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练习题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练习

《时间的脚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踪迹.( ) 装zhì( ) 悬崖绝bì( ) 腐蚀.( ) 沙砾.( ) 山麓.( ) 沟壑.( ) 粗糙.( ) 覆.盖( ) w éi m ù( ) 楔.形( ) 海枯石烂.( )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
缝⎩⎨⎧( )缝补( )裂缝 龟⎩⎨⎧( )龟裂( )乌龟⎩⎨⎧掸(dǎn )____惮(dàn )____弹(tán )____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声( )迹 周而( )( )花( )鸟( ) ( )长( )飞风雪( )( ) ( )( )连天4.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低洼 裂缝 崩落 死寂B .地壳 潜臧 犹豫 倾斜C .欣起 吹佛 包裹 磨损D .沙轮 烘烤 山涯 更替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卫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战争与和平》,真是妙手偶得....啊!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 .为迎接学校的文化艺术节,她和她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舞台剧。
D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为人云亦云....的话题。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 .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 .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7.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综合练习(含答案)

《时间的脚印》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踪迹烘烤低洼海枯石乱B.孔隙砂砾沉淀黄土高原C.粗糙包裹消逝悬涯绝壁D.帷幕踪迹崩落奇形怪状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3.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人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B.③①⑤④②C.③④①⑤②D.⑤④③①②二、填空题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腐蚀()山麓()龟裂()沟壑()掸去()浑浊()琥珀()楔形()湖泊()三、综合性学习1.下图是汉字“石”的演变过程,请欣赏不同的字体,并说明该汉字甲骨文的构造意义。
2.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
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
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
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
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
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即、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8课时间的脚印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逝去(shì) 掸去(dān) 沙砾(lì)B.浑浊(hún) 沟壑(hè) 琥珀(pò)C.装置(zhì) 龟裂(qūn) 裂缝(fèng)D.孔隙(xì) 腐蚀(shí) 粗糙(zào)2.下列选项中,字形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辨证帷慕消逝随机应变B.孔隙磨损粗糙奇形怪状C.犀牛裂缝遗迹海枯石烂D.迁徒追朔摹然销声匿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________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2)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________下来的结果。
(3)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________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
A.堆积覆盖沉积B.沉积堆积覆盖C.堆积沉积覆盖D.沉积填充堆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5、对下面各句所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漫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②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③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④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A.①比喻②拟人③拟人④反问B.①借代②拟人③拟人④反问C.①比喻②比喻③夸张④设问D.①借代②比喻③对比④反问6.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题8.时间的脚印基础练习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旅行(lǚ) 踪迹(zōng) 岩石(yán) 沙砾(lè)B.逝去(shì) 低洼(wā) 堆积(duī) 帷幕(wéi)C.龟裂(guī) 悬崖(yá) 崩落(bēng) 裂缝(liè)D.腐蚀(fǔ) 山麓(lù) 粗糙(zào) 装置(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楔形宝藏痕迹犹豫B.绝璧冲刷吹拂笨重C.孔隙遗体缓慢摩损D.浑浊沟壑沉淀虎珀3.结合语境,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这里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B.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C.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
(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D.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这里指裂开许多缝子。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___________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2)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___________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3)自然界某些转眼就___________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A.时时刻刻无时无刻消逝B.无时无刻无时无刻消失C.无时无刻时时刻刻消逝D.时时刻刻时时刻刻消失提升练习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
B.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C.通过学习《时间的脚印》,使我明白了岩石也可以记录时间。
D.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2.品读课内语段,完成(1)—(5)题。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8《时间的脚印》同步测试

