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运动有益于老人健康

温和运动有益于老人健康

温和运动有益于老人健康

持续的、适度的运动可使人精神振奋,因为这样的锻炼可促使大脑分泌更多的心理“愉快素”。反之,激烈的、过度的运动却使儿茶酚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T细胞受体因“饱和”而功能锐减,同时还可反馈性地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减少,并抑制B淋巴细胞的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功能。因此,超负荷运动后人体极易疲劳,甚至加重已患疾病的病情。过度运动显然对身体不利。

也有很多人只在有时间或有心情时才偶尔做运动。这种偶尔为之的“运动”,对健康更是无益处,它很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甚至还会加重器官的磨损,导致寿命缩短。

因此有专家建议,宜将“生命在于运动”倡导语改为“生命在于适度运动”。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认为:“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指一种平缓的而非陡然的过程)的方式下进行。”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讲究舒适自然,循序渐进。比如跑步,刚开始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美国有关专家提出了“温和运动”的健身新观点。温和运动就是一种低强度、低能量消耗的运动模式,也称“适度锻炼”,即每周消耗2000千卡热量的体能,相当于打2~3小时的乒乓球。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一个合适的运动量,进行“温和运动”呢?目前比较公认且简便易行的评判标准是:以每次锻炼之后,感觉不到过度疲劳为适宜。也可以用脉搏及心跳频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若运动量大,心跳频率就快。正常成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40次为宜;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1)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内容提示: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老年人的饮食与健康(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老年人的睡眠与健康(良好睡眠) 老年人的运动与健康(适量运动) 老年人的养生与健康(心理平衡) 一、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1.老年人的定义联合国提出老年人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 65岁以上者发展中国家 60岁以上者老年期的阶段 ---年轻老人老老人高龄老人 60岁 65—74岁 75—84 >85岁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我国划分老年期的标准老年前期老年期长寿期百岁老人 (中年人) (老年人) (长寿老人) —————————45—59岁 60—89岁>90岁>100岁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2.人口老龄化是指在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数增加的一种发展趋势。影响人口老化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青年人口外迁增多。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3.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系数增加导致社会老龄化。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年满65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定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在古代有强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现代健康的定义: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明确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全安适状态”。 纠正对健康的误区 “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致英年早逝。人非机器,损害难以修复。 “有了钱好医好药可请到买到”。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自我保健)。 “潇洒活一生,不必讲究”。潇洒一时,痛苦一生。40岁年龄,60岁心脏! “健康教育是亏本工作”。缺乏近见(经济效益)和远见(社会效益) “健康教育科学性不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健康教育有很多学问。 “健康教育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全体医务人员都应该是健教工作者。 点评:提高全民健康素质,须进行健康观,健康价值观和健康行为的教育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牙齿—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骨—骨骼肌萎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54643电子教案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54643

岑溪市归义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七期 2012年7日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活动目的:通过此次健康教育,向社区居民讲授如何增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 活动主题:关注健康,关爱老人。 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10:00 活动地点:XXX村 参加对象:全体居民 参加人数:150人 主办单位:归义镇卫生院公卫科 活动流程:1、主持人介绍本次讲座的主题及讲座序言,然后邀请主讲人上台。 2、老年人健康知识。 3、总结。 工作安排:1、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村居民积极参加本次讲座。 2、做好会场安排工作。 活动负责人:XXX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一、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1、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系数增加导致社会老龄化。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年 满65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即可定 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 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牙齿—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骨—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耳—耳屏延长,近80岁的老人耳屏平均延长12毫米 2、器官功能下降视力、听力—下降(耳蜗与听神经变性→神经性耳聋)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脑血管阻力↑)胃—胃酸分泌量下降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完整版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心血管系统疾病老年人的注意事项 ☆药物的使用 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老年人应认真按照医嘱的剂量和服法用药,每日服用的药物应做详细记录;存放药物的药盒应开启方便,标签醒目,便于辨认取药;对可疑过期药要及时丢弃;服药后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对有心绞痛病史的老年人还应随身携带保健药盒。保健药盒中应备有速效硝酸甘油片、长效硝酸甘油片、潘生丁、亚硝酸异戊脂等,这些药物各有各的用途。保健药盒内的其他药物可根据个人的病情特点灵活选择,如以心跳过慢、血压偏低为主的冠心病患者,可备些硫酸阿托品或654-2片,以增加心率,提高血压;若以心跳过速或心律不齐为主要表现者,可备点异搏定及慢心律等。 妥善保管保健药盒非常重要,患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健药盒中所装的药物,每个药瓶只能装一种,不得混装,以免忙中用错。 第二,对药盒的药物要经常检查,看看种类是否齐全,缺少的药物应及时补上。如果有变质、破碎的药品要及时更换,特别是硝酸甘油片,有一定的失效期,凡是过期的药品一定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效果。 第三,保健药盒中所装的药物有些怕潮湿,有些怕挤压,有的怕光照。所以,患者必须妥善保管。

