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治闭经的中医验方

合集下载

瓜石汤治疗闭经40例

瓜石汤治疗闭经40例

文章编号:1001-6910(2008)06-0057-02临床报道瓜石汤治疗闭经40例潘金丽(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4)关键词:闭经/中医药疗法 瓜石汤/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271111+2 文献标志码:B 2005-2006年,笔者跟师于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运用现代著名医师刘奉五先生的瓜石汤治疗胃热所引起的月经稀发、后错或血枯经闭40例,若辨证准确,每每见效,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全部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均符合闭经诊断标准,其中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者22岁,90%的患者在30~40岁;病程: 3~4个月9例,5~6个月16例,7~12个月10例,1年以上5例。

2 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

年龄18岁以上,月经尚未来潮;月经周期建立后,在正常绝经年龄前,月经停止来潮6个月以上者;月经稀发者,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

排除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等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疾病引起原发性闭经。

排除下丘脑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子宫性闭经,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继发性闭经。

3 中医分型胃热津伤所引起的月经稀发、后错及精血枯竭所引起的闭经。

此类病人,平素多有阳气过剩,肝热上逆,导致胃中燥热,灼伤津液。

精血枯竭及胃热津伤所引起的闭经审其临床表现特点:虽为经闭但无气血两虚之象,反而自觉口干,舌燥,心胸烦闷,急躁多梦,甚者胸中发热,五心烦热,脉弦滑且沉取无力或滑数,一派阴虚血燥征象。

在临床实践中虽有上述症状,而大便不一定干燥。

4 治疗方法给予瓜石汤,药物组成:全瓜蒌15g,玄参10g,生地黄15g,黄连3g,益母草30g,瞿麦20g,麦冬12g,石斛12g,川牛膝12g。

水煎服400mL,每日1剂,连续服用3个月。

加减:胃中燥热比较明显,兼见胃气上逆,胃脘堵闷,嗳气多,乳房发胀,耳鸣,加黄芩清阳明之燥热,枳壳、半夏宽胸降逆。

闭经的五大分类及中医调理疗法

闭经的五大分类及中医调理疗法

闭经的五大分类及中医调理疗法闭经是指女性在正常经期结束后,连续3个月或以上不来月经。

根据中医的观点,闭经可以分为五大分类,并有相应的中医调理疗法。

一、气滞血瘀型闭经气滞血瘀型闭经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内服药物过犹、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经期推迟、经血稀少、色暗而块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疏肝理气:常用方剂有柴胡桂枝汤、逍遥散等。

2. 活血祛瘀: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调经活血汤等。

二、肝肾不足型闭经肝肾不足型闭经多由肝肾亏损、病后虚弱、生活规律不当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经期延长、经血稀少、色淡而清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益肝肾: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2. 补气血: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等。

三、脾胃虚弱型闭经脾胃虚弱型闭经多由饮食失调、脾胃功能减退、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肢冷、面色无华、精神疲乏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调理脾胃: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2. 补益气血:常用方剂有归脾汤、八珍汤等。

四、湿热蕴结型闭经湿热蕴结型闭经多由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经期推迟、经血稠厚、色深而多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清热利湿: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大腹泻散等。

2. 活血化瘀:常用方剂有神血宝石散、三黄石膏散等。

五、心肾不交型闭经心肾不交型闭经多由情志不畅、过度劳累、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经期不调、经血稀少、色淡而清等。

中医调理疗法包括:1. 补心肾: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等。

2. 补气血: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归脾汤等。

以上是闭经的五大分类及中医调理疗法的介绍。

若遇到闭经问题,请尽早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以进行正确的辨证施治。

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

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

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
1. 茯苓四逆汤,这个方剂主要由茯苓、白术、甘草、干姜组成,具有温中健脾、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凝闭经、脾胃虚寒所致
的闭经。

2. 当归四逆汤,这个方剂主要由当归、白芍、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寒凝闭经的情况。

