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技巧

合集下载

诗词写作教程

诗词写作教程

诗词写作教程
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学习诗词写作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加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下面是一些诗词写作教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熟练掌握诗词基本韵律和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
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等。

了解韵脚、平仄、押韵等基本概念和要求。

2.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勤于思考、积累素材、多读经典名篇、反复推敲修改等。

3. 选择优美的意象和鲜明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
对比、借景等,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注重修辞、抒情和意境,如运用典故、历史典故、文化符号等,增强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5. 注意审美品位和语言准确性,如避免俗套、千篇一律,避免
语言模糊、表达不清等,让作品更加精细和精彩。

总之,诗词写作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美、高雅的诗词作品。

- 1 -。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写作既有传统的技巧,也有现代的创新方式。

如果您想学习诗词写作,这里提供一些入门技巧。

1.了解基本结构
诗词的基本结构是由字、句、段组成。

一般来说,每个字都要仔细斟酌,每句话都要有独特的韵律和格律,每段之间要有自然的转折和衔接。

2.培养感性
诗词写作需要灵感和感性的发掘,因此需要培养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感受。

多读经典诗词,多观察世间万物,多体验生活中的瞬间美好,这些都可以为诗词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3.熟悉韵律格律
诗词的韵律格律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其难度所在。

为了写好诗词,必须熟悉韵律格律的规律,并学会灵活运用。

可以通过背诵经典诗词、模仿大师作品等方式来熟悉和掌握韵律格律。

4.勤加练习
诗词写作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只有在不断写作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练习,逐渐提高难度,慢慢地进入到诗词写作的领域。

总之,诗词写作需要有创意,有感性,有技巧。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写出优美、精致的诗词作品。

所以,如果您热爱诗词,那就开始行动吧!。

快速学会写诗的技巧

快速学会写诗的技巧

快速学会写诗的技巧写诗是一门艺术,它可以表达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让读者陶冶情操。

许多人都希望能够快速学会写诗,但却苦于不知如何入手。

本文将介绍一些快速学会写诗的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灵感的获取1. 观察生活: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可以成为写诗的灵感来源。

留意身边的人、事、物,感受它们所带给您的情感。

2. 阅读诗歌:广泛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学习不同诗人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从中获取灵感。

3. 进行创意练习:尝试使用诗歌写作练习册、写诗卡等工具,进行创造性的写作练习,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二、诗歌的结构1. 诗的形式:了解不同的诗体形式,如抒情诗、叙事诗、写景诗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诗体形式,并学习其特点和用法。

2. 韵律和节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其独特之处。

注意押韵、韵律的运用,合理控制诗句的节奏感。

三、写作技巧1. 选取主题:确定要表达的主题,思考自己内心最深的感受或亲身经历,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借用比喻和象征:通过比喻和象征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比如,用自然界的物象来隐喻情感。

3. 简洁明了:尽量精简文字,用简洁明了的词汇表达。

避免过于冗长和啰嗦的描写,保持作品的简练性。

四、修订和修改1. 润色文笔:写完初稿后,进行审校、润色。

优化诗歌的字词、结构和表达,使文章更加通顺流畅。

2. 有针对性的修改:确保每句诗词都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注意节奏的协调,使整体效果更加完美。

五、不断练习1. 坚持写作:写作需要积累,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每天保持一定的写作时间,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2. 收集反馈: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他人,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从他人的反馈中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总结:写诗是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过程,以上分享的技巧只是帮助您快速入门的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学习优秀作品、灵感的获取以及不断的修订和修改,您将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

记住,写诗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的方式,要保持真实和独特的风格,将内心的声音通过诗歌传递给读者。

诗词写作手法

诗词写作手法

诗词写作手法诗词写作手法丰富多样,诗人通过这些手法表达情感、创造意境、塑造形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词写作手法。

1.赋、比、兴: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直接描写对象,铺陈其事,如杜甫的《春望》。

比:通过比喻来表达情感,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兴:借助其他事物来引发情感,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或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如月亮常常象征团圆和思念。

3.象征:用具体的事物代表更深层的意义,如鸽子可以象征和平。

4.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5.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以增强表现效果,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

6.对仗:在诗句中使用平仄、字数、意义等方面的对应,形成韵律美,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的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8.设问:在诗中提出问题,有时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思考,有时则是自问自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9.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和表达激动的情感。

