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高中阅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嫦娥五号何以稳稳落月》含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嫦娥五号何以稳稳落月》含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嫦娥五号何以稳稳落月》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先后实施了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一二级分离以及器箭分离等动作。

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开展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对月球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嫦娥五号任务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与回收、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

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和嫦娥四号等五次任务。

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3次飞行。

(摘编自《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人民网”,有删改)材料二:在经历了一周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2月1日23时11分降落在月面预选着陆区。

与嫦娥三号、四号相比,嫦娥五号的落月过程有何不同?用到了哪些“神器”?嫦娥五号的落月过程经历了主动减速、快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看似轻松的平稳降落背后,蕴藏着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积淀。

为了实现“选址正确,落得准确”,专家介绍,嫦娥五号采用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已在嫦娥三号和四号上应用的“粗精接力避障”的方式,即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的指挥下,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先大推力反向制动快速减速,然后快速调整姿态并对预定落区地形进行拍照识别,避开大障碍,实现“粗避障”。

之后,组合体在飞到距离月面100米时悬停,并再次对选定区域精确拍照,实现“精避障”,再斜向下飘向选定的着陆点,在移动到着陆点正上方后开始竖直下降,到距离月面较近时关闭发动机,利用着陆腿的缓冲实现软着陆。

【高中说明文阅读】《“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高中说明文阅读】《“嫦娥“撞月》阅读答案

【高中说明文阅读】《“嫦娥“撞月》阅读答案阅读用以下文字完成问题1416。

20223年1月1日16时13分10分,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以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成功登月。

到目前为止,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14-16后,阅读了以下文字题。

“嫦娥“登月20213第一个月日十六时1310分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

至此,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上月球?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

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

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

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

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

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的380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以及遥感数据。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90世纪人,探月热潮才又兴起。

先后有日本““飞行”探月器的子卫星““羽毛号”、美国的“月球探险家、欧洲的“smart—1”、印度的““月球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

它们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取月球上和月球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做法。

今天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释放其子卫星“LCROSS”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

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度度的丰富海区域。

这里距上世纪70“代表前苏联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球16“数字”及“月亮20号”两个探测器都将月球土壤样本带回了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测”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

嫦娥五号卫星阅读答案

嫦娥五号卫星阅读答案

嫦娥五号卫星阅读答案(五)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21—25题。

(12分)嫦娥五号卫星①嫦娥五号,是负责嫦娥三期工程“采样返回”任务的中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卫星。

②从嫦娥五号的复杂设计方案看,嫦娥五号完全就是无人版的阿波罗登月,嫦娥五号取样返回的复杂性和先进性在已有和正在研制中的深空探测器里是空前的。

嫦娥五号可以携带约2千克样本返回地球,这是使用复杂的月球轨道对接设计的结果之前的苏联Luna 16探测器整体落月,最终取回样品仅有100克。

③2009年,中国在探月二期工程实施的同时,为衔接探月工程一、二期,兼顾中国未来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发展,中国正式启动了探月三期工程的方案论证和预先研究。

三期工程于2011年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

工程规划了2次正式任务和1次飞行试验任务。

分别命名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和高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用长征5系列运载火箭搭载常娥5号升空;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颗流星划破天际以百米冲刺的姿态迫不及待回到地球。

嫦娥五号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

④嫦娥五号的第一个科学目标是开展着陆点区的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

主要包括:着陆区的地形地貌探测:采样点周围形貌与结构构造特征;撞击坑的形貌、大小与分布等。

物质成分探测:采样点的物质成分特征;月壤物理特性与结构;月壳浅层的温度梯度探测等。

21、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病毒,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2、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目前已知的病毒核酸类型的分类。

23、不能去掉,“很大一部分”表示范围,起到限制作用,意思是说人类的疾病大部分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也有少数情况不是的,如果去掉,就变成都是病毒引起的,这与事实不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高中语文 阅读理解训练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

高中语文 阅读理解训练题之实用类文本阅读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争辩院负责研制,选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总重量2350千克,设计寿命一年。

该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资源一号、二号等地球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

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例如,三维定向技术,即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翼、遥感器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要时刻对准太阳、月亮、地球。