3. 芍药甘草汤,这个方剂主要由白芍、甘草组成,具有活血调经、缓解痛经的作用,适用于经血不畅、痛经引起的闭经。

4. 茯苓四逆加味汤,在茯苓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入当归、川芎、
红花等药物,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寒凝闭经、经血淤滞等情况。

5. 艾叶暖宫汤,这个方剂主要由艾叶、川芎、当归、生姜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的作用,适用于寒凝闭经、经血不畅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闭经的原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调整。

此外,中医治疗闭经还包括针灸、艾灸、推拿等疗法,以及调整生活习惯、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措施。

最后,闭经属于疾病范畴,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方剂。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郝万山治疗闭经的验方,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闭经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闭经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闭经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加减血府逐瘀汤
【药物配方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各10g,生地黄、赤芍、牛膝、益母草、刘寄奴各15g,丹参、枳壳各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10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行血化瘀,活血通络.
【经典案例医案】140例患者,治愈78例,好转45例,无效17例,有效率87.8%.其中服药1个疗程月经已行56例,服药2个疗程月经已行67例,服药3个疗程月经未行17例.
【经验心得】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血瘀之症.由于本方药物性味辛温甘平、苦酸微寒,功能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为主,具有开瘀通滞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的作用.作者在该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所致闭经,收到了一定的疗效.方中用桃仁四物汤活血祛瘀;丹参、刘寄奴养血活血通络;牛膝行血散瘀引经下行;益母草行血祛瘀为妇科良药,故有益母之名;柴胡、枳壳舒肝理气;全方合用,能行血分瘀滞,解气分郁结,使瘀去气行经也行.
【方剂出处】林菜花.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闭经140例福建医药杂志,1998;20(6):153-154。

老中医:一剂治疗闭经的温经汤

老中医:一剂治疗闭经的温经汤

一剂治疗闭经的温经汤陈某,女,24岁,因减肥而导致经闭不行5个月,闭经3个月后开始治疗,应用黄体酮治疗3次,停药后未行经,前来笔者所在处就诊。

望诊:体形适中,肤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闭经(冲任虚损)。

治宜:温补冲任,理气调经。

方药:温经汤加减。

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黄20克,制吴茱萸6克,川芎6克,清半夏10克,牡丹皮25克,麦冬40克,党参15克,桂枝10克,干姜3克,甘草6克,醋香附15克。

共6剂。

每天1剂,水煎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

治疗期间,患者先后就诊5次,用药2个月,均按照温经汤稍作加减治疗,最终月经来潮,量色均可,后守方巩固疗效。

按语:近年来,临床常见到由于盲目减肥而导致的月经紊乱和闭经。

该患者就诊时已经停经5个月,曾用黄体酮治疗3个周期均未行经,望诊可见其形寒肢冷,皮肤白皙,辨证为温经汤体质,先后以温经汤加减治疗2个月,月经即恢复正常周期。

温经汤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症等,临床辨证要点为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等。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中医体质辨识在临床诊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的“药人、方人”理论在临证中有着良好的实用价值。

在《黄煌经方医话·思想篇》中谈及“方人”说时提道:“所谓‘方人’,即是对本方有效而且适合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温经汤体质’:羸瘦,肌肉松弛,腹壁薄而无力,口唇干燥而不红润,皮肤干枯发黄发暗,缺乏光泽,或潮红,或暗红,或黄褐斑,有些患者的手掌、脚掌出现裂口、疼痛或发热感,指甲变薄变脆,缺乏光泽。

许多妇科疾病,特别是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患者多见这种体质类型。

”在妇科临床工作中,常会见到此类温经汤体质的患者,辨证准确后,以温经汤调补冲任,可以获得不错的临床疗效。

名家治闭经妙方

名家治闭经妙方

名家治闭经妙方名家治闭经妙方1四二五合方【来源】?现代·《刘奉五妇科经验》【歌诀】?四二五合是良方,四物汤加子覆盆,五味车前菟丝子,仙茅膝枸仙灵脾。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3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灵脾12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养血益阴,补肾生精。