10.用典:引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前人诗句,以丰富诗歌的内容和增加深度,如杜甫的《咏怀古迹》。

11.隐晦:不直接表达意思,而是通过含蓄、曲折的方式来传达情感,如李商隐的《无题》。

12.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13.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如王维的《相思》。

14.寓情于景: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情感与景物相互映衬,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些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诗歌创作效果。

诗人根据自己的情感和创作意图,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创作出千变万化的诗歌作品。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意象启示了无数人的创作灵感。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写作好的诗词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入门技巧,帮助您在诗词创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1. 熟悉传统文化
要想写好诗词,必须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意象、情感和意义,这些都是诗人和词人所运用的。

因此,在学习写作之前,先要熟悉传统文化,包括经典、古诗词、诗经、楚辞等等。

2. 练习韵律
诗词写作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韵律。

韵律是指诗句中的音韵和节奏,是诗歌的灵魂。

因此,练习韵律是诗词写作的必修课。

词人可以通过背诵诗词来学习韵律,也可以通过写作来练习。

3. 注重意境
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是相辅相成的。

好的诗词应该注重意境,让读者产生感觉和联想。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写出好的意境的关键,所以要多看看自然景色、人物、历史故事等等,尝试从中发掘美好的意境。

4. 突出个性
诗词是诗人和词人内心感受的抒发,所以要在创作中突出个性。

不要局限于传统的范式,可以加入自己的见解、情感和经历,这样才能让诗词更加生动、有趣、真实。

5. 多写多练
诗词写作需要反复练习,没有捷径可走。

多写多练,将诗词写作作为一种习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同时,要多读一些好的诗词作品,从中吸取经验和灵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诗词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掌握好以上的技巧,相信你也可以写出优美动人的诗词作品。

诗歌写作技巧

诗歌写作技巧

诗歌写作技巧诗歌写作技巧1(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

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

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

”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

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

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

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亚里士多德:“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

”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

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

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

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

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怎样学会写诗词

怎样学会写诗词

学会写诗词是一项美妙的技能,它需要灵感、创意和不断的练习。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学会写诗词:
1. 阅读经典诗词:阅读古代和现代经典的诗词作品,了解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

这样可以培养你对诗词的感觉和理解,同时拓展你的写作思路。

2. 理解韵律和格律:诗词有各种不同的韵律和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学习和理解这些韵律和格律,有助于你写作时更加流利和有规律。

3. 观察周围世界:诗词常常是表达作者内心感受和对外界事物的感悟。

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人情世故和情感变化,从中获得创作灵感。

4. 用简练的语言:诗词以简练、抒情为主要特点。

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式,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更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5. 学会用意象和比喻:意象和比喻是诗词表达的常用手法,可以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学会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丰富你的诗词表达。

6. 培养情感共鸣:写诗词需要有情感的共鸣,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用真情实感去感受,以真挚的情感写出动人的诗词。

7. 多加练习:写诗词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

多写多练,不怕尝试和失败。

通过不断地写作,你会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

8. 接受批评和建议:向他人展示你的作品,并接受他们的批评和建议。

他人的反馈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升写作技巧。

9. 坚持与享受:学会写诗词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

享受写作的乐趣,享受创作带来的满足感。

记住,写诗词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每个人的风格和创作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要局限自己,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之美。

诗词写作含蓄美的十种技法

诗词写作含蓄美的十种技法

第二十讲诗词写作含蓄美的十种技法一、烘云托月1、《送友人》李白(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风入松》吴文英(宋)下阕: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二、弦外之音1、《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唐)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2、《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三、委婉曲折1、《月夜》杜甫(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醉花阴》李清照(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四、理趣入诗1、《蜀相》杜甫(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题西林壁》苏东波(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用事入诗1、《锦瑟》李商隐(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下阕: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六、兴之托谕1、《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七、层深浑成1、《春怨》金昌绪(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蝶恋花》欧阳修(宋)下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写作技巧》
所谓技巧,就是诗词写作时采用的手法、手段。

这里我们将主要讲一些常用的也是比较常见的技巧:赋、比、兴、复沓、夸张、假设、对比、双关、反问、象征、暗示等等。

赋比兴是古典诗词最常见也是最常使用的技巧。

所谓赋,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客观的描写和叙述。

赋较之比兴手法的更加广泛。

首先,一些古风、长篇叙事诗主要采取赋的手法,也就是以叙述为主。

《诗经》和《楚辞》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其次,咏物诗也常常采用赋的手法。

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等,前者讲述了自己特殊时期的生活现状及思想情绪,后者直接刻画描写了春夜的雨以及自己面对雨的喜悦心情。