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解析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踪.迹(____)腐蚀.(____)粗糙.(____)龟.裂(____)砂lì(____)山lù(____)wéi(____)幕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一旦中东地区局势出现动荡,我国的燃油市场也将随之出现波动。
B.我们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各显其能,使来宾们从中感受到中国青年的友好。
C.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调到北京去了。
D.他清楚地记得,一周前,一个人背着一个黑色的皮包,从这条小路匆匆地走进村子,径直走进了王明那有些破败的小院。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B.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C.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D.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B.—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练习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练习试题(含答案)㈠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沉淀/绽开湖泊/停泊分摊/海滩海枯石烂/沽名钓誉B.腐蚀/蚀本忌惮/掸去露天/山麓烘烤/一哄而散C.扫帚/打扫造就/粗糙刨土/刨刮掺杂/渗透D.地壳/躯壳海龟/龟裂倾斜/顷刻契约/楔形文字【答案】C。
㈡根据拼音写汉字1.浑zhuo〖〗;2.zong〖〗迹;3.沟he〖〗;4.jiao〖〗结;5.钟ding〖〗文;6.wei〖〗幕;7.沙li〖〗;8.低wa〖〗;【答案】1.浊;2.踪;3.壑;4.胶;5.鼎;6.帷;7.砾;8.洼。
㈢通读全文,填空。
课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介绍岩石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作出深入浅出的说明。
【答案】科普作品;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㈣阅读课文,选出信息与原文不符一项【】A.“海枯石烂”会有时。
B.每一厘米的岩石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时间。
C.根据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D.岩石的颜色反映了地壳的活动。
E.化石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答案】B。
㈤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时间在岩石上留下了哪些“脚印”?这些“脚印”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答案】留下的“脚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古代生物的繁衍及灭绝等大量信息。
导致因素:炎热的阳光、严寒、霜、雪、风、雨、空气、水和水中的酸类、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人类的活动等。
2.阅读第1-5段可知,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有哪些?课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钟表、日历、铜壶滴漏等。
目的是引出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发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索。
3.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
《时间的脚印》精品练习题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试题预览
《时间的脚印》练习题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shēngnìjì(___________)。
(2)两个个陆地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zhòu(_________)变形。
(3)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mò(___________)。
⑧当然,据专家们考察后认为,四川省富顺县发现的这18个“犀牛”足迹化石,应该是恐龙脚印。因为,罗贯山的地层时代比较早,属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或侏罗纪早期。那个时候,唯有恐龙才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脚印,而犀牛是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才出现的一类动物,故该足迹化石不可能是犀牛脚印化石。
B.《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D.《时间的脚印》——陶世龙——中国科普作家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竺可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的。
B.《恐龙无处不有》文题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强调了观点,肯定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
④这些巨大脚印化石,仿佛异常强烈地向今天的人们传递出神秘的生命信息,曾有原始生物在这一代顽强地生存过。那么1.5亿年前,是谁在神木县留下了大量的“脚印”?是远古人类,还是其他动物?
⑤当初,这些巨大脚印化石疑似为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所留下的。有的称其为大脚古人类遗迹者,以至联想到与陕西远古环境及人类起源研究有关。但考古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是恐龙留下的!专家称:“可以肯定这批足迹是恐龙的脚印,而非古人或古猿人的足迹!”通过对足迹的初步研究与分析,这些脚底状的脚印是食草性的小型蜥脚类恐龙足迹,而三趾型足迹则是由食肉的兽脚类恐龙所留下的。从脚印的保存情况看,至少有两三种不同的恐龙,对比陕西境内其他地方曾经发现的恐龙足迹,新的足迹类型明显有所不同,相关的分类学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来完成。
八年级语文下册 8 时间的脚印练习 新人教版

13.列数字如“海洋的 平均深度是3800米”。作比较如“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2000多米”。
14.D15.C16.D
◆提升题
17.D
18.光脑可以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光脑抗干扰能力强。
19.光子没有电荷(对其他邻近的光子和电子毫无影响)。
19.“光脑的抗干扰能力强"是由光子的什么特点决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段中与结尾句中的“无与伦比"相照应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1.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A. 时间顺序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
海洋确实浩大。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36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70%.而世界陆地的面积只有14900万平方公里,占29%。①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②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深度11034米。③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④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⑤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海水包围,水深将有2440米。⑥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2000多米!⑦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840米。
10.从A“敢斗惊涛骇浪”,“何惧雪压霜欺”,C“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中选出一句填入文中的波浪线上。最恰当的是___________。
11。 将A“千姿百态”,B“傲然挺立”,C“硕果累累”三个短语归位于文中的横线上,其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时间的脚印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腐蚀.(s hí)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ɡ)
B.喑.哑(yīn)稽.首(qí)楔.形文字(xiē)
C.龟.裂(ɡuī)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山麓.(lù)锲.而不舍(qì)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B.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C.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
D.就好像一丙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
..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
为人知
...的国学知识。
C.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
......,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5.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湖边、海边……形成的岩石就常常是这样的。
B.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D.在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6.请写出几句与时间相关的名言。
二、课外阅读拓展
台风的功与过(2017·湖北鄂州)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
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
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¼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
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
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
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
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8.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
..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10.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
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11.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
【答案】主旨: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思考:台风有过更有功,提醒我们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
8 时间的脚印参考答案
1.B(A项,“棘手”的“棘”是难读易错字,应读“jí”。
B项,正确。
C项,“慰藉”的“藉”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j픓jiè”,此处应读“jiè”,表抚慰。
作“含蓄”讲时,也读“jiè”,如“蕴藉”;另外,作“践踏,凌辱”讲时,读“jí”,如“狼藉”;作为姓氏时也读“jí”。
D项,“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此为形声易错字。
)
2.D(D项中的“丙”应当是“柄”。
)
3.C(A项,“斑斓”意思是“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用在这里符合语境;B项,“鲜为人知”意思是“很少有人知道”,符合语境;C项,“趋之若鹜”这是个成语,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常含贬义。
用在这里不正确。
D项,“远亲不如近邻”是“指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给予帮助”符合语境。
)
4.B
5.A(D项,这里不构省略,所以不需要省略号。
)
6.示例一: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示例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示例三: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示例四: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7.D
8.①带来降水。
②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③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程度。
④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
⑤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9.不能去掉。
文中的“主要”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如果去掉,则表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0.打比方。
用“江河中的涡漩”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11.主旨: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思考:台风有过更有功,提醒我们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