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五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五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五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在讲述五线触摸屏工作原理之前先回顾一下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四线的结构图如图一所示,触摸屏的四边为两组平行的电极,分别在菲林和玻璃上面,当在Rx 两端加图一: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电压0V 时,触摸中间一点,那么这一点的电压相应为:1012Rx Vx V Rx Rx =+; 同理在Ry 两端加上0V 时,1012y Ry V V Ry Ry =+ 这样就可以判断出触摸点的位置。

五线的工作原理与四线的相同,也是通过判断触摸点的电压来判断触摸点的位置,在四线中由于电极的电阻很小(<1Ω),这时可以忽略电极的电阻,从理论上讲(ITO 面均匀,电极电阻为0),四线的线性度<<1%,由于菲林上ITO 的稳定性比玻璃的差,且其容易发生断裂,所以四线的线性型只能保证在1.5%的范围之内。

五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时,电压加在玻璃上的四个角(UL 、UR 、DL 、DR ),当UL 与UR图二: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结构V 输入点Rx1 Rx2Ry1Ry2 -x –y +x +yRx2 Rx1 R y RyE同时为5v时,DL与DR同时为0v,这时要使测得的位置很准,就需要减小UL与UR之间电极的电阻,同时测X轴的位置时需要减小UL与DL之间电极的电阻,这样玻璃上的电极就类似与菲林上的电极,但由于电极电阻很小,于是丝印时会使其不均匀且会使得触摸屏工作时的电流过大。

那么,可以适当的增加电极的电阻,通过模拟可以知道,当电极电阻增加后会出现图三所示的扭曲。

图三:电极电阻与线性度的关系在设计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的电极时采用了如下的方案,如图四所示。

图四: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电极图通过EWB软件模拟可以知道,当电极电阻的取值为发生变化时,触摸屏的线性度是不一样的,于是可以确定一个电阻值使图三中的a线的电压差<1.3%,这时b、c、d三条线的电压差也<1.3%。

在图四中主要采用了两种电极结构,如图五所示。

四线式与五线式电阻触摸屏原理简介

四线式与五线式电阻触摸屏原理简介

四线式与五线式电阻触摸屏原理简介电阻式触摸屏触摸屏是一种传感器来测量笔或手指触摸的物理位置,通常在一个矩形区域,在给定的点以上的液晶屏,。

电阻式触摸屏的内表面涂有透明导电涂层的每一层绝缘点隔开,面层和底层。

基本上所有的电阻式触摸屏使用相同的电压驱动的经营原则。

应用电阻层的电压产生一个跨层的渐变。

按灵活的顶级表,创建层与层之间的电接触,基本上是关闭的电路开关。

4线触摸屏4线触摸屏技术和电子产品很简单,最便宜的触摸屏技术,使4线。

首先,在接触点的距离是沿x轴的顶端表上水平电压梯度,通过创建作为回报层底部。

其次,创建一个垂直的电压梯度底层,测量Y轴。

由于需要两个层的电压梯度,要么层造成任何损害,导致触摸屏停止运作。

四线触摸屏容易损坏,大量使用,因为这两个层往往是塑料的。

这4线技术不应为公众获取信息亭,工业地点或大于12英寸的显示器上,如应用使用的耐久性手段缺乏。

图44-2显示了一个4线触摸屏的例子。

它由两个透明和灵活的电阻层:X层与Y层。

只要是在X和Ÿ电阻层均匀的电阻率,在任何两个电极之间的接触点的阻值是(X + / X-在X层或Ÿ+ /Ÿ-Y层)是在每一层的地位成正比。

可以通过在X和Y层层,当屏幕被触摸时,这两个层的电阻率测量接触点的物理位置{X(接触点),Y(接触点)}在两个坐标对尺寸与每个联系人5线触摸屏五线触摸屏由一个电阻层和导电层。

