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一、前言二、运输要求1.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水产品冷链物流采用冷藏车辆进行运输,确保温度的稳定和恒定。
2.温控要求:冷藏车辆应设置合适的温控装置,保持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不得超过水产品的存储温度要求。
3.包装要求:水产品应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包装严实,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损坏。
三、保鲜处理1.采集和处理:水产品应当在采集后进行及时的处理,去除腥味和杂质。
2.维持新鲜度:水产品应储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以延长保鲜期。
3.质量检测:在运输过程中,应定期对水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四、仓储操作1.储存环境:水产品的储存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波动和湿度过高。
2.包装处理:对水产品的包装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包装完好,防止水产品的破损和新鲜度的流失。
3.定期检查:定期对储存环境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储存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运输操作1.装车操作:在装车过程中,应保持冷藏车辆内部的温度稳定,确保水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2.运输过程: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冷藏车辆发生意外事故,保证水产品的安全和完整。
3.监控温度:在运输过程中,应定期监控冷藏车辆内部的温度,确保温度的稳定和恒定。
六、货物装卸1.货物装卸: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装卸设备,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2.温控措施:在货物装卸过程中,应保持冷藏车辆的门尽量关闭,防止温度的波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3.快速操作:货物装卸应尽量快速进行,以减少水产品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时间。
七、应急预案1.应急措施:在水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如发生温度波动或其他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抢救措施:如发现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及时调整温控装置、更换包装材料等。
八、员工培训1.培训要求: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员工应经过相关的培训,了解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操作规程和温控要求。
DB12T 563-2015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ICS67.120.10X22备案号: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DB 12/T 563—2015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ishery products2015-06-18发布2015-07-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货品包装与标识 (2)5 储存 (2)6 运输 (3)7 展售 (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奎发辛庆正郭儒家陈慧娟徐凤成高峰范旭杜宝荣孙彩英高玉斌刘璟本标准为2015年6月首次发布。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水产品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4456-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6543-2008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DB12/T 557-2015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DB12/T 558-2015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DB12/T 560-2015 冷链物流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DB12/T 565-2015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28577-2012、NY/T 2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冷链物流设备操作规程

冷链物流设备操作规程冷链物流是指在保持商品和产品在整个运输、贮存以及配送过程中的低温状态下,确保商品的品质和安全的物流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冷链物流在食品、制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冷链物流的顺利进行,合理的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冷链物流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提供一些建议,以确保物流过程中的高效和安全。
第一部分:设备准备在进行冷链物流之前,必须确保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首先,检查冷链设备的电源是否连接,并确保供电正常。
其次,检查冷库或冷藏车的温度计和湿度计,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此外,冷藏设备的运转状态也需要仔细观察和调整,包括冷冻温度的设定和维护。
第二部分:商品质量在冷链物流过程中,商品的质量和保鲜度至关重要。
因此,操作人员需要仔细检查和确认商品的质量。
首先,检查商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且没有任何异常气味。
其次,核对商品标签上的有效期和生产日期是否合规。
如果发现任何不合格或可疑的商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替换、清理或报告相关部门。
