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31页PPT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01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陆地水体空间分布 (1)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 (2)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2.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二、河流的补给 1.雨水补给 (1)特点:不连续性和集中性。 (2)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东部季风区的河流。 (3)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流域 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而 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1)特点: 连续性和日变化。 (2)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
课程标准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区域认知:通过不同区域的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各区域河流的主要补 给方式。 综合思维:通过绘制示意图,综合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人类活动对 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研究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陆地水体的特点 及作用。
01 夯实 必备知识 02 提升 关键能力 03 培育 学科素养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 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图中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 特征。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 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 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 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如 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 4~7 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 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33张)湘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补给 而相互联系。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大气水
冰川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湖泊水
02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补给类型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河流水
高山冰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思考: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到哪几种水体?
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水源
永久性冰 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补给季 节
夏季
全年 全年
补给结果及原 因
影响因素
温度较高的夏
季,冰雪融化,
形成夏汛,冬 季温度降低,
气温高低
冰雪封冻,河
流断流
对河流径流量 起着调节作用
湖泊水与河 水的相对水 位
是河流稳定而 地下水与河
可靠的补给水 水的相对水
源
位
中国分布 (主要)
西北和青藏 高原地区
普遍
普遍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示意(以我国为例)
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水源
补给季 节
补给结果及原因
影响因素
中国分布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主要) 示意(以我国为例)
雨水
雨季
河流最主要的补 给形式,并在雨 季形成汛期
降雨量
东部季风 区
季节性积 雪融水
春季
温带、寒带的冬 季积雪,春暖后 融化,但因积雪 量较少,仅形成 春汛
显的干湿季
冬季寒冷干燥
河流的补给类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
影响因素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陆地水体补给

陆地水体补给一、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如下列各图)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二、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方法技巧很重要———————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应用体验不可少———————读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解析:1.C 2.B 3.D第1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
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长江处于丰水期。
6~7月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降水量大,为丰水期。
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
地下水与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雨水补给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也都可以经过蒸发补给雨水。
第3题,洞庭湖对长江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调洪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和枯水期b补给都增大。
4.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的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ppt课件

2、河流与地下水
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如何?
丰水期
枯水期
地下水位置 河流水位
河流水位
河流
河流
注意某些地上河: 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02
2、河流与地下水
-0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问题:
李白《将进酒》
(1)"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补给水源是什么?
-02
河网
River network. ……
气候湿润的地区
……
冰川
glacier. ……
气候寒冷的高海 拔、高纬度地区
湿地 湖泊
Wetland Lake. ……
地势较低或断陷凹地
2、自然环境制约陆地水体
-02
案例 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 淡水湖泊,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 目前水域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地质构造图
3、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说出甲、乙、丙三地地貌的名称。
冲
峡
积
谷
平
丙
原
乙
三
甲
角
洲
塑造地表形态、调节气候
-03
4、陆地水体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 (2)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04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land water bodies.
-01
丰水期蓄洪示意
枯水期补给示意
1、河流与湖泊 ——山地的湖泊
-01
长白山天池景观图
高中地理新教材 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32张PPT)

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
贝加尔湖
3、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4、陆地水体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 河流呈线状且流动性好,是连接其他水体 的纽带。
1、河流与湖泊
(1)位置关系:湖泊位置高于河流,或河流发源于 湖泊。 补给关系: 湖泊 补给 河流 。 (2)位置关系: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 补给关系:洪水期 河流 补给 湖泊 ,枯水期 湖 泊 补给 河流 。 (3)位置关系 河流注入湖泊(内流区)。 补给关系: 河流 补给 湖泊 。
3、河流与冰川积雪
在陆地水体中,冰川和积雪以固态形式 储存着大量的淡水。随着气温升高,部 分冰雪融化为液态水,补给河流。
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水量大。 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出现春汛。
陆地水体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河流与湖泊 河流与地下水 河流与冰川、积雪
2.河流与地下水
(1)河流和地下水存在 相互补给 的关系
河流和地下水的互补关系示意图 ①当河流涨水时,河流水位 高于 地下水位,这时, 河流水 补给 地下水 。 ②当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 地下水 补给 和流水 。
作用:河流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使得部分河流在涨水时水位不至于过 高,在没有雨水补给时也能长流不断。
1、河流与湖泊
(1)位置关系:湖泊位置高于河流,或河流发源于 湖泊。 补给关系: 湖泊 补给 河流 。 (2)位置关系: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 补给关系:洪水期 河流 补给 湖泊 ,枯水期 湖 泊 补给 河流 。 (3)位置关系 河流注入湖泊(内流区)。 补给关系: 河流 补给 湖泊 。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ppt课件