【方解】?本方专治血虚肾亏所引起的闭经,或产后大出血所引起的席汉氏综合征。

此类病人表现为精神疲惫、腋毛及**脱落、生殖器官萎缩、闭经、性欲减退、**分泌物减少及乳房萎缩等症状。

根据中医观点认为,此类证候,均为产后大出血伤肾、伤血所引起。

由于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机能,若肾气虚,则毛发脱落,性欲减退;若肾阴虚,则肾精减少;月经闭止,**分泌物减少。

肾虚督脉空虚不能濡养脑髓,故记忆力减退。

精神疲惫。

本方用五子衍宗丸补肾气。

其中菟丝子苦平补肾,益精髓;覆盆子甘酸微温,固肾涩精;枸杞子甘酸化阴,能补肾阴;五味子五味俱备,入五脏大补五脏之气,因其入肾故补肾之力更强;车前子性寒有下降利窍之功,且能泄肾浊补肾阴而生精液,配合仙茅、仙灵脾以补肾壮阳;五子与二仙合用的目的是既补肾阳又补肾阴。

补肾阳能鼓动肾气,补肾阴能增加精液;肾气充实,肾精丰满,则可使毛发生长,**分泌物增多,性欲增加,月经复来。

临床观察本方有促进排卵的功能,且使肾气及精液充足,督脉充盈,脑髓得又濡养,脑健则可使记忆力增强,精力充沛。

另外,与四物汤合方以加强养血益阴之效,再加牛膝,能补肾通经。

本方的功能不在于通而在于补。

肾气充,肾精足,经水有源,则月经自复。

【主治】?血虚肾亏所引起的经闭,或席汉氏综合征。

【加减】?若为产后气血极度虚弱,可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称为参芪四二五合方。

此乃以补气之法,增强补血之效,以气带血,同时又能加强补肾的功能。

2过期饮【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歌诀】?过期饮中用当归,白芍香附与熟地,桃红川芎蓬莪术,肉桂木通炙甘草。

治疗闭经特效中药方9首

治疗闭经特效中药方9首

治疗闭经特效中药方9首1.解毒泄热方【处方组成】黄连6g,生甘草、石斛各15g,生山楂20g,柴胡5g,丹皮、香附(酒炒)、柏子仁、赤白芍(酒洗)各10g,当归(酒洗)、生地、牛膝各12g,泽兰叶9g,滑石30g(包煎)。

【治疗方法】每剂服两天(头煎当天服,二煎次日服),共服24天(12剂)为1疗程,停药观察,若停药后1周月经仍不来潮,再开始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嘱患者以绿豆、鲜荷叶、莲子(带芯)煎汤作饮料常服,并告诫患者停止接触农药。

