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验方

合集下载

闭经的五大分类及中医调理疗法

闭经的五大分类及中医调理疗法

闭经的五大分类及中医调理疗法闭经是指女性在正常经期结束后,连续3个月或以上不来月经。

根据中医的观点,闭经可以分为五大分类,并有相应的中医调理疗法。

一、气滞血瘀型闭经气滞血瘀型闭经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内服药物过犹、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经期推迟、经血稀少、色暗而块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疏肝理气:常用方剂有柴胡桂枝汤、逍遥散等。

2. 活血祛瘀: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调经活血汤等。

二、肝肾不足型闭经肝肾不足型闭经多由肝肾亏损、病后虚弱、生活规律不当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经期延长、经血稀少、色淡而清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益肝肾: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2. 补气血: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等。

三、脾胃虚弱型闭经脾胃虚弱型闭经多由饮食失调、脾胃功能减退、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肢冷、面色无华、精神疲乏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调理脾胃: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2. 补益气血:常用方剂有归脾汤、八珍汤等。

四、湿热蕴结型闭经湿热蕴结型闭经多由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经期推迟、经血稠厚、色深而多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清热利湿: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大腹泻散等。

2. 活血化瘀:常用方剂有神血宝石散、三黄石膏散等。

五、心肾不交型闭经心肾不交型闭经多由情志不畅、过度劳累、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经期不调、经血稀少、色淡而清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补心肾: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等。

2. 补气血: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等。

以上是闭经的五大分类及中医调理疗法的介绍。

若遇到闭经问题,请尽早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以进行正确的辨证施治。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闭经85例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闭经85例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闭经85例寇瑞丽 山东省临沂大学医院(临沂276005) 摘 要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减治疗闭经的疗效。

方法:对85例闭经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桃仁、红花、香附、川牛膝)为基本方进行辨证加减治疗。

结果:治愈69例,总有效率95.2%。

结论:本方加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活血通经之功。

 主题词 闭经/中医药疗法 桃红四物汤/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1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69(2011)07-0781-01 笔者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本院门诊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继发性闭经8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85例病人均为继发性闭经,经妇科检查,B超排除妊娠、生殖器官肿瘤等。

年龄最小18岁,最大40岁,平均27.7岁,18~20岁7例,21~30岁54例,31~40岁24例;已婚71例,未婚14例,已婚未孕14例;病程3个月到1年。

腰腹痛者44例,黄带17例,白带14例,多次流产14例。

治疗方法 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

药物组成:当归、白芍、山药、山萸肉、杜仲、川牛膝各12g,熟地、枸杞子、紫石英各15g,川芎、茯苓、香附各10g,桃仁、红花各3g,菟丝子20g。

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

连服12剂为1个疗程。

临证加减:脾虚及肾,气血虚弱者加人参、白术、黄芪;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肾阳虚加仙灵脾、仙茅;腰腹痛加川续断、桑寄生、延胡索;乳房胀痛加王不留行、橘核;气滞血瘀加柴胡、枳壳、陈皮;寒气凝结加细辛、干姜、吴茱萸、肉桂;痰湿雍阻加半夏、苍术、南星、陈皮、枳壳,减熟地、白芍;湿热带下加金银花、土茯苓、红藤、车前子、黄柏。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月经来潮,连续3个月经周期,正常行经。

好转:月经恢复来潮,但周期不正常。

无效:月经未来潮。

治疗结果 痊愈69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

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

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

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
1. 茯苓四逆汤,这个方剂主要由茯苓、白术、甘草、干姜组成,具有温中健脾、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凝闭经、脾胃虚寒所致
的闭经。

2. 当归四逆汤,这个方剂主要由当归、白芍、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寒凝闭经的情况。

3. 芍药甘草汤,这个方剂主要由白芍、甘草组成,具有活血调经、缓解痛经的作用,适用于经血不畅、痛经引起的闭经。

4. 茯苓四逆加味汤,在茯苓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入当归、川芎、
红花等药物,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寒凝闭经、经血淤滞等情况。

5. 艾叶暖宫汤,这个方剂主要由艾叶、川芎、当归、生姜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的作用,适用于寒凝闭经、经血不畅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闭经的原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调整。

此外,中医治疗闭经还包括针灸、艾灸、推拿等疗法,以及调整生活习惯、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措施。

