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方标准

合集下载

吉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

吉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DB22/JTXXX―20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Standard Pratice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Project on Construction Site2015-XX-XX发布 2015-XX-XX实施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Standard Pratice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Construction SiteDB22/JTXXX-2015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5年月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长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第xxx号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统一编号办:DB22/TXXX-2015,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年xx年xx日前言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及国家有关规定,对吉林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

本标准分总则、术语、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职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编制与组卷部分。

修订过程中,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删除了部分重复、交叉内容,突出了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强化了安全验收工作,全面落实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安全责任, ,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更具有指导现场安全施工的重要作用。

为了方便操作及文档备存,本标准特开发了配套软件,即《吉林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内业管理系统》(2014版),可供选用。

吉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

吉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DB22/JTXXX-20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建筑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ement expansive polystyrene granule form latticed concrete wall buildings2017-00-00发布2017-00-00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建筑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ement expansive polystyrene granule form latticed concrete wall buildingsDB22/JTXXX-2017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7年00月00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长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第00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建筑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混凝土墙体建筑技术规程》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22/JTXXX-2017,自2017年00月00日实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00月00日前言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6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和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16]1号)要求,编制单位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经调查研究,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本规程。

吉林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吉林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的比例特征,划分以下两类建筑: 1 单栋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建筑,为甲类建筑。 2 其它为乙类建筑。 3.1.4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甲类建筑不应大于0.40,
乙类建筑不宜大于0.4,如大于0.40,应按照6.0.3 条规定,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 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
吉林省地方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2/436-2007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DB22/T164-2007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DB22/T450-2007
宣贯
2008年1月
宣贯的主要内容: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 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
1.0.2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各地区新建、扩建 和改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1 总则
民用 居住 房 建筑 建筑



公共
建筑
工业 厂房 建筑 仓库
住宅、宿舍、公寓、别墅、商住楼、 托幼、医院病房楼、疗养院、养老 院、小旅馆(指《旅馆建筑设计规 范》(JGJ62-90)中四至六级的小型 旅馆 )
办公、商业、交通、金融、旅馆、 文娱、学校、体育、展览、医疗、 科学实验、电信
2.0.7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与热桥部位传热系 数按照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单位:W/(m2·k)。
2 术语
2.0.8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 热工设计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 所设计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判定 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 计要求的方法。

计标准
面积均不超过300m2,

吉林省地方标准《小型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南》

吉林省地方标准《小型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南》

吉林省地方标准《小型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南》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为完善吉林省65 t/h以下燃煤锅炉在大气污染末端治理过程中有关技术的选取依据,同时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科研以及相关行业审查类似项目的可行性提供必要的参考,2018年5月,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立项,项目号DBXM100-2018,由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小型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南》的制定工作。

(二)起草单位由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二、制(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完善吉林省燃煤锅炉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有关技术的选取依据,同时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科研以及相关行业审查类似项目的可行性提供必要的参考,制定本标准。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消耗量约为40亿t/a。

众所周知,燃煤是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之一。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初显,但“达标”任务依然艰巨。

因此,充分考虑我省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的实际情况,通过技术经济和处理工艺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的遴选,制定吉林省地方标准《小型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南》,势在必行。

三、主要起草过程(一)研究阶段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南的术语和定义、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基本要求,给出了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的经济比较和技术比较。

本标准适用于65t/h以下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末端治理。

制定《小型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南》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和发布阶段。

首先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组,明确工作组成员的相应分工。

从我省用煤现状分析入手,在全面了解吉林省煤炭消耗现状的基础上,将火电、集中供热、水泥、钢铁冶炼和其他行业燃煤锅炉使用现状、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吉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

吉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22DB22/JTXX―2016既有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改造统一技术措施Unifie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fire protection water supply systems retrofitting ofexisting buildlings2016-00-00发布2016-00-00实施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既有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改造统一技术措施Unified technical measures for fire protection water supply systems retrofitting ofexisting buildlingsDB22/JTXXX―2016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6年00月00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长春前言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设[2016]00号),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消防给水及消火栓技术规范》GB50974,总结我省建筑设计和建筑火灾经验教训,并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措施。

本措施主要内容:1 总则;2术语;3设计;4施工及验收;5运行管理。

本措施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负责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措施的过程中,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电话:88931938,电子邮箱: jljsbz@)。

本措施主编单位: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本措施参编单位:长春市消防支队吉林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本措施主要起草人员:惠群王伟靳威李静影张正利吕曾秦禹徐韬于家义董继红王尧王镝陈明王琦琳刘晓杰姚春燕刘宇红本措施主要审查人员:赵新文孙宇陶乐然邵子平陆明目次1 总则……………………………………………………………………………………..2 术语………………………………………………………………………………………..3 设计………………………………………………………………………………………..3.1 专用消防供水干管……………………………………………………………………3.2 水泵布置和室内管线…………………………………………………………………..3.3 消防水池和消防车取水口……………………………………………………………..3.4 消防泵房………………………………………………………………………………4 施工及验收…………………………………………………………………………………5 运行管理……………………………………………………………………………………1.0.1为了提高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及可靠性,保证既有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施工质量、规范消防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制订本措施。

吉林地方标准DB22

吉林地方标准DB22

吉林地方标准DB2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业标准2010-4-1发布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3 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职责3.1一般职责3.1.1 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形式和积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逐级监理健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岗位职责制。

并对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3.1.2 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编制应结合工程特点,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保存至工程竣工。

3.1.3 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主管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应负责本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应有专人负责。

3.2 建设单位管理职责3.2.1 负责建设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

3.2.2 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确定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是措施费用,按规定缴纳。

负责监督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情况。

3.2.3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负责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3.2.4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建立和积累。

