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慢性心力衰竭

合集下载

心衰治疗方案病例

心衰治疗方案病例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5岁,主诉:反复出现气短、乏力、下肢水肿3年,加重1周。

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短,休息后可缓解,未予以重视。

近1周症状加重,伴有乏力、下肢水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10年,吸烟史40年。

否认其他疾病史及家族史。

二、诊断1. 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NYHA III级)2. 辅助检查:(1)心电图:左心室肥厚,ST-T改变;(2)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左心房增大;(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正常;(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正常;(5)胸部CT:双肺纹理增粗。

三、治疗方案1. 症状治疗(1)利尿剂:呋塞米20mg,每日1次,口服。

监测尿量、体重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2)ACE抑制剂: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

监测血压、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3)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25mg,每日1次,口服。

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

(4)螺内酯20mg,每日1次,口服。

监测电解质,调整药物剂量。

2. 基础治疗(1)控制血压:采用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控制血糖:采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

(3)控制血脂:采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

(4)戒烟限酒:指导患者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

3. 康复治疗(1)运动训练: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训练方案。

如心功能分级为NYHA III级,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次30-45分钟,每周3-5次。

(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衰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患病率及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

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患病率及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其心功能的相关性
N A 心 功 能 分 级 标 准 , 力 衰 竭 病 史 ≥ 6个 月 。排 除 所 有 可 能 引 起 YH 心
Y h n —ig Z e gXn , h oXa —in Dn iu eC a gqn , h n ig Z a inx , i J in a g —
De a t n fCa dil g , Ch n h i Ho p t l Se o d Mi tr dia p rme to r oo y a g a s i , a c n l a y Me c l i
p te t . a i n s
解 放 军 第二 军 医 大 学长 海 医院 心 内科 , 海 市 2 o 3 上 04 3 叶 长 青 ★ , .9 1年 生 , 徽 省 灵壁 县 人 , 男 17 安 汉族 , 放 军 第 二 军 医 大 学 解 在读硕士, 治医师, 主 主要 从 事 心 血 管 内科 疾 病 方面 的 研 究 。 通 讯作者 : 郑 兴 , 士 , 授 , 放 军 第 二 军 医 大 学 长 海 医 院 心 内科 , 博 教 解
上 海 市 2 o 3 043 中 图 分 类 号 :5 18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6 1 5 2 (0 64 — 0 2 0 R 4 .+ A 1 7 — 9 62 0 )4 0 2 — 4 收 稿 日期 :0 6 0 — 3 修 回 日期 : 0 一 3 2 (6 5 一 — 7 / S Q 20 - 3 2 2 6 O—8 o—O 154Z ・) 0 R ea i ns i o pr va e e of ane i lto h P f e l nc m a a nd he o obi m gl n
维普资讯
中国临床康复 第 7 0卷 舅 4 4期f 2 0 — 12 0 6 1 - 5出版 C i s o ra o l i lR hbla o , o e b r2 0 6 V L 1 o 4 hn eJ u l f Ci c e ait i N vm e 5 2 0 o 0 N . 4 e n na itn

