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最新版)

合集下载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实验室废弃物的定义1.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标准曲线的标准溶液,配置不当的溶液以及过期的药品。

2.检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溶液。

3.实验室药品用完后弃置的药品包装瓶,废弃玻璃器皿。

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目的:为防止实验室的废弃物污染扩散。

2.适用范围: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

3.责任与监督:实验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安全负责人应进行监督。

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将废弃物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等待统一处理。

3.固体废物应收集在大小合适,中等强度的包装材料(如纸箱,编织袋等),包装材料要求完好,结实,牢固。

4.每一类别的废弃物应在收集处,储存包装上贴好标签,以便在处理时分类。

5.收集好的实验室废弃物品,需按要求在废品清单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6.按照单位的统一部署和废弃物处置公司的要求进行废弃物的转运,记录和交接。

四.注意事项1.因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所以在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并在分类时应边观察边操作。

2.虽然各类废液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但可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收集的废液的成分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

4.含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的溶液,要谨慎丝的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五.安全措施1.处理废弃物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2.为防止废液挥发,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

3.在处理易挥发,有毒等化学废液时,处理者必须戴上具适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并在通风环境下进行。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实验室成员和环境安全的规定。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保证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减少废弃物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制定本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以规范化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所有废弃物。

三、管理制度1.废弃物分类处理废弃物按照国家规定的废弃物分类标准分类处理。

分类原则如下:•液体废弃物:酸、碱、有毒有害液体废弃物分别存放,不得混合;•固体废弃物:不同类型的固体废弃物分别存放,不得混合;•包装物:废弃物包装物需分类处理,废弃物和包装物分开处理。

2.废弃物包装废弃物必须在进行无害化处理前妥善包装。

包装原则如下:•小于1升的废液置于三聚氰胺桶内密封;•大于1升的废液置于有喷嘴的塑料桶内密封;•废弃物在包装前应随时注意安全,防止溅洒;•包装物可重复使用,但不可与不同种类废弃物的包装物混用。

3.废弃物收集和贮存废弃物收集和贮存应按照以下原则执行:•液体废弃物:集中收集,存放于化学物品专用柜内,应固定标识“有毒有害”标识,并保持透气、防热、防撞、防腐、防腐蚀、防泄漏的状态;•固体废弃物:集中存储,存放于封闭栈板上,按类别分别罐存,罐箱上应署明标识文字、日期;•包装物:应集中收集,存放于包装物专用柜内。

4.废弃物处置废弃物处置分为两个阶段:中间贮存和最终处置。

•中间贮存:将废弃物送至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最终处置:处理后的废弃物应送至最终处置场或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可送至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理。

5.废弃物监测废弃物监测主要是对工作区环境和废弃物处置情况进行监督。

监测要求如下:•每周对工作区地面进行清洁,保持整洁干燥;•定期对工作区培训一次废弃物处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废弃物处置时必须着防护服、胶鞋、口罩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四、本制度中规定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是本实验室的基本规范,需要员工遵守和执行。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完善此制度并加强监管,提高废弃物处理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在科研、教学、生产等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以下简称废弃物)的安全处理与管理。

第三条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第四条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与管理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

第二章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第五条废弃物分为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

一般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

危险废弃物包括:废酸、废碱、废溶剂、废油漆、废农药、废矿物油、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催化剂、废药品等。

第六条废弃物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收集,分别设置对应的收集容器,并标明废弃物类别。

第七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符合以下要求:1. 容器材质应与废弃物性质相适应,确保不会发生化学反应;2. 容器应完好无损,盖子密封良好,防止泄漏;3. 容器应标注明显标志,注明废弃物名称、主要成分及危险性质。

第八条废弃物收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废弃物混合,避免产生危险。

第三章废弃物的暂存与管理第九条废弃物暂存应在专用暂存场所进行,场所应符合以下要求:1. 具备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设施;2. 远离火源、热源、水源、人员密集场所;3. 设置明显的废弃物标志。

第十条废弃物暂存容器应按照废弃物类别进行整齐摆放,不得随意堆放。

第十一条废弃物暂存期间,应定期检查容器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废弃物暂存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理、消毒。

第四章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第十三条废弃物处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废弃物得到安全、合法的处理。

第十四条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医院化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