最后,闭经属于疾病范畴,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方剂。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闭经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闭经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闭经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加减血府逐瘀汤
【药物配方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各10g,生地黄、赤芍、牛膝、益母草、刘寄奴各15g,丹参、枳壳各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10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行血化瘀,活血通络.
【经典案例医案】140例患者,治愈78例,好转45例,无效17例,有效率87.8%.其中服药1个疗程月经已行56例,服药2个疗程月经已行67例,服药3个疗程月经未行17例.
【经验心得】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血瘀之症.由于本方药物性味辛温甘平、苦酸微寒,功能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为主,具有开瘀通滞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的作用.作者在该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所致闭经,收到了一定的疗效.方中用桃仁四物汤活血祛瘀;丹参、刘寄奴养血活血通络;牛膝行血散瘀引经下行;益母草行血祛瘀为妇科良药,故有益母之名;柴胡、枳壳舒肝理气;全方合用,能行血分瘀滞,解气分郁结,使瘀去气行经也行.
【方剂出处】林菜花.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闭经140例福建医药杂志,1998;20(6):153-154。

老中医:一剂治疗闭经的温经汤

老中医:一剂治疗闭经的温经汤

一剂治疗闭经的温经汤陈某,女,24岁,因减肥而导致经闭不行5个月,闭经3个月后开始治疗,应用黄体酮治疗3次,停药后未行经,前来笔者所在处就诊。

望诊:体形适中,肤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闭经(冲任虚损)。

治宜:温补冲任,理气调经。

方药:温经汤加减。

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黄20克,制吴茱萸6克,川芎6克,清半夏10克,牡丹皮25克,麦冬40克,党参15克,桂枝10克,干姜3克,甘草6克,醋香附15克。

共6剂。

每天1剂,水煎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

治疗期间,患者先后就诊5次,用药2个月,均按照温经汤稍作加减治疗,最终月经来潮,量色均可,后守方巩固疗效。

按语:近年来,临床常见到由于盲目减肥而导致的月经紊乱和闭经。

该患者就诊时已经停经5个月,曾用黄体酮治疗3个周期均未行经,望诊可见其形寒肢冷,皮肤白皙,辨证为温经汤体质,先后以温经汤加减治疗2个月,月经即恢复正常周期。

温经汤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症等,临床辨证要点为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等。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中医体质辨识在临床诊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的“药人、方人”理论在临证中有着良好的实用价值。

在《黄煌经方医话·思想篇》中谈及“方人”说时提道:“所谓‘方人’,即是对本方有效而且适合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温经汤体质’:羸瘦,肌肉松弛,腹壁薄而无力,口唇干燥而不红润,皮肤干枯发黄发暗,缺乏光泽,或潮红,或暗红,或黄褐斑,有些患者的手掌、脚掌出现裂口、疼痛或发热感,指甲变薄变脆,缺乏光泽。

许多妇科疾病,特别是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患者多见这种体质类型。

”在妇科临床工作中,常会见到此类温经汤体质的患者,辨证准确后,以温经汤调补冲任,可以获得不错的临床疗效。

治疗闭经特效中药方9首

治疗闭经特效中药方9首

治疗闭经特效中药方9首1.解毒泄热方【处方组成】黄连6g,生甘草、石斛各15g,生山楂20g,柴胡5g,丹皮、香附(酒炒)、柏子仁、赤白芍(酒洗)各10g,当归(酒洗)、生地、牛膝各12g,泽兰叶9g,滑石30g(包煎)。

【治疗方法】每剂服两天(头煎当天服,二煎次日服),共服24天(12剂)为1疗程,停药观察,若停药后1周月经仍不来潮,再开始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嘱患者以绿豆、鲜荷叶、莲子(带芯)煎汤作饮料常服,并告诫患者停止接触农药。