它接受三轴稳定方式,对月定向工作,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为了实现探月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一号上载有6套24件130千克月球探测仪器,其中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r/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

其中中科院高能所研制的X射线成像光谱仪是嫦娥1号卫星的重要有效载荷之一。

它是一个宽谱段、高灵敏度、高牢靠性的荧光X射线探测系统,综合了新型的X射线成像技术、磁场屏蔽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等,用于探测月表元素受太阳X射线或宇宙射线激发产生的和自然放射元素辐射的X射线,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月表主要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从而确定月球表面位置类型和资源分布;实现对1-60 keV能区全月面的成象观测,得到X射线月貌图和辐射能谱分布。

其中在10-60 keV能段,将是人类首次在环月轨道上对月面的观测,很有可能会有想象不到的新发觉。

嫦娥一号奔月要转几次路,才能到达月球四周的轨道。

整个飞行过程要经受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和环月工作轨道几个阶段。

中国放射过各种轨道的地球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最远的航天器是“双星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要飞行到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的奔月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距离的10倍,是“双星探测”飞行距离的5倍。

进行月球探测不仅要跨过这样的距离,而且由于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关系具有其固有的特点,所面对的环境也和地球卫星有明显的不同,更加简单和严酷,这些因素给放射嫦娥一号及其对月球开展环绕探测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3年陕西】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摘自2022年6月23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二】“双减”政策落地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增大,学校覆盖率和学生参与率大幅度提高。

“双减”政策赋予学校课后服务新的政策价值。

课后服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民心工程。

课后服务能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降低家庭教育开支,支持家长就业,是“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

课后服务是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的现实途径。

“双减”深化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夯实学校育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

课后服务是促进教育公平普惠的重要举措。

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公益,由学校提供普惠性、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的关键举措。

当前,课后服务已成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列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重要维度。

为此,义务教育学校必须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为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形式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实现学生课后发展中的教育过程公平,并进一步向纵深的质量公平发展。

(摘编自《理性认识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价值》,2022年5月25日《中国教育报》)【材料三】中小学“基础托管+素质拓展”的课后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

可是,受到服务资金的制约,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课后服务内容窄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显得更加突出。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受规模、师资、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只能提供课后服务基础托管工作,特色课程的开设遭遇一定困境。

有的小规模学校很少开展兴趣特长、体育锻炼、劳动体验等活动,出现“特色活动无特色”的尴尬局面。

不少农村中小学由于本校师资力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及家长对课后服务高质量、多元化的要求。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1. 阅读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扬州是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古城。

为了让扬州走向更远的世界,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

绿杨城郭,生态宜居。

“草树知春不久归,①”(韩愈《晚春》),是烟花三月园林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②”(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

【甲】。

文化遗产,享誉世界。

漆器玉器,刺绣剪纸,名匠倍出。

“③,④”(诸葛亮《诫子书》),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

做先贤精神的践行者。

苏中古域,人杰地灵。

五次东渡空折返,鉴真坚信“⑤,⑥”(李白《行路难》),宏旨精义终得远播;梅花岭上花似雪,“⑦,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可法精神流芳百世。

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乙】,“⑧,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潮平两岸阔,⑨”(王湾《次北固山下》),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

(1)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①给加点字注音:因水而兴.______②指出画波浪线短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______ ”应改为“______ ”③联系上下文,在【甲】处补写一句:______(2) 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3) 填入【乙】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唇齿相依B.息息相关C.骨肉相连D.一脉相承2. 语言综合实践。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实地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稿。

(1) 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

你劝说道:“______ ”(2) 扬扬同意前往。

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采访提纲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

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

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

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嫦娥一号的阅读答案

嫦娥一号的阅读答案

嫦娥一号的阅读答案嫦娥一号的阅读答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205公里,远地点高度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今后一段时间,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4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此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的科学探测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从而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区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即对月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开展月面的微波辐射探测,获取月壤厚度的全月分布特征,研究月表年龄及演化,估算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资源量;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

嫦娥一号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采用了远距离测控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叛冗余等技术,进行了质量可靠性升级。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飞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了发射场系统建设,对发射设施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了25项适应性改造;测控系统在我国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首次引入了天文测量手段,并进行了国际联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调度多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卫星进行持续跟踪与测控。