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临床研究

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临床研究
2 2 49
吉林 医学 2 1年4 02 月第3  ̄ 3
1期 2
件 进行 处 理 ,所 得 结果 以均数 ±标 准差 ( ±s )表 示 采 用 t 和 X 检验 ,以P< .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00 5
3 讨 论 腹膜 透析 患者 由于在 治疗 中饮 食水 和盐 的摄 取 问题 常 常被 忽 视 ,导致 患者极 易 出现容 量 超负 荷现 象 。据相 关统 计显 示 ,腹 膜
表2 1 i 性 蝴 慢 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组与非贫血回 临 床资料 比较 ( ) ±
胞生成素等,是否能改善C F H 的预后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4 参 考 文 献
[] 1 陆再英钟 南山. 内科学 .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9 第7 北京: 2 8 5. o l [] 2 洪金 全, 山 . 性 心力 衰竭 患者贫 血患 病率 与心 功能 的关 系 洪华 慢
位 值在慢 性心力 衰竭患 者纽约心 功能分 级 ( Y ) I Ⅱ、Ⅲ和Ⅳ级 分别是 3 3 N H 、 . %、7 9 0 . %、1. %和7 . % ( O 0 ) 105 ,、 6 95 0 71 4 P< . 1 与 4 .gL 0
15 / 、13 m 、170g ( O0 1 3 .gL 3. g 0 0 1. / P< . ),贫 血与 非贫 血患者 相 比 ,患 者年 龄较 大 ,左 室 收缩末 期 内径较 大 ,左室 射血 分数 较低 , L 0
心功 能较 差 ,血 清 白蛋 白较低 ,贫 血 组N H Y A ̄/ 级 者 占8 . ,而非 贫 血组 反 占2 . I V 75 % 96 %。结论 :此 组 贫血 患病 率 占2 . ,即心力 衰 1% 9
竭患 者常伴 有 贫血 。心力 衰竭 患者 中合并 贫血 往往 临床病 情更 为严 重和 复杂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厚, 并最终使心功能恶化, 进而损害肾功能, 形成恶性循环。
Ta n : 等川对瑞典1 3 例门 慢性心 患者, 行分析, ne 9 诊 衰 进
发现心功能越差, 贫血的患病率越高, 其结果为心功能 1级中 贫血者 占 7. 0% , 级为 9. 0% , 级为 1 . 0% , n 陈娟, 魏锐利. 鼻窦源 性肿瘤侵犯眼眶5 例 2 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眼 . 科杂志, 5, ) :93 一 7 20 23(9 5 9 0 3 丁强. 鼻窦囊肿的眼部表现 1 例临床分析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 9
学报, 洲 14( 1) :56 一 2〕 ), 57 王广科, 吴众, 马裕, 鼻源性眼球突出的临床分析 眼科研究, 等. 2加3, 21(4) :373.
74
25 例鼻源性眼球突出的临床分析
朱志红
因鼻腔疾病引起的突眼症临床常见, 患者往往因眼部不 适、 眼球突出而就诊于眼 在临床上易引起延误治疗。我科 科, 自20 2 年 1 月至20 5 年 1 月收治以突眼为主诉的鼻腔疾 0 0 2 病患者2 例, 5 效果良 现报告如下。 好,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例中, 1 例, 1 例;年龄 1 5 男4 女 2 2 7 岁, 平均年龄4 岁。 2 病程2 周至 1 年。右眼巧例, 0 左眼 0 1 例。最后诊断额筛窦粘液囊肿 1 例; 内翻性乳头状瘤 1 3 例;鼻窦骨瘤5 例;鼻窦恶性肿瘤6 例(筛窦鳞癌2 例, 上领窦 鳞癌3 例,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1 例) 。患者眼科表现特 征为单眼突、 复视、 视力下降、 眼球移位、 眼球运动障碍、 眼胀 溢泪及眶尖综合征等。鼻科表现为鼻塞、 流涕、 血性涕、 鼻肿 物及鼻部畸形等。2 例中20 例以眼部征状为主首诊于眼 5 科, 头痛1 例首诊于神经内 4 例因鼻阻或脓性涕首诊耳鼻 科,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重 贫血 的治疗措施 , 而并非 C HF合并 贫血 的长期治 疗措 施。 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 P ; E O) ③铁剂 。在 Abr let o等人的
An mi s C mmo n He r F i r n s As o it d Wi o r e a I o n i a t al e a d I u s ae t P o c h Ouc me ,n ihs F o a C h r o 2 0 5 P t ns W i w — to s I sg t rm o o f1 6 ai t t e t Ne h
佳 及 吸 收不 良 , 时 长 期 服 用 阿 司 匹 林 可 致 阿 司 匹 林 相 关 性 同
11 心力 衰竭 : . 心力 衰竭 (erfi r) hata ue 是各种心脏结 构或功 l 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 ( ) 或 射血 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 合征。 由于心室 收缩功能下 降 , 射血功 能受损 , 排血量不能 心
用剂量及疗程 , 对无明显贫血 的 C F患者 的疗 效及长期应用 H 是否会引起栓 塞并发症等 尚需进一步探讨 。 6 参考文献
wt fvn lu r yfnt n J . m C l C ri ,05,5 i l t etcl s ci [ ] JA o ad l2 0 4 h e r a d u o l o