【功效主治】解毒清暑,开郁泄热,益气养阴,调理冲任。

主治农药中毒所致的妇女闭经症。

【临床运用】本组8人,在喷洒农药后相继发生闭经。

年龄为16~21岁,平均19.25岁;初潮年龄:最小13岁,最大16岁,平均14.6岁;既往月经周期:最短28天,最长52天。

结果:本组患者经上法治疗1~2疗程,其中:治愈6例,因故中断治疗1例,无效1例。

月经恢复情况:最早为服药后10天,最晚为46天,平均22天。

【经验体会】本组患者因喷洒农药,加之暑季,药毒挟暑邪侵体,致热毒内盛,气滞血瘀湿阻,气阴亏虚,心肝火旺,冲任失调,故致闭经。

治疗当解毒清暑,开郁泄热,益气养阴通经,佐以化湿之品。

方中黄连、生甘草、滑石清热解毒,化湿;丹皮、柴胡、香附、生地、柏子仁、石斛开郁泄热,益气养阴;生山楂、赤白芍、当归、牛膝、泽兰养血行经通闭。

2.温经四逆汤【处方组成】当归、桂枝、白芍各12g,细辛3g,炙甘草10g,木通6g,大枣7枚。

加减变化: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酌情加重当归、桂枝用量。

若寒甚者加制附子、干姜;湿重带下量多者加苍术、茯苓;瘀血明显者加莪术、红花、炮山甲;气滞者加香附、青皮;腹痛者加生蒲黄、延胡索;腰痛者加川续断、杜仲。

【治疗方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除湿通络、调经止痛。

主治女性寒湿凝滞闭经。

【临床运用】治疗女性寒湿凝滞闭经77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45岁。

14~20岁者24例,21~30岁者21例,31~40岁者17例,41岁以上者15例;未婚者23例,已婚者54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31例,1~3年者28例,4~5年者15例,6年以上者3例),结果:痊愈(服药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月经周期、经量颜色正常)42例;好转(因药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减轻,月经周期,色黑量少)27例,无效(服药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无变化)8例。

马大正运用经方治疗闭经验案4则

马大正运用经方治疗闭经验案4则
北京中医药 20 0 8年 1 1月 第 2 7卷 第 1 期 1
B in o ra f rdt nl hn s dc e N vmbr2 0 . o. 7N .1 ei eJun o Ta io a C ieeMeii , oe e,0 8 V 12 ,o1 i l i n
马大正运用经方治疗 闭经验案 4则
肾气 丸加菟 丝 子 、 羊藿 、 淫 巴戟 天 、 首 乌补 益肝 肾 , 何
潮 起月 经 不 调 7年 . 后 未 避 孕未 孕 1年 多 。月 经 婚
史 :6岁初 潮 ,7天 ~ 1 3 6个 月 一 潮 , 因此 长 期 服 用调
经 类 中药 或 性 激 素 催 经 。经 量 先 多 渐 少 ,经 色鲜 红 , 血 块 ,~ 夹 5 7天 净 。 经前 乳 房 胀 痛 , 腹胀 , 期 小 经
小 腹 胀 痛 ; 下 不 多 , 可 , 便 正 常 。末 次 月 经 : 带 纳 二
20 0 5年 l 2月 2 日。B超 检 查 提示 :子 宫 三 径 3 3 5 m x 5m 3 n i 2 mx 5mm. 宫 内膜 厚 6 m 子 m。性 激 素 测
方 , 证 用 药 , 具 一 格 , 常 效 如 鼓 桴 。 笔 者 多 辨 别 常 年 侍从 学 习 , 于运 用 经 方 治 疗 妇 科 疾 病 , 对 已有 一 番 心 得 。 现 将 我 师 运用 经 方 治 疗 闭 经 验 案 4则 介
绍 如下 , 以飨 读 者 。 例 1患 者 .3岁 ,0 6年 4月 2 日初 诊 。 . 2 20 4 自初
书 ,开辟 了 编著 专 科 药 物 学 的先 河 ; 妇 科 证 治 《
经 方心 裁 一 0 26首 仲景 方 剂 新 用 广 验集 》 对 仲景 方 ,

马老师八珍汤治疗闭经验案一则--马氏妇科

马老师八珍汤治疗闭经验案一则--马氏妇科

马老师八珍汤治疗闭经验案一则--马氏妇科高楚楚初诊:2015年2月2日。

时某某,38岁。

“停经3月余”就诊。

患者平素月经欠规则,周期37天,经期7天,末次月经:2014年10月10日。

服用“妇舒丸”后来潮,生育史:1-0-0-1,未避孕。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妇检:外阴(-),阴道畅,中等分泌物,宫颈中糜,无举痛,子宫后位,常大,压痛(-),双附件(-)。

辅检:今尿妊娠试验:阴性。

B超:宫体三径11.3cm,内膜6mm,宫颈多发囊肿8×7mm,右卵巢囊肿23×17mm,左卵巢大小17×9mm。

中医诊断:闭经(肾虚)西医诊断:继发性闭经治则: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八珍汤(党参15g、茯苓10g、炒白术10g、炙甘草6g、当归9g、炒白芍10g、熟地黄10g、川芎9g)加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巴戟肉10g,仙灵脾10g,7剂。

