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优选作业——一次函数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优选作业——一次函数

初二数学期末复习优选作业——一次函数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系式中,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 A .4y x =B .265y x =+C .||y x =D .12y x=2.下列式子中,表示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 .y x =B .1y x =+C .2y x =D .4y x=3.已知函数(3)2y m x =++是一次函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B .1m ≠C .0m ≠D .m 为任意实数4.已知点1(3,)A y -,2(1,)B y -都在直线2(1)y m x m =++上,则1y ,2y 的大小关系是( ) A .12y y >B .12y y <C .12y y =D .大小不确定5.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k =-B .3k =C .2b =-D .3b =6.一次函数23y x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7.若关于x 的方程40x b -=的解是2x =-,则直线4y x b =-一定经过点( ) A .(2,0)B .(0,2)-C .(2,0)-D .(0,2)8.一次函数5(0)y kx k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0)y mx m =≠的图象都经过点(3,2)-,则方程组5y kx y mx =+⎧⎨=⎩的解为( ) A .32x y =⎧⎨=⎩B .32x y =-⎧⎨=-⎩C .23x y =⎧⎨=-⎩D .32x y =-⎧⎨=⎩9.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 )A .2x >-B .2x <-C .1x >D .1x <10.为预防新冠肺炎,某校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水消毒,测出药物喷洒后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mg 和时间()x min 的数据如表:时间()x min 2 4 6 8 含药量()y mg16141210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时间为14min 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为4mgB .在一定范围内,时间越长,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越小C .挥发时间每增加2min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减少2mgD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是自变量 二.填空题(共9小题)11.函数1y x =-自变量取值范围为 ,函数的最小值为 .12.某市出租车白天的收费起步价为6元,即路程不超过3千米时收费6元,超过部分每千米收费1.1元,如果乘客白天乘坐出租车的路程为(3)x x >千米,乘车费为y 元,那么y 与x 之间的关系为 . 13.若||2(3)5k y k x -=-+是一次函数,则k = .14.已知y 关于x 的函数2(2)4y m x m =++-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15.已知直线y kx b =+,如果5k b +=-,5kb =,那么该直线不经过第 象限. 16.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过点(2,1)A ,则1ax b +=的解是x = .17.一个弹簧不挂重物时长10cm ,挂上重物后伸长的长度与所挂重物的质量成正比,如果挂上1kg 的物体后,弹簧伸长3cm ,则弹簧总长y (单位:)cm 关于所挂重物x (单位:)kg 的函数关系式为 (不需要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18.若方程组23(31)2y kx y k x =-⎧⎨=-+⎩无解,则2y kx =-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19.如图,一次函数y kx bB-,下列说法:①y随x的=+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2)A,(3,0)增大而减小;②2kx bx=;④关于x的不等式0x<-.其+<的解集3 b=;③关于x的方程0kx b+=的解为2中说法正确的有(填写序号).三.解答题(共13小题)20.已知y与2y=.x-成正比例,且3x=时,2(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4)A a在此函数图象上,求a的值.21.某企业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整理出该商品在第(190)x x天的售价y与x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0元,第x天的销售量为(100)x-件.(1)试求出售价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请求出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的最大利润.22.如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某汽车的耗油量y(单位:/)km h之间的函数关系L km与速度x(单位:/)(30120)x,已知线段BC表示的函数关系中,该汽车的速度每增加1/L km.km h,耗油量增加0.002/(1)求当速度为50/km h时,汽车的耗油量;(2)速度是多少时,该汽车的耗油量最低?最低是多少?23.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它们离甲地的路程()x h间的函数关系y km与客车行驶时间()如图,下列信息:(1)求出租车和客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2)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并求出相遇时,出租车离甲地的路程是多少?24.疫苗接种对新冠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甲、乙两地分别对本地各40万人接种新冠疫苗.甲地在前期完成5万人接种后,甲、乙两地同时以相同速度接种,甲地经过a 天后接种人数达到25万人,由于情况变化,接种速度放缓,结果100天完成接种任务.乙地80天完成接种任务,甲、乙两地的接种人数y (万人)与接种所用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乙地每天接种的人数及a 的值;(2)当甲地接种速度放缓后,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乙地完成接种任务时,求甲地未接种疫苗的人数.25.如图,直线1:5l y x =+交y 轴,x 轴于A ,B 两点,直线21:12l y x =--交y 轴,x 轴于C ,D 两点,直线1l ,2l 相交于P 点.(1)方程组5112y x y x =+⎧⎪⎨=--⎪⎩的解是 ; (2)求直线1l ,2l 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3)过P 点的直线把PAC ∆面积两等分,直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26.如图,直线y kx b =+经过点(5,0)A -,(1,4)B -. (1)求点D 的坐标;(2)求直线:24CE y x =--与直线AB 及y 轴围成图形的面积;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24kx b x +>--的解集.27.如图,已知直线:l y ax b =+过点(2,0)A -,(4,3)D . (1)求直线l 的解析式;(2)若直线4y x =-+与x 轴交于点B ,且与直线l 交于点C . ①求ABC ∆的面积;②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P ,使ABP ∆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2倍,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如图,已知直线1l 经过点(5,6),交x 轴于点(3,0)A -,直线2:3l y x =交直线1l 于点B . (1)求直线1l 的函数表达式和点B 的坐标; (2)求AOB ∆的面积;(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C ,使得ABC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如图,已知函数1y x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0,1)B -,与x 轴以及1y x =+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 、D .(1)若点D 的横坐标为1,求四边形AOCD 的面积;(2)若点D 的横坐标为1,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点P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1(A x ,1)y ,2(B x ,2)y ,如果点(,)M x y 满足1212,22x x y y x y --==,那么称点M 是点A 、B 的“双减点”. 例如:(4,5)A -,(6,1)B -、当点(,)T x y 满足465(1)5,322x y ----==-==,则称点(5,3)M -是点A 、B 的“双减点”.(1)写出点(1,3)A -,(1,4)B -的“双减点” C 的坐标;(2)点(6,4)E -,点4(,4)3F m m --,点(,)M x y 是点E 、F 的“双减点”.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1.大家在学完勾股定理的证明后发现运用“同一图形的面积用不同方式表示”可以证明一类含有线段的等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等面积法.