7 58 ・
吉 林 医 学 2 1 年 2月 第 3 01 2卷 第 4期
输血 ; 对于 C F性贫血患者是否 应接受输血治 疗 目前仍存在 H 较大争议 , 输血可能引起免疫抑制及感染 、 人类 白细胞抗原敏 感、 铁负荷危险性增 加等 。所 以 目前输血仅作 为 C F合并严 H
环。
5 C HF合 并 贫 血 的 临 床 治 疗 进 展

老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关系

老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关系

血管康复 医学杂 志 2 1 年 1 月第 2 卷第 5 c i 01 o 0 期 h
ri a! ! dv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4 5 4

康 复 论 著

老年 男性 心力衰竭患者血红 蛋 白水平变化 与脑钠肽 及 心 功 能 的 关 系
谭 焱 , 江 亚 文
中 图分 类 号 :R 4 . 1 9 5 1 60
文 献标 识 码 :A
wihc r nch a tfi r/ t h o i er al e TAN Ya J ANG - n / is p rme to a rs u n, I Yawe / F rt De at n fC d e ,Gu n z o n r l s ia fGu n a gh uGe e a ptl a 。 Ho o
关 键 词 :心 力 衰 竭 ,充 血 性 ;贫 血 ;利 钠 肽 ,脑 文 章 编 号 : 1 0 0 4 ( 0 1 54 5 0 0 80 7 2 1 )0 — 4 4
Do : 1 . 9 9 j is . 0 8 0 7 . 0 1 O . 6 i 0 3 6 /.s n 1 0 — 0 4 2 1 . 5 1
摘 要 : 目 的 :探 讨 老年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 HF 患 者 血 红 蛋 白 ( ) 与 脑 钠 肽 ( NP 及 心 功 能 的关 系 。方 法 :测 C ) Hb B ) 定人选 的 9 例 老年男性 C 9 HF患 者 Hb和 血 清 B NP水 平 ,以 超 声 心 动 图测 量 左 室射 血分 数 ( VE )及 左 室舒 张 末 L F 期 内径 ( VE d ,评 价 心 功 能 ;按 Hb水 平 分 为 C L D) HF贫 血 组 和非 贫 血 组 ,同 时 选 择 1 3例 老 年 健 康 人 作 为 健 康 对 照 组 。结 果 :与 正 常对 照组 比 较 ,C HF患 者 血 Hb浓 度 明显 降低 ,B NP浓 度 明 显 升 高 ( 均 d 0 0 ) P . 1 ,随 着 心 功 能 恶 化 , Hb水 平 和 L F则 逐 渐 降 低 ,而 B P水 平 和 L D VE N VE d逐 渐 升 高 ( < 0 0 ~0 0 ) P . 5 . 1 。与 非 贫 血 组 比较 ,贫 血 组血 清 B NP水 平 [ 2 4 7 ± 4 8 3 0 g ml (4 .7 1 6 . 1 ) p / ] 和 I D ( 15 ±4 5 O mm 比 (9 . 3 8 . 0 )p / 比 8 1 5 ± 0 3 3 0 g m1 . VE d[ 5 . 8 . O ) (6 3 ±7 4 1 5. 3 . 5 )mm] 明显 升 高 ( < O 0 ) P . 1 ,而 I E F明 显 降 低 [ ( 1 2 ± 6 7 7 比 (2 3 - 17 1 ,P V 6.1 .4) 5. 0 - . 2 ) _1 4 < 0O] . 1 。直 线 相 关 分 析 显 示 , Hb与 B NP水 平 呈 负 相 关 ( 一 一 0 4 3 r . 4 ,P< 0 0 ) . 1 ;多 因 素 逐 步 回 归 分 析 显 示 ,B P N 水平 为 C HF患 者 发 生 贫 血 的 独 立 影 响 因 素 。结 论 :老 年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血 红 蛋 白水 平 的 降 低 和 脑 钠 肽 水 平 的 升 高 参 与 了 心 功 能 不 全 的病 理 生 理 过 程 ,而 其 高 贫 血 发 生 率 可 能 使 心 功 能 不 全 程 度 加 重 。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2. 体征,包括颈静脉压力升高、心脏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下肢水肿等。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