导电层有一个接触栏(雨刷),通常是沿着一条边。

电阻层有接触点,在每个角落(在左上角的UL认证,焊道在右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LR LL)。

沿x轴来衡量,一个统一的电压施加到左上角和左下角和右上角和右下角连接到地面。

因为左边和右边的角落,在相同的电压,其效果是相同的附加电极,沿左、右边缘与4线触摸屏使用的方法类似。

为了测量沿Y轴,一个统一的电压施加到左上角和右上角和左下角和右下角连接到地面。

上下四角,因为在相同的电压,其效果是附加电极沿着顶部和底部边缘,类似的4线触摸屏使用的方法相同。

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常见的触摸屏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的电阻变化来检测触摸位置。

电阻式触摸屏由上下两层透明导电膜组成,上层膜为ITO薄膜,下层膜为玻璃或PET基板上的ITO薄膜。

当手指或触控笔接触到上层膜时,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被控制器检测到并转换成坐标信息。

电阻式触摸屏的控制器通常采用四线或五线结构,其中四线结构包括两条X轴线和两条Y轴线,五线结构则在四线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接地线。

控制器通过对X轴和Y轴线的电压变化进行检测,可以确定触摸点的坐标位置。

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低,且可以使用手指或触控笔进行操作。

但是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因素。

总的来说,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常见的触摸屏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层透明导电膜之间的电阻变化来检测触摸位置。

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其价格相对较低,且可以使用手指或触控笔进行操作,因此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电阻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阻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阻触摸屏工作原理电阻触摸屏是一种常见的触摸屏技术,它通过电阻感应原理实现对触摸位置的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阻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细节。

一、电阻触摸屏的基本结构电阻触摸屏通常由两层透明导电膜组成,这两层膜之间通过绝缘的弱小间隙隔开。

上层导电膜被分成一系列纵向导电条,而下层导电膜则被分成一系列横向导电条。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上层导电膜和下层导电膜之间会发生接触,形成一个电阻。

二、电阻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电阻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分压原理。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上层导电膜和下层导电膜之间的电阻会发生变化。

触摸点附近的导电条会形成一个电阻分压网络,导致电流在触摸点附近的位置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可以确定用户触摸的位置。

三、电阻触摸屏的工作流程1. 电流输入:当用户触摸屏幕时,触摸点的位置会引起电流的变化。

触摸点所在位置的导电条会形成一个电阻分压网络。

2. 电流检测:触摸屏控制器会通过一对电流检测引脚,测量电流的变化。

通常,电流检测引脚位于触摸屏的四个角落,以确保对触摸位置的准确检测。

3. 信号处理:触摸屏控制器会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

这些数字信号表示用户触摸的位置坐标。

4. 数据传输:触摸屏控制器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

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会根据这些数据来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挪移光标或者执行特定的命令。

四、电阻触摸屏的特点1. 精确性:电阻触摸屏可以提供较高的定位精度,可以检测到触摸位置的坐标。

2. 多点触控:一些先进的电阻触摸屏支持多点触控,可以同时检测多个触摸点的位置。

3. 可靠性:电阻触摸屏结构简单,没有机械挪移部件,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4. 兼容性:电阻触摸屏可以与各种显示屏幕技术兼容,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

五、电阻触摸屏的应用领域电阻触摸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汽车导航系统等。

四线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四线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四线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四线电阻模拟量技术的两层透明金属层工作时每层均增加5V恒定电压:一个竖直方向,一个水平方向。

总共需四根电缆。

高解析度,高速传输反应。

表面硬度处理,减少擦伤、刮伤及防化学处理。

具有光面及雾面处理。

一次校正,稳定性高,永不漂移。

五线电阻技术触摸屏的基层把两个方向的电压场通过精密电阻网络都加在玻璃的导电工作面上,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两个方向的电压场分时工作加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层镍金导电层只仅仅用来当作纯导体,有触摸后分时检测内层ITO接触点X轴和Y轴电压值的方法测得触摸点的位置。