学有所用: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其一腰上的高BD h =,M 是底边BC 上的任意一点,M 到腰AB 的距离1ME h =,M 到腰AC 的距离2MF h =. (1)请你结合图形1来证明:12h h h +=;(2)当点M 在BC 延长线上时,1h 、2h 、h 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结论.请你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3)请利用以上结论解答下列问题,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13:34l y x =+,2:33l y x =-+,若2l 上的一点M 到1l 的距离是2,求点M 的坐标.32.【探索发现】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CB CA =,直线DE 经过点C ,过A 作AD DE ⊥于点D .过B 作BE DE ⊥于点E ,则BEC CDA ∆≅∆,我们称这种全等模型为“k 型全等”.(不需要证明)【迁移应用】已知:直线3(0)y kx k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1)如图2.当32k =-时,在第一象限构造等腰直角ABE ∆,90ABE ∠=︒;①直接写出OA = ,OB = ; ②求点E 的坐标;(2)如图3,当k 的取值变化,点A 随之在x 轴负半轴上运动时,在y 轴左侧过点B 作BN AB ⊥,并且BN AB =,连接ON ,问OBN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3)【拓展应用】如图4,当2k =-时,直线:2l y =-与y 轴交于点D ,点(,2)P n -、Q 分别是直线l 和直线AB 上的动点,点C 在x 轴上的坐标为(3,0),当PQC ∆是以CQ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点Q 的坐标.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A 、4y x =,对于自变量x 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y 是x 的函数,故A 不符合题意;B 、265y x =+,对于自变量x 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y 是x 的函数,故B 不符合题意;C 、||y x =,对于自变量x 的每一个值,因变量不是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y 不是x 的函数,故C符合题意;D 、12y x=,对于自变量x 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y 是x 的函数,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解:A 、y x =,是正比例函数,故A 符合题意;B 、1y x =+,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故B 不符合题意;C 、2y x =,是二次函数,故C 不符合题意;D 、4y x=,是反比例函数,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 3.解:由题意得: 30m +≠, 3m ∴≠-,故选:A . 4.解:20m , 210k m ∴=+>,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又点1(3,)A y -,2(1,)B y -都在直线2(1)y m x m =++上,且31-<-, 12y y ∴<.故选:B .5.解:由函数图象可知函数图象过点(2,0)-,(0,3), ∴203k b b -+=⎧⎨=⎩,解得323k b ⎧=⎪⎨⎪=⎩.故选:D .6.解:在一次函数23y x =-+中,20k =-<,30b =>,∴一次函数23y x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C .7.解:由方程可知:当2x =-时,40x b -=,即当2x =-,0y =,∴直线4y x b =-的图象一定经过点(2,0)-.故选:C .8.解:一次函数5(0)y kx k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0)y mx m =≠的图象都经过点(3,2)-,∴方程组5y kx y mx=+⎧⎨=⎩的解为32x y =-⎧⎨=⎩,故选:D .9.解:根据图象可知,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2x >-, 故选:A .10.解: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两个变量的关系式为18y x =-+,A 、当14x min =时,14184y mg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 、在一定范围内,燃烧时间越长,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越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 、挥发时间每增加2min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减少2mg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 、因为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时间是自变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是因变量,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1.解:由题意得:10x -, 解得:1x ,10,∴函数的最小值为0,故答案为:1x ,0.12.解:依据题意得:6 1.1(3) 1.1 2.7y x x =+-=+, 故答案为: 1.1 2.7y x =+. 13.解:||2(3)5k y k x -=-+是一次函数,||21k ∴-=,30k -≠, 3k ∴=-,故答案为:3-.14.解:根据题意得:20m +≠且240m -=, 解得:2m =. 故答案为:2. 15.解:50kb =>, k ∴、b 同号, 5k b +=-, k ∴、b 均为负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故答案为:一.16.解: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过点(2,1)A ,∴方程1ax b +=的解是2x =,故答案为:2.17.解:弹簧总长y (单位:)cm 关于所挂重物x (单位:)kg 的函数关系式为310y x =+, 故答案为:310y x =+18.解:方程组23(31)2y kx y k x =-⎧⎨=-+⎩,23(31)2kx k x ∴-=-+, (1)5k x ∴-=-,方程组23(31)2y kx y k x =-⎧⎨=-+⎩无解,10k ∴-=, 1k ∴=,2y kx ∴=-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19.解:①如图所示: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说法错误;②由于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y 轴交点是(0,2),所以2b =,故说法正确; ③由于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3,0)-,所以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3x =-,故说法错误;④如图所示: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3x <-,故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结论是:②④.故答案是:②④.三.解答题(共13小题)20.解:(1)y 与2x - 成正比例,(2)y k x ∴=-.把3x =时,2y =代入得:2(32)k =-.2k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4y x =-.(2)点A (,4)a 在此函数图象上,424a ∴=-.解得:4a =.a ∴的值为4.21.解:(1)当050x 时,设y 与x 的解析式为:40y kx =+,则 504090k +=,解得1k =,∴当050x 时,y 与x 的解析式为:40y x =+,∴售价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40(050)90(50)x x y x +⎧=⎨⎩; (2)设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的利润为w ,当050x 时,22(4030)(100)901000(45)3025w x x x x x =+--=-++=--+, 10a =-<且050x ,∴当45x =时,w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325元;当5090x 时,(9030)(100)606000w x x =--=-+,600-<,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50x =时,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的利润最大,最大值为:(9030)(10050)3000-⨯-=(元). 30253000>,45x ∴=时,w 增大,最大值为3025元.答:第45天时,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025元.22.解:(1)设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30,0.15)和(60,0.12)代入y kx b =+中得:300.15600.12k b k b +=⎧⎨+=⎩, 解得110000.18k b ⎧=-⎪⎨⎪=⎩,AB ∴段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0.0010.18y x =-+,当50x =时,0.001500.180.13/y L km =-⨯+=,∴当速度为50/km h 时,汽车的耗油量0.13/L km ;(2)解:设BC 的解析式为:y mx n =+,线段BC 表示的函数关系中,该汽车的速度每增加1/km h ,耗油量增加0.002/L km ,1209030()km -=, ∴速度为120/km h 时,汽车的耗油量为0.12300.0020.18(/)L km +⨯= 把(90,0.12)和(120,0.18)代入y mx n =+中得:900.121000.14k b k b +=⎧⎨+=⎩, 解得0.0020.06k b =⎧⎨=-⎩,, BC ∴段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0.0020.06y x =-,根据题意得0.0010.180.0020.06y x y x =-+⎧⎨=-⎩,解得800.1x y =⎧⎨=⎩, 答:速度是80/km h 时,该汽车的耗油量最低,最低是0.1/L km .23.