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课堂活动教案
幼儿园家长进课堂教案

幼儿园家长进课堂教案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幼儿园家长进课堂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幼儿园家长进课堂教案(一)活动时间:201X年X月X日上午活动地点:XX幼儿园活动目的:1.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
2.立足于幼儿园,放眼社会,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的辐射作用,争取社会各个方面对实现幼儿园管理目标的大力支持,协调好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我园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3.让小朋友们乐意与同伴、家长一起参加游戏活动,增进家园、亲子情感。
感受与父母、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大胆的个性,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
活动宗旨:家园同乐,健康和谐或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活动要求:1.教师在半日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中,要尽量考虑生活环节的合理化,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兴趣所在,使幼儿学得轻松、玩得愉快。
2.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孩子都有发言或者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家长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表现。
3.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中,提倡亲子活动的环节,使我们的家长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4.活动后教师应有意识地请家长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帮助家长解决疑难问题,使我们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园、家庭的合作活动。
活动及班级安排:1.中班:五大领域内容自选,要求要亲子参与环节。
2.做好早操、早锻炼的展示准备,加强早操练习,动作整齐,有力,秩序井然进退场。
3.做好各生活环节幼儿的处理能力学习指导工作、保育员做好各项卫生、消毒及保健工作。
4.通知到位,家长意见反馈表,签到表。
半日开放具体流程表7:35—8:15入园、晨检、晨读8:15—8:50早餐8:50—9:20早操户外活动9:20—9:30喝水如厕9:30—10:00教学活动(一)10:00—10:10喝水间餐10:10—10:40教学活动(二)10:40—10:50喝水如厕10:50—11:10户外活动11:10—11:50午餐及散步12:00—12:15睡前故事欣赏时间环节过程及要求: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7:30—8:00晨间接待放轻音乐,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关注幼儿情绪,指导幼儿将个人物品放到指定位置。
幼儿园家长进课堂活动方案(通用篇)

幼儿园家长进课堂活动方案(通用篇)一、活动目的家长进课堂活动旨在促进家园合作,增强幼儿园与家庭间的沟通与互动,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通过家长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形式1.活动时间: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进课堂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左右。
2.活动形式:家长可以选择参加正常上课时间的教学活动,或者是专门为家长设计的教学活动。
3.活动内容:课堂观摩、讲座、亲子游戏、小组活动等。
三、活动准备1.与教师沟通:家长和教师要事先沟通,明确活动的目的、时间、内容、形式等细节。
2.活动通知:幼儿园要提前通知家长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并邀请家长参加。
3.准备教具: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具、材料和道具等,以便于家长参与活动。
4.制定活动计划:为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幼儿园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教师的角色分工、家长的参与方式等。
四、活动流程1.开场仪式:由教师主持开场仪式,欢迎家长来到课堂,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课堂观摩:家长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观摩过程中,家长可以记录下孩子的表现和感受,以便后续与教师进行交流。
3.亲子游戏:为了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游戏,在游戏中促进亲子间的交流和合作。
游戏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行,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游戏。
4.小组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小组活动,可以是手工制作、游戏、探索性活动等。
通过小组活动,家长和孩子可以更好地互动,体现合作、分享和交流的精神。
5.讨论分享:在活动结束前,可以安排一段时间进行讨论分享,家长可以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也可以分享一些教育经验和心得。
通过这样的讨论分享,可以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从中获取更多的教育启发和帮助。
五、活动总结与反馈1.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由教师总结活动的效果和收获,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家长进课堂六年级教案