测经前性激素。

二诊:2015年3月16日。

末次月经2月20日,量不多,3天净,舌脉如上。

(2015.2.3)E2:242pmol/L,P:1.33nmol/L,PRL:116.4mIU/mL。

方药:中药守上方14剂。

三诊:2015年3月30日。

末次月经3月26日,量增多,今净,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14剂。

按语:患者年近四十,规律月经来潮后,3月不至,此为闭经。

查B超示内膜偏薄,左卵巢偏小,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不足。

《素问·评热病论》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

”肾主生殖,天癸盛则经来,天癸竭则经闭。

冲脉、任脉皆出于胞中,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

肾虚精亏,胞宫气血不足,冲任不相协调,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则血枯闭经,治以“补”为先。

当先充养气血,补肾调冲。

马老师在八珍汤基础上加菟丝子、枸杞子滋肾益精;巴戟肉、仙灵脾温肾壮阳。

“四君、四物”,重在气血双补,“二阴、二阳”重在平调阴阳。

此为养荣之品,滋水益阴,以培化源,行气温阳,补益胞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经验方补肾化瘀汤[药物组成] 紫石英、鸡血藤、丹参各30克,川牛膝、熟地黄、淫羊藿各15克,菟丝子、枸杞子、续断、泽兰各12克,桃仁10克。

加减:伴气虚者,加党参12克,黄芪20克;伴肝郁气滞者,加郁金、香附各12克。

[适用病症] 人流术后闭经。

临床表现为人流术后连续3个月无月经来潮,并排除妊娠。

[用药方法] 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

每个月服药22剂,停药7天,等待月经来潮,待月经干净后继服22剂。

如无月经来潮,停药7天后继服22剂,服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及辛辣温燥之品。

[临床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人流术后闭经60例,痊愈(服药1个疗程月经按月宋潮,连续3个月经周期正常)40例,有效(服药1个疗程月经按月来潮,但未达人流前月经量)15例,无效(服药1个疗程无月经来潮)5例。

[病案举例] 周某,女,30岁。

平素月经正常,半年前做第3次人工流产术,术后3个月五月经来潮。

经用性激素人工周期治疗22天,停药8天后见有极少量经血,但停用后月经又闭止。

诊见:自觉腰酸乏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涩。

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无异常。

西医诊断:人流术后闭经。

证属肾虚血瘀。

方用补肾化瘀汤治疗22天,停药5天见有月经来潮、量少、色红,持续4天干净。

月经干净后继用2个月,共用1个疗程,月经恢复正常。

随访1年月经正常。

按:人流术后闭经,多因手术直接损伤胞宫,瘀血阻滞所致。

而肝血肾精受损,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盈满,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则闭经。

故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肾虚损,冲任不充,瘀血阻滞。

治疗上不可单纯攻伐通经,以防再伤精气,又不可一味填补,使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治宜攻补兼施,使精气盛,冲任充,瘀血去,新血生,血海按时满盈,月经如期而至。

补肾化瘀汤中的紫石英、菟丝子、枸杞子、续断、淫羊藿、熟地黄滋补肝肾,调补冲任,滋阴温阳,阴阳双补;鸡血藤、丹参、泽兰、桃仁养血活血,祛瘀通经,其中丹参专走血分,有祛瘀生新的作用;川牛膝活血通经,引药下行,直达病所。

诸药合用,有补益肝肾、调补冲任、化瘀通经之功,用于治疗人流术后闭经有较好的疗效。

养血通经方[药物组成] 黄芪、紫石英各30克,当归、怀牛膝各20克,紫河车10克。

加减:瘀血凝滞,下腹刺痛,舌紫暗者,加红花、桃仁、川芎;七情郁结,胸腹胀痛者,加乌药、香附、延胡索;积痰闭塞,形体肥胖,神疲体倦者,加陈皮、法半夏、石菖蒲;气血虚弱,心悸气短,头昏眼花者,加人参、白术、枸杞子;肝肾虚损,头晕耳鸣,腰腿酸软者,加熟地黄、山茱萸、鸡血藤;阴虚血燥,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者,加生地黄、石斛、地骨皮。

