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一课时

合集下载

作文教学:在记叙中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教案

作文教学:在记叙中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教案

《在记叙中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教学目的:1、让学生明确记叙文中的描写、抒情、议论的作用。

2、教会学生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教学设计:教学上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点拨加学生例文和名家作品展示的方式,更直观地突破教学重点。

并通过讲练结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在记叙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习作展示片段欣赏:走进教室,阳光就从那儿洒了进来,这儿有我朝夕相处的朋友。

每天有不开心时,总会最先被好朋友看出,她总会关心着我,使出浑身解数让我开心。

有时她会给我讲她的糗事,有时她会向我撒娇,有时她会理智地和我聊天,她对我的安慰总能让我重新燃起希望。

和朋友们在一起时,所有烦恼和疲惫总会烟消云散。

她的言行温暖着我,如缕缕阳光,这不就是朋友对我的爱吗?于是,我收藏起这一片阳光,这片爱。

学生讨论,发现问题,教师小结习作总体情况。

1、总体看能审清题意,中心明确,但行文空泛,缺少生动的描写。

2、对于主题深意揭示不够,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

教师过渡语:对于大家在习作中缺乏缺少生动的描写,必要的抒情、议论。

今天我们借“收藏阳光”这问题来探讨如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二、引领学生重新审题1、文题再现:“收藏阳光”,学生思考。

2、教师引领学生重新审题。

首先,《收藏阳光》这一题目中的“阳光”有深意,它不仅指自然界的“阳光”,更象征“关怀”、“温情”、“奉献”和体贴、友谊、鼓励等情感支点,以及奋斗拼搏、不懈努力等进取精神。

审题首先要审清文题的这些人文内涵,才不致偏题。

其次,构思应虚题实写,从小处入笔,小中见大。

如阳光象征关怀,就要写从日常生活的某一细节中领悟到母亲的关怀;再如阳光象征友谊,可以写遭遇挫折等特定情境中同学的友谊就好比是让自己振作的一缕阳光。

总之,要让“阳光”饱含人文内涵。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刘春耀一、导入: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如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

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效果。

我们写作文时,应灵活巧妙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小学生以记叙文为主,我们教学重点也以记叙文为主,兼具议论文、说明文等)二、新课教学1、叙述的运用。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座房子,叙述就是房子的基础和结构。

叙述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

叙述以写人和叙事为主。

不管写人还是记事,都应做到清楚、准确、鲜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描写、抒情、议论等无从谈起。

下面试看一个成功的叙述片段:“爸!”在小厨房里洗碗的小于从窗口探出头来:“不光咱家院儿,这片都要拆,这是市政规划,好像以后要从这儿起高楼……”“又是楼!”老于一拍石桌,惊飞了几只正在觅食的麻雀。

“这几年为了盖楼,扒了多少四合院和胡同!我年轻的时候,早起在胡同口转悠,那刚出炉的馒头冒着蒸气,剃头匠吆喝着招揽生意,街坊见面打招呼……”老于微眯着眼,在回忆中微笑。

又突然猛醒过来,深深皱起了眉头:“没了,都没了,胡同也扒了,京味儿也……”他把“京味儿”三个字咬得特别重,引起了旁边几个人的共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湿润了眼眶。

一时间,小院里寂静无声。

点评:这个片段叙述的是一个老北京眼看象征着“北京的符号”的传统建筑“老胡同”正在拆迁、消失,不由得怅然若失,心中泛起了无限酸楚和留恋。

文字虽然不长,但有一定的感染力。

这感染力主要来自作者简洁、准确而流畅的叙述。

叙述的好坏决定了这篇作文的成功与否,可见叙述的重要。

2、描写的运用。

对文章精雕细刻,好像房子的内外装修。

记叙文的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

A、人物描写。

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细节描写。

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外貌动作描写,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doc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doc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黄琴记叙中结合抒情,可以激发读者的共鸣,以情感人,更好地突出和深化主题。

抒情和议论难分彼此,我们就叫“感受”。

近几年,作文评价标准把“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列为发展等级。

要引起师生们的注意。

前面我们训练过一次小片段,大家对“感受”有了粗浅的认识,这次课我们强化这种写法。

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记叙文干瘪枯燥的毛病,使之达到丰富生动的效果。

进一步提高语言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记叙,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或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基础或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渡转换上下文的内容或意思。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的作用是:①具体描绘出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形象地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可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引发或加深读者对人、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更具感人的魅力。

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的在记叙文中的作用:①用于文章开头,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②用于文章中间,主要是起过度与衔接的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③用于文章结尾,则是为了收束全文、呼应开头、揭示中心、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它又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都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抒情的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突出和深化作者的思想感情;③渲染气氛,贯通文章意脉等。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五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基本要点
3培养学生整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言:五种表达方式本身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它们分割甚至对立起来,好象议论文只能议论,记叙文只能叙述。

二、复习五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1、记叙:交代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交代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为议论提供依据。

