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梳理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土壤中的细菌群落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壤微生物的代表——细菌在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包括尿素的分解。
尿素是一种有机氮化合物,很多植物都会把尿素当作氮素的主要来源。
但是,尿素很容易被细菌分解成为氨气,因此,如果过量的尿素进入土壤,细菌可能会分解尿素而产生氨气,而氨气毒性较强,可能对于周围的生态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有助于深入了解尿素分解的生态机理,从而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目的1.利用培养基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分离单种菌株。
2.利用计数法确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群落的数量。
3.了解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群落的形态特征和特点。
三、实验步骤1.尿素培养基制备:将1000ml蒸馏水与20g尿素、0.5g葡萄糖、0.1g磷酸氢二钾、0.2g酵母提取物、0.1g镁硫酸钾、0.5g氯化钠、0.5g硫酸铵、15g琼脂、适量pH指示剂溶解在一起,灭菌后即可得到尿素培养基。
2.样品制备:取10g土壤样品加入稀溶液后混合均匀,再经过过滤器过滤掉大颗粒,得到土壤浸液样品。
3.单种菌株筛选:将土壤浸液样品接种到尿素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2-3天。
筛选到单种菌株后,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特点,然后进行相应的鉴定。
4.计数法:将稀溶液进行逐步稀释,然后取稀释液的适量体积接种在尿素培养基上,在28℃下培养2-3天,根据菌落数确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尿素培养基的筛选,共分离出5种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了表征与鉴定。
通过计数法,成功地计算出了土壤中的分解尿素的细菌数量。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群落种类多样,数量较多,这对于土壤中尿素分解的生态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该实验的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在实验室环境下大规模进行。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菌株的想法(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 依据:根据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相应的环境中寻找。
②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q细菌中提取出来的。
(2)实验室筛选目标菌株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培养基中分解尿素微生物的选择原则: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尿素被用作氮源。
缺乏脲酶的微生物不能分解尿素,并且由于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因此,可以用这种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②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
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2.菌落数的计算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① 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来自样品稀释液中的活细菌。
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显微镜直接计数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实验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知识发展:1、taq细菌是耐高温的微生物。
2.培养基对微生物有选择性作用。
在配置培养基时,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添加一些物质或排出一些营养物质,以保持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根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抗性,向培养基中添加化学物质,以筛选未确定的微生物。
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性培养基。
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① 直接计数法:常用显微镜直接技术,一般适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细菌的计数。
②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培养基上长出一个菌落就代表原待测样品中一个微生物个体。
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是
分离 只生长 尿素 尿素细
养基
细菌 菌
对照组
牛肉膏蛋 白胨培养
基
判断该培 生长多
是
养基有无 种微生 选择性 物
㈡.统计菌落数目:
1、显微镜直接计数:
利用血球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 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优点: 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将少量DNA大量复制 的技术,而此项技术的实施必须使用耐高温(93℃)的DNA聚合酶。
or ?
水生栖热菌Taq
Taq酶
因为热泉温度为70~800C,淘汰了绝大多数微生物只有
Taq细菌被筛选出来。
1.启示:寻找目的菌种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要求,到相应的 环境中去寻找。
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培 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菌落的特征: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
三、操作提示
[一]无菌操作 1、取土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2、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在火焰附近将称好的土样倒入锥形瓶中,塞好棉塞。 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 [二]做好标记 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平板培养样品 的稀释度等。 [三]规划时间
石油分解菌
纤维素分解菌 尿素分解菌
2、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3.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 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 养基。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梳理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一、研究思路1.筛选菌株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____肥,但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____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______。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______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______、pH等),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________的微生物生长,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
2.统计菌落数目(1)常用来统计样品中______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
即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________。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________来表示。
(2)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细菌的数目还可以通过______法来测定。
例如,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________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到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色,可以根据培养基上________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3.设置对照(1)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________。
(2)对照实验是指除了________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实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
实验0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专题0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实验原理:(1)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尿酶。
(2)配置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二、操作步骤:(1)土壤取样①土壤要求:酸碱度接近中性且潮湿。
②取样部位:距地表约3~8 cm的土壤层。
(2)样品的稀释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104、1×105和1×106倍稀释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当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时可以将稀释的范围放宽一点。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①培养:根据不同微生物的需要,控制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细菌一般在30~37 ℃的温度下培养1~2 d。
②观察a.观察方法:每隔24 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b.记录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2、灭菌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法3、培养皿灭菌:干热灭菌法三、操作提示(1)无菌操作①取土样的用具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②实验操作均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2)做好标记:本实验使用的平板和试管较多,为避免混淆,最好在使用前做好标记。
例如,在标记培养皿时应该注明组别、培养日期和平板上培养样品的稀释度等。
(3)制定计划:对于耗时较长的生物实验,需要事先规划时间,以便提高实验效率,在操作时有条不紊。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操作中需注意的问题(1)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2)恰当的稀释度是成功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