[适用病症] 继发性闭经。

[用药方法] 每天I剂,水煎,取药液360毫升,每次180毫升,每天2次服。

连服3个月。

[临床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继发性闭经50例,治愈(月经恢复正常周期,停药后连续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29例,好转(月经虽恢复来潮,但周期不准,经量少,不能连续维持3个月经周期)13例,无效(连续3个月以上,临床症状及有关实验室等检查均无改善)8例。

总有效率84%。

按:闭经的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类。

虚证主要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实证常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

肝肾不足系肾气亏损,肝血虚少,而使胞脉空虚,发为闭经;气血虚弱乃生化不足,血海空虚,营血无以下注冲脉;阴虚血燥为精亏阴竭,冲任失滋,以致血枯经闭;气滞血瘀是气机不畅,瘀血内阻而月经不行;寒湿凝滞即痰湿壅塞,血气阻遏,于是经行停滞。

治疗原则是重在养血,补而通之,泻而通之,即养血通经。

养血通经方中的黄芪补气升阳,养血活血,资生血之源,固后天之本;当归补血活血,和营益阴。

归芪合用为君,阳生阴长,气旺血升。

紫河车养气补精,大补气血,疗诸虚百损;紫石英暖宫散寒,养血去湿,补肾助阳壮先天之本。

紫河车、紫石英二药为辅,补调结合,倍增通经之力。

怀牛膝为佐,活血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

诸药合用,共奏养血通经之效。

临证根据不同病情加减,故疗效显著。

受敏汤[药物组成] 党参、当归、黄芪各30克,熟地黄、丹参各15克,白术、茯苓、何首乌、炒白芍、炒杜仲、桑寄生、柴胡各10克,炙甘草、川芎、升麻各6克。

加减:阳虚者,酌加桂枝、艾叶、仙茅、淫羊藿;阴虚者,酌加旱莲草、山茱萸、阿胶珠;血瘀者,酌加莪术、三棱、桃仁、红花。

[适用病症] 气血两虚型闭经。

[用药方法] 每天1剂,水煎3次,分早、午、晚服。

[临床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闭经48例,治愈(月经来潮,连续3个月基本正常)7例,显效(月经来潮,但不能连续3个月维持基本正常)30例,无效(未达上述标准)11例。

[病案举例] 钱某,女,38岁。

3个月前人工流产后停经至今,尿妊娠试验阴性。

以往月经正常,平时大便干结,伴见头晕目眩,舌质淡,脉沉细。

证属气血两虚,生化乏源,治以补益气血,活血调经。

以受敏汤为基本方,略事加减,服25剂后经行、量少;续进25剂后,经行恢复正常;再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3个月经周期正常后停药。

按:气血两虚型闭经主要因气血两虚,生化不足,血海空虚,营血无以下注冲脉,以致血枯经闭。

治当重在养血通经。

受敏汤中黄芪、党参补气升阳,养血活血,资生血之源,固后天之本;当归、炒白芍、熟地黄补血和营益阴;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丹参、何首乌、炒杜仲、桑寄生、川芎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柴胡、升麻引药人里;炙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养血通经之效,但气血两虚型闭经调治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补肾化瘀汤[药物组成] 鹿角霜、杜仲、赤芍各15克,菟丝子、益母草、川牛膝各30克,熟地黄、山莱萸、当归、川芎各10克,香附12克,郁金20克。

加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续断各10克;肾阴虚者,加女贞子、制何首乌各20克;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30克;瘀血内阻者,加桃仁、红花、三棱各10克。

[适用病症] 人工流产后闭经。

临床表现为闭经,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胸闷疲惫,舌质淡、边有瘀斑,脉沉涩。

[用药方法] 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

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

IJ临床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人工流产后闭经98例,临床痊愈(治疗后月经来潮并建立正规月经周期,经量正常)77例,有效(治疗后月经能来潮,但停药后又出现反复,再用本方仍有效)17例,无效(治疗3个月月经始终未来潮,或停药后仍出现闭经,而继续用药)4例。

总有效率95.92%。

[病案举例1 王某,女,26岁,已婚。

人工流产术后半年月经未至,3个月前经口服安宫黄体酮片10毫克,每天1 次,治疗5天,月经仍未来潮。

诊见:停经半年,腰背酸痛,足跟疼痛,头晕耳鸣,面部晦暗,胸闷疲惫,舌质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B超检查示:子宫附件无异常。

