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结构柱脚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柱脚--钢结构讲解

柱脚--钢结构讲解

柱脚--钢结构讲解
柱脚是指钢结构中柱子与地基之间的连接部分,通常是通过焊接或
螺栓连接来实现的。

柱脚的设计与施工非常重要,因为它承载着柱子的重量以及可能的
水平力和摆动力。

适当的柱脚设计可以保证柱子在地震或其他外力
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钢结构中,柱脚通常采用焊接连接。

焊接连接的优点是强度高、
刚性好,但要求焊缝质量高,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检测。

柱脚的
焊接连接通常采用角焊缝或对焊缝。

柱脚的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的优点是方便拆卸和更换,适用于需要经常修改或维护的结构。

螺栓连接需要使用高强度
螺栓和螺母,并通过预紧力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在柱脚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地震力和风力对柱子的影响。

一般来说,柱脚需要加强,以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这可以通过
增加连接件的数量或使用更坚固的材料来实现。

总而言之,柱脚在钢结构中非常重要,它承载着柱子的重量和外力,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脚的设计
需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以确保结构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钢结构工程中柱脚设计初论

钢结构工程中柱脚设计初论

钢结构工程中柱脚设计初论钢结构建筑中,柱脚是必不可少的结构连接节点,其对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及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连接钢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或者基础梁的重要节点,其合理的受力分析和节点设计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柱脚按结构的内力分析,可大体分为铰接连接柱脚和刚性固定连接(刚接)柱脚两大类。

其中刚接柱脚包含外露式柱脚、埋入式柱脚及外包式柱脚。

刚接柱脚除了承受轴心压力和水平剪力外,还要承受弯矩。

对于工业厂房、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常采用刚接柱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亦仅对钢结构的刚接柱脚加以规定。

本文即针对三种钢结构刚接柱脚节点形式的受力分析及设计做以探讨。

1 外露式柱脚外露式柱脚主要由底板、加劲肋、锚栓及锚栓支承托座等组成(图1),各部分的板件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且相互之间应有可靠的连接。

1.1 受力分析从力学角度看,外露式柱脚更适合作为半刚接性柱脚。

震害表明:其破坏特征是锚栓剪断、拉断或拔出。

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柱脚支座的非完全刚性连接,必要时按刚接和半刚接柱脚采用包络设计方法。

当仅采用刚接柱脚计算时,应考虑柱反弯点的下移引起的柱顶弯矩及相关构件的内力增大问题。

外露式柱脚由外露的柱脚螺栓承担钢柱底的弯矩和轴力,柱脚承载力不宜小于柱截面塑形屈服承载力的1.2倍。

底板的尺寸由基础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强度确定,计算底板厚度时,可偏安全地取底板各区格的最大压力进行计算。

由于底板与基础之间不能承受拉应力,拉力应由锚栓来承担,当拉力过大,锚栓直径大于60mm时,可根据底板的受力实际情况,按压弯构件确定锚栓。

柱底剪力应由钢底板与其下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承受(摩擦系数可取0.4)。

当水平剪力超过摩擦力时,可设置抗剪键及柱脚外包混凝土等有效抗剪措施承担。

1.2 节点构造设计外露式柱脚底板的一般厚度不应小于柱子较厚板件的厚度,且不宜小于30mm。

当需增设加劲肋和锚栓支承托座等补强措施时,底板长度和宽度外伸尺寸,每侧不宜超过底板厚度的18 倍。

钢结构刚性固定钢柱脚设计方法的总结

钢结构刚性固定钢柱脚设计方法的总结

钢结构刚性固定钢柱脚设计方法的总结一、钢柱柱脚形式的分类刚性固定柱脚:1)埋入式柱脚;2)外包式柱脚;3)插入式柱脚;铰接柱脚:外露式柱脚;二、埋入式柱脚2.1、基本概念:所谓埋入式柱脚是指将钢柱底端直接埋入混凝土基础筏板、地基梁或地下室墙体内的一种刚性连接的柱脚。

