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合集下载

医院检验科检验工作SOP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检验工作SOP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检验工作SOP管理程序1 目的对检验科工作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检验工作符合规定要求,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和有效的检验报告。

2 范围适用于本科开展的各类医学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

3 职责3.1负责部分样品的采集。

3.2 各实验组收样人员负责各组检验样品的收发。

3.3 实验组负责人组织协调完成检验任务,并负责对检验工作质量的监督。

3.4 检验人员执行检验任务,做好检验记录,填报检验数据。

3.5 报告授权审核人负责检验报告的签发。

3.6 各实验组负责本组检验报告的发放。

3.7 综合管理组负责检验资料的归档保管(计算机)工作。

4 工作程序4.1 检验工作分类4.1.1 本科的检验工作,根据标本的来源不同分为采样检验和送样检验,根据工作性质分为常规标本检验和检验质量抽检委托复检。

4.1.2 委托复检工作需按下列程序执行:(1) 当面核对标本姓名、性别、年龄及标本质量等资料;(2) 按要求进行各项检验;(3) 必要时委托方可全程参与检验过程;(4) 其余程序与常规检验标本相同。

4.2 检验任务的下达实验组根据《检验申请单》开展常规标本检验和委托复检,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开展质量抽检。

4.3 采样及样品管理4.3.1 采样执行本科程序文件《标本采样管理程序》4.3.2 样品管理样品接收、分发和保管处理,执行本科程序文件《标本管理程序》和《标本采样管理程序》。

样品一旦受理即给予受理编号。

4.4 标本检验4.4.1 检验项目检验样品的检验项目则根据有关标准或客户要求确定。

如果客户要求的某些检验项目我科需要委托给其它实验室时,按《检验工作分包管理程序》执行。

4.4.2 检验依据a.国家标准方法;b.部颁标准方法和检验规范;c.卫生技术部门推荐使用方法;d.有关科技文献或杂志上发表的方法;e.自己研制的方法;f.自编规程的使用执行《检验方法确认程序》。

4.4.3 检验实施检验科按检验申请单的要求安排检验工作。

检验人员按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按时完成检验任务,并按程序文件《记录档案管理程序》做好原始记录。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SOP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SOP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SOP文件编号: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各临床科室修订时间:年月执行日期:年月日具体内容:一、采集方法1.洗手或手消毒。

2.根据检验申请单,选择合适的血培养瓶,检查血培养瓶有无破损、保质期等,标明病人相关信息,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塞,作用60s,待干。

3.用0.5%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为8×10cm,待干。

4.利用瓶内真空抽取血标本;如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

5.建议双套双瓶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厌氧瓶,有利于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

当厌氧菌感染不能除外的病人,如腹部手术合并感染的病人,必须同时做厌氧菌血培养。

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婴幼儿血培养一般只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规做厌氧瓶。

6.怀疑血流感染(BSI)时,采集外周静脉2套血培养标本,每套不少于10ml(1套血培养定义:是指一次静脉采血,不论被接种在1个还是多个血培养瓶内),最好为20ml血液,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采血量一般2ml~5ml(每瓶不少于2ml),各自做好标记。

7.怀疑骨髓炎、脑膜炎、肺炎和肾盂肾炎合并菌血症时,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从不同部位抽取2套血培养,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8.对不明原因的发热、亚急性心内膜炎,由三个不同的部位抽取3套血培养,每套间隔时间≥1小时,当培养24~48h后若为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9.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后轻摇瓶子以防血液凝固。

10.填写申请单时,应注明标本来源、检验目的、采样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二、标本运送1.已采集的标本应视为潜在性生物危险品,均应置于防渗漏、相对密封的容器中收集、存储与转运。

2.标本采样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在室温下保存,切勿放入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三、注意事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1)希望保留深静脉导管者: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并各自做好标记。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加入日期:2008-09-231.目的:为保障送检标本质量,使送检标本具有代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2.适用范围:标本采集的准备3.责任人: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4.程序:标本采集,这是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关键的一步。