2、描写: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景的感觉。

3、议论:在议论文中,为了使论点正确、鲜明、有说服力:在记叙类文体中起点题或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说明文中为了介绍各种知识,讲明各种道理。

4、抒情:起到传达感情的作用。

5、说明:在说明文中起“给人以知,教人以用”的作用;在记叙类文体中起到介绍背景、人物经历、环境方位、物体功能的作用;在议论文中起到交代情况、背景,援用论据或解释概念的作用。

注意点:综合运用,要注意“服从文体、服从主旨、增强效果”的原则。

三、课外语段训练(讲义)
四、以“溪流”为题写一段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文字。

语文园地一的课堂笔记

语文园地一的课堂笔记

语文园地一的课堂笔记语文园地一课堂笔记一、交流平台1.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本次交流平台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综合运用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各有特点,描写生动形象,说明准确具体,抒情真挚动人,议论深刻有力。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在本次交流平台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文章中的情感往往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来传达,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语言文字,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受其中的情感。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全面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识字加油站1. 形声字:本次识字加油站中,我们学习了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汉字,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

通过认识形声字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

2. 同音字和形近字:在本次识字加油站中,我们还学习了同音字和形近字。

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的汉字,而形近字是指形状相近的汉字。

通过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的读音和形状,提高识字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1.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在本次词句段运用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我们要善于抓住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 体会拟人句的作用:拟人句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人格化,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在本次词句段运用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体会拟人句的作用。

我们要善于抓住拟人句中的关键词,如“仿佛”、“好像”等,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拟人化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体会拟人句的作用。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一、析例请看下面一段文字,试指出各句的表达方式。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盛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宗璞《报秋》)1、在空格处填上表达方式。

第一句,,写出时间流逝之快;第二句,,用玉簪花的开点明时间已由夏天转入了秋天;第三句,,交待自己当时的吃惊心情;第四句,,用节气的变化说明时间将很快过去;第五句,,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强烈感叹。

2、这里面运用到了四种表达方式,在运用中有何特点?答: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写。

知识点记叙文中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也可以议论抒情。

而抒情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即寓情于所写的人、事、物、景之中。

议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揭示所写之事的意义,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深化中心。

二者常结合起来进行。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也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相互融合。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同上)这段话的第二句将与结合在了一起。

二、仿写示例:一朵花记叙:悬崖上,夹缝中,有一朵小花。

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伴。

描写: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枝轻轻颤抖,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孤女在偷偷的哭泣。

抒情:小花啊,你为什么哭泣,为什么流泪?可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还是伤心自己惨淡的身世?议论:不要哭泣,不要流泪。

你虽没有牡丹的高贵,但你有自己的典雅;你虽没有夜来香浓郁的芬芳,但你也有淡淡的清香;你虽没有栽插在镶金边的花盆中,生长在温暖的花房里,但你扎根大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分享着万物的灵气;更重要的是,你有着自身宝贵的顽强的生命力。

2012年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012年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011年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内涵点说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要能够“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记叙中结合抒情,其作用在于通过抒发情感来激发读者的共鸣,以情感人。

记叙中结合议论,其作用在于适时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或喜好,更好地突出和深化主题。

抒情与议论往往难分彼此,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方式来丰富文章情感的容量。

简而言之,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其抒情用以调动读者情绪,打动人心;其议论用以揭示意义,点明主旨。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评分细则来看,将“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将“语言通顺,表达方式恰当”“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列入“发展等级”。

记叙文达到情感真挚的途径,一种是在记叙的过程中渗透强烈而真切的感情,一种是在记叙过程中直接将感情倾泻出来。

方法指津1.记叙中的抒情记叙中的抒情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抒胸臆,一种是间接抒情。

示例:(1)直接抒情“我心里暗笑他的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这几句以反衬手法强烈地烘托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关爱,以及自己其时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并不理解的无边追悔和深深自责。

感叹句式增强了抒情效果。

(2)间接抒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十余年了。

”(朱自清《背影》)朴素的语言,貌似平静的叙述,其实蕴含着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复杂感情,既有莫大的遗憾,更有无边的思念。

在叙述过程中直接抒情,可以充分表达作者按捺不住的涌动的情感,倾诉式的抒情性文字利于对笔下的人、事、景、物作出情感化的判断或评价,溢于言表的情感很容易直接感染读者;而间接抒情把浓烈的感情熔铸在叙述之中,让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由叙写的事件进程、人物的言谈举止或画面的主体背景之中,感受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

这时候,作者笔下的事是情化了的事,读者从简洁的文字和貌似平静的叙述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潮水在奔流。

2.记叙中的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方式比较灵活多变,常见的有三种: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16.《洛阳诗韵》教参(含“练习与思考”)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16.《洛阳诗韵》教参(含“练习与思考”)

十六洛阳诗韵课文分析本文是一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优美散文。

作者从不同侧面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洛阳古、洛阳美、洛阳绝、洛阳奇,描摹这一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抒发了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挚爱的感情。