解:(1)由图象可知,出租车的速度为6006100÷=(千米/时),客车的速度为6001060÷=(千米/时),答:出租车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客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2)设x 小时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得:10060600x x +=,解得 3.75x =,此时出租车离甲地路程为600100 3.75225-⨯=(千米).答:经过多3.75小时,两车相遇,此时出租车离甲地的路程是225千米.24.解:(1)乙地接种速度为40800.5÷=(万人/天),0.5255a =-,解得40a =;(2)设y kx b =+,将(40,25),(100,40)代入解析式得:402510040k b k b +=⎧⎨+=⎩, 解得1415k b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115(40100)4y x x =+; (3)把80x =代入1154y x =+得18015354y =⨯+=, 40355-=(万人), ∴当乙地完成接种任务时,甲地未接种疫苗的人数为5万人.25.解:(1)直线1:5l y x =+和直线21:12l y x =--都经过点(4,1)-, ∴两条直线的交点(4,1)P -,∴方程组5112y x y x =+⎧⎪⎨=--⎪⎩的解是41x y =-⎧⎨=⎩,故答案为:41x y =-⎧⎨=⎩; (2)把0y =分别代入5y x =+和112y x =--, 解得5x =-和2x =-,(5,0)B ∴-,(2,0)D -,(4,1)P -,∴直线1l ,2l 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3(25)122⨯-+⨯=; (3)把0x =分别代入5y x =+和112y x =--, 解得5y =和1y =-,(0,5)A ∴,(0,1)C -,AC ∴的中点为(0,2),设过P 点且把PAC ∆面积两等分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点(4,1)-,(0,2)代入得412k b b -+=⎧⎨=⎩, 解得142k b ⎧=⎪⎨⎪=⎩,∴这条直线的解析式为124y x =+. 26.解:(1)直线y kx b =+经过点(5,0)A -,(1,4)B -, ∴504k b k b -+=⎧⎨-+=⎩, 解得15k b =⎧⎨=⎩, 5y x ∴=+,当0x =时,5y =,∴点D 的坐标为(0,5);(2)若直线24y x =--与直线AB 相交于点C , ∴245y x y x =--⎧⎨=+⎩,解得32x y =-⎧⎨=⎩, 故点(3,2)C -,24y x =--与5y x =+分别交y 轴于点E 和点D , (0,5)D ∴,(0,4)E -,∴直线:24CE y x =--与直线AB 及y 轴围成图形的面积为:1127||93222x DE C ⋅=⨯⨯=; (3)根据图象可得3x >-.27.解:(1)由题意得:2043a b a b -+=⎧⎨+=⎩,解得121a b ⎧=⎪⎨⎪=⎩, ∴直线l 的解析式为112y x =+; (2)①112y x =+,令0y =,则2x =-, (2,0)A ∴-,直线4y x =-+与x 轴交于点B , (4,0)B ∴,解1124y x y x ⎧=+⎪⎨⎪=-+⎩得22x y =⎧⎨=⎩, (2,2)C ∴,1(42)262ABC S ∆∴=⨯+⨯=; ②设1(,1)2P m m +, 由题意得,116|1|2622ABP S m ∆=⨯⨯+=⨯, 整理得1|1|42m +=, ∴1142m +=或1142m +=-, 解得6m =或10m =-,(6,4)P ∴或(10,4)--.28.(1)解:设直线1l 的函数表达式为(0)y kx b k =+≠.图象经过点(5,6),(3,0)A -,∴5630k b k b +=⎧⎨-+=⎩,解得3494k b ⎧=⎪⎪⎨⎪=⎪⎩, ∴直线1l 的函数表达式为3944y x =+. 联立39443y x y x⎧=+⎪⎨⎪=⎩,解得:13x y =⎧⎨=⎩, ∴点B 的坐标为(1,3);(2)解:(3,0)A -,(1,3)B , ∴193322AOB S ∆=⨯⨯=; (3)解:点C 在x 轴上, 90BAC ∴∠≠︒,∴当ABC ∆是直角三角形时,需分90ACB ∠=︒和90ABC ∠=︒两种情况. ①当90ACB ∠=︒时,点C 在图中1C 的位置: 点A 和点1C 均在x 轴上, 1BC x ∴⊥轴.(1,3)B ,1(1,0)C ∴;②当90ABC ∠=︒时,点C 在图中2C 的位置: 设2(,0)C m ,(0)m >(3,0)A -,(1,3)B ,1(1,0)C ,14AC ∴=,13BC =,121C C m =-,23AC m =+, ∴222211435AB AC BC =+=+=.在2Rt ABC ∆中,22222AC AB BC -=,在Rt △12BC C 中,2221122BC C C BC +=,∴22222112AC AB BC C C -=+,即2222(3)53(1)m m +-=+-, 解得134m =, ∴213(,0)4C . 综上可知,在x 轴上存在点C ,使得ABC ∆是直角三角形,点C 的坐标为(1,0)或13(,0)4. 29.解:(1)把D 坐标(1,)n 代入1y x =+中得:2n =,即(1,2)D ,把(0,1)B -与(1,2)D 代入y kx b =+中得:12b k b =-⎧⎨+=⎩, 解得:31k b =⎧⎨=-⎩, ∴直线BD 解析式为31y x =-, 对于直线1y x =+,令0y =,得到1x =-,即(1,0)E -;令0x =,得到1y =, 对于直线31y x =-,令0y =,得到13x =,即1(3C ,0), 则14152112326DEC AEO AOCD S S S ∆∆=-=⨯⨯-⨯⨯=四边形; (2)存在.如图,当90DPC ∠=︒时,(1,0)P .当90CDP ∠'=︒时,DPC ∆∽△P PD ', 2PD CP PP ∴=⋅',2223PP ∴=⨯', 6PP ∴'=,167OP OP PP ∴=+'=+=, (7,0)P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1,0)或(7,0).30.解:(1)设C 的坐标为(,)C x y ,(,)C x y 是点(1,3)A -,(1,4)B -的“双减点”, 1112x --∴==-,34722y +==, 点C 坐标7(1,)2-; (2)点(,)M x y 是点(6,4)E -,点4(,4)3F m m --的“双减点”, ∴6244432m xm y -⎧=⎪⎪⎨-++⎪=⎪⎩, 消去m 得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443y x =-+. 31.(1)证明:连接AM ,由题意得1h ME =,2h MF =,h BD =, ABC ABM AMC S S S ∆∆∆=+,11122ABM S AB ME AB h ∆=⨯⨯=⨯⨯, 21122AMC S AC MF AC h ∆=⨯⨯=⨯⨯, 又1122ABC S AC BD AC h ∆=⨯⨯=⨯⨯,AB AC =, ∴12111222AC h AB h AC h ⨯⨯=⨯⨯+⨯⨯, 12h h h ∴+=.(2)解:如图所示: 12h h h -=.(3)解:在334y x =+中,令0x =得3y =;令0y =得4x =-, 所以(4,0)A -,(0,3)B 同理求得(1,0)C .225AB OA OB =+=,5AC =,所以AB AC =, 即ABC ∆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点M 在BC 边上时,由12h h h +=得:2y M OB +=,321y M =-=, 把它代入33y x =-+中求得:23x M =, 所以此时2(3M ,2). ②当点M 在CB 延长线上时,由12h h h -=得:2y M OB -=,325y M =+=,把它代入33y x =-+中求得:23x M =-, 所以此时2(3M -,5). ③当点M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12h h =<,不存在;综上所述:点M 的坐标为2(3M ,2)或2(3-,4).32.解:(1)①若32k =-, 则直线3(0)y kx k =+≠为直线332y x =-+, 当0x =时,3y =, (0,3)B ∴,当0y =时,2x =, (2,0)A ∴,2OA ∴=,3OB =, 故答案为:2,3;②作ED OB⊥于D,90BDE AOB∴∠=∠=︒,2390∴∠+∠=︒,ABE∆是以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 BE∴=,90ABE∠=︒,1290∴∠+∠=︒,13∴∠=∠,()BED ABO AAS∴∆≅∆,3DE OB∴==,2BD OA==,5OD OB BD∴=+=,∴点E的坐标为(3,5);(2)当k变化时,OBN∆的面积是定值,92OBNS∆=,理由如下:当k变化时,点A随之在x轴负半轴上运动时,0k∴>,过点N作NM OB⊥于M,90NMB AOB∴∠=∠=︒,1390∠+∠=︒,BN AB⊥,90ABN∴∠=︒,1290∴∠+∠=︒,23∴∠=∠,BN BA =,90NMB AOB ∠=∠=︒,()BMN AOB AAS ∴∆≅∆.3MN OB ∴==, ∴11933222OBN S OB MN ∆=⨯⋅=⨯⨯=, k ∴变化时,OBN ∆的面积是定值,92OBN S ∆=; (3)当3n <时,过点P 作PS x ⊥轴于S ,过点Q 作QT PS ⊥于T ,90CSP PTQ ∴∠=∠=︒,2390∠+∠=︒,90CPQ ∠=︒,1290∴∠+∠=︒,13∴∠=∠,PC PQ =,90CAP PTQ ∠=∠=︒,()PCS QPT AAS ∴∆≅∆.2QT PS ∴==,3PT SC n ==-,5ST n ∴=-,∴点Q 的坐标为(2,5)n n +-,2k =-,∴直线23y x =-+,将点Q 的坐标代入23y x =-+得,52(2)3n n -=-++, 解得:43n =,∴点Q 的坐标为1011(,)33-; 当3n >时,过点P 作PS x ⊥轴于S ,过点Q 作QT PS ⊥于T ,90CSP PTQ ∴∠=∠=︒,1390∠+∠=︒,90CPQ ∠=︒,1290∴∠+∠=︒,23∴∠=∠,PC PQ =,90CAP PTQ ∠=∠=︒,()PCS QPT AAS ∴∆≅∆.2QT PS ∴==,3PT SC n ==-,1ST n ∴=-,∴点Q 的坐标为(2,1)n n --,2k =-,∴直线23y x =-+,将点Q 的坐标代入23y x =-+得,12(2)3n n -=--+, 解得:6n =,∴点Q 的坐标为(4,5)-.综上,点Q 的坐标为1011(,)33-或(4,5)-.。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数学复习(5)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数学复习(5)