其特点是埋入相对自身绝对刚性的基础中而形成刚性固定柱脚节点。

这种柱脚构造可靠,常用于高层钢结构框架柱的柱脚。

2.2、埋入式柱脚的受力特点(1)柱的轴向压力N,由钢柱的柱脚底板直接传递给钢筋混凝土基础;柱的轴向拉力,则是通过柱脚底板悬出部分将其上部混凝土的反向压力传递给基础,或经由锚栓(底脚螺栓)直接传给基础。

(2)柱的弯矩M有两种传递方式:a、均由H型钢柱翼缘上的抗剪圆柱头焊钉传递给基础,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大多采用该方法。

(也有研究说:该形式的柱脚中栓钉的作用不大,内力的传递主要是下述方式。

)b、依靠钢筋混凝土对钢柱翼缘的侧向承压力所产生的抵抗拒来传递给基础。

(3)柱脚顶部的水平剪力V由钢柱翼缘与基础混凝土侧向承压力来传递。

由于目前还没有能力考虑的有利因素如下:(4)钢柱翼缘与基础混凝土在侧向承压应力状态下,由于钢柱翼缘与混凝土摩擦而产生的抵抗力,设计时不考虑。

(5)钢柱翼缘与基础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设计时不考虑。

(6)在确定埋入钢柱周边对称配置的垂直纵向钢筋面积时,不考虑由钢柱承担的弯矩。

埋入式柱脚的埋深与构造示意图如下:2.3、埋入式柱脚一般构造要求及部分细部设计计算2.3.1、埋入式柱脚的钢柱埋入基础的深度一般可以在以下范围内采用(hc为钢柱截面的高度或管径):a、轻型工字钢截面柱:H=(2.0~2.5)hc;b、圆管形截面柱和箱型截面钢柱:H=(2.5~3.0)hc。

2.3.2、埋入式柱脚,在钢柱埋入部分的顶部,应设置水平加劲肋或横隔板;对H型截面柱,其水平加劲肋外伸宽度的宽厚比应不大于9(235/fay),对于箱型截面柱,其内部横隔板的宽厚比应不大于30(235/fay),2.3.3、埋入式柱脚在钢柱的埋入部分,应设置圆柱头抗剪栓钉,栓钉的数量和布置,应按计算要求确定。

钢结构柱脚计算

钢结构柱脚计算

引言概述:钢结构柱脚计算是钢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钢柱与基础之间的连接,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钢结构柱脚计算展开论述,包括柱脚设计原理、设计参数的确定、计算方法以及实例分析等内容。

正文内容:一、柱脚设计原理1.1柱脚设计基本原理柱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将柱子受力传递到基础上,同时保证连接良好的力和刚度传递,确保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柱脚受力特点柱脚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来自柱子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等受力,这些受力特点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

二、设计参数的确定2.1柱子的受力情况分析针对具体的结构,通过力学分析和计算,确定柱子的受力情况,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等参数。

2.2基础的承载力计算通过对基础的计算,确定其承载能力,以确保能够承受柱脚传递的力和碰撞力等。

三、计算方法3.1直接修改法直接修改法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它基于静力学平衡原理,通过对柱脚架构的调整,使其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

3.2增加附加件法通过增加柱脚附加件的数量和尺寸,来提高柱脚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一种常用的增强柱脚的设计方法。

四、实例分析4.1柱脚计算实例一以某大型厂房的结构设计为例,通过对柱脚的计算和分析,确保其能够满足结构的承载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4.2柱脚计算实例二以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为例,通过对柱脚的计算和分析,考虑到地震荷载等因素,确保柱脚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五、总结钢结构柱脚计算是保证钢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柱脚的设计原理、设计参数的确定、计算方法的应用和实例分析的展示,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钢结构设计中,合理的柱脚计算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保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二)2024

