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十则

合集下载

富含哲理的成语故事

富含哲理的成语故事

富含哲理的成语故事十则1、一枕黄粱相传,古代有个姓卢的书生,家境贫穷潦倒,却贪图享乐,官迷心窍。

有一次,在旅店里道士吕翁给卢生一个枕头,并对他说: “只要枕着它睡觉,一切就会称心如意。

”当时旅店的人正熬黄粱(即小米粥),卢生便枕着吕翁给的枕头睡去。

沉睡之中,他梦见自己被封官拜相,并娶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妻子,从此儿孙绕膝,人丁兴旺,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卢生高兴极了,以致一惊而起,只见吕翁仍在身旁,锅中黄粱尚未煮熟,刚才只不过是作了一个短暂的美梦罢了。

这个故事说明,不从实出发的想法、欲望终归要消失。

它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杯弓蛇影西晋的时候,河南有个地方官叫乐广,一次他有个朋友病了,便亲自登门看望。

乐广见他朋友病情很重,便问其什么地方不舒服,那朋友支支吾吾地不愿说。

乐广再三询问,他才说了实情。

原来有一天他在乐广家里饮酒,刚要举杯时,突然看到酒杯里有条蛇,隐隐约约地在蜿蜒蠕动。

顿时受惊,一股厌恶冒上喉咙。

但因同坐的有几个朋友,他说也不便说出,更不便退席。

硬着头皮喝完后,感到肚子很不舒服,回到家便病倒了。

乐广听后很奇怪,“酒杯里怎么会有蛇呢?”他反复考虑这件事。

回到家中走到大厅,终于找出了原因。

他派人把老朋友请来,仍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

命侍从斟上满满一杯酒,对朋友说:“你凑近看,酒杯里还有怪物吗?”朋友一看,同上次看见的一样,一条蛇在杯中摆动。

乐广哈哈大笑指,指着墙壁上一张硬弓说:“那蛇是弓的影子啊!”原来如此,那朋友豁然开朗,舒眉展眼笑了,多日的病也顿时痊愈。

乐广的朋友把弓的影子当作是蛇,结果病倒了,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对反映客观实际的歪曲的反映,会给客观事物带来消极的作用。

它启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按图索骥据说,伯乐年老的时侯,曾将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名叫《相马经》。

成语寓言故事10则

成语寓言故事10则

成语寓言故事10则成语寓言故事10则关于成语寓言故事,你知道几则呢?看了后有什么启示吗?寓言故事一:丑妇效颦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

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

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

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

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

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

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

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

其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

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寓言启示: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

看来,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寓言故事二:惧老休妻有一个叫陶邱的人住在平原郡,他娶了渤海郡墨台氏的女儿做妻子。

这位女子不但容貌十分美丽,而且很有才华,为人温柔贤慧,亲戚邻居没有不羡慕的。

陶邱也感到心满意足,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

一年后,他们养了个儿子,家中更是充满了乐趣。

一天,妻子对丈夫说:“自从嫁到你家,这一年多我从没回过一次娘家,我很是想念母亲和娘家的人,我们是不是择个日子,回一趟娘家,顺便也把孩子带给他们瞧瞧?”丈夫想了想,说:“也是,应该去见见岳母。

”于是一家三口人选了个日子,雇了车马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渤海郡。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一个画家,他擅长画蛇。

有一天,他画了一条蛇,画得栩栩如生。

可是,他觉得这条蛇还不够完美,于是在蛇的身边加上了几只腿。

过了一段时间,有人看到了这幅画,他笑着说,“画蛇添足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事情要有度,过犹不及,不要画蛇添足。

2. 杞人忧天。

古时候,有一个人住在杞国,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

杞国的人都觉得他很可笑,因为天空那么高,怎么会塌下来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杞人忧天,想得太多,反而让自己变得焦虑不安。

3. 狐假虎威。

有一只狐狸,它总是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小动物。

有一天,一只小兔子发现了狐狸的真面目,它告诉其他动物,于是狐狸再也无法欺骗它们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狐假虎威,但最终都会被揭穿。