【功效主治】解毒清暑,开郁泄热,益气养阴,调理冲任。

主治农药中毒所致的妇女闭经症。

【临床运用】本组8人,在喷洒农药后相继发生闭经。

年龄为16~21岁,平均19.25岁;初潮年龄:最小13岁,最大16岁,平均14.6岁;既往月经周期:最短28天,最长52天。

结果:本组患者经上法治疗1~2疗程,其中:治愈6例,因故中断治疗1例,无效1例。

月经恢复情况:最早为服药后10天,最晚为46天,平均22天。

【经验体会】本组患者因喷洒农药,加之暑季,药毒挟暑邪侵体,致热毒内盛,气滞血瘀湿阻,气阴亏虚,心肝火旺,冲任失调,故致闭经。

治疗当解毒清暑,开郁泄热,益气养阴通经,佐以化湿之品。

方中黄连、生甘草、滑石清热解毒,化湿;丹皮、柴胡、香附、生地、柏子仁、石斛开郁泄热,益气养阴;生山楂、赤白芍、当归、牛膝、泽兰养血行经通闭。

2.温经四逆汤【处方组成】当归、桂枝、白芍各12g,细辛3g,炙甘草10g,木通6g,大枣7枚。

加减变化:根据病情轻重不同,酌情加重当归、桂枝用量。

若寒甚者加制附子、干姜;湿重带下量多者加苍术、茯苓;瘀血明显者加莪术、红花、炮山甲;气滞者加香附、青皮;腹痛者加生蒲黄、延胡索;腰痛者加川续断、杜仲。

【治疗方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除湿通络、调经止痛。

主治女性寒湿凝滞闭经。

【临床运用】治疗女性寒湿凝滞闭经77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45岁。

14~20岁者24例,21~30岁者21例,31~40岁者17例,41岁以上者15例;未婚者23例,已婚者54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31例,1~3年者28例,4~5年者15例,6年以上者3例),结果:痊愈(服药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月经周期、经量颜色正常)42例;好转(因药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减轻,月经周期,色黑量少)27例,无效(服药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无变化)8例。

女性保健中药配方自配

女性保健中药配方自配

女性保健中药配方自配
女性保健是一个广泛涉及到妇科、月经、生殖健康等多个方面的领域。

中药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女性保健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
是一些常用的女性保健中药配方:
1.调经方:逍遥丸
材料:白芍、当归、川芎、熟地、桃仁、红花
作用:调经活血、舒筋活络、缓解痛经
用法:每天服用2次,每次9克,连续服用5天,月经前后可服用
10天。

2.养血方:四物汤
材料: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作用:补气养血、调理月经、改善贫血状况
用法:每天服用2次,每次9克,连续服用1个月。

3.温经方:姜枣合剂
材料:生姜、大枣
作用:温经散寒、调理子宫、缓解寒性痛经
用法:每天服用2次,每次15克,连续服用1个月。

4.调理月经方:苓桂术甘汤
材料: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作用:调理月经、缓解经前症状、改善月经不调
用法:每天服用2次,每次10克,连续服用2个月。

5.强壮妇女身体方:八珍益母草鸡汤
材料:八珍、益母草、鸡肉
作用:滋补气血、调理子宫、提高女性生殖能力
用法:每天服用1次,每次30克,连续服用1个月。

6.美白调经方:当归白芍合剂
材料:当归、白芍
作用:调理月经、改善肤色、美白嫩肤
用法:每天服用2次,每次10克,连续服用3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治闭经的中医验方
[通治方]
理冲汤,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疒徵}瘕。

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虚证沓来。

服此汤十余剂后,虚证自退;三十剂后,瘀血可尽消。

亦治室女月闭血枯。

生黄芪9克党参6克于术6克生山药15克天花粉12克知母12克三棱9克莪术9克生鸡内金(黄者)9克用水3盅,煎至将成,加好醋少许,滚数沸服。

服之觉闷者,减去于术;觉气弱者,减三棱、莪术各3克;泻者,以白芍代知母,于术改用12克;热者,加生地、天冬各数克;凉者,知母、花粉各减半,或皆不用。

治经血周岁不行方。

蝼蛄2个捣烂,绵纸裹,塞阴户内,1日即通。

[辨证方]
1、寒证
加味温经汤,治冷积脏寒经闭。

少腹冷痛拒按,喜热熨,脉沉紧。

当归川芎桂心芍药莪术(醋炒)党参各9克牛膝6克甘草(炙)6克水煎服。

寒气客于胞中,血留不行而成石瘕,里证多者,宜琥珀散玫之。

三棱莪术赤芍当归刘寄奴丹皮熟地官桂乌药延胡索各30克
上前5味,用乌豆30克、生姜120克、米醋120克同煮豆烂为度,培干,入后5味,同为末。

每服6克,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

2、虚证
滋肝养血汤,治血枯经闭,头晕目眩,夜眠多梦,胸胁胀满,不思食,身体消瘦,呼吸短促。

熟地枸杞山萸肉菟丝淮药各9克当归6克柏子仁9克红泽兰生谷麦芽各12克
水煎,空心服。

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方用益经汤。

大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当归15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生枣仁9克(捣碎)丹皮6克沙参9克柴胡3克杜仲3克(炒黑)人参6克水煎服。

若产后大出血所引起的血虚肾亏经闭(席汉氏综合征),可用余自拟经验方四二五方以温补之。

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3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灵脾12克水煎服。

