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简谱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溜冰圆舞曲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溜冰圆舞曲
A+B
⑴这段音乐使你感受到怎样的音乐形象?
⑵你觉得这部分的音乐结构是怎样的?
(动作更加舒展,有一种飞翔的感觉, 溜冰者在冰面上做出各种令人眼花缭 乱的动作。音乐在欢快活泼的基础上 情绪更加热烈,将表演者的情绪推向 高潮。)
A+B+A
看看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⑴圆舞曲:一种三拍子舞曲。
⑵作者:艾米尔.瓦尔德退费尔
这一段音乐在情绪上比前一个 部分显得欢快,活泼,表现了溜 冰者高兴愉快的心情。
⑴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伸出右 手,随着音乐在空中划旋律线~
⑵听完后告诉我:音乐有反复的部 分吗?如果我们用A,B来表示的话, 那么它的结构应该怎样表示?
第一圆舞曲的结构为:A+B+A
⑴这段音乐与第一小圆舞曲在情绪上有哪些变化? (更欢快,更活泼)
〈A〉
⑴听音乐,说说它的音乐特点或情 绪?⑵它会让你联想到溜冰者怎样 的舞姿?⑶学唱这一片段,并试着 画出旋律线。
伴随着第一小圆舞曲那徐缓,优美 的音乐,我们仿佛看到了溜冰场上拉 开了序幕,溜冰者展开了她那平稳优 美,轻松流畅的舞姿……
〈B〉
⑴听这段音乐,你感觉它的情绪 上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溜冰者怎 样的心情?⑵试着划出这一部分 音乐的旋律线
⑶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分析了作品的结构特 点及每一部分所表达的音乐画面。
序奏
第一小圆舞曲 A+B+A
第二小圆舞曲 A+B+B
第四小圆舞曲 A+B+A
结尾 之后再现第一圆舞 曲和第三圆舞曲
拓展小练习:音乐编创
请同学们为第一圆舞曲A部分创编 歌词,并自己试着唱一唱。
作业:
⑵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溜冰者的什么动作?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简谱)全册课件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简谱)全册课件

三连音 重、强音
休止符 渐强记号
小结
我们的先辈为祖国解放献出了 青春,献出了生命,我们要发扬我 们祖辈坚强、坚韧、勇于抗争的精 神,将国歌唱歌。 • 查阅资料了解国旗和国徽图案的意思。
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
《多情的土地》是词作者任志萍和我国著名的 作曲家施光南为男中音歌唱家佟铁鑫所作的一首抒 情歌曲,音乐深情、感人,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情 感表达,都蕴含了创作人的真实的内心情感,都蕴 藏着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和复杂的艺术技巧。并由著 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首次演唱。
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 湖南省长沙县人,戏剧作家,诗人,代表 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话剧《关 汉卿》《文成公主》 ,改编传统戏曲《 白蛇传》等。
探究《国歌》的秘密
重 音 记 号
起来
起来
起来
渐 强 记 号
1、为什么歌曲最后的“前进!前进!前 进!进!”要多加一个进?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 式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
田汉:(1898-1968) 戏剧作家、诗人。 代表作有: 《义勇军进行曲》,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 传统戏曲《白蛇传》等。
聂耳:(1912-1935)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义 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码头工人歌》、《梅娘曲》、 《卖报歌》,民乐合奏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4 4 3 3 2 2 1—
导语:中国有56个民族,30多个省区,幅员辽阔, 地形各异;有碧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 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今天,让我们通过音 乐欣赏《彩色的中国》,也愿同学们能通过学习欣
赏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丽,走进音乐的殿堂。
一、1、歌唱的基本要求

冀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民乐华彩(一)_课件1

冀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民乐华彩(一)_课件1
第四单元 民乐华彩(一)
• 我国的民族器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东 方特色,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
•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放驴
• 河北吹歌是一种传统的器乐吹打乐,一般以管子 或唢呐为主奏乐器,演奏目大多来自民歌和戏曲
唱腔。冀中吹歌《放驴》,旋律热情奔放,具有 浓郁的河北民歌特点。
强与台风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
春节序曲
春江花月夜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红军哥哥回来了
• 管子:吹管乐器。木制,管体上开有八个按音孔,管 口插苇制哨子。音色高亢,在北方管乐中常用于领奏。
• 板胡:拉弦乐器。琴筒用椰子壳制成面蒙桐木面板, 两根弦。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作北方戏曲中的主要 伴奏乐器。
战台风
• 《战台风》是一首著名的古筝独奏曲,形象生动地描 绘了台风来袭时风强雨急的情景,表现了人们英勇顽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全册课件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全册课件