第四,病人千万不能怕麻烦,要时刻将药盒带在身上,换衣服时一定不能忘记将药盒装上。药盒要装在取出方便而固定的衣服口袋里,对这个装药盒的口袋,家人也要熟悉。夜间睡觉时应将药盒放在就近处,以便急用时随手即得。 第五,心绞痛发作时用药越早越好,有时用药延迟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其后果就不堪设想。急救药盒的作用,主要是用药时间突出个“早”字,患者必须正确掌握。 第六,冠心病发作时,除用药外,患者还不能忘记就地休息。病情如果严重,应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切莫延误病情。 ☆饮食 老年人忌暴食,宜少量多餐。控制钠盐的摄入,少食腌制食品,限制含咖啡因饮料。限制食物中胆固醇含量在300MG/D以下,对患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的老人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50MG/D以内,避免进食牛、羊、猪油和富有胆固醇的鱼子、蟹黄及动物内脏。老年人应食用脱脂或低脂牛奶,少吃蛋黄。肉类以禽类、瘦肉、鱼肉和其他水产品为主。黄豆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优质蛋白,老年人应食用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食用油宜用豆油,避免油炸食品。 ☆生活方式 定期锻炼包括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但应根据体力、病情、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在运动时应注意:避免在大量进食、喝浓茶、饮咖啡后2小时内进行活动,也不宜运动后即进食或喝浓茶、咖啡等:避免穿着过多而影响散热,加快心率;运动后,应休息15分钟后再洗澡,水温应控制在40°C以下。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时不提倡运动;寒冷、高温、高湿季节应减少运动量。注意观察运动过量的表现,如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异常的心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资料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良好健康状态的保护老年人的饮食与健康(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老年人的睡眠与健康(良好睡眠) 老年人的运动与健康(适量运动) 老年人的养生与健康(心理平衡)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识 1.老年人的定义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者老年期的阶段:年轻老人(60--74岁)老老人(75—84岁)高龄老人(>85岁) 2.人口老龄化是指在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数增加的一种发展趋势。影响人口老化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青年人口外迁增多。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系数增加导致社会老龄化。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什么是健康 现代健康的定义: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明确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而且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全安适状态”。 纠正对健康的误区 “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致英年早逝。人非机器,损害难以

修复。 “有了钱好医好药可请到买到”。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自我保健)。 “潇洒活一生,不必讲究”。潇洒一时,痛苦一生。40岁年龄,60岁心脏!“健康教育是亏本工作”。缺乏近见(经济效益)和远见(社会效益) “健康教育科学性不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健康教育有很多学问。 “健康教育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事”。全体医务人员都应该是健教工作者。 点评:提高全民健康素质,须进行健康观,健康价值观和健康行为的教育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体表外形改变须发—变白,脱落、稀疏;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牙齿—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骨—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耳—耳屏延长,近80岁的老人耳屏平均延长12毫米 2.器官功能下降视力、听力—下降(耳蜗与听神经变性→神经性耳聋)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脑血管阻力↑)胃—胃酸分泌量下降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动作、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反应速度减慢记忆、认知功能—减弱,人格改变→生活自理能力↓ 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

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一

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 宣传内容: 一、老年人锻炼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老年人宜进行的运动项目 一、老年人锻炼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心血管系统的特点与注意的问题 老年人心脏形态和结构的主要变化为心脏重量减轻,心肌纤维之间出现纤维化病变,左客观存在壁增厚,心室容积变小,瓣膜纤维化钙化。随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下降,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减少,60岁以上老人的心输出量仅相当于25岁青年人的70%左右。

根据老年人的心血管机能特点,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动作要缓慢有节律,尽量避免速度过快、敝气和腹压过高的运动,如举重、摔跤等,以免心脏负担过重。 2、要学会根据运动中的自我感觉、运动后的心率变化控制自身的运动量,有条件者最好每周测量一次血压。 3、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活动量应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能不盲目地增加运动量,以防心脏不能随较大的运动量而出现意外情况。 (二)呼吸系统的特点与注意的问题 老年人的呼吸道粘膜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萎缩现象,分泌功能下降,肺组织的纤维结缔组织增多,肺泡萎缩,肺泡面积下降,血液供给减少。胸廓常处于吸气状态,老年人的胸廓横径变小,前后径增大,胸廓的这种形态学变化对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变化特点,体育锻炼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体育锻炼时,即使进行活动量不大的运动也应多做一些深呼吸动作,以缓解由于胸廓横径变小而对呼吸运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2、应选择一些以隔肌收缩为主的腹式呼吸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而且可以调整和提高整体功能水平。 3、体育锻炼时,最好在环境幽雅、空气新鲜的公园或树林里进行,清晨空气中的负离子对身体具有良好作用。在多雾的清晨应尽量不在室外活动。 4、在患急性呼吸道疾病时,应停止进行体育锻炼。 二、老年人宜进行的运动项目 1、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自行车等。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 健身跑(即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走路大,在开始时应舒展活动一下肢体,放松肌肉,作好准备活动。然后展开双臂前后摆动,协调而又节奏,深而均匀地呼吸。锻炼应从慢至快,时间从短而长,开始初练时慢跑5~10分钟而不觉胸闷气短,然后每天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甚