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数学复习(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分式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x ≠-12、一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练习中打出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这次成绩的众数是( ) A;6 B;8 C;10 D;73、若一组数据1,2,3,x 的极差为6,则x 的值是( ) A .7 B .8 C .9 D .7或-34、矩形的面积为120cm 2,周长为46cm ,则它的对角线长为 ( ) A .15cm B .16cm C .17cm D .18cm5、如图,△ABC 中,AB =AC =10,BD 是AC 边上的高线,DC =2,则BD 等于( ). (A)4 (B)6 (C)8(D)第5题 第7题 第14题 第17题 6、等腰梯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各边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 的形状是(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7、函数y 1=x (x ≥0),(x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结论: ①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 的坐标为(2,2); ②当x >2时,y 2>y 1;③当x =1时,BC =3; ④当x 逐渐增大时,y 1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y 2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8、如图,将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的中点E 处,点A 落在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9、已知 ,则的值为 ( )A .12B .13C .14D .1510、三角形三边之比分别为①1:2:3,②3:4:5;③1.5:2:2.5,④4:5:6, 其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数据2,x ,9,2,8,5的平均数为5,它的极差为 。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初二上册数学全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点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证明某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后,采用哪个全等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可以按下图思路进行分析:⎧→⎧⎪⎪→⎨⎪⎪⎪→⎩⎪⎪→→⎧⎪⎪→⎧⎪⎪⎨⎨⎪→⎨⎪⎪⎪⎪⎪→⎩⎩⎪⎪→⎧⎪⎨→⎪⎩⎪⎩SAS SSSHL AAS SAS ASAAAS ASA AAS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第三边找直角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对边切记:“有三个角对应相等”和“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例1.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

