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义的十则寓言故事

合集下载

有教育意义的十个寓言小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十个寓言小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十个寓言小故事1.乌龟与兔子的比赛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决定进行一场赛跑,但乌龟跑得慢。

兔子自负地认为自己必定会赢得比赛。

然而,兔子过于自大,停下来休息,最终被乌龟赶超,乌龟胜利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勤奋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2.蚂蚁与蝗虫蚂蚁一直努力地收集食物,而蝗虫却只顾着吃,不愿工作。

夏天来临时,蝗虫面临着没有食物的困境,而蚂蚁却有充足的储备。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只有勤劳和储蓄才能为未来做好准备。

3.狼和小羊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被狼威胁要吃掉。

狼编造了许多借口指责小羊,最终使小羊无力辩驳。

这个寓言意味着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白无辜,并对他人的谎言和诬陷保持警惕。

4.老鹰与小鸟有一天,一只小鸟从巢中跳出来,摔在了地上。

老鹰看到后救护了小鸟,教导他如何飞翔。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即使遇到挫折,也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并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5.狮子与老鼠一只老鼠因为无意中扎痛了狮子的爪子,得到了狮子的宽恕。

后来,老鼠帮助狮子从猎人的网中逃脱。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强大的人,也需要他人的帮助。

6.鹿和山狮山狮追逐鹿时,一棵葛藤将它绊倒。

鹿不忍见到山狮受伤,主动回去帮助它。

山狮感激地离开了,永远也不再伤害鹿。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善良和宽容能够改变他人的态度。

7.乌鸦和狐狸狐狸想偷乌鸦的奶酪。

它夸耀了乌鸦并请求乌鸦展示歌喉。

乌鸦自豪地张开嘴,结果奶酪掉了下来。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虚假的赞美蒙蔽,要保持头脑清醒。

8.狗和影子狗拿着一块肉在桥上行走,看到水中的倒影误以为是别的狗也拿着肉。

他贪婪地企图抢夺,结果使自己失去了原来的肉。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贪婪会带来损失。

9.马和骡子一只马非常骄傲,总是自诩为骑士的坐骑。

骡子则勤劳而忍受艰辛的工作。

当骑士被抓起时,只有骡子被保留下来。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谦逊和实际价值是更重要的。

10.鸟儿的沉默一只孔雀看到其他鸟儿沉默不语,以为自己比他们更加优秀。

最后,孔雀发现自己微小而弱小,只有沉默,和其他鸟儿没有什么区别。

寓言故事的寓意18个

寓言故事的寓意18个

寓言故事的寓意18个1、农夫与蛇: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赶集完回家的农夫在路边发现了一条蛇,以为它冻僵了,于是就把它放在怀里。

蛇受到了惊吓,等到完全苏醒了,便本能地咬了农夫,最后杀了农夫。

农夫临死之前非常后悔地说:“我想要做善事,却由于见识浅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这种报应啊。

”寓意:这个故事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

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在没有知道别人身份,不知道别人心底是否真诚的情况下,不要随意轻信别人,坏人不会因为你的热心而感动。

我们应谨慎小心,但不要吝惜给好人的帮助。

2、龟兔赛跑:有一天,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说,总有一天他会赢。

兔子说,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

兔子飞快地跑着,乌龟拼命地爬,不一会儿,兔子与乌龟已经离的有很大一段距离了。

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它要先睡一会,并且自以为是地说即使自己睡醒了乌龟也不一定能追上它。

而乌龟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

寓意:不可轻易小视他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

3、画蛇添足: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

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

”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

寓意: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用农村的话说就是六指抓痒多一道。

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4、刻舟求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

1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

《叶公好龙》:看事物要懂得去看到它的本质,不能够盲目的去追捧一些事物。

《望洋兴叹》: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

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

《眉眼嘴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自己专属的贡献,不能只顾局部,不考虑整体的作用。

《凤凰和猫头鹰》:有远大志向的人追求高洁却不被世俗小人理解,贪求利禄的小人用阴暗的心理来猜测人格高尚者的行为,真可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五十步笑百步》: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事情有一个大局观,不能只针对一面进行分析,要将事情的本质研究透彻。

