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研指导示例-
幼儿园教研示例课(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幼儿园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次教研活动以大班语言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为例,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环节,提升教师对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增强教师对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熟悉《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内容,准备相关教具。
2. 幼儿:提前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对月亮感兴趣。
3. 环境布置:布置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月亮月亮》,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月亮为什么会变化吗?”(二)故事讲述1. 教师讲述《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2. 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注重提问和互动,让幼儿参与到故事中来。
3. 教师适时停顿,让幼儿猜测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三)故事分析1.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
2. 教师提问:“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她为什么会变化?”3.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拓展活动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2.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反思本次教研活动以《月亮姑娘做衣裳》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环节,提升了教师对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提问和互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园本教研活动指导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园本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手册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园本教研活动的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园本教研活动的定义与意义1. 定义园本教研活动是指幼儿园内部教师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集体研讨、交流、反思等方式,共同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活动。
2. 意义(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有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三、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组织准备(1)成立教研组: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成立不同类型的教研组,如年级组、学科组、课题组等。
(2)确定教研主题:教研主题应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制定教研计划:根据教研主题,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
2. 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教研主题的相关知识。
- 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初步讨论,明确教研目标。
(2)实施阶段- 教师根据教研计划,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 教研组定期召开教研会议,分享实践经验,讨论存在的问题。
- 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研讨,共同改进教学方法。
(3)总结阶段- 教师撰写教研总结,反思教研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 教研组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3. 注意事项(1)尊重教师主体地位:教研活动应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实践性:教研活动应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3)强调反思性:教研活动应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四、园本教研活动的评价1. 评价内容(1)教研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
幼儿教师教研指导范文

幼儿教师教研指导范文教研指导是幼儿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教研指导中,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下面是一篇幼儿教师教研指导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研指导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幼儿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希望通过这次教研指导,能够和大家共同进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幼儿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方法。
在我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采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制学习等方式,让幼儿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其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幼儿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经验。
在我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等。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方式,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幼儿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心得。
在我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态度,比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合作意识等。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和价值观,通过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方式,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人格。
通过这次教研指导,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也受益匪浅。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教研指导,共同进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一篇幼儿教师教研指导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教研指导中,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引导幼儿探究科学原理和现象?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引导幼儿探究科学原理和现象?一、活动背景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引导幼儿园的幼儿主动参与探索科学原理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将亲自动手进行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探究并理解科学知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引导幼儿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实验物品准备•水杯、砂纸、磁铁、塑料袋、气球等;•盐、糖、小牙签、小黄豆等。
3. 实验计划•实验1:探究磁铁的吸引力;•实验2:观察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实验3:制作沙漏;•实验4:探索气球的气体特性;•实验5:观察黄豆的发芽过程。