4. 鹬蚌相争。

有一天,一只蚌和一只鹬在海滩上争吵起来,争夺一条鱼。

最后,一只老鹬飞走了,一只蚌也收回了壳。

这时,一只捕鱼的渔夫走了过来,他看到了这里,于是把蚌捞了起来,把它做成了一顿美味的鲜鱼大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5. 唇亡齿寒。

有一只狼和一只狐狸,它们经常一起狩猎。

有一天,狐狸不小心被陷阱夹住了腿,狼便离开了它。

可是,后来狼自己也被陷阱夹住了腿,它呼救了好几天,但没有人来救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唇亡齿寒,人们应该相互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6. 刻舟求剑。

有一个人在划船的时候,不小心把刀掉进了江水里。

他急忙拿出一把刀在船上刻了一个标记,然后再次划船,找到了标记处,却找不到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刻舟求剑,不懂得变通的人往往会陷入无谓的困境。

7. 杀鸡取卵。

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他每天都能得到一枚金蛋。

可是,农夫却贪心地想要一次拿到更多的金蛋,于是他杀了鸡,结果却失去了每天得到的金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杀鸡取卵,贪得无厌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

8. 塞翁失马。

有一个老人,他的马跑掉了,邻居都觉得他很倒霉。

可是几天后,马却带着一群野马回来了,老人反而得到了更多的马。

10个成语故事

10个成语故事

10个成语故事故事一,画蛇添足。

从前,有一个画家非常擅长画蛇,他的画蛇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有一天,他画了一条蛇,但觉得画得还不够完美,于是在蛇的腹部加上了一双脚。

结果,这条蛇看起来奇怪而不自然。

人们看到后都笑话他画蛇添足,这就是“画蛇添足”的典故。

故事二,杞人忧天。

古时候,有一个杞人常常忧虑天塌下来。

有人问他为什么总是忧虑天塌下来,他说,“我怕天塌下来压死我。

”别人都笑他胡思乱想,可他却一直忧心忡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杞人忧天,要有信心,不要过分担心没有发生的事情。

故事三,亡羊补牢。

有一个农夫养了一群羊,有一天一只羊走失了。

他没有及时找回,结果其他羊也跟着跑丢了。

农夫后悔不已,于是在羊圈加固了围栏,再也没有羊跑丢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及时补救错误,不能等到后悔才来后悔。

故事四,鸡犬不宁。

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只鸡和一只狗,它们相安无事,但有一天主人发现它们开始吵架了,鸡狗不宁,互相打架。

主人只好把它们分开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相安无事的人或事物,一旦发生矛盾就会彼此为敌。

故事五,狐假虎威。

有一只狐狸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动物。

结果被其他动物发现了真相,狐狸被揭穿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借势欺人,但最终都会被揭穿。

故事六,班门弄斧。

有一个木匠到鲁国去,他自夸自己的斧子比鲁国的斧子好。

鲁国的斧子听说后非常生气,于是让木匠到自己的工具房里试试看。

结果木匠试了一下,发现自己的斧子和鲁国的一样好,于是感到很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行家面前班门弄斧,要虚心学习。

故事七,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武王的人,他被周幽王囚禁在鼓里。

他每天都在鼓里卧薪尝胆,发誓要复仇。

终于,他逃出来了,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君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毅力和决心,不要轻易放弃。

故事八,反水不收。

有一个人在河边捡到了一个漂亮的瓶子,里面装满了水。

他非常高兴,于是把瓶子收了起来。

可是不久后,他发现瓶子里的水都流干了,因为瓶子有一个裂缝。

成语背后的小故事

成语背后的小故事

成语背后的小故事
成语是汉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在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

很多成语都有背后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帮助人们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记忆它们。