2. 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3. 免疫学检查,包括心肌肌钙蛋白、BNP等。

三、影像学检查。

1. 心电图,可见心房扩大、心室肥厚、心律失常等。

2. 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3. X线胸片,可见肺淤血、心影增大等。

根据上述的诊断标准,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同时,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肺部疾病等。

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并发症的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过程,需要医生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以便进行科学、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提高对患者的诊疗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血红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

血红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

血红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作者:云娟娟韩明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56-01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病率高,预后差,已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心肌梗死存活率的提高,CHF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急剧增长的心血管疾患,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必将影响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血红蛋白(Hb)是反映机体贫血的一项指标。

本文对低Hb即贫血与CHF预后判定及机制做一综述。

1 贫血与CHF预后判定:贫血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见,发病率为4%一55%,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被认为是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因子[1]。

由此推测通过纠正贫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心功能。

而纠正贫血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在以往治疗中相对禁忌。

许多研究表明,随着CHF程度的加重,贫血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2-4]。

Silverberg等[4]最先详述了CHF中的贫血,并将纠正贫血作为改进CHF患者临床结果的一种新概念,>50%的CHF患者伴有贫血,且贫血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贫血在CHF患者较为常见,且与其存活率明显相关。

den Elzen等[5]在研究CHF患者发生贫血的多因素分析中发现,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Hb水平是CHF患者存活的独立预测因素。

一项研究中[6]:选择CHF合并贫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荆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EPO、铁剂、输红细胞等治疗。

观察2组用药前与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63.9%(23/36)]和总有效率[91.7%(33/36)]均较常规治疗组[33.3%(10/30)和56.7%(17/30)]显著提高(x2值分别为6.73、10.91,P均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49.6±8.O)%、(34.7±10.O)%]、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9±0.7)、(6.0±0.4)c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30.1±24.0)、(148.3±30.8)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72.5±32.0)、(79.7±25.0)ml]均有显著改善(P均2 贫血预测CHF预后的机制:2.1 贫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全身组织和器官发生缺氧变化等,可通过以下机制导致或加重心衰贫血使心脏的工作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肥厚,并最终使心功能恶化,进而损害肾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即心-肾-贫血综合征;氧化应激:红细胞含有大量抗氧化剂,因而贫血会导致氧化应激增强,而氧化应激增强会损伤心肌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红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56-0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病率高,预后差,已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心肌梗死存活率的提高,chf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急剧增长的心血管疾患,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必将影响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血红蛋白(hb)是反映机体贫血的一项指标。

本文对低hb即贫血与chf预后判定及机制做一综述。

1 贫血与chf预后判定:贫血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见,发病率为4%一55%,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被认为是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因子[1]。

由此推测通过纠正贫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心功能。

而纠正贫血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在以往治疗中相对禁忌。

许多研究表明,随着chf程度的加重,贫血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2-4]。

silverberg等[4]最先详述了chf中的贫血,并将纠正贫血作为改进chf患者临床结果的一种新概念,>50%的chf患者伴有贫血,且贫血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贫血在chf患者较为常见,且与其存活率明显相关。

den elzen等[5]在研究chf患者发生贫血的多因素分析中发现,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hb水平是chf 患者存活的独立预测因素。

一项研究中[6]:选择chf合并贫血患
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0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荆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epo、铁剂、输红细胞等治疗。

观察2组用药前与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63.9%(23/36)]和总有效率[91.7%(33/36)]均较常规治疗组[33.3%(10/30)和56.7%(17/30)]显著提高(x2值分别为6.73、10.91,p均<0.01),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红蛋白(hb)浓度[(125.0±4.0)、(80.0±7.0)g/l] 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49.6±8.o)%、(34.7±10.o)%]、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9±0.7)、(6.0±0.4)c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30.1±24.0)、(148.3±30.8)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72.5±32.0)、(79.7±25.0)ml]均有显著改善(p均<0.01)。