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二)2024

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二)钢结构柱脚是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传递柱子荷载至地基的任务。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深入探讨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的相关内容。

引言概述:钢结构柱脚作为连接柱子和地基的关键节点,其设计和施工对于整个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钢结构柱脚的定义和作用,然后重点探讨钢结构柱脚的设计原则、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施工质量控制和强度验算标准等方面内容。

正文内容:一、钢结构柱脚的定义和作用1. 钢结构柱脚的定义2. 钢结构柱脚的作用二、钢结构柱脚的设计原则1. 荷载计算与传递原则2. 材料选取与使用原则3. 结构形式与连接方式的选择原则4. 震动与变形控制原则5. 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三、钢结构柱脚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 磨损与腐蚀2. 裂缝与变形3. 疲劳和断裂4. 锈蚀和腐蚀5. 震动和地震影响6. 高温和火灾风险7. 防护措施与维护保养四、钢结构柱脚的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2. 制作工艺控制3. 连接方式控制4. 安装质量控制5. 预防措施和监测控制五、钢结构柱脚的强度验算标准1. 国内钢结构柱脚强度验算标准2. 国际钢结构柱脚强度验算标准3. 考虑设计震动荷载的强度验算总结: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对于钢结构设计、施工和维护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从定义和作用、设计原则、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施工质量控制和强度验算标准五个大点出发,深入剖析了钢结构柱脚的相关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相关专业人员和从业者有所启发,并能够提高钢结构柱脚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钢结构设计标准》解说专题(8)——柱脚设计

《钢结构设计标准》解说专题(8)——柱脚设计

《钢结构设计标准》解说专题(8)——柱脚设计来源:从钢结构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柱脚是钢结构节点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简称“钢标”)中,随节点单独成第12章,柱脚设计的规定独立为12.7一节。

本文专门谈谈钢标柱脚设计的规定,主要围绕两点作一些解释:1)新增内容;2)改动较大的内容。

一、关于柱脚的总体规定关于柱脚设计,原钢规的规定很少几条,还是放在构件的构造要求一节中。

原来做设计,只能看一些散落在各个规范和手册中的内容,如《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简称“高钢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简称“抗规”)、《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2012)(简称“构抗规”)、《钢结构节点设计手册》(第三版,建筑工业出版社,简称“节点手册”,内容尚未按钢标升版)、《钢结构设计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简称“钢构手册”,第四版中已根据钢标规定更新)。

但你会发现,规定还不统一。

钢标这次的柱脚设计规定,等于做了一次系统梳理。

钢标关于柱脚的规定,总体上并列地给出了四种形式:外露式、外包式、埋入式、插入式柱脚。

其余三种柱脚没啥好说,而插入式柱脚的内容,以前主要出现在工业建筑的相关规范中。

钢标明确规定,插入式柱脚可用于多层钢结构框架柱,等于正式认可了插入式柱脚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虽然钢标12.7.1的条文说明表示适用范围与高钢规协调了,实际上关于插入式柱脚在民用建筑中作为并列的柱脚形式还是第一次隆重登场。

【条文】12.7.1 多高层结构框架柱的柱脚可采用埋入式柱脚、插入式柱脚及外包式柱脚,多层结构框架柱尚可采用外露式柱脚,单层厂房刚接柱脚可采用插入式柱脚、外露式柱脚,铰接柱脚宜采用外露式柱脚。

【条文说明】12.7.1 刚接柱脚按柱脚位置分为外露式、外包式、埋入式和插入式四种。

四种柱脚的适用范围主要与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的有关规定相协调,同时参考了国内相关试验研究以及多年来的工程实践总结。

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

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

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型钢埋入式柱脚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地下车库、机房等场所,型钢埋入式柱脚可以使建筑物结构更加稳固,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但是,在设计型钢埋入式柱脚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一、钢材规格的选择在设计型钢埋入式柱脚之前,需要确定所需的钢材的规格。