第三部分:设备操作在冷链物流设备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其操作正确,并保证安全性。
1. 冷库或冷藏车的装卸操作:在装卸商品时,应先根据冷藏温度要求,将冷库或冷藏车内的温度设定到适当的范围。
然后,检查车辆门窗是否关闭严实,并确保货物的稳定和安全。
在装卸货物时,应轻拿轻放,避免过度震动或损坏商品。
2. 温度和湿度监控:在整个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监控是必不可少的。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仪表盘上的温度和湿度读数,确保其在规定的范围内。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清洁和维护:冷链物流设备需要保持干净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污染物的滋生。
此外,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也很重要,包括冷冻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修,以及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第四部分:应急措施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发状况,如冷藏设备故障、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品质要求的提高,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冷链物流是指在水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冷藏、冷冻等技术手段,保持产品在适宜温度下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以保证产品的品质不受损害。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对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的一些建议:一、温度控制1.在不同的环节中,确定适宜的温度范围,保证水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不受影响。
在运输过程中,应通过冷藏、冷冻等方式保持适宜的温度。
2.配备相应的冷藏设备,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冷藏设备正常工作。
及时修复故障设备,以免温度波动对水产品造成损害。
二、包装管理1.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方式,确保水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
2.包装过程中,确保包装材料的完整性,防止水产品受到破损和污染。
尽量避免水产品与包装材料直接接触。
三、卫生管理1.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对运输、仓储、搬运等环节进行卫生管理,确保水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2.定期对冷链设备、仓库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滋生。
四、监测和追溯体系1.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监测和追溯体系,对水产品的整个流程进行跟踪和记录,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2.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预警和处理异常情况。
五、人员培训1.提供冷链物流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冷链物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卫生和安全管理的要点。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督和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冷链设备和其他相关物流设施。
六、法律法规的遵守1.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冷藏运输规定等。
确保水产品的冷链物流服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定期检查自身的冷链物流服务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整改和纠正问题。
通过以上的规范措施,可以保证水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性。
冷链物流仓库操作规程

冷链物流仓库操作规程《冷链物流仓库操作规程》一、冷链物流仓库的基本操作规程1. 温度控制:严格按照产品要求的温度要求进行温度控制,定期检查和校准仓库温度控制设备,确保温度稳定性。
2. 货物存放:按照不同产品的要求将货物分类存放,并且在存放过程中要避免货物之间的交叉污染。
3. 包装要求:对于冷链运输的货物,要求进行严格的包装,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质量。
4. 出入库记录:对于每一批次的货物出入库都要进行记录,包括时间、数量、出入库原因等。
5. 设备保养:定期对冷链物流仓库的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6. 库内清洁:保持冷链物流仓库内部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防止细菌滋生。
7. 库存检查:定期对库存进行检查和清点,确保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与记录一致。
8. 库内安全:加强对冷链物流仓库的安全管理,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
二、冷链物流仓库的操作流程1. 接收货物:当货物到达冷链物流仓库时,要对货物进行接收确认,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2. 存储货物:根据货物的要求进行存储,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完整性。
3. 出库货物:当需要出库时,按照出库原因和数量进行出库,并进行出库记录。
4. 运输货物:对需要运输的货物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识,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5. 定期检查:定期对冷链物流仓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环境的正常运转。
6. 库存盘点: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和质量的一致性。