3.3 监理单位管理职责3.3.1负责监理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

3.3.2 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安全资料进行审核,并予以签认。

3.3.3 对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进行监督、检查。

3.4 施工单位管理职责3.4.1 负责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

3.4.2 总包单位督促检查各分包单位编制施工现场安全资料。

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范围内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编制、收集和整理,并报送总包单位备查。

表B02 专项施工方案编号: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编制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表03 专项施工方案会签表编号:表05 安全技术交底汇总表编号: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表B06 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编号:用表(也可采用影像资像资料)。

吉林省地方标准

吉林省地方标准

吉林省地方标准
吉林省地方标准是指在吉林省范围内制定、实施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实际意义的
标准。

吉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吉林省内的各项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促进吉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吉林省的整体竞争力。

吉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贴近实际,符合吉林省的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

二是科学合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三是公开透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四是与时俱进,及时修订更新,适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吉林省地方标准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医疗卫生、教
育等。

这些标准在吉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农业领域,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种植业的技术要求、农产品的质量标准等,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种植的指导,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工业领域,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工业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等,推动了吉林省的工业发展,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吉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也有助于提高吉林省的整体竞争力。

吉林省将继续加强对地方标准的制定和管理,不断完善地方标准体系,为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总之,吉林省地方标准是吉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法规和规范,对于规
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吉林省将继续加大对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力度,不断提高地方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效性,为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吉林省地方标准

吉林省地方标准

4.4.4 检验人员 3 人(含)以上,其中专职技 术人员比例 70%(含)以上。 4.4.5 具备猪瘟免疫抗体检测和(或)病原学 检测能力,有相关检测记录和报告。
4.5 四类场所建设 4.5.1 无害化处理场 4.5.1.1 市县级建设单位应建设区域性无害化 处理场,乡镇级建设单位应建设无害化处理池或 掩埋点。 4.5.1.2 建设要求按《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动物
4.3 应急处置 4.3.1 有应急处置预备队。 4.3.2 有应急物资储备库。 4.3.3 有疫情报告系统。 4.3.4 设立动物疫情举报电话。
3.6 人工屏障 artificial barrier
4.4 实验室建设
为防止规定动物疫病病原进入无规定动物疫 4.4.1 实验室处于独立或封闭区域,与其他区
[GB/T 22330.1-2008,定义 3.4]
屠宰 厂 ( 场 ) 动 物 卫 生 管 理 规 范 ( 农 医 发 3.3 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specified animal disease
[2017]7 号)
free zone where vaccination is practised
畜禽饲养场动物卫生管理通用规范(农医发
在规定期限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过
[2017]7 号)
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疫病,对该区域及其周围一定
动物疫病风险分析准则(农医发 [2017]7 号) 范围能采取免疫措施,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及其流
无猪瘟区标准(农医发 [2017]7 号)
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
动物防疫档案管理规范 (农医发 [2017]7
GB/T 22330.1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 第 1 部分:通则
GB/T 22330.4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 第 4 部分:无古典猪瘟(猪瘟)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地方标准
《全生物降解聚乳酸材料和制品中聚乳酸快速定性定
量鉴定试验》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任务来源:吉林省技术监督局
任务编号:DBXM104-2014
归口单位: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起草单位:吉林大学、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
菜等含淀粉的农副作物发酵生成。

聚乳酸不仅具有生物可降解的优点,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更有防油、防潮、密闭性良好等优良特性,而且常温下能保持稳定性能,在环境中分解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对环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因为制备聚乳酸的原料乳酸来源于农作物,可再生且来源广泛,因此聚乳酸被看做是新型的环保材料之一。

最近几年以来,聚乳酸在医药领域,化纤纺织领域以及绿色材料包装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国内外针对聚乳酸的研究、开发、制备势头迅猛,取得了众多颇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成果。

鉴于聚乳酸成品市场的日趋成熟,从保护生态环境,惩治假冒伪劣产品,完善标准体系出发,有必要建立聚乳酸制品的快速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有效地监测聚乳酸制品中是否含有聚乳酸以及聚乳酸的含量,从而对产品给出准确的判断。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本项技术标准主要的编制原则是快速鉴定聚乳酸材料和制品中是否含有聚乳酸及聚乳酸的含量,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更具简便、快捷和通用的优点。

基本依据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文献举例如下:
1、“碱测定法”定量测定聚乳酸纤维(PLA)和棉混纺产品。

吴洪林,正降生纺织测试中心。

2、聚乳酸酯(PLA)纤维溶解性能及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任春华,郑跃君,周玮琪,连大英,陈娅妮,吴雄英。

3、聚乳酸纤维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徐云,浦松丹,戴景,李璇,薛永梅。

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聚乳酸纤维及其纺织制品成分定性的标准:SN/T 2681-2010《聚乳酸纤维制品成分定性分析方法》,而聚乳酸材料和制品中聚乳酸的快速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尚属空白。

本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编写的。

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
标准批准后便成立了标准起草组并围绕标准制定进行详细分工,工作组首先针对现有聚乳酸材料和制品中聚乳酸的定性和定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标准查新并查阅大量文献,根据标准及相关文献内容并结合实验条件初步确定聚乳酸的
检测手段,即密度实验、燃烧实验、水解实验以及红外光谱测定等实验方法。

检测手段确定后,工作组便针对样品前处理条件及仪器分析等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优化,最终确定了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确定后分别对纯品及样品进行测定,进一步确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基于以上工作,对结果进行汇总并分析,完善编制说明和标准草案,形成了本技术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反馈后,及时针对意见汇总的信息对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针对评审专家提出的各项修改意见和建议,工作组进行逐条修改和完善后形成报批稿递交至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待进一步审理。

最终选定的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
4.1纯品与溶液的准备
分别准确称量0.500g,0.500g,0.500g,0.100g聚乳酸纯品,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