这涉及到许多因素,如建筑物的使用类型、建筑物的高度、地震等级等。

根据这些因素,工程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钢材规格,以确保柱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选用的钢材规格越大,其刚度也就越大。

在设计钢筋网壳体时,一般都是为了给某些构件带来加强作用,从而避免其出现发生板裂缝的问题。

二、柱脚的埋入深度柱脚的埋入深度是极其关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柱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设计人员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钢材的埋入深度。

在确定柱脚的埋入深度时,也应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松散度、土质类型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如果柱脚的埋入深度不够,则可能会发生柱脚塌陷或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三、柱脚的安装安装是柱脚设计的重中之重。

柱脚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支撑平整度、钢材的弯曲和损坏、电焊等。

在柱脚的安装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钢材的压弯、钢材的切割以及电焊的技术相关问题,有必要提前做好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协调工作。

对于大规格的柱脚,一般需要使用重型机械来进行安装,并需要进行充分的检验和验收。

四、柱脚的质量监控柱脚的质量监控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只有保障了柱脚的质量,才能保证钢构件的安全性。

在柱脚的质量检验过程中,需要详细地测量钢材的尺寸、硬度、物理和力学性能指标等内容。

在检测的过程中,如发现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应及时纠正。

只有经过充分的检验和验收,柱脚才能通过质量监控,达到使用的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型钢埋入式柱脚的设计需要注意许多关键点。

在选择钢材规格、确定埋入深度、安装柱脚和进行质量监控等方面,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仔细操作,以确保钢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浅析各类钢柱脚形式的设计构造要求

浅析各类钢柱脚形式的设计构造要求
2 0 0 am 。 r
规范公式计算 。
3 选用 建议
由上可知 , 外露式柱脚一般多用铰接形式 。刚接形 式仅用
于受外力较小 的情况 , 埋入式 、 插 入式及外 包式柱脚 在插入 深 度( 或外包 高度 、 埋 人深 度 ) 、 栓钉、 钢柱埋 人部分 上部 水平 加
劲 肋 或 隔板 、 柱脚底板尺寸 、 厚 度 和抗 剪 键 、 柱 脚 锚 栓 的 确 定 和
《 抗规》 规定 : 格构 式柱采用插入式 柱脚 的埋 入深 度 , 应由 计 算确定 , 其 最小插 入深 度不 得小 于单 肢截 面高度 ( 或外径 ) 的2 . 5倍 , 且不得小 于柱 总宽度的 0 . 5倍 。
杯 口尺寸按 照《 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 》 中混凝 土柱 下杯 口基础构造要求设计 , 通过计算校核杯 口尺寸 。
[ 3 ] G B 5 0 0 1 1 — 2 0 1 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 ] . [ 4 ] C E C S 1 0 2 : 2 0 0 2 ,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 S ] .
[ 5 ] 钢结构设计手册( 上、 下册 ) 第 四版 [ M] . [ 6 ] 但泽义 , 罗福盛 , 邓玉孙 .钢柱 脚与混凝土基础 刚接连接设计方 法 探讨 .钢结构工程研 究[ J ] . 钢铁技术 , 2 0 1 0年 O 5期 . [ 7 ] 李祖婷 , 杨婷连 , 王宁 .浅析钢结构柱脚形式 [ J ] .四川建筑科学 研 究, 2 0 1 2年 O 5期.
的摩擦 力抵 消一部分 , 其 余 由外包钢筋 混凝 土承 担 , 一 般不 考
虑钢柱 与混凝土的抗剪粘结 ; 也可将剩余部分剪力 由柱底板 抗
剪键 承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钢结构柱脚设计要点
柱脚的构造使柱身的内力可靠的传给基础,并和基础有牢固的连接。