医院化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化验室废弃物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化验室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包括医疗废物、化学废物、生物废物等。

三、责任分工1. 化验室主任为化验室废弃物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制度落实。

2. 化验室所有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自觉履行废弃物管理职责。

3. 医院环境保护科负责对化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四、废弃物分类及收集1. 化验室废弃物分为以下几类:(1)医疗废物:如废针头、废纱布、废手套、废试剂等。

(2)化学废物:如废酸、废碱、废溶剂、废催化剂等。

(3)生物废物:如废培养基、废菌种、废血清等。

2. 化验室废弃物收集:(1)医疗废物:采用专用黄色塑料袋进行收集,并注明废弃物种类、数量、日期等信息。

(2)化学废物:采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并注明废弃物种类、数量、日期等信息。

(3)生物废物:采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并注明废弃物种类、数量、日期等信息。

五、废弃物处理1. 化验室废弃物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类收集:严格按照废弃物种类进行分类收集,不得混放。

(2)及时清运:定期清运废弃物,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

(3)安全处置:委托具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安全处置。

2. 化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1)分类收集:化验室工作人员按照废弃物种类进行分类收集,并填写废弃物登记表。

(2)临时贮存:将废弃物暂时存放在专用容器内,并做好标识。

(3)清运:定期将废弃物清运至指定地点,并做好交接记录。

(4)处置:委托具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安全处置。

六、监督检查1. 化验室主任应定期检查化验室废弃物管理情况,确保本制度有效执行。

2. 医院环境保护科应定期对化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化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5篇)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一、废弃物的定义1、过期的药品。

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建立减量线的标准溶液及配置不当的溶液。

2、在线自动监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化学药液。

3、固体废弃物是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二、化验室废弃物处理:1、目的:为防止试验室的废弃物污染。

2、适用范围:生产、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责任与监督:化验操作人员执行管理制度,调度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4、建立废弃物的接收人的签名、处理制度和记录。

三、化验室处理废弃物的一般原则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2、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处置;3、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4、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残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

5、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厨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6、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废弃物。

7、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循环再利用或统一堆放到固定场地。

四、废弃物的处理分类如下:1、化学废液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

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综合废液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氧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3、固体废弃物3.1化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先在化验室堆放,每批达到____公斤后,统一送水泥混合材库上料口,做水泥混合材。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实验室环境和人身安全,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行为,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内所有废弃物的收集、分装、储存、转运、处理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废弃物是指实验室中使用过的、被抛弃的、不再使用的有害物质、瓶装物、实验设备、废液体等物品。

第二章废弃物收集与分装第四条实验室废弃物在收集前应根据种类进行分类。

第五条废弃物的分类包括:化学废物、生物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第六条废弃物的收集和分装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七条废弃物的收集和分装工作由实验室安全管理员负责,他们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第八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选择材质坚固、不泄漏、耐腐蚀的容器,并标注清晰的废弃物种类和危险程度。

第九条废弃物应及时收集,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密封。

第十条废弃物的分装应根据种类进行,禁止混装处理。

第三章废弃物储存第十一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储存应在专门的存储区域进行。

第十二条废弃物的存储区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十三条废弃物的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废弃物容器的完整性,防止泄漏和污染。

第十四条废弃物存储区域应建立明确的标识,标识应包括废弃物种类、危险性等信息。

第十五条废弃物存储区域应定期清理,防止杂物积累。

第四章废弃物转运与处理第十六条废弃物的转运工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七条废弃物转运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八条废弃物的处理应根据废弃物种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第十九条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废弃物溅泼、泄漏等情况的发生。

第二十条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全程监控,确保处理过程符合安全规定。

第五章废弃物管理措施第二十一条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管理档案,记录废弃物的来源、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废弃物管理档案应保存至少五年的时间。

第二十三条废弃物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其废弃物管理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6篇)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6篇)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目的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防止污染。

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于实验室工作环境、实验台面、工作服、移液器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实验室所有废弃标本、使用过的耗材等。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3职责3.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3.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____具体要求4.1实验室清洁消毒4.1.1消毒液配制4.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4.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

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4.1.2紫外消毒4.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____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4.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4.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4.1.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

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4.1.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____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4.1.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____分钟。