要重视下列环节的控制:4.1采样时间的控制,选择最佳采样时间的原则是:4.1.1最具“代表性”的时间: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

其主要原因有:4.1.1.1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许多血液成分昼夜间变换很大,如血钾数值,在高峰值期比低值期增加5%~10%,血红蛋白增加8%~15%,促甲状腺素增加5%~15%血管紧张素可增加120%~140%。

为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患者间,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早晨空腹时采集标本;4.1.1.2病人处于平静状态,减少病人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并减少饮食的影响;4.1.1.3易于与正常参考范围作比较;4.1.1.4便于组织日常工作。

4.1.2检出阳性最高的时间:如细菌培养应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尿常规检查应采集早晨第一次尿;早孕试验应在孕后35天后送检,此时阳性率达高峰。

4.1.3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时,cTnL或cTcT的测定在发病后4~6小时采样较好:病毒性感染抗体检查,在急性期及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清检察对诊断意义较大;药物监测应根据药物峰值效应,在药物分布结束后监测(通常在药物输液结束后2~4小时进行,而地高辛、毛地黄毒甙在输液后6~8小时进行)。

4.2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如大便检查应取脓、血部分:脊髓穿刺、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进入;留取痰标本应防止唾液的混入,静脉采血时,患者的姿势(卧位、坐位或立位)及止血带的松紧都可影响某些监测结果,通常规定患者卧位或是坐位采血,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见回血后立即松开,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目的:本程序旨在管理受控分析过程中标本的质量,以确保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结果,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标本的采集、处理、贮存、安全处置等全过程。

保证标本编号的唯一性,也是准确发放报告的基础。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临床各类检测标本。

职责: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工作程序:一、标本的采集:请参阅《标本采集管理程序》。

二、标本的运送:1.门诊1.1 血液标本:1.1.1 血常规标本在门诊二楼抽血后,由登记员直接送到门诊化验室,检验工作人员进行分析。

1.1.2 其他项目,如生化、免疫等标本,在护士采集标本后,由登记员统一收集后,两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1.2 尿液、大便、分泌物、痰常规标本。

由病人自行采集后,送到门诊化验室进行检查。

1.3 细菌培养标本:由登记员接到标本后,立即送到检验科。

1.4 分泌物作PCR标查,由登记员统一收集后,两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2.病房2.1 常规标本:由病房护士采集后,由助护统一收集,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

早上八点半前全部送检完毕。

2.2 急诊标本:由病房护士采集后,由助护送到检验科,此类标本的送检不受时间限制。

三、标本的接收1.登记员在接收标本时,认真、仔细地核对标本。

2.检查标本与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

工作人员有权拒收检验申请有不一致的标本,标签不清的标本。

检验申请不清晰时,应立即与临床科室或相关人员联系核实。

3.标本接收人须检查标本状态。

4.标本在以下情况下视为不合格,工作人员有权拒收该标本:A。

无被检标本基本信息或与申请单不符(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检验项目等)。

B。

使用不适当的。

C。

有破损。

D。

标本外泄污染。

检验血标本采集制度与流程

检验血标本采集制度与流程

检验血标本采集制度与流程规范的采血流程一、检验科采血人员上岗必须佩带好胸牌、帽子、口罩及手套、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及无菌操作准备。

二、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并掌握〝急诊优先〞的原则。

认真审对申请单,按照申请单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检验目的、检验项目。

根据检验项目准备采血管并在采血管上标记病人信息。

准备采血1、用0.5‰消毒灵液浸泡手(戴手套的手)或用湿手帕擦手(戴手套的手),做到一针(一次性针头)、一管(一人一管)、一带(一人一根压脉带)、一张(一人一张纸)。