柱脚的连接形式有铰接和刚接两种形式,铰接柱脚不承受弯矩,只承受轴向压力和水平剪力,剪力通常由底板和基础表面的摩擦力传递,当此摩擦力不足以承受水平剪力时,应在柱脚底板下设置抗剪键,抗剪键可用方钢、短T 字钢和H 型钢做成。

刚接柱脚承受弯矩,轴向压力和水平剪力。

本文简述柱脚底板区格划分及计算,阐述其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施工控制重点,并对柱脚施工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处理方法。

1 柱脚计算
1.1柱脚底板面积计算
底板截面尺寸决定于基础材料的抗压能力,柱脚底板和基础接触面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基础对底板的压应力可近似认为是均匀的,柱脚底板所需净面积
A n (柱脚底板长乘宽,减去锚栓孔面积)为: A n ≥ N 为柱承受轴向压力;c f 为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c β为混凝土局
部承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c f 、c β均按设计规范取值。

1.2 柱脚底板厚度计算
底板的厚度由板的抗弯强度决定,底板可视为一个支撑在靴梁、隔板和柱端的平板,承受基础传来的均匀反力,靴梁、隔板和柱端面均可视为底板的支撑边,并将底板分割成不同的区格,其中有四边支撑、三边支撑、两相邻边支撑和一边支撑等区格。

在均匀分布的基础反力作用下,各区格板单位宽度上的最大弯矩为:
1.2.1 四边支撑区格板:2qa M α=
q 为作用于底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应力,q=N/ A n ;a 为四边支撑短边长度;α为系数,根据长边b 与短边a 之比按表一取值
表1 α值
1.2.2 .三边支撑区格和两相邻边支撑区格:M=βqa 12
a 1为三边支撑区格自由长度,两相邻边支撑区格为对角线长度;β为系数,
b/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0 ≥4.0 α 0.048 0.055 0.063 0.069 0.075 0.081 0.086 0.091 0.095 0.099 0.101 0.119 0.125
C
C f N β
根据b 1/a 1取值,对三边支撑区格b 1为垂直于自由边的宽度;对两相邻边支撑区
格,b 1为内角顶点至对角线的垂直距离(见图1)。

表2 β值
当三边支撑区格的b 1/a 1<0.3时,可按悬臂长度为b 1的悬臂板计算。

1.2.3 一边支撑区格板(即悬臂板):221qc M =
c 为悬臂长度。

1.2.4取几部分区格板的最大弯矩M max 来确定板的厚度t : f
M t max 6≥ 设计时要注意靴梁和隔板的布置应尽可能使区格板中的弯矩相差不要太大,以免柱脚底板过厚。

地板的厚度通常为20~40mm ,为保证底板刚度,满足基础反力是均匀分布的假设,底板厚度≥14mm 。

图1 柱脚布置图
1.3 锚栓
铰接柱脚的锚栓一般仅起到安装过程中固定的作用,因此锚栓的直径通常根据其与钢柱板件的厚度和底板厚度相协调的原则来确定,一般不小于20mm ,数量一般根据底板的面积和构造确定,当出现上拔力时,铰接柱脚的锚栓应通过计算确定。

刚性柱脚的锚栓不仅起安装固定作用,而且在柱脚弯矩作用下承受拉力,锚栓的直径和数量应有计算确定。

为便于安装与调整,底板上的螺栓孔应比栓杆直径大0.2~0.5倍,锚栓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d ,铰接柱脚锚栓应设在柱翼缘内侧、刚接柱脚锚栓设在柱翼缘外侧。

1.4 靴梁和肋板的计算 b 1/a 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β 0.026 0.042 0.056 0.072 0.085 0.092 0.104 0.111 0.120 0.125
靴梁与柱连接焊缝承受柱身的压力,其高度由连接所需的焊缝长度决定,厚度略小与柱翼缘。

肋板按悬臂梁计算,肋板厚度、肋板与靴梁间的连接焊缝均按其承受的弯矩和剪力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