登月任务,则往返月球将耗时14~16天,这是大概参考期限。

当然,我们打算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登月准备中。

”该实验将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有10位受试者将在浴缸中躺3个星期;实验开始前2个星期至完成后2个星期,都有医生看护。

第二阶段,将于明年秋季开始。

届时模拟实验将包括在离心机上进行一系列旋转。

这将是一台原型机,用于在太空制造人工重力。

离心机将产生重力,也就是说,让肌肉骨骼有负重感。

来自罗马尼亚、德国和瑞典的外国专家团队也将参与该项实验。

14、俄罗斯“天狼星-19”模拟登月虚拟着陆据报道(20190525),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5月24日电据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消息,“天狼星-19”模拟登月飞行实验的参与者成功实现在月球表面的虚拟着陆。

消息称:“四名参与者进入登月实验综合体,完成在月球表面的虚拟着陆。

”同时,另有两名参与者“留在”环月轨道,从“宇宙飞船”内控制登月舱。

首次模拟出舱登月的任务由两人完成。

他们身着的特制服装配有虚拟现实头盔,可以模拟行星表面和太空设备。

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3月19日,开始为期120天的“天狼星-19”(SIRIUS-19)隔离实验。

它再现了飞向月球的真实太空飞行的主要特征。

研究所专门为该类型实验建造了一个带有月表模拟器的实验综合体。

“天狼星”项目的第一阶段,开展于2017年11月,为期17天;为期4个月的模拟实验2019年3月19日在莫斯科展开;2019年底至2020年初,计划举行为期8个月的模拟实验;拟于2020年至2021年开展1年期实验。

15、俄美航天机构计划继续合作据报道(20190320),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3月19日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人体研究项目(Human Research Program)负责人詹妮弗·安·福戈蒂在莫斯科对媒体表示,俄美两国航天机构计划继续开展合作。

她说:“两国航天机构的合作非常成功。

”福戈蒂表示,俄美航天机构已经非正式地就继续开展合作达成一致。

她说:“就探月项目、登月计划,双方已经达成非正式一致。

合作将会继续,但是正式决定还没做出。

”福戈蒂指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让一名女性参加下次前往月球的模拟飞行试验。

她说:“对我们来说,女性参加试验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计划让一名美国女性参加试验。

”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3月19日,开始为期120天的“天狼星-19”(SIRIUS-19)隔离实验。

它再现了飞向月球的真实太空飞行的主要特征。

研究所专门为该类型实验建造了一个带有月表模拟器的实验综合体。

“天狼星”项目的第一阶段,开展于2017年11月,为期17天;为期4个月的模拟实验,2019年3月19日在莫斯科展开;2019年底至2020年初,计划举行为期8个月的模拟实验;拟于2020年至2021年开展1年期实验。

16、俄美将在SIRIUS实验框架内完成联合登月据报道(20190319),卫星通讯社莫斯科3月19日电俄罗斯宇航员、指令长叶夫根尼·塔列尔金对卫星通讯社称,他和美国专家莱因霍尔德·波维赖提斯(Reinhold Povilaitis)将在模拟飞往月球国际实验框架内完成联合登月。

塔列尔金表示:“实验计划规定登上专门的月表模拟训练器。

我将与美国人莱因霍尔德一起实施。

暂时计划一次登月;随着实验的进行可能也会有多次。

”据其称,在月表模拟器上工作期间,宇航员将采集月壤样本,将遥控月球车。

宇航员不排除在登陆月表期间实验组织方可能会安排非正常状况,专门为检验对该状况的反应情况。

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3月19日,开始为期120天的SIRIUS-19隔离实验。

它再现了飞向月球的真实太空飞行的主要特征。

研究所专门为该类型实验建造了一个带有月表模拟器的实验综合体。

SIRIUS实验第一阶段,于2017年11月进行,持续17天。

17、俄罗斯相信能够完成普金制定的开发月球任务据报道(20190210),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在接受“俄罗斯-1”电视台的电视采访时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给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提出的研究和开发月球的任务是极其重要的任务。

显然,这个任务一定将能够完成。

罗戈津说:“普京总统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研究和开发月球,作为俄罗斯航天火箭工业进入遥远太空的首个太空天体。

有对此的法令,而且是受到严格监督的法令。

”罗戈津指出,俄罗斯整个航天领域的现代化过程致力于解决这一全球性的任务。

2018年11月28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科技委员会和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航天委员会,审查了研究和开发月球的方案。

有报道称,这份文件在3个月后将递交给俄罗斯总统和俄罗斯政府。

此前有报道称,俄罗斯计划在2036年至2040年在月球部署一个全面的基地。

在这个基地周围将要部署月球天文台。

18、俄罗斯认为不应参加新的登月竞赛据报道(20190528),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5月28日电,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在接受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不应当像冷战时期那样与美国展开登月竞赛。

罗戈津指出,“我认为,按照冷战时期的那种模式参加现在的登月竞赛对我们没有意义。

当前,确实在进行新一轮登月竞赛。

这很可能不是大国之间的比赛,而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在国会大厦展开的竞争。

对我们来说,月球不仅是一项能够带来威望的使命,而且也是长期发展重点。

因此,最好是把项目时限放长,但是成本更低,各要素组合更加合理。

”罗戈津此前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演讲时披露,俄罗斯计划在2030年将第一位宇航员送上月球。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要求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4年再次把本国宇航员送上月球。

19、俄罗斯将在使用机器人演练后发送载人登月使命据报道(20190529),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5月29日电,俄航天国家集团总裁罗戈津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在发送俄罗斯载人登月使命前将建立起适合宇航员生命活动的条件。

他表示:“我们将在确信安全,确定好展开基础设施的未来地点,做好准备并且测试完技术装备以后,载人计划才开始。

宇航员应在飞向月球时,从一个安全环境转入另一个安全环境。

”罗戈津表示,在载人使命前,将开始借助机器人装备研究月球的阶段:发射探测器,积累有关月表的知识;研发运输平台,发射建筑机器人用以构建基地;之后,发射人形机器人(robot avatar)进行测试。

此前,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一次讲座上,罗戈津介绍了相关计划。

根据该计划首个俄罗斯宇航员登月,拟在2030年进行。

20、俄罗斯将在美国展示登月的起降模块概念据报道(2019102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0月21日电,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专业人员,将向第70届国际宇航大会提交的报告提纲显示,俄方计划展示环月轨道站登陆月球的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