3、 使用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器之前检查包装是否完整,负压管是否破损。

患者取坐位,手臂伸直,平放在采血台上,暴露穿刺部位,距采血部位5厘米处绑上止血带,止血带要松紧适宜,约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同事嘱患者紧握拳头,若此时静脉扔不易见,可嘱患者反复握拳数次,使静脉易于怒张,止血带捆绑时间不易过长,否则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穿刺前须询问患者有无碘过敏史,有碘过敏史需用75%消毒。

打开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针,用左手固定患者前臂,拇指按住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使之固定。

右手持采血针,针头斜面向上,先以约30度的角度穿刺静脉前2-3毫米处的皮肤,然后再穿刺静脉壁而进入静脉腔,待见有回血后,将针头顺势而进入少许,以防止采血时针头滑出静脉,但不可太深,以免刺穿静脉。

5、 将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针的另一端插入带有病人信息的真空负压管内,待抽至所需血量后,先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拳头放松,再以无菌棉签按住伤口,拔出针头(抗凝血真空管须立即颠倒混匀6次)。

6、采血完毕后应嘱患者紧压伤口至止血5分钟(血液病患者应延长压迫止血时间)。

每位患者采血前应换纸,换止血带。

检验科样本采集操作规范

检验科样本采集操作规范

检验科样本手记操作规范1. 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医院检验科样本手记的质量与安全,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订立本规章制度,以规范检验科样本手记工作。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全部人员,包含医生、护士和试验室技术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

3. 术语和定义•检验样本:指供检验用的人体物质,如血液、尿液、组织、细胞等。

•样本手记器具:指用于手记检验样本的器具,如注射器、采血管、手记盒等。

4. 手记前的准备4.1 严格遵守手卫生原则,勤洗手。

每次手记样本前,应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液彻底清洁双手。

4.2 检查手记器具是否完好,符合使用标准。

如有发现破损、过期等情况,应立刻更换,并向上级报告。

4.3 依据患者信息确认样本手记所需的器具,如种类、数量等,并准备充分。

4.4 建立样本手记记录,记录患者姓名、病历号、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信息。

4.5 检查采样部位是否合适,如有患者特殊情况,应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在采样记录中说明原因。

5. 采样操作步骤5.1 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必需的解释和沟通,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

5.2 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如手记血液样本则应选择适当的静脉手记点,手记尿液样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尿液收集容器。

5.3 手记前进行标本容器、采样器具、标签等确实认,保证清楚、准确的样本信息记录。

5.4 遵从无菌操作原则,使用一次性采样器具,确保采样操作的无菌性。

5.5 手记血液样本时,使用正确的手记方法,保证手记的血液量充分,并确保手记时不产生气泡。

5.6 手记尿液样本时,引导患者正确收集,避开污染,确保样本的完整性。

5.7 手记其他样本时,依据具体要求进行操作,如组织、细胞等。

5.8 手记完样本后,妥当处理采样器具和废弃物,保持采样现场的清洁与乾净。

5.9 样本手记完成后,再次核对样本信息的正确性,如采样时间、采样部位、患者信息等。

5.10 样本手记员签名确认并将样本送至相应的试验室,确保及时处理。

医院检验科完整SOP程序文件

医院检验科完整SOP程序文件
C1、HAVAbIgM标准操作规程
C2、PreS1标准操作规程
C3、HBSAg标准操作规程
C4、HBSAb标准操作规程
C5、HBEAg标准操作规程
C6、HBcAb标准操作规程
C7、HBcAbIgM标准操作规程
C8、HCVIgG标准操作规程
C9、HCVIgM标准操作规程
C10、HDVAg标准操作规程
C11、HDVIgG标准操作规程
附件七临床输血申请单
附件八输血记录单
附件九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一、科室设置
1、科室各实验室设置及负责人
2、科室人员结构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学历
毕业院校
参加工作时间
现任职称
手机
3、科室平面图
4、检验中心工作流程图
住院病人就诊检验流程
门诊病人就诊检验流程
二、检验中心工作职责
(一)检验中心各级人员工作职责
1、检验中心主任、副主任工作职责
D26、TdT(MRD白血病残留病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7、血小板糖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8、CD23(Ige低亲和力受体)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29、CD95 / Fas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30、FCM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D31、Bcl-2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32、ANNEXIN V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33、P53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D10、铁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D11、酸性磷酸酶(ACP)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D12、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D13、自体溶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D14、血清酸化溶血试验(Ham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D15、热溶血试验(定性)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 检验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标本采集SOP
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加入日期:2008-09-23
1.目的:
为保障送检标本质量,使送检标本具有代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标本采集的准备
3.责任人:
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
4.程序:标本采集,这是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关键的一步。

