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下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八课《红楼春趣》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过着富足纨绔的生活。
雍正六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随家人迁回北京,后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二、相关资料《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三、多音字喇lā(呼喇)lá(哈喇子)四、教材解读:1.默读全文,本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吗?《红楼梦》中本回讲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贾宝玉带领着林黛玉、紫鹃、探春、宝钗、宝琴等和一群花团锦簇似的美人在大观园中赋诗连句,啸咏唱和,忽然窗外飘来一只大蝴蝶风筝,于是大家也纷纷加入有趣的放风筝的队伍。
2.文中写了哪些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他们分别放的是什么风筝?文中写了丫头们、宝钗、宝玉、探春、宝琴、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
宝琴放的是大蝙蝠风筝,宝钗放的是一连七个大雁风筝,宝玉放的是美人儿风筝,探春放的是软翅子大凤凰风筝。
3.文中风筝有哪些寓意呢?蝴蝶:美丽和爱情的象征。
螃蟹:财富和权利的象征。
蝙蝠:寓意遍福。
七雁:寓意弃雁。
凤凰:寓意高贵吉祥。
4.文章多次用到“笑”“乐”等字,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放风筝取乐,也照应了题目“趣”。
5.读了本文,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看见别人风筝挂在树梢,要拿下来给别人送回去,可见他心肠很好;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自己却没有放过,也不气恼,可见他没有贵公子的架子;看见美人风筝做得精致,心中欢喜,自己放了半天放不起来,众人笑他,他恨得把风筝摔到地上,指责风筝,这些言行中可以看出他很率真、纯真。
五、主旨归纳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展现了大观园里的青年男女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精品课件

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
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
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
从黛玉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手帕垫着手”是怕线割伤了手,“顿了一顿”试试 风力如何,“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动作娴熟。“风 紧力大”之时放风筝是最困难的,这时候却让黛玉来放, 加上她娴熟的动作,说明黛玉是一个放风筝的高手,与上 文“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呼应。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 般,众人吓了一跳。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是比喻,又是夸张,风筝触竹发出巨大声 响,必将引出丫鬟出门观看,引出下文放风筝。
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 单 他有这个不成!
反问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反问句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且语气更为强烈,表现了人物 直爽的性格特点。
从宝玉的言行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可以看出宝玉是一个性格随和,待人宽厚,易与相处的人。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 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
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 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语言描写
从这里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晦·暗(√huì měi)
金钗·(chā chā√i)
二、回顾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 大观园 (地方) 放风筝(做什么)的故事。阅读名著,遇到读不懂的内 容,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BD )(多选)。
A.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意思 B.知道大意即可 C.反复琢磨,弄明白为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
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活。
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是贾母的宝贝孙子。
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
以下是WTT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
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
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
”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
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紫鹃听了,赶令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
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
”宝钗笑道:“果然。
”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
”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道:“也罢。
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讲解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
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活。
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是贾母的宝贝孙子。
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
作者介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红楼梦》知识清单、阅读测试!多音字:兴xìng兴致 xīng兴盛hōng哄然大笑 hǒng哄人 hòng一哄而散近义词:齐整——整齐小器——吝啬忌讳——避讳晦气——倒霉精致——精美寂寞——孤独逼近——靠近笑嘻嘻——笑呵呵七手八脚——手忙脚乱各式各样——各种各样反义词:齐整——凌乱小器——大方晦气——福气精致——粗糙寂寞——热闹逼近——离开笑嘻嘻——哭啼啼七手八脚——有条不紊理解词语:【窗屉子】窗户上糊冷布或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
【丫鬟】婢女。
【齐整】整齐。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晦气】不吉利;倒霉。
【放晦气】旧时民俗,放风筝时故意剪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巴不得】迫切盼望。
【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的样子。
【剪子股】放风筝时,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称为“剪子股”【籰子】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顶线】风筝的系牵线,约长一二尺。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豁刺剌】象声词。
【咯噔】形容皮鞋踏地或物体撞击等声音。
【铰】剪。
【飘飘飖飖】随风飘动摇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课件(共18张PPT)

他们分别是怎么放风筝的?
小丫头们拿出放风筝的工具。宝琴放了个大蝙 蝠风筝。宝钗放了个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宝玉 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黛玉见风力紧了,将风筝 放走了。
小丫头们兴高采烈地准备着放风筝的工具。从中体会到她 们听说要放风筝时的快乐心情。
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贾 宝玉完全没有公子哥儿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 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看到了挂在树上的风筝,黛玉等人决定拿出风筝放晦气。 第二部分:(3—6自然段)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放风筝的欢乐场景。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 般,众人吓了一跳。
这句话既是比喻,又是夸张,风筝触竹发出巨大声响, 必将引出丫鬟出门观看,引出下文放风筝。
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 顶线就好了。”
这句话说明黛玉是个放风筝的高手, 知道问题 出在顶线不好。与下文“那一年不放几个子” 相 照应。
产生了什么“趣”事?