三、活动过程实验1:探究磁铁的吸引力1.教师拿出磁铁,并让幼儿围坐在一起。
2.教师向幼儿们介绍磁铁的特点和吸引性。
3.让幼儿使用磁铁吸引各种小物件,观察吸引的情况并记录。
4.引导幼儿总结出磁铁吸引的条件,并进行讨论。
实验2:观察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1.教师分发给每位幼儿一个杯子和小勺子。
2.指导幼儿往杯子里倒入一定量的水。
3.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别加入盐和糖,并观察其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4.引导幼儿讨论盐和糖溶解的速度和程度是否相同,并进行记录。
实验3:制作沙漏1.教师分发给每位幼儿一个塑料袋和砂纸。
2.指导幼儿将砂纸剪成合适的形状,放入塑料袋中。
3.幼儿轻轻将塑料袋的一角剪开,让砂纸逐渐流出。
4.引导幼儿观察砂纸流动的速度,并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
实验4:探索气球的气体特性1.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只气球,并告诉他们如何充气。
2.引导幼儿探索气球的特性,如弹性、可变形等。
3.让幼儿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将气球粘在墙上,然后用针戳破等。
4.引导幼儿总结出气球的气体特性,并进行讨论。
实验5:观察黄豆的发芽过程1.教师给每个幼儿一个杯子和小黄豆。
2.指导幼儿将黄豆放入杯子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策略教研记录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策略教研记录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策略教研记录》哎呀呀,今天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聚在一起,专门讨论了户外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这可太有意思啦!一进会议室,老师们就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的想法。
李老师先开了口:“你们说,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就像脱缰的小野马,到处乱跑,这可咋办?”张老师马上接话:“可不是嘛,我觉得咱们得先定好规则,就像给小火车铺好轨道,让他们知道该咋跑!”我在旁边听着,心里直点头,这比喻太形象啦!王老师皱着眉头说:“可有时候,就算定了规则,孩子们也不一定听呀!”大家都沉默了一会儿,好像都在思考这个难题。
这时候,刘老师笑着说:“那咱们就得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的本事,见招拆招!”大家都被逗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那具体怎么变呢?”陈老师好奇地问。
孙老师想了想说:“比如说,有的孩子胆小不敢玩滑梯,咱们就鼓励他,给他加油,像小火箭的助推器一样,让他有勇气冲下去!”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我忍不住感叹:“这办法真好呀!”周老师接着说:“还有啊,分组活动的时候,得注意每个组的实力均衡,不能一边强一边弱,不然就像天平失衡了,游戏就不公平啦!”我们都觉得这个类比特别恰当。
讨论越来越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杨老师说:“咱们得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这就像给他们穿上了一层保护罩,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吴老师也说:“对呀,看到有孩子摔倒了,要赶紧过去安慰,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受伤的小花。
”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教师在户外活动中,既要像定海神针一样稳住大局,又要像灵活的小精灵,随时应对各种情况。
我们要给孩子们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尽情玩耍,同时也要用爱和关心为他们保驾护航。
这就是我们这次精彩的教研记录,老师们都充满了热情和智慧,相信以后的户外活动会更加有趣、安全,让孩子们都能快乐成长!你们说,这样的教研是不是很棒?示例文章篇二:《幼儿园户外活动教师指导策略教研记录》哇塞!今天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聚在一起,专门讨论了户外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那场面可热闹啦!一开始,李老师就迫不及待地发言啦:“你们说,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就像一群脱缰的小野马,到处乱跑,这可咋办?”王老师紧接着说:“这还不简单,咱们得给他们划定区域,规定好活动范围,就像给小马套上缰绳一样,不能让他们跑得没边儿。
幼儿园教研活动区域指导(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区域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园教育区域的作用,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我园特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区域指导。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区域的认识,明确区域指导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教师具备区域指导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促进幼儿园教育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幼儿园教育环境。
4. 增强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区域指导理论(1)区域指导的概念及意义(2)区域指导的原则与方法(3)区域指导的评价标准2. 区域设置与布局(1)区域设置的原则(2)区域布局的设计与实施(3)区域环境创设3. 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1)区域活动的设计原则(2)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反思4. 区域活动案例分享与研讨(1)优秀区域活动案例分享(2)区域活动案例研讨(3)区域活动改进与优化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2. 活动地点:幼儿园会议室3.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五、活动实施1. 邀请专家进行区域指导理论讲座,让幼儿教师了解区域指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区域设置与布局研讨,共同探讨如何优化幼儿园教育环境。
3. 开展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培训,提高幼儿教师区域活动设计能力。
4. 分享优秀区域活动案例,让幼儿教师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5. 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区域活动案例研讨,针对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进措施。
6. 定期组织实践操作活动,让幼儿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六、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活动,幼儿教师对区域指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区域指导能力。
2. 幼儿园教育区域环境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 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幼儿教师教研指导示例

(此页为封面式样)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黑体二号)幼儿教师教研指导(黑体小二号、居中)专业:学前教育作者:×××准考证号:×××联系电话:完成日期:(定稿完成日期,年月日)(黑体三号)幼儿教师教研指导(标题三号字,居中)一、活动名称(宋体四号,加粗):××××××(宋体四号,下同)二、活动目标:1. ××××××××××××2. ××××××××××××3. ××××××××××××……………………三、活动准备:1.××××××××××××××2. ××××××××××××……………………四、活动过程:1.引入部分:××××××××××××……………………2.基本部分:(1)××××××(2)××××××……………………3.结束部分:××××××××××××……………………4.活动延伸:××××××××××××……………………五、活动反思:×××××××××××××××………………范文示例:幼儿教师教研指导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有用的纸”二、活动目标:1. 通过操作感知硬板纸、餐巾纸、包装纸、皱纹纸等不同纸的质地,初步了解纸的种类和特性。
幼儿教师教研活动及指导(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本园开展了幼儿教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增强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能力。