求证:ACF BDE ∆≅∆。

知识点二: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 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AD BE ⊥,垂足为D 。

求证:21C ∠=∠+∠。

例3. 如图,在ABC ∆中,AB BC =,90ABC ∠=。

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BE BF =,连接,AE EF 和CF 。

求证:AE CF=。

知识点三:常见辅助线的作法..1. 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例4. 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B CD =。

2. 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的知识..例5. 如图,,AP CP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 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

求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

例6. 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 AB =,ADB BAD ∠=∠,AE 是ABD ∆的中线。

求证:2AC AE =。

4. “截长补短”构造全等三角形.例7. 如图,在ABC ∆中,AB AC >,12∠=∠,P 为AD 上任意一点。

8年级下数学期末总复习第一章的副本

8年级下数学期末总复习第一章的副本

太原市鲁艺中学校:八年级数学命题人:薛梅审核人:王海文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作业评价: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复习题一、填空题1、如图,在△MON中,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射线OM,ON于点A,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MON的内部交于点C,作射线OC.若OA=5,AB=6,则点B到AC的距离为______第1题第2题2、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过点C作CD⊥BD于点D,E是边AC的中点,连接DE.若DE=2,BC=10,则AB的长为______3、如图,在Rt△ABC中,AC=4,BC=33,将Rt△ABC以点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ADE,则线段BE的长度_____第3题第4题4、如图2,在△ABC中,AB=2,∠BAC=60°,D是边BC的中点,点E在边AC上运动.若DE平分△ABC的周长,则DE的长是_____5、如图,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EBD,点C的对应点为点D,连接AD,AE.若AB=5,AD=4,∠DAB=30°,则AC的长为_______第5题第6题6、将连接四边形对边中点的线段称为“中对线”.如图,凸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4,且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则该四边形较短的“中对线”的长度为______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AEB=45°,BD=4,将纸片沿对角线AC 对折,使得点B落在点B的位置,连接DB,则DB的长为_____8、如图,在Rt△ABC中,∠BAC=90°,∠B=60°,AB=2,点P为BC边上任意一点,连接PA,以PA、P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AQC,连接PQ,则PQ的最小值为_______第8题第9题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60°,点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DF垂直平分AE.若BF=1,EF⊥AB,则线段AD的长为_____二、解答题1、如图,已知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BF,CE相交于点O,AE=DF,∠E=∠F,OB=OC.(1)求证:△ACE≅△DBF;(2)如果把△DBF沿AD折翻折,使点F落在点G处,连接BE和CG.求证:四边形BGCE是平行四边形.太原市鲁艺中学校:八年级数学命题人:薛梅审核人:王海文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作业评价: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DE//BC分别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已知CD⊥BE,CD=3,BE=4,求BC+DE的值.小明发现,过点E作EF//DC,交BC延长线于点F,构造△BEF,经过推理和计算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图2).(1)请按照上述思路完成小明遇到的这个问题;(2)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和平行四边形ABEF,连接AC,AE,DF,且AC与DF交于点G.若AC=AE=DF,求△DGC的度数.3、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D=2,BD⊥AD,点E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DE,将DE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F,连接BF.(1)求证BF=AE;(2)若BF所在的直线交AC于点M,求OM的长度;(3)如图②,当点F落在△OBC的外部,构成四边形DEMF时,求四边形DEMF的面积.(4)如图③,若点F恰好落在AC上,请直接写出EF的长.4、综合与探究【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旋转的奥秘,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BAC=90°,D是边BC上一点(0<BD<12BC),连接AD,将△ABD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AB与AC 重合,得到△ACE.【操作探究】(1)试判断△A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深入探究】(2)希望小组受此启发,如图2,在线段CD上取一点F,使得∠DAF=45°,连接EF,发现EF和DF有一定的关系,猜想两者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智慧小组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发现线段CF,FD,DB之间也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当CF=3,BD=2时,直接写出DF的长.太原市鲁艺中学校:八年级数学命题人:薛梅审核人:王海文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作业评价: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5、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玩转直角三角形”的探究活动,老师将两张全等的直角三的形纸片(Rt△ABC,Rt△FDE)按如图1所示的方式在同一平面内摆放,点A与点F重合,点C点E重合,已知Rt△ABC≅Rt△FDE,∠ACB=∠FED=90°,∠BAC=∠DFE=30°,BC=DE=2.初步探究:(1)“勤思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Rt△ABC保持不动,将Rt△FDE绕点A顺时针旋转,如图2所示,旋转角度为a(0°<a<180°”),直线DE与直线BC相交于点G,在旋转过程中,发现始终有△ABE≅△ADC,请你帮他们写出证明过程;深入探究:(2)“敏学小组”在“勤思小组”的操作方式下继续探究,提出问题.①如图2,若连接AG,CE,请判断线段AG与C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如图3,当旋转角度a=60°时,Rt△DEF的边DF与边AB重合,则△BCE的面积为_____6、如图1,△ABC和△AE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点B在线段AE上,点C在线段AD上.(1)请直接写出线段BE与线段CD的关系:__________(2)如图2,将图1中的△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a(0<a<360°).①请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当AC=ED时,探究在△ABC旋转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a,使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阅读材料:如图1,点A是直线MN上一点,在MN上方的四边形ABCD中,∠ABC=140°,延长BC至点E,若2∠ECD=∠MAD+∠ADC,请探究∠ECD与∠MAB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小白的想法是:“作∠ECF=∠ECD(如图2),通过推理可以得到CF//MN,从而得出结论·任务一:(1)请按照小白的想法完成解答;任务二:(2)保留原题条件不变,CG平分∠ECD,反向延长CG,交∠MAB的平分线于点H(如图3),设∠MAB=a,请直接写出∠H的度数(用含a的式子表示).太原市鲁艺中学校:八年级数学命题人:薛梅审核人:王海文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作业评价: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8、下面是某数学兴趣小组探究120°特殊角在多边形计算中运用的片段,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1)请补充完整材料中的解题过程;(2)如图(3),六边形ABCDEF的每一个内角都为120°,其中AB=4,BC=1,CD=8,DE=2,求六边形ABCDEF 的周长.9、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活动课上,同学们以等腰三角形为背景展开有关图形旋转的探究活动.如图1,在△ABC中,AB=AC,∠B=40.将△ABC从图1的位置开始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DE(点字D,E分别是点B,C的对应点),旋转角为a(0°<a<100°),设线段AD与BC相交于点M,线段意DE分别交BC,AC于点0,N.特例分析:(1)如图2,当旋转到AD⊥BC时,旋转角a的度数为_____探究规律:(2)如图3,在△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求真”小组的同学发现线段AM始终等于线段AN,请证明这一结论;拓展延伸:(3)A.直接写出当△DOM是等腰三角形时旋转角a的度数.B.在图3中,作直线BD,CE交于点P.请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当△DPE是直角三角形时旋转角a的度数.太原市鲁艺中学校:八年级数学命题人:薛梅审核人:王海文班级:____姓名:__________作业评价: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10、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课上,同学们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背景探究图形变化中的数学问题.如图1,将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重叠摆放在桌面,其中∠BAC=∠EDF=90°,AB=AC,DE=DF,点A,D在EF的同侧,点B,C在线段EF上,连接DA并延长DA交EF于点O,已知DO⊥EF.