五线电阻触摸屏内层ITO需四条引线,外层只作导体仅仅一条,触摸屏得引出线共有5条。

解析度高,高速传输反应。

表面硬度高,减少擦伤、刮伤及防化学处理。

同点接触3000万次尚可使用。

导电玻璃为基材的介质。

一次校正,稳定性高,永不漂移。

五线电阻触摸屏有高价位和对环境要求高的缺点。

五线电阻触摸屏的外层导电层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镍金涂层材料,外导电层由于频繁触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镍金材料目的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工艺成本较为高昂。

镍金导电层虽然延展性好,但是只能作透明导体,不适合作为电阻触摸屏的工作面,因为它导电率高,而且金属不易做到厚度非常均匀,不宜作电压分布层,只能作为探层。

不管是四线电阻触摸屏还是五线电阻触摸屏,它们都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比较适合工业控制领域及办公室内有限人的使用。

电阻触摸屏共同的缺点是因为复合薄膜的外层采用塑胶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锐器触摸可能划伤整个触摸屏而导致报废。

不过,在限度之内,划伤只会伤及外导电层,外导电层的划伤对于五线电阻触摸屏来说没有关系,而对四线电阻触摸屏来说是致命的。

电阻触摸屏的精度只取决于A/D转换的精度,因此都能轻松达到4096*4096·比较而言,五线电阻比四线电阻在保证分辨率精度上还要优越,但是成本代价大,因此售价相对比较高。

电阻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阻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阻触摸屏工作原理电阻触摸屏工作原理:电阻触摸屏是一种常见的触摸屏技术,它通过检测触摸屏表面的电流变化来实现对触摸位置的感知。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阻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电阻触摸屏由两层透明导电层构成,其中一层为X轴方向的导电层,另一层为Y轴方向的导电层。

这两层导电层之间隔着一层绝缘层,绝缘层上有一些微小的间隙,这些间隙被称为触摸点。

2. 工作原理:当没有触摸屏时,两层导电层之间的电阻很大,几乎没有电流通过。

当触摸屏被触摸时,触摸点处的导电层之间形成了一个电阻,导致电流通过。

触摸点所在位置的X轴和Y轴导电层会形成一个电阻分压网络。

通过测量电流在X轴和Y轴上的变化,可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3. 工作原理详解:当触摸屏被触摸时,导电物体(例如手指)接触到触摸屏表面,压力使得两层导电层之间的触摸点发生接触,形成电阻。

触摸点附近的导电层上的电流会在触摸点处发生分流,形成一个电阻分压网络。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在电阻分压网络中的分布与电阻值成正比。

通过测量X轴和Y轴上的电流变化,可以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4. 数据处理:触摸屏控制器会将测量到的电流变化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算法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

常见的算法有四线性算法和五线性算法。

四线性算法适用于正方形触摸屏,而五线性算法适用于长方形触摸屏。

触摸点的坐标信息可以通过接口传输给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实现对触摸操作的响应。

5. 优点和应用:电阻触摸屏具有以下优点:支持多点触控,触摸精度高,适应性强(可以使用手指、手套等触摸物体),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环境。

因此,它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工控设备、自动售货机等领域。

总结:电阻触摸屏通过测量触摸点处的电阻来感知触摸位置,具有多点触控、触摸精度高等优点。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层导电层之间的电阻变化来实现的。

触摸屏控制器将电流变化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计算出触摸点的坐标。

电阻触摸屏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提供了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

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常见的触摸屏技术,其工作原理基于电阻效应,实现对触摸位置的检测。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电阻式触摸屏由两层特殊涂层的透明导电材料构成,这两层彼此平行但不直接接触。

一层位于屏幕上方,另一层位于底部。

这两层称为感应层和载流层。

当没有触摸屏幕时,系统中的控制器向载流层的四个角施加电流,并测量在感应层的四个角产生的电压。

由于载流层和感应层没有直接接触,所以感应层的电压较低。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手指或其他导电物体会导致感应层和载流层之间发生电流。