4. 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关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教育教学理念研讨(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入理解幼儿教育的核心理念。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2. 教学设计研讨(1)组织教师分享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共同探讨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比赛,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3. 教学组织与实施研讨(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的教学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2)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提升教师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
4. 教学评价研讨(1)组织教师学习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了解评价的重要性和作用。
(2)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实践,提升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
5. 教师基本功训练(1)组织教师进行普通话、简笔画、手工制作等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教师技能比赛,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四、活动指导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活动目标和要求。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邀请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指导,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
4. 关注教师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5.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6. 注重活动效果,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研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页为封面式样)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环节考核(黑体二号)幼儿教师教研指导(黑体小二号、居中)
专业:学前教育
作者:×××
准考证号:×××
联系电话:
完成日期:(定稿完成日期,年月日)
(黑体三号)
幼儿教师教研指导(标题三号字,居中)
一、活动名称(宋体四号,加粗):××××××(宋体四号,下同)
二、活动目标:
1. ××××××××××××
2. ××××××××××××
3. ××××××××××××
……………………
三、活动准备:
1.××××××××××××××
2. ××××××××××××
……………………
四、活动过程:
1.引入部分:××××××××××××
……………………
2.基本部分:
(1)××××××
(2)××××××
……………………
3.结束部分:××××××××××××
……………………
4.活动延伸:××××××××××××
……………………
五、活动反思:
×××××××××××××××………………
范文示例:
幼儿教师教研指导
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有用的纸”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感知硬板纸、餐巾纸、包装纸、皱纹纸等不同纸的质地,初步了解纸的种类和特性。
2. 简要了解纸的制作过程,知道纸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
3. 有初步的环保节约意识,懂得要爱惜纸张和书本。
三、活动准备:
1. 各种不同的纸(如宣纸、皱纹纸、复印纸、餐巾纸、牛皮纸、瓦楞纸、白纸、电光纸等等)
2. 各种纸制品(如纸杯、纸管、纸盒、纸盘、纸垫等等)
3. 每人一个小水盆。
4. 多媒体视频课件一份
四、活动过程:
1.引入部分:认识纸
今天有好多纸宝宝要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现在我们一起将椅子底下的小箩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是些什么纸?(幼儿举手说)
2.基本部分:
(1)探索纸的特性:现在请你吹一吹这些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引导幼儿发现纸的厚薄与软硬)师:现在请你撕一撕这些纸,它们撕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哪种纸容易撕破及撕纸过程中纸的变化。
)师:纸的本领真多呀,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纸遇到水会变的怎么样呢?仔细看好哦,数到10后将你的发现高诉大家,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师小结:原来纸有这么多的种类,像这种软软的、薄薄的纸叫宣纸;像这
种白白的较滑实的纸叫复印纸;这种厚厚的硬硬的纸叫硬板纸;这种白白的摸上去有的毛的纸叫铅华纸,还有手工纸、牛皮纸、瓦楞纸、沙皮纸等等。
(引导幼儿比比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哪些纸不容易吸水。
)
(2)了解纸的用途你知道这些不同的纸都有什么用吗?(请幼儿举手说)师:除了这些纸,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纸吗?他们又有什么用呢?(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纸,并出示宣纸、牛皮纸、瓦楞纸、沙皮纸等供幼儿认识)
(3)了解纸的制作过程:看录象,介绍纸的发明者、造纸的过程。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有用的纸,那你们知道这些纸是谁发明的呢?又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纸是谁发明的,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幼儿看录像提问:纸是谁发明的?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3.结束部分:纸可以做各种东西,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用纸做的东西吗?(请幼儿举手说一说)
4.活动延伸:懂得要爱惜纸:我们在使用纸的时候要怎样做才是节约纸、爱惜纸呢?
五、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后我感触颇深.一开始我将各种纸放在小箩筐里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玩一玩等活动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
课前我还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如铜板纸、宣纸、牛皮纸、皱纹纸等,以便让幼儿们认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纸,有意识地加大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
同时在过程中我还借助纸的发明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纸的制作过程,也将几种不同特征的纸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纸在水中的变化,让幼儿在自己的实验过程
中讲一讲自己的发现。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能以问题去引导孩子,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自身主动的观察、发现、感知、探索,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经验。
但整个活动下来,我也发现幼儿对纸的用途还不是很了解,有些材料的准备也没有让幼儿得到有效利用。
如各环节联系紧密,但各环节我对幼儿的自主活动时间控制的紧,幼儿在说纸的用途时,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不丰富,对于纸的用途说的少,我没有进行强化,就草草收场,使幼儿对纸的用途的知识面没有延伸,还停留在原有经验。
况且在活动中我的观察能力还欠缺,遇到意外事件不能及时引导幼儿去进一步探索。
如在幼儿自由玩纸时,当我发现幼儿受经验所困时,没有及时引导幼儿。
其实应提示一下,在幼儿拉、撕、折的过程中给幼儿具体的方法引导,并让幼儿多比较几种纸,全方位进行体验。
由于我的失误,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的经验不能得到提升。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我还应该多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及课堂整体把握的能力,尽量做到授课不慌不忙,沉着稳重。
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重视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