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句型
作文写作中的语法与语言运用大全

作文写作中的语法与语言运用大全在写作中,语法和语言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正确的语法和得体的语言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使文章更加流畅和易读。
本文将介绍作文写作中常用的语法规则和技巧,以及一些优雅的语言表达方式,帮助你提升写作水平。
一、基础语法规则1. 主谓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方面要保持一致,例如:He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 (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2. 时态一致:写作中要注意时态的正确使用,要保持句子的时态一致。
例如:I studied English yesterday. (过去时态)3. 名词性从句:将一个句子中的某一部分变成一个名词性成分,如主语、宾语、表语等。
例如:What he said is true. (主语从句)4. 并列句与复合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分句组成,复合句则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例如: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I also enjoy watching football. (并列句)When I was young, I dreamed of becoming an astronaut. (复合句)二、语言运用技巧1. 合理使用连接词:连接词可以使文章更连贯,使得观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
例如:however, therefore, in addition, on the other hand等。
2. 使用适当的修饰词:修饰词可以让文句更具有生动感和形象感,丰富语言表达。
例如:beautiful, interesting, challenging等。
3. 丰富的动词和形容词:使用动词和形容词的不同形式,可以让文章更加有趣和具体。
例如:run—sprint, big—enormous, happy—ecstatic 等。
4. 恰当使用比喻和拟人: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富有感染力,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观点。
常用写作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只有5种)二、表现手法:对比、类比、象征、衬托、烘托、反衬、比喻、幽默、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虚实结合象征、托物言志的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三、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加强语气。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因表示原因或理由

因表示原因或理由在我们日常的交流和写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表达原因或理由的情况。
无论是根据因果关系进行推断,还是解释某个事件的发生,正确地表达原因或理由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句型,帮助您更准确地表达原因或理由。
1. 表示原因的常用句型- 由于 (due to)- 因为 (because)- 既然 (since)- 造成的原因是 (the reason for)- 出于 (out of)- 基于 (based on)- 鉴于 (in view of)- 为了 (in order to)- 为何 (why)2. 表示原因的句子结构表达原因或理由的句子结构多种多样,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句子结构,供您参考:- 主语+谓语+由于/因为/既然+原因例如:由于天气恶劣,他决定取消出门的计划。
- 主语+谓语+造成的原因是+原因例如:这次交通堵塞的原因是施工现场出了问题。
- 主语+谓语+基于/鉴于+原因例如:基于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
3. 表达原因或理由的高级句型- A是由于B而造成的。
例如:这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大意而造成的。
- A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B。
例如:这次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团队合作不够紧密。
- A是B的结果。
例如:他的成功是勤奋努力的结果。
- 由于A,所以B。
例如:由于缺乏经验,他未能胜任这个岗位。
4. 表达原因或理由的词汇- 原因 (reason)- 理由 (cause)- 由于 (due to)- 所以 (so)- 因此 (therefore)- 结果 (result)- 由于此外 (besides)- 推测 (speculate)- 根据 (according to)在写作中,正确地表达原因或理由对于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上述的表达方式和句型,您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您的意思,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您的观点。
当然,在使用这些句型和词汇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使整篇文章更加流畅和准确。
大学写作中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

大学写作中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在大学学习和写作过程中,正确使用句型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句型的选择以及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能够使文章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大家在大学写作中提升文笔。
1. 引言段句型在文章的引言段,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句型来引入主题。
例如:a. 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b. 近年来,人们对于...的兴趣日益增长。
c. 关于...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2. 定义与描述句型在正文部分,我们常常需要对概念或现象进行定义和描述。
以下是一些比较常用的句型:a. ...可以被定义为...b. ...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c. ...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3. 分类与比较句型在分析问题时,我们可能需要进行分类或比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型:a. ...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
b. 与...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
c. ...和...在许多方面相似。
4. 引用与举例句型在证明观点或支撑论据时,引用和举例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引用和举例句型:a. 如...所言:“...”b. 举个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c.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说明了...5. 结论与建议句型在文章的结尾,我们需要给出结论或提出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型:a. 综上所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b.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c. 鉴于这些因素,...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通过运用这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你可以提升你的写作层次,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流畅性。
当然,在写作中要注意句型的合理运用,避免重复和啰嗦,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有序性。
同时,除了句型和表达方式,我们也需要注意语言的多样性和准确性。
尽可能使用恰当的词汇和短语,避免使用重复或模糊的词语。
此外,要确保写作过程中的语句通顺,整体表达流畅,以提高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大学写作中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在提升文章质量和逻辑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 常用写作手法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
5.描写手法: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纲陈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观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时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小说阅读: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称为小说三要素。
考点题型均是围绕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这一核心。
2.阅读策略(1)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主要考察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辨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合理性探究。
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常见提问方式:①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品质。
②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人物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意义)。
答题模式:文章通过(描写方法)的描写方法,如(举例说明),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形象)(2)把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在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多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1. 直接陈述:这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即直接陈述事实或观点。
例如,在求职信中,可以直接陈述自己的求职意向和能力;在申请信中,可以直接陈述对某个项目或奖学金的申请。
2. 描述性语言:这种表达方式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句子来描述事物或情况。
例如,在产品推销信中,可以使用描述性语言来描述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3. 比较和对比: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事物或观点,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推荐。
例如,在推荐信中,可以比较不同候选人的优点和缺点,以帮助雇主做出决策。
4. 引用数据和事实:通过引用可靠的数据和事实,可以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例如,在市场调研报告中,可以引用行业统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市场分析和预测。
5. 使用例证:通过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或论证,可以
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在建议信中,可以使用实际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建议。
6. 使用引言或引用: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经典的名言,可以增强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和深度。
例如,在研究报告中,可以引用专家的研究成果来支持自己的研究结论。
以上是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表达方式,可以使自己的应用文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可信度。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