7. 库内整理:定期对冷链物流仓库进行整理和清洁,确保仓库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8. 安全防范:加强安全管理,对仓库进行安全防范,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
以上是关于冷链物流仓库操作规程的一些基本规定和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标准化地进行冷链物流仓库的操作管理。
水产冷链物流技术指南

水产冷链物流技术指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消费逐渐增加,对水产冷链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产冷链物流指的是从水产产品的采集、加工、包装到销售等全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控制和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氛等条件,以确保水产产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同时也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为了让水产冷链物流更加高效、可靠,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技术和要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指导。
一、温度控制水产品种繁多,不同的水产产品对温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合理设置温度。
采用先进的温控设备,如温度记录仪、温度监控系统等,保障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稳定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水产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二、包装材料选择水产产品的包装材料选择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保鲜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我们应选择耐寒、防水、防潮的包装材料,并确保包装材料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同时,在包装过程中,尽量减少空间,防止产品在运输时发生碰撞和摩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运输环境管理水产冷链物流中,运输环境的管理是关键。
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如冷藏车、冷藏货柜等,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保持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运输工具,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四、冷链设备维护冷链设备的维护是水产冷链物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需要定期对冷链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合理使用设备,避免过度开启或关闭冷链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物流效益。
五、风险评估与控制水产冷链物流中,风险评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如突发天气、交通状况等不可控因素的处理措施。
同时,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确保水产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和质量可控。
六、人员培训水产冷链物流的实施,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冷链物流管理操作规程

冷链物流管理操作规程一、引言冷链物流指的是在冷藏、冷冻和恒温条件下进行的物品运输、储存和配送过程。
由于冷链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各个企业和组织都需要制定操作规程以确保冷链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冷链物流管理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二、设备和设施管理1. 冷藏设备的选择与检查冷藏设备是冷链物流的核心,应选择具备良好性能、可靠稳定的设备。
每天开始工作前,必须对冷藏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温度恒定,并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
2. 仓库和运输设施的保养仓库和运输设施的保养是冷链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
仓库应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运输设施应保持整洁,确保冷链物流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最小化。
三、温度管理1. 温度记录和报警冷链物流过程中,温度的记录和报警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冷藏箱或储存区域都应配备温度记录仪,并定期下载温度数据进行分析。
当温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并记录事件和处理过程。
2. 温度监测和修正除了温度记录和报警之外,温度监测和修正也是必要的。
每个运输过程和仓储过程中,都应有专人进行温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温度修正,确保物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运输和储存。
四、货物包装与标识1. 包装材料的选择与检查包装材料是保障冷链物流质量的关键,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并定期进行检查。
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并能有效防止温度变化和外部污染物的侵入。
2. 货物标识和记录每个运输和仓储货物都应有清晰的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
标识应包括货物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同时,应对每个批次的货物进行记录,包括温度记录和货物状态。