在歌声中你听到了: 1)歌唱的悲伤 2)歌唱的快乐
歌曲的拍号: 1)3/4 2)4/4 3)1/4
• 4/4拍:
• 是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 • 强弱规律是: • 强---弱---次强---弱
我的梦想闪耀着彩色光芒, 张开翅膀飞到想去的地方。 我的梦想伴随笑容而坚强, 大声的歌唱,飘过辽阔的海洋。 这世界充满了想象,乘着音符一起飞翔, 经过所有快乐悲伤,谢谢你陪在我身旁。 快乐是我的能量,点亮自己的光芒, 想唱就唱,唱得响亮,不怕风雨的阻挡。 快乐是我的能量,点亮自己的光芒, 每一个期待的目光都在见证我成长, 唱得响亮。
赏析
《帕米尔的春天》近乎完美地描 绘出纯朴豪放的塔吉克族人民,热爱 生活载歌载舞喜迎高原初春的喜悦心 情,在乐队的伴奏下,全曲热情奔放 生机盎然,旋律极其优美动听。
演奏《帕米尔的春天》难度很大,鲜有达到李 大同先生的高度,连贯的强拍颤音持续高亢、快速 吐音干净利落、模拟手鼓击打音效、疾速中发音清 晰、流淌里高声嘹亮,以及塔吉克特色7/8节拍下半 音及降音的精准度,成为演奏中的众多难点。李大 同先生将其定为考级曲目的十级。
2018/10/28
唱得响亮
让我们再回首,曾今的那些人、那支歌吧。
《唱得响亮》是2006超级女声主 题曲。 从2005年底开始,歌曲制作团 队就开始广泛的收歌活动,共收集 到500多首乐曲,最终敲定了现在 这首由罗俊霖作曲的《唱得响亮》。 词作者唐恬告诉记者在填词之前, 她认真地观看了“2005超级女声” 的全过程,用心体会着选手们的酸 甜苦辣,所以这是一首励志歌曲。
1.跟随旋律模唱一遍 2.有感情的齐唱一遍 3.跟随伴奏演唱一遍
1.熟练演唱此首歌曲,能背唱。
2.收集超级女声有关资料,讨论 我们应该学习超女的那些精神。

西师版音乐(简谱)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西师版音乐(简谱)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黄河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此, 打渔谋生,有一天黄河河面起了雾, 一位船夫独自在船上感到孤单,于是 即兴高歌“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 道弯来„„”没想到在这远处传来了 高亢、嘹亮的对歌声,于是这首歌世 世代代传唱了下来。
---莫扎特 《渴望春天》作曲家
莫扎特(Mozart)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一生 勤奋,主要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 《渴望春天》创作于他去世前的那个冬天。同年12月 5日,莫扎特与世长辞了。年仅35岁的他说:“我的 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 莫扎特代表作:《后宫诱逃》、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 《魔笛》、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 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 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开 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 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香港回归
改 革 开 放 成 就
申奥成功
改 革 开 放 成 就
加入WTO
改 革 开 放 成 就
黄河水手歌
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哪首歌?这首 歌唱出了哪些内容?


1、《黄河水手歌》 2、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 满战斗的力量。 3、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 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 盾。
同学们见过黄河吗?在同学们的心目 中黄河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用那些词 语来形容?
黄 河
同学们想象一下《黄河水手歌》创 作情境。
甲: 小 树
长 新 芽
乙:春
呀 春来