文章常见的表达方式:1.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
作用是能画龙点睛,有点及面启发读者去体味生活的底蕴。
2.议论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它往往点明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3.记叙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
4.说明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
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
能够使人或物更加的清晰准确。
5.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
作用在于使文章中的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更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章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作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写作中常用表达方式

写作中常用表达方式1.….是…..1)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It is easy to say but difficult to practice.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2)他获奖是最令人激动的消息。
It was the most exciting news that he got the prize.3)掌握一件事是很难的。
4)我们知道一些学习方法是有必要的。
2.很有可能会…; 大可…主语+ may well+ 动词原形。
陈述句+ and well +主语+ may.1) He may well get very angry.He gets very angry, and well he may.2)他很可能会这么说。
3.渐渐开始,转而开始主语+ come to +动词原形。
1) 我越了解他,就越喜欢他。
The more I knew him, the better I came to like him.2)她渐渐意识到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4.习惯做某事主语+ make it a rule to +动词原形。
主语+ make a point of + 动名词It is a rule with sb.+ to +动词原形。
过去的惯常行为:used to do我习惯在傍晚的时候出去散步。
I make it a rule to go out for a walk towards evening.I make a point of going out for a walk towards evening.It is a rule with me to go out for a walk towards evening.1)他过去常常在星期天到我家访问。
2)我每天通常早起,洗个冷水澡,到外面散散步,然后再以清晰的头脑做我的每日功课。
5.据说。
;听说。
据说运动会在月底举行。
The sports meeting is said to be held at the end of the month.It is said that the sports meeting will be held at the end of the month.I am told that the sports meeting will be held at the end of the month.I/ we hear that the sports meeting will be held at the end of the month.1)听说在开幕式结束后,上午10:30 就可以进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阐述观点、看法或进行说明、论证时的常用表述和句型
(1)就我所知:as far as I know, to my knowledge
(2)在我看来:from my point of view, in my view/opinion/personal judgment
(3)关于,就……而言:in reference to, with regard to , in respect to/of, as to, as/so far
as…is concerned
(4)一般说来:generally speaking
(5)概括地说:in general terms
(6)严格地说:strictly speaking
(7)更准确地说:precisely speaking, more specifically speaking
(8)可以肯定地说:It is safe to say that…
(4)事实上:in fact, in effect, as a matter of fact
(5)以……为例:take…for example
(6)特别是:particularly, in particular, especially
(7)再者,更重要的是:what’s more, more than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8)此外:moreover, furthermore, in addition, in addition to that, besides
(9)即,也就是说:that is, that is to say, or , namely
(10)换言之:in other words, or , that is
(11)正如前面所讨论的那样:as is previously discussed
(12)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as we have mentioned above
3.陈述或论证观点、看法、理由、措施或步骤时的常用表述和句型
1)提出问题时的常用词语
(1)……的原因有许多: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2)……的原因如下:The reasons why…are as follows:
(3)我的看法是……:My opinion is that…; From my point of view, …; In my opinion, …
(4)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The best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is…
2)展开论证时的常用词语和句型
(1)第一层
4.对事物正反、好坏或两种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对照时常用的表述和句型
(1)然而:while, whereas,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2)尽管如此:in spite of this, despite all this
(3)不管,不顾:regardless of
(4)但在另一方面:but on the other hand
(5)但是说到……我们认为……:but, as regard to…, we say that…
(6)与…相比:in/by comparison with, as compared with/be compared against
(7)对比之下:in/by contrast
(8)与…相反:as opposed to, in opposition to , instead of
(9)反之:on the contrary, instead
(10)不同的人对…有不同的看法:Different people look at…in different ways.
(11)情况正好相反:The contrary is the case.
(12)反过来也是对的:The reverse is also true. Vice versa.
(13)让我们把A与B作个比较:Let’s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A and B.
(14)他们的区别如下……:Their differences are/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
(15)A与B之间的不同在于……: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and B is/lies in /exists in/consists
in…; A is different from B in…; A and B are different in…
(16)
(17)然而,虽然A有很多优点,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Advantageous as A is, however, it has
in…; Their differences are/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17)根据这些统计数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we can
conclude/make a conclusion tha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provided by…, it can be seen that…
(18)与1998年相比,……上升/下降了10个百分点:By comparison with 1998, it
increased/decreased by 10 percent over the last year.
(19)与去年相比,……的数字/百分点增长至两倍/三倍:The figure/percentage has
doubled/tripled as against that of last year.
(20)1995年有个非常……的上升/下降的趋势:There was a very
slight/small/slow/gradusl/steady/remarkable/large/sharp/rapid/sudden/dramaticrise/increase/ drop/decrease/decline/fall/reduction in 1995.
(21)我国1996年的粮食产量是1966年的5倍:The yield of grain in our country in 1996 was 5
times as much as/greater than that of 1966.
(22)在1966到1996年间,我国的谷物产量增加了4倍:There was a 5 times increase in the
yield of grain between 1966 and 1996 in our country; The yield of grain in our country increased by 4 times in the years between 1966~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