要重视下列环节的控制:
4.1采样时间的控制,选择最佳采样时间的原则是:
4.1.1最具“代表性”的时间:原则上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

其主要原因有:
4.1.1.1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许多血液成分昼夜间变换很大,如血钾数值,在高峰值期比低值期增加5%~10%,血红蛋白增加8%~15%,促甲状腺素增加5%~15%血管紧张素可增加120%~140%。

为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使不同患者间,或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早晨空腹时采集标本;
4.1.1.2病人处于平静状态,减少病人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并减少饮食的影响;
4.1.1.3易于与正常参考范围作比较;
4.1.1.4便于组织日常工作。

4.1.2检出阳性最高的时间:如细菌培养应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尿常规检查应采集早晨第一次尿;早孕试验应在孕后35天后送检,此时阳性率达高峰。

4.1.3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时,cTnL或cTcT的测定在发病后4~6小时采样较好:病毒性感染抗体检查,在急性期及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清检察对诊断意义较大;药物监测应根据药物峰值效应,在药物分布结束后监测(通常在药物输液结束后2~4小时进行,而地高辛、毛地黄毒甙在输液后6~8小时进行)。

4.2采取具代表性的标本如大便检查应取脓、血部分:脊髓穿刺、脑脊液穿刺应防止外伤性血液的进入;留取痰标本应防止唾液的混入,静脉采血时,患者的姿势(卧位、坐位或立位)及止血带的松紧都可影响某些监测结果,通常规定患者卧位或是坐位采血,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见回血后立即松开,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血标本的质量。

4.3采取最合乎要求的标本主要控制下列三点:
4.3.1抗凝剂的正确应用:血标本如需抗凝,究竟用何种抗凝剂(EDTA)、草酸钠、拘橼酸钠、肝素等),根据监测要求而选定。

抗凝剂的用量与血标本的比例必须准确无误;
4.3.2防溶血、防污染要防止由于容器不洁、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细菌培养时,非病原菌的污染。

有时还需防止标本接触空气(如血气分析、厌氧菌培养等)在生化测定中溶血、乳靡及黄疸是影响准确性三个常见的主要因素。

其中尤以溶血最为常见,许多物质在红细胞内和血浆中的含量不一样,某些物质,如钾
ALT、AST、LDH红细胞内含量比血浆中高出数倍乃至数百倍,一旦溶血,造成血浆(清)中这些物质测定值的假性增高。

而另外一些物质,如钠、氯、钙等,又比血浆中含量低,一旦溶血,特别是严重溶血,由于稀释作用而使血浆(清)中测定值降低,此外溶血还干扰比色测定,特别影响黄色部分的吸光度。

血红蛋白还可与化学试剂起反应,干扰测定结果,其影响可能使测定结果增高,也可能使测定结果降低,甚至出现负值。

4.3.3防止失性采样:如边输液边抽血做K、Na、GLU等测定。

4.4唯一性标志不同监测项目应有不同的标志(现用真空采血管,人体上可做到这点)要防止张冠李戴,贴错标签。

标本容器的标签上至少应注明下列内容:
4.4.1送检标本科室及病床号;
4.4.2患者姓名及病例号;
4.4.3送检标本名称;
4.4.4检查项目;
4.4.5采集标本时间。

注:该SOP变动程序
如果本操作程序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存在问题,则应向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