4.1.3.4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____分钟。

4.1.3.5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4.1.3.6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____%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4.1.3.7每周将待清洁工作服高压灭菌后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天洗涤4.1.4生物安全柜消毒消毒、清洁方法a、一项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容器和设备应用____%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后取出。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四篇)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四篇)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工作,保护环境和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化验室废弃物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有毒化学品废弃物、有害化学品废弃物、废油废液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化验室,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四条化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是化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或外倒。

废弃物必须经过分类、包装、标识和交接等过程,确保安全处理。

第五条本制度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废弃物的分类、包装和标记要求;规定废弃物的储存和运输要求;确定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和责任;制定废弃物安全处理的应急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

第二章废弃物的分类和包装第六条化验室废弃物必须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分为有毒化学品废弃物、有害化学品废弃物、废油废液等。

第七条有毒化学品废弃物的分类标准:按照有毒化学品的危险性进行分类,包括剧毒物、高毒物、中毒物和低毒物。

第八条有害化学品废弃物的分类标准:按照有害化学品的危险性进行分类,包括易燃物、腐蚀物、刺激物和致过敏物。

第九条废油废液的分类标准:按照废油废液的性质进行分类,包括废水、废液和废油。

第十条化验室废弃物必须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包括耐腐蚀性、密封性和防止泄漏。

第十一条废弃物的包装必须经过严格封装,包装材料必须牢固,不得出现破损或渗漏现象。

第十二条化验室废弃物的包装方式主要有:密封塑料袋、硬质塑料桶和玻璃瓶等。

包装必须标明废弃物的名称、性质和危险性等信息。

第三章废弃物的标识和交接第十三条化验室废弃物在包装后必须进行标识,标识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包括名称、性质、危险等级、包装日期和包装人员等信息。

第十四条化验室废弃物交接时必须进行交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弃物的名称、数量、交接日期和接收人员等信息。

第十五条化验室废弃物交接必须经过双方确认并签字,确保交接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
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55
化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最新版)
一、废弃物的定义
1、过期的药品。

实验废弃的高浓度溶液、建立减量线的标准溶液及配置不当的溶液。

2、在线自动监测仪器使用过程当中排除的废弃化学药液。

3、固体废弃物是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二、化验室废弃物处理:
1、目的:为防止试验室的废弃物污染。

2、适用范围:生产、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责任与监督:化验操作人员执行管理制度,调度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4、建立废弃物的接收人的签名、处理制度和记录。

三、化验室处理废弃物的一般原则
1、在证明废液溶液浓度已相当小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到排水沟中;
2、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处置;
3、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
4、无论液体或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烧时切勿残留有害气体或残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能裸露在地面上。

5、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厨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

6、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废弃物。

7、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循环再利用或统一堆放到固定场地。

四、废弃物的处理分类如下:
1、化学废液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

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综合废液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氧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3、固体废弃物
3.1化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先在化验室堆放,每批达到100公斤后,统一送水泥混合材库上料口,做水泥混合材。

3.2化学固体废弃物
五、化验室废弃物的具体处理
1、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然后加碱中和,调节PH值6-8后可排出,少量废渣埋于地下。

2、对于剧毒溶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

3、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

4、洗刷用,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

5、酸、碱、盐水溶液用后可均倒入酸、碱、盐污水桶,经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6、有机溶剂回收于有机污水桶内,采用蒸馏、精馏等分离办法回收。

7、重金属离子(包括)沉淀法等集中处理。

8、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堆放到固定场地,进行分类处理。

六、废弃物的处理程序(加上去向、接收人、记录表、签字)
七、废弃物处理时应注意事项:
1、随着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药品,必须边观察边操作。

2、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
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要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3、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收集的废液的成分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其要十分注意。

4、含有过氧化物。

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溶液,要谨慎丝的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5、注意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按类处理。

八、废弃物处理时之安全措施
1、处理化学废液时,必须戴上防溅眼罩、手套和实验外衣。

2、应在抽气规内倾倒会释出烟和蒸汽的废液。

3、为防止散逸出烟和蒸汽,每次倾倒废物之后应盖紧容器。

4、在特殊情况下于抽气柜处理化学废液时,处理者必须戴上具适当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5、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注意粉尘的污染,戴好防尘护具。

日照京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化验室
2009年1月1日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