家长进课堂六年级教案教案标题:家长进课堂六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了解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提供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机会,促进家校合作。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1. 语文:阅读理解、作文、诗歌欣赏等。
2. 数学:小数、分数、代数、几何等。
3. 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4. 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
5. 社会:地理、历史、公民教育等。
教学步骤:一、家长介入学习(10分钟)1. 欢迎家长进入课堂,并简要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学习,提出问题、分享观点等。
二、语文教学(20分钟)1. 阅读理解:选择一篇适合六年级学生的文章,由家长和孩子一起朗读,并进行问题讨论。
2. 作文:给家长和孩子一道作文题目,鼓励他们一起动笔写作,并进行互相评价和改进。
三、数学教学(20分钟)1. 小数与分数:通过教具或实例,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索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代数与几何:给出一些代数和几何问题,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解决,并分享解题思路。
四、英语教学(20分钟)1. 听力与口语:播放一段英语对话或短文,家长和孩子一起听并回答问题,鼓励他们进行口语练习。
2. 阅读与写作:选择一篇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英语文章,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并讨论文章内容。
五、科学教学(20分钟)1. 生物、物理、化学: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科学实验或现象,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观察和探索,并讨论相关知识。
六、社会教学(20分钟)1. 地理、历史、公民教育:选择一个与当前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分享观点。
七、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总结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鼓励家长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学评估:1. 观察家长和孩子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2. 收集家长和孩子的作品和回答,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
3. 家长的反馈和意见。
初中家长进课堂优秀教案

初中家长进课堂优秀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校合作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家长进课堂活动是家校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促进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的了解,提高家长的教育参与度。
2. 促进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的成长。
3.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增进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促进家长与子女的亲情关系。
三、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和家长。
四、活动时间每学期末的最后一个星期。
五、活动内容1. 家长课堂:家长走进教室,与孩子一起上课,体验学校教育过程,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
2. 家长讲座: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家长分享教育心得,为其他家长提供教育指导。
3. 家长座谈会: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
4. 家长工作坊: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文体等活动,共同组织学生的课余生活。
5. 家长开放日:家长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设施环境,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
六、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家长进课堂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流程等。
3. 提前通知家长活动相关事宜,邀请家长参与活动。
4. 活动当天,安排家长进入教室,组织学生热情接待家长,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5. 活动结束后,收集家长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经验,为下次活动提供参考。
七、活动评价1. 家长参与度:以报名参与活动的家长人数来衡量。
2. 家长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家长对活动的评价,了解家长满意度。
3. 学生成长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活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八、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家长的教育参与度,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小学家长进课堂教案

小学家长进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和规划意识。
3、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素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规划未来职业方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家长自我介绍,简要介绍自己的职业,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职业介绍(15 分钟)1、详细介绍自己的职业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
2、分享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三)职业技能与素质(15 分钟)1、讲解从事自己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如知识、技术等。
2、强调职业所需的重要素质,如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
(四)互动环节(20 分钟)1、学生提问:让学生就家长的职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家长进行解答。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理想的职业,并说明原因。
(五)职业规划引导(15 分钟)1、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初步规划未来职业方向。
(六)总结(5 分钟)1、家长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六、注意事项1、语言表达要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家长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奖励积极参与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要注意与学校老师提前沟通,了解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另外,家长也要保持耐心和亲和力,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总之,小学家长进课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进课堂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家长进课堂教研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形成教育合力。
2. 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 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促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2023年6月四、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家长五、活动内容1. 家长课堂展示(1)主题:根据家长自身特长或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课堂展示。
(2)时间: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
(3)地点:各年级教室。
(4)形式:讲座、实验、游戏、互动等。
2. 家长论坛(1)主题:围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展开讨论。
(2)时间: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
(3)地点:学校会议室。
(4)形式:分组讨论、分享交流、专家点评等。
3. 家长开放日(1)主题: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时间:每学期一次。
(3)地点:学校各年级教室。
(4)形式:观摩课堂、参观校园、交流互动等。
4. 家长志愿者活动(1)主题:家长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如值日、监考、活动组织等。
(2)时间:根据学校需要,随时参与。
(3)地点:学校各处。
(4)形式:协助教师、参与活动组织等。
六、活动组织1. 成立家长进课堂教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各年级组负责组织家长课堂展示、家长论坛等活动。
3. 教务处负责协调各年级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各班主任负责组织家长参与活动,确保家长参与度。
七、活动评价1. 家长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活动的满意度。
2. 教师反馈:收集教师对家长参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家长参与活动的评价。
4. 活动效果评估:根据活动目标,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家长进课堂教案初中