五、员工培训和操作规范1. 员工培训冷链物流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冷链物流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熟悉所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每一位员工都应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
2. 操作规范为确保冷链物流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
冷链物流仓库操作规程

冷链物流仓库操作规程冷链物流仓库操作规程一、概述冷链物流仓库是专门用于储存和运输冷藏和冷冻货物的仓库,为了保证冷链货物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二、仓库安全1. 仓库员工必须经过培训,并且熟悉仓库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 仓库内应设置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水龙带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严禁在仓库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4. 仓库货物应按照规定摆放和堆垛,确保通道畅通,防止货物散落和堆垛坍塌。
5. 仓库内应设置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仓库内部和周边环境。
6. 仓库内部温度和湿度应定期检测和记录,确保恒温恒湿的要求。
三、冷链物资管理1. 仓库内应设置专门储存冷藏和冷冻货物的区域,并根据货物的不同特性进行分类存放。
2. 仓库内冷藏和冷冻货物的存储温度必须符合货物的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
3. 冷藏和冷冻货物的储存期限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过期货物应及时处理。
4. 冷链物资的入库、出库和移库必须进行记录,包括货物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5. 冷藏和冷冻货物的装卸过程应注意避免货物受损和温度波动。
四、运输管理1. 冷藏和冷冻货物的运输车辆必须符合运输规范,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 货物装车前必须进行货物确认,并确认运输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货物要求。
3. 运输车辆应配备温湿度记录设备,并对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进行实时记录。
4. 货物从仓库发出后,应密切关注货物的运输情况,并与承运人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
五、应急处理1. 仓库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 仓库内应设置应急通道和应急疏散指示标志。
3. 在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下,仓库员工应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好自身安全,并尽量保护仓库和货物。
六、清洁卫生1. 仓库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仓库内部环境整洁。
2. 垃圾和废弃物必须分类处理,并及时清理。
3. 仓库内应设置洗手间和洗眼器,并保持干净和畅通。
以上是冷链物流仓库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仓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ishery product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水产品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4456-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6543-2008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冷链物流 冷库技术规范冷链物流 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冷链物流 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NY/T 2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 28577-2012 、NY/T 2534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 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GB/T 28577-2012 ,定义 3.4] 3.2预冷 precooling 在下一道工序前的冷却,或在运输及入库前,对货品进行的快速冷却。
[NY/T 2534-2013 ,定义3.4]4 货品包装与标识4.1 货品包装4.1.1进入零售市场销售的低温水产品应进行预包装。
4.1.2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所使用包材应采用质料紧密而能隔绝水气 (湿气) 与油浸的材料。
4.1.3 内包装应完整,且不得使用金属材料钉封或橡皮圈等物来固定包装袋封口;内包装材料薄膜不得 重复使用。
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DB12/T 557-2015 DB12/T 558-2015 DB12/T 560-2015 DB12/T 564-2015DB12/T 565-2015 GB/T 28577-2012 、4.1.4 水产品的包装盒内应有合适的衬垫,单独包装的水产品,可无衬垫。
4.1.5 用于货品外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纸箱等应按照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应整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无毒无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
4.1.6 包装材料间应干燥通风,内、外包装分别码放,内包装材料应放于货架上,并加盖防尘设施。
4.1.7 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应确保水产品在正常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不应产生变质或遭受外界污染。
4.1.8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应符合GB/T 6543 的要求。
4.2 货品标识4.2.1 内包装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 规定。