这个电流会在触摸位置附近集中,并且会改变感应层的电压分布。

控制器能够通过测量感应层上四个角的电压变化,确定触摸位置。

它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所需测量电流的大小,并使用触摸位置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来确定具体的触摸点。

通过这种方式,电阻式触摸屏能够实现对触摸位置的准确检测。

然而,它对压力敏感,需要用户用一定的压力来触摸屏幕。

另外,这种触摸屏无法实现多点触控,只能实现单点触控。

总结起来,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阻效应,通过测量感应层和载流层之间的电流变化来确定触摸位置。

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对压力敏感且无法实现多点触控。

(完整版)电阻式触摸屏种类介绍归纳

(完整版)电阻式触摸屏种类介绍归纳

电阻式触摸屏种类介绍归纳一、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坐的物理位置转换为代表X(X,Y)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传感器,它将矩形区域中触摸点七模块都采用了电阻式触摸屏,这种屏幕可以用四线、五线、标和Y坐标的电压。

很多LCD电阻式触摸屏基本上是薄膜加上玻线或八线来产生屏幕偏置电压,同时读回触摸点的电压。

具有很(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涂层,ITO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ITO,经由感应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ITO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

当触摸操作时,薄膜下层的ITO值,而完、Y器传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上的X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屏幕上。

四线触摸屏五线触摸屏六线触摸屏二、电阻式触摸屏的种类:七线触摸屏八线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的基本结构和驱动原理.pdf三、各种类电阻式触摸屏的基本结构:1.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结构如上图,在玻璃或丙烯酸基板上覆盖有两层透平,均匀导电的ITOITO 其中下层的它们之间由均匀排列的透明格点分开绝缘。

电极,Y电极和X分别做为层,(图导电条”“X电极和Y电极的正负端由ITO与玻璃基板附着,上层的附着在PET薄膜上。

,引出端X-X电极和Y电极导电条的位置相互垂直。

中黑色条形部分)分别从两端引出,且一共四条线,这就是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名称的由来。

当有物体接触触摸屏表面Y+Y-X+,,发生接触,该结构可以等效ITO并施以一定的压力时,上层的ITO导电层发生形变与下层为相应的电路,如下图2. 八线电阻式触摸屏八线电阻式触摸屏的结构与四线类似,所区别的是除了引出X- drive,X+ drive,Y- drive,Y+ drive 四个电极,还在每个导电条末端引出一条线:X- sense,X+ sense,Y- sense,Y+ sense,这样一共八条线。

四线触摸屏与八线触摸屏的区别:四线触摸屏没有考虑电极抽头引线和驱动电极的电路的寄生电阻,这部分电阻并不包含在电阻之内,而且受环境温度影响阻值波动,很可能影响计算的正确性,因此产生了八线ITO 电阻触摸屏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在讲述五线触摸屏工作原理之前先回顾一下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四线的结构图如图一所示,触摸屏的四边为两组平行的电极,分别在菲林和玻璃上面,当在Rx 两端加
图一: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电压0V 时,触摸中间一点,那么这一点的电压相应为:
1012
Rx Vx V Rx Rx =+; 同理在Ry 两端加上0V 时,10
12y Ry V V Ry Ry =+ 这样就可以判断出触摸点的位置。

五线的工作原理与四线的相同,也是通过判断触摸点的电压来判断触摸点的位置,在四线中由于电极的电阻很小(<1Ω),这时可以忽略电极的电阻,从理论上讲(ITO 面均匀,电极电阻为0),四线的线性度<<1%,由于菲林上ITO 的稳定性比玻璃的差,且其容易发生断裂,所以四线的线性型只能保证在1.5%的范围之内。