下面是一些成语背后的小故事:
1. 狐假虎威:古时候,一只狐狸因为自身体弱,常常被其他动物欺负。

一天,一只老虎走来,狐狸便装作凶猛的样子,将其他动物吓跑了。

从此以后,狐狸经常借用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这就是狐假虎威的故事。

2. 杀鸡取卵:有个农民养了一只下金蛋的鸡,每天都会产出一枚金蛋。

农民心存贪婪,想要一次性得到更多金蛋,于是杀掉了鸡,但里面并没有金蛋。

这个故事警示人们不要因贪婪而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

3. 守株待兔:有个农夫在田地里看到一只兔子撞到了树木上,立刻死亡。

农夫想着以后也许还会有兔子撞树,于是守在了树旁等待兔子自己上门,但兔子再也没有撞树的情况发生。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依赖侥幸,应该主动寻找机会。

4. 纸上谈兵:古代有个人只知道通过看书来学习军事理论,但没有实际参与过战斗。

他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战略家,可以轻松解决战争问题。

但是当他真正参与作战时,却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个故事让人们明白只有实践才能验证理论。

这些小故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并将其记忆
在心里。

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小故事,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十大励志成语故事

十大励志成语故事

十大励志成语故事1、破釜沉舟一次,楚军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

经过这一仗打得秦军再也振作不起来,士气低落!霸王的名字让人闻声丧胆!没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2、悬梁刺股国时期苏秦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

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

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3、过门不入禹是鲧的儿子。

尧命鲧治水,鲧的治水方法不对头,积土阻水,结果失败。

新帝舜命禹继续治水。

禹经过整整十三年,终于制服了洪水。

4、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

项羽渡漳河后,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5、四面楚歌刘邦把项羽围困垓下。

项羽夜里听见四面汉军唱起楚地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心情沮丧。

虞姬自刎,项羽英雄末路,带残兵逃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6、三顾茅庐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刘备三次诚心拜访,终于打动诸葛亮,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7、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

他出身农家。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8、囊萤映雪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9、水滴石穿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

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

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10个寓言成语故事四

10个寓言成语故事四

10个寓言成语故事四寓言成语故事6【黔驴技穷】从前,贵州没有驴。

一个好事者从北方带了一头驴到山脚下吃草。

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起初远远地看着它。

然后他慢慢靠近驴子,被驴子的叫声吓了一跳。

最后,他发现驴子只会用蹄子踢,就跳起来美餐了一顿,没有其他技能。

贵州:今贵州省周边地区;技能:技巧;贫穷:疲惫。

隐喻有限的技巧也用光了。

寓言成语故事7【成语】:掩耳盗铃【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解释】:盖:盖,盖;偷:偷。

偷铃捂耳朵怕别人听见。

打个比喻,你在欺骗自己,你必须努力掩盖你掩盖不清楚的东西。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他家门口有一座大钟,就想把它偷走。

但是钟太重了,无法携带,所以他拿了一把锤子,试图把它敲碎,一块一块地偷走。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

用铁锥敲钟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肯定会被抓住。

转念一想,铃声响了可以听到,但是如果捂住耳朵,就什么都听不到了!偷钟:比喻愚人自欺。

《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

寓言成语故事8歧路亡羊【读音】qí lù wáng yáng【释义】歧路:岔路;亡:丢失。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

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出自】《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近义词】误入歧途【反义词】改邪归正【故事】杨朱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着他(邻居)亲属,还请杨朱僮仆一起追赶。

杨朱说:“哈!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

”已经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

”杨朱问:“怎么会丢了呢?”邻居说:“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很多岔路,我不知道羊去了哪条岔路,所以就返回了。

”杨朱(听了邻居说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杨朱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朱没有回答,他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

10个寓言成语故事十

10个寓言成语故事十

10个寓言成语故事十成语的成语故事11、出奇制胜【习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大将乐毅攻打齐国时,齐国的田单设法逃到了即墨城,被即墨城推举为守城主将。