将△DEF从图1中的位置开始,绕点O顺时针旋转(△ABC保持不动),旋转角为a.数学思考:(1)“求索小组”的同学发现图1中BE=CF,请证明这个结论;操作探究:(2)如图2,当0°<a<180°时,“笃行小组”的同学连接线段AD,BE.①猜想AD,BE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OE=AB=2,请直接写出当α=45°时,C,E两点间的距离;③若OE=AB=2,请直接写出当点F落在AC延长线时,C,F两点间的距离.11如图1,△ABC和△A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AD=90°,点B在段AE上,点C在线段AD上. (1)请直接写出线段BE与线段CD的关系:(2)如图2,将图1中的△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a(0<a<360°),①(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当A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1.以下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校徽,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目前发现的新冠病毒其直径约为0.00012毫米,则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1.2×104B.1.2×10﹣4C.0.12×105D.0.12×10﹣5 3.已知点A(m﹣1,3)与点B(2,n+1)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为()A.﹣1B.﹣7C.1D.74.若3和9是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且第三边长为偶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20B.21C.21或22D.20或225.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是144°,则这个多边形是()A.正十边形B.正九边形C.正八边形D.正七边形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A.50°或130°B.130°C.80°D.50°或80°7.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B.C.D.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 m a n=a mn B.(﹣a2)3=a6C.(a﹣1)2=D.a3÷2a=2a29.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边长如图).小明要用这三种纸片紧密拼接成一个没有缝隙的大正方形,他选取甲纸片1张,再取乙纸片4张,还需要取丙纸片的张数为()A.1B.2C.3D.410.甲乙两个码头相距s千米,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a千米/时,水流速度为b千米/时,则船一次往返两个码头所需的时间为()小时.A.B.C.D.+11.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CB=90°,点E是AB的中点,且DE⊥AB,DE交AC的延长线于点D、交BC于点F,若∠D=30°,EF=2,则DF的长是()A.5B.4C.3D.212.已知△ABC是边长为10的等边三角形,D为AC的中点,∠EDF=120°,DE交线段AB于E,DF交BC的延长线于F.若AE=4BE,则CF的长为()A.1B.2C.3D.4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13.当x=时,分式无意义.14.如图,自行车是人们日常代步的工具.你发现了没有,生活中都把自行车的几根梁做成三角形的支架,这是利用三角形的.15.分解因式:2x2﹣8x+8=.16.已知:a﹣b=1,a2+b2=25,则(a+b)2的值为.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赶在雨季前竣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原计划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8.已知一张三角形纸片ABC(如图甲),其中AB=AC=10,BC=6.将纸片沿DE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如图乙)时,CE=a;再将纸片沿EF折叠,使得点C恰好与BE边上的G点重合,折痕为EF(如图丙),则△BFG的周长为(用含a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1)(﹣a3)2•(ab)2.(2)(﹣0.25)2020×42021.20.先化简再求值,选择一个你喜欢的x的值代入其中并求值.21.如图,在△ABC中,AB=AC.(1)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形中,若∠A=40°,求∠CBE的度数.22.如图,CE⊥AB,BD⊥AC,垂足分别为E、D,CE,BD相交于O.(1)若∠1=∠2,求证:OB=OC;(2)若OB=OC,求证:∠1=∠2.23.受疫情影响,洗手液需求量猛增,某商场用4000元购进一批洗手液后,供不应求,商场用8800元购进第二批这种洗手液,所购数量是第一批数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1元.(1)求该商场购进的第一批洗手液的单价;(2)商场销售这种洗手液时,每瓶定价为13元,最后200瓶按9折销售,很快售完,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场共获利多少元?24.等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1)如图1,在Rt△ABC中,∠ACB=90°,BC=3,AC=4,AB=5,CD⊥AB,则CD长为;(2)如图2,在△ABC中,AB=4,BC=2,则△ABC的高CD与AE的比是;(3)如图3,在△ABC中,∠C=90°(∠A<∠ABC),点D,P分别在边AB,AC上,且BP=AP,DE⊥BP,DF⊥AP,垂足分别为点E,F.若BC=5,求DE+DF的值.25.阅读材料:若满足(8﹣x)(x﹣6)=﹣3,求(8﹣x)2+(x﹣6)2的值.解:设8﹣x=a,x﹣6=b,则(8﹣x)(x﹣6)=ab=﹣3,a+b=8﹣x+x﹣6=2.所以(8﹣x)2+(x﹣6)2=a2+b2=(a+b)2﹣2ab=22﹣2×(﹣3)=10.请仿照上例解决下面的问题:(1)问题发现:若x满足(3﹣x)(x﹣2)=﹣10,求(3﹣x)2+(x﹣2)2的值;(2)类比探究:若x满足(2022﹣x)2+(2021﹣x)2=2020.求(2022﹣x)(2021﹣x)的值;(3)拓展延伸: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和MFNP重叠,其重叠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分别延长AD、CD,交NP和MP于H、Q两点,构成的四边形NGDH和MEDQ都是正方形,四边形PQDH是长方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AE=10,CG=20,长方形EFGD的面积为200.求正方形MFNP的面积(结果必须是一个具体数值).26.已知△ABC和△DEF为等腰三角形,AB=AC,DE=DF,∠BAC=∠EDF,点E在AB 上,点F在射线AC上.(1)如图1,若∠BAC=60°,点F与点C重合,①求证:AF=AE+AD;②求证:AD∥BC.(2)如图2,若AD=AB,那么线段AF,AE,BC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1.B.2.B.3.A.4.D.5.A.6.A.7.D.8.C.9.D.10.D.11.B.12.C.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13.﹣3.14.稳定性.15.2(x﹣2)2.16.49.17.﹣=30.18.16﹣2a.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解:(1)(﹣a3)2•(ab)2=a6•a2b2=a8b2.(2)(﹣0.25)2020×42021=(﹣)2020×42020×4=(﹣×4)2020×4=1×4=4.20.解:原式=[﹣]÷=()•=•=,由题意得:x≠±1,当x=2时,原式==1.21.解:(1)如图所示.(2)∵AB=AC,∴∠ABC=∠ACB,∵∠A=40°,∴∠ABC=∠ACB=70°,∵DE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ABE=40°,∴∠CBE=∠ABC﹣∠ABE=70°﹣40°=30°.22.证明:如图所示:(1)∵CE⊥AB,BD⊥AC,∴∠BEO=∠CDO=90°,又∵∠EOB=∠DOC,∠BEO+∠EOB+∠B=180°,∠CDO+∠DOC+∠C=180°,∴∠B=∠C.在△ABO和△ACO中,,∴△ABO≌△ACO(AAS),∴OB=OC.(2)∵CE⊥AB,BD⊥AC,∴∠OEB=∠ODC=90°,在△BOE和△COD中,,∴△BOE≌△COD(AAS),∴OE=OD,∴AO是∠BAC的角平分线,∴∠1=∠2.23.解:(1)设该商场购进的第一批洗手液的单价为x元/瓶,依题意得:2×=,解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该商场购进的第一批洗手液的单价为10元;(2)共获利:(+﹣200)×13+200×13×0.9﹣(4000+8800)=2540(元).答: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场共获得2540元.24.解:(1)如图1中,∵CD⊥AB,∴S△ABC=•AC•BC=•AB•CD,∴CD==;故答案为:;(2)如图2中,∵S△ABC=AB•CD=BC•AE∴,∴2CD=AE,∴CD:AE=1:2;故答案为:1:2;(3)∵S△ABP=,,,∵S△ABP=S△ADP+S△BDP,∴,又∵BP=AP,∴,即DE+DF=BC=5.25.解:(1)设3﹣x=a,x﹣2=b,则a+b=(3﹣x)+(x﹣2)=1,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2+b2=(a+b)2﹣2ab=12﹣2×(﹣10)=21,即:(3﹣x)2+(x﹣2)2的值为21;(2)设2022﹣x=a,2021﹣x=b,则a﹣b=1,a2+b2=2020,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b==,即:(2022﹣x)(2021﹣x)的值为;(3)设DE=a,DG=b,则a=x﹣10,b=x﹣20,a﹣b=10,又由ab=200,∴正方形MFNP的面积为:(a+b)2=(a﹣b)2+4ab=102+4×200=900.26.证明:(1)①∵∠BAC=∠EDF=60°,AB=AC,DE=DF,∴△ABC,△DEF为等边三角形,∴BC=AC,CE=CD,∠BCE+∠ACE=∠DCA+∠ECA=60°,∴∠BCE=∠ACD,在△BCE和△ACD中,∴△BCE≌△ACD(SAS),∴AD=BE,∴AE+AD=AE+BE=AB=AF,即AF=AE+AD;②∵△BCE≌△ACD,∴∠DAC=∠EBC,∵△ABC为等边三角形,∴∠EBC=∠EAC=∠DAC=60°,∴∠EBC+∠EAC+∠DAC=180°,∴AD∥BC;(2)如图2,在F A上截取FM=AE,连接DM,∵∠BAC=∠EDF,∠ANE=∠DNF,∴∠AED=∠MFD,在△AED和△MFD中,∴△AED≌△MFD(SAS),∴DA=DM=AB=AC,∠ADE=∠MDF,∴∠ADE+∠EDM=∠MDF+∠EDM,即∠ADM=∠EDF,∴∠ADM=∠BAC,在△ABC和△DAM中,∴△ABC≌△DAM(SAS),∴AM=BC,∴AE+BC=FM+AM=AF.即AF=AE+BC。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8篇)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8篇)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8篇)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篇1)根据平时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学生试卷反映的问题,以及对考试质量的分析,本着分层、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复习原则,现将备考小组讨论的复习计划拟定如下:首先,复习生词。