五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时,电压加在玻璃上的四个角(UL 、UR 、DL 、DR ),当UL 与UR
图二: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结构
V 输入点
Rx1 Rx2
Ry1
Ry2 -x –y +x +y
Rx2 Rx1 R y R
y
E
同时为5v时,DL与DR同时为0v,这时要使测得的位置很准,就需要减小UL与UR之间电极的电阻,同时测X轴的位置时需要减小UL与DL之间电极的电阻,这样玻璃上的电极就类似与菲林上的电极,但由于电极电阻很小,于是丝印时会使其不均匀且会使得触摸屏工作时的电流过大。

那么,可以适当的增加电极的电阻,通过模拟可以知道,当电极电阻增加后会出现图三所示的扭曲。

图三:电极电阻与线性度的关系
在设计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的电极时采用了如下的方案,如图四所示。

图四:五线电阻式触摸屏电极图
通过EWB软件模拟可以知道,当电极电阻的取值为发生变化时,触摸屏的线性度是不一样的,于是可以确定一个电阻值使图三中的a线的电压差<1.3%,这时b、c、d三条线的电压差也<1.3%。

在图四中主要采用了两种电极结构,如图五所示。

图五:五线电极结构
在图五中主要是用A 结构减小电极电阻,B 结构平衡电压使得电压均匀下降。

设1、2之间交叉的长度为l ,间距为w ,方块电阻为ρ,则1、2之间的电阻为:
R w l
ρ=⨯ 这里忽略了部分电阻,因为它不影响整个电压的均匀度。

由电阻网络的特性可知,当电极上的压降≤1.3%时,视区内与电极平衡方向的压降<1.3%,且越靠近中间,这个压降越小。

通过模拟电阻网络可以知道对于1:1.3尺寸的触摸屏,电极总电阻≤35Ω,这时可以根据电极总长度L ,电极与边框之间的距离a ,电极宽度b 、b1,电极之间的间距w ,可以计算出电极块的个数以及电极块的长度,当计算出的电极块个数不是整数时,需要对其进行取整。

图六:图五B 的等效电路
由于图三中1、2电极块的长度“太大”,加电压后会形成“大片”的等势区,因此,采用图四所示的电极对其进行分压,对于5、6、7、8四块电极可以等效为图六所示的电路。

在图六中由对称性可以知道,r56=r58,r67=r78,因此整个电路构成一个桥式电路,因此有V5=V7(断开5、7之间的连接),同时由对称性可以知道V6=(V9+V5)/2,V8=(V5+V10)/2,设V9=1伏,V10=2伏,则上排电极为(1、1.5、2),下排电极为(1、1.25、1.5、1.75、2),减小了压降的幅度以及等势区域。

设上排电极数目为n1,下排为n2,则有如下的关系式:
n2=2×n1-1;
在本设计中,图五B 结构为三排,靠近视区的电极块的个数为41,靠近电极块的线性度为1/(41*2)=1.22%。

在触摸屏的四个角上采用了图七所示的设计,由图中可以看出ab =2*cd ,在本设计中图五A 结构一共有6个,根据其特性可知各块的电压分别为5v 、4v 、3v 、2v 、1v 、0v ,当在UL 与UR 处加上5v 的电压时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D V =4.75V 、E V =4.5V 、F V =4.25V 、
图七:转角处电极设计
G V =4V 、H V =3.75V ,同时可以知道/10OE L L =。

这里假设O 、A 、B 、C 的电压均为5V ,则:
20.9 4.512
AE A A R V V V V R R ==⨯=+=BE V =CE V =E V 这样,触摸屏的线性度就能很好。

在UL 和UR 加上5V 的电压时,A 、B 、C 三点的电压是小于5V 的。

因为AC 和ab 之间是有一个电阻的,但B a V V =,这样,虽然有一个压降,由ITO 面电阻网络的性质可以判断出在离电极块一段距离后线性度会变好,具体情况有待试验结果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