全文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1-第5自然段),写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有着笃诚的崇拜。

第1自然段,作者用浓重的抒情笔调抒写对洛阳如痴如醉的感情。

作者曾长期工作在河南,对中原怀有深厚的感情,但“最忆是洛阳”,突出了洛阳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

“情思悠悠”,强调了思念之长,“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更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第2自然段,用一个比喻句,交代了洛阳的地理位置。

“璀璨的一颗”明珠,突出了洛阳在黄河沿岸城市中的地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堪称黄河文明的代表。

第3自然段,写洛阳的文化遗产,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

作者一开始用“一似”、“又像”两个比喻写洛阳的雄浑和动人,接下来连用两个“不”字,加以否定,并还洛阳以本来面目。

“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写出了沉甸甸的历史感。

“从洛阳发掘的文化遗产,足可代表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既说明上文的“厚重”,又点明了“馈赠和沉积”的内涵,它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第4、5自然段,写作者偏爱洛阳的原因,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机遇和亲缘”,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洛阳作为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

抄录古句,慰勉兄长,似可作“机遇和亲缘”的解释;但作者“笃诚的崇拜",无疑源自洛阳曾是全国乃至亚洲经济文化中心。

而下文说洛阳的名字“充满文情和诗意”,说洛阳历代才俊辈出,显然非指经济而指文化。

因此把上下文联系起来看很清楚,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自然是指洛阳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

第二部分(第6-第15自然段)写洛用的古、美、绝、奇。

这部分由五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第6自然段)写洛阳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的四个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 单元共 课时
本节为第课时
主笔教师
周芳华
讲课教师
课题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阅读法 点拨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情感目标
在写作中表达真实情感,感受亲情、友情等。
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写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写记叙文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几种表达方式,将文章写生动。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记叙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赏析探究:
1、记叙文常识回顾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二、记叙与描写
记叙文中,记叙重在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要做到头绪清楚,脉络分明。有关要素交待明白,主次详略处理得当。
描写重在形象逼真地再现人物和事物的形态,要善于捕捉对象的他正,突出展现特征的细节,描写要细腻逼真,给读者留下具体鲜明的印象。
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能够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记叙与议论
(一)回顾议论常识
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进行严密的论证,用充分的论据来论证论点,把观点和态度鲜明的表达出来。
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文章,常以叙事的方式表达内容,但既然是写人叙事,当然离不开对人物、景物、场景的描写。
1、人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白描。
2、景物描写是对景物和周边环境、陈设进行描写。写作时应注意详略得当,动静结合。
3、场景描写是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活动场合内进行描述。
总之,不论哪种文体,记叙与议论、抒情、说明相结合一定要注意内容方面的内在联系,要注意表达方式转换时衔接自然,使文章融为一体,更不能不着边际大发议论,空头抒情,与上下文内容不相及。
训练迁移
一、赏析例文鉴赏。
二、课后习题一,见课本144页。
拓展评价
一、作业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三,下节课点评赏析。
(二)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中穿插议论,必须处理好记叙与议论的关系。议论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要与议论文中的议论区别开来。记叙文中以记叙为基础,议论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深化。
以记叙为基础,把人和事写好,写得具体、生动、充分,议论才有基础,否则议论就会落空。记叙文中首先要把记叙材料写好,而后再考虑穿插议论,把所记人物和事件的本质意义准确揭示出来,切忌脱离记叙而空发议论。
技能目标
提升对作文的兴趣,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文中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作文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作文生动起来。
教学难点
作文中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并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关键
写作练习,指导点评
教学过程
双边活动
内容创新
组织教学:
导读启示:
我们都知道,作文的表达方式有多种,比如议论,比如记叙,比如说明等等,以议论为主的文章是议论文,以说明为主的文章是说明文。但是一篇文章要写的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文体,可重点以一种或两种表达方式为主,但根据内容的需要,可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中的几种方法融合于同一篇文章中。
5、记叙与说明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记叙文中的说明不同于说明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为了把事物讲得更清楚。
小结归纳
表达方式的运用与文章的主题和全篇的气氛应该是统一的,写作时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和作者思想情感发展的需要,紧密围绕中心,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二、完成《语文课堂自我评价表》
课程导入
简要复习回顾提问
教师明确
回顾提问
教师主讲
学生小结,教师概括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描写
记叙文 抒情
议论 ☞ 主旨(深化)
说明



附:语文课堂自我评价表
我参与我快乐
自我评价
优秀
合格
需努力
自信力
合作力
竞争力
学习力
我的收获
我还没有掌握的问题
我认为本篇课文还应讲的问题
四、记叙与抒情
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它是直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手法;间接抒情是作者凭借所叙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因事缘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三种。
在记叙文描写中常常穿插抒情,可以使情感得到渲染,主旨得以明确,主题得到升华。抒情要“真”,只有真情实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