西医诊断为人工流产术后继发性闭经。

证属术后胞脉损伤,肾精亏虚,瘀血内阻胞宫。

治宜补肾温阳,化瘀调经。

以补肾化瘀汤治之。

服20剂后月经来潮,但量少色暗。

连续服用3 个月痊愈。

按:补肾化瘀汤中的鹿角霜、菟丝子、杜仲温补肾阳;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以阳中求阴;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香附、郁金行气开郁,活血调经;益母草、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

诸药合用,能使精充血足,瘀祛郁舒,冲任通达,则经自调。

桃红四物汤加味方[药物组成] 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巴戟天、枸杞子、菟丝予各12克,炒酸枣仁30克,柏子仁、桃仁、红花各9克。

加减:肾阳虚者,加仙茅、淫羊藿各12克;肝郁明显者,加柴胡、郁金各9克;烘热汗出者,加莲子心5克,浮小麦15克。

[适用病症] 继发性闭经。

[用药方法] 每天l剂,水煎服,连服3个月。

另用西药建立人工月经周期基础上,口服乙烯雌酚1毫克,每天1次,于月经第5天开始,连服22天;安宫黄体酮片8毫克,每天1次,从服乙烯雌酚的第11天开始,连服10天。

在人工周期治疗1个疗程后,不论有无撤退性出血,再开始第2个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

[临床疗效] 此方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继发性闭经30例,痊愈(月经来潮,连续3次以上正常行经)3例,好转(月经恢复来潮,但月经周期未正常,经量<80毫升)25例,无效(月经仍未来潮)2例。

总有效率93.3%。

按: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性综合征导致诱发性闭经,一般多见于35—40岁的妇女,病因较为复杂。

忧虑和精神抑郁,长期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或夫妇之间长期不和,以及过去有痛苦的性生活经历等都有可能是致病因素。

西医一般采用建立人工周期治疗,但效果一般。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肾有关,因天癸亏耗所致,如劳累、情志不畅均可导致天癸衰少,所以桃红四物汤加味方中采用补肾阴之剂以补天癸。

又因妇女以血为用,血虚则血海不得充盈而经血不能按时而至。

根据闭经治疗原则,虚者补而通之,故以四物汤(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养血,加桃仁、红花通经以促排卵,使月经按时而下;并加用巴戟天、枸杞子、菟丝子温肾补肾,柏子仁、炒酸枣仁安神镇静,使心肾相交并血脉流畅,入于胞脉而月事按期而至。

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养血安神活血之功,并随症状加减,可达到治疗目的。

妇笑散[药物组成] 柴胡、川芎各15克,红花、当归各20克,丹参25克,益母草30克。

[适用病症] 继发性闭经。

[用药方法] 上药除益母草外,均研成粉末状密封备用。

将益母草煎成浓汁备用。

用时以75%酒精常规消毒神厥穴(肚脐),以益母草浓汁将药末调成糊状。

取糊状药饼约5克置于神厥穴,外用胶布固定以防外溢。

3天换药1次。

[临床疗效] 此方敷脐治疗继发性闭经17例,均获治愈。

按:脐疗是外治的一种。

脐表皮角质层最薄,而且皮下无脂肪组织,药物分子较易透过皮肤角质层,使药物直达病所而增加疗效,方法简便,见效快,用药量少,使用价值较高。

益肾通经散[药物组成] 鹿茸6克,巴戟天、肉苁蓉、紫河车、熟地黄、益母草、当归、人参、山楂、鸡内金各30克,黄芪40克。

[适用病症] 闭经。

[用药方法] 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用时取药末10克,以酒调和成团,纳入脐中,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7次为1个疗程。

[临疗效] 此方治疗闭经122例,痊愈74例,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93.44%。

[验方来源] 邱敏.益肾通经散贴脐治疗闭经1X例.国医论坛,2003,18(5):32按:益肾通经散中的鹿茸、巴戟天、肉苁蓉、紫河车温肾助阳,养血填精;熟地黄滋肾养肝;黄芪、人参益气,气旺则血充;当归补血;益母草活血通经;山楂、鸡内金通经消食,以增生化之源;益母草调经。

诸药合用,使肾气得充,气血得补,化源充足,冲任得养,血海渐盈,则月经自可复常。

脐乃为神阙穴,为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

其与全身经络相通,与脏腑相连。

因此,益肾通经散贴脐治疗闭经,既有穴位刺激激发经络之气的作用,又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用于治疗闭经有较好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