《八哥学舌》:即使舌灿莲花,但如果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与观点的话,那么这样的言语也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要积极思考,勇敢地探求真理,不做思想上的懒汉。

《自鸣得意的老鼠》:无论做什么事情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凡事得懂得进退有度的这个道理,千万不能够因为一时的得意而任性妄为,失了分寸,否则可能会自食恶果。

《把石头当宝贝》:即使是一样不值钱的东西,如果喜欢它,就会赋予它价值和情感,你就会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去爱护它,珍惜它,而反过来说,做人不能偏执己见,要倾听别人的意见。

《蛀虫》:遇到问题要想解决的方法并且去及时执行,而不是争吵不休.《相差不多》:不要像富人和他的儿子一样,骄傲自满,并且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就算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但是富人的儿子也要继续学习,做人就得学会谦虚!《小乌鸦学喜鹊叫》:人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不要弄虚作假,装腔作势,要做一个本分实诚的人,才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姜从树生》: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而无视客观的现实。

真理比面子更有价值,我们要做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

而非为了面子,坚持己见,坚持错误的观点,这样的做法不利于自己成长。

《蝙蝠》: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当两面派。

《邹忌比美》:听到别人的赞美,不要沾沾自喜,而要冷静地分析一下这赞美的真假,不然人就会变得糊涂了。

1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

1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

1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实用版)目录1.狐狸和葡萄:努力追求却无法得到的事物2.狼与小羊:善恶之间的对立与欺骗3.龟兔赛跑:勤奋与自信的重要性4.乌鸦喝水:克服困难与智慧的结合5.农夫与蛇:善良与恶毒的对比6.猴子与镜子:认识自我与自省7.马与驴:团队合作与个人能力的发挥8.狮子与狐狸:权力与智慧的较量9.鹰与蜗牛:速度与耐心的平衡10.鸟儿与树:自由与责任的选择正文一、狐狸和葡萄:努力追求却无法得到的事物寓言讲述了一只狐狸努力地想要吃到高高挂在树上的葡萄,却始终无法得到。

寓意着人们应该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对于那些无法达成的目标,不必过于强求。

二、狼与小羊:善恶之间的对立与欺骗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狼企图欺骗小羊,最终将其吃掉。

寓意着善恶分明,恶人总会有恶报。

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身边的欺骗行为。

三、龟兔赛跑:勤奋与自信的重要性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勤奋与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乌龟虽然速度慢,但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赢得了比赛。

而兔子过于自信,导致在比赛中懈怠,从而输掉了比赛。

四、乌鸦喝水:克服困难与智慧的结合寓言中,乌鸦通过用喙一个一个地将石头放进瓶子里,使水位上升,最终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五、农夫与蛇:善良与恶毒的对比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农夫在冬天救了一条蛇,后来蛇在夏天咬了农夫。

寓意着善良的人应该学会辨别是非,不要对恶毒的人施以援手。

六、猴子与镜子:认识自我与自省猴子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以为那是另一只猴子。

寓意着人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省来不断提高。

七、马与驴:团队合作与个人能力的发挥寓言中,马和驴共同拉车,马速度快,驴耐力好。

在主人的合理安排下,二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了任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团队合作,发挥个人特长。

八、狮子与狐狸:权力与智慧的较量狮子和狐狸的故事讲述了狐狸凭借智慧逃脱了狮子的追捕。

寓意着权力和智慧之间,智慧往往更具有优势。

九、鹰与蜗牛:速度与耐心的平衡鹰捕捉蜗牛时,蜗牛依靠耐心的战术逃脱了鹰的追捕。

十大经典寓言故事大全

十大经典寓言故事大全

十大经典寓言故事大全篇一:正文:1. 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跑到了一个小河边。

但是,它发现河边没有瓶子,也没有杯子。

于是,乌鸦决定用自己的嘴巴叼住石子,一颗颗地扔进河里,让自己喝到水。

最终,乌鸦终于成功地喝到了水。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勇敢地面对困难,而不是轻易放弃。

拓展:乌鸦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类,它们经常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在另一些寓言故事中,乌鸦也经常被描绘成一种聪明的鸟儿,比如《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中的乌鸦。