①大家的风筝都放起来后,宝玉的美人儿风筝 却放不起来,他急得头上直冒汗。②众人笑宝玉, 宝玉就恼得把风筝摔在地下。③黛玉把风筝放走, 大家说是放走了病根儿。④大家把风筝线铰断, 看风筝随风飘走。
思维导图
黛玉提议放风筝
红
楼 春
众人一起放风筝
趣
向往自由 期望幸福
剪短引线寄托愿望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 背景,既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 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你们放风筝时是 一派怎样的景象呢?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贾府,看看大观园里 放风筝的场景。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红楼春趣》。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
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
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
”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
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紫鹃听了,赶令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
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
”宝钗笑道:“果然。
”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
”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道:“也罢。
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
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
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
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
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
五年级语文红楼春趣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红楼春趣知识点
红楼春趣是《红楼梦》中的一部分,主要描写了贾母家族的生活场景和大观园的盛景。
以下是五年级语文红楼春趣的知识点:
1. 大观园:大观园是贾府中的一处庭园,由贾母主持修建,以盛大的场面和华丽的建
筑闻名。
大观园是贾府中文化艺术的中心,也是贾府的重要活动场所。
2. 春色满园:红楼春趣描写了大观园春季的盛景,花草繁茂、鸟语花香,处处洋溢着
春天的气息。
3. 文化艺术:贾府是一个重视文化艺术的家族,大观园聚集了许多才子佳人,每逢春天,贾母会请来各种文艺活动,如诗词对答、曲艺表演等,大家一起享受文化艺术的
熏陶。
4. 和谐生活:大观园是贾府成员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贾府的男女宾客可以在这里欢
聚一堂,相互交流感情,加强彼此的情谊和家族的凝聚力。
5. 管家贾琏:红楼春趣中出现了贾府的管家贾琏。
他是贾府的高级仆人,负责管理大
观园以及贾府的日常事务。
他机智聪明、勤劳努力,得到了贾母的信任和赞赏。
6. 外在场景和内心活动:红楼春趣不仅描写了贾母家族的春季生活场景,还通过人物
的对话和行为,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点。
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更好地了解
人物的内心世界。
7. 贾母的重要性:贾母是贾府的家族长辈,对家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善良聪明、宽容大度,在贾府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她对文化艺术的推崇和她与
家族成员的关系都是红楼春趣的重要内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精品课件(共74张PPT)

huì chāi
chǎnɡ
xí
pà wán ɡē
jiǎo
zǐ
多音字
散 sǎn (散漫)(松散)
sàn (散步) (散场) 1.她剪掉了松散的线头。( sǎn ) 2.我百无聊赖地沿着小溪散步。( sàn )
词语解释
连一连。
小器
忌讳
敞地
晦气
飘飘飖飖
空阔宽敞的地方。 不吉利;倒霉。 肚量浅窄、偏狭。 形容随风飞动,飘扬。 对不吉利的言行有所顾忌 。
1.宝玉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
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 率真、顽皮 )
2.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
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
我且拿起来。”
( 直爽、顽皮)
课外练习
阅读《红楼梦》中的 其他章节,感受古典名著 的魅力。
8 红楼春趣
RJ·5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记忆捡到风筝,决定放风筝。 第二部分(3—6):大家一起放风筝,剪掉晦气。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本文哪一个人物让你印象深刻?
作者刻画的每一个人 物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
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
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兴趣浓厚
动作描写
宝琴笑道:“你这个不 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 翅子大凤凰好。”宝钗回头 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 的拿来也放放。”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 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 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 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 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 欢喜,便叫:“放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红楼春趣》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教材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
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活。
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是贾母的宝贝孙子。
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
作者介绍: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
☛《红楼梦》知识清单、阅读测试!