内容范围是单元复习和单词总评,以试卷形式在6月13日前完成。

第二,诗歌听写和鉴赏练习。

诗歌听写包括朗读古诗词、现代诗词、课文中包含的诗词和句子等。

以试卷的形式,6月15日前完成。

第三,文言文复习。

范围包括文言文基础知识和文言文段落训练。

这一部分分为两步,一是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生词的读音和写法、词语释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关键句翻译等。

)6月18日前以试卷形式完成;语言段的训练,选择课内段,以试卷的形式在6月20日前完成。

第四,上课复习段落。

选择班上的名篇(现代文),如《藤野老师》《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雪》,进行重点训练。

注意各类题型答题技巧的训练和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考题,并以试卷形式实施一个“标准”,6月22日前完成。

第五,作文指导。

以叙事风格为主,针对学生的写作不能具体描述,而只能总结叙事的空洞弊端,加强引导。

这一部分可以在平时的作文中完成。

第六,查漏补缺阶段。

剩下的时间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检查漏洞,填补空白。

这一部分由学生自主复习,重点是复习讲稿和课文笔记,对尚未理解的问题向老师和同学提问。

这一部分将在考试前一天完成。

第七,答题卡答题方法介绍,考前完成。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篇2)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一个月期一眨眼就要过去了。

将近期末了,为了我的寒假过得开心点,所以我必须做好期末的复习计划,内容如下:1、克制自己贪玩的欲望。

到了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刻,每天晚上应适当减少玩儿和娱乐休闲的时间。

多拿出些时间来看看书。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认真复习(语数英)。

上课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走神,画出老师说的重点。

课下不要光想着玩儿,没事就拿出自己的书来看一看,回顾一下。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通用6篇)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通用6篇)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通用6篇)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大家都有写过复习计划吧,对自己的学情进行分析,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缺陷部分,然后据此进行有目的的复习。

那么大家知道复习计划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一)思想方面的补差。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二)有效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拖班及放学后,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

具体方法如下: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让差生做,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

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

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补差的效果。

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

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在补差中注意几点: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