拓展延伸
地下水
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3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是不断运动的,它们彼此之间通过补给而 相互联系。
二、河流的补给 .
河流河补流给的是补指河给水的来源。
◆河流的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
高山冰雪融水 湖泊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思考:读图说出河流水的补给来源有哪些? 其中,哪些是单向补给?哪些是双向补给?尝试绘制陆地水体关系图
河流补给形式:雨水的补给
➢ 含义: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 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 降雨的季节变化。
➢ 特点:不连续性和集中性。 ➢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东部季风区
的河流。 ➢ 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流域降雨
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判读
看曲线,看径流 量的变化特点
看组合,分析河流的 水文特征
河流的补给形式:冰川融水补给
主干梳理 冰川融水补给 指永久性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冰川融水 (永久性积雪)
主要在夏季
主要影响因素 气温变化和冰川储量
我国分布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
为什么我国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 流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① 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雨水对河流补给少。
图4-1 新加坡地理位置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 陆地水体的含义
陆地水是指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2 陆地水体的类型
陆地水因空间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1 河水
3 沼泽水
2 湖泊水
4 冰川水
5 生物水
1 浅层地下水
2 深层地下水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32张ppt)

1.贝加尔湖的成因? 2.贝加尔湖蓄水量大的原因? ①来水多,地表径流注入 多。 ②去水少,纬度较高,冬 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 冻土存在,下渗量小。 ③地壳断陷,湖盆深。
3.贝加尔湖的存在给周围环 境的影响和与人类活动的 关系有哪些? 淡水资源且水质非常优良, 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 候,科学研究价值,矿产 资源。
西北和青藏 高原地区
普遍 普遍
径流量变化
大气 降水
高山 水
湖泊、地下水
(2)② 全年流量很不稳定,径流 量变化很大,显然没有受到水库的调 节作用。
(3)东北 有春汛、夏汛两个汛期。
案例分析: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相互补给
图4 重庆在长江流域的位置
学习任务二:陆地水体的相互作用
活动3:在长江荆江段,普遍存在河流水单向补给地下水的现象,试解释其原因?长江中下游河段(除荆江 段)地下水与长江江水是怎样补给的?请绘制示意图。
荆江河段地势低平,河道淤积抬高河床,使其成为地上河
图5 长江荆江段
图6 地上河示意图
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区域特 征不同
河流的主要补给 方式也不相同
河流特征存 在区域差异
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 补给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给
高山冰雪 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 给
地下水补 给
总结2:我国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双成P71)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 布区
雨季(夏 秋为主)
时间集中;不 降水量的多少、季 普遍,东部季 连续;水量变 节变化、年际变化 风区最典型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学习任务二:陆地水体的相互作用
图7是鄱阳湖位置示意
丰水期:河水补给湖水 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水
课件-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冰川的
冰川 融水 补给
汛期主 消融量 内陆地区,如我国
要在夏 随气温 西北和青藏高原
季
的升高 地区
而增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河流 补给 类型
湖泊 水补 给
地下 水补 给
径流变 化规律
主要影 主要分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响因素 布地区 图示(以我国为例)
对河流径流起
调节作用:①
在河流源头,
调节河流水 由湖泊蓄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1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
D.海洋、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类型补给量最大,为雨水补给; b类型冬季补给很少,为冰川融水补给;c类型终年稳定,为地下 水补给。故选A项。第6题,b类型冬季补给很少,为冰川融水补 给,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低,冰雪不会融化。故选B项。 答案:5.A 6.B
谢谢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河流、湖泊、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①丰水期:河流处于丰水期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及湖泊水 位,河流补给地下水及湖泊。如下图所示: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②枯水期: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及湖泊水 位,地下水及湖泊补给河流。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