多音字:
兴xìng兴致xīng兴盛
hōng哄然大笑hǒng哄人hòng一哄而散
近义词:
齐整——整齐小器——吝啬
忌讳——避讳晦气——倒霉
精致——精美寂寞——孤独
逼近——靠近笑嘻嘻——笑呵呵
七手八脚——手忙脚乱
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反义词:
齐整——凌乱小器——大方
晦气——福气精致——粗糙
寂寞——热闹逼近——离开
笑嘻嘻——哭啼啼
七手八脚——有条不紊
理解词语:
【窗屉子】窗户上糊冷布或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
【丫鬟】婢女。
【齐整】整齐。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晦气】不吉利;倒霉。
【放晦气】旧时民俗,放风筝时故意剪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
【巴不得】迫切盼望。
【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的样子。
【剪子股】放风筝时,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称为“剪子股”
【籰子】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顶线】风筝的系牵线,约长一二尺。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豁刺剌】象声词。
【咯噔】形容皮鞋踏地或物体撞击等声音。
【铰】剪。
【飘飘飖飖】随风飘动摇摆。
【展眼】比喻极短的时间。
【睃眼】斜着眼睛看。
【荒郊野外】指远离城镇的郊外、人烟稀少的地带。
【开交】结束;解决(多用于否定式)。
【哄然】形容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忒】太。
【促狭】爱捉弄人。
【小器】即小气,吝啬。
词语扩展:
出自《红楼梦》的成语:
水性杨花平心静气痴男怨女
金玉良缘横行霸道无法无天
没精打采指桑骂槐偷梁换柱偷偷摸摸
句子解析:
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写出了风筝撞在竹子上发出的巨大响声。
这句话既是比喻,又是夸张,风筝触竹发出巨大声响,必将引出丫鬟出门观看,引出下文放风筝。
2、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
反问句表达了肯定的意思,且语气更为强烈,表现了人物直爽的性格特点。
3、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
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
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通过对宝玉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突出了宝玉天真、顽皮、率直的性格特点。
4、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
”
这句话说明黛玉是个放风筝的高手,知道问题出在顶线不好。
5、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
”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
“手帕垫着手”是怕线割伤了手,“顿了一顿”试试风力如何,“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动作娴熟。
“风紧力大”之时放风筝是最困难的,这时候却让黛玉来放,加上她娴熟的动作,说明黛玉是一个放风筝的高手,与上文“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呼应。
6、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飘飘飖飖”写出了风筝在天空随风风飘荡的样子;“一时”“展眼”“再展眼”突出了风筝随风而去后,在天空飞行的速度很快。
风筝被铰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
开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
这个句子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
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作者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具体,表达了贾宝玉等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
7、众人皆仰面睃眼说:“有趣,有趣。
”
与题目《红楼春趣》呼应,点明主题。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写大观园外飘来一只风筝,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决定放风筝。
第二部分(3~6):写众人放风筝的经过。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大观园儿女的童真童趣和充满青春朝气的活力,体现了大家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问题归纳:
1、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三只风筝绞在一起的情景?
放风筝本就让人觉得有趣了,三只风筝绞在一起,“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更是热闹非凡,突出了中心。
2、文中的春趣表现在哪里?
(1)黛玉提议放风筝,小丫头们急忙七手八脚地去拿风筝,准备放风筝的工具。
(2)众人都拿自己的风筝来放,独有宝玉的风筝飞到房子那么高便落下来了,急得他头上出汗,众人都笑他。
(3)风劲过来时,黛玉接过风筝来放,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却不舍得放走风筝。
李纨劝她说放风筝也是放晦气。
于是紫鹃绞断风筝线,也放走了晦气。
(4)三个风筝绞在一起,众人一齐收线,结果风筝线断,飘飘飖飖飞去,热闹非凡,十分有趣。
同步练习1
一、组词。
屉()鬟()讳()晦()
届()鬓()伟()侮()
敞()钗()袭()纨()
蔽()杈()垄()执()
姊()帕()咯()绞()
妹()怕()格()郊()
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
2.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
3.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
4.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5.那风筝飘飘飘飖,只管往后退了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一会儿就不见了。
()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
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③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参考答案:
一、
抽屉丫鬟忌讳晦气
届满两鬓伟大侮辱
敞亮发钗袭击纨绔
隐蔽树杈垄沟执笔
姊妹手帕咯噔绞肉
妹妹害怕格子郊外
二、1.好像;2.端正;3.兴致;4.反正;5.转眼
三、1.飘飘飖飖”在文中指风筝在风中随风飘动。
它的近义词有飘飘洒洒、飘飘悠悠、摇摇荡荡、摇摇晃晃、飘飘忽忽、飘飘荡荡等。
“飘飘飖飖”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的姿态美,换成其他词语不能表达出这样的意思。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的风筝的形状。
因为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看到的形状很快发生了变化——变小、变模糊。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一时”“展眼”、“一会儿”。
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了解到风筝随风飞去后很快消失。
4.风筝被绞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
开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
这个句子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具体,表达了贾宝玉等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