北京一六一中学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一六一中学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三语文2023.12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5小题,共18分)材料一历史如潮,大道如砥。

十年砥砺前行,化作惊艳跨步。

2020年,嫦娥五号顺利从月球带回约2公斤月壤。

自立项以来,中国探月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

诗歌中的婵娟从书页来到现实,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千年梦想得以实现。

2021年,“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随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次实现了“绕、着、巡”三个目标。

同年,随着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中国迈入“探日”时代。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沿着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羲和的脚步,中国人的宇宙探索终于拓展到这颗始终照耀着华夏儿女的璀璨星球。

“问鼎苍穹”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雄心与浪漫;“跨山越海”则改写了神州大地的时空格局,挺起了泱泱大国的发展骨架。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港珠澳大桥、伶仃洋大桥、泉州湾大桥……一座座跨海大桥,让“天堑变通途”,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

“原来去澳门一天只能跑一趟,现在一天可以跑四趟;通过香港机场走的航空货,原来要提前两天到达香港仓库,现在通过大桥仅需提前半天。

”对于在珠海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的郑太龙来说,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让他运货花的时间更少了,收益更高了。

2022年9月5日,在建世界高速公路第一长隧——全长22.035公里的乌尉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三洞顺利穿越全线最大断层,为隧道顺利贯通和乌尉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

乌尉高速全线共设置隧道20座、桥梁117座,桥隧比达到40.37%,其通车将意味着南北疆交通屏障完全被打破。

走天山,独库公路、巴里坤至哈密公路、乌尉高速公路分卧西、东、中三线,物畅其流的通衢大道让丝绸古道焕新颜;越沙漠,和若铁路自2018年底正式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仅用时三年多,建设跑出加速度,铁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画”了一个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材料一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

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将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任务。

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

中国人的探月工程,是在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

(摘自《百度百科•探月工程》)
材料二
中国因成为第一个将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而进一步赢得自豪感和威望。

通过取得的经验、开展的试验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
作,这将惠及全人类。

探月行动可以测试新方法和新材料。

月球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以及像钛和铀这样的稀土元素。

探月行动的高昂成本和专业知识意味着中国无法独自开展工作。

嫦娥四号的合作伙伴包括德国、荷兰、沙特和瑞典。

中国人可以自豪,不过所有人都将受益。

(摘编自香港《南华早报》,2019年1月3日)
材料三
1月3日,一张清晰的月背影像图“刷屏”各大外媒。


是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由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拍摄,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

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首次实现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称,“进入21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国家只有中国。

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美国《天文学》杂志指出,“这次登陆是中国太空计划的
重大成就,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

同时,这项任务将收集独特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
太阳系,甚至可能是早期的宇宙。

”英国《独立报》也认为,“这次任务将是对月球遥远的另一面的开拓性观察。


英国《卫报》称,“此次任务的目的是详细测量月球的地形和矿物成分。

鉴于着陆地——艾特肯盆地被认为形成于月球历史早期的一次巨大碰撞中,嫦娥四号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的线索。


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国防战略与能力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看来,“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值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

中国人对太空探索计划充满热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分。


(摘编自《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人民网2019年01月7日)
材料四
近年来,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等态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日趋显著。

(摘编自《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前瞻网2019年01月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
05分成功发射升空。

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中国将在月球开发领
域领先世界一步。

C.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月面勘测任务,并在“鹊桥”
中继星支持下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
的月背影像图。

D.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等态势,对经济
社会的影响日趋显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已经发射的“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探测器,还有
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都属于
无人月球探测阶段。

B. 由材料四图表可知,2012年至2017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由3022亿美元增长至3835亿美元,5年
平均增长率26.9%。

C.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为中国赢得自豪感和威望,可
中国探月行动仍受成本和专业知识的影响
无法独自开展工作。

D.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开
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3.四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嫦娥四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

(6分)
答案解析
1.B.(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2.D.(国外媒体报道的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的意义)
3. 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历程),材料二侧重介绍中国探月行动需要多方合作,材料三侧重介绍国外媒体对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肯定。

材料四侧重介绍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4分)
意义:①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

②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的线索。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