2. 乌龟和兔子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是我们从小就听过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在比赛中,兔子一开始领先,但是因为过于自信而停下来休息,结果被追上了并被乌龟赶了过去,最终乌龟赢得了比赛。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自大自满。

有时候,看似强大的敌人并不一定是最终的胜利者,而那些看似弱小的人却有可能最终胜出。

拓展: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性格和品质。

兔子过于自信和轻敌,而乌龟则谦虚谨慎,坚韧不拔。

这些品质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3. 狼来了《狼来了》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为撒谎而欺骗了自己和他人的故事。

每当小男孩撒谎说“狼来了”的时候,人们就会来救他,但是每次都没来。

最终,小男孩的真实身份被揭露,人们不再相信他。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撒谎是不好的,会损害自己的信誉和尊严。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分辨真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拓展:在这个故事结尾处,小男孩最终因为撒谎而遭受了惩罚。

这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诚实守信,不要撒谎。

如果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勇敢地承认并采取措施来纠正错误,而不是试图掩盖或欺骗别人。

4. 松鼠和大树《松鼠和大树》是一个有关友谊和合作的寓言故事。

松鼠喜欢收集坚果,但它们很难找到坚果,因为它们太小了。

于是,松鼠想到了与大树合作。

10个寓言故事大全

10个寓言故事大全

10个寓言故事大全1、《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的嘴无论如何也够不着水。

这可怎么办呢?乌鸦想把水瓶撞倒,可是水瓶太重了,乌鸦使出了浑身力气,瓶子仍然一动不动。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终于喝着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再困难的事情也会有解决办法。

2、《掩耳盗铃》春秋时候,有一个小偷,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很想把它偷走。

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铃铛一响,就会被人发觉。

那可就得不到铃铛了。

他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于是,他就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谁知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就听不到了。

3、《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4、《揠苗助长》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十大寓言故事

十大寓言故事

十大寓言故事1.画蛇添足:这个故事讲述了有人画蛇时给蛇添上了足,结果反而失去了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做多余的事情,有时候做得越多反而越错。

2.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述了农夫因为偶然之间捡到一只撞树死掉的兔子,于是放弃耕种,每天守在树下等待下一只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靠运气生活,要勤奋努力。

3.掩耳盗铃:这个故事讲述了有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自欺欺人,要实事求是。

4.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欺压他人。

5.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述了农夫为了让禾苗长得更快,便将苗拔高,结果导致了禾苗死亡。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6.井底之蛙:这个故事讲述了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结果错失了更广阔的世界。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开阔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7.滥竽充数:这个故事讲述了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中充当吹竽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人要诚实,不要充当滥竽充数的人。

8.塞翁失马:这个故事讲述了塞翁失马后,人们认为这是一件坏事,但塞翁却认为这也许是好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轻易下结论,好事和坏事有时会互相转化。

9.画饼充饥:这个故事讲述了有个人画了一个饼来充饥,结果却还是饥饿难耐。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事要实际,不能空想。

1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故事讲述了鹬蚌相争抢走旁观者渔翁的利益。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因小失大,争斗双方往往会两败俱伤。

寓言故事,十则有意义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十则有意义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十则有意义的寓言故事1、镰刀灭蚊子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小时候,在大家眼中,杜威是一个沉默寡言且不太聪明的孩子。

一年夏天,学校刚扩建完毕,很多地方需要清理。

杜威的班级蚊子特别多,尤其傍晚,学生被叮咬得根本无心上课。

一天放学时,老师吩咐学生自带工具,准备进行灭蚊行动。

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工具,大部分是捕蚊网、灭蚊拍,还有灭蚊药水等等。

当杜威拿着一把镰刀走进教室時,同学们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老师也不解地问:你带镰刀干什么?杜威回答:灭蚊子呀!同学们忍不住大笑起来,用镰刀灭蚊子?真是天大的笑话!杜威轻轻地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接下来,同学们在教室里忙了起来,直到累得筋疲力尽,蚊子还是不断冒出来,怎样都消灭不完。