(3)为增强实验说服力与准确性,设计实验时,需要涂布至少三个平板作为重复组,目的是排除实验中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分析实验结果时,要考虑重复组结果是否接近,如果相差太大,意味着操作有误,需重新实验。
(5)为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菌落遗漏,在菌落计数时,每隔24 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高中同学现代意识的培育,对于当前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是一个特别有效的途径。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别和计数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别和计数生物选修一高考考点总结(1)土壤取样:①土壤取样缘由:土壤有“微生物的自然培育基”之称。
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②要求:富含有机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中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酸碱度接近中性且潮湿(土壤中的微生物大约有70%~80%是细菌,此环境相宜细菌的生长)的土壤。
③取样部位: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距地表3~8cm的土壤层,将样品装入事先预备好的信封中。
(取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都要经过灭菌)(2)制备培育基:以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作为对比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育基作为试验组,用来推断选择培育基是否具有选择的作用。
(3)样品的稀释与涂布平板:①取样稀释:在火焰旁称取土壤10g,放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
将细菌分散,制成101倍土样稀释液。
用1支1mL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 土壤悬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三次,充分混匀,制成102倍土壤稀释液。
依次类推,制成103、104、105、106、107倍土壤稀释液。
(稀释缘由:样品的稀释程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②取样涂布:根据由107~103稀释度的挨次分别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操作。
根据浓度从107~103的挨次涂布平板,不必更换移液管(涂布时稀释倍数的选择:选用肯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育,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便于计数;如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培育;测定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3、104、105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培育;测定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时,一般选用102、103、104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涂布培育)。
第2讲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实验原理1.分离原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体内能合成,把尿素分解成。
2.筛选菌株的方法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把作为唯一氮源,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二、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
②方法:用计数。
③缺点:。
(2)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的方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一般至少个平板),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
c.一般来说,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原因是。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来表示。
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三、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土壤取样―→―→微生物的―→细菌的计数。
2、操作中的注意事项⑴土壤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距地表的近(酸/碱)性土壤中,约70%~80%为细菌。
⑵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稀释度,其原因是,其目的是保证获得的平板。
细菌稀释度为,放线菌稀释度为,真菌稀释度为。
⑶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培养温度和时间。
细菌一般在℃培养 d,放线菌一般在℃培养 d,霉菌一般在℃的温度下培养 d。
⑷在菌落计数时,每隔 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选取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⑸使用前做好标记,如在标记培养皿时应注明、以及平板上培养样品的等。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1、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⑴原理:CO(NH2)2+H2O 脲酶 CO2+2NH3;由于、NH3的产生,培养基(酸/碱)性增强,pH升,因此可通过检测的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课题背景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
但是,尿素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细菌为什么能分解尿素?怎样分解的?(写出化学反应式)一、基础知识(一)筛选菌株1、实验室微生物的筛选原理是什么?2、培养基(1)分析右边的培养基配方,回答:○1在该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什么物质?○2分析该培养基的配方,想一想这种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2)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
(二)统计菌落数目测定微生物数目的常用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缺点是什么?2、稀释涂布平板法(活菌计数法)(1)为什么通过测平板上的菌落数可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2)如何根据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例题】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的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A. 2.34X108B. 2.34X109C. 234D.23.4(3)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高还是低?为什么?特别注意: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实例分析1】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
1.第一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
2.第二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三个平板。
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和256.该网学以这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果接近真实值?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吗?如果需要,如何改进?【实例分析2】在做本课题的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
计数知识点梳理
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2.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按照化学性质分为和;按照用途分为和。
3.尿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但是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4.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的是:
⑴;
⑵。
(一)筛选菌株
1.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方法:选择培养基
(1)定义: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2)配制的的依据:
①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可以做到这一点,加入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
这里的加入是在培养的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的。
②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的改变也可达到分离微生物
的目的。
如培养基中缺乏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
③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
④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二)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三)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所需、、用具和药品,具体的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1)土壤取样
从富含有机物、潮湿、pHasymp;的土壤中取样。
铲去,在距地表约cm的土壤层取样。
(2)制备培养基
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用作为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将土样以1、101、102,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是否)更换移液管。
对于不同的微生物要选择不同的稀释浓度,测定细菌一般选择,测定真菌一般选择,测定放线菌一般选择。
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以及平板培养样品的稀释度。
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温度下培养。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会有不同的菌产生。
比较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菌落的数量、形态等,并做好记录。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
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年级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下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