聆听歌曲
思考: A:作品的情绪? 欢乐、活泼 B:歌曲的速度? 缓慢? 稍快 ? C:歌曲的节拍是? ✔ D:歌曲是由谁创作的? 6/8拍

辽海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竖笛_课件1

辽海版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竖笛_课件1

吹奏小贴士:
为了获得因润、悦耳的发音,吹奏时,口 风的力量要集中,音头要吐奏,即在吹奏 时加“t”音。有连线的地方、只在第一个 音上吐奏。
谢谢
竖笛
学习目标
了解竖笛的来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 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 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竖笛音色优美圆润, 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也是巴洛克时代的标准独 奏乐器。从维也纳音乐学院这些世界著名的音乐 学府到普通中小学校,到处都能见到这种雅俗共 赏的乐器。
1750年以后,竖笛被力度和音高范围更广 泛的长笛所替代。20世纪人们重新对它感 兴趣。由于相对容易演奏,竖笛常被推荐 为儿童初学的乐器(尤其是高音竖笛,指孔 距离较短,适于小手演奏)和用于业余音乐 爱好者在家庭演奏。此外,竖笛常在中世 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和部分20世纪音乐 中使用。
仔细观察下图,试着吹奏竖笛。
竖笛的来源
专业的竖笛乐团和竖笛研究协会也比比皆是。竖 笛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竖笛 的音色纯正清丽,柔和轻盈,被称为“柔和的笛 子”、“像鸟唱歌的笛子”。它以自然呼吸的力 度即可吹响,这样,人们从初学开始,就很容易 获得美妙的乐音。
演变历史
在16世纪时有许多形制,常用的是定音为C 的高音和次高音竖笛和音高为F的低音竖笛, 其音域都是两个八度。竖笛柔和、带有一 点鼻音的声音和相对简单的制作,使它在 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流行的乐器,特别 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奏音乐和巴洛克的 大量室内乐作品中使用。竖笛的声音较弱, 音色单一,音域狭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 音乐中担任重要角色,到巴洛克时期仍作 为管弦乐队中的最高音乐器来使用。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蓓蕾之歌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蓓蕾之歌
请同学们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 达自己对老师热爱与祝福。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1、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 中激荡。
2、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今天深夜啊灯光仍亮, 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 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 中激荡。
3、新长征路上老师立新功,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 长。肩负祖国希望奔向四方,您总是含泪深情凝 望。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 流心中激荡。
+ 高枫词 + 谷建芬曲 + 1=F + 4\2 + 中速
你眼中校园的早晨是().
• 唱歌分析 • “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是2/4拍,F调,中速。是一首清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学习内容
欣赏歌曲: 《飞来的花瓣》 《校园的早晨》
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 认真聆听歌曲,感受作品的情景和力度 的变化。
思考:请同学们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 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再次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进一 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 演唱形式及情感的对比和变化。
新活泼的校园歌曲。该歌曲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 人高枫共同创作,80年代增经在我国校园内风一时,表现 了学生快乐的校园生活。
校园歌曲的特点:
歌词直白,贴近生活; 选录优美,欢朗诵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上的两首诗歌,一首《中学 时代》另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初步了解诗歌 内容。
(一首歌颂美好的中学时代,另一首赞颂教师的平凡 和伟大。)

音乐小网站一简谱基础知识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课件

音乐小网站一简谱基础知识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于1893年创作的一首诗 歌,是叶芝献给女友毛特·冈妮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 在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莫文蔚 - 当你老了.mp3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的时候 爱慕你的美丽,诗歌朗诵 - 当你老了.mp3 假意或真心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惠基民本一能中力基—本音能乐力—专简题谱讲座
节拍
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 节拍和节奏的关 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拍子与拍号 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头都标有这样的符号,如2/4、4/4、3/8等,称为拍号。每小 节有两拍的称为二拍子;有三拍的称为三拍子,以此类推。 斜线左面的数字表示 每小节有几拍、斜线右面的数字表示以几分音符为单位,如2/4拍,即以四分音符 为单位,每小节有两拍。
曲谱
歌词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简谱
是一种简易的记谱法,表示音的高低的 基本符号,其起源源于18世纪的法国。
一般所称的简谱,指数字简谱,用1 2 3 4 5 6 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惠基民本一能中力基—本音能乐力—专简题谱讲座
三、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 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
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 do re mi fa so la si 多 来米 发 梭 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谱基础知识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

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

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

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

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

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

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

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卢梭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

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

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

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知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2、3、4、5、6、7读法为:do、re、mi、fa、so、la、si(简谱-音符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

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

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

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

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

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

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

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

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简谱-音符符的长短。

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写法时值
全音符 5---四拍
二分音符 5-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5≡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

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

相反,音符下半音与全音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 0 ”标记。

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

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

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变化音音,叫升音。

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

用“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ヰ”表示。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

击拍的节奏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下一上是一拍。

节拍
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

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单拍与复拍
单拍指每小节一个强拍。

复拍每小节有一个强的,有若干个次强的。

调式音阶
按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一般是七个音左右)组成一个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体系,构成一个调式。

把调式中的个音,从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关系排列起来的音列,叫音阶。

大调式
凡是音阶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结构的音阶,就是自大调式然大调。

这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调式。

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结束在1上的就是大调音乐。

比如国歌就是大调音乐。

要想真正搞懂大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小调式
小调式有三种形式:
a:自然小调:凡是音阶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结构的音阶,叫自然小调。

b:和声小调:升高自然小调音阶的第VII级,叫和声小调.
c:旋律小调:在自然小调音阶上行时升高它的4、5,而下行时还原5、4叫旋律小调。

小调音乐一般第一个音符是从6 或3 开始,而结束在6上。

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调音乐。

同大调一样,要想真正搞懂小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装饰音
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

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

(1)倚音:指一个或数个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倚音时值短暂。

有前倚音、后倚音之分。

(2)颤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均匀地交替演奏。

(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音快速一次或两次交替而成。

(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个音。

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两种。

滑音除声乐能演唱这一技巧外,一切弦乐器都可演奏,但钢琴等键盘乐器是无法演奏这一技巧的。

顿音记号
用三角符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连音线
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的连线;(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小调式线。

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重音记号
用“>”或“□”或“sf”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

当“>”与“□”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

保持音记号
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奏)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换气号
用记号“v”标记。

表示在此处换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