2019年老年人如何健康运动

2019年老年人如何健康运动 篇一:老年人如何锻炼更健康 老年人如何锻炼更健康 记者赵文奎图雅 【导语】生命在于运动,但是步入老年之后从事运动就要更加注意了,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由于衰老的缘故,老人运动更容易受伤,那么老年人如何锻炼才能更健康呢? 【正文】侯大爷今年已经73岁了,每天他都要和老伴一起外出锻炼,十几年的坚持,他的身体不但倍棒,而且老伴的脑血栓也有了好转。 【同期声】市民侯大爷:年轻人、老年人健康人,都要早晨起来(锻炼),劳动人身体结实,对不对,坐在办公室的人不锻炼,不活动就不行,就这个道理,人要活动。 【正文】近年来,喜欢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尽管大多数人运动强度较小,但不正确的锻炼方法仍导致许多疾病,特别是软组织损伤。因为老年期软组织退化较快,且损伤后不易恢复,所以,老年

人参加体育锻炼,除选择较小负荷的运动项目外,还应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同期声】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富洪:关于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方法),我认为主要掌握两点,一个是适度,一个是方法,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并且适度。 【正文】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担心体能较差,可以多参与诸如太极拳、慢跑等慢节奏的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微微出汗,控制好心率。而游泳可以锻炼心肺功能、适当刺激鼻黏膜,对于冬季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老年人觉得自己上、下肢力量下降,可以 进行一些重量较轻的负重运动,如举小哑铃、扶墙俯卧撑等。 【同期声】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富洪:比如说有膝关节骨质增生比较严重的,有关节水肿的,疼痛的,这些病人尽量不要做太极拳这样的运动。因为它对膝关节的要求很高。如果实在需要打太极拳的话,不要蹲的太低,因为蹲的太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很大。

浅谈运动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浅谈运动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长寿因素所占比例的调查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所引发的疾病占老年人致死病因的一半以上,这就说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与其身体是否健康、患病概率是否下降以及是否长寿都是有着最直接关系的。可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所帮助。本文从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及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两方面加以论述,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有效预防疾病或者并发症的发生,让老年人可以更好地安度晚年。 关键词:运动;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影响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老龄化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相关调查表明,约80%的老年人都至少患有一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说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而运动是帮助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下面就从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对其产生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述。 1 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 1.1 适当运动 1.1.2运动目的 大多数老年人在老年阶段患病的关键原因就是缺少运动。运动的好处比比皆是,不但能够有效控制食欲消耗身体热量,而且能够维持并强化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使关节和肌肉得到放松,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弹性和柔软性。相关调查表明,一个每天坚持运动25分钟的人,一年后体内的骨盐量比那些不运动的人增加了百分之五。另外,老年人通过运动可以增强平衡能力,减少摔倒的几率,并且能够减少糖尿病、高血脂等多发病的发生,运动后新陈代谢更加规律,精力和体力也都更加充沛。 1.1.3运动原则 尽管老年人要选择一些运动来帮助自己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但是也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老年人去做。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身体机能、兴趣爱好等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由简到难,逐渐适应之后再加大动作难度以及增加运动的时间、负荷、强度等。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空腹或者饱餐之后进行运动,也不可以进行体力负担过重或者过于剧烈的运动,更不可以在生病的时候运动。另外,不要忘记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在运动之后也要有一定的放松动作来结束运动,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身体负担过重产生过度疲劳,从而避免意外的发生。 1.1.4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是益处最大的运动方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氧运动之后所消耗的热量是无氧运动的18倍,并且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负荷和强度都不大,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更加安全更加有保障的运动方式。骑车、游泳、步行、慢跑等都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众多有氧运动当中步行是最好的一种,排在终身运动项目的第一位。有关调查指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每天坚持散步3.2公里就能有效降低患病死亡率。 1.1.5运动强度 老年人在运动时强度不宜过高,一般来说选择中低等强度的运动即可。进行运动之后稍微感觉到有一些费力就可以了,少量出汗即可,千万不要做到感觉心慌气短的程度,尽量使最大耗氧量少于60%。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年龄、脉率来计算,计算公式是170-年龄=脉率。老年人要注意时刻掌握自身脉率,这样就能够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1.1.6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长短与运动负荷强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也就是说如果运动负荷强度较大,就可以适当减少运动时间,反之,如果运动负荷强度较小就可以适当增加运动时间。当然,具体情况也都是因人而异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