2 贫血预测chf预后的机制:
2.1 贫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降低,全身组织和器官发生缺氧变化等,可通过以下机制导致或加重心衰贫血使心脏的工作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肥厚,并最终使心功能恶化,进而损害肾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即心-肾-贫血综合征;氧化应激:红细胞含有大量抗氧化剂,因而贫血会导致氧化应激增强,而氧化应激增强会损伤心肌细胞。

由于上述血红蛋白降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导致或引起肾损害[7]。

2.2 心衰时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使肾灌注不足,肾功能减退,
epo生成减少,促使贫血发生[8];心衰使胃肠道功能下降,铁摄入减少以及铁利用障碍引起缺铁性贫血[4];心衰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分泌增加,产生水钠潴留,引起稀释性贫血,andmne等[9]评价了红细胞容积减少及血浆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这两个chf合并贫血的可能原因;心衰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过度表达,进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epo敏感性降低以及干预铁的释放和利用而引起贫血[10];贫血还可能与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ⅱ)拮抗剂在心衰治疗中大量使用有关,这些药物可以抑制epo生成和引起epo抵抗。

有研究显示[11],cfh患者tnf-α和angⅱ水平高于正常人,而hb 水平低于正常人。

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及lvef的降低,三者间的水平变化逐渐明显,表现为tnf-α和angⅱ水平随着chf 程度的加重逐级增高,而hb水平则随着chf程度的加重而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chf的严重程度及lvef的降低与hb水平呈正比,而与tnf-α和angⅱ水平成反比,说明chf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hb水平的降低和tnf-α和angⅱ水平的升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提示chf患者hb水平的降低和tnf-α、angⅱ水平的升高参与了心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使chf患者心功能不全程度进一步加重[12]。

3 讨论:
上述多个临床研究,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得出结论:低hb是chf患者存活的独立预测因素。

然而根据hb来判断贫血的标准不同,
在给予chf患者治疗上尚缺乏证据;hb预测chf预后的内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的、实验室的研究证据。

hb是血常规里的常规检测项目,不增加临床成本,基于其在对心衰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等方面的的作用,对其研究有利于对心衰进一步认识,提高对心衰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临床上预测心衰预后的指标。

但其在预测心衰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其真正应用于临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

参考文献:
[1] aannd i,mcmurray jj,whitmo j,et al anemia and its relationshipto clinical outcome in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4,110(2):149-154.
[2]金淑梅,徐洪郁.慢性心力衰竭时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外医疗,2010,17: 60-62.
[3]陈晓军,汪晓华,戈睿佗.慢性心力衰竭血红蛋白水平枪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初级卫乍保健,2009,23:151-152.
[4] silverberg ds,wexler d,laina a,et a1.the importance of anemia and its correc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eur j heart fail, 2002, 4:681-686.
[5] den elzen wp,willems jm,westendorp rg,et al.effect of erythropoietin levels on mortality in old age:the leiden 85plus study[j].cmaj,2010,182:1953-1958.
[6] 杨巍,李雪斌,梅育嘉。

纠正贫血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的作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9):
924-926.
[7] 王玲,吴笑颖,李娜,等.血液透析治疗毒蕈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52.
[8] lverson po,wolbaek pr,tonnessen j,et al.decreased hematopoie-sisinbone marrow of mice with congestive heaer failure[j].am j physiol,2002,282(1):166-172.
[9] androne as,katz sd,lund l,et al.hemodilution is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3,107(2):226-229.
[10]iversen po,woldbaek pr,tonnesson t,et al.decreased hematopoiesis in bone marrow of mic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am j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 2002, 282:166一172.
[11]黄郁玲,都爱旗,褚以德,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
angⅱ水平变化及其干预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2):1-4.
[12] dinesh k.angiotensin ⅱinduces tumor necrosis factor biosynthesis in the adult mammalian heart throngh a linase c-dependent pathway[j]. circulation, 2002, 105,(14):
2198-2205.
作者简介:
云娟娟在读硕士从事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