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面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2. 熔喷布,俗称口罩的“心脏”,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能过滤细菌,阻止病菌传播.经测量,医用外科口罩的熔喷布厚度约为0.000156米,将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30.15610-⨯B. 31.5610-⨯C. 41.5610-⨯D. 415.610-⨯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 •x 3=x 4B. x 4+x 4=x 8C. (x 2)3=x 5D. x ﹣1=﹣x 4. 若分式224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5. 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35°,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3B. 4C. 6D. 86. 若点A (﹣3,a )与B (b ,2)关于x 轴对称,则点M (a ,b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7. 如图,已知∠ABD =∠BAC ,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 ≌△BAD 的依据是( )A. AC =BDB. ∠DAB =∠CBAC. ∠C =∠DD. BC =AD8. 计算a ﹣2b 2•(a 2b ﹣2)﹣2正确的结果是( ) A. 66a b B. 66b a C. a 6b 6 D. 661a b9. 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4,AD 是BC 边上的中线,F 是AD 边上的动点,E 是AC 边上一点,若2AE =,当EF CF +取得最小值时,则ECF ∠的度数为( )A. 15︒B. 22.5︒C. 30D. 45︒10. 瓜达尔港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一步,为了增进中巴友谊,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施工队预计把距离港口420km 的普通公路升级成同等长度的高速公路,升级后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原来提高50%,行驶时间缩短2h ,那么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为( )A. 80km/hB. 75km/hC. 70km/hD. 65km/h二.填空题(共5题,总计 15分)11. 分解因式:5x 4﹣5x 2=________________.12. 若4,8x y a b ==,则232x y -可表示为___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13. 若△ABC ≌△DEF ,△ABC 的周长为100,AB =30,DF =25,则BC 为 ________.14. 如图,DE AB ⊥于E ,AD 平分BAC ∠,BD DC =,10AC =cm ,6AB =cm ,则AE =______.15. 如图,△ABC 中,∠BAC =60°,∠BAC 的平分线AD 与边BC 的垂直平分线MD 相交于D ,D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E ,DF ⊥AC 于F ,现有下列结论:①DE =DF ;②DE +DF =AD ;③DM 平分∠EDF ;④AB +AC =2AE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写序号)三.解答题(共8题,总计75分)16. (1)计算:()32(2)32x x x x ---; (2)分解因式:229()()6()x x y y y x xy y x ---+-;17. 先化简,再求值:221x 4x 41x 1x 1-+⎛⎫-÷ ⎪--⎝⎭,其中x=3.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2)写出点111,,A B C 的坐标(直接写答案).(3)111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19. 如图,已知BF ⊥AC 于F ,CE ⊥AB 于E ,BF 交CE 于D ,且BD =CD ,求证:点D 在∠BAC 的平分线上.20. 如图,直线m 是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点P 是直线m 上的一动点,若6AB =,4AC =,7BC =.(1)求PA PB +的最小值,并说明理由.(2)求APC △周长的最小值.21. [阅读理解]我们常将一些公式变形,以简化运算过程.如:可以把公式“()2222a b a ab b +=++”变形成()2222a b a b ab +=+-或()()2222ab a b a b =+-+等形式,问题:若x 满足()()203010x x --=,求()()222030x x -+-的值. 我们可以作如下解答;设20a x =-,30b x =-,则()()203010x x ab --==, 即:()()2030203010a b x x +=-+-=-=-.所以()()()()222222203021021080x x a b a b ab -+-=+=+-=--⨯=. 请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1)若x 满足()()807010x x --=-,求()()228070x x -+-的值. (2)若x 满足()()22202020174051x x -+-=,求()()20202017x x --的值.22. 一水果店主分两批购进某一种水果,第一批所用资金为2400元,因天气原因,水果涨价,第二批所用资金是2700元,但由于第二批单价比第一批单价每箱多10元,以致购买的数量比第一批少25%.(1)该水果店主购进第一批这种水果的单价是多少元?(2)该水果店主计两批水果的售价均定为每箱40元,实际销售时按计划无损耗售完第一批后,发现第二批水果品质不如第一批,于是该店主将售价下降a %销售,结果还是出现了20%的损耗,但这两批水果销售完后仍赚了不低于1716元,求a 的最大值.23. 如图,已知和均为等腰三角形,AB AC =,AD AE =,将这两个三角形放置在一起,使点B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CE .(1)如图1,若50ABC ACB ADE AED ∠=∠=∠=∠=︒,求证:BAD CAE ≌;(2)在(1)的条件下,求BEC ∠的度数;拓广探索:(3)如图2,若120CAB EAD ∠=∠=︒,4BD =,CF 为BAD 中BE 边上的高,请直接写出BEC ∠的度数和EF 的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善教育讲义学生姓名:曹柯授课老师:付老师科目:初二数学授课时间:13:00 —15:00课次:第 4 次教研组长:教务主任签字:实际时间: 6 月 16 日报名地点:萧山区北干街道工人路897号(新白马公寓旁)咨询热线:0571- 82811302网址:期末复习第一章 二次根式1. 二次根式的定义:非负数a 算术平方根,叫做二次根式,即a .2. 二次根式的二个非负特征:在a 中; a ≥0, a ≥0.3. 二次根式的性质:♦ a a =2)( ( a ≥0);一个非负数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非负数. ♦ a a =2一个数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b a ab ⨯= ( a ≥0,b ≥0);两个非负数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两个非负数算术平方根的积. ♦ba ba = ( a ≥0,b >0);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商.4. 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不含完全平方因式与分母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5. 同类二次根式: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6. 二次根式的加减可以归结为:① 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②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把系数相加,根式不变).7. 二次根式相乘,只要把被开方数相乘,根式不变.即ab b a =⨯ ( a ≥0,b ≥0)8. 二次根式相除,只要把被开方数相除,根式不变.即baba =( a ≥0,b >0) 9.斜坡的铅直高h 与水平长度l 的比叫做坡比即:坡比 i=hl10.分母有理化:通过适当的变形化去代数式分母中根号的运算.分母有理化的依据:平方差公式. 分母有理化有如下两种基本类型:(1)aa b aa ab ab =•= 或ba b a c ba b a b a c ba c ±±=±•±±•=±(2)ba b a c b a b a b a c ba c ±=±•=±2)())(()( 或ba b a c b a b a b a c ba c -=±•=±)())(()(★本章重点: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2、二次根式的应用:勾股定理(折叠问题)、坡比问题.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基本知识、解法:(1)定义:在一个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项的次数的和是2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2+bx+c=0(a ≠0).其中,a 称为二次项系数,ax 2称为二次项;b 称为一次项系数,bx 称为一次项;c 称为常数项.(确定a,b ,c 必须先化为一般式)(3)四种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两个类型:()()()2200x b b x a b b =≥-=≥和(如果b < 0,方程就没有实数解.)因式分解法又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又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和“十字相乘法”.用配方法的关键在于:①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移常数项;②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用公式法的关键在于:①将该方程化为标准形式;②牢记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为 . (1)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 实数根,即2,1x .(2)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有 相等的实数根,即==21x x . (3)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实数根.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根分别为1x ,2x , 那么=+1x x ,=⋅x x . (1)若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 . (2)若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则 . (3)若方程其中一个根为0,则 .(4)若方程有两个正实根,则 . (5)若方程有两个负实根,则 . (6)若方程有两根异号,则 . 推论1:如果方程x 2+px+q=0的两个实数根是x 1,x 2,那么x 1+x 2=-p ,x 1x 2=q. 推论2:以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 2-( x +x )x+ x x =04.补充知识:(1)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公式:ax 2+bx+c=a(x-x 1)(x-x 2). 其中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c=0(a ≠0)的两个根.(2)求一元二次方程两根x 1,x 2的对称式的值,常用公式: ①x 12+x 22=(x 1+x 2)2-2x 1x 2; ②(x 1-x 2)2=(x 1+x 2)2-4x 1x 25.易错知识辨析:(1)在使用根的判别式解决问题时,如果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字母,要加上“二次项系数0a ≠”这个限制条件.(2)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前提:① 根的判别式042≥-ac b ;② 二次项系数0a ≠.即只有在一元二次方程有根的前提下,才能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6(1)握手、送礼、流感问题例:参加一次同学聚会,每两人都握一次手,所有人共握了45次,若设共有x 人参加同学聚会.列方程得 .例:某初中毕业班的每一名同学都将自己的相片向其他同学各送一张作为留念,全班共送了2550张相片,设全班有x 名同学,则列出方程: ;例: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69人患了流感,若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个人?则列出方程: .(2)增长率问题例:某厂一月份生产化肥500吨,接下去每各月的增长率相同,到三月份生产化肥为720吨,那么该厂第一季度平均月增长率为多少?例: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第一季度的营业额共100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 ,则有题意列方程为( ) (3)面积问题例:用长为35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面积为150的长方形养鸡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例:用一块长为60,宽为40的长方形铁板,在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是1000的没有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求小正方形的边长.例: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就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0.5元,其销售量就减少5个,问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货多少个?(5)动点问题例: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cm∠BC=B.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AB,7cm,590==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1)如果QP,分别从BA,同时出发,P,分别从B A,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cm2?(2)如果Q那么几秒后,PQ的长度等于5cm?例:如图,AO=BO=50厘米,OC是一条射线,OC⊥AB,一只蚂蚁从点A以2厘米/秒的速度向点B 爬行,同时另一只蚂蚁从点O以3厘米/秒的速度沿OC方向爬行,问经过几秒两只蚂蚁所在的点与点O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50平方厘米?(6)勾股定理问题例:一艘轮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由西向东航行,在途中接到台风警报,台风中心正以40海里/时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距台风中心2010海里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都属于台风区域,当轮船到A处时测得台风中心移到位于点A正南方的B处,且AB=100海里.若这艘轮船自A处按原速度继续航行,在途中是否会遇到台风?若会,则求出轮船最初遇到台风的时间;若不会,请说明理由.36912150491283频数(人)身高(cm)153158163168173八年级部分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例: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0,且两个数字的乘积为24,这个两位数为多少?第三章 频数及其分布1、频数:我们称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为频数;(结合表中数据)2、频率:每一组频数与数据总数(或实验总次数)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 (1)数据总数频数频率=(2) 频数=频率×数据总数 (3)频率频数数据总数=;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1)计算极差 ——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确定组距与组数; (3)确定分点;(边界值,组中值) (4)绘制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折线图的主要步骤:①计算极差,确定组距、组数,并将数据分组; ②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确定组中值;③根据组中值所在的组的频数在坐标系中描点,依次用线段把它们连成折线. ◆ 注意:①画频数分布折线图,并不一定要先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②画频数分布折线图时,在两侧各加一个虚设的附加组,这两个组都是零频数,所以不会对统计量造成影响,它的作用是使折线与横轴组成封闭折线,给进一步的研究带来方便. 5、各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______,各频率之和等于 ________.(1)被测身高的学生有多少人?组距是多少?(2)自左至右最后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3)频数最大的是哪一组?并说明该组的值中值和边界值. (4)估计样本的中位数是多少? (5)估计样本的平均数是多少?(精确到0.1cm) (6)身高在160cm 以上的有多少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精确到0.1%)第四章命题与证明一:定义:1.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2.定义必须是严密的,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术语,正确的定义能把被定义的事物或名词与其他的事物或名词区分开来。

二:命题:1. 一般地,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2. 注意事项:(1)命题通常是一个陈述句,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而疑问句和命令性语句都不是命题;(2)必须是对某一事件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两者必具其一。

3.命题的结构:命题可看做由题设(或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4.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真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三:公理,定理:1.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

公理是不需要堆理论证的真命题,它可以作为判断其余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2.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定理都是真命题,但并不是所有的真命题都能作为定理,定理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是依据。

四:证明命题的步骤证明命题的格式一般为:1)按题意画出图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