我们以杜甫的《登楼》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起联交代登楼时的心态,是叙述的方式。

颔联写作者站在楼上看到山、看到水,进而对对象进行具体的描写和议论,但也是采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

颈联作者抒发了一些想法和担心,还是叙述的方式。

结尾说的很含蓄,可叙述的方式依然没有改变。

在赋的过程中,有许多具体的办法,比如白描、摹状、议论等等。

所谓白描,就是对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一样。

白描一词来源于绘画,对对象进行描写时,就象是把对象画在纸上一样,使读者如同亲见。

最典型的莫过于骆宾王的《咏鹅》。

摹状,是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把对象的各个细节加以客观的展示,使大家就象亲眼看到了被描摹的对象。

比如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就是典型的摹状。

画上的鹰耸身、侧目,其形象栩栩如生。

议论也是诗中常见的表达思想感情和感慨的方式。

虽然这种方式不能用的太多,但如果使用得当,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尤其一些哲理诗,就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
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最直白的语言揭示出最深奥的道理,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议论只是叙述的补充手段,如果通篇或者篇中绝大部分都使用这样的方式,就会使诗变得淡然无味。

所以我们说诗要用形象说话,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产生。

赋作为一种写作的方法,由于使用的普遍性,也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不必要做太多的讲解。

所谓比,就是比喻,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的手法同样很常见。

比如《诗经》里的《硕鼠》篇,通篇采用的都是比喻的方法,
诗中把不劳而获的奴隶主比喻为贪得无厌的老鼠。

《楚辞》中习惯把香草美人寄寓一种美好的情操,也是比的手法。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采用了比的手法。

他把西湖比作西子,最为恰当不过。

我们以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里把夕阳比喻为人生的某一时刻,用双关的手法来抒发一种人生末路式的感慨。

如果没有这样的比喻,就很难在这样短短的篇章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在《年来》一诗中,也采用了比的手法:年来每感事如棋,局内茫然苦自知。

勉力腾挪求变化,悉心劫打欲撑持。

参详生死几曾悟,检点收成一悔迟。

岂在人前话羞涩,囊中惟剩数行诗。

在诗中,先把一年来的生活比喻为下围棋的过程,使用双关的技巧,表面上处处在写下围棋,实际写的都是生活的经历。

结尾在回到生活中来,进行总结。

所谓兴,就是兴起,或者叫起兴。

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

说白了,就是触景生情和因物生情的手法。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景的目的是起兴,为了下面抒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慨做铺垫。

作者看到的白日、黄河,不是不可以取代的,用其它的意象一样可以兴起。

因此,这里的景物不是唯一的选择,只要能够达到兴起的目的就可以了。

当然,采用其它的描写对象来兴起可能不如这样的对象更合适,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前人有一种观点说,赋是手法,比和兴是修辞。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我认为比和兴不仅仅是修辞,也是很重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在修辞中,比和兴确实是很常见的,但与我们所说的手法,也就是技巧有所不同。

技巧是应用于全篇的,为了写作的目的而使用的办法和手段。

修辞是应用于作品中的细节或者语言上的某段、某句的,为了使表达更方便、效果更显著,更具文采的手法。

换句话说,作为手段和技巧的比兴是主要的起重要作用的构思篇章的方法,修辞是辅助完成表达手法的手法。

比如古诗《孔雀东南飞》一诗,开篇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是兴起,是修辞。

不用这样的修辞方式也可以起篇。

而全诗主要采取赋的手法,也就是通篇叙述。

诗中还搀杂许多其它的修辞方式。

比喻也是一样。

美人香草是一种寄托,是比,是手法。

而在句中修辞上可以采用诸多其它的方法。

比如“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春风似剪刀是比喻,但它不是作用于篇章的构思的,因此只是一种修辞方式。

在古典诗词尤其是较早的《诗经》和《楚辞》里,还可以经常见到复沓的手法。

复沓就是反复。

比如《关雎》、《硕鼠》等,相似形式甚至完全相同的文字反复出现,以达到强调的作用。

这样的手法在民歌中也经常出现。

而在唐以后的作品中就很少见了,并且比较容易理解,我们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