而杜威呢,他独自走出教室,来到后面的一片杂草丛旁,挥舞镰刀割起草来。

同学们发现,随着杂草的清除,加上大家的努力,蚊子似乎消失了。

同学们这才佩服起杜威来,杜威则红着脸说:昨天我发现,教室后面的杂草丛才是蚊子的来源和藏身之处,只有把杂草清理掉,蚊子才会彻底消失。

【人生启示】: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彻底而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2、猴子等果子一群猴子在树间嬉戏,忽然,它们发现在一棵大树的顶端挂着一枚果子,那枚果子又大又红又鲜,看上去好吃极了。

然而,那挂过的位置太高太危险了,猴子们不敢上去,只好在树下面等,等那枚果子自己掉下来。

等啊等啊,那枚果子就是不掉下来,许多猴子不再等了,一个接一个走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猴子了。

这只猴子毅然决然地说:我一定要等到那枚果子掉下来!就这样,这只猴子从夏天等到了秋天。

秋末,那枚果子终于从树上掉下来了,然而因为长久地风吹日晒水分大失,因为过度的成熟而变小、变暗了,着地时,当即摔成了烂泥。

这只猴子一见此景,哭了个昏天黑地。

就在这只猴子等果时,其它猴子却摘到了大量的果子,那些果子又大又红又鲜,还好吃,它们个个吃了个痛快。

【人生启示】:执著,固然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是,如果将执著的对象搞错了,执著就等于顽固加愚蠢、就等于可笑加可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给班主任的十则寓言故事一、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的道理一样先看一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

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

”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

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

”许多人总喜欢责怪别人,怪环境不好,怪别人不喜欢他不欢迎他,但他总不反省自己的为人举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欢迎。

假如一个人不经常反省自己,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到处惹人讨厌。

由此看来,不被人讨厌是结交朋友的最好办法。

做班主任也一样,只要学生不讨厌的班主任就是好的班主任。

做个好的班主任并不难。

可为什么很多班主任感觉难呢?主要是评价标准的问题,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是否成*****,我只看一点:当遇见学生时,学生是否会微笑着向你走来。

二、做个无忧的班主任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见一老农赶着驴子,驴欲啃路边的小麦,农夫喊:“尽想好事。

” 随手轻轻地给了驴一鞭。

驴慢悠悠继续前行。

见此情景,心羡老农——他太幸福了。

“尽想好事”,好事成真当然是幸福的。

要是我们的学生都听话,按照我们的“吆喝”前行多好。

“尽想好事”这话不太好听,不管怎样,有点好事想总比没有的好。

我们心中有梦才会有前行的目标,才会有前行的动力。

那就做个梦吧:做个无忧班主任。

三、班主任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

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

”雕塑石头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

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

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看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

”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

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

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

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四、追寻学生幸福的象征和感觉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

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阳光照着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

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

“你感到幸福吗?”“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是的。

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你真是个幸福的人。

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

”“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如何把握这种象征和感觉。

同样的道理,班主任的育人目标就应该去追寻学生幸福的象征,追寻学生幸福的感觉。

这种象征、感觉是什么?这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但我们知道学生幸福的象征,学生幸福的感觉都写在学生的脸上。

这需要班主任的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解读。

班主任育人目标就是——学生幸福的象征,学生幸福的感觉。

五、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有一则《井蛙归井》的寓言故事: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

大鳖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

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

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

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

一蛙一鳖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

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

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

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

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

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

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

”于是,青蛙向大鳖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快乐的生活。

原来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马尔比·D·马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

”其实,成*****的要素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成*****的教育方法是不容易学不到的,假如容易学得到的话,我想领导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让我们出去学习,专攻“点金之术”,那教育就简单了。

故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不必太在意与名家的不同。

可能你会说:“井底之蛙,见识少,才会这样说。

”或许你说得也没错,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等等,就看你看到那一面。

我看还是努力把别人的教育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个性。

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六、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育难题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极有启发。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

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

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

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

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

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马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

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了有关土拨鼠的知识。

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沙漠没有改变,印第***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

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

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些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

同一个学校,班主任的知识水平应该说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很小。

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教育效果的很大差异。

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使教育成*****,消极的教育心态必导致教育失败。

在这方面应该说,我们有切实的体会.七、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

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

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

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

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

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

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全感,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

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然起学生一分自信。

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八、班主任完美定律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

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曾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绩的。

我真的担心那些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现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面对学生应该怎样做呀?再看看下面的故事,我想会有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

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

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

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