4.2.2 每一包装上应清楚标明以下货品信息,且标签上的字迹应当清晰、完整、准确:a) 品名;b) 原料名称及原产地;c) 净重或数量:以千克(或数量)为单位,清楚标识;d) 保存条件:标明‘冷藏4 ℃以下'或‘冷冻-18 ℃以下';e) 保存期限;f) 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及电话;g) 委托加工的货品须标注受委托生产厂商与委托者的名称、地址及电话;h) 工厂的名称、地址及电话;i) 使用注意事项。
4.2.3 标签上应清楚注明货品为养殖或捕捞,以及货品来自水域的说明。
4.2.4 储运包装标识应符合GB/T 191 的规定。
5 储存5.1 储藏库5.1.1 库房规定应符合GB/T 31078 及DB12/T 557 的要求。
5.1.2 清空后的冷库在入库前应定期消毒。
5.2 入库5.2.1 长期保鲜储存的水产品,应达到储存温度,具体储存温度按照DB12/T 560 执行。
5.2.2预冷后的水产品应快速入库。
5.3储存码放5.3.1库内码放时应保证空气均匀流通。
5.3.2码放时应按照品种、规格、加工程度分库码放。
5.3.3入库后应及时对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进行记录。
5.3.4货品码放托盘间应有空隙,货品不能紧靠墙壁、屋顶或与地面直接接触,并应符合GB/T 30134 的规定。
5.3.5 5.3.6应预留人行通道及出入库通道。
逾期或腐败的货品至少每个月应汇集整理一次,并退还供货商处理。
5.3.7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易污染的货品混合码放。
5.4储存记录5.4.1建立温度及湿度控制方法与基准,视需求随时检查和记录。
5.4.2仓储应有存量记录,货品出库应有出货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加工批号、保质期、出入库时间、库房位置号、出入库单位、数量等,以对应盘点需求。
5.4.3 5.4.4每批货品应有出入库检验记录。
各项记录保存期限应参照DB12/T 565 的要求。
5.5出库5.5.1出库应按照“货品先进先出”和“货品保质期先到先出”的原则,并进行记录。
5.5.2装载作业区内任何处理作业应在符合货品保存温度或于15?C 以下场所迅速进行。
5.5.3水产品在装卸及运输配送时,货品温度应按照DB12/T 560 予以保存。
6 运输6.1运输车辆选取6.1.1车辆选取应符合DB12/T 558 的要求。
6.1.2建立运输车辆及车厢的维修及检验制度, 至少半年进行一次。
6.1.3用于输送、装卸的设备及用具应保持清洁。
6.1.4装载前应检查车辆及运输装备,确认制冷系统和除霜系统运转正常,确认车厢内无结露产生。
6.2 车辆预冷6.2.1 运输前车厢应进行预冷处理,使车厢温度达到货品所需的运输温度,具体执行DB12/T 560。
6.2.2 冷藏水产品运输车厢内的冷风温度应先预冷至4 ℃以下或达到双方商定的预冷温度。
6.2.3 冷冻水产品运输车厢内的冷风温度应先预冷至-18 ℃以下或达到双方商定的预冷温度。
6.3 装载6.3.1 装载作业区的作业时间、能量消耗、温度及湿度均应有控制措施。
6.3.2 待运时,应批次分明、码放整齐、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6.3.3 装载作业因故中断,车厢门应保持关闭,且制冷系统应保持运转。
6.3.4 运输时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易污染的货品混装混运。
6.4 厢内摆置6.4.1 运输车厢同一空间不得码放不同温度要求或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的货品。
6.4.2 水产品应与运输车厢四壁有适当的空间,并保持码放稳固。
6.4.3 使用保冷箱装运水产品,箱内应放置足够的蓄冷器保持温度。
6.4.4 车厢货品应按照“先卸后上”与“重下轻上”的原则码放。
6.5 运输过程6.5.1 运输过程中货品应防止挤压、防止水淋、防止受潮、防止曝晒、防止污染。
6.5.2 运输时应保持车厢内温度均匀,每件货品均可接触到冷空气。
6.5.3 运输配送期间,车厢门闭开频率应降至最低。
6.5.4 运输过程中禁止打开容器或货品包装。
6.5.5 用于盛装未包装的已处理生鲜水产品的容器应避免融化的冰水与水产品直接接触。
6.5.6 运输过程中应至少每10min 监测记录一次的车厢内温度,超出允许的波动范围应有警示,按货主与承运方协议规定及时处理,并符合DB12/T 564-2015 中7.4 相关要求。
6.6 运输记录6.6.1 建立温度控制方法与基准,并及时、准确进行记录。
6.6.2 水产品的温度在装卸货前均应加以检测及记录。
6.6.3 司机需携带手持终端设备或纸质纪录表,随时记录送货与交货状况。
6.6.4 承运方应保留装卸货的时间记录、车厢温度记录、运输配送期间制冷系统的运转时间记录。
6.6.5 长途运输期间水产品的温度应进行抽测;测试时应在低温的环境进行,且车厢门应保持关闭。
6.7 卸货6.7.1卸货作业区的任何处理作业应迅速,应于15?C 以下场所进行,并保持货品温度符合DB12/T 560 要求。
6.7.2冷冻水产品在装卸及运输配送时,货品温度应保持在-18 ?C 以下;冷藏水产品应保持在4?C 以下、冻结点以上。
6.7.3 6.7.4卸货时应轻搬、轻放,不得任意摔掷。
卸货应配备封闭式站台,水产品及其制品不应落地,且不应滞留于常温下。
6.7.5卸货作业因故中断,车厢门应保持关闭,且制冷系统应保持运转。
6.8交货验收6.8.1交货时按照合约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交货,并对数量和温度进行核对检查。
6.8.2货品温度的检测依据DB12/T 560 的温度测量方法;或者由货主与承运方或承运方与验收人员共同决定。
6.8.3 6.8.4查验货品外观是否因温度影响而产生变化。
须保留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到达目的地后的等待装卸时间和可追溯的温度等记录。
6.8.5交货发生有异议时,应在保证货品安全的条件下,按照合约规定及时处理。
6.8.6货品验收后,应迅速移入低温储存设备或空间内。
7 展售7.1展售容器7.1.1应配备符合展售温湿度要求的展售柜,其温湿度要求见DB12/T 560 。
7.1.2展售柜应保持清洁,并安装温度显示器。
7.1.3展售柜内备有冷风循环系统,货架或隔板有足够的间隙。
7.1.4展售柜应具备除霜功能。
7.1.5展售柜应清楚标注最大装载线。
7.1.6展售柜应安装温度异常警示器。
7.1.7展售柜不可设置于通风口、阳光直接照射和热源处。
7.2展售条件7.2.1进入零售市场销售的水产品应进行预包装,禁止无包装销售。
7.2.2内包装采用塑料包装,应符合GB/T 4456 、GB 9687、GB 9688 要求。
7.2.3冷冻货品与冷藏货品应依不同温度条件分开码放。
7.2.4低温货品展售商应建立有关展售柜操作及维护程序,作业人员应依照作业程序操作。
7.2.5销售的水产品应经过检验合格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7.2.6温度应符合DB12/T 560 的要求。
7.3 展售过程要求7.3.1 保持环境清洁。
7.3.2 以冰藏方式陈列、贩卖的水产品,应使用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冰块。
7.3.3 上架时按照“货品先进先出”和“货品保质期先到先出”的原则合理安排货位。
7.3.4 售价标注作业应在不影响水产品温度的环境下进行。
7.3.5 水产品不得置于低温柜的最大装载线以外的区域。
7.3.6 应正确完整记录展售柜的温度。
7.3.7 温度检测不应在除霜期间进行,除霜时段应在展售柜上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