家长进课堂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长走进课堂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与学校合作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
2. 增进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的相互了解,促进家校沟通。
3. 培养学生尊敬家长、感恩父母的态度,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家长走进课堂的意义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3. 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技巧4. 学生尊敬家长、感恩父母的教育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长走进课堂的目的和意义,引发学生思考。
2. 主体部分:a. 家长代表发言,分享走进课堂的感受和收获,以及在家校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b.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c. 家长与孩子互动环节: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孩子向家长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d. 家长与老师互动环节:家长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老师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现状。
3. 总结提升:a. 教师总结家长走进课堂的意义,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b. 学生发表自己对家长走进课堂的感受,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尊敬家长。
c. 家长、学生、老师共同承诺,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长走进课堂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沟通效果,以及家校合作的实际成果。
3. 学生尊敬家长、感恩父母的态度和行为。
五、教学建议1. 提前通知家长,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和目的,做好准备。
2.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确保家长、学生、老师充分参与,发挥各自的作用。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关注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
4. 定期开展类似活动,让家长更多次数地走进课堂,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希望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也希望能让学生认识到尊敬家长、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长进课堂活动教案

一、活动背景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我们特此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共同参与孩子们的成长过程。
二、活动目标1. 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2. 增进家长对学校教师的了解,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 通过家长参与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
三、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四、活动地点我校一年级(1)班教室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5分钟)由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2. 课堂观摩(40分钟)家长进入孩子所在的课堂,观摩教师授课,了解教学方法和内容。
3. 亲子互动(20分钟)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4. 教师经验分享(15分钟)由一年级(1)班班主任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解答家长疑问。
5. 家长发言环节(10分钟)家长就本次活动发表自己的感受和建议,与学校教师进行交流。
6. 结束语(5分钟)由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谢。
六、活动准备1. 教室布置:提前将教室布置得温馨又有欢迎气氛,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欢迎语,也可以摆放一些鲜花或气球。
2. 教学安排:教师事先准备好课堂教学内容,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亲子活动准备: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准备一些简单的亲子活动材料。
4. 通知家长:提前通过群、电话等方式通知家长活动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
七、活动注意事项1. 家长参与:请家长在活动期间保持手机静音,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和亲子活动中。
2. 孩子安全:请家长在活动期间照顾好孩子,确保孩子安全。
3. 疫情防控: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4. 活动秩序:请家长按照活动流程参加各项活动,保持活动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进课堂活动教案
课题:蛋壳画
三(六) 2014、12、10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蛋壳的性质(易碎),。
2、使学生了解蛋壳画的特点,用正确高效的方法来完成画面。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们初步了解蛋的结构性质,和蛋壳画构图的要素,为下一节课打基础。
如何让这种初步的介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教具准备: 自然状态下各种不同颜色的蛋;几幅蛋壳画学具准备: 纸、彩笔、蛋壳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蛋里有丰富的营养,但是蛋壳却可怜的被大家扔掉。
大家想想看蛋就当我们的厨师,那怎么帮助蛋壳宝宝也找到一个工作呢,
二、欣赏
三、蛋壳镶嵌画的制作方法是:
1、将鸡蛋洗净,剥去内侧的薄膜,用彩笔在蛋壳外侧涂上颜色。
2、油彩干后,把蛋壳弄成适当大小的碎块,然后按颜色分别放入小碟中。
3、在图板上用铅笔画好草图,(不要太复杂,因为蛋壳没有办法弄成
太精细的画面)用彩笔涂上颜色。
4、在图板上贴上双面胶,尽量不留空隙。
师:同学们先按老师说的试试看。
5、慢慢揭下双面胶上的纸条,用镊子将相应颜色的碎蛋壳贴在上面,尽量不要露出白底。
四、注意问题:
1、图画边缘的胶水涂整齐,胶水要适量;
2、将块较大的蛋壳贴在纸上后再按成小块,并用手指按碎;
3、用小刀将小块蛋壳向图边缘移动,形成理想的形状。
五、师生总结
本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变废为宝”的方法。
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回收再利用,只是人们缺少发现和创造,不但浪费了不少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应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学会改造环境的本领。
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帮助学生找到善于发现的眼、勤于创造的手、勇于探索的心。
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六、作业要求:
让学生回去初步尝试一下蛋壳画的制作,并收集一下蛋壳画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