原发闭经,以育肾养血为主,参血肉有情之品,冀肾气旺盛,冲任充盈,月事得以时下,方用:炒当归9克,生熟地各9克,川芎9克,熟女贞9克,仙灵脾12克,苁蓉9克,狗脊9克,山萸肉9克,制黄精12克,河车大造丸9克(吞)如大便不实,可去生地、苁蓉,加炒淮山药9克、菟丝子9克以健脾肾。

每处10剂,1个月为一疗程,通常观察3个月,最好能同时测量基础体温,以助诊治。

这类闭经,基础体温多呈单相;治疗后,体温如能呈现双相,即预示症情已有好转,继用调经方:炒当归9克,大熟地9克,川芎4.5克,白芍9克,怀牛膝9克,丹参9克,制香附9克,桂枝3克,红花4.5克,泽兰叶9克,可望经水通行。

但尚须继续治疗,直至停药3月后,经事仍能按时来潮,方为痊愈。

3、实证
解郁活血汤,治肝郁气滞经闭,面色青黄,精神抑郁,烦躁性急,头晕耳鸣,胸胁作胀,食少嗳气。

当归6克白芍9克柴胡6克茯苓9克薄荷3克丹皮6克山栀仁6克白术9克泽兰叶12克郁金6克甘草3克
大虻虫丸,治月经不通六七年,或肿满气逆,腹胀瘕痛,宜服此,数有神验。

虻虫400枚蛴螬200克干地黄牡丹干漆芍药牛膝土瓜根桂心各12克吴茱萸桃仁黄芩牡蒙各9克茯苓海藻各15克水蛭300枚芒硝3克人参4.5克葶苈10克上19味为末,蜜合为丸,如梧子大。

每日空心酒下7丸。

桃奴饮子,治妇人室女月经不通,渐成胀满。

桃奴(桃树上嫩桃干朽不落者,冬月及正月收)猳鼠粪(即雄鼠粪也,两头尖者是)玄胡索肉桂香附五灵脂(以上各炒)砂仁桃仁(去皮尖,另研)各等分
为细末。

每服9克,空心温酒调下。

用急性子汤治疗闭经30例,其中27例用药后月经来潮,一般用药6~9剂。

急性子30~60克莪术10~15克红花10克蒲黄10克香附12克坤草30克牛膝10~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尤其是继发性闭经,瘀血阻滞的实证较为多见,证见:月经数月不行,少腹胀痛,脉象沉弦,舌质尖边有紫点。

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调气散寒。

方用化瘀通经散(自拟经验方):当归、赤芍、红花、桃仁、三棱、莪术、川牛膝、乌药、穿山甲、丹参、刘寄奴各10克,川芎5克,肉桂3克。

有热象,加丹皮10克,去肉桂;如积瘀过久已成干血者,加地鳖虫10克。

本方对有宿疾瘀阻胞脉,以致闭经或月经后期量少淋漓不畅者,疗效显着。

[食疗方]
白鸽血竭饮,治干血痨奇验方。

白鸽子1只,去毛、肝、肠净,入血竭,一年30克,二年60克,三年90克,以针线缝住,用无灰酒煮数沸,令病人吃之,瘀血即行;如心中慌乱者,食白煮肉1块即止。

女子至期月信不来,用山楂30克煎汤,冲化红蔗糖1~24克服之即通。

此方屡试屡效;若月信数月不通者,多服几次亦通下。

治妇女经闭。

鳖甲1个(炙)漆醋500克
频炙频淬,醋完为度,研细末。

以酒下,每服9克。

经闭干血等症神方。

雄鸡1只,煮熟去肉,取全骨1副,即嘴爪俱要不遗,再用童便、生姜汁、高醋各3钟,将骨入砂锅,或置新瓦上,微火焙炒,陆续将3汁洒在骨上,仍留汁一小半,将骨打碎,又用香附米30克,同骨再焙,仍将3汁陆续洒在骨上焙之,俟骨酥脆,去香附不用,将骨研成细末,分作3服,黄酒调下,1服汗出,3服经行,神效之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