燕继续入侵齐国的土地。

田单利用双重间谍离间颜回与的感情,用割齐国的鼻子来振奋齐国的士气,收复齐国的失地。

2、十步芳草【习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非常重视选拔人才。

他命令右仆射冯德意推荐人才,冯德意未能完成使命。

唐太宗教他:十步之内,芳草萋萋。

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他们,你要利用他们的长处。

冯德义点头称是,于是向唐太宗推荐了很多人才。

3、沧海桑田【习语故事】桑园,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事情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前,王元和马谡、李先念相约去蔡京家喝酒。

王元一行人很快就到了蔡京家,却没有看到马固的到来,于是派使者去请。

麻姑来了,说是奉命来蓬莱游玩。

她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退了一半。

王元说还会有灰尘。

4、不拘一格【成语故事】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朽的清*,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

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了如指掌【成语故事】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

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

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6、长风破浪【成语故事】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7、拔苗助长【习语故事】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是坏事。

从前,宋朝有一个农民,担心自己地里的秧苗长不高,就天天去地里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背后的寓言故事十则第一则: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

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第二则:郑人买履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

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

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

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

"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

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

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第三则:鹬蚌相争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鹬鸟飞过来,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

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

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

寓意: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结果。

第四则: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寓意: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

: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

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第五则: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

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

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就互相约定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肯定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才会有点剩余。

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谁先把蛇画好,这壶酒就归谁喝。

"于是,大家找来树枝和瓦片,飞快地在地上画了起来。

有个人先画好了蛇,端起酒来正准备喝,发现别人都还没有画好,就一手端着酒壶,一手又接着画,并且一边画一边得意洋洋地说:"我还可以给蛇添几只脚呢!"还没等他把蛇的脚画好,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了,他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说罢,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把酒喝光了。

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楞楞地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失去了一次喝酒的机会。

寓意:把功夫用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失去宝贵的机会。

第六则:南橘北枳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到来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有个大臣献计说:"他来了以后,请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是楚国人。

'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的罪。

'"楚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晏婴来到楚国,楚王用酒招待他。

宾主正喝到兴头上,两名小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问:"这捆着的是个什么人?"小吏回答:"是个齐国人。

因为盗窃犯了罪。

"楚王转过头来望着晏婴说:"齐国人生来就喜欢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结橘子,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会结出枳子。

橘子和枳子,叶子差不多,但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土不同啊。

现在捉到的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没有盗窃的行为,来到楚国以后却偷盗起来,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变成小偷吗?"楚王听了,尴尬地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寓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

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人学好,不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变坏。

第七则:井底之蛙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

玩累了,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

跳进水里时,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

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

而且我独占一井水,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

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

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岸也丝毫不见降低。

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

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

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第八则:庖丁解牛庖丁为梁惠王宰牛。

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

我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知道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

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知道刀应该怎么运作。

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消说碰大骨头了。

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

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

而我宰牛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经有几千头,然而刀口锋利得仍然像刚在磨石上磨过的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牛的肌体组织结构之间有空隙,而刀口与这些空隙比起来,薄得好像一点厚度也没有。

用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体组织间运行,当然绰绰有余罗!所以十九年过去,我的刀还跟新的一样。

虽然我的技术已达到了这种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总是小心翼翼,心神专注,进刀时不匆忙,用力时不过猛,牛体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摊泥土一样从骨架上滑落到地上。

这时,我才松下一口气来,提刀站立,顾视一下四周,心满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了,高兴地说:"好极了,听了你的这一席话,我从中悟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寓意: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得手应心。

第九则: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说,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为什么争论呢?"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太阳就离我们远了。

"孔子很有兴趣地问道:"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好像车的盖蓬那么大;到了中午,它就只有盘子、碗口那么大了。

这不正说明离我们远的看起来就小,离我们近的看起来就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使人感到还有些凉凉的;到了中午,就热得跟泡在滚汤里一样,这不正说明离我们远的就感觉到凉,离我们近的就感觉到热吗?"孔子听了他们的话,一时也判断不出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积很丰富呢?"寓意:知识是无穷尽的。

即使知识很渊博的人,也有许多自